一、第三方支付市场中,支付牌照争夺激烈
对于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争夺,在互联网行业尤为激烈。由于互联网平台资金流水较大,因此其对于资金清算的需求是巨大的。像美团、滴滴这种有交易环节的互联网平台,一旦交易,用户账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余额。在没有支付牌照的情况下,账户余额只能交给第三方支付平台代管,这些沉淀资金产生的利息只能白白地让给第三方支付公司。
没有支付牌照的互联网企业,还同时面临着两大烦恼。一方面,用户粘度会下降。因为只要一张银行卡里存了钱,用户就不会扔掉这张卡,用户就会反复使用,而在互联网交易中,银行卡是依附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难以保障。对于饿了么这样的公司来说,如果依赖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通道,所有交易信息就会被他们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客户数据一览无余,自己在竞争对手面前毫无秘密可言了。
二、具备特色业务能力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宠儿
对于目前的市场情况,第三方支付牌照单笔交易产生的中介费已经水涨船高。业内人士透露,2015年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中介费为500万上下,2016年初涨到一两千万,年底更是离谱地达到五六千万。
就一般而言,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及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跨境服务等业务范围。但是不同的持牌公司获得的获得的业务范围是不同的。若支付牌照中包含一项内容,比如互联网支付,价格可以达到2亿;包含两项内容,比如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则价格是3亿,如果再加上预付卡,三项内容,价格就是4亿。支付业务范围越多,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
以智付支付为例,其支付业务范围涵盖了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点卡支付、代收代付、二维码支付、微信支付、POS机收单、二维码收款通道、一键APP收款和支企直连,代收代付,智生活平台,跨境结算,跨境服务等其它增值服务。这种拥有众多支付业务,特别是获得外管局跨境外汇结算业务试点资格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目前全国仅有27家有跨境支付资质的金融机构,因此其牌照的价值达到10几亿是毫无问题的。
三、第三方支付牌照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具备了金融的属性和基因。因为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用户的每一笔虚拟交易,都可以看做一次交易场景,因此手握大批用户资源的互联网公司有足够的能力和动机进入金融行业。比如,滴滴完全可以视作一个金融公司:每天,滴滴平台上都有大量的高频现金支付行为发生,并且和出行高度相关。这样,滴滴既可以顺便搭售车险,也可针对司机提供贷款购车服务。第三方支付牌照能让这些顺理成章的新业务线合规,无监管之虞。
然而,第三方支付牌照注定也要经历各种考验。2017年1月,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备付金做了规定。根据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客户备付金账户应开立在人民银行或符合要求的商业银行。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不向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计付利息”相关要求,人民银行决定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实施集中存管。
新政无疑对现有的存管银行、支付机构、商户和普通消费者四方格局都会带来影响。在新一轮博弈下,行业格局必将发生新的变化。然而,业内人士坦言:该项措施的落实,对于那些对利息收入依赖度较高的机构,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但对于规范发展、规模较大的机构,增值业务较多,影响有限。
总的来说,央行的支付新政是对前期第三方支付牌照炒作的一次降温行为。但是,在央行控制支付牌照有减无增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依旧难以降温。在互联网不断更新和改造传统行业的今天,支付牌照不可避免地会继续成为各行各业竞相争夺的对象,这个风口恐怕一时难以抑制。
三方支付是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突出表现在:
1、提供成本优势。支付平台降低了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直连银行的成本,满足了企业专注发展在线业务的收付要求。中国有大大小企业2600多万,能与银行直连的企业平台与商务平台少之又少,大量的企业走上电子商务后,还需要选择第三方支付的服务;
2、提供竞争优势。利益中立避免了与被服务企业在业务上的竞争,企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不会出现其业务与其他类型支付平台的业务直接、间接竞争,也避免了用户、推广、网上渠道直接、间接被其他支付平台操纵的情况。
3、提供创新优势。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个性化服务,使得其可以根据被服务企业的市场竞争与业务发展所创新的商业模式,同步定制个性化的支付结算服务。而其他类型的支付服务,其平台在产业链的特征,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用户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因为其大量的企业用户的业务,实质上是在一种总的商业模式下变换而竞争的,这对企业长期发展是有风险的,因为商业模式的创新会受到局限,商业信息的保护可能不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