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我的家乡茌平县,位于所谓的“江北水城”聊城市,茌平县地处鲁西平原,总面积1117平方公里,辖6镇8乡2个街道办事处,810个行政村,56万人口,系山东省改革开放试点县,也是山东西部一个的平凡又不甘于平凡小县城。一年又一年,多少学子怀着极其复杂的感情离开那里走向全国。我也是怀着这份感情写下这篇调查报告,一个学生的眼光来评说茌平近十几年来的变化。
十多年前,一提起茌平,人们大概会想到电影院和红红的圆铃大枣。
电影院建于三十年前,不过约十米高,占地约几千平方米,电影院前有一千余平米的小广场。说来寒酸,正是它,在今后的二十几年里,成了我们县的标志性建筑,县里的重大活动,都要在那里举行。当然现在,县里又仿照济南泉城广场新建一人民广场,总面积数万平方米,虽不敢建造得跟济南似的那么大,但也足以傲视聊城了。
历史上,茌平的圆铃大枣经常作为贡品入宫,因此茌平得一美名:“枣乡”。改革开放以来,茌平兴建了枣类加工厂,产品远销国外。只是这一产业很难带来巨额产值,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它越来越被忽视。现在茌平的另一美名似乎被叫得更响:“铝城”。现在电解铝产业,已经不仅仅是茌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聊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政府,信誓旦旦的要把茌平建设成东北亚最大的铝业基地。但是,高发展也带来高污染,茌平已经成为鲁西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我们的地下水,已经无法饮用。
近十几年来茌平的发展确实惊人,但是惊人的发展背后是难以承受的代价。人们在赞叹茌平飞速致富的同时,也总是会无奈的提起茌平的环境污染。对于茌平的将来,伴随盲目的乐观的还有深沉的忧虑。
二、历史原因
茌平发展到今日,应该说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茌平并不具备发展的一些先天优势,虽然博得一“枣乡”美名,但是,她既无丰富矿产资源,又无便利交通,周围也没有什么大城市可攀。即使与周围县市相比,我们的历史也显得低人一等。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把邻县临清东昌推向繁荣,但是离她近一步之遥的茌平却丝毫未受其滋养。武松让天下人知道阳谷,曹植让中国文人了解东阿。高唐经济繁荣,有“金高唐”之美誉,而聊成最后一个县是莘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看来,茌平的确很让人惭愧。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一个地方得有她引以为豪的东西,县里的人尤其是领导层才觉得有面子。先天位置和历史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依靠后天图强。
建国最初几年,茌平仅有一个小型发电厂,一个棉厂和一个榨油厂。到了七十年代初期,化肥厂、机械厂、造纸厂、酿酒厂和大型火电厂相继修建,为茌平奠定了最初的工业基础。
到了八十年代,茌平迅速抓住机遇成为聊城经济发展的急先锋。
粮食产量持续高速增长,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年高产,竟成了山东西部重要的棉花产地之一。“枣乡”开始真正造福茌平人民,圆铃大枣经过粗加工后远销海外。
而茌平的工业,也出现的飞速增长。
化肥厂、造纸厂、酿酒厂、榨油厂等一些企业由小变大,产品开始向外扩张,甚至走向全国。
得益于棉花高产,棉厂的效益也很不错。而棉厂二分厂改建棉纺厂,产值逐渐超过前者。
而当时茌平人最得意的应该还是机械厂。年长的老人说,当时茌平的机械厂能生产农用车拖拉机甚至汽车轴承,产品销往国内各地。那里还产出了鲁西最早的拖拉机,甚至还能生产半自动步枪。
我们村地理位置极佳,正好将车站从东南北三面围住,地处县城北部,是连接县城与乡下的要冲,一直是全县最繁荣的地区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受益者。现在与村里的几十座私家楼相称的是十几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住房。前者主要居住着二三十岁新婚夫妇,后者主要居住着五十岁以上的年长老人,一家里最有权威的人。只是,看内部装饰,后者丝毫不逊于前者。
进入九十年代,茌平的经济受到重创,增长速度急剧下滑。虽然总体看上依旧增长,继续向前发展,但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茌平显然已经是在随波逐流,被推动而不再是推动人。八十年代取得的优势逐渐被高唐,东昌府等赶上。从1994年起甚至沦为山东省重点扶贫县,全县财政收入仅仅2000多万元。后期政府换届虽略有起色,但是未能真正挽回颓势,仅仅是把危机后延。
各大企业几乎同时面临发展困境,开始苦苦挣扎。
最悲惨的莫过于机械厂,在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九十年代,她竟然一步步走向衰落,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她甚至不能生产精细配件,正能出产一些初级配件。到了今天,她更是被发配到一个偏远工业区,仅仅拥有约十个工人,一个小锅炉用以锻造钢材。看看现在的潍柴等企业就让人痛惜,其实,机械厂完全可以拥有他们今天的辉煌。
化肥厂、造纸厂、榨油厂和新建的冷却器厂最初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慢。茌平的各大工厂一时间几乎同时受挫,步入困境,开始负债经营。
其中有几个成功突围的例子。
化肥厂二分厂改建三九味精厂,很快取得效益,成功转型。
几个毛巾厂组建金号毛纺厂,新厂一建成就面临困境,很多人对她不抱希望,但是,在厂领导带领下,金号进行了剧烈的改革,效率的到极大提升,并形成团结一心的企业精神,产品逐渐走向全国,甚至出口韩国日本俄罗斯,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成果。
这两个成功转型的企业,现在已经有了更大的发展,成为茌平的创税大户。但是其他大部分产业到了新世纪不久,就纷纷破产。
如果仅仅一个职工穷困,那么,原因最有可能是他不争气,好吃懒做。如果一个厂里的全部职工都变得穷困,企业走向衰落,那么,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厂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一个县里的大部分企业都走向困境,那么,这个县里的领导班子不是一群豺狼,就是一群窝囊废!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看一个人有没有前途,看他有没有志气;看一个集体有没有前途,看他的领导层有没有正气;看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看那里是否政治清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