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就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规定。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分为蓝色风险、黄色风险、橙色风险和红色风险四个等级(红色最高)。
扩展资料:
《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总监(首席安全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可视、有痕、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设计作业审批票(证)、生产作业现场点检表、告知卡(单)、工作流程图、公示牌(板)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具,用于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
参考资料:
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
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
一、什么是风险? 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二、什么是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三、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我省对风险分为蓝色风险、黄色风险、橙色风险和红色风险四个等级(红色最高)。
四、什么是隐患排查? 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
五、什么是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
有需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资料的吗
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国务院安委办再部署!2016-10-12 中国安全生产报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今年4月《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印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根据各地区、各单位的探索实践,现就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1总体思路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2工作目标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二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各地区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
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
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
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
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
要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
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
三健全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的政府监管体系1健全完善标准规范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通用标准规范,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行业部门要根据本行业领域特点,按照通用标准规范,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类别、评估分级的方法和依据,明晰重大事故隐患判定依据。
各省级安全生产委员会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在系统总结本地区行业标杆企业经验做法基础上,制定地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细则;地方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组织企业开展对标活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2...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报告怎么写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有哪些规定
(一)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明确风险管控机制四项要求:一是列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
二是列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
三是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监测与预警监控系统,实现风险的动态管理。
四是明确法律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两个体系建设资料有谁发我一...
双重预防机制是一套很系统的体系建设。
主要用于风险隐患的动态实施,受体为企业。
先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采用JHA。
SCL分析。
对每个可能涉及的风险点进行分级。
对分级的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再根据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制定各个检查表。
原理上很简单。
但实际工作起来。
工作量很大。
我有相应的资料。
可以参考。
...
企业一定要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吗
一、提高思想认识,将风险管控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各乡镇花炮安全办、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明确专人负责推进,紧紧围绕遏制重特大事故,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岗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危险区域和危险源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要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运用风险管控成果指导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
要把安全风险管控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等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同步推进。
风险管控工作将纳入县安委会对乡镇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内容。
二、对照实施指南,组织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各乡镇花炮安全办要组织本辖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对照省安委会办公室发布的《江西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用指南》,结合各企业实际,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工作。
三、加强业务指导,督促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各乡镇花炮安全办要迅速组织部署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工作,督促企业针对高风险工艺、设备、材料、场所、岗位,建立分级管控制度,针对安全风险特点,尤其要强化重大危险源和高危险工序的重点管控,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各乡镇花炮安全办要督促企业将辨识出的安全风险绘制完成“红橙黄蓝”4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一牌三清单”,分别为安全风险告知牌、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管控措施清单、应急处置措施清单,注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别和后果、控制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四、把握时间节点,构建本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长效工作机制各乡镇花炮安全办要指导、促进本地区所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和管控工作,科学评定企业整体安全风险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
2018年6月底以前,所有企业绘制完成“红橙黄蓝”4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并张贴于企业厂门口处,完成“一牌三清单”的设置并张贴在相对应的工序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什么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