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为很好地实现目标,首先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现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此开展了“中学生心理行为情况调查”。从学习、与人相处、有哪些不良习惯,怎样看待家长、老师的批评,与异性交往持何观点、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私下里与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等二十九项内容,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十二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对升入理想学校缺乏信心的占71.3%。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正确对待、厌烦的占71.4%,认为自己有不良好习惯的(如:抽烟,上网吧,说谎等)占49.7%,在精神上需要别人帮助的占63.4%。在“最害怕的”一栏中有72%的同学填考试成绩不好,遭家长老师的批评;对与异性的交往过密有31.3%同学不赞成,有42%的同学表示不会有坏影响;私下谈论与学习做人无关的占71.9%。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调查,掌握了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具体工作:
1、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同学们在校表现,向他们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积极创造适于学生成长的社会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如:通过召开“让别人妒嫉我吧”主题班会,培养同学们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心理品格和成就事业的毅力。通过主题辩论“怎样对待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指责”,帮助同学们培养耐受挫折、宽厚待人、能屈能伸的心理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把握好时机,以不定形式,训练同学们胜不骄、败不馁、不自卑、不怯场等心理品格以及自控能力、社交能力等。
3、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只有在学生自觉成为教育的主体,即把外来的要求转变为自觉行为时,教育工作才能有真正的效果。而自我教育的前提便是一定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体验、自我概念、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形式。自我意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制约。自我意识较高的同学,一般都有较积极的自我形象,容易悦纳自己,做到自爱、自重、自信、自尊,而这恰是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走向成功之路的基本条件。为此,班主任要帮助每个同学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如在班级张贴“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标语,以及与之相关的条幅,营造环境,时时警觉同学。让同学们喊响“三我”口号——“我要做好,我能做好,我一定做好”,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的“积极进步二十要”,将它们制牌挂于教室前方,创设氛围,让同学们时时对照,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意识。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及时指出同学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予以引导、纠正。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会产生改正和提高的愿望。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从而使其产生奋进的信心。除运用的自我督促、自我命令、自我鼓励手段外,还注意让同学们做到自我计划、自我禁止。让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还要帮助学生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冷静地观察自己,客观地去分析自己的个性的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探索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动机水平、正视自己的价值。如:开展以“我有陋习吗?我现有的习惯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为主题的演讲讨论。通过这一活动,让同学们都受到了很好地教育,无陋习者认为更进一步提高,有的也有了很好地认识,以致努力改正。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其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班主任要帮助学生首先做好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亲近的同学、老师、家长的友好相处。要引导学生掌握积极倾听的技能,准确领会他人意图的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与对他人的长处表示赞赏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向他人提出请求和委婉地向他人表达否定性意见的能力等。如:开展主题演讲“沟通理解是关键——正确对待父母、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求先认真写好演讲稿,然后进行演讲交流;开展“我应向他们学习”主题演讲,以致同学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等。
4、正确引导同学们对升学问题的认识。造成学生厌学、抑郁等不良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升学的压力(能否考上理想学校,选择好理想的专业)。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同学对此很盲目、很被动。从而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拓眼界,使学生认识到社会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满足社会需要便是自我价值的最好实现。在此前提下引导学生,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不背包袱,发挥好潜能,从而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二、注重反馈,提高效能。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班主任应注重做好心理辅导效能的追踪反馈。从班主任角度讲,要求不断地把自己头脑或生活中储存的信息输送给学生,让这些信息作用于学生,引起学生的反应,从学生方面讲,要不断地把班主任输入的信息再以不同的方式输出。让这些信息重新作用于班主任。学生的信息输出能力反映了班主任心理辅导效能的高低。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低不同,知识基础和潜能也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心理辅导的效能就公有不尽相同。有的部分输出,有的原型输出,有的同时发出新的信息。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信息的输出情况,及时跟踪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灵活地、及时地调整心理辅导的内容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学生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反馈。成功,对一个学生本身来说,是对其进步的最高奖赏,能激励其更好进步。同时,成功者又是一个绝好的榜样,褒扬他是激励其他同学最有力的手段。在教学管理中,通过评出每月“进步之星”的做法,让同学们去体验转变、进步的喜悦,追求成功。另外,将走出校门(或就业或升学)同学的感受——取得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他们在校时的心理表现、变化等。以书信、座谈等形式反馈给在校同学。激起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前进的信念,增强追求成功的欲望和信心,进而产生健康的心理活动,提高心理辅导的效能。
三、情感交流,贯穿始终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属非智力因素,是对人的身心各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不仅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的确信,如果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示,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过程,认识的程度也与情感有关。从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要注意运用好“情感”这一杠杆,首先班主任要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重视和增强自己活动的感染力,以丰富、高尚的情感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次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发挥情感感染力的作用。再次,利用好情感迁移功能,设法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的积极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上,即“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甚至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应随时把着眼放在如何增强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中,注重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一、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为很好地实现目标,首先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现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为此开展了“中学生心理行为情况调查”。
从学习、与人相处、有哪些不良习惯,怎样看待家长、老师的批评,与异性交往持何观点、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私下里与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等二十九项内容,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十二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对升入理想学校缺乏信心的占71.3%。
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正确对待、厌烦的占71.4%,认为自己有不良好习惯的(如:抽烟,上网吧,说谎等)占49.7%,在精神上需要别人帮助的占63.4%。
在“最害怕的”一栏中有72%的同学填考试成绩不好,遭家长老师的批评;对与异性的交往过密有31.3%同学不赞成,有42%的同学表示不会有坏影响;私下谈论与学习做人无关的占71.9%。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调查,掌握了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具体工作: 1、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同学们在校表现,向他们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积极创造适于学生成长的社会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通过召开“让别人妒嫉我吧”主题班会,培养同学们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心理品格和成就事业的毅力。
通过主题辩论“怎样对待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指责”,帮助同学们培养耐受挫折、宽厚待人、能屈能伸的心理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把握好时机,以不定形式,训练同学们胜不骄、败不馁、不自卑、不怯场等心理品格以及自控能力、社交能力等。
3、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只有在学生自觉成为教育的主体,即把外来的要求转变为自觉行为时,教育工作才能有真正的效果。
而自我教育的前提便是一定的自我意识水平。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体验、自我概念、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形式。
自我意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制约。
自我意识较高的同学,一般都有较积极的自我形象,容易悦纳自己,做到自爱、自重、自信、自尊,而这恰是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走向成功之路的基本条件。
为此,班主任要帮助每个同学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如在班级张贴“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标语,以及与之相关的条幅,营造环境,时时警觉同学。
让同学们喊响“三我”口号——“我要做好,我能做好,我一定做好”,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的“积极进步二十要”,将它们制牌挂于教室前方,创设氛围,让同学们时时对照,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意识。
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要及时指出同学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予以引导、纠正。
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会产生改正和提高的愿望。
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从而使其产生奋进的信心。
除运用的自我督促、自我命令、自我鼓励手段外,还注意让同学们做到自我计划、自我禁止。
让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还要帮助学生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冷静地观察自己,客观地去分析自己的个性的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探索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动机水平、正视自己的价值。
如:开展以“我有陋习吗?我现有的习惯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为主题的演讲讨论。
通过这一活动,让同学们都受到了很好地教育,无陋习者认为更进一步提高,有的也有了很好地认识,以致努力改正。
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其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班主任要帮助学生首先做好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亲近的同学、老师、家长的友好相处。
要引导学生掌握积极倾听的技能,准确领会他人意图的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与对他人的长处表示赞赏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向他人提出请求和委婉地向他人表达否定性意见的能力等。
如:开展主题演讲“沟通理解是关键——正确对待父母、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要求先认真写好演讲稿,然后进行演讲交流;开展“我应向他们学习”主题演讲,以致同学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等。
4、正确引导同学们对升学问题的认识。
造成学生厌学、抑郁等不良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升学的压力(能否考上理想学校,选择好理想的专业)。
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同学对此很盲目、很被动。
从而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拓眼界,使学生认识到社会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而满足社会需要便是自我价值的最好实现。
在此前提下引导学生,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不背包袱,发挥好潜能,从而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二、注重反馈,提高效能。
反馈...
心理健康征文范文
我抄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
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1、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2、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
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
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
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
因而,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4、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
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差距,使其顺利成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
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
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
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
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
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
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
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
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
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
这些心...
如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其实,仔细一分析,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叛逆期,同时他们心态的不成熟决定着他们接受外界事物时的辨别能力也随时间及心态产生着波动。
容易冲动,容易暴躁,容易失态,容易伤人…..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到这些变动,逐步引导学生克服自身不足走出心理负面效应区。
参加培训之前,我只能凭借大学时学习内容及专家经验来进行指导,有时还行有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经过这次培训我找到了主心骨,它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理论的指导更重要的还有实际操练,受益匪浅。
结合我班情况,我小结一下,学生的心理基本上有这样几类:1、学习压力太大,严重自卑;2、家庭经济优越,充分自负;3、父母情感不和,学生心神不安;4、学习无动力,生活无目的;5、缺少责任心,做事不负责任;6、自我中心,不懂得关爱;以前我就会简单说教,现在我就能用具体事例来解决:例如学习动力的培养,学习动机的缺失会对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具体表现是认为学习不重要,而且非常枯燥、如果家长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只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不会主动的去涉及其他学习内容、一学习就觉得疲劳、要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需要家长用物质激励、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花在电视、广播上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会提前做计划等。
现在我根据所学内容具体加以指导,学生很容易就接受学习任务,具体可以采用目标激励、情景导入、争创第一等方式进行。
在面对失和家庭的孩子时,除了和学生本人交流外,还要接触其父母,双方共同出招关爱孩子,让他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亲人抛弃他们还是很关爱自己,引领同学共同协助他,逐渐走出心理阴影阳光生活,使他认识到生活有晴也有阴,生活不仅仅是阳光灿烂。
这样他的人生才是健康的。
第三题答案:婴儿吃饱奶后冲着母亲微微一笑,他是幸福的;少年得到心爱的玩具向父母灿然一笑,他是幸福的;青年找到合适的职业,他是幸福的;中年人家庭事业双丰收,他是幸福的;海子就曾说过: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劈材、喂马…… 他们都是幸福的,可见幸福这个概念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时期不同的人认识的幸福也是不一样的。
正如培训中所提到的:坐在三轮车上的拾荒者的幸福和坐在宝马车上的达官显贵的幸福指数也是一样的。
做一个教师,我也是幸福的,像海子一样,我选择了自己的幸福,他想做一个简单的人,从明天开始;而我的幸福从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那天就开始了,教师这个职业,清贫而低廉,从明朝起就被定为“八商九儒十丐”,看来教师仅比乞丐要好点,所以人们很多年一直都流传“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些都影响着一代代人们。
当然,从八十年代初期国家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一论题后,教师的地位才慢慢得以提高,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到知识所带来的巨大效应后也开始尊师重教了。
我们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也得到相应提升,做教师也变得越来越幸福。
我选择这个职业,一是家庭的影响,父母都是教师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对这一职业充满无形向往,二是教师这个职业永远年轻,谁能每天每年都面对年轻鲜活的面孔呢?三是只有校园才能永远和书本打交道,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懂理。
尽管它还是不能带来别人希望的升迁及享乐,但生活归到最后都是一种平淡,教书则能令人心态平和,眼界开阔,心无旁骛,最重要的还是看着学生一代代出息一个个选择美好前程如同农夫收获着希望渔夫收获着完满我收获的是满满的充实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 今天,明天,以及今后的所有日子,我都是幸福的。
作业3: 我的幸福,我是老师 读到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我就想到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心理体验。
做一名幸福的老师,我想,这是每一位教师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追求。
可是,我们中可能就有人说老师工作累,老师苦,特别有的语文教师还说,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
这样的人能幸福吗? 我要做一名是幸福的语文教师,首先,我热爱我的职业,我会很自豪的向世人说我是一名教师,我是教语文的。
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有一所舒适的心灵小屋,才能为之奉献。
今年,我听有的人说,教师贫寒,钱都是省出来的;教师斤斤计较,很难缠等,这样的人,没有真正了解老师,没有靠近老师。
我要说,教师最伟大,奉献了自己,奉献了家庭,成就了他人。
你们想想,你们离开了教师的教育吗?你知道吗?热爱自己的职业,你就会幸福.把这份职业当作
浅议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努力克服学生学习心理的各种障碍。
一、呵护学生、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在活动中的一种认识倾向。
它受到情感作用会产生情趣。
教师要从情感入手,以激发学习困难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教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他们上课时怕教师提问,怕教师看他,课后担心教师找他。
为了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对待他们,使学困生感到教师可敬可亲;才能使他们在课堂上重拾自信。
如我们班的何仲贤同学,他在上课时经常把头低下去,不敢正视教师,生怕教师提问他。
我经过了解,原来是因为以前的教师提问时,他答错了,教师说:“这么容易你都不会做,真笨”。
后来我鼓励他说:“以前的教师怎么看你,已经过去了,现在我是绝不会这样看待你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学好的。
”从此,这位学生上课能大胆积极发言,成绩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二、实行民主教育,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强调单方面的要求是难以实现教学目的的,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发表自我见解的机会和时间,使师生之间能彼此沟通。
同时注意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领略解决问题的愉快,欣赏自己成功的快乐。
只有激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对学习发生兴趣。
教师对每一位学习困难生都要有一种耐心的期待,要引导他们自己和自己比,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相信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三、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受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和制约,但是人的正确认识、健康情感和坚强意志一旦变成人的自觉行动,就会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学习困难生虽然在学习上存在有做懒惰的思想,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思维还是敏捷的。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坚强的意志。
有的教师总认为学生年龄小,知识基础差,总想帮他们扫清一切学习障碍,课堂上讲得过细,没有留下学生思考的余地。
长此下去,便会养成学生的懒惰思想,一碰到稍有困难的题目,便想得到教师的提示,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也不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宜包办代替,要给学生留有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余地。
同时鼓励学生质疑问谁,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 很高兴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
由于到目前为止,学校教育还没有明确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材,以及本人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探讨之中,说得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见谅。
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它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关注热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心理辅导课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纯的心理品质的训练,它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如今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广大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怎么样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怎么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
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是我们达到这一目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呢?下面我就心理活动课的主题选择、目标设定、活动形式、教学的设计流程谈谈我的看法。
一、确定辅导主题主题的确定非常重要,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首先要从课程的名称开始。
课程的主题是一节课的中心或“灵魂”,好的主题能吸引学生,发人深省,引发相关的思维活动。
因此,科学准确地选题是班级心理活动课成功的前提。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班的具体情况确定。
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有什么困惑,其共性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个性的问题表现。
这样的设计才有针对性,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话可说。
我们在确定主题时要注意三点:⑴选题不要单一。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竞赛主题选择情况的调查中)大多数人选题集中在情绪和人际交往方面为主题的居多,而涉及学习心理、适应问题、网络问题、厌学问题、青春期问题等主题的较少。
因此我们应当选择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如“长大的感觉”“多变的情绪”“消除误会心舒畅”等等,这些主题内容具体形象、容易操作,课堂气氛也较活跃。
⑵主体范围不宜过大。
许多心理辅导老师在确定主题时,应该认真考虑主题的范围和课堂的容量,如人际交往、让世界充满爱、欢乐人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等等。
这些主题范围就过大。
主题过大,难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辅导任务。
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方面内容,内容确定之后要用通俗、准确的语言提炼主题。
例如进行“人际交往”方面的辅导,可以提炼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父母沟通”等这样的具体主题进行辅导。
主题要小,以小见大,这样师生在活动中就便于操作,并在活动中达到真正的体验和感悟,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⑶主题的内容不能引起歧义。
如有位老师选择了《信自己,收获大》这样一个主题,在辅导课临结束是进行总结提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呀!”有位学生回答说:“这节课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别人。
”因此,我们在确定主题时,要考虑主题是否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否则就会误导学生,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
二、设定辅导目标 辅导目标是学生通过辅导活动后要达到的学习结果,辅导过程就是围绕辅导目标进行的。
辅导目标是辅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确定了主题后,接着我们就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
目标的设计应当具有导向和调控的作用,应当具体,以便于操作.在认知上应该‘了解’什么、‘懂得’什么或‘转变’什么,在行为上要‘学会’什么,‘养成’什么或‘改变’什么,在情感上要‘体验’什么,‘感悟’什么。
其次,‘可操作’主要体现在目标的适度性上,既不超越、也不低估学生的年龄特征,目标的针对性应该非常鲜明。
”上完了一节课以后,听课老师往往会根据你所设置的目标去衡量一节课的好坏,看你的目标在你这节课上是否都达成了.而且目标的制定是否围绕主题而定。
辅导目标过多、太散,也就缺乏可操作性了。
比如:有一节主题为《快乐就在我身边》的辅导课,心理辅导老师把目标定位三个:1、让学生感受自己身边的快乐并一起分享快乐。
2、了解、掌握、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3、帮助学生增强对自己情绪的调控能力,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三个目标形成三节课的内容,要在一节辅导课中完成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一节心理辅导课中,辅导目标的设置不宜太多,目标要集中,不要面面俱到。
另外,目标的设置要有层次性,层层深入。
如《多变的情绪》一课,目标可设置为: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懂得情绪虽然复杂多变,但却是可以由自己来调控的、这两个目标简单明了,清晰、操作性强,并且层层深入。
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接受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社会 赋予的义务,也是促进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
有关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理论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而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则着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的辅导,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成绩,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希望以上的信息对你有用的,欢迎采纳。
急求小学生毕业生心理辅导讲稿
小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如何保持激昂的学习情绪同学们: 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
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一、现状分析: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面临着小学升初中毕业考试的严峻挑战,也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一站,按理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并把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为取得更辉煌的成绩而不懈的努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我了解和观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情绪浮躁,对学习缺乏兴趣,行为懒散,不能专注于学习活动,无法完成作业,浑浑噩噩,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健康。
二、形成原因: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过渡期。
尤其是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在情绪和情感上很不稳定,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开始体味无奈的烦恼和忧愁,出现诸多的心理危机,大多数同学都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因此出现思维联系困难、精力食欲减退,丧失学习兴趣。
诱因大体有以下几点:1、沉迷网络游戏问题1:你喜欢网络游戏吗?问题2:因为玩网络游戏耽误过学习吗?问题3:因为玩网络游戏和父母发生过冲突和争执吗?网游对学生的毒害非常大,几乎与鸦片没两样,因为网游是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研制的,杀伤力在于它能使你沉迷于此,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毒害青少年服务的,来达到商家赚钱的目的。
我班有一位同学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在网吧几天几夜不回家,无法自拔,亲情淡漠,自私冷漠,失去社会感。
当一个人的所有目标都能在虚拟的社会中轻而易举地实现时,可以想象这个人将对现实社会无所要求,所以现在周围的沉迷于网游的同学大都沉默寡言,在虚拟的社会中他得到了存在感。
使你将大把的金钱和时间都贴进去,仅仅为了实现虚拟的成就感。
根本无心学习,经常矿课,学习成绩也由优变差,最后考试几乎全挂。
而且这些同学最容易引发心理疾病,这必须赢起我们的警觉。
话题:告别网游你有什么高招吗?2、重视哥们义气哥们义气是校园里普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的交往现象。
它不仅存在于男同学之间,女同学之间也大量存在,哥们义气决不是真正的友谊。
问题1:当你的朋友让你帮他打架,甚至拿刀砍人时,你是否帮忙?问题2:你为维护哥们义气惹过麻烦吗?问题3:为哥们义气你烦恼过吗?影响过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吗?小故事:为了三角钱的纷争,一群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因哥们义气,卷入一场街头血战,最终落得纷纷入狱的可悲下场。
2001年6月14日傍晚,大厂某市场烟酒店老板陈某,为3角钱的差价,与卖西瓜的小姑娘发生争吵继而扭打起来。
小姑娘的弟弟小强及陈妻闻讯后,赶来一同加入“战斗”。
不一会儿,小强的家人来到陈某店前兴师问罪,双方言语不合,又打了起来。
陈某夫妻终因寡不敌众,不仅脸上挂了彩,一条项链也不见了踪影。
民警闻讯迅速赶到,及时制止了双方的打斗。
此时,陈某的儿子陈磊正好从外边闲逛回来,见状怒火中烧,骑车来到某游戏室,找到平日厮混的好友徐、钱、尤等人帮忙。
众人分乘两辆马自达赶到市场,陈磊则直奔郊外某屠宰场,取来一包砍刀。
小强刚一露面,众人一阵乱砍,小强顿时血肉模糊,陈磊一伙四处逃窜。
案发后,众人自知闯下大祸,纷纷逃往外地。
经警方全力缉捕,涉案成员纷纷落网,只有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徐某案发后便销声匿迹,警方遂上网全国追缉。
日前,沿江工业开发区山畔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获取一条重要线索:徐的朋友在某舞厅为其“洗尘压惊”。
所里立即安排警力直扑该舞厅,将正在舞池中轻歌曼舞的徐某当场擒获。
经审查,事发后徐某辗转高淳、扬州、宿迁等地,一直隐姓埋名,在街头餐馆当厨师,两年来有家不敢归,遇到清查就躲,看到警车腿就打软,一直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面对即将到来的牢狱生活,徐某后悔莫及,大叹:哥们义气害死人!去年我校一名初一男生,终日为哥们义气而奋斗,无心学习,只要是哥们的事就是他的事,不分是非善恶,不管后果,盲目地帮忙。
为此一次次地参与打架,最后被勒令退学,荒芜了学业。
话题:当你的朋友让你参与违纪违法的事件时,你应该怎样拒绝呢?3、来自交际的烦恼:问题1:你在同学中受欢迎吗?问题2:你和父母、老师及同学有过误解和矛盾吗?问题3:当你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你还能专心于学习吗?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交往是你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给你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愉悦的情绪,相反会使我们情绪低落,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而我们正处于人际交往的不稳定时期,及矛盾多发期,同父母之间:意见不一、观点不同,为此要么和父母冷战对抗,要么和父母争吵顶撞;同老师之间:老师批评不服气,或因一件小事猜疑老师不偏向,不公平等,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和同学之间:这个时期比人生的任何时期都更重...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一、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他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为很好地实现目标,首先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现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为此开展了“中学生心理行为情况调查”。
从学习、与人相处、有哪些不良习惯,怎样看待家长、老师的批评,与异性交往持何观点、你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私下里与同学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等二十九项内容,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对在校十二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对升入理想学校缺乏信心的占71.3%。
对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不能正确对待、厌烦的占71.4%,认为自己有不良好习惯的(如:抽烟,上网吧,说谎等)占49.7%,在精神上需要别人帮助的占63.4%。
在“最害怕的”一栏中有72%的同学填考试成绩不好,遭家长老师的批评;对与异性的交往过密有31.3%同学不赞成,有42%的同学表示不会有坏影响;私下谈论与学习做人无关的占71.9%。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调查,掌握了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便可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具体工作: 1、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同学们在校表现,向他们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积极创造适于学生成长的社会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通过召开“让别人妒嫉我吧”主题班会,培养同学们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心理品格和成就事业的毅力。
通过主题辩论“怎样对待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指责”,帮助同学们培养耐受挫折、宽厚待人、能屈能伸的心理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性格。
把握好时机,以不定形式,训练同学们胜不骄、败不馁、不自卑、不怯场等心理品格以及自控能力、社交能力等。
3、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只有在学生自觉成为教育的主体,即把外来的要求转变为自觉行为时,教育工作才能有真正的效果。
而自我教育的前提便是一定的自我意识水平。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体验、自我概念、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形式。
自我意识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情感、意志、行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和制约。
自我意识较高的同学,一般都有较积极的自我形象,容易悦纳自己,做到自爱、自重、自信、自尊,而这恰是学生保持心理健康、走向成功之路的基本条件。
为此,班主任要帮助每个同学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如在班级张贴“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标语,以及与之相关的条幅,营造环境,时时警觉同学。
让同学们喊响“三我”口号——“我要做好,我能做好,我一定做好”,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的“积极进步二十要”,将它们制牌挂于教室前方,创设氛围,让同学们时时对照,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意识。
同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要及时指出同学们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予以引导、纠正。
学生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会产生改正和提高的愿望。
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鼓励,从而使其产生奋进的信心。
除运用的自我督促、自我命令、自我鼓励手段外,还注意让同学们做到自我计划、自我禁止。
让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还要帮助学生从第三者的角度去冷静地观察自己,客观地去分析自己的个性的积极特征和消极特征,探索自己的实际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动机水平、正视自己的价值。
如:开展以“我有陋习吗?我现有的习惯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为主题的演讲讨论。
通过这一活动,让同学们都受到了很好地教育,无陋习者认为更进一步提高,有的也有了很好地认识,以致努力改正。
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其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班主任要帮助学生首先做好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亲近的同学、老师、家长的友好相处。
要引导学生掌握积极倾听的技能,准确领会他人意图的技能,帮助学生形成虚心向他人学习的态度与对他人的长处表示赞赏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向他人提出请求和委婉地向他人表达否定性意见的能力等。
如:开展主题演讲“沟通理解是关键——正确对待父母、老师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要求先认真写好演讲稿,然后进行演讲交流;开展“我应向他们学习”主题演讲,以致同学们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等。
4、正确引导同学们对升学问题的认识。
造成学生厌学、抑郁等不良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升学的压力(能否考上理想学校,选择好理想的专业)。
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同学对此很盲目、很被动。
从而班主任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拓眼界,使学生认识到社会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而满足社会需要便是自我价值的最好实现。
在此前提下引导学生,确定切合实际的自我期望值和奋斗目标,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不背包袱,发挥好潜能,从而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二、注重反馈,提高效能。
...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个人的个性稳定性出了问题要考虑为异常如燥狂症及抑郁症的表现。
(单38、42、49)分析过程:从主要症状找原因看客观事实与主观体验间是否一致.是否符合以上的三个原则. v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那些? 心理不健康 1一般心理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 3,含部分可疑神经症 (二)诊断程序:1,分析求助者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2,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的性质,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方面是否受到影响,影响的程度.4,病情持续的时间.5,有没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一般心理问题: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原因)产生心理冲突(冲突)体验到不良的情绪体验(负性情绪体验)2不良情绪反应不间断地持续一个月或间断持续两个月仍不能化解.3,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保持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工作,学习与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自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既使与最初发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类似不良情绪. (三)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1,分析求助者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导致一般心理问题多是一般现实原因,现实中的困难,生理或社会性质事件.2,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的性质,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的冲突来自于生理或社会性质的应激源有求治的愿望.希望通过咨询选择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帮助自己摆脱困境.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方面是否受到影响,影响的程度. 症状不泛化.反应强度不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仅是效率有所下降.自己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很明确,自己对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也能很有逻辑地分析利弊.v 4,病情持续的时间. 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不超过两个月.v 5,有没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严重心理问题1,原因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剌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限在一年内)3,遭受的剌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失去理智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以逐渐减弱,但是单纯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于解脱.对生活工作及社交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被最初的剌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剌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剌激,也可以引起类似反应既反应对象泛化. 第二部分心理咨询技能 倾听v 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基本要求.v 倾听的重要性和意义:l 获取信息。
l 传递尊重l 进行评估和诊断l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倾听的注意事项v 急于下结论(判断先于倾听)v 轻视求助者的问题(缺乏共情)v 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v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总结:可问可不问时,少问;可说可不说时,少说。
有时点头比说话是更好的倾听方式。
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举例:你讲话怎么这么多口头禅;你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等等做这种评判要注意:1、不轻易做出;2、不要在学生还在叙述问题时就讲;3、不要仅仅只作判断而没有具体有说服力的解释;4、尽量少作这样的评判而改用别的方式。
如果师生关系好,老师又适时适度有根据地分析问题,还是可以的。
积极倾听中的非言语信号故事:一位病人住院了。
由于他的病症不重而且典型,主治医生就用他做模特让实习学生练习。
医生跟学生们约好:“你们一个接一个进去检查,如果能诊断出来他是什么病就对我点点头,如果诊断不出就对我摇摇头。
”学生们按他说的做。
病人看到穿白大褂的人一个接一个进来,每一个都面露愧色、摇摇头默默无语地出去,病人的神色大变,“扑通”一声跪在医生面前:“救救我!”医生和学生在惊愕之余赶紧解释。
不论怎么解释,病人都更相信自己的眼睛:自己得了不治之症,那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
v 目光接触v 身体动作:手放在来访者能看见的地方,让他安心;胳膊不要抱在胸前,这样不会让来访者有被拒之心门外的感觉;身体前倾是一种尊重;跷二郎腿代表漫不经心;腿部自觉不自觉的抖动会干扰来访者。
v 说话声音:清晰而温暖;柔和而坚定倾听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回应v 点头(适时适度)v 常用的词句:是的、噢、确实、真有意思、说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说得更详细些v 重复回应:重复来访者所说的 关键词或句子,并 不添加任何其他内 容。
共情(投情、神入、同情心)v Empathy:罗杰斯认为,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理解对方的情绪、感受和观点。
Put one's feet in other's shoes共情的正确表达v 咨询师应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v 咨询师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v 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情绪反应强烈的;表达比较杂乱的;寻求理解愿望强的应给予更多的共情v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共情举例求:我马上要去国外留学,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在国内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现在一下子走这么远,人地生疏,真不知道出去后会怎么样?师:出国是好事啊,有什么好苦恼的。
(缺乏)师:你看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