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
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北京十二中草桥分校 吴玉泉
我校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三五年时间内建立一支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队伍。”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创造“学习型”的和谐校园环境,树立 “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 在不断调整总结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条件和教师队伍情况从优化课堂教学入手, 有计划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形成了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充分发挥科研带教的功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我们现有两个国家级重点课题,一个市级重点课题(近期已顺利结题), 四个区级重点课题,十余个校级课题。 校长亲自挂帅主持课题组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使我校的教科研活动成为有领导支持,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行动,因此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成了大家一种自觉的愿望与行为,90%的教师为课题组成员。我们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把课堂教学作为科研的最实在的抓手,从学习入手提升教师的理念。
1、 多种形式的学习为教科研打下了基础
2001年底,我们开始了第一个课题工作,那时,由于老师们缺乏理论指
导,连写楷体报告都感到困难,有的老师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为解决理
论学习的问题,我们请来了各方面的专家来校作辅导,例如:中科院史东根
博士关于《EPD教育》的讲座, 梅汝霖教授《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报告,
丰台分院李镗院长《教育创新与教师发展》的报告,丰台区信息中心崔老师
《关于教学设计》的系列讲座等,这些报告和讲座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
示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对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接着抓住了教研组的学习研究活动,按照学校相
关制度,每学期各教研组都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及本学科的特点或本组的科
研课题制定出本组的重点学习内容, 定出研讨题目,这样的学习能紧密结合
教学实际,并与进行中的课题研究、听评课活动相结合,效果显著。
2、结合实际进行校本培训
我校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给老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但对大部分教师来说,要想完成好《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的研究,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化技术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在两年时间里举办了三期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分别是《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这三期培训班使我校85%以上的教师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现在在我校所有的老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上课,各学科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开通了论坛,创立了我校独具特色的网络教学新模式——“三双课”(双学科、双课时、双任课教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去年年底我校《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题顺利结题,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出色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我校在丰台区第二届“师慧杯”竞赛活动中获团体二等奖,现有区级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十余人,上学期承担市区级研讨课本13节,受到上级的好评。
二、重视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其教研功能和团队合作的作用 教研组是学校进行教研活动的实体,抓好教研组建设,扎扎实实地开展以组
为单位的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1、教研组活动制度化
我校始终重视教研组建设,从建校时起就逐渐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教研组长职责》等,明确规定教研组长的三项主要职责:组织教研活动、参与教师评价和保证本学科教学质量。在实施校本教研的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教师个人的学习、反思,还要特别强调集体的作用,因此,教研组长的作用很关键,教研组的活动要抓实。
每学期开学初,各教研组均要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及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制定本组的教研活动计划。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听评课活动、本组课题实施计划、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计划等。教研组活动时间在常规情况下是固定的,因此,主管教学的干部可以有计划地参加各教研组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及时掌握各组的教研状况,及时了解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以便学校及时调节教研活动安排,加强组际间的交流,为老师们
的学习、交流提供方便条件。几年来,由于坚持了教研活动的计划性和统筹安排,使得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成效。
2、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职能,营造校本教研文化
随着新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实施,老师们面对了很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尽管前期多参加了通识培训,但一开始仍旧感到教材变化大、内容新,面对那些需要自我创新的空间,可供借鉴的经验真的不多。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成了每一个教师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解决“理解教材”、“驾驭课堂”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内的研讨活动,加强集体备课。首先我们要求各教研组活围绕动计划中确定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先解决共性问题;然后,按照“集体说课——个人备课——分头实践或一人实践——集体反思——再实践”的程序在组内开展听、评课活动。例如:本单位学期我们在开展第三届“师慧杯”预赛活动时,将听、评课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组内听、评课,要求全员参加;第二阶段:示范课,每组推选一人在全校展示;第三阶段:青年教师献优课,三十五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参加。三个阶段几乎每节课都经历了“集体备课——实践——集体反思”的过程,每节课都经过了老师们的认真思考与分析。在反思中老师们对照新课标,深入探讨、主动交流,有很大收获。本学期我们推出的十三节市区研讨课更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一节课,不仅使授课教师受益匪浅,也使每位参与其中的老师得到提高。通过这些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还大大增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营造出了学习型的校园文化。
三、认真开展主题教学活动,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
校本教研便于根据学校实际从多种渠道为教师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根据我
校情况,我们注重抓好主题活动,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
1、结合教师参与面较大的主要科研课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例如:我校大部分老师是市级课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员,各教研组都承担了下属子课题的研究任务,我们以这个课题为龙头开展教研活动,深入研究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服务,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老师们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为了研究制
作一个高质量的体现新教材理念的课件,几位老师合作工作到深夜;为了设计好一节课,同组的老师反复试讲,最后磨合到最佳状态;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老师们得到了提高,课题研究逐步深入,去年年底此课题顺利结题。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及开展的相关的教研活动,我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水平大大提高,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双课”在我校应运而生,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理念,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在这些活动中,老、中、青教师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2、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为了尽快提高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定于每学年第一学期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四届。除了每届必有的献优课以外,大赛的内容还包括《新课标》闭卷测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朗诵、即兴回答问题、百科知识竞赛、特长展示等。以刚刚进行的第四届为例,竞赛内容有《新课标》中重要内容的闭卷测试、教学设计及基本功展示。不同学科的老师对基本的要求可能会各有不同,因此,我们要求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分别制订基本功比赛的内容,例如:语文组定为指定篇目的朗诵、数学组定为根据所给题目徒手作图、英语组定为根据所给情景画简笔画、理化生组的演示实验、史地政组的根据所给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体育组的队列训练的口令与实施、音乐组的钢琴演奏与演唱,这些展示内容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老师们在准备过程中非常认真,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找老教师请教。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活动使他们找到了差距,认识到了学习、提高的重要。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已成为我校传统的校本教研活动,它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四年来,在这项活动中有12人次获得一等奖,12人次获得二等奖,16人次获得三等奖,不但使涌现出的青年骨干教师时刻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
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促进教师的发展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校本教研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的保障,它能促进
校本教研活动沿着有效、有序的方向发展。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案检查制度、教学情况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及《教研员职责》、《“十五”继教校本培训规划》、《教学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总结与记录。这些评价既有学校层面的,也有学生参与的和教师自我评定的,体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新理念,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为校本教研、为教师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一所学校里,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的成长保障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又会促进教师的成长,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品位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校本教研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起来的,这同样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创造性的工作。对于教学管理干部来说,只有潜心学习,认真钻研,与广大教师合作努力,才能为校本教研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2006、2、20
范文二: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视力保护色 -
55(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08-11-13 08:11:00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如下特征:
(1)中小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中小学校是师生交往、构建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场所。在中小学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无穷智慧和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学校为基地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也可以获得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它可以弥补以高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不能关照具体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特征抛弃了专业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传统假设,赋予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可以将教师从“教学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为教育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3)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理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研究的,它不以构建宏大的教育理论为追求,而是以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成效为己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致力于促使教师通过研究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最终成功地实施新课程。
校本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教学型教研(日常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人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式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和改革精神的教案、教学设计,有个性特色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这种校本教研类型在学校中是较为普遍的——种,也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2)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活动方式
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立研究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
(3)学习型教研(提高性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称。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范文三: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试题]
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视力保护色 -
55(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更新时间: 2008-11-13 08:11:00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如下特征:
(1)中小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中小学校是师生交往、构建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场所。在中小学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无穷智慧和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学校为基地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也可以获得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它可以弥补以高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不能关照具体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特征抛弃了专业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传统假设,赋予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可以将教师从“教学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为教育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3)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理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研究的,它不以构建宏大的教育理论为追求,而是以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成效为己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致力于促使教师通过研究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最终成功地实施新课程。
校本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教学型教研(日常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人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式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和改革精神的教案、教学设计,有个性特色和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这种校本教研类型在学校中是较为普遍的——种,也是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
(2)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立研究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
(3)学习型教研(提高性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称。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范文四:校本教研活动的操作
校本教研活动的操作 (海淀教育网)
一、明确校本教研的要素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教师个人、 教 师集体、 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 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 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专业研究 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教 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 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 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 因素。
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 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撰写反思札记, 开展自我反思。 如具有前瞻 性的教育教学行动前的反思、 具有监控性的行动过程中的反思、 具有批判 性的行动后的反思等等。 十分注意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 结合教师的自 我反思, 选择一些组内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 困难或者 困惑, 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注意引导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之中的 互助与合作,注意建立与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等专业人士的密切联系, 请他们直接介人对教研组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讨论,逐渐打造学习共同体。 发现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 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作为校本教研 的主题。
制订计划——搜集、 学习、 整理相关的文献, 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 症结和关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 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 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 分头开展 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
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研组反思, 修改 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 取得第一手 的实践资料。 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 苦差距 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总结反思
——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 教育教学片段, 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 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 同时 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讨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二、坚持以课例为载体
要使校本教研取得实效, 关键在于确定好教学研究的主题。 我们认为, 研究的主题应该来自于课堂, 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 应该让教师在参与 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 在实践中进行 探索, 在探索中学会反思, 在反思中改进行为。 因此精选一些典型的课例 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精选的课例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之一:反映新课程学科教育的本质 特点;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范文五:校本教研活动的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的反思
曹慧静
根据教育局整体工作安排,教研室深入全县中小学,对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参与、探讨、指导,对我县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全县校本教研活动的进一步推进、深入、实效有了一点浅显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 校本教研活动的现状
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校长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教学教研氛围日益浓厚,广大教师的事业心空前高涨,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也已深入人心,全县联考给教师搭建了比学赶超的平台,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责任心。经过全县中小学教务处的积极努力,各学校建立建全了校本教研组织机构,规范了活动方案,采取了“四定”方针: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持人,增加了校本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从而使我县的校本教研活动步入正轨。
二、 校本教研活动的意义
1、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学校的性质决定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结果。校本教研活动搭建了教师“传、帮、带”的平台。
2、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对教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要更新
教育理念,增进服务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必不可免的会遇到问题、障碍、困惑,这就需要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提高的平台,而不应各自为战。
三、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
现在,我县的教科研组织基本上有两种模式:
以校区为单位,分年级分学科为一个教研组,通过合理安排课程表,统一安排校本教研活动。
四、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
校本教研就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既注重经验的总结,又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全县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的调研,我发现,教学成绩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成正比,只有领导重视、教师认识到位、校本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一定能够改变我县教师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开展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