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垃圾分为两类,一是可回收垃圾,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那我们生活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呢?
不可回收的垃圾:食品垃圾:指人们在买卖、储藏、加工(做饭时扔掉的蛋壳、烂菜叶......)、食用各种食品(骨头,果皮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这类垃圾腐蚀性强、分解速度快,并会散发恶臭。----可填埋(填埋垃圾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堆肥(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可使垃圾变成有机肥。);焚烧(焚烧垃圾具有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的优点[焚烧后垃圾体积减少 80%~95%],然而这种方式耗资巨大。)
可回收的垃圾:废弃纸制品(废纸,用过的作业本,旧报纸,纸包装盒子箱子...)、废塑料(喝的酸奶、吃的各种零食的包装袋,烂鞋子....)、破布及各种纺织品、废橡胶、破皮革制品、废金属制品....
危险垃圾:包括干电池、日光灯管、温度计等各种化学和生物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以及含放射性物的废物。这类垃圾一般不能混入普通垃圾中。要科学处理。如干电池,抽真空的杀虫气雾剂空罐要让废品收购站回收。
可回收的垃圾让我们平日里把它们集中起来,积攒的多了有条件可以卖废品,这些垃圾就可以二次利用了。
我们从小要养成好习惯,不随手扔垃圾,还要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我们要从小爱护环境,保护卫生,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清洁美丽!!! ! !
有关环境污染的例子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
“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
;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
” 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由于塑料制品主要来源是面临枯竭的石油资源,应尽可能回收,但由于现阶段再回收的生产成本远高于直接生产成本,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做到。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希望寻找一种能替代现行塑料性能,又不造成白色污染的塑料替代品,可降解塑料应运而生,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
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间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你可以删减一下的 字数的确有点多
家乡的环境污染的变化.主题是一条小河的故事.作文怎么写
一、明确主题,弄清写作范围. 本次习作要求是围绕着“保护环境”这个主题来写.因此,要明白不乱倒垃圾、不乱扔废电池、保护鸟类(动物)、植树造林、节约水电气、拒绝用塑料袋、不使用方便筷盒、不吃珍稀野生动物、使用环保产品等等都是自觉保护环境的表现.你可以从这些例子中,选择一个你感触最深、最有话可说的,就是你要写的中心和材料. 二、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针对本次习作,可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把一项环境调查了解的情况写成一篇短文;也可以展开想象,写一些家乡环境的变化;也可以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写一个童话;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一件事等.总之,只要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写就可以. 三、写出真实的感受. 一篇好的习作要求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源于真实.因此,我们在反映调查情况必须真实、准确,不能猜想、想象.通过调查家乡环境的情况,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和感想,将这些感受用你的笔写下来,打动你的读者,让大家都重视环境问题. 写作思路引导(一): 调查小报告 开头:可简要说明这次环境调查的对象、目的、时间等. 例1: 星期六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前往信江河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 例2: 最近,我们对校园的绿化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 中间:具体介绍你调查到了那些情况,可按一定顺序让叙述更具调理.另外试想:环境调查到的情况表明了什麽?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环境保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也可以写下来. 结尾:可以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可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呼吁大家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最后调查报告,别忘了署名和日期. 范文: 白色污染调查小报告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 调查成员:全体学生 调查时间:2010年3月9日 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很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研究,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 写作思路引导: 未来的家乡 提示:也许目前我们周围的环境不太好,那你就在脑海中畅想一下未来的家乡吧!也许几年后,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家乡的环境会变得格外美好! 开头:概括介绍几年后的环境给人的总体印象如何.注意扣题. 中间:具体地对某个地方的环境展开描写,注意把美好的景象一一呈现出来.在中间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将人们的行为变化写进去.比如:过去人们乱扔垃圾,未来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展开想象大胆地写出来. 结尾: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发表对环境保护的一点感慨.语言要简洁. 范文1 几年后的家乡 我在沉睡中,突然,我被一辆车抢走了,愿来,这辆车是时光老人变的. 我看到100年后的地球,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小溪叮叮咚咚的唱着歌;来到了森林,动物们又蹦又跳,叶子新鲜娇嫩,空气甜润诱人;来到小溪边,撩起一口水,那水又干净,又纯净. 我们来到城市,花儿欣然怒放;人们正在给花儿浇水,正在给小草施肥. 来到大海里,小鱼欢蹦乱跳;小虾东张西望;仿佛在说:“大海好美啊!大海变得比以前美丽多了!” 来到山庄,看见树木的叶子,一个个湿润润的,一定是刚下过雨吧!人们也不再砍树木了,有的人还在种树,当然变得很美,人们也不砍树木烧饭了,都是用一个个不污染器.汽车也不会在冒烟了,飞机也不会污染天空了,大自然也宁静了. 江河奔流不息,河水碧波荡漾,让人们觉得这是多么美好,让人们觉得大自然是不能破坏的,水也要珍惜的.我敢猜测,几百年后的地球,一定会比我想象的更加美好,雄伟,华丽.而且,我们人类一定会开心,地球妈妈也一定会眉开眼笑的,这样多么美好,多么壮观,多么的让人类自豪. 范文2 几年后,我的家乡将会更美丽 我生在家乡,长在家乡,和家乡有着丰厚的感情,几年后,我的家乡将会更美丽! 几年后,家乡有了绿色环保的工厂,不会污染,反而让花草树木不断长.变成森林,变成草坪,变成大花园……花、草、树有了生机,有了一个全新的绿色生命,把家乡细细装扮. 几年后,家乡有了环保汽车,不用汽油,有光就能开动,那儿开开,这儿开开,既省钱又省心,把原来的家乡污染永远消失. 几年后,家乡有了环保形房屋,房屋里感受到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的想象,往外看,全是树,全是绿色,蓝天作为白云的背景,天天有好梦. 几年后,家乡有了环保牛奶,食品,打开绿叶包装,闻起来有树和草的味道,吃起来有花的清香,无香精,纯天然,医院再没有病人. 几年后,家乡有了……总是说不完,慢慢地,淅淅地,家乡一定会变成绿色又环保的世界,既干净又美丽的大家园. 精彩题目早知道 题目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知道,平时我们在网上看新闻,哪个标题最吸引你,你就会最先看哪个,同样的道理,你的题目起得够精彩的话,那么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看你的文章. 《家乡的明天更美好》《我爱家乡的新森林》 《新景象,新气息》《家乡的“变”》 《危机四伏》《歌舞之乡》 《牛羊满圈满竹林》《家乡之夜》《春风又绿江南岸》 想调查空气质量的:可让孩子观看电视台气象预报,将每日天气状况、空气质量的指数记录下来...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例子
南澳县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陆地面积112.23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地,海岛岛屿沿岸水深10m以下的海域达165.7平方公里,是优良鱼类、贝类、藻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粤海明珠和东方夏威夷之称。
然而记者乘船在海上航行40分钟到达南澳岛时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3根浸泡在大海中的水泥桥墩从码头一直排向大陆;岩石泥土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离开码头沿海岸向北,只见一处填海工地上大车在不断向海中填倒土石,挖土机正在把一棵棵树木连同泥土一块铲起,这座小山头已被挖掉一半填进了海里。
据介绍这个工程需要挖山600亩,填海300亩。
沿着环岛公路,记者看到了几处这样的填海工程,有的已停工,有的已填好并建设了油库、水泥厂等项目,但都是半截子工程,并没有开工使用。
在岛上的后宅镇,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反映,县里在1997年征用了6亩多耕地给海关大楼建了附属设施,又在今年征用了1000多亩土地(其中有40余亩耕地),出让给一家公司建北门坑游乐园,使他们几户无地可耕了。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环境保护 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 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 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 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 绿岛的保护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 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 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 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 酸雨与人体健康 环保与产业的结合 光污染与光能节约 汽车与环境 无污染汽车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 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 降解塑料的发展 长沙小吃 关于口香糖的报告 水体的富营养化 土地沙漠化的防治 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 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 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 绿色消费 杀虫剂使用的反思 氟利昂问题 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二恶英污染 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 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 臭氧层破坏 太湖零点行动 长江上游生态保护 黄河断流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 绿色文明 淮河治污零点行动 苏州河综合整治 电磁辐射污染 环境与健康 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农药污染的影响 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居室污染 食品污染 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 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磷对水质的污染 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 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 沿海生态环境调查 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 (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农用生物肥 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生命之源——营养 家庭包装 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 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 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 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 油烟革命 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 金属防锈的研究 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 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 化学与农村经济 纯净水是否“纯净” 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 维生素王国探秘 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 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 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 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 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 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 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生活中的化学 厨房里的化学 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 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 (三)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 创造绿色电能 未来能源技术 石油的开发与利用 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 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 浅谈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 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 (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 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 眼睛防水的实验 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 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 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 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 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 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 了解癌症 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防尘黑板擦 关于濒危动物的结题报告。
从交通变化看社会变迁 中学生阅读调查结题报告 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现状的研究报… 关于城市污水处理的研究报告 关于水葫芦的危害及治理的研究报… 纪念唐山大地震—珍爱生命 关于新型窗户的研究 新型书桌 小制作结题 变废为宝 滞留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治理校园河道污染 自己制作早餐 关于大棚的研究和塑料模的害处 关于环保袋的调查 淡水钓鱼研究与实践 关于大棚的研究和塑料模的害处 了解艾滋病 环保袋的设计 关于“奶制品”问题的看法 浙菜系 制作简易小书架 研究中学生的近视情况 万能充电器 小制作 进入重点班后对高中生各方面的影… 1城市规划41体育台的物理应用 2自然灾害42学生身体素质与营养状况调查 3水土流失43方便面与人体健康 4环境污染44自制报警器等 5校园绿化与管理45声控感光延时开关、摇控器 6我的校园我作主46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7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的研究47信息技术 8月相变化观察与分析48说英语、话家乡 9太阳能等的天发与利用49长阳民风民俗 10家庭装饰与室内污染50文学作品品读鉴赏 11食品中的添加剂51学生阅读调查与研究 12洗涤剂的成份研究与开发52电视剧评析 13民用燃料---液化气53**诗词鉴赏 14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54民间歇后语收集整理 15废电池的危害与利用、回收处理55广告语言艺术浅析 16厨房化学、化学趣味小实验56薛宝钗性格研究 17农药的性质研究57浅谈旗袍发展史 18含磷洗衣粉...
节能减排环保的文章,1000字左右
网络范文: 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节能减排的形势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去年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去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
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
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
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的着手点 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专业化分工和提高社会效率为重点,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满足人们需求和方便群众生活为中心,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
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
二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
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要强化技术创新。
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
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考核机制。
要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
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
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要建立健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机制,将降耗减排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干部考核体系。
节能减排的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
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
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
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
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
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
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6.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
7.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
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
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范文(500字左右,节能一类的)
浅谈水污染的影响与防治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
我说,她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母亲,她把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子子孙孙。
她的确很大,幅员辽阔,但不是无边无际;她的确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远;她的确很富,资源广博,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
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可笑又悲哀的故事,一辆拖拉机在葛洲坝水库因没油而熄火,司机看见水库里成片浮油的水,便用水桶舀起浮油灌入油箱,拖拉机竟突突地开走了。
由此可见,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我市位于九龙江下游亚热带季风区,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10年前,走出家门几步就可以挑到饮用水,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却日益严重,如今我市大部分河水已不能饮用,个别河流连供洗涤之用都不能,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只能靠自来水厂供应,一度水一块五毛钱,个别地方还超过二块钱,水污染已向人们敲响详尽。
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
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淡水中,可直接饮用只有0.5%。
所以说,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
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死亡有机污染 它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及都市垃圾。
死亡有机质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还能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
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
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污染 这些化学药品来源于化工厂、药厂、造纸厂、印染厂和制革厂的废水,以及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
绝大部分有机 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
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
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
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
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
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农业污染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
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仅城市地区一年排出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就多达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将污染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水体。
大量的污染物首先排入河流,造成内陆水域污染。
80年代初我国对5.3万公里的河段进行调查,水污染不能灌溉的约占23.3%,水质合乎饮水标准仅占14%。
湖泊和海湾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就连地下水也难逃此劫。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
水水中的一些巨毒物质可在几分钟使人畜死亡。
最危险的是镉,铅等金属物质,进入人体后造成慢性中毒,一旦发现就无法遏止。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积之污染物到达身体无法承受时,再高明的医生、再有效的药物恐怕也难奏效,所以“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一...
生态环境的灾难 具体示例
很简单,这个世界会毁灭。
地球诞生以来,它就以其自身的规律造就并主宰着地球上的生灵。
与此同时,地球上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影响并改造着地球环境,逐渐成为地球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今天,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已从罗马时期的局部影响步入了全球影响的时代。
正因为如此,使得人类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而紧迫的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已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涉及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涉及到地球作为一颗行星的可居住性问题。
认识并预言地球环境的变化,是世界科学家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源泉和环境,因而人类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地球的演变和太阳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般认为,地球演变的主要因素源于自然变化,如日、地间距离变化,大气和海洋湍流,大陆板块漂移、造山运动、火山爆发、冰川伸缩,以及河流变动等过程。
但是,在几个世代的时间里,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活动却对全球变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无论如何,人类自身变成了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并且直接成为全球变化的影响力。
人类的能源生产、集约农业和强化技术已经改变了地球的反射率,改变了土壤和水体的组成、大气化学成分、森林面积,以至全球生态系统平衡。
这样,当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已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众所周知,虽然人类的起源只是近百万年的事,然而它的出现却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在生物进化的自然竞争中,已开始影响到局部环境。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学会了更多的技能,他们的活动已逐渐对整个地球环境构成影响,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的又一扰动因素。
致使出现土地荒漠化、"温室效应"与全球增暖、臭氧屏蔽的破坏、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淡水资源短缺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繁演的全球问题。
一、"温室效应"与全球增暖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及其它工业活动,使得大气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连续30年的测量表明,大气中CO2的含量以每年0.4%的速率递增,按现有的绝大多数气候模型估计,在不太远的将来可能使全球平均温度上升2℃,这样的温度变化可以和最近一次冰期以来18000a间的温度变化相比拟。
而对湖泊中花粉和海底深游生物骨骼沉积物的考察表明,全球范围这样的温度变化,必然导致全球陆地植被类型和海洋生物物种分布的显著改变,而这又必然反过来影响全球气候。
应该指出,除了CO2以外,导致温室效应的痕量气体还有甲烷(CH4)、氯氟烃、一氧化二氮(N2O)等。
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微,但增温效应强(如氯氟烃浓度仅为CO2的百万分之一,增温作用却为CO2的1/4;CH4浓度仅为CO2的0.5%,增温作用却为CO2的1/3),增长率高(如CH4年增长率为1.0%,而CO2年增长率为0.4%),作用时间长(如N2O增温作用虽然只有CO2的1/12,但它在大气中的寿命为CO2的7~10倍),因而引起的效应相当可观(大致与CO2相当)。
这些气体含量的增加,亦起因于人类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
此外,其它温室气体如CH4、N2O等,浓度也在明显增加。
而且人类活动还向大气排入了一些新的温室气体,如氯氟烃等,尽管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但由于其年增长率高,温室效应强(GWP值大)而倍受人们重视。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必然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从而有可能引起全球增暖。
观测表明,1880年以来北半球地面平均温度升高了约0.3~0.6℃。
虽然目前还不能识别这一全球增暖现象中温室气体的贡献有多大,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气中增强了的"温室效应"对全球平均温度的增加是有促进作用的。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排放的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逐年增加,温室气体能无阻挡地让太阳的短波辐射射向地球,并部分吸收地球向外发射的长波辐射,使整个地球成为宠大的"温室",使"温室"的气温上升。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全球陆地和海洋大约100多万个观察记录证明,全球平均气温确实增高了。
尤其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变暖的速度很快,全球平均气温增加了0.5℃。
据测算,到2030年将上升2.08℃。
由于全球变暖,1880~1980年观察到的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4cm。
以1980年海平面为基准,2050年海平面将上升30~50cm。
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将对全球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干旱区更为干旱,多雨区更多洪涝;海平面将以6cm/10a的速度上升,海水盐度变小,岛国难以生存,地势低洼的沿海区域将被淹没;海水污染淡水,地下水污染加剧;全球干旱频率增大,中纬度地区更为干旱、酷热,森林失火,湖泊干涸,水资源更为紧张;土壤盐渍化和沙漠化加剧。
1990年5月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若温室效应等于CO2的加倍,则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2℃;由于气候的区域性差异,陆地比海洋增温快,南欧和北美比全球平均增温幅度大;夏季降水和土壤湿度减小,亚洲季风将加强;海平面将...
因为人类环境问题而导致动物灭绝的例子
一株植物枯萎,一只动物死亡,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单个生命有机体的消失,也许凑巧是整个此类物种的灭绝。
1987年6月6日,最后一只黑海雀死去后,这种南美洲特有的雀科鸣鸟就此灭绝——在地球上永远永远地消失了。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物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而其中有一些物种已灭绝。
比如说渡渡鸟。
渡渡鸟生活在印度洋的岛国毛里求斯。
它们不会飞,因此它们把卵产在地上。
当在16世纪,有人带了一些猪来到岛上生活,结果猪在岛上大量繁殖,并且吞食了渡渡鸟的卵。
到了1681年,渡渡鸟便在地球上消失了。
从1600年~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年~1950年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
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直隶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麋鹿等物种已不复存在。
我们应该保护生物。
物种不复存在的想法由于与神学相悖,致使许多人难以接受。
但 早在十八世纪末以前,博物学家们开始一致同意,在地球历史上,物 种灭绝曾经多次出现。
灭绝的走兽,特别是那些一度在地球上四处游 荡的恐龙和其它庞大的野兽。
它们遗留的化石使人们张口结舌、目瞪 口呆。
达尔文在南美洲发掘出几个“灭绝怪物”的化石。
他在《物种 起源》写道:“我想恐怕再也也没有人比我对物种灭绝更加惊奇了。
” 目前,科学家认为,物种灭绝一直是生命进程中的一部分。
芝加 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大卫·劳普David M. Raup估计。
以往存活物种的 百分之九十九现在已经灭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劳普和同事杰克· 塞普科普斯基(Jack Sepkoski)详细深入地研究化石记录后,公布 了对物种灭绝“背景”比率的研究结果,即有机体在地球生命史中灭 绝的正常比例。
化石记录表明,物种至少经历了五次大消亡或者大灭 绝。
从地质学角度来看,在极短的时间内。
灭绝的比例急剧地上升。
根据劳普的研究,规模最大的物种灭绝发生在大约 2.25-2.45亿年似 前,消亡的物种竟占存活物种的百分之九十六之多。
所有物种的四分 之三,包括最后一代恐龙,在0.65亿年前的大灭绝中消失。
对于这些大灭绝、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
有些科学家认为, 起因是当大陆板块从热带向极地漂移时,全球气候发生的变化。
还有 一些科学家宣称。
大规模的小行星群或者彗星群与地球相撞,产生世 界范围的尘云,遮住了阳光。
致使气温下降,导致了物种大灭绝。
地 质学家和古鸟类学家仍然在为这些和其它一些理论找证据。
物种灭绝和物种进化关系密切。
达尔文发现,关于物种和生命形 式更替阶段之间的关系,灭绝物种的化石是绝妙的解释。
达尔文还意 识到,新物种的产生与现存物种的消亡密切相关。
在《物种起源》中 他写道:“新物种的出现和旧物种的消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关于物种灭绝以及它在物种形式(新物种的形成)中的作用,进化论 生物学家不断提供全新的思想。
富有影响的思想之一来自哈佛大学的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 馆的奈尔斯·埃尔德雷德(Niles Eldredge)。
他们的断续性平衡理 论认为,物种进化过程中,每隔一段较长时期的稳定,就会有短期的 急剧变化;其时某些物种灭绝,某些新物种出现。
也就是说,在大约 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一定数量的物种灭绝后,剧变就会发生,物种灭 绝为新物种提供足够的进化空间。
地球正处于另一次物种大消亡中,小行星绝不是此次灭绝的原因。
目前的大灭绝是非常完善的物种——智人(现代人的学名)活动的结 果。
由于生境破坏破坏、环境污染、现代工业的恶果、迅速的人口增 长,致使每天都有几十种动植物灭绝。
也许在随之而来的几百万年内, 物种大灭绝为新物种的发展提供了余地。
但是,正如达尔文所言,一 个物种消逝后将决不再现”。
今天的植物、昆虫等动物一旦灭绝,将 永远不会再次出现。
相关信息 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 英国生态学和水文学研究中心的杰里米·托马斯领导的一支科研团队在最近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英国野生动物调查报告称,在过去40年中,英国本土的鸟类种类减少了54%,本土的野生植物种类减少了28%,而本土蝴蝶的种类更是惊人地减少了71%。
一直被认为种类和数量众多,有很强恢复能力的昆虫也开始面临灭绝的命运。
科学家们据此推断,地球正面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蒋志刚博士也认为,从自然保护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自工业革命开始,地球就已经进入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期。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把调查到的英国蝴蝶情况推及英国其他昆虫,及整个地球上的无脊椎动物,那我们显然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物种是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群体。
已经灭绝的物种是指在过去的50年里在野外没有被肯定地发现的物种。
“大灭绝不单是一个物种灭绝,而是很多物种在相对比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即几十万年,或者是几百万年里灭绝了。
”蒋志刚博士说。
托马斯说:“昆虫物种量占全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向人们警示着地球空间尤其是生物圈内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像似一张大网紧密相连。
如果这张网某些环节受损或变化,必将引起生物间连锁反应。
鹿和狼 在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
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
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
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
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
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
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美国政府为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计划。
而这项计划却遭到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以实施。
时年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中又焕发勃勃生机。
樱桃与麻雀 在历史上,因消灭某一物种酿成后患的事例屡见不鲜。
据史载,普鲁士国王腓特列喜吃樱桃,1774年他看到成群的麻雀在果园里啄食樱桃,十分恼怒,立即下令消灭麻雀。
一时举国上下,围剿麻雀,不久麻雀被捕杀殆尽,国王欣喜不已。
不过,时隔不久很多果园里害虫却泛滥成灾了。
害虫吃光果子和果树叶子,果园面临毁灭。
于是国王又宣布麻雀不要再打了,并决定从外地引进麻雀,加以保护,才使害虫逐步得到遏制。
人兔大战 在澳大种亚原来是没有兔子的。
1895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运来24只兔子供人观赏。
不料,1863年动物园失火,幸免于难的兔子逃到草原上。
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不仅饲草丰美,而且无天敌之害,成了兔子的天堂。
到1928年,兔子总数猛增到40亿只,遍及澳大利亚2/3的地区。
他们消耗了牧场牧草和大量灌木,使畜牧业面临着灭顶之灾。
问题还在于兔子破坏了植被,又引起水土流失。
为此,澳大利亚政府动用军队,全副武装出击,对兔子进行歼灭,但收效甚小。
随后,他们又对兔子采取了更残忍的细菌战。
1951年,从南美引进一种能使兔子致死的病毒,让兔子染上病毒传播,结果99%以上的兔子病亡,兔害基本消除。
可是少数大难不死的兔子对病毒产生了抗性,于是又重新迅速生儿育女。
1993年兔子再次达到4亿余只,以致澳大利亚“人兔之战”至今还在继续。
土著鱼的命运 类似其例在我国也曾发生。
云南洱海原有22种土著鱼,其中包括味道极为鲜美的大理弓鱼等8种为洱海特有鱼种。
然而人们为追求渔业产量,从20世纪60年代起向洱海投放了高产的青、草、鲢、鳙等家鱼鱼苗,当时有多种小杂鱼苗混入。
这些外来的杂鱼适应力和竞争力很强,肆意掠食土著鱼的卵,繁殖迅速,挤占了土著鱼的生存空间,土著鱼无力与之抗衡。
因此,过20年后,原来产量较高而又珍贵的弓鱼绝迹了,人们再也品尝不到它的美味了。
同时与弓鱼世世代代和平共处的其他几种优势土著鱼也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
“清道夫”屎壳郎 澳大种亚畜牧业很发达,数以万计的牛羊排泄了大量粪便,而那里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却没有取食、分解粪便的动物。
这样日积月累,粪便就遍布地面,滋生了苍蝇,传染疾病,且覆盖了大片草场,牧畜面临着饲草短缺的危机。
对此,澳大利亚人无计可施。
后来,他们在我国发现一种叫屎壳郎的昆虫。
这种其貌不扬、令人生厌的虫子专以粪便为食。
澳大利亚人对这样的“清道夫”十分看重,便从我国引进,不久成片成堆的粪便就被清除。
“中国绿魔” 植物界同动物界一样存在着生命网。
豆科野生植物葛藤原生在中国,后来传到日本。
日本人在美国举办的一次世界博览会上介绍说,葛藤可炼糖浆,制葛粉,能入药,编篮筐,作饲草,并能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茎蔓柔美,花叶妖艳,从而引起美国人的兴趣。
20世纪初,美国南部引种葛藤,到50年代中,全美种植葛藤达7000万株,绿化了沙漠,保持了水土,提供了饲草,美化了庭院,美国人称誉葛藤为“中国绿宝”。
可是好景不长,到60年代,美国人情有独钟的葛藤反被称为“中国绿魔”。
这是为什么?原来葛藤在中国和日本的气候条件下,每到冬天,葛藤就要枯萎或冻死,春天再萌发,并有病虫危害。
因此,它只能是有限制地生长,与其他植物处于平衡状态。
而在湿热的美国南部没有严冬,没有天敌,葛藤可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一天竟能生长30厘米,很快侵占了美国大片土地。
在森林称雄一方,使许多林木枯死;它侵入农田,造成庄稼颗粒无收。
为此,美国南部各州采取除根、洒药、放牲畜啃食等各种手段除藤,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