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自然逐渐会经历一些生死,开始明白世间的无常是常态。
常常兀自担心会遇见无法承担的失去,父母老去、配偶意外、子女夭折,种种庸人自扰,因此也格外好奇天灾人祸后究竟该如何继续。范俭《活着》一片,描述了在5.12中失去女儿的夫妻,以一种苦中作乐的方式恬淡地接受着命运,我想与其视作逆来顺受,倒不如视为一种安于天命的释然。
于是,对于如何走出真正残忍的苦痛,我想大致可作如下这般想法罢。
1面对
“面对”两字,也可谓老生常谈。轻,则于言谈间吹浮鸿毛;重,则于行为中如移千钧。
面对的意义,首先是面对“失去”的既成事实。人死不能复生,任何人无法下至阴曹地府,在奈何桥头拦下魂魄,也无法逆行时光,使河流倒淌。偶尔的恍惚和回忆无法避免,沉浸其中却于自身诸事都无益处。
其次,是面对无法纠正的因果链。人在无法抗衡的自然规律之下,自然渺小,无法穿越时光,找到引起山崩地裂的蝴蝶,也难以追根溯源去计较三峡工程救援队伍等宏观叙事体质问题。微观个体的命运,只能是时局中的一个缩影,一个必然负担者、必然牺牲者。
继而,面对自身的所作所为。父亲祝俊生有一场诉说震时情境的镜头。他说,下午3点左右,他跑到废墟里呼唤女儿,女儿还神气活现地回答“爸爸,我在这儿”,到后来救援队阻隔了众人,却仍至晚间21点还没救出女儿时,他再喊女儿名字时,小孩已经很虚弱了。父亲难掩愧疚地说“这辈子,我对不起她。”
在这场灾祸中,个体自身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哪些责任在己,哪些不在己——分清楚这些,我想能称得上是真实面对了。
而扩展到社会范围,以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下这对夫妻的重建生活的心路,也是一种更广阔的角度上的“面对”。
2分担
经历过相识的同龄人意外去世,因是家里独子,母亲整日卧榻,不言不语,父亲尚可作坚毅状,接待亲友。而汶川之后失去子女的那批父母,他们互相引为“同道”人,在对镜头和外界诉说时,常会说“我们那批人”这样称谓。想来,这样的分担,确可大大减轻苦痛。因为“理解”从来都是最好的安慰剂。我们普通人尚且得一知冷暖之人便觉足矣,何况在苦难之下,真正的理解与懂得,自是安全与倚赖的润泽之源。
3恩爱
分担能减轻痛苦,那么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伤痛治疗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很欣赏叶红梅祝俊生这对夫妻的性格。
叶红梅说“班上有三对家长离婚了”,可是叶祝二人即使贫贱,却从无劳燕分飞的打算。叶红梅一次次地跑医院,丈夫只觉心疼至极。即使也提到过“离婚”,也反而更像是夫妻间的默契玩笑。
年岁渐长,越发喜爱在细节中体味人物的性格。叶红梅长得可算不好看,又大又鼓的嘴巴,颧骨上两团高原红,然而一双黑眼珠子却格外纯稚,不仅没有女人的顾盼生辉,反而有种女童的“呆萌”。她不屈不挠地抽血,指望再生个小孩;她听丈夫与亲友谈笑时,常露出呆滞的笑容。再观丈夫祝俊生,五官可算得英俊,职业不佳,偶尔也会软弱,但举手投足间并无奴颜媚骨的卑怯,能够体恤妻子“身体受不了就不要再生了”,在生死等人生问题上也具备着难得的坦然心态。
叶祝这对夫妇,在失去女儿后,仍不时会冒出些打情骂俏的戏言。比如一位好友怀孕成功后离去,许是因为孤单,祝俊生格外难过起来,叶红梅便嘲笑他“人家走就走啊,这有啥好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苦难的释然和宽容越发的鲜明起来。最后一次人工试孕失败后,叶红梅微笑着说“没有”,祝俊生看着化验单,也淡淡地笑起来。两人自我解嘲地走下楼去。
我想说,选对一个爱人过日子非常非常重要。好的夫妻感情,可以在两人之间形成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比如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中的父母形象,在当时称为一种很好的典范,即夫妻关系是独立于家庭关系的,夫妻关系并不完全受制于家庭关系。生养了三四个子女后,杰森和麦琪仍然有火热的互动和夫妻生活。
还有比如铊中毒的清华女生朱令,其父母也是受了人间至苦,抚养两位女儿成人,一位失踪,不见尸骨,另一位残障终身。常常想朱令父母究竟如何照顾智商只有7岁的朱令,继续这平静又简陋的生活,内心到底要多坚强才能做到。
或许使人能扛起这些的,正是夫妻之间的恩爱,这使得每一秒的相处都产生愉悦与抚慰。两人间形成一种同盟、一种互相治愈的能力、一种独立于外界的精神世界……
4独立
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我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做学术,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重要。
夫妻关系独立于外部世界,使得两人可以扛起苦难,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独立,也更是使得父母可以坦然接受失去子女的方式。
祝俊生指着女儿相片说“我这辈子对不起她!”,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是他并未将女儿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而是另一个切实的人。
克里希那穆提在《懂得爱》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失去所爱的人,你会流泪不已,然而你的泪水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那逝去的人而流?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别人而哭?你曾经为别人哭过吗?你曾经为那捐躯战场的儿子哭过吗?如果你哭过,那些眼泪是出于自怜,还是为了亡者?如果你是为了自己而伤心,那么眼泪就是白流了,因为你只不过是自怜罢了。但是如果你落泪,是因为你丧失疼爱了半辈子的人,那也不是真的疼爱。假设你的兄弟过世,你很容易为自己落泪,因为他已经离你而去。”
如果因为是失去“自己的女儿”而痛苦,这份痛苦是一种自怜,出发点是自己,这样的情绪会指向伤感,对整个生活都具有破坏性。相反,如果把女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痛苦仍然存在,但可以指向尊重逝者,以及重建自身。
5,真诚
犹为喜欢本片简短的结尾。
母亲在产房内,神情平静中透着某种坚毅和安详。鲜血淋漓的婴儿特写镜头后,便转至父亲对着女儿相片的祭奠。
没有更多的渲染,纪录片到此结束。
汉字中,有泪有声为哭,有泪无声为泣,无泪有声为号。祝俊生这位父亲此刻的情感是哭。他的情感是真诚的,对自己的行为真诚,对妻子的责任真诚,对死去的女儿和新生的儿子也都是真诚的。这样真诚的人,才会这样不矫饰的哭。也只有这样真诚的人,才会这样坚强地活着。愈真诚,愈坚强。
尾声 生与死
忘了是谁说过,“爱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继承他的品质”,那么也许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法,也是继承他的美好的品质。在这个意义上,女儿身上所有美好之处,永远留在父母的记忆中、一切认识她的人的潜意识之中,并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抽象但又真实的美好。因此,尽管躯体和衣物已经顺水而去,但她也以这种方式,永远地留下了曾经活着的印记。
村上春树说,死是生的一部分。哲学上,可以说生与死辩证统一。我个人一直在寻找一种态度,面对死亡、面对生命中的苦难,一种“尽人事知天命”的活着的姿态。现在想来,答案应该是“独立”。
因独立而面对。
因独立而真诚。
因独立而坚强。
夫妻关系,之于家庭和社会际遇的独立。
自我,之于他者的独立。
死,之于生的独立。
生者,之于逝者的独立。
——人,之于其所承受一切的独立。
止不住的泪水……
求《活着》影评。
1500个字
《活着》影评 余华的原著,和电影一样,始终用悲凉而平静的笔触道出了一家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在那种困苦的生活环境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不屈服的姿态。
福贵,从败家的少爷到演皮影谋生再到被国民党拉去做壮丁,生之艰辛,可见一斑,人的命运,竟不由自己掌握,却是犹如一叶浮萍,在大时代的洪流中翻滚。
败家气死父亲,母亲又在无尽的守望中含恨辞世,妻子含辛茹苦拉扯孩子长大,原以为一家人总算可以过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原来也只是一场空。
悲伤却不会停留片刻,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福贵一辈子经历了身边人的离去,对于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悲伤,唯有默默承受,岁月的变迁,渐渐磨平了苦难的痕迹,像牲口那样的活着,其实就是活着的意义。
对于旧时代的回忆,或许只是在父辈人的口口相传中听过,那个早已远去的时代,留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背影。
中国的几代人,却在这苦难的环境中,坚强的活着,不埋怨也不消沉。
电影对于时代的淡淡讽刺,实则告诉我们,那本我们早以为翻烂的时代的大书,其实还没有真正展开,而在这之中,个人命运仅如蝼蚁。
福贵是那一辈人的缩影,他们从那样的年代走过来,仍然只是平凡地生活在现实之中,他们四十年的生命历程见证了几度动乱变迁,见证了一个全民的疯狂年代,被动的接受着不断变化的个人属性,纵使生活夹杂着艰辛与泪水,依然勇敢的接受。
电影中的活着,是用死亡来诠释的,这样的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人的韧性。
生老病死,聚散离合,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走过了,你才能更深刻的体会活着的意义。
余华在原著的序中说: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
苟延残喘也好,锦衣玉食也好,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能抉择的,与命运抗争的历程中,你会看到人的渺小,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学会习惯性的接受。
苦难只是暂时的,生活仍然要继续,千好万好,活着最好。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
——余华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
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
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
《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
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产生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
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
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
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片中对**、**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
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
活着就是忍受。
求一篇1500字的 《活着》影评
生而为人,自然逐渐会经历一些生死,开始明白世间的无常是常态。
常常兀自担心会遇见无法承担的失去,父母老去、配偶意外、子女夭折,种种庸人自扰,因此也格外好奇天灾人祸后究竟该如何继续。
范俭《活着》一片,描述了在5.12中失去女儿的夫妻,以一种苦中作乐的方式恬淡地接受着命运,我想与其视作逆来顺受,倒不如视为一种安于天命的释然。
于是,对于如何走出真正残忍的苦痛,我想大致可作如下这般想法罢。
1面对 “面对”两字,也可谓老生常谈。
轻,则于言谈间吹浮鸿毛;重,则于行为中如移千钧。
面对的意义,首先是面对“失去”的既成事实。
人死不能复生,任何人无法下至阴曹地府,在奈何桥头拦下魂魄,也无法逆行时光,使河流倒淌。
偶尔的恍惚和回忆无法避免,沉浸其中却于自身诸事都无益处。
其次,是面对无法纠正的因果链。
人在无法抗衡的自然规律之下,自然渺小,无法穿越时光,找到引起山崩地裂的蝴蝶,也难以追根溯源去计较三峡工程救援队伍等宏观叙事体质问题。
微观个体的命运,只能是时局中的一个缩影,一个必然负担者、必然牺牲者。
继而,面对自身的所作所为。
父亲祝俊生有一场诉说震时情境的镜头。
他说,下午3点左右,他跑到废墟里呼唤女儿,女儿还神气活现地回答“爸爸,我在这儿”,到后来救援队阻隔了众人,却仍至晚间21点还没救出女儿时,他再喊女儿名字时,小孩已经很虚弱了。
父亲难掩愧疚地说“这辈子,我对不起她。
” 在这场灾祸中,个体自身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哪些责任在己,哪些不在己——分清楚这些,我想能称得上是真实面对了。
而扩展到社会范围,以纪录片的方式,拍摄下这对夫妻的重建生活的心路,也是一种更广阔的角度上的“面对”。
2分担 经历过相识的同龄人意外去世,因是家里独子,母亲整日卧榻,不言不语,父亲尚可作坚毅状,接待亲友。
而汶川之后失去子女的那批父母,他们互相引为“同道”人,在对镜头和外界诉说时,常会说“我们那批人”这样称谓。
想来,这样的分担,确可大大减轻苦痛。
因为“理解”从来都是最好的安慰剂。
我们普通人尚且得一知冷暖之人便觉足矣,何况在苦难之下,真正的理解与懂得,自是安全与倚赖的润泽之源。
3恩爱 分担能减轻痛苦,那么和睦的夫妻关系对于伤痛治疗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很欣赏叶红梅祝俊生这对夫妻的性格。
叶红梅说“班上有三对家长离婚了”,可是叶祝二人即使贫贱,却从无劳燕分飞的打算。
叶红梅一次次地跑医院,丈夫只觉心疼至极。
即使也提到过“离婚”,也反而更像是夫妻间的默契玩笑。
年岁渐长,越发喜爱在细节中体味人物的性格。
叶红梅长得可算不好看,又大又鼓的嘴巴,颧骨上两团高原红,然而一双黑眼珠子却格外纯稚,不仅没有女人的顾盼生辉,反而有种女童的“呆萌”。
她不屈不挠地抽血,指望再生个小孩;她听丈夫与亲友谈笑时,常露出呆滞的笑容。
再观丈夫祝俊生,五官可算得英俊,职业不佳,偶尔也会软弱,但举手投足间并无奴颜媚骨的卑怯,能够体恤妻子“身体受不了就不要再生了”,在生死等人生问题上也具备着难得的坦然心态。
叶祝这对夫妇,在失去女儿后,仍不时会冒出些打情骂俏的戏言。
比如一位好友怀孕成功后离去,许是因为孤单,祝俊生格外难过起来,叶红梅便嘲笑他“人家走就走啊,这有啥好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苦难的释然和宽容越发的鲜明起来。
最后一次人工试孕失败后,叶红梅微笑着说“没有”,祝俊生看着化验单,也淡淡地笑起来。
两人自我解嘲地走下楼去。
我想说,选对一个爱人过日子非常非常重要。
好的夫妻感情,可以在两人之间形成属于自己的小宇宙。
比如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中的父母形象,在当时称为一种很好的典范,即夫妻关系是独立于家庭关系的,夫妻关系并不完全受制于家庭关系。
生养了三四个子女后,杰森和麦琪仍然有火热的互动和夫妻生活。
还有比如铊中毒的清华女生朱令,其父母也是受了人间至苦,抚养两位女儿成人,一位失踪,不见尸骨,另一位残障终身。
常常想朱令父母究竟如何照顾智商只有7岁的朱令,继续这平静又简陋的生活,内心到底要多坚强才能做到。
或许使人能扛起这些的,正是夫妻之间的恩爱,这使得每一秒的相处都产生愉悦与抚慰。
两人间形成一种同盟、一种互相治愈的能力、一种独立于外界的精神世界…… 4独立 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我想,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做学术,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重要。
夫妻关系独立于外部世界,使得两人可以扛起苦难,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独立,也更是使得父母可以坦然接受失去子女的方式。
祝俊生指着女儿相片说“我这辈子对不起她!”,其中透露出的信息,是他并未将女儿当成自己的附属品,而是另一个切实的人。
克里希那穆提在《懂得爱》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失去所爱的人,你会流泪不已,然而你的泪水到底是为自己,还是为那逝去的人而流?你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别人而哭?你曾经为别人哭过吗?你曾经为那捐躯战场...
活着电影优秀影评 完整1000字
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我会鄙视这种没有志气的人。
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样都比较崇尚那种英雄般的壮烈的牺牲。
看完《活着》这部影片后,对于这句话我却有了不同以前的理解,其实,不管怎样活着、活得怎么样,可以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活着》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地印象是它跨度的时间之长,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印记。
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30年:从40年代的小赌场、国共对峙的大战场,到50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结束。
无论是小到一盏茶杯、一本赌帐,还是大到战场上的军车、大炮,都给我们留下了很真实可信的印象,从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来了一种很切合电影主题的沧桑感,一种有些悲伤、有些凄凉,还有些怀旧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萦绕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过程中,很自然,却给人很真实、很深刻的感受。
虽然电影《活着》在原着的基础上改动了许多,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但很好地符合了原着的精神,同时也不缺少导演独特的理解。
这也是使得电影同样感动人的一个关键之处。
可以说导演张艺谋很深刻地理解了余华这部小说的内涵,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他心目中的活着。
看着电影,我不知不觉地被感动了,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活着,为什么要活着。
电影里,故事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
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
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
在“**”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
”**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
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
”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
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
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
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
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 而从原着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
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
然后一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
国民党抓丁,**,疾病,死亡。
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
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因输血过多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
女婿也被砸死。
老婆家珍是被饿死的。
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
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努力快乐地活着。
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德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可以说电影里的活着远没有小说里的凄惨,但是张艺谋加入了一些讽刺的东西,却同样让人看了心寒。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最后讲到凤霞生孩子的情节,那些没有经验的小**变成了医院的主治大夫,而真正有经验有技术的却被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而关进牛棚,最后凤霞大出血,而小**却不会处理,会处理的王教授又因为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动手术,而福贵一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凤霞死去。
这种讽刺性的情节还有很多,例如,**期间,镇长到福贵家收铁,福贵的儿子有庆把福贵心爱的皮影箱拉出来,说要把那木箱上面的几根铁钉还有皮影上面的几根铁丝都拆出来。
还有有庆那一句“那不解放台湾啦”,连天真无邪的孩子说的话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活着”这两个字,其实不管怎么活着,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一种安慰、一种支撑。
电影中,有好多个情节都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只要活着,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已经很幸福了。
第一次觉得活着好是在福贵被国民党捉丁后,在一次战役上战友们都死光了,吃的穿的什么都没有了,福贵只想快点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老婆和孩子。
他把手高高地举起的时候,我是多么地替他担心,心里不禁替他祈祷,只要能活着就好,不管怎么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里被活着感动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听到那响彻街巷的五声枪响,福贵吓得尿了裤子。
要知道当初如果他不是把家产都输给了龙二,那么那五枪就是福贵的了。
虽然福贵那时候活得很艰苦,但是能活着看到老婆和孩子对他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第三次是在有庆被区长的车撞倒的墙压死了。
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时失声痛哭,家珍悲痛欲绝。
区长春生也因此无法原谅自己...
求一篇余华的《活着》读书笔记,点评加摘抄,共1500字。
急求!
——1 福贵说到这里看着我嘿嘿笑了,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射下来,照在他眯缝的眼睛上。
他腿上沾满了泥巴,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钻出来些许白发,胸前的皮肤皱成一条一条,汗水在那里起伏着流下来。
此刻那头老牛蹲在池塘泛黄的水中,只露出脑袋和一条长长的脊梁,我看到池水犹如拍岸一样拍击着那条黝黑的脊梁。
这位老人是我最初遇到的,那时候我刚刚开始那段漫游的生活,我年轻无忧无虑,每一张新的脸都会使我兴致勃勃,一切我所不知的事物都会深深吸引我。
就是在这样的时刻,我遇到了福贵,他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从来没有过一个人像他那样对我全盘托出,只要我想知道的,他都愿意展示。
点评:活着,是一种状态,一种勇气,一种不平凡的平常。
此时的他,都还未经过人生中寒风冷雨的洗礼。
一块顽石,这样被生活裹着随波逐流,等待命运的激流将他打磨成璞玉。
为此,我们应学会在刀丛中赤足舞蹈,在烈火中冷静沉着。
——2和福贵相遇,使我对以后收集民谣的日子充满快乐的期待,我以为那块肥沃茂盛的土地上福贵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确实遇到了许多像福贵那样的老人,他们穿得和福贵一样的衣裤,裤裆都快耷拉到膝盖了。
他们脸上的皱纹里积满了阳光和泥土,他们向我微笑时,我看到空洞的嘴里牙齿所剩无几。
他们时常流出混浊的眼泪,这倒不是因为他们时常悲伤,他们在高兴时甚至是在什么事都没有的平静时刻,也会泪流而出,然后举起和乡间泥路一样粗糙的手指,擦去眼泪,如同弹去身上的稻草。
点评:那些人,那些事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也许是一场大雨清晰了记忆,也许是泥土的馨香唤醒了沉睡中的你。
那些乡间的泥土路,曾几何时又流着泪走过?那些过去了的快乐,散落在沙滩,期待着变成贝壳。
拾起,请将它贴近耳畔,那场早已不复存在的梦,还回响着吗?...
余华 活着 读后感 1500字
《活着》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
”他的母亲说。
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
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
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
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
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
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
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
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
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
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
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
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
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
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尽管有些苍凉的意味。
是不是爱过了才会懂得心死了还要活着的坎坷。
急!求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的观后感,1500字左右大一写的,稍微
《活着》观后感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
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
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
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
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
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
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
俗话说:“有果必有因”。
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
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
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
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
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
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
“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
”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
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
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
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
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 —— 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
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
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
怪只怪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
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
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
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
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
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
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
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
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
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
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
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
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跪求含泪活着观后感1500字
记录片《含泪活着》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叫做《含泪活着》的纪录片,是说一个上海父亲:一个 伟大的上海父亲,为了攒钱给唯一的闺女去国留学,十几年前背井离乡,离开妻 子和才上小学的女儿,单身来到日本打工,由天身份一直黑着,只好打最低最粗 笨最恶劣的廉价体力工。
十几年如一日,总算把闺女送上了去美国的飞机,现如 今,一家三口总算得以在美国团聚的真实故事。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 福……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 头。
”当听到歌声慢慢唱响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生存所迫,老丁与妻女 分开已经 8 年,在女儿生日之际,只能通过漂洋过海的歌声来代替祝福。
这些, 在现代社会中,每天拿着手机发信息,打电话的我们是无法想象的。
还有他和家 人的两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的 24 小时,女儿懂事地对着镜头说她在父亲面前 尽量表现得无所谓,因为怕自己伤心的表情使父亲更加难过。
他们在一起,虽然 话不多,但是彼此都能够明白对方的心和爱,当老丁说她上一次见女儿的时候她 还在读小学, 现在已经高中毕业了。
没有人能够真正明白那一段时间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他在日本,每天做三份工作终于有了回报,他终于看到了女儿的成就。
对他来说,这 8 年默默的努力已经够了!而与妻子相聚的 72 小时发生在他到东 京后的整整 13 个年头,当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真想不出这十几年间他是 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独与思念。
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男人要学会享受寂寞”但是,谁能够真正懂得这句话 的含义?老丁一个人远在日本,艰辛工作生存,寂寞和孤独没有难倒他,他没有 享受寂寞,但是他战胜了寂寞!因为,他的心中有个信念,为家人而努力。
正是 这一信念一直支撑着他,让他一步一步坚持了下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爸爸,也是 一个伟大的丈夫,真正值得我敬佩!而显然,现在的我是无法达到这一步的,因 此我要向他学习,含泪活着,不是一句潇洒的话。
只有真正懂得为了心中的信念 而付出努力,人生才开始有意义! 2010 年 4 月 22 日星期四 刚刚看完张丽玲的记录片《含泪活着》。
影片历时十余年,用影音记录下老丁在东京15年的责任与坚持、孤独与忍耐。
作为一名被大时代所耽误的下乡回城知青,1996年,时值35岁的丁尚彪举巨债,只身来到日本。
他怀揣着对自己的梦想与要求来到日本,本计划上完语言学校后,继续读大学,并由此一路在日本发展下去。
谁知命运到了日本依然跟他开残酷的玩笑,个人的选择在命运安排下显得脆弱,到日本后他们才发现语言学校设在非常偏僻的小乡村。
为了生活,他对学校,也是对命运选择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满机会的东京,逃亡的副产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户”,从此将许多机会堵死,包括回国与妻女相见。
老丁的人生目标由读大学转变为一心一意挣钱给女儿缴学费。
在接下来的15年里,头发疏了、牙齿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着东京最底层的工作,将所有的钱寄回家,只为了女儿能到国外一流大学留学的愿望。
这是他认为的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这期间他与家人仅有二次会面,一次是与女儿的24小时,女儿懂事地对着镜头说她在父亲面前尽量表现得无所谓,因为怕自己伤心的表情使父亲更加难过。
与妻子相聚的72小时发生在他到东京后的整整13个年头,当他拿出结婚用的红枕套时,真想不出这十几年间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独与思念。
记录片的结局是在老丁离开上海后的15年。
异乡漂泊奋斗15年后,他终于踏上回国的飞机。
因为他已经完成把女儿培养成材的愿望,女儿在美国成为一名医生。
飞机上老丁泪盈满面,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中博士在聚会时失声痛哭的场景,那是个人奋斗成功后压抑许久的情绪的迸发,而老丁,则不单是个人坚持、年华老去,还有对于家庭责任的担当。
当命运回过头来时,所有的选择都没有了对错,只留下种种可能,与一个个无法预设的结果。
有人评论老丁“傻”,15年的孤独及家庭生活缺失,换来给女儿的学费。
还好他的女儿争气,如果女儿成绩一般,无法留学成材,甚至因为缺失父母管教而过早辍学,拿着父亲血汗钱乱挥霍的话,那老丁这么做,还会有多少人感动?多少人支持?这便是命运不确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贵的是老丁的坚持,以及他对选择的坚持、对困苦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责任,对爱的理解的深沉。
活着八百字影评
活着八百字影评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确实名副其实。
这是一部安静的影片,不曾出现多少大哭大嚎、大悲大戚和竭斯底里,仿佛只是一段主人公福贵一路走来的注释。
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中失去了儿子,在“**”中死了女儿。
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
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他始终怀揣着海市蜃楼般的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
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
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
弗洛伊德对受虐狂的成因有这样一种解释:人若落入一种无法摆脱的痛苦之中,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是幸福,用这种方式来寻求解脱——这样一来,他的价值观就被扭转过来了。
这是这部影片的主人公、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一种真实、麻痹的生活状态。
按这个定义来说,我们每个人成了受虐狂。
由是,观众,不仅是旁观者,也是套入这个故事中的一员。
每个人的自身,既是历史铺展开的卷轴,又是受历史牵引压榨而生的产物。
现实没有为人们怎样活着提供选择,而每一步前进的步伐都成了一种必须。
有人说这是张艺谋拍的最成功的一部片子。
影片平实、朴素的记叙与情节保持了一致,场景永远是灰蒙蒙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
葛优饰演的福贵,表情和动作维持在一种混沌的状态,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
情节上,张艺谋在原著的基础进行了大幅度的处理,还是比较成功的。
插入了一些新的情节,例如凤霞的死的过程中并没有王教授这个角色。
但是引入王教授这个角色,更加直白地揭开掩藏在凤霞之死背后的隐情。
观众在经历过视觉和心理的冲击下,看到了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摧残。
另外一个重大的改动,是福贵谋生方式的改变。
从小说中福贵向龙二借了两亩田过活,变成了向龙儿借了一副皮影戏做流浪艺人。
皮影戏又至始至终贯穿了整部影片,恰恰将小说的农村背景搬到了城市,开拓了视角,利于电影语言的表达,达到了更加平民化、普遍性的效果。
而给我的理解,“皮影戏”的意象又可以有一种人生如戏、悲喜皆空的意味。
电影将有庆的死因由原来的为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疲劳中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
揭开有庆裹尸布的血淋淋的一幕,将人物的悲惨性充分视觉化。
虽然不及原著的情节在政治上那么尖锐,但是学校逼迫学生搁置学业投入全民大炼钢,在另一个层面上投射出**背景下至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荒谬和行为方式的粗糙,中国走的社会主义的伪科学路线以及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肆意横行。
与之前工作人员来福贵家中收铁器有庆翻开福贵放皮影的箱子提出箱子上的钉子和皮影上的铁丝也是金属又有某种隐秘的联系。
相较之下,改动之后的情节避免了绝对化,更显意味深长。
在结尾也有大手笔的改动。
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凤霞难产死了,她的丈夫在打工的时候被石板压死了,二喜的儿子由福贵养着,后来吃豆子撑死了。
福贵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只有一头老牛伴着他,他说:“人嘛,就是要活着。
”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
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
然而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
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观众的视角从纯粹的悲剧更多地转移到生命和历史的关系上。
有几句比较经典的台词。
当年儿子问福贵:“小鸡长大了变成什么?”有庆的回答是“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
”而结尾处,孙子再次问起他同样的问题,他不再回答“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改成了“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
我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了对社会寄托的塌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语美好梦想的粉碎,而后生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部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所有的修饰都显得多余,这就是活着最坚实的表达。
还有是福贵和春生在战场上面对尸横遍野的情景,不像其他大多数电影,眼睛里流露出的不是悲伤,而是惊讶,这种情感也许是面对死亡更直接更真实的感受。
他们目瞪口呆地说“家里人都不知道——就这么死了”,“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
“好好活”这句话深深刺到了我的神经。
这是每个人活着的最基本的意愿,但是“好好活”的标准又因人而千差万别。
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
活着 影评
说来惭愧,“活着”这片子及其原著的名气都很大,我是久有耳闻的,但却一直没有看,甚至没有注意有关的评论或介绍。
这女主人也有趣,她的本意是想让我看一些与**有关的片子,把“霸王别姬”错记成这部片子了(其实“霸王别姬”我倒是看过的)。
看完这片子的晚上,我忽然半夜里醒来,在黑暗中回想起这片子,得到一个确切的判断,那就是这片子的重心其实不是描写**的。
第二天与那女主人说起,她不能同意,坚持她的理解是这片子写的就是**里一个小人物挣扎求存的故事。
回来我后在网上搜了一下人们对这片子的评论,惊奇地发现大家对原著余华的小说的理解,是我对电影的理解;而对电影的理解,却是那女主人的理解。
但我觉得我的理解应该是对的。
我对电影的接触很纯粹,事先既没有看过小说,也不知道人们对它的评价,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这电影。
看电影时我就觉得这电影不是写**,但也不是我们通常听到“活着”这词会想到的“好死不赖活”的含义,但到底是想说什么,则要到半夜里醒来的时候才忽然想通。
这是我对艺术作品最通常的感受方式,直觉起着作用,所以我觉得自己的理解没有问题。
????在我的理解中,这片子的重心其实是表达一种人类延续生命的韧力。
**之类的事件,只是作为一种历史背景介入到片子之中,是一种“假定情境”而已。
对于“假定情境”来说,它可以是假的(就像昨天的电邮中谈到过的童话,还有武侠小说等等这类浪漫主义的作品,它们所设计的情境都必然是假的,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也可以是真的,真假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为艺术作品要塑造的人物、要表达的思想提供一个舞台或载体。
像人类延续生命的韧力这样的主题,乃是任何一个社会都能表达,也有需要去表达的思想,只不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假定情境而已。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当然是最便利的一个背景。
其实,这片子也并不仅仅描写了**,最初的时候是民国时期,福贵也经历了两个人生阶段(二世祖的赌徒阶段、战争中的小兵阶段),这一段时期的描写也很详细(与其时间占人物的整个人生长度的比例是相称的)。
如果说这片子是为了写**,这一段时期是不必写得那么详细的。
但我觉得这片子并非要写**,而是写福贵这个人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柔软地适应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顽强地追求生命的延续。
作为一个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必然深深地打上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烙印,**也不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烙印而已。
????当然,**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那是一个特别荒唐,也特别残忍的年代。
但我总觉得片子的重心不在于反映或讽刺这年代的荒唐或残忍,而这样的“假定情景”最有利于营造出一个“极限情景”,把主题“逼”出来。
????在看片子的时候,我常常想,福贵他们到底相信不相信**?有时我觉得他们相信,有时我觉得他们不相信。
相信的地方就不多说了,因为他们都很积极地配合,连表达爱意、举行婚礼都是很典型的“**式”的。
但不相信的地方也很多,只是表达得很微妙而已。
如他们一再地努力保留皮影戏的道具,也许他们只是出于热爱这项传统艺术的天性,于是不自觉地(而非有意识地)与**那种反传统、反艺术的本质有着矛盾与冲突。
又如他们对于区长春生、镇长都被打成走资派的态度,更是明显与**的反人性、疯狂的状态相去甚远。
他们显然并不相信这些人会是走资派,也就并不见得对**是那么由衷地相信,至少反映了他们并不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
又如在福贵的女儿生孩子时,她的丈夫作为工人阶级的进步分子,利用特权把医学教授从牛棚中领出来,说明他内心深处并不相信这些人是“牛鬼蛇神”,反而是非常崇敬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甚至那些医院里的年轻女**,在病人大出血而惊慌失措时,也承认被他们打击侮辱的医学教授才是真正懂的人。
其实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没有疯,没有真正地相信自己和别人所说所做的事,没有真正地相信**。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一种心理状态呢?我的感觉是,以福贵为代表,对他来说,关于**并没有相信或不相信可言。
他既相信,也不相信,重要的不在于信不信,因为这不是他的信仰,他的追求。
他的信仰,他的追求是“活着”。
他必须表现出相信,表现出配合,才能在那个环境里生存。
至于实际的情况,应该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
????这使我想起“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对于“反清复明”的态度。
他相信“反清复明”的宗旨吗?应该是无所谓信,也无所谓不信。
在天地会,在陈近南面前的时候,他需要表现出相信以求生存;在清宫里,在康熙面前的时候,他需要表现出不相信,也是为了生存。
也不能说他欺骗了陈近南或康熙,有时他在表现的同时,也受到感染,在某种时刻或某件事里他是真心地相信的。
例如,杀鳌拜和对付吴三桂。
尽管这两件事也有着要求生存的动机,但无可否认,他是真心地痛恨鳌拜和吴三桂的,但为什么痛恨?可不是因为他们有危及他的生存,这种痛恨本身是“反清复明”的观念的具体的衍生物,这里有一...
生存与生活演讲稿 1500字
一个人可以很好的生存着,但却不是很好的生活着,生存是生活的基础,有了生存,才谈的上生活;生活是生存的价值体现,是生存的升华。
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好好的生活,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好好的生活。
生存就是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才能为爱自己的人和自己所爱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就是生活。
也许生活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忙忙碌碌,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也许生活对你来说,有着大起大落,往事不堪回首;但无论怎样,生活还是生活,这就是你活着的意义,你失去了什么的时候,相信你同时也得到了什么,佛曰:舍得,舍得。
有“舍”方有“得”。
失去了的东西,正是为得到了的所付出的代价。
有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
对于他们来说,生存和生活没有什么区别,活着只不过是无聊的度日,这种人活着,真的没什么意思,空虚,迷茫,放纵,甚至疯狂,也许这些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到了最后,实在不知道做什么好的时候,也许就是毁灭自己的时候了。
有的人真心的对待生活,为了生活,为了更好的生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热情,直到终老。
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生没有白来,因为好好的活过了一回,知道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明白了人生百味,经历了成功失败,脱离了动物的世界,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来过,活过,爱过,也就足够了。
古龙大侠是这么说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对这些人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拿来对比,本没有什么意思。
也许选择这两种方式的人本身都没有错,错的只是他们的生活环境。
虽然大多数人已经不在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这句古老的格言毕竟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
活着,要有欲,也就是要有生活目的。
对于“欲”字,大多数人把它封为贬义词,却不尽然。
欲者,欲望也。
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有欲望的,而且是各方面的。
但是不同的人,欲望又有所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从而决定了他们的生活。
当人们的欲望不能满足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自甘沉沦,有的人卧薪尝胆,有的人徘徊不前,有的人仓促卤莽……有时候,人们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做事的方式却不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人可以暗箭伤人,有的人则光明磊落,有的人不明就里,有的人则深明大意,有的人卤莽行事,有的人则计划周详……生活是因为存在,但存在决不是生活。
生活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可以的话,我说生活简直可以和人类发展的历史相媲美。
因为历史固然是多变复杂的,但毕竟还有规律可循,然而生活呢?生活没有,不同的人,他们的生活决不相同的。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轨迹,就象天空中的星星,他们的轨迹是不能重复的,如果那样的话,后果只有一个:毁灭。
“生活是很无聊的”,对于不热爱生活的人来说。
他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谁看了都会觉得厌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也就不知道怎样去生活,在他们看来,生活平淡的胜过了纯净水。
生活于他们,是苦水,是毒药,是酸楚。
他们的生活用颜色来形容的话,只能是一片空白。
“生活是很新鲜的”,对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
热爱生活的人,可以每天发现新的东西,每天有不同的快乐,不管这快乐来源于何处,他们总能找到。
生活于他们,是美酒,是甘露,是快乐。
他们的生活,用颜色来形容的话,就是五彩斑斓。
生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的重要。
因为我们来这个世界上的目的,就是生活。
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用了十二分的真心,加上满腔的热情,来对待生活。
就让充满活力的我们,拿了灿烂的脸庞,微笑的眼睛,雀跃的心情,来面对生活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求一篇1500字的 《活着》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