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水调歌头的诗意
?精品文档?
水调歌头的诗意
水调歌头的诗意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
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
1 / 11
?精品文档?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代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
2 / 11
?精品文档?
赏。婵娟,指月亮。
诗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
3 / 11
?精品文档?
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
4 / 11
?精品文档?
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
5 / 11
?精品文档?
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
6 / 11
?精品文档?
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7 / 11
?精品文档?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
8 / 11
?精品文档?
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9 / 11
?精品文档?
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
10 / 11
?精品文档?
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11 / 11
范文二: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诗意化表达 ——《水调歌头
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诗意化表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与设计
广东实验中学 丁之境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2期 【我解读】
读中国诗词,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读东坡词,没有人能跳过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从宋代传唱至今,历经八百年,依然是“流行曲”。那么,该词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苏轼用最诗化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的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一、个人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巧妙融合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明月,东坡欢饮达旦,醉眼朦胧中,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着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所以他才会 “欢饮达旦”,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的情怀,唯有含有“大我”的“自我”,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苏轼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自然规律是也,何须怨天尤人,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他还很快超越了自己,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
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容。因为月的圆缺,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可以说,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月亮早已被中国人诗化了,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词中,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望着那轮皓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于是夜空中的月球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营造出人和宇宙相通的境界。
在词中,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他把月亮当作倾诉的对象,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
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儿,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阴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一至高性评价。
【我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作的句意,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词作,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作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读中国诗词,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去,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历经八百年,依然是“流行曲”。这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月亮很圆很大。面对明月,东坡欢饮达旦,大醉。醉眼朦胧中,他挥墨泼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阙宋词名篇,探寻一下东坡面对这一轮皓月的心路历程。
二、读懂词作:
1(全班齐读,读对字音,读对节奏。
2(结合注释,自己默读,读懂句意。
3(读词前小序,了解词人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果学生不知,提醒他们看注释?)
原来苏轼在月圆的中秋写这首词是怀念他弟弟苏辙,希望能和他团聚。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吗,
屏显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首,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首。
明确:兄弟情深,七年未见,所以在月圆的中秋,苏轼十分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4(寻读表达怀念、渴望团聚的句子。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但是关键还要看在词中有没有体现。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学生找到后,先让学生简单分析,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怀念到难以入睡。
朗读指导:“无眠”应读拖音,读出漫漫长夜,词人因思亲不能入眠的苦闷。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团圆,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朗读指导:该句是对月亮的责问,“何事”读得要短,“长向”读得应长,“别时圆”要用重音强调“别”。
三、读懂词人:
1(知人论世,体会东坡的失意人生。
我们刚才从小序知道,苏轼写这首词的一个目的是怀念子由,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兼怀子由的“兼”)
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屏显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主动请调离京任杭州通判(由京官降为地方官),但心情还不错,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他被迫离开风光秀丽的杭州前往贫穷落后工资极低的山区——密州任职。
结合这些背景,你觉得苏轼在词中除了怀念弟弟之外,还想表达什么,(政治失意的苦闷彷徨)苏轼这种失意后矛盾、纠结的心情,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同上,学生找到后,先让学生简单分析,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人间起码要几百年,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朗读指导:用重音强调“天上宫阙”,“是何年”用拖音,读得缓慢低沉,读出词人内心的郁闷、纠结。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纠结、矛盾与郁闷,表面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的,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自己难以容身。
朗读指导:“我欲乘风归去”应是充满向往之情,要读得高昂些。“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纠结矛盾的,要读得深沉低缓。
2(步步追问,感悟东坡豁达人生.
追问1:东坡想通了吗,(想通了)
所以他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通后的东坡,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人世间固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2: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面对亲人的相隔千里不再哀伤,而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并不完美,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不必怨天尤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人生的得失荣辱?喜乐悲哀都无足轻重,只要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做到随缘自适,心中就会一片宁静。
追问3: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此时想到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而是天底下所有分离的人,于是他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多少不如意,多少遗憾,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
追问4: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可与人言不过二、三。”生命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东坡的人生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表:
屏显,
1057年,母亲程夫人卒。轼年21岁。
1065年,妻子王弗卒。轼年29岁。
1066年,父亲苏洵卒。轼年30岁。
1084年,幼儿不幸夭折。轼年48岁。
1093年,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轼年57岁。
追问学生: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命运。(比如:悲惨、苦等)
追问5:
如果这样的生离死别还不足以说明生命的苦难,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仕途年表吧:
屏显,
1057年,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阴差阳错只中进士第二名。时年21岁。
1069年,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恩师欧阳修等一批官员被贬,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时年33岁。十年间,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079年,因作诗讽刺新法,卷入“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时年43岁。
1080年,谪居黄州,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低微,靠种田帮补生计。时年44岁。
1084年,奉诏赴汝州就任。长途跋涉,幼儿夭折,路费已尽,不得已上书朝廷,请求到常州居住。时年48岁。后来起起伏伏,在官场沉浮不定
1094年,谪居惠州。时年58岁。
1097年,谪居海南儋州。时年61岁。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时年66岁,谥号文忠。
追问学生:假如你很不幸也拥有了如许人生,你会怎样,(学生可能会答:绝望、消沉)
小结:面对着如许的人生,东坡自然是忧伤的、痛苦的,否则何需“畅饮达旦”,否则何需叩问苍天:“明月几时有”,否则何需感叹“高处不胜寒”,但东坡没有放任自己的忧伤与痛苦,他毕竟是豁达的,他懂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事本就如此,自然规律是也,何必自寻烦恼,顺自然者生,逆自然者亡。东坡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阳光,自己点一盏灯也能灿烂的乐观主义者。在命运的黑云沉沉笼罩之时,东坡懂得为自己点一盏心灯,这是他的豁达与坚韧。“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所以东坡真正做到了——
屏显:(老师说前面的话,学生一起读引号中的话)
直面现实“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处变不惊,坦然行世,“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结束语:希望东坡词中旷达的情怀?美好的祝愿?超越的精神?脱俗的生命情调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共同的生命体验与美好的人生启迪~
范文三: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诗意化表达——《水调歌头
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诗意化表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读与设计
广东实验中学 丁之境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3年第2期
【我解读】
读中国诗词,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读东坡词,没有人能跳过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从宋代传唱至今,历经八百年,依然是“流行曲”。那么,该词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是因为苏轼用最诗化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的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一、个人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巧妙融合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面对明月,东坡欢饮达旦,醉眼朦胧中,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着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所以他才会 “欢饮达旦”,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的情怀,唯有含有“大我”的“自我”,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苏轼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自然规律是也,何须怨天尤人,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他还很快超越了自己,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
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容。因为月的圆缺,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可以说,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月亮早已被中国人诗化了,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词中,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望着那轮皓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于是夜空中的月球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营造出人和宇宙相通的境界。
在词中,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他把月亮当作倾诉的对象,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
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儿,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阴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一至高性评价。
【我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词作的句意,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词作,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作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读中国诗词,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去,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历经八百年,依然是“流行曲”。这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月亮很圆很大。面对明月,东坡欢饮达旦,大醉。醉眼朦胧中,他挥墨泼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阙宋词名篇,探寻一下东坡面对这一轮皓月的心路历程。
二、读懂词作:
1.全班齐读,读对字音,读对节奏。
2.结合注释,自己默读,读懂句意。
3.读词前小序,了解词人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果学生不知,提醒他们看注释③)
原来苏轼在月圆的中秋写这首词是怀念他弟弟苏辙,希望能和他团聚。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吗?
屏显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官到黄州,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有130首。
明确:兄弟情深,七年未见,所以在月圆的中秋,苏轼十分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4.寻读表达怀念、渴望团聚的句子。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但是关键还要看在词中有没有体现。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学生找到后,先让学生简单分析,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怀念到难以入睡。
朗读指导:“无眠”应读拖音,读出漫漫长夜,词人因思亲不能入眠的苦闷。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团圆,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朗读指导:该句是对月亮的责问,“何事”读得要短,“长向”读得应长,“别时圆”要用重音强调“别”。
三、读懂词人:
1.知人论世,体会东坡的失意人生。
我们刚才从小序知道,苏轼写这首词的一个目的是怀念子由,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兼怀子由的“兼”)
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屏显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主动请调离京任杭州通判(由京官降为地方官),但心情还不错,毕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他被迫离开风光秀丽的杭州前往贫穷落后工资极低的山区——密州任职。
结合这些背景,你觉得苏轼在词中除了怀念弟弟之外,还想表达什么?(政治失意的苦闷彷徨)苏轼这种失意后矛盾、纠结的心情,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同上,学生找到后,先让学生简单分析,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人间起码要几百年,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朗读指导:用重音强调“天上宫阙”,“是何年”用拖音,读得缓慢低沉,读出词人内心的郁闷、纠结。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纠结、矛盾与郁闷,表面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的,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自己难以容身。
朗读指导:“我欲乘风归去”应是充满向往之情,要读得高昂些。“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纠结矛盾的,要读得深沉低缓。
2.步步追问,感悟东坡豁达人生.
追问1:东坡想通了吗?(想通了)
所以他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想通后的东坡,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人世间固然充满艰难险阻,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2: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面对亲人的相隔千里不再哀伤,而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并不完美,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不必怨天尤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人生的得失荣辱?喜乐悲哀都无足轻重,只要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做到随缘自适,心中就会一片宁静。
追问3: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此时想到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而是天底下所有分离的人,于是他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多少不如意,多少遗憾,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
追问4: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可与人言不过二、三。”生命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东坡的人生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表:
屏显:
1057年,母亲程夫人卒。轼年21岁。
1065年,妻子王弗卒。轼年29岁。
1066年,父亲苏洵卒。轼年30岁。
1084年,幼儿不幸夭折。轼年48岁。
1093年,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轼年57岁。
追问学生: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命运。(比如:悲惨、苦等)
追问5:
如果这样的生离死别还不足以说明生命的苦难,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仕途年表吧:
屏显:
1057年,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阴差阳错只中进士第二名。时年21岁。 1069年,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恩师欧阳修等一批官员被贬,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时年33岁。十年间,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079年,因作诗讽刺新法,卷入“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时年43岁。
1080年,谪居黄州,任团练副使,职位相当低微,靠种田帮补生计。时年44岁。
1084年,奉诏赴汝州就任。长途跋涉,幼儿夭折,路费已尽,不得已上书朝廷,请求到常州居住。时年48岁。后来起起伏伏,在官场沉浮不定
1094年,谪居惠州。时年58岁。
1097年,谪居海南儋州。时年61岁。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时年66岁,谥号文忠。
追问学生:假如你很不幸也拥有了如许人生,你会怎样?(学生可能会答:绝望、消沉)
小结:面对着如许的人生,东坡自然是忧伤的、痛苦的,否则何需“畅饮达旦”?否则何需叩问苍天:“明月几时有”?否则何需感叹“高处不胜寒”?但东坡没有放任自己的忧伤与痛苦,他毕竟是豁达的,他懂得“人有悲欢离合,月
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事本就如此,自然规律是也,何必自寻烦恼?顺自然者生,逆自然者亡。东坡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阳光,自己点一盏灯也能灿烂的乐观主义者。在命运的黑云沉沉笼罩之时,东坡懂得为自己点一盏心灯,这是他的豁达与坚韧。“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花褪残红》)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所以东坡真正做到了——
屏显:(老师说前面的话,学生一起读引号中的话)
直面现实“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处变不惊,坦然行世,“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
结束语:希望东坡词中旷达的情怀?美好的祝愿?超越的精神?脱俗的生命情调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共同的生命体验与美好的人生启迪!
范文四:《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 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初中八年下第五单元二十五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之中,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诗词整体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为今后学习苏轼的文章打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虽然本地区划分为农村学校,但是如今的网络资源丰富,我结合大学的知识和上班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七年和八年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过持续的诗词训练。因此学生对本文的解读并不是很难。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实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利用写作背景分析诗歌主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旷达的胸襟和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范文五: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过程与方法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鉴赏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
(2)师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悟诗词的意境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悟,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意,领会诗境,并积累咏月的名句。
教学难点:借助想象,感悟意境美,深刻体味作品所蕴涵的哲理,理解诗人的豁达乐观情怀。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情景教学法 3.讨论点拨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赏 月
大家还记得《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的名句?在月亮身上,文人墨客们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同学们,你们能吟诵几句古人描写明月的诗句吗?(学生回答)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二、读 月
1. 听读——听配乐朗诵
要求:
注意听朗诵的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
注音:
宫阙(què ) 琼楼玉宇(qióng y ? ) 朱阁(gé) 绮户(qǐ )婵娟(chán juān )不胜寒( 古时读shēng )
2. 齐读
要求:男生齐读上阕, 女生齐读下阕。
3. 译读
要求:对照课下注释, 读懂词的意思。
补充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5)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6)不胜(sh ēng ):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11)婵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4. 点读
你喜欢词中哪些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示例:我喜欢“起舞清影,何似在人间”,因为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
1
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5.自读
要求: 把自己想象成苏轼, 以内心独白式朗读。
6.背读
要求:在二分钟内背诵词的上阕或是下阕, 也可以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三、写 月
请将词的上阕或下阕, 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
四、品 月
在中国古诗词中,月是常见的意象,那么“月”在不同的古诗词中含有什么不同的情感呢?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苏轼“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和子由中秋见月》)
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
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等。
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李白诗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
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会从心底共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用音乐来演绎这首流传几百年的中秋咏月词! 请听歌曲《明月几时有》。
布置作业:美好的诗词意境总能激发人们无穷的创造。试发挥想象力,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写一首白话诗,画一幅简笔画,或编一段舞蹈,或创造一幅书法作品,或制作一段电脑动画。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 词牌名
苏 轼 北宋文学家
小序:背景 缘由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情感:旷达 乐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