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例析教案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 mp4。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
练习题一: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
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
练习题二: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 次,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
三、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
例:王某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的每股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一年后王某所持股票的总价格为 ( )。
A、10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
解析: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按照上述公式,该股票每股的价格为:10×5%/4%=12.5(元),那么,王某购买的1000股股票总价格应为:12.5×1000=12500(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既可先算出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预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去乘以股票总面额。
练习题三: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会 。 ( )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
四、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
例: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①某企业占用资金100万元,获利40万元;今年扩大资金上升到150万元,获利为60万元②某企业的投资规模缩小1/2,利润总量减小1/3③某企业占用的资金比以前减小20%,利润总量没有变化④某企业规模扩大了10倍,利润也增加了10倍。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而企业利润用公式表示则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长幅度一致,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据此分析:①项中利润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均为50%,所以经济效益不变;②项中企业规模和利润都减少了,但后者的幅度没有前者大,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③项中投入减少,但利润总量没有变化,这也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具体表现;④项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有时应该把复杂数字抽象为简明语言,有时应该把抽象难懂的语言具体成直观的数字。比如选项④,将规模和利润都乘以10,分式的值并没有改变,从而说明其经济效益没变。
练习题四:某银行某年共发放贷款5000万元人民币,平均年利率是13%,在这一年中,共吸收存款4000万元,平均年利率9%,在这一年中银行共支付职工工资、奖金等40万元,其他开支130万元。这一年银行利润是 万元。 ( )
A、360 B、120 C、170 D、80
五、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问题
例:某国物质生产部门一年内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5000亿元,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为1000亿元,上缴国家的税金为400亿元,企业利润为150亿元,那么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是 。
A、 6550亿元 1550亿元 B、5000亿元 1550亿元
C、550亿元 550亿元 D、5550亿元 1500亿元
解析:社会总产值是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用公式表示为:社会总产值=C+V+M。公式中,C表示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V表示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M表示国民收入中支付给职工工资后的利润余额。由此可知,题中C为5000亿元,V为1000亿元,M为(400+150)亿元。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社会总产值=C+V+M=5000+1000+(400+150)=6550(亿元)。而国民收入则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现就是净产值。用公式表示为:国民收入=(C+V+M)-C=V+M,它表示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因此,该国在当年创造的国民收入=V+M=1000+(400+150)=1550(亿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关键是弄清国民收入的外延。社会总产值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余下的净产值都属于国民收入,包括上缴的利税。
练习题五:某国某年的社会总产值为3000亿美元,当年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00亿美元,发放工资500亿美元,全国总人口为500万人,则该国当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 ( )
A、20000美元 B、40000美元 C、30000美元 D、10000美元
六、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
例:一般增值税税率为17%。某厂购进一批蚕丝(假定这些蚕丝的生产者是第一个生产环节),支付货款850元,增值税款144.5元。10天后加工成绸缎以1500元卖给某商场。请问,该商场应为此支付_元增值税款?
A、110.5 B、1610.5 C、255 D、175.5
解析: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故该商场为此应纳增值税款为:1500元×17%-144.5=110.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增值税要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所以会扣除前面环节已缴纳的增值税款。
练习题六:若某制衣公司以2000元从该商场购得“例六”中的那批绸缎,请问该公司应为此支付多少增值税款? ( )
A、229.5元 B、85元 C、195.5元 D、340元
七、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
例: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X)
汇率(%)
1
X≤500元
5
2
500元<X≤2000元
10
3
2000元<X≤5000元
15
A、210元 B、505元 C、480元 D、750元
解析: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1600元后的余额。因此,本题的具体计算为:首先确定该工程师的应税额:5800-1600=4200元;其次明确各段税率500×5%+1500×10%+2200×15%=50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领悟:关键是弄清分段后每一段的应税收入额。例如1600元至2100元总收入段的应税额为500元,而不是2100元。不足部分,以实际数值计算,如总收入只有1900元,则应税额仅为1900元-1600元=300元。
练习题七:随着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民工收入也逐年上升。在成都某大型建筑工地当焊工的民工老许2006年11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18.5元,请算出他该月的个人收入是多少元? ( )
A、2290 B、3890 C、4370 D、1818.5
八、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例: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
解析:根据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1-20%)=3000×2.70%×(1-20%)=648(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领悟:一定要明白,利息税是指利息收入的20%,而不是本金的20%。
练习题八:2005年11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发行2005年记帐式(十三期)国债。本期国债期限7年,年利率为3.01%,利息按年支付,2012年11月25日偿还本金并支付完所有利息。如果某人购买此7年期国债10000元整,利息每年支付一次,那么2012年11月25日到期,7年间本金与利息合计总额应为 ( )
A、13010元 B、12107元 C、17000元 D、10301元
九、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
例: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币。据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元美元。
A、 10 B、 8 C、 12 D、 14
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升值前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为:8.11元×﹙1+2%﹚=8.2722元。则100元人民币能换的美元为:100÷8.2722≌12.1美元。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务必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
练习题九: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谁有高中政治课教案?包括高一、高二、高三所有思想政治课程的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1 价格变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和生产经营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生产者的生产调整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2.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在何种情况下消费较经济,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通过学习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将来激烈的市场竞争。
【教学重难点】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设计思想】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用生活化的情景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
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经济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分析判断)启发引导、归纳,讲授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情境导入】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思考:花一百元买同样的商品,今天和两年前所买的量一样吗?展示一张百元大钞,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导入新课。
) 情境分析:1、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认真观看视频收集其中的信息,想一想。
(1)汽油价格上升,需求量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出示题目。
创设情境,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 (2)高档耐用品 学生观看漫画并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过渡:但是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人们需求的影响力不同。
(展示漫画)3、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 (1)互为替代品 (2)互补商品 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思考:(2)电动车与汽车、汽车与汽油这两组商品各有什么联系?过渡:刚才视频中出现了电动车、汽车、汽油,电动车与汽车、汽车与汽油这两组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关系?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的商品 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讨论回答:(2)面对汽油价格上涨,假如你是汽车企业的管理者你将会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过渡:价格变化关系到千家万户,一般来说在收入总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上涨,生活水平降低,价格总水平下降,生活水平会有所提高,所以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物价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视频讨论,展示思考题。
课堂小结: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并做课堂小结。
教师适当引导通过归纳总结,建构知识体系 课后延伸:结合当前粮油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社会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拓展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商品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规模 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教学反思】 本设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为原则,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经济理论和价值观来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体验,既突出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感悟,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多媒体增强了课堂的教学容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把握好课堂的开放度,合理处理好“开放”和“收敛”的关系。
高一政治教案什么是 经济效益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例析教案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例: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 mp4。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解析: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所以,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即手机的价值量增加一倍,那么,在生产mp4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等式应是:1部手机=4个MP4。
而实际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MP4的价值量减少一半,那么,此时的等式应是:1部手机=8个MP4。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C。
领悟:分环节各个击破。
先算出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时会换多少个以前的MP4,再算出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它的价值量怎么变化,从而与以前进行换算。
练习题一: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
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 、 、 个瓷碗。
(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例:如果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待售商品总量为40亿件,平均价格水平为150元/件,在这一年里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6次。
那么,该国在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该国政府当年由于多发行纸币而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当年该国实际发行了 亿元纸币。
A、1000 1250 B、1200 1350 C、1000 1200 D、1400 1300解析:纸币发行有自身规律,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来确定。
根据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可知,这一年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40亿*150元)/6=1000(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由于该国政府多发行纸币使商品价格上涨了25%,那么,这一年该国实际发行的纸币应为:1000+1000*25%=1250(亿元)。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领悟: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
所以,无论发行多少纸币,它的总体购买力都只能与实际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
练习题二: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 亿元,该年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 次,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1000 6 B、1200 3 C、1000 3 D、1200 6三、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例:王某购买了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发行的每股面额为1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每年可得5%的股息,而当年的银行存款利率为4%。
如果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一年后王某所持股票的总价格为 ( )。
A、10000元 B、12000元 C、12500元 D、15000元解析: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
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成正比,与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用分式表示,就是: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
按照上述公式,该股票每股的价格为:10*5%/4%=12.5(元),那么,王某购买的1000股股票总价格应为:12.5*1000=12500(元)。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领悟:既可先算出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预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去乘以股票总面额。
练习题三: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会 。
( )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四、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例: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①某企业占用资金100万元,获利40万元;今年扩大资金上升到150万元,获利为60万元②某企业的投资规模缩小1/2,利润总量减小1/3③某企业占用的资金比以前减小20%,利润总量没有变化④某企业规模扩大了10倍,利润也增加了10倍。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② ④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经济效益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而企业利润用公式表示则是: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
可见,企业经济效益是否提高,不能只看利润是否增长,而要看利润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值。
如果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了;反之,则说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了;如果二者的增长幅度一致,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变。
据此分析:①项中利润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均为50%,所以经济效益不变;②项中企业规模和利润都减少了,但后者的幅度没有前者大,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③项中投入减少,但利润总量没有变化,...
政治高一疑惑高一政治下中说到过“增值税”,举了个例子中说生产厂...
汗。
中国有消费税的。
我国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有:烟、酒及酒精、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汽油、柴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等十一种商品。
从94年就开始了的 增值税 消费税都是由商家或者厂家出的,他们是纳税人。
但是商家会把这些税转加到商品中去,也就是说,由消费者间接承担了这部分的费用,这样消费者就成了负税人。
在一些超市中,你可以看到标价上说明了含增值税多少。
就是说你在购买这个商品的时候就付了这么多的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增加的价值部分收税 mzc1947 说的还是比较清楚了的 对成本不收税,当然有利于分工了。
试想如果每个环节都都要全部收税,那环节越少缴的税就越少了,对增值部分收税才有利于专业分工嘛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 什么是劳动生产率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
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了解 3、货币的职能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A、价值尺度职能 (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 (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
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
急需高一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复习纲要或教案
体育课说课稿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对构建“普修加专项”的现代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通过“普修加专项”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对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从知识、技能、技巧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的技术,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动作组成,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篮球赛攻防频繁,技术动作多样,使之富有吸引力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
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一、教学内容: 篮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 2)单手肩上投篮。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
单手肩上投篮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单手肩上投篮、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
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中专部两个班级合班,共七十人。
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中专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本课的重、难点确定: 重点:单手肩上投篮 --投篮动作标准,手型正确。
双手胸前传接球--准确的手型及传接球的准确性快速能力。
难点:单手肩上投篮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拿球时手心空出。
双手胸前传接球 --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六、教学策略: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
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引起注意阶段;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激发兴趣阶段; 1、游戏:“喊数抱团” 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游戏“喊数抱团”, 2、熟悉球性(4')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
组织形式为散点。
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三)接受新知识阶段; 3、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3') 要求:前臂发力前伸,手腕急速向外翻转,肩、肘、腕关节放松,全身协调 4、原地两人一组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2') 要求:运、传、接运用协调,且要迅速转换衔接。
3、4项的练习主要为了进一步建立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掌握传接球的手法、上下肢协调配合,加强运球和传接球的衔接。
5、 要求:运球和传球,接球和运球要相互衔接好、顺,逆方向都要练习。
目的是利用运球和传接球动作有机紧密衔接,快而连贯,更进一步提高传接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6、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传接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全面发展素质阶段; (五恢复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设计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