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甜酸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节
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插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骑射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中秋节
嫦娥奔月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把土地晒得冒烟,把庄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热得活不下去了。那时候,有个名字叫羿的人。他的力气特别大,能够拉开万斤宝弓,射死大蛇猛兽。并很同情受难的百姓,他用足力气弯弓搭箭,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吓得认了错,羿才留下它,让它早出晚归,为百姓多做好事。
从那以后,羿的名字传遍了天下。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后来,羿娶了一个名字叫嫦娥的姑娘做妻子,他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生活。
嫦娥美丽、勤劳,心地善良,她常把羿打猎射到的野兽,分给乡亲们。有一天,羿上山打猎,路上碰见一位道士。道士对羿说:“你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劳。我送你一包神药,要是吃上半包,就会长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会成仙升天。”羿把神药拿回家,交给嫦娥保管。他准备找个合适的时候,和嫦娥分吃这包神药,夫妻长生不老,永不分离。
羿射太阳出名以后,有很多人向他学武艺。他的徒弟里有一个叫逢蒙的人,也向他学习射箭的本领。逢蒙表面对羿很恭敬,可是心肠很坏。他知道羿的家里藏着神药,就暗自想出坏主意。这一年的八月十五,并带徒弟出去打猎。
傍晚的时候,逢蒙一个人偷偷溜回来,闯进嫦娥的家里,逼着嫦娥交出神药。嫦娥大声喊叫,可是羿打猎还没有回来,哪里能听见?为了不让神药落到无耻的逢蒙手里,嫦娥只好打开药包,把神药全部吞进嘴里。突然,嫦娥觉得自己的身子像燕子一样轻,不由自主飞出窗口,飘飘荡荡飞上了天空。嫦娥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和家园,她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去,住在广寒宫里。
羿回家后听说这件事,赶紧追出门去,可是已经晚了!只见圆圆的月亮上,隐隐约约有嫦娥的影子。乡亲们说嫦娥还会回来,劝羿耐心等待。第二年八月十五,羿想念嫦娥,就拿出嫦娥爱吃的水果,摆在院子里,还做了圆圆的月饼,表示团圆的心意,盼望嫦娥回来。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嫦娥还是没有回来。慢慢地,人间也就有了过节的习惯,每到八月十五,都要准备月饼、水果等食品。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这诗句中说的“中秋”,指的就是妇孺皆知的中秋节。
在我国,一年之中与岁时有关的节日非常多,而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一些别名。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因为中秋节人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的习俗,又有媳妇归省至此日必还家的俗规,且以圆月为象征,称中秋为团圆节。又因为传说唐明皇在这一天夜游月宫,便称中秋为月夕。至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中秋节,文献上找不出答案。古时专门记述岁时节令的专著《荆楚岁时记》中唯独没有关于中秋的记事。就连唐代成书的《初学记》中也不见关于“中秋节”的文字。
关于中秋节的来由,前人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中秋与秋社有关。周云锦、何湘妃合撰的《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说:“或许是因为我国是个农业国家,家事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古人在播种的时候,就祀土地神祈求丰收,而在收成时也祀土地神报告丰收,答谢神祗的护佑。前者叫做\'春祈\',后者叫做\'秋报\'。八月十五是稻子成熟的季节,这一天各家拜的也是土地,很可能中秋节,就是\'秋报\'的遗俗,经过后人踵事增华而渐渐盛大起来。”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与古代的祭月风俗有关。今人徐杰舜、陈顺宣合著的《中国的风俗》一书中说:“中秋节的起源可能与古代对月的原始信仰有联系。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礼记·祭法》中就有\'夜明,祭月也\'的记述。秦汉之前的礼仪中,就已经有秋分之夜,天子到国都西郊月坛祭月的规定,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场所。从唐诗写中秋的诗中,已看到当时已经把嫦娥奔月神话故事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到宋朝,节日活动已很盛大,南宋时杭州因为中秋赏月,\'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鼓,玩月游人, 婆娑于市,至晓不绝。\'”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春节的诗歌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调查报告的写法
怎样写调查报告? 讲两个问题: 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 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
篇幅:3500-5000字。
1.1 标 题: 三种写法。
① 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 摆脱缺水窘境》)。
② 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 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
(如:《 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 1.2 署 名: 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1.3 正 文: 由两个部分构成,即 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3.1 前 言:扼要说明 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1.3.2 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
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题 目 姓 名 ( 经济管理学院 2001级 经济学专业 ) 前 言 一、 1、 ① ② ③ 2、 3、 4、 二、 三、 结 语 调查报告写作格式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
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
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
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ps:记得第一次写是初一的实践课了,应用文很简单,但注意科学性严谨性,要客观,不要夹杂主观情绪。
)
关于衣食住行变化的调查报告
1、绚丽多彩的服饰(板书)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板书)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板书)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十年中盛行一时。
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板书)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
中秋节调查小报告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
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
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
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
明朝有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
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巧立名目,妙意横生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
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
有香辣甜酸咸五味。
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
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清明节清明祭扫坟茔是和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
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
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
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重阳节习俗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尽收眼底。
这实际上是一种野游,为我国人民传统的体育活动。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
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
《艺文类聚》引《续晋阳秋》说:“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饮菊花酒。
”据说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
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
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
插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时的“蓬饵”。
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
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
骑射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
北京风土民情的调查报告
北京话 京片子 京话属于北京官话,流传于北京城区。
有人把北京话、北京话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称为“京片子”。
汉语标准语(普通话、国语等)以北京话为基础。
尽管如此,北京话和普通话还有一定的区别,东北官话的哈尔滨话要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北京话的儿化音现象比普通话强得多,语言绵软,曾受到满式汉语的一定影响。
而且还有相当一批地方性词汇,在下层居民中保留更多,常被上层北京人贬称为“胡同儿的话”。
也经常有人,包括北京人自己,用“痞”来形容北京话。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的北京话已经不同于20世纪初期的北京话,(如老舍、爱新觉罗溥仪等人的录音),但是在京剧念白中的北京话,仍然使用近似清宫廷中的满式汉语,音韵与当代北京话相比显得更轻快。
通常指的北京话是指北京市区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县的方言。
常见的北京话 我待见你,甭介, 挨墙靠壁儿,挨牌儿,插车,自己gě儿,话碴儿,上赶着,敢情,落忍,邪乎,邪性,较劲儿……你姥姥的,你丫找抽呐(北京土话),麻利儿,颠儿了,屁颠儿屁颠儿,逗闷子,撂挑子,捅篓子,俩人门得儿蜜,看哈乐奔去,穿汗沓儿,踏拉板儿,水舀子,热水窜儿,把儿缸子,大肚儿累塞,哈拉八西的,归置归置,饽饽匣子,娄一眼,怯不溜丢的。
哎呦喂!就手儿,gái搂,lá la。
例子1: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家,一大清早儿的就站在当院满嘴跑火车,半点儿不着调。
我隔着窗户纸这都运一脑门子气了,您这是唱的哪出儿啊?对,没错,就说你呢。
例子2:你还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
原本一老实巴交的人,现在学会耍猫儿腻了,成天介当街晃荡打油飞,时不时的整出点汤儿事,再不就是胡吃闷睡。
你自个儿照照镜子去,好嘛,活的越大越抽儿抽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
成天逮谁跟谁扯皮不说吧,办事儿也没个准谱儿,交代你屁大点儿的事儿,你说你放了我几回鹰了?合着我那点儿吐沫星子全打了水漂儿了!你瞧你平时那个德行,样儿大了你!装的人五人六儿的,还挺象那么回事的。
实际上满肚子的幺蛾子,除了整天游手好闲,要嘛就是鼓捣点儿嘎七马八的事儿出来。
要是结识了个有点儿来头的,好嘛,你拉多晚儿也得老着脸死命的巴结上。
实在闲的发慌,也是跟那帮小混子起哄架秧子,打联联。
走在街上看见个半老徐娘你都不错眼珠儿的盯着人家看。
哪天遇上个概儿不吝的,给你一板儿砖,你就知道什么是肝儿颤了。
你说你们家老爷子也怪不容易的,千倾地一根苗,还巴望着你能出息,平地扣饼呢。
你不但一点长进没有,还成天让老爷子吃挂落儿,给老爷子折腾的五脊六兽的,跟着你转磨磨。
一数落你几句,你就蹬鼻子上脸,长行市了你,嫌老爷子絮叨儿,车轱辘话来回说。
现在塌实了吧?那点儿家底儿全让你攘秃噜了吧?蹦子儿没有看你还能鼓捣出什么花花肠子来。
就欠让你成天介吃棒子面糊儿糊儿,顶多白饶你一碗凉白开遛遛缝儿。
还甭跟我耍哩格儿楞。
敢情你也有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的时候儿,平时那大嘴叉子一张不挺能白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费了半天的吐沫,我也不跟你嚼舌头了,借光儿,我找个豁亮的地儿焖得儿蜜去了。
北京胡同 【特点】 ■北京胡同之最 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
最窄的胡同,几年来有不断的新发现。
较早说崇文区东珠市口北的高筱胡同南口最窄,仅65厘米。
有人曾踏勘天桥西永安路北边的小喇叭胡同,发现北口向西拐弯处仅58厘米,大胖子过这个胡同口还得侧着身走。
最古老的街巷胡同在现今宣武区长椿街国华商场后身的三庙街一带。
这里辽代叫檀州街,比金代的广安门大街还要早呢,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北京”比“胡同”晚了一个世纪 据《明成祖实录》载,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在永乐元年正月给朱棣上书说:“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人承大统。
而肇迹之地,皆有升崇,窃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化之地,宜尊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师。
”这不正说出了朱棣的心里话吗?他当然照准了。
于是在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日(公元1403年2月4日)将北平改称为北京。
从此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北京”这个名称,那么公元1403年2月4日就成了“北京”名称的诞生日。
可见“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到今年,已叫了588年,但却比“胡同”这个名称晚出现了100多年。
■北京古代"红灯区"八大胡同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独独八大胡同闻名中外。
因为当年,这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因为在这八条街巷之外的胡同里,还分布着近百家大小妓院。
只不过当年,这八条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档次”也比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老北京城的妓院分若干等级。
最早的妓院分布在内城,多是官妓。
现东四南大街路东有几条胡同,曾是明朝官妓的所在地,如演乐胡同,是官妓乐队演习奏乐之所。
内务部街在明清时叫勾...
北京各区区委书记们为何密集离京?
刚刚过去的四月,北京的区委书记们可谓离京“忙”。
据不完全统计,16区中就有9位区委书记离京: 4月26日至27日,东城区委书记张家明带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 4月23日至25日,西城区委书记卢映川带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及保定市阜平县; 4月23日至26日,石景山区委书记于长辉带队,赴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 4月20日、4月28日,门头沟区委书记张力兵带队,先后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河北省涿鹿县; 4月24日至25日,房山区委书记陈清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 4月25日,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 4月21日,大兴区委书记周立云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 4月25日至27日,怀柔区委书记常卫带队,赴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 4月7日,延庆区委书记李志军带队,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 ……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区委书记所走过的地方涉及河北、内蒙古、青海。
为什么选择去这里?这些地方与北京有什么关系? 政治责任 本市召开扶贫协作推进会暨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众所周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目前,本市扶贫协作任务涉及7个省区89个县级地区,其中中央考核的扶贫协作任务涉及5个省区72个县,共134万贫困人口,包括西藏拉萨4个县、新疆和田8个县团、青海玉树6个县、内蒙古31个贫困县、河北张承保23个贫困县。
北京作为首都,助力受援地如期脱贫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首要政治责任。
曾介绍,4月4日,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本市召开扶贫协作推进会暨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市委书记蔡奇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亲力亲为抓扶贫协作工作。
各区主要负责同志要到自己结对帮扶的地区去,迅速把携手奔小康相关工作开展起来。
” 以上率下 看望内蒙古兴和县南三号自然村焦玉娥一家 清明节后上班第一天,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便率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赴内蒙古自治区就扶贫协作工作进行沟通对接。
在随后的20天里,北京市党政代表团紧锣密鼓,又先后赶赴河北、西藏、新疆,沟通对接扶贫协作、对口援藏援疆等工作。
代表团行程紧凑,到各地都马不停蹄,直奔扶贫协作项目点上,深入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家中。
每到一地,蔡奇都要求北京相关区、职能部门与对口帮扶地区负责人现场对接。
他特别强调,“北京16个区的党政一把手要直接到对口帮扶的旗县对接工作,新增结对帮扶旗县的区要抓紧按照签订的‘携手奔小康’协议,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
对照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要求,做到每一项指标背后都有任务支撑、措施保障、评估检查。
” 值得关注的是,本市在与内蒙古、河北对接时,均签署了全面深化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确定重点扶贫协作内容,并组织16个区结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31个旗县;14个区结对帮扶河北省23个县(区)。
16个区结对帮扶内蒙古自治区31个旗县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 ◆东城区——化德县、阿尔山市 ◆西城区——喀喇沁旗、鄂伦春自治旗 ◆朝阳区——卓资县 ◆海淀区——敖汉旗、科尔沁右翼前旗 ◆丰台区——林西县、扎赉特旗 ◆石景山区——宁城县、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门头沟区——察哈尔右翼后旗、武川县 ◆房山区——察哈尔右翼中旗、突泉县 ◆通州区——翁牛特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奈曼旗 ◆顺义区——巴林左旗、科尔沁左翼中旗 ◆昌平区——阿鲁科尔沁旗、太仆寺旗 ◆大兴区——察哈尔右翼前旗、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 ◆平谷区——商都县 ◆怀柔区——四子王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密云区——巴林右旗、库伦旗 ◆延庆区——兴和县 14个区与河北省23个县(区)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 ◆东城区——崇礼区 ◆西城区——张北县、阜平县 ◆朝阳区——康保县、唐县、阳原县 ◆海淀区——赤城县、易县 ◆丰台区——涞源县 ◆石景山区——顺平县 ◆门头沟区——涿鹿县 ◆房山区——涞水县、曲阳县 ◆顺义区——万全区、沽源县 ◆昌平区——尚义县 ◆平谷区——望都县 ◆怀柔区——丰宁县、怀安县 ◆密云区——滦平县、蔚县 ◆延庆区——怀来县、宣化区 上门对接 石景山区委书记于长辉慰问青海玉树困难群众 市领导深入扶贫协作一线,扶真贫、查“病根”、拿硬招,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发挥了示范作用。
自各区官网获悉,东城、西城、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大兴、怀柔区委书记,在北京市党政代表团自内蒙古返京后,又率队深入各自结对帮扶地区,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签订脱贫方案、捐赠扶贫资金等多种方式助力受帮扶地区“拔掉”病根,如期脱贫。
东城区委书记张家明慰问河北崇礼贫困家庭 东城区代表团在崇礼对接期间,区委书记张家明先后察看崇礼第一中学、农民工子弟幼儿园、东城区对口帮扶援建光伏电站和颐养园等项目。
他还了解了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场馆规划建设进展,并慰问贫困家庭。
西城区代表团在张北县对接期间,区委书记卢映川首先来到二台镇深度贫困村代...
白居易的研究报告
白居易: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入仕以前 自代宗大历七年(772),至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
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
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由荥阳逃难到徐州符离(今安徽宿县北),不久又南下到越中,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
5、6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并受到当时任苏州、杭州刺史的两位诗人韦应物、房孺复的影响,作有《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篇,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后来,父死母病,靠长兄白幼文的微俸维持家用,奔波于鄱阳、洛阳之间,生活比较艰苦。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
十八年(802) ,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
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
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
永贞时(805),王叔文、韦执谊实行政治革新,白居易曾向韦上书,建议广开言路,选拔人才,惩恶赏善,举贤任能,不失时机地迅速改革。
但不久,王、韦等被贬,改革失败。
他的建议未及采用,写有《寓意》等诗表示惋惜。
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所提治理方案,是研究他的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
这年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作《观刈麦》,《长恨歌》。
元和二年,帖集贤院校理。
十一月授翰林院学士。
次年授左拾遗。
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均依旧充翰林学士。
草拟诏书,参预国家机密。
在儒家“兼济”思想的指导下,他不怕得罪权贵,连续上书论事,如《奏请加德音中节目》、《论制科人状》、《论和籴状》、《奏阌乡县禁囚状》等,都是关系国家治乱、人民生活的重要文件。
与此同时,他还自觉地以诗歌作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武器,促进新乐府运动,写了大量的讽谕诗,和他在政治上的努力相辅而行。
但由于朝政日趋腐败,他的这些奏状和诗歌反而招来当权者的忌恨与打击。
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
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
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
贬江州以后的内外迁调 自元和十一年(816),至大和二年(828) 。
白居易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写下《琵琶行》。
诗中通过一个擅奏琵琶的长安名妓沦落江湖的不幸身世,寄托了自己政治上失意的苦闷。
在这之前,他已经看到朝廷的种种黑暗,萌生过及早抽身的念头。
经过这次打击,思想更从“兼济”急遽转向“独善”,决心要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重题》);“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咏怀》)。
但他并没有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忤。
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而前期那种战斗性强烈的讽谕诗则比较少见了。
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
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
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
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
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
次年转刑部侍郎。
退居洛阳的晚年生活 自大和三年(829),至会昌六年(846)。
白居易从58岁开始,定居洛阳。
先后担任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
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
他在洛阳过着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的生活。
时常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他在舒适的晚年仍然时常想到人民。
73岁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
两年后病终。
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
诗人李商隐为撰墓志。
今已辟为游览胜地。
两对半正常报告
1: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
2: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
3:病程为2-4个月。
本病的诊断依据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等前驱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检查ALT、抗-HAV,一般情况可明确诊断。
结合毛概写建国后人们吃穿住行的变化的报告
1、绚丽多彩的服饰 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 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于是,色彩鲜艳的布拉吉裙成了各大中城市最亮丽的风景。
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
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军装变得合身,棉布衬衣变得漂亮。
而此时的中山装成为中国最庄重也最为普通的服装,那时拥有一套毛料中山装是令人羡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表现。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还有一种稍加改进的中山装,就是将领口开大,翻领也由小变大,很受人们的欢迎。
当时,共和国的领袖**就特别喜欢穿这一款式的中山装。
以后,国外有人便将这一款式的中山装称作“毛式中山装”。
从那时开始,中山装的流行持续了近30年的时间。
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0年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
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一位漫画家曾经形象地描绘出“人人一身蓝”的情景。
“**”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
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
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
当然,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
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
这种今人看来相当可笑的行为,但在**十年中盛行一时。
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还有一首歌,也同样飘荡在建国初期的大街小巷:勤俭是咱的好传统呀,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离不了…… 但是,即使在色彩单一的年代,人们的爱美之心也依然会流露出来,一位摄影师把这种流露称之为“挡不住的春光”,这种自然而然传递出的美的追求,是一个时代留在人们脑海中深深的印记。
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年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
当时上映的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
久违了的爱情故事,加上片中女主角新颖的时装,都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在影片中换了多少套衣服,成为当时年轻人讨论的热门话题。
这一时期,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
1981年成立的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
三年后...
詹天佑爱国示例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
归途中,他满怀希望,预备为祖国效劳。
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提着一只小皮箱,陷入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鲜花、美酒。
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老师罗索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
罗索夫人说:“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起一只小皮箱,又说:“这箱子里装着修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
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詹天佑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的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摩着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
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心事涌上心头。
这是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黑板上垂挂着屏幕,放着幻灯,詹天佑正在听课。
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
老师开始讲解:这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最新式的火车。
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破车在缓缓地前进。
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
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但,那是暂时的。
”“哈哈哈……”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帝英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
”“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
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呜……”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
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的亲切笑脸,兴奋地踏上祖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