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偏瘫痉挛状态之一:机理及模式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偏瘫痉挛状态之一:机理及模式
痉挛是感觉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其特征是速度依赖性的肌张力增高并伴随腱反射亢进,是肌肉牵张反射亢进所致,也是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之一。
一、解剖及生理概述
1、根据肌肉在机体关节运动中的作用将其分为两种——伸肌:在直立姿势中起特殊作用;屈肌:与伸肌在相反方向上作用于关节的肌肉。
2、运动单位:由前角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所有骨骼肌纤维组成,α运动神经元是所有运动输出传递的最后公共通路,主要包括: ① 初级和二级肌肉牵张感受器的 I a和 II 类传入神经; ② 来自拮抗肌和Golgi腱器官的中间神经元联络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③ 来自于脊髓上位中枢的下行性纤维信号启动的突触前抑制。为了控制运动活动,需要有一个反馈系统将运动单位、拮抗肌、原动肌的信息进行整合,同时还应有一个对关节周围肌肉刺激的调节与协调机制。所需的信息包括肌肉长度、运动速度、关节位置、肌肉紧张等。某一即刻反应的整合由单突触反射达到,而更高水平的处理则涉及脊髓及脊髓上水平。
3、肌肉的牵张感受器——肌梭和Golgi腱器官
肌梭为复杂的囊状结构,位于骨骼肌深部并与之平行,每一肌梭内有 4-6根梭内纤维并有感觉与运动神经支配。肌梭有两种功能:监测肌肉的长度变化以及长度变化的速度。
肌梭的运动由运动神经元支配。根据上运动神经元的指令而兴奋肌梭,肌梭的感觉传入神经传至脊髓,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抑制拮抗肌的肌张力,此即所谓的交互性抑制。
A、肌梭内纤维 有两种,核袋纤维和核链纤维。其两端部分可收缩,而中间部分不能收缩。梭内肌纤维调节肌梭紧张度。
B、γ运动神经元 是肌梭的运动支配神经,支配梭内肌纤维两端的可收缩部分,受上运动神经元的调控。
C、初级牵张感受器及其 I a型传入神经 感受器位于肌梭的中央区,受到快速牵伸、震动或在深肌腱反射检查时兴奋域低,经由 I a型传入神经向脊髓传递信号。
D、二级牵张感受器和 II 型传入神经 感受器也位于肌梭的中央区,位于初级感受器的远端。二级牵张感受器和 II 类传入纤维的功能尚未完全确定。
Golgi腱器官
位于肌腱内,通过 I b纤维传入冲动致脊髓,通过中间神经元阻止肌肉收缩,这是通过易化拮抗肌、抑制原动肌来实现的。
4、脊髓的中间神经元
对于运动控制和痉挛,脊髓的中间神经元十分重要,特别是 I a和 I b中间神经元、Renshaw细胞和脊髓固有中间神经元。
5、脊髓反射
牵张反射、皮肤反射和关节反射。
二、病理生理基础
痉挛是一种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并伴随有腱反射亢进。牵张反射是痉挛的核心。在有节段性水平的α运动神经元高度兴奋,或有肌肉牵张反射所致兴奋性输入增加或者是两种并存的情况下,可发生牵张反射的增加。
三、 痉挛产生的机制
抑制性输入减少
失神经超敏感
运动神经元树突缩短或后根传入纤维侧突芽生
四、导致痉挛加重的原因
◆ 疼痛。
◆ 炎症。
◆ 心理情况:兴奋、焦虑、喜悦、愤怒等。
◆ 膀胱或直肠充盈。
◆ 机械因素:过紧的衣服或鞋子。
◆ 皮肤损伤。
五、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模式
上肢: 下肢:
肩关节:内收内旋 髋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屈曲 膝关节:伸展
前臂:旋前 踝关节:跖屈内翻
腕关节:屈曲 足趾关节:屈曲
手指关节:屈曲
范文二:偏瘫痉挛期治疗
偏瘫的痉挛期?治疗
发布时间:2012-1-16 作者:PT3 来源:专业知识
偏瘫的痉挛期?治疗: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肌张力过?高,患者以异常的?运动模式移动?肢体.此期的训练目?的是 ,抑制病理性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加重,诱导患者学会?放松肌痉挛的?一侧肢体.对于躯干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通过对胸骨?柄(中心关键点)的控制来缓解?肌张力。
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手放在胸骨?柄的中下端,操作时,让患者全身放?松,放在胸骨柄上?的手可交
替把?患者向左右拉?动,做出”?”弧形运动,重复数次,然后,治疗师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背部,另只手放在胸?骨柄上向下挤?压,使患者塌胸,放在背部的手?向前上方推,使患者挺胸,重复数次,即可降低躯干?的肌张力。对于手部屈肌?张力高的患者?,治疗师可通过?控制拇指的关?键点来缓解痉?挛。
治疗师一手握?住患手拇指,使其呈外展、伸展位,另手握住其余?四指,持续牵拉片刻?即可解除手指?痉挛。偏瘫患者在训?练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联合反?应,如,训练下肢的屈?曲动作时,同侧上肢会出?现
痉挛和屈曲?,抑制的方法是?:让患者Bob?ath式握手?,然后用健手带?动患手,使之伸展过头?且处于伸展位?。
当患者学会如?何放松痉挛的?肢体后,在诱导其逐步?学会如何在放?松的状态下控?制肢体,并进行一些主?动的分离运动?。
Brunns?trom痉挛?期治疗:?利用各种反射?活动,降低肌张力,来促进恢复的?进程.
? 指示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颈反射,使患肢肘伸展?,从而抑制了屈?肌的痉挛。
? 在肱三头肌表?面皮肤上有力?地来回推摩,促进肱三头肌?收缩、肘伸展。
? 躯干转向正常?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患肢伸肘?。
? 在患肢伸肘前?,治疗师指示患?者首先将前臂?主动或被动旋?前(旋后将抑制伸?肘),在进行伸肘的?运动。
? 若患者坐位时?伸肘困难,可让患者改为?仰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可促进?伸肘。
? 利用拍打肌腹?和局部刺激皮?肤来促进较弱?的收缩。
? 毛刷刺激:用毛刷刺激患?者足背外侧,使足背外翻、背屈。
? 手指叩击:用指尖快速叩?击患者足背外?侧,可促进踝背屈?。
起步时,健侧下肢负重?,患侧髋关节充?分伸展、骨盆不上提、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以足跟为先导?向后方退步。足尖、足跟先后着地?。在做以上训练?时可以利用小?滑车,将患侧足踩在?滑车上,进行髋关节和?
膝关节向前、后、侧方的运动。这种训练可以?使患者体会到?迈步的正常感?觉,防止患足向下?方用力,常可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 立位平衡训练? 良好的立位平?衡是步行的基?本条件。为了改善患侧?下肢的平衡反?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状况设计?训练方案。原则是提高患?侧下肢的反向?控制能力,当患侧负重时?,健侧可以自由?活动。训练时可令患?者取立位,患足置于体重?计上,观察负重情况?,练习患侧支撑?。也可以双足置?于体重计上(使用两个体重?计)。
练习重心转移?并观察重心转?移的程度和身?体正确的姿势?,抑制反向负荷?,提高平衡能力?。
3 肩胛带与骨盆?旋转训练 骨盆与肩胛带?的旋转是改善?步行协调性的?重要训练。肩胛带旋转可?以促进上肢摆?动,改善肩胛带下?掣。骨盆的旋转可?以抑制下肢痉?挛和联带运动?。躯干的旋转可?以避免强化两?侧的分离,促进双侧交互?运动,使步态向正常?化发展。
治疗时患者站?在,在步行训练前?做双手交替触?摸对侧大腿的?摆动运
动。步行时治疗师?位于患者后方?持患者双肩,在行走中配合?下肢运动进行?摆动。
骨盆旋转训练?时患者取立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骨盆两?侧,在原地辅助骨?盆旋转。当治疗师手感?出现阻力减少?或消失后发出?行走的口令,双手辅助骨盆?交替旋转。如出现异常运?动模式侧停止?步行,再一次练习原?地旋转。
(二) 上肢功能训练?
1 上肢感觉训练?
2 肘关节屈、伸分离运动训?练
3 控制联合反应?的训练
4 上肢负重训练?
5 上肢分离运动?训练
,
范文三:痉挛性偏瘫步态
综述
痉挛性偏瘫步态偏瘫指患侧下肢因伸肌肌张力高而显得较长,且屈曲困难患者行走时偏瘫侧上肢的协同摆动动作消失,呈内收旋前屈曲姿势,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抬高,为避免足尖拖地而向外旋转后移向前方故又称划圈样步态,是由一侧锥体束损害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病因
见于脑血管病脑炎脑外伤等后遗症
检查化验
病人上肢呈内收、旋前、屈曲,无正常摆动,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提高,足尖曳地,向外旋转而后移向前方
鉴别诊断
与以下步态鉴别:
1 醉汉步态
因重心不易控制,步行时两腿间距增宽抬腿后身体向两侧摇摆不稳,上肢常向水平方向或前或后摇晃有时不能站稳,转换体位时不稳更明显不能走直线此种步态又叫做"蹒跚步态".
2.共济失调步态
行走时两足分开,因重心不易控制,故摇摆不稳,如酒醉状,称“醉汉步态”,多见于小脑病变。而由深感觉障碍引起者,行走时两足分开以求平衡,两眼注视地面及下肢,抬足过高,下地如顿足,步幅不均,闭眼常不能走。
3 痉挛性截瘫步态
因下肢内收肌群张力增高致使步行时两腿向内侧交叉形,如剪刀故又称剪刀步态,见于横贯性脊髓损害脑性瘫痪等病人,上肢呈内收、旋前、屈曲,无正常摆动,下肢伸直并外旋,举步时将骨盆提高,足尖曳地,向外旋转而后移向前方。
预防保健
1、定期体格检查是预防中风、偏瘫的重要措施.
有很多发生中风的病人,家属往往觉得很惊讶,因为病人平时从来不看病不吃药,一直以为他(她)身体很健康,没想到却一下子中风了.其实,身体健康只是病人和家属的一种错觉.中风的病人往往存在中风的危险因素而不自知.这些人如果能早期发现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所以,对年龄40岁以的人群,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中风家族史的人,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中风的危险因素,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2、加强身体锻炼有助于偏瘫预防.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2)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脑的血流量.
(3)体育锻炼能够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从而可以减少血栓形成.
(4)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长期锻炼能降低体重,防止肥胖。
范文四: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姿势在偏瘫患者痉挛期的应用疗效对比
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姿势在偏瘫
患者痉挛期的应用疗效对比 2O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3(中)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2011,No.44
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姿势
在偏瘫患者痉挛期的应用疗效对比
杨芳
(湖北省荣军医院
郭明
武汉430079)
摘要:目的:研究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姿势在偏瘫患者痉挛期的应用的疗效区别.方法:对45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给
予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姿势进行抑制痉挛治疗.结果:应用影响张力性姿势技术治疗的患者在Brunnstrom分期以及改
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上的痉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组,且见效快.结论:应用影响张力性姿势技术在
偏瘫患者痉挛期的治疗疗效确切,见效快,且能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治疗师体力,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反射性抑制模式影响张力性姿势改善痉挛对比
Reflectivesuppressionpatternandinfluencetensitypostureinhemiparalysispatientconvuls
iontimeapplicationcurativeeffectcon- trast
YangFangGuoMing
Abstract:0bjective:Researchreflectivitysuppressionpatternandinfluencetensityposturei
nhemiparalysispatientconvulsion timeapplicationcurativeeffectdifference.Methods:Separatelygivesthereflectivesuppress
ionpatternandtheinfluencetensitypos—
tureto45exampleapoplexypatientcarriesonthesuppressionconvulsiontreatment.Results:Bystagesaswellasimprovesinthe
AshworthstagingevaluationusingtheinfluencetensityposturetechnologytreatmentpatientinBrunnstromtheconvulsionimprove—
mentdegreeobviouslytosurpasstheapplicationreflectivitysuppressionpatterntreatmentgroup,alsoeffectivequick.Conclusion:Is
accurateusingtheinfluencetensityposturetechnologyinhemiparalysispatientconvulsiontimetreatmentcurativeeffect,effective
quick,alsocanreducethepatientpain,savesthetherapistphysicalstrength,isworthwidelypromoting.
Keywords:ReflexinhibitionpatternTonicinfluencedpostureImprovementconvulsionContrast
【中图分类号J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8—1879(2011)03--0020--02
Bobath技术是英国的物理治疗师BertaBobath和她的丈夫
KarelBobath根据英国神经学家Jachson的"运动发育控制理
论"经过多年的实践确立的治疗方法.此训练方法的特点是:通
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性抑制模式(RIP)和肢体的恰
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
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
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
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这一技
术被认为是2o世纪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
伤引起的运动障碍(如儿童脑性瘫痪,成人偏瘫等)最有效的方
法之一.到了2O世纪8O年代,反射性抑制模式(RIP)被影响张
力性姿势(TIP)取代,成为抗痉挛的有效治疗之一,但是国内应
用并不普遍,值得注意.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选择2008年1O月至2010年10月在
我科住院的脑卒中的患者45例,脑卒中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
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头颅CT 或MRI检查证实;并经本科3级查房归类为患侧Brunnstrom 分期2,3期,改良Ashworth分级1+,3级;且GLS评分均在 12分以上,能较好配合康复治疗.
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4例,2组 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即健康意识,是Pender健康促进模式中的认知,感知因素之 一
,Pender将其定义为个体的健康价值观念,是指个体对健康各 方面的价值进行评价的稳定的内部标准和主观看法.健康价值 与生活方式呈正相关[8.
3.2.1婚姻.本研究对象中.已婚者占59.82,平均得分为 (6.47土2.09)分,未婚者占4O.18,平均得分为(5.46士1.45) 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与以往的研究 结果相一致[13--143.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未婚者的健康教 育,提升其健康价值水平,以促使其采取正向的健康生活方式, 增进身心健康.
3.2.2年龄和文化程度.本研究显示.年龄愈小,其健康价值 水平越低.不同年龄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英蓉等[4]的前 期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越高,其健康价值水平就越高,Mu— hlenkamp和Broerman的研究认为.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健康价 值有一定的影响,教育程度越高,健康价值越高,一般老年人的 健康价值比年轻人高跚.V这说明年龄和教育程度是影响健康 价值的重要因素.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文化程度低,年龄小的 护士群体健康教育,可开设相关健康促进课程,对于增进其健康 生活理念,采取健康促进行为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Ahroni,BoykoEJ,DavignonDR.Thehealthandfunctionalstatus
ofweteranswithdiabetes[J3.DiabetesCare,1994,7(6):318—321
[2]PenderNJHealthpromotioninnursingpracticeM].3rded.Lon— don:Connecticut,1996:165—182
[3]GillisAJ.DeterminantsofaHealthPromotionLifestyle:AnInte-
grativeReview[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1993,18:
345—353
[4]董宁,朱丹,综合医院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J].护理学杂 志,2009,24(5):1O一12
[5]周晓荣,朱云霞.护士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冲华护理杂志, 2007,42(4):374—376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3(中)Chinese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Medicine2011,No.4421
表1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神经内科脑卒中恢复 期常规治疗方案,给予降压降脂治疗;给予0.9氯化钠针250 mL+脑复康针3.0静脉滴注,1次/d,14天一疗程;给予盐酸乙 哌立松片50mg口服,一日三次,1O天一疗程.并接受常规康复 治疗:?良肢位的摆放:定时体位变换和正确体位摆放.?针灸 推拿治疗.?低频电体操治疗.?电动起立床治疗.
对照组应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即利用与痉挛模式相反的体位 或姿势来抑制痉挛.?躯干抗痉挛模式:牵拉息侧躯干使之伸 展.方法为健侧卧位,一手扶住肩部,一手扶住髋部,双手做相 反方向牵拉.?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仰卧位,使患侧上肢外 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拇指外展,伸腕伸指;患侧下肢轻度屈 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趾.以上治疗师均给予缓慢持 续的牵拉.?肩的抗痉挛模式:使肩部向前,向上伸展.?手的 抗痉挛模式:患者双手及上肢同时活动,以健手带动患手, Bobath式握手.?仰卧位下行跟腱的被动牵伸来抑制下肢腓 肠肌肌张力的异常增高.
治疗组应用影响张力性姿势来抑制痉挛.?躯干肌张力增
高时:躯干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部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 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躯干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 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躯干屈肌与伸肌张力均 增高时,可以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肢体肌 张力增高时: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外展肌张力增高 时可取肢体内旋位,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tg 持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躯干,头,肢体的 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出现痉 挛时: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 伸展来抑制;躯干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 干及髋的伸展.?鼓励患者采用足跟着地站立的姿势来抑制下 肢腓肠肌肌张力的异常增高.
1.3评定方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由同一位康复医师 对45例患者进行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Ashworth分级的评 定.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和患侧踝 背伸肌群改良Ashworth分级的评定.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比较.2组治疗 前息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侧下肢 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O.05).以上表明,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 姿势均能显着改善偏瘫患者的痉挛,且运用影响张力性姿势治
疗的患者在改善痉挛,引出分离运动的效率上优于运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的患者.
表22组治疗前后患侧下肢Brunnstrom分期比较
例数1期2期3期4期5期6期
24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前
016800
021471
2.2组治疗前后患侧踝背伸肌群改良Ashworth分级比较. 2组治疗前患侧踝背伸肌群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结果经秩 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 后患侧踝背伸肌群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结果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O.O5).2组治疗后患侧踝背伸肌群改良Ashworth 分级评定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表 明,反射性抑制模式与影响张力性姿势均能显着改善偏瘫患者 的痉挛,且运用影响张力性姿势治疗的患者在改善痉挛的效率 上优于运用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的患者.
表32组治疗前后患侧踝背伸肌群改良Ashworth分级比较 组别例数0级1级1+级2级3级4级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前
3讨论
痉挛是偏瘫患者常见的问题之一.痉挛是与速度相关的紧 张性牵张反射增高,伴过度的肌腱收缩为特征的运动障碍,源于 牵张反射亢进,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种.它涉及一种因 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
动障碍,且伴随有腱反射的亢进.[2]Bobath认为,异常的肌张力 在治疗时不能只用抑制的手法,而必须在抑制异常姿势的同时 促进正常的姿势运动,特别是对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的促进. 基于这种观点,2O世纪8O年代,反射性抑制模式(RIP)被影响 张力性姿势(TIP)取代.[3]影响张力性姿势指的是,在某些特定 的姿势下,肌张力是可以得到抑制的.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 现,其实大部分影响张力性姿势的姿势动作设计原理是建立在 发育性反射中的脑干水平反射的基础上的.
脑干水平的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主要是通过调整肌张 力对姿势产生影响.它与脊髓水平的反射的出现与消失意味着 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发育的成熟过程.在成年期,疲劳,用力或中 枢神经系统损伤都可能使这些原始反射再现.影响张力性姿势 的技术就是利用其原理,把这些特殊的姿势运用在偏瘫痉挛期 的患者身上,往往能事半功倍的在缓解痉挛的同时,尽快地促进 正常的姿势运动,特别是对代表了获得性运动和平衡反应发育 成熟的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反应即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的促 进.它相对于传统的反射性抑制模式治疗技术,更科学的阻断 了痉挛期的进展,更迅速的使患者过度到正常的姿势运动的训 练,避免了治疗师在不恰当的体位下使用蛮力针对痉挛的肌肉 的长时间牵伸,节省体力的同时,也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同时注意到,在诸如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 Rood技术等其它的神经生理学疗法流派中,也或多或少地运用 到了发育性反射来参与到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这似乎可 以解释成是在现代科学的康复治疗技术中的一种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 点口].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2]窦祖林主编.痉挛评估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3]燕铁斌主编.物理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范文五:偏瘫后痉挛状态之二:评价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偏瘫后痉挛状态之二:评价
1、改良的Ashworth量表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该表将肌张力分为 0-4级,使痉挛评定由定性转为定量。
0:无肌张力增高
Ⅰ: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 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放松
Ⅰ +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 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ROM的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Ⅱ: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 ROM的大部分时,即张力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容易地移动
Ⅲ: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Ⅳ:强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强直状态而不能动
2、髋内收肌群张力分级评定表(Aductor Tone Rating)
0
肌张力不增加
1
肌张力增加,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很容易外展到 45 o
2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少许用力可以外展到 45 o
3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中度用力可以外展到 45 o
4
需要 2个人才能将髋关节外展到45 o
3、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city Index CSI)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学者Levin和Hui-Chan根据临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个定量评定痉挛的量表,包括3个方面:腱反射、肌张力及阵挛,目前主要用于脑损伤和脊髓损伤后下肢痉挛的评定。本量表由国内外专家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认为,对于下肢痉挛的评价优于改良的Ashworth量表。
评分标准:
腱反射: 0分:无反射
1分:反射减弱
2分:反射正常
3分:反射活跃
4分:反射亢进
肌张力:
0分:无阻力(软瘫)
2分:阻力降低(低张力)
4分:正常阻力
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
8分:阻力中度增加
阵挛:
1分:无阵挛
2分:阵挛1-2次
3分:阵挛2次以上
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结果判断
· 0-6分:无痉挛
· 7-9分:轻度痉挛
· 10-12分:中度痉挛
· 13-16分:重度痉挛
4、Oswestry等级量表
主要用于评价肌张力的级别,通过运动功能的综合评定,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童死也考虑到姿势反射以及脑干、脊髓对肌张力的影响。
0
仅有肌痉
不能活动,肌紧张性反射或脊反射存在。
1
严重肌痉挛
活动非常困难。肢体仅呈痉挛协同模式,肢体仅呈总体屈曲状态。
2
严重痉挛
活动困难。呈明显的痉挛协同模式,可存在屈曲和伸展两种状态。患者可屈曲处于伸展位置的肢体及伸展处于屈曲位置的肢体,有或无近端关节的活动。
3
中度痉挛
可活动,呈痉挛模式,在远端关节(踝关节或腕关节)存在小范围的活动。
4
轻度痉挛
肢体在抗阻运动或身体其它部位用力时,远端关节可在较大范围中活动。
5
无痉挛
活动正常。不存在痉挛模式。
5、Penn痉挛频率量表
用于评定脊髓损伤患者每小时双下肢痉挛出现的频率,了解患者痉挛的程度。有利于治疗的前后对比。
0分:无痉挛
1分:轻度痉挛,可由刺激引起
2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3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次
4分:每小时痉挛出现>10次
6、每天痉挛频率量表(Spasm Frequency Scale)
适用于每天的痉挛频率评定。
0:无痉挛
1:每天有1次痉挛
2:每天有1-5次痉挛
3:每天有5-9次痉挛
4:每天有10次以上痉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偏瘫痉挛状态之一:机理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