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观《大师之邓稼先》有感2篇
观《大师邓稼先》有感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所有人都知道,这对当时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全世界都不相信,中国能凭自己卑微的力量制造原子弹。就是因为有邓稼先这样为自己的祖国无私奉献的人,中国才让世界60万万人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对于邓稼先,世人有无数的赞扬。其中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两弹元勋,可以将他为中国核事业的奉献体现得最为集中凝练。在他研发原子弹的三十年间,远离家人,抛弃了自己所能取得的一切荣誉,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啊?!是什么让他有勇气做出如此壮举?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天空中升起了一朵美丽的蘑菇云,它饱含了无数人的艰辛。
1985年邓稼先已经病势沉重,组织上安排他住院治疗,在他弥留之际,还仍旧惦记着战略武器的发展情况。1985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面积出血而逝世,享年62岁。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邓稼先的爱国情怀由此可想而知。
也行我们没必要像邓稼先一样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的工作,但是必须得有为国奉献的精神。
照亮边疆的两弹元勋观《大师之邓稼先》有感
当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轰然出现时,邓稼先心里必定激动万分。八年的时光,他把中国从一个没有任何核技术的国家变成了当今世界少数拥有核武器的核大国之一。
他的一生都奉献在了西北的荒漠之中,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他不顾名利,一心钻研。核弹的秘密终于被他成功地探索出来了,而他却因为受核辐射过早的离开了他所钟爱的物理。他原本应该在物理学界大放异彩,可是为了国家却隐姓埋名。
邓稼先先生的身上体现出的是那一代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品质爱国、敬业、勤劳、拼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新中国才能这么快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
爱国,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它是一种责任、勇气,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下,他依旧坚持不懈。很令人敬佩。
我已经从先生那里懂得了很多东西,希望我能学会那些可贵的品质。成为一个像先生那样临危不乱,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人。
范文二:《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
东方卫视《大师》系列之 邓稼先
1999年,当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时,他已辞世整整13年。而这时距他1958年投身原子弹的研究也整整过去了41年。鹿希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58年8月的一天,夜深了,辗转反侧的邓稼先久久地盯着窗外,窗外的夜色中一轮明月。她回忆说:邓稼先喜欢月亮,常望着月亮出神。突然,他坐了起来,将一只手轻轻放在我的手上,眼睛却盯着窗外的月亮,轻轻地说了声:“我要调动工作了。”
【采访妻子】 我以为他是从这个科研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所以问他调哪儿去,但他说不能说。我说为什么,他说不能说,我说在不在北京可不可以通信联系,他说不行。后来,他就说他连家也顾不了了。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是什么样的工作要他下这样的决心,邓稼先没有回答,却说道:家里的一切都托付给你了。那一夜,许鹿希哭了。但她还是没想到,为这次调动付出的代价,将是夫妇俩寂寞的人生。向来不爱照相的邓稼先走进了照相馆,与妻子和一双儿女留下了这张全家福。那一年的邓稼先34岁。
邓稼先被任命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但许鹿希以为只是普通的工作调动。他根本想不到丈夫是去造原子弹。因为邓稼先的专业虽然是核物理,但建国初期,新中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把小麦磨成面粉,还能造纸。**说,“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没有人知道邓稼先在哪里工作。他白天消失,晚上神秘地回家。其实,他那时工作的地方与家只隔着一站路。严格的保密纪律,让邓稼先的生活方式完全变了。此后,他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没有作过一次学术报告,甚至,亲友间的聚会也避开了。
【采访妻子】 有一回骑车过去,正好看见他,就问他怎么在这,我就根本没想到那就是他的工作单位。他就骗我说:啊,我去看人,在这儿下错车了。然后他看见公共汽车来就赶紧上车,我没想到他是骗我的。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2颗原子弹,使世界真切地看到了原子武器毁灭性的力量。2002年,美国解密了41份绝密文件,文件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曾多次企图对中国发动
核突袭。朝鲜战争期间,装有原子弹的导弹一度运至日本冲绳岛。美国人扬言要将核武器当做普通炸弹来用。国际舆论称,自广岛、长崎被毁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新中国一样临近核威胁。居里夫人的女婿,一生为和平而战的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通过自己的中国学生转告**,“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你们要反对原子弹,必须自己先有。” 邓稼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任核研究院理论部主任。理论设计是制造原子弹的“龙头”.那天,邓稼先接受任务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行吗”。这时理论设计小组,只有邓稼先和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而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队伍,仅诺贝尔得主就有14人。
1957年,《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签订,苏联表示援助中国研制原子弹,中国用农产品交换苏联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中国人充满期待,希望在苏联指导下缩短研制周期和战线。但事实上,即使在常规武器上,苏联老大哥也只允许中国人仿制他们将要停产的武器装备。
【采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竺家亨:) “苏联专家说你们不要太急躁了,你们现在技术也不行啊,你们就好好把书念一下,包括俄文念一下,于是他们给我们指定了14本书。
邓稼先的工作任务,是向苏联专家学习原子弹的设计理论。但苏联专家的这一招就好比将邓稼先的理论小组带进了一个迷宫。
【采访】 (竺家亨:)老邓自己归纳了几个关键问题,也跟我们讨论过,希望能够及时得到苏联专家的帮助。(胡思得说:)基本上得到的答案是零。所以我们后来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哑巴和尚’。”
哑巴和尚不传真经,却列举出和制造原子弹有关的上百个专业,其中还包括学习“花儿匠”。邓稼先很谦逊地向“老大哥”讨教,花儿匠和造原子弹有什么关系?得到的回答是:“你为什么不问原子核物理家要不要在开满鲜花的环境里工作呢?”
【采访】 (竺家亨:)苏联专家不允许我们马上动手??老邓是支持我们的,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开始调研,开始推测??万一苏联专家来检查,赶紧把工作本往抽屉里一放,把教科书放桌子上,让他一眼就看不到。
我们现在难以体会,在一穷二白的中国,一无所有的中国,邓稼先所承受的压力。尽管他是留美博士,学的是核物理,但做原子弹同样一无所有,还要受制于苏联专家。但很快,连这样不合格的老师也没有了,因为中苏关系彻底逆转。
【采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当时赫鲁晓夫甚至说:没有我们的帮助,你们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来。
**则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很难还。”
【采访】 “我们的原子弹为什么叫‘596’,就是苏联撕毁协议的那个日子(59年6月),所以我们的原子弹又叫‘争气弹’。”
但争气只是个口号,理论小组已组建一年多了,仍然没有人知道原子弹究竟是怎样的,应该怎么办。据说,邓稼先每天深夜回家,总是坐着愣神,愣神地看着月亮。许鹿希回忆说,那时的邓稼先很沉闷,他好像有无穷的重担在身上。
【采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他经常靠在床上,背靠着棉被的垛,两个手这样支着,眼睛就盯着老远老远,你可以觉得他在想什么东西,小孩不管怎么玩,他好像就看不见小孩在旁边玩。
妻子还是全然不知丈夫干的是什么。她只能常常梦见丈夫背着包,拿着书,像是去工作,又像是去学习。问他上哪儿去?邓稼先回答:“老地方”。“老地方是什么地方?”“你忘了,老地方就是保密。”
邓稼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但温文尔雅的邓稼先不知是性格,还是压力太大的原因,接近他的同事都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要画出一个原子弹的设计出来谈何容易,而且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学科,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中子问题,力学问题,哪一个问题如果出纰漏的话,这个原子弹就出不了。
后来的历史表明,苏联的断援竟成了分水岭,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发展核武器的道路。但这是一种怎样的艰难!而摆在邓稼先面前的问题很现实,首先要在“迷宫”中找到方向。终于,他将目光锁定在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这三个方面。这也是对中国原子弹研究的最大贡献。方向确立了,邓稼先晚上备课,白天给年轻人补习专业知识。有时上完课,站在黑板前便睡着了。
【采访】老邓就提出来,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当时的学术气氛也确实是这样, (胡思得):谁都可以上去讲,非常开放,非常自由,非常民主,并不是说哪个专家,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和专家讨论,你说我这个错了,我说我这个对的,我为什么对的,所以这个学术民主可以说一直保留到现在,我就说这是中国的原子弹为什么搞得比较快的一个原因。
这支年轻的科学家队伍,每个人专长不同,性格各异,相同的只有“争气”的劲儿和工作热情。他们为讨论技术问题经常通宵熬夜,邓稼先也常跟年轻人拍桌子辩论。但就像他们对原子弹艰难的摸索一样,学术民主也是需要学习的,讨论常常成了争辩,而缺少了倾听、吸纳和修正。
【采访】“他很忠厚,他并不用那些刻薄的话反唇相讥,从来不这样,所以有时候人家也说这人挺窝囊,你怎么老受气啊,他有时候回家也跟我说气得要命,可是我们在家里随便聊些别的事儿,讲讲开心的事儿,他就马上笑容满面,就开心起来了。”
就这样,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在两年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朝着邓稼先确定的方向迈出了大步。他们走到关键之处,寻找制造原子弹的一个关键参数。当年,苏联专家曾给过一个参数,竟导致邓稼先他们首先用“成千上万的数据”去验证这一数据的准确性。
【采访】(竺家亨) 总是觉得你们年轻人当中,譬如状态参数是不是算对了,计算方法是不是对了,计算过程当中有没有误差。(胡思得)我们什么都不会,所以总怀疑自己错了。
上万次的方程式推算的结果, 与苏联专家的爆炸参数相差一倍。计算用的纸装满麻袋,堆满了几个仓库。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办公室主任胡干达) 24小时倒班,带个军大衣,带面包,带着军用壶的开水,饿了以后就吃点面包,或者吃点冷馒头,或者水。睡在那个计算机边上的地板上。
突然,邓稼先突然意识到,苏联专家给出的参数莫不是他们随口一说而已 。
【采访】有一班人算题,有一班人画图,把计算结果画在图上。最后大家讨论以后,觉得我们算的是对的。
终于,关键性的参数被确定了终于,整个核武器研制的“龙头”昂起来了。数学家华罗庚说,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
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时,科学家们造精密、复杂的核武器,用的竟都是最原始的工具。炼制炸药用的是铝锅,精确计算时用的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这里有邓稼先和那一代科学家天才般的创造,有他们义无返顾的热情。
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邓稼先和他的小组于1963年2月转战青海221基地。基地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年无霜期仅40天。当时是三年困难时期,每天只能靠酱油汤就饭。一米八个头的邓稼先很快就全身浮肿。
【采访】(胡干达)生活上当时很艰苦,基本上油水很少啊,粮食定量也很低,吃不饱。 工作到深夜,突然有同事拿出几个火烧,惹得大家一阵哄抢。邓稼先忍了许久,终于还是禁不住说道,你们吃,也给我留一小块吧。
这是一个极度贫乏的年代。在北京的妻子听说“那边”没什么吃的,所以每当“那边”有人过来,许鹿希就骑40多分钟单车,用自己节省下来的粮票买回油炒面,托人带去。
【采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邓稼先妻子许露希)我说邓稼先你怎么吃的这么快啊。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同事都很喜欢晚上开会,不在会议室开,也不在办公室开,就专门到老邓的宿舍去开。每个人都约好了,去了以后先找糖,每人口里含一颗糖。然后呢,都自备碗和勺,提着开水壶去打开水,一人冲碗面茶。
但这时,比国内粮食短缺更严峻的,是紧张的国际局势。1963年,美苏英签订条约,禁止大气层核试验,以阻止中国核试验。美国的探测卫星徘徊在罗布泊上空。1964年,美国人探测到中国核试验正在临近。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李英杰)他要准备破坏你这个核武器基地嘛,动外科手术,他叫“动手术”。
与国际形势一样紧张的还有邓稼先的神经。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仁宇)回忆说:“记得有一次,热试验以后,他紧张得都休克了,一下子血压都测不到了。”
【采访】(胡思得) “他给**汇报工作,他的手都在发抖。后来总理跟他开玩笑,稼先同志,你这么紧张,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万一心脏病发了可不得了,跟他开玩笑,他稍微放松下来了。”
一穷二白的国家,为科学家提供的条件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物质的匮乏,技术的落后,乃至粮食的短缺和封闭的环境,同样转化成压力加剧了邓稼先的紧张。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高潮) 作为那一代人,只要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面,他都要去这么做,我们这一代人讲精神,就是敬业、奉献,把你放在这个岗位上了,我一定要把它做好,哪怕我的生命都不要了,我都要把它做好。奉献,要团结协作。
终于,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爆炸了。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几乎在同时,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被窝中被人叫醒。但他在随后发表的广播讲话中称,红色中国爆炸的原子弹是一个非常差劲的东西,它要达到做核武器的能力还有很多年。然而,美国人通过大气云层的取样分析,得到的结论却是中国原子弹爆炸当量远超过美国当年砸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有了原子弹,打破了美苏核垄断。一个月后,在中美大使级第123次会谈上,美国代表第一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谓。日本记者这样写道:“在中国罗布泊这团蘑菇云的辐射之下,人类的战争即将放慢脚步。”
【采访】(许露希) 当天晚上一成功,好家伙,北京的街头满街都是人,外面一车一车的号外,大家抢着号外。我父亲许德珩,他很高兴。他拿着号外高兴极了,恰好严济慈来了,严济慈是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我父亲就问严济慈,谁有本事把中国原子弹搞出来,他这么一说,严伯伯就哈哈大笑,你还问我,去问你女婿吧。
就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第二天,组织上送来了一张回北京的机票,邓稼先母亲病危。其实,原子弹爆炸之前就已病危了。邓稼先赶回北京,母亲已不能说话,他跪倒在病床旁,捧着母亲苍老的双手,长跪不起。
每一次核试验后,邓稼先都要回北京向中央作报告。这使他与家人有难得的相聚,多少年,这是他惟有的探亲时刻。
邓稼先说自己的梦里常常会有两个场景:一个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的蘑菇云,一个是妻儿们欢笑的景象。
许鹿希终于见到了丈夫。丈夫已是一头白发,穿着灰布衣服、部队的便鞋。她伸手去接丈夫的皮包,邓稼先也习惯性地紧紧拽着包。两人面对面抓着同一只包,彼此相望却无言。
【采访】(许露希) “他已经把自己生命,不惜自己生命,全部的精力和才智都贡献出去了。所以我们,怎么说呢,我觉得他这一生活得是很有价值的。”
下集
1986年6月24日,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邓稼先的名字,知道他是两弹元勋,知道他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知道了他是一个英雄。
【采访】(许露希) 很多人给我打电话问,他一辈子这么隐姓埋名,全都不说的,怎么一下子全说了,他就问了一句,邓稼先出什么事儿了,还活着么?
此时的邓稼先躺在301医院。他已是癌症晚期。住院的363天里,他动了三次手术;363天里,他一直疼痛不止,止痛的杜冷丁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
【采访】(许露希) 他的癌症已经扩散,已经一切办法都没了。
邓稼先真的走了。没有人,也没有任何力量能留住他的生命。追悼会将隆重举行,但这时,却找不到一张可以作为遗像的照片。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编辑侯艺兵)因为我们核武器研究院是保密单位,所以对于照片拍摄是有严格的纪律要求。邓稼先去世以后,连一张遗像都没有找到。家属没有,我们单位呢,我们单位也没有。
后来,人们在邓稼先的档案里,找到了一张证件照,作为遗像。照片拍摄于1971年,邓稼先47岁,正经受着“**”的折磨。但就在这时,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应邀回国,他要见的第一个人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与杨振宁一起长大,就读的都是西南联大,赴美留学主攻的方向同是理论物理。1950年,两人的轨迹岔开了。邓稼先为中国研制原子弹隐姓埋名,杨振宁则因诺贝尔奖名震世界。这是阔别21年的挚友重逢。
【采访】(许露希) 杨振宁和邓稼先在一起的时候妙极了。从来都是邓稼先听杨振宁口若悬河,邓稼先问他,哪个科研方面国外是怎么做的,国外哪些地方是怎么做的,哪些研究
室做到什么程度,杨振宁就说这个研究室谁谁谁做到什么程度,他碰到什么问题,然后用什么办法去解决。他们说到最要紧的,或者说不清楚,两人就在纸上画,公式就出来了。
荒诞闭塞的年代里,这次会面竟救了邓稼先全家。而杨振宁带来的国际著名实验室的种种信息,让邓稼先又浸润在科学的乐趣和少年的情谊中。
两人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一个最敏感的问题,邓稼先的工作。要上飞机了,杨振宁突然转身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采访】(许露希) 他就问这句,稼先,我在美国听说,中国的原子弹是美国人帮着造的,是不是真的,杨先生这句话是绝顶聪明。你想他这么问邓稼先怎么回答啊。邓稼先说,我不知道,当然他就不泄密。他当时不能暴露自己,说我是干这个的。他说我不知道的话,他要骗人,他又不能骗老朋友。
无论邓稼先的回答,肯定还是否定,都可以证明邓稼先的工作。因为他太了解邓稼先了。但邓稼先的回答是:以后再告诉你。
后来,邓稼先根据**的指示,写信告诉杨振宁——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全部是中国人自己研制。在邓稼先生前,中国进行了32次核试验,有15次是他亲自指挥。既然是试验,就有可能失败,但又怎么能失败呢!另一方面,薄弱的工业基础,严重不足的经费,难以想象的落后,但又不可能慢慢来,每一次试验必须做到大跨度的技术进步。最后,总共45次的核试验,就基本达到了核大国上千次核试验才到达的水平。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仁宇) 在这么短的时间,怎么用更少的钱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这点是逼出来的,我的理解,是逼出来走出来这条路的。
在邓稼先生前,进行的核试验多由他最后签字。过去有作品描写邓稼先签字,总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但同事们说,这不是邓稼先。每次老邓签完字后,手都是颤抖的,冰凉的。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志磊)压力太大了,我们邓院长从头到尾一直是第一负责人,你想这有多大的压力,你们看电视有时看到10,9,8,7
倒数到零,这种感受在你们听来好像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听来绝对是心理上的压力之沉重啊,邓稼先在这种场合里,压力最大。因为他在承担最终的,所有的问题的最终的责任。
整个核武研制在当时需要900多家单位的通力协作。仅理论就需要百余家单位的通力协同。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存在未知的因素和失误的概率。一次,就在临近爆炸的关键时刻,后方传来急报,说理论设计有计算错误。要不要停止核试验?
【采访】(许露希) 千军万马都摆好了,然后效应物都摆好了,就等核弹下去,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一支笔,一张纸,还有计算尺,没有什么东西。就在这种条件下,他用他的学问判断一个问题,就是计算是有错,可错误的幅度不会让这次核试验失败。他得出这样算的粗估以后,他说继续做,没问题。
这种科学地综合各种因素,在理论上确定一种参数的范围,叫“粗估”。这需要物理直觉。科学史研究表明有这种直觉的就是大物理学家。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竺家亨)“邓稼先有几个传统的法宝,一个就是粗估与正确计算相结合。一个是理论与试验相结合,都结合得很好。还有一个是学术民主,大力协同。还有一个是严格的科学管理,这四方面他都是做得非常好的。”
邓稼先的物理直觉,数学见地、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都证明他是完全应该登上物理学高峰的人。当年在美国,有著名物理学家执意请他去英国做研究,就是看到了他是站在科学的前沿,能够登上高峰的人才。但邓稼先却隐姓埋名。
核试验最危险的,是为核弹插雷管。如果发生意外,人立刻化为气体。每一次,邓稼先都是无声地站在现场,操作工人换班他不换,有时一站就是一天一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傅依备说:“但就是这样子啊,他还是兢兢业业,战战兢兢啊,生怕出问题,所以每次试验之前,他觉都睡不好。
困难重重的研制路上,是长年的紧张和不安。这种极度的紧张和连轴转的工作状态、极不规律的生活,又长年消蚀着他的健康。
【采访】(邓稼先的警卫员游泽华)“他家里最大的一个笑话,他们家连面条都做不好的面条都煮不熟的。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高潮)哎呀,他说下面条要等水基本快开了才能下面条,我过去下面条啊,好像是和水同时放进去。把面条都煮烂了,不对了。
【采访】(邓稼先的警卫员游泽华) 在科学界,我跟着邓院长,好多老科学家知道生活,会保养身体,他都不会。他不会保养身体,他只知道工作。他也不讲究那些,经常稀里糊涂地过日子
在离世20多年后,同事们仍然有一个强烈的印象,邓院长衣着不及一个普通的老农。除了当年北京新街口的狗不理包子,他不知道世上还有什么最好吃的。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他这个人憨厚啊、实在啊,你要找他喝酒,你倒一杯他就喝,你倒两杯他喝两杯,他也不讲。那一般的人到了一定量就不喝了,他喝醉了他也喝。
杨振宁说,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看他是最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或许正是他的“纯”使他身上的智慧之光愈加明亮。
但这位大科学家说:“在我们这里没有小问题,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情。小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酿成大祸。”
然而,大祸真的来了。
1979年,空投核弹。飞机携带核弹直飞爆心。时间分秒过去了,核弹却没有爆炸。这次核试验也是邓稼先签的字,签字就是向国家保证试验的成功。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彩华)老邓就站在我旁边。他没有声音,大家都没有声音,鸦雀无声,我就思考了一会儿,大概也没有多少时间,马上转过去要问老邓,不见了。哎呀,这个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我说老邓可别冲进去啊。
有将军拦住他:“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值钱。”但现场没有人能拉住他。二机部副部长赵敬璞要陪他进去,他坚决不让。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仁宇)邓稼先非常难受,他一定会跑去,一定要了解一个究竟。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彩华) 他了解冲进去的危害性,比我们要了解得多。一个就是现在没有响,也许是冲到地下去再响呢,也许触碰了地面再响呢,也许是它摔碎了呢?
摔裂的弹片散落在荒垣上。防化兵没有找到核心部件。邓稼先来了。他找到了。他用双手捧起。
【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放射化学家傅依备)。那种情况之下,应该是要求防护措施很高的,因为那是散布在地上,这个粉尘啊浮到空气里,就很容易呼吸到身体里面去,而这个钚239最怕的就是跑到身体内部去。
【采访】(许露希) 回到车里就告诉赵敬璞副部长,他说平安无事,“平安无事”这四个字,是对全中国老百姓平安无事,可他自己就完了。
人们沉重地迎接了从辐射核心区归来的邓稼先。不知为什么,邓稼先违反规定,竟主动要求与赵敬璞合了影。
在捧起碎弹体的刹那间,生命的倒计时被点燃了。他已经受过多次辐射伤害,但这一次是致命的。邓稼先被送进医院。检查结果,白血球内染色体呈粉末状,尿液有极强的放射性。
【采访】(许露希) 他身上所有的指标都一塌糊涂,中医大夫就问我,吃了什么毒药了,中了什么毒了,破坏性这么厉害,邓稼先不肯说,我也不敢说。
事故的原因是核弹掷投时降落伞没有打开,核弹呈自由落体,还没有爆炸就摔碎了。后来查明,“降落伞问题”正是**十年混乱酿造的恶果。
三年后,邓稼先又回到了这个因降落伞没及时打开而失败的试验场。戈壁滩上风沙依旧。大自然中放射性钚元素的半衰期是24000年。
【采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张彩华) 当时反对阻止,但是他不听,他说既然来了我们就必要把它搞清楚,必须要看到它现在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失败的现场去的人很少,因为那是绝对封锁的。当时他去看这一片残迹,而且还用手啊去刨这个坠毁的这个东西。看他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1984年,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邓稼先指挥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核试验。这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第二代核武的重大突破。然而,这时的邓稼先已被癌细胞严重侵蚀,但没有人知道。
【采访】(胡仁宇)他路都走不动,从装配工房到他住的地方,因为我跟他比较熟,他就趴在我身上,他说你背我回去吧。不是背,我也背不动他,就是整个人靠在我身上,这么回去。我当时还不知道他得这么重的病,我就觉得他比较累。
通往试验场的途中,他采摘下一朵马兰花。
【采访】(李锦秀)他特别喜爱这个马兰花。这种花的生命力特强,就是在那个戈壁滩,那种环境当中,这种花还长得非常好看,非常的茂盛。
【采访】(许露希)实际上他非常热爱生活,大家都知道,非常乐观开朗,非常热爱生活的人。
【采访】(游泽华) 游泽华邓院长,邓老一生太可怜了。他没有享受到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一点没有享受到。
邓稼先为中国的核事业最持久的付出,竟是他不能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享受生活。
【采访】(张彩华)他很富态,也很魁梧,很高大,又谈笑风生,我们老跟他讲,老邓啊,你是一个老寿星啊,你会跟你父亲一样,他父亲听说是活到九十多岁,是北大教授。他说我不会,我肯定比我父亲先走。
就像每次核试验完成后,都要按惯例向中央报告一样,邓稼先回到了北京。老将军张爱萍见到邓稼先,吃了一惊。
【采访】(李锦秀)张爱萍将军知道了以后说不行,你把会议停下来也要去体检。
【采访】(任常义)人家给他检查的时候,肛门的手指都捅不进去了,癌已经形成那样了。最后人家说,你不能走了,赶快住院,给你办手续,他说我请假了,我请了半天假,我还开着会呢,他说你请假也不行,你既然到我们这儿看病,必须得听我们的,你这个不住院不行了,那个大夫出来问我们,说你是他什么人,我说我是他司机,他说,他今天不能回去了。
1985年,邓稼先回到了北京。他回到了妻子的身边。但这时,生命却已走到了尽头。他进了医院,他再也没能走出来。他住了363天。生命最后的时光,占据他脑海全部的仍是中国的核事业。
【采访】(许鹿希) 在他意识还比较清楚的时候,他跟我聊了很多,他想搞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这个问题是他和他的同事们都已经看到了这点,就是我们中国搞核武器是为了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另一方面,可是搞核武器你不要只看到就是几个弹,不是这个,你把这一套系统,就是原子核这套东西,我们中国人掌握了以后,它往前面走,和平利用那是无穷无尽。
体内在不停地出血,疼痛难以忍受。邓稼先坐在能减缓压力的橡皮圈上,写他一生的积攒,写他最后的思考。
【采访】(游泽华)他疼的难受,他歇一会儿又写,歇一会儿又写。写了之后,有时候他写的不好他就撕了,纸篓里面我每次要给他倒多少啊。
《建议书》完稿时,邓稼先交给妻子,让她亲手送到九院。
【采访】(许鹿希) 很大一包。我抱着这一包走出病房的时候,他就说他叫我希希,他说这个比你的命还重要。我懂。
《建议书》的内容至今仍是保密的。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生命的终点,邓稼先着重思考和平利用原子能。他已无法亲自实现了。有人曾这样评价邓稼先,“他的一生是有方向的、有意识地前进。”
在医院,他请求警卫员带他去一次天安门。望着长安街的车水马龙,他似乎感到陌生,他问道:三十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走完了他62年的生命旅程。
邓稼先,1924年生于安徽。13岁经历卢沟桥事变。16岁跟着姐姐从沦陷的北平流亡,经上海、香港、 越南到昆明。17岁考入西南联大。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邓稼先救国图存的信念,终身如一。1950年8月,获美国普渡大学核物理博士学位九天后,启程回国。 人类不需要原子弹,但中国不能没有邓稼先。
范文三:邓稼先
第三单元《邓稼先》第一课时
课标解读:“有感情的朗读”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材分析:人物传记,是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人们所景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名人。
《邓稼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名人传记,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导:①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②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深沉的情感。③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在自习课上按照设计的预习任务进行自主预习,不会的组内交流,仍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然后进行预习诊断,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反馈给教师预习诊断的结果和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预习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积累生字生词。
2. 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生字生词,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预习过程】
任务一: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读一读,写一写”里面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任务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背景介绍: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
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文章。
4. 人物传记。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任务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 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来,用“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邓稼先”为句式说话。
【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需要提出来交流?请写在下面。
(二)课堂实施
一、导入:那为改变中国屈辱史,使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邓稼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这位名人的足迹,去深入他的灵魂,去感悟他的精神??
二:出示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积累生字生词。
2. 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 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二)感知内容
1.本文采取横式结构方式,共分6部分,试着给每部分概括一下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上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
中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第四部分:写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举例具体述写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
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三)合作研讨
1. 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来,用“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邓稼先”为句式说话。
一颗心,一颗红彤彤的心,透过这颗心,我们看到了: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才智超群、意志坚强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一个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四、拓展延伸: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邓稼先在我国现代国防和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但作者在赞颂他的伟大精神时,却侧重选择了一些平常小事,于平凡中见高尚。
五、我的收获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 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为了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强大,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六、达标测评
1. 下发达标测评试题(见达标测评试题)
2.学生做题
3.出示答案,学生互批或自批
4.强调易错点,指导做题方法
5.订正
七、课后作业:完成第二课时学案
附:达标测评题: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当堂达标测试题目
1.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2分)
热泪盈眶( ) 可歌可泣( ) ..
鞠躬尽瘁( ) 彷( )徨 ..
2. 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
(1)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
(2)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
(3)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
(4)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
3.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 (2分)
4. 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照起来写? (2分)
第三单元《邓稼先》第二课时
主备人:叶金梅
课标解读:“有感情的朗读”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材分析:人物传记,是中学生最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之一。名人们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往往为人们所景仰。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起点,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处处效仿名人。
《邓稼先》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名人传记,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导:①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阅读起来可能从整体上不容易把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思路。②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既有传统眼光,又有历史视野,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体会深沉的情感。③文章语言很有特色,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试着运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一)课前预习:
提前一天下发预习学案,在自习课上按照设计的预习任务进行自主预习,不会的组内交流,仍不能解决的做好标记,然后进行预习诊断,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反馈给教师预习诊断的结果和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学习目标】
1.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2.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预习任务】
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考:并思考以下问题:
1.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怎样阐释这两句话?
2.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3. 本文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4.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预习质疑】
通过预习,你有哪些疑问需要提出来交流?请写在下面。
(二)课堂实施
一、导入: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二、出示目标:
1. 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2.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查:
(二)感知内容
1.阅读第五部分,思考: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有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生动事例,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三)合作研讨
1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荒凉凄惨, 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
2. 文章写1982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表现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 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置于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背景之中。)
四、拓展延伸: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像邓稼先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例或成就。
(钱学森,钱三强)
五、我的收获。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
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六、课后作业:拓展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100周年。
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无力。而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屹经百年,这是用她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六岁的小女孩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貌她不为所累, 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身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 ;有的人止于
勇, ;有的人止于心, ;有的人达于理, 。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刀;**指挥军民万众,在战斗中打出一个中国,却不授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 在节选第三段中“上帝给的美貌她都不为所累, ”这句横线上选择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尘世给的美誉她也许不肯背负在身。
B 、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C 、尘世给的美誉她是不可能背负在身的。
D 、尘世给的美誉她肯定不会背负在身。
2. 在“有的人止于形, ;有的人止于勇, ;有的人止于心, ;有的人达于理, ”这段话在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一组是( )
A. 而售其貌;而呈其力;而用其智;而有其技
B. 而呈其力;而售其貌;而有其技;而用其智
C. 而售其貌;而呈其力;而有其技;而用其智
D. 而呈其力;而售其貌;而用其智;而有其技
3. 作者在文末说:“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文中谈到的理由是:
(1) (2) (3)
4. 在第三段画横线句后补充论据,要求符合语境。
5. 分析文中第二段划线句的特点,用“??从??,变成??,变成??,变成??”写句话。
达标测评题:
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10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
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是什么? (2分)
2.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测邓稼先此时的心情。(3分)
3.“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这句话的内在含义是什么?(3分)
4.“我不能走。”这句话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2分)
本节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1. 本文篇幅较长,课上时间有限,不能组织学生通读全文,要求学生课前必须熟读课文。
2. 文中两个古文小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吊古战场文》,课前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它。
3. 课前搜集邓稼先的事迹及图片并非随意提出,要督促学生查找,如此,既能丰富学生课外阅读,锻炼他们检索资料能力,又能使他们先对这位功勋人物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
4. 至于对“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问题,笔者认为难度很大,本文所确立的难点已不少,故不作讨论。如学生提出,教师可临场适时点播、诱导。
范文四:《邓稼先》
《邓稼先》教学设计
沙市二中 张先才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梳理信息,感受人物形象。(重点)
2、 揣摩写人角度,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难点)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时代都不缺乏偶像。好的偶像能给人精神的鼓舞和奋斗的勇气。下面请大家看一个视频。演讲者是清华大学博士三年级学生梁植。你是否被打动了呢?今天让我们随杨振宁先生一道,来认识这位居功至伟的科学家邓稼先。
二、 感性认知:传
1、 说一说 首先请同学们回顾预习内容,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文中邓稼先的什么表现最令你感动钦佩。
2、 理一理 这篇长文作者巧设了六个部分。假如我们要快速了解邓稼先,你会给大家推荐哪个部分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为这位名人写小传。抓住要领,其实很简单。提示:
(1)开头:概括介绍人物。一般包括姓名、职业、称号、籍贯、出生日期等。
(2)主体:以时间为序,叙述人物主要经历及重大成就等。
提示:标出时间词,找出主要事件并加以概括。
(3)结尾:对人物的地位与影响作出概括评价。
根据提示,梳理文中信息,个人口头表达。学生与教师展示交流。
三、 理性评价:赞
1、 夸一夸 作为相识五十年的好友,作者是如何评价邓稼先的?请大家从文中每个部分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句子。用“ 的邓稼先”再拟小标题。把同学的发现综合起来,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位全面的人物形象:
2、 品一品 为了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把六个部分分给各小组,组内交流,推荐发言人全班展示。
交流方式:我发现 (文中具体部分、句段)运用了 (方法),表现了邓稼先的 。
四、 传赞合一
1、 写一写 邓稼先,他是中国的奇丈夫,民族的好男儿。他值得我们为他点赞。下面让我们用满腔热情和生花妙笔,来为邓稼先写一则颁奖词。
范文五:邓稼先
《邓稼先》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 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十世纪, 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 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 人无法替代的, 然而, 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 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 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 1、背景说明:
⑴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 党 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 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追授王淦昌、 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 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 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 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⑵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 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 45年抗战胜利时, 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 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 美研究生考试, 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 于他学习成果突出,缺乏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优秀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 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 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 毅然决定回 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 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⑶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因 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共获1957年诺贝
尔物理学奖。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 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检查预习,理解生字词。
邓稼 ji à先元勋 x ūn 至死不懈 xi a
鞠 j ū躬尽瘁 cu ì选聘 p ìn 无垠 y íng 殷红 y 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 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 辛勤地贡献自身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 劳苦;
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担,接受; 无愧:不羞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一起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 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时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评议同学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大局部,且每一局部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局部,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 让读者管窥百年 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 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 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局部,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 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局部,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 锋芒毕露, 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 程领导人。 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 忠厚朴实, 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 保守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局部, 通过写邓稼先的诚实周到和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发明 出来的成绩,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 傲。
第五局部, 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身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 执著与 勇敢。
通过回顾同学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 ,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 凉与凄惋, 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 严 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和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
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经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局部, 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 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 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 =民族建立 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敬重之情。
四、作业
考虑课后第一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文中的生字词。
2、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 语句。 )
第一局部最后一小节;第二局部最后两小节;第三局部第九、第十 小节;第四局部最后一小节;第五局部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 局部。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局部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⑴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 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 第三局部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局部第九、 第十两小节中的关 键词语, 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局部的那些内容, 说一说这样表 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⑵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⑶教师在同学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中国“保守文化”孕育的─ ─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
“奉献精神” , “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 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 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 默读第一局部。 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示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 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发明的伟大成绩,从而把邓 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 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胜利, 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局部。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 说说邓稼先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 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生长起来的科学家, 作者的意图 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 而是通过对比, 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局部。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身为什么会有那样大 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身为什么会 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 ——我始终想不清楚” 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 充沛 表达了自身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 它含蓄地告诉读者, 作者既为中 华民族感到自豪, 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 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同学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广大呀,广大呀! 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 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凄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 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 场啊!经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 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
五、拓展延伸
1、 同学自主选择其他局部,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 抒情的好处。 (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两三局部即可, 不必面面俱到。 )
2、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 感。
六、总结课文
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 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 而是以民 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 了一个憨厚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 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 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 文化, 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 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 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七、安排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思想内容;品析文章美点妙处。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回顾课文内容。
2、回顾本文的作者。
二、美点析读
1、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 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 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 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 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 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 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忧。
――我发现“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 它好 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 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 中受到了教育。
2、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 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 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我发现“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有一位长期以来鲜 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在本部 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 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 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 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 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 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 ? 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 ? ——我始终想不清 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 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 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 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 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 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 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 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3、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修辞手法上、标点符 号上、结构安排上、描写方法上的精妙之处。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 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 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 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 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 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 止。
三、精读探究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 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 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 了’”部分, 举了 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 又如“‘两弹’ 元勋”部分, 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 句式也相对整齐; 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 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 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 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 与短句交错使用, 形成一种交错美。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 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 这样写,原因有三。其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 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 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 上。 其二, 作者与邓稼先有着 50年的友谊, 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 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不尽的思念。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 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 节。其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 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 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因 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四、课堂小结
邓稼先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他胸中滚烫着一颗爱国之心, 将个人 的生命无私的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 他是我们的自豪, 我们的骄傲! 阅读散文、 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会经常用到发现阅读法, 它 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 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五、布置作业
学习了本文后, 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谈一下 自己的理想。
六、板书设计
邓稼先
杨振宁
坚定 执着 勇敢
百年屈辱
舍身忘我 无私奉献
两弹元勋
忠厚朴实 无私心
传统文化 最不要引人注目
最有奉献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生字词,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 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 为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2、体会掌握过渡段的作用
3、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 之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的好“做人要有做人的原则”,就是说为人处事要有自己的 主见、方法和准则。这个单元记载的都是名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闪光 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来学习臧克家的文章, 了解一下闻一多 先生的事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二、介绍作者和闻一多
臧克家,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 1932年 开始写新诗, 以一篇 《老马》 成名, 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 《烙印》 ,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3年出 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 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 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 留了一把胡子, 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 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 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三、字词积累。
地壳 qi ào 仰之弥高 m í兀兀穷年 w ù
校补 ji ào 锲而不舍 qi a沥尽心血 l ì
赫然 h a炯炯目光 ji ǒng 群蚁排衙 y á
函寄 h án 目不窥园 ku ī迥乎不同 ji ǒng
漂白 pi ǎo 警报迭起 di ?气冲斗牛 d ǒu
目不窥园: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 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诗兴不作:“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 的兴致不起、不发。
一反既往: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四、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 “说”和“做” 各有什么特征?
2、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 一个人 ?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 讨论并归纳: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 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 , 这句话领起了文 章的后一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 方面??另外一个方面??” 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 “学者的方面” “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作者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用了 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 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关联, 这样就使两 个部分的过渡自然。
5、由此来看,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7)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
6、 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 后期是言行一 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 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 一名伟大的爱国者, 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五、拓展、延伸
1、探究了闻一多先生这位英雄,我们应学习他怎样的精神? 例如:我们要学习闻一多先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 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的精神。
学习他为了民主革命事业无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
我们更要学习他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健全自己的人格, 做一个品 德高尚的人 。
2、人们很崇拜明星,那像闻一多先生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是否 应该去追随?假如我校要设置闻一多先生的雕像, 请设计高度概括闻一 多先生精神的话。
例如: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六、布置作业
1、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
2、抄写课后词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难点:
品读文章,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文中的生字词,并用部分词语说话。
2、指名学生简介作者。
二、朗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 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 用?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闻一多怎样的品质?
领起全文,表现闻一多
2、“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
“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 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 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3、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他想吃尽、 消化尽 ...... 文化史” “他要给我们 ...... 文化药方” 4、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什么意思?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是比喻, 指寻找使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 来的方法。
自 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 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目的在于救国。
5、“‘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 样理解?
“望闻问切”是拟人,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意思是闻一多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 也还仅仅是走出了 第一步。
6、“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 节,表现了闻先生怎样的研究态度和精神?
专心致志的研究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
7、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这句是什么意思?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 行学术研究。 “它” 指深夜灯火。 “漂白了的四壁” 引自闻一多诗 《静 夜》 , 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引用 “漂白了的四壁” ,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潜心研究的怡然自适,与“大开光明之路”一脉相 承。
8、“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 句该怎样理解?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何妨一下楼”意思一致,都是说闻一 多研究极其用功,用心极专极深,别的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分心。
三、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 文中哪些内容分别说明闻一多是 “口的巨人” 、 “行的高标” ? 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以及在群众 大会上演讲等内容说明他是“口的巨人”; “走到游行队伍的前头,昂 首挺胸,长须飘飘”等内容说明他是“行的高标”。
2、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这些描写有什 么作用?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有细节描写, 例如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 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由博学睿智的科学家, 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 你在语文课和课外一定读过不少名 人的传记,知道很多名人的丰功伟绩,轶闻趣事,请讲讲你认为最有价 值,最感人的故事片断,看谁讲得生动有趣。
五、总结全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 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 做 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 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 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六、作业布置:
在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 的评价。 请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体会人们对这位伟大的诗人的深刻缅 怀。
七、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观《大师之邓稼先》有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