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荷塘月色分析
荷塘月色分析
语文教学本体论主要有四种:形式本体论、言语本体论、话语本体论和基本语言经验本体论。下面以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例,对比分析几种语文教学本体论。 这篇文章作于1927年7月,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因为写景的精致和浓厚的诗意而深受广大读者青睐。文章写作者为了排遣胸中的苦闷,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徘徊在这自己“日日走过的荷塘”上。细致的描写了作者一路上看到的景物以及自己的心情,情与景互相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语言本体论是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出现的一种本体观,其观点的最简化表述是:语文=语言。上世纪70年代末,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大潮再起,语文回归本体的问题再度提出,于是,语文=语言这一本体观又一次主宰语文界。这一次语文界高扬语言本体论意在突破语文=政治的樊篱,接续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传统。这一观点既有其清晰的一面,也有不清晰的一面。清晰明确的是本体的范围,也即语文学科内容本体上划定在何种范围之中,以语言为本体划出的是语文教育与其它人文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界线,因而也就把语文与与语文有关联的庞大的人文学科及其思想文化系统做了分离。它强调:语文属于语言教育。不清晰、不明确的一面是,语言仍然是一个有着巨大包容性的范畴,语文=语言这个本体观仍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学科内容的中心内涵,因此容易进入语文就是语言形式系统或者文体形式系统或者语文技能和方法系统。语言本体观在语文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应予肯定,但是,语言本体观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从这种本体观出发,是指示范了怎样的语言形式规范,锁定的是语言形式系统,为学生介绍散文的写作规范,散文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写散文也要形散而神不散,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仅灌输散文的写作方法、特点和真正让同学们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散文是不一样的,这样做并不能让他们真正有所收获。与此相反的,教师应该从活生生的语言运用产品出发,让学生面对言语性产品,而不是一种形式规范,这体现的是基本话语经验本体论。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以意逆志,去感受作者的感受,进而得到自己的感受。比如第二段中作者对小路、树和月色的描写,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承接,作者认为今晚的月色很好,又体现了他的一种怎样的心境呢,细读文中的句子就可以发现他所用的语言比较随便,比较自然,如“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既然不知道名字,那本可以不说了,但作者还是提了一句,而且是给人很很轻松平淡的感觉。在应用文中,这种类似多余的写法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但在这里却平添了一种家常气息。这正体现了散文的文风。
言语本体论作为语文学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在语文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没有这一睿智的发现,我们的语文教育将仍在语言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的樊篱之中挣扎,我们将仍然蒙蔽于语文知识可以转化为语文能力的妄念,从而把语文课处理成知识记忆和技能训练的智力体操,使主题旁落。但是如果以言语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本体,我们将不知道语言学科要教什么,要学什么。因为言语的语意和体式是千差万别的,根据什么判别孰高孰下孰重孰轻孰优孰劣,在逻辑上言语本体是拒绝提供这样一个标准的,除非采取非教育的手段,强行指定某些言语类型,那实质上言语本体也已依附于另一个本体了。言语本体论揭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本体属性,但是却不能把言语理解成本体的实体,因为它根本不可能提供一个内容中心。言语是个别的,现实的,不具有普遍性,它可能只代表此时此地此人的想法,如果语文教学中侧重了言语的这一方面,那么难免会具有片面性。比如文中的这一句“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写流水被遮住不能看到水的颜色,说“不能见一些颜色”,在现代生活里,应该没有人会这么说了,因此语文学习应该吸取的是话语中经典的语言表达经验,而不只是面对言语文本“说了什么”。
在语言和言语之间还有一个“社会语域”层,这个社会语域里形成的语言规定即是“话语”。 话语中心说的意见是富有启发意义的,话语作为中项,作为一种桥梁,可以提供一个真正的切入口,通过它,也只有通过它我们才有可能进入深层的语言系统。从中项这一位置上看是无可置疑的,话语是进入语言普遍规定的必要阶梯和凭依。话语与言语的关联更为切近,事实上在《现代语言学辞典?话语条》中话语被表述为“可识别的言语事实”,是言语个别中的系统性模块,于是,可以肯定它是具有言语性的,仍然具有感性经验的内容和形式。但是话语本体论具有不可克服的自我封闭性,把话语定位于特定的时代,其概念系统、思维方式和情感、价值观都必定匡限于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这一局限造成它与母语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相悖,这样的语文教育只着眼于现在,割断了过去,也便失去了未来。当学生面对权威性的话语文本时,就会被话语同化,话语本体论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利。比如我们将下面一段话想象成语文课本中给定的思路,那么这样就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权,“作者在文中所极力描写和赞美的对象——‘荷’与’月’,又正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这是因为’荷’出淤泥而不染,’月’又是纯洁美好的象征。作者写作此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托物言志。”对于文中的荷和月对每个人而言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应该答案统一化,对于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感受可能就是不一样的。对于荷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赞美,对于作者的文人情怀,应该是有学生有选择的去体悟,而不是把所有的东西作为一个范本生塞硬套给学生,这种无条件的对标准的复制,会让他们失去语言生成的可能。
基本语言经验的形态是经验。经验形态简言之就是保留着感性特征与状态的智慧(程序、方法、知识、技能),语言经验就是一种生活智慧与语言智慧的混合体。经验作为语言学习内容的形态是符合母语获得的规律的,因为,经验是感性的,是读者可以进入的,也即读者的感觉、感受、体验、情感、思想等语言心理要素可以被激活的对象,而不是只需理解和记忆的对象;经验是具有程序性的,是可以模仿迁移的东西,是可以过渡为言语实践的东西,不仅在内涵上也在语言表达的形式上,经验都提供着具体的方案。基本语言经验的核心是典型的生活智慧和典范的语言表达智慧。基本语言经验应具有两种结构,一个是历时结构,一个是共时结构,历时结构提供的是不同时代的社会话语系统,共时结构则提供穿透历史时空的普遍规范。没有前者,经验也就失去了具体性、历史性、现实性,也就失去了言语性。而没有后者,经验就会沦为个别性的陷阱,这正是话语说的误区所在。
从基本语言经验本体论出发分析这篇散文,应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教本课时,一方面要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散文是开放的审美结构,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他们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感受优美意境,获得审美愉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比如对文中这样一段描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菏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的确是一段很美的文字,教师应该做的是只是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鉴赏这段文字,这样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才不会只停留在某某名家评论的水平上,只有进入了状态,才能够把文章中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个享有的过程,学生就不曾获得语言。如果不强调让学生去鉴赏,语文的教学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以上就是以《荷塘月色》为例,对四种本体观的分析,至此,可以发现,基本语言经验本体论是四种本体论中最靠近语文教学本质和最为清晰的一个。
范文二:荷塘月色分析
高中课文《荷塘月色》美育构思分析
郭军芳 陕西省旬邑中学 711300
摘 要: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一篇课文教学的成功,必然是融合了美育、运用了美育手段的教学,必然是依据教材所展示的美,去引导学生认识美、分辨美、感觉美、创造美,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步养成较为系统的审美观,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崭新的飞跃。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别开生面、令人向往的,其效果不言而喻。
关键词:美誉 荷塘月色 朦胧
一、深挖教材,找美辨美
作者写作是“用意十分,下笔三分”,我们要对文章内容和艺术上的精妙之处进行体味,对那些隐藏在语言深层的“七分”仔细揣摩,就必须把景物之美、高尚情操之美、语言之美及布局谋篇之妙挖掘出来,然后有机地进行美育。《荷塘月色》是一篇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的散文,具有:
1.朦胧素淡、温柔静谧的画面美。它不像西子湖六月荷花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艳、开阔之美,也不像白居易所赞赏的“菡萏生泥玩亦难”的不卑不亢、不容亵渎之美,更不像现代作家孙犁笔下的“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来??像铜墙铁壁一样”所表现出来的阳刚之美。
2.正直高尚的情操之美。它不像白居易“可使寸寸断,不能绕指柔”那样的坚强不屈之美,也不像曹植“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那样的视死如归之美。
3.音韵铿锵的语言美。文中“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脉脉”、“静静”、“薄薄”等叠词节奏铿锵,音韵和谐,给人一种愉悦的美感享受。
4.圆型的结构美。《荷塘月色》的结构,不管是外结构还是内结构,都是圆型的:作者从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完成了一次夏夜游;作者的情感思绪
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恰到好处地展现了一段心理历程。
5.含蓄美。在当时,作者既对黑暗的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只好去荷塘寻找一个精神避难所以求得暂时的超脱。这些,他在《荷塘月色》中都未明说,仅把“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文眼作为一条无形的纲,去连结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含蓄地抒发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用“独处”时的“独语”、“淡淡的”景物、“别有风味”的“小睡”,含蓄地表现出他的人生理想。
二、创造发挥自己的美育技巧,增美促美
要想在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想优化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在教学中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了解美学的内涵及种类,能辨别各自不同的特性,并对语文学科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具有全面而精深的理解;更须充实自己的美育才能,练得一口抑扬顿挫、新鲜生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讲究得体的服饰及自然雅致的发型、潇洒的举止,设计简明、优美的板书。如此,教学的局面将会是多么生动美妙、如诗如画!《荷塘月色》美的意境、美好的情感怎能不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绪,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三、创设佳境,赏美悟美
有人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科学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使学生奔驰在知识的大草原中,产生一种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感。
1.动之以情,激发兴趣。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或可把情感的纽带抛向学生,用自己活的激情、火的热情、美的感情去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去拨动学生胸中的琴弦,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有一种“如坐春风之中”之感;或可引起悬念,于无疑处设疑,犹如“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激发起学生好奇的涟漪,荡起想象的浪花,让他们在教学内容展现前先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春天”。《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感情的抒发是其中心线索。因此,可用凝练而深沉、简洁而形象的语言,配上淡雅的服饰和慷慨激昂的举止,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惨烈、朱自清无所适从的苦闷与彷徨、“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豪迈悲壮传达出来,让学生对朱自清的处境感同身受,跟
着作者的笔触去清华园的荷塘赏月色、赏荷花,去感受本文独特的意境;然后因势利导,启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去体味朱自清在当时苦闷而彷徨的心情,去感受朱自清洁身自好的爱国情怀,去领悟朱自清当时“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
2.运用电教手段,示之以形。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可运用电教手段,或播放录音,或放映一段影视,或制作一些幻灯图片??创造悦目、悦耳、悦心的意境,在审美对象和学生自身审美能力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开辟一条审美的渠道,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和创造作品所提供的形象、姿态、性格,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
《荷塘月色》虽以感情抒发为中心线索,但其感情的抒发则是寄寓在优美的景物画面的连缀中,文中景物的朦胧素淡、温柔静谧正是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体现。如此,在赏析文中优美的景物画面时,可播放《二泉映月》配音,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激起他们心中爱美的兴趣,让他们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或利用多媒体再现月光下荷塘月色的美景,把文中无形的文字变成有形的画面,让学生直接面对美景进行鉴赏,领会文中景物的美妙和景物描写的高超,感悟情景交融作为上乘散文标志的内涵。
范文三:荷塘月色评析文章
三图辉映 魅力无穷
姬杰峰 高固华
历来成功的散文名作,或以意境取胜,或以情趣取胜,或以哲理取胜,或兼而有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其独特、感人之处在于,作者善于运用精妙无比的纯正现代白话语言,为我们精心描绘了真实寂静的背景图、空灵秀美的荷塘月色图和浪漫风流的江南采莲图。三幅图景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精美的散文意境。
作者首先在文章的第一、二、三段和结尾段的后几句,用三段多的文字精心绘制了观赏荷塘月色的背景图。一是心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明下面写景是为了摆脱这不良的心绪;二是动机,“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表明下面描写的荷塘是与白天不同
的,即发现荷塘的另有一番的样子;三是环境,“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回来的时候,“妻已睡熟好久了”,表明当时是很晚的、寂静的。四是行动,“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是“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表明是独自一人,轻悄悄地出去游览,无人打扰,可以尽情欣赏和想象的;五是途径,“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为什么说日日走过,又少人走呢,说明这条路不是白天经常走的那条路,是今晚才走的路。这真是曲径通幽,表明今晚所见的景色是别人未见的,是自己的发现。
第四、五、六段集中笔力向我们描绘了他所发现的优美空灵的荷塘月色图。第四段描写月下荷塘,作者运用他的生花妙笔详细地描写了他观
赏到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流水。“曲曲折折的荷塘”,“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一段没有出现一个月字,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之下。并从色彩、光华、质地上描写月光下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荷花之美丽。也写出了微风过处的小小动感,“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花清香的似有似无、时断时续的特点如歌声的舒缓、悠扬。这是月夜独处时的幽雅感受。“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此处是俯视,俯视中又有上下的层次。
第五段描写荷塘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笼”等字写出了月色的朦胧柔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写出了月光的摇曳多姿。月色难写,多用影描,这是我国文学的传统表现技巧。如古诗“云破月来花弄影”,用花弄影来具体描写月光的明亮。作者继承了这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月色,使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不均匀的月色,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形成了和谐的旋律,如名曲般优美、悠扬。这里,荷叶如裙子、荷花如美女、荷香如歌声、月光如流水、月色如名曲,
这片荷塘月色简直成了人间仙境。这是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时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是“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的荷塘的样子,并不是一个虚拟的、理想的荷塘(姚敏勇《名作欣赏》2003年,期),也不是“朱自清的一次幻梦即幻想”,不是“根据他的潜意识愿望重新幻想了一次月游荷塘”(杨朴《文学评论》2004年,期)。
第六段描写荷塘的四面,重点写树。“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然后随意点染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路灯光和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没精打采的路灯光映衬月光的明亮,蝉声、蛙声的热闹反衬四周的寂静。这段描写真实可信,感觉不到丝毫的虚幻,树与山、灯光等景物浓淡相间,别有趣味。如果认为上两段是幻游荷塘,那么这段描写是什么
呢,恐怕难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其实,这段描写与上两段写景结合,构成了荷塘月色由点到面,由下到上,由近到远,由形、色到声、光的立体感、层次感,写得有形、有味、有色、有声,真实可感,令人回味无穷。
这三段是本文的主体,也是本文描写最精彩的部分。这里,作者不惜浓彩重墨,运用大量鲜明生动的比喻,如明珠、星星、美人、歌声、波痕、梦、名曲等以及极富表现力的动词,如泻、洗、浮等,真真切切地把荷塘月色之美展现给我们 ,意境宁静中有动感,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富有诗情画意。摇曳多姿,美不胜收。这一片天地是作者的创造,是作者心中的圣地,是作者超出平常的自己到的另一世界。
但还没有完。作者又用两段文字向我们描绘了古老而又浪漫的江南采莲图。“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采莲的
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并引用梁元帝《采莲赋》里的话“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餻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和《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来渲染当时嬉游的光景:衣着艳丽、唱着艳歌的少年男女,荡舟心许,兼传羽杯,迁延顾步,浅笑敛裾,低头弄莲子,尽情嬉游。“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可见当时采莲的热闹、有趣、风流浪漫。但是“采莲不是为了真的采莲,采莲也不止是少女表现自己的美貌和众人去看少女的美貌??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性爱??采莲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爱情风俗”(杨朴,同上)。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感情,此情此景自然
引人遐想,逗人情思,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地直接抒情,表达了自己的向往与遗憾之情,“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他又“到底惦着江南”什么呢,不就是那幅已经过去,相当遥远,无法再见的采莲图吗,“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不是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吗,这是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时“忽然想起”的,是作者的自由联想和梦想,是作者感情的自然升华。
三幅图景同样优美,同样动人,却又大异其趣。寂静的背景图是作者观赏荷塘月色图的社会现实基础,完全是真实的,语言朴实,情感丰富变化大,寂静而暗淡。荷塘月色图是作者今晚观赏到的眼前景象,所以以写实为主,合理想象,描绘细致,手法多样,比喻、拟人、通感等各尽其妙,突出图景的清幽、宁静。作者的感情并未
显露,只是客观地静静地欣赏着、感受着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作者是喜是忧并不明显。相对而言,江南采莲图则是作者观赏荷塘月色图之后的联想,是古代的江南景象,所以以虚为主,叙述简略,手法单一,主要是引用古代的诗赋,突出意境的热闹、活泼。作者一边想象,一边议论抒情,尽情表达自己无限的向往、遗憾之情,具有浓郁的情趣美。杨朴认为“他要借‘荷塘月色’之梦,脱离和超越现实,进入一种新的幻境”。
这三幅图景明显地形成了三个层次,即不宁静的现实——宁静的联想——无限的向往。背景图是基础,荷塘月色图是过渡,而江南采莲图则是核心,内容最少,却是三幅图景的灵魂。它就像明灯,照亮了全篇,不仅使背景图的幽暗有了亮色,也使荷塘月色图的朦胧变淡了、宁静变活了。没有这个灵魂,全文就会黯然失色、缺乏活
力。作者之所以定题为《荷塘月色》,大概就是为了突出荷塘月色图的过渡作用,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其他图景。三幅图景就这样由今到古,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由宁静到活泼,由详细描写到简略叙述,由静静地观赏、联想到热烈地抒情、向往,三者相得益彰,组成了《荷塘月色》的全部内容,具体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特有的人生感受,即“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作者“爱冷静”的表现的话,那么江南采莲图正是作者“爱热闹”的代表。这一片天地是作者的,是作者为我们创造的另一世界。在这片天地里,作者感到了自由,忘记了忧愁和白天的“不宁静”,“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这种自由和独处,是与现实政治的、伦理的不自由
相对的,不是“精神的避难”,而是一种理想和对现实不自由的超脱,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不自由”(孙绍振《名作欣赏》2003年,期),是作者一贯的生活希望所在。这种希望是作者的精神支柱,是作者生活的动力,是作者具有的被**高度称赞的民族气节的精神源泉,表现了我中华民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坚韧的伟大品格。有了这种追求,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压力压垮,永葆精神自由和人格的崇高。这不仅是修身、创业,也是治国治家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尤其是成年人所需要和追求的。这才是文本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是本文人文精神之所在。
有趣的是,我们对《荷塘月色》的解读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九十年代以前,以赖瑞云先生的专著《混沌阅读》中所列为代表。
第二阶段大致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抓住文章的第一句,对文章进行社会学的分析。第三阶段大致是新世纪开始,主要是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接受美学对文章进行文本解读。第三阶段的分析拓宽了我们学习《荷塘月色》的思路,有利于我们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把握。散文是讲究意境美的,对散文的意境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阐释,这是本文力争达到的目标。
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钱理群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
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
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
但“预习提示”中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陈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却是不全面的。近年学术界在考察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时,于《一封信》之外,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的《那里走》一文。也许将《一封信》与《那里走》合起来,就可以较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朱自清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内心反应。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正像教材“预习提示”里所引述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
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
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
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图画,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在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课本将朱自清描写充满“人生味”、生命活力的南方景色的《绿》与《荷塘月色》编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它们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两种人生境界,确实耐人寻味)。
不过我们在注意到朱自清这类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还必须看到,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内心矛盾及其外在表现形态都不可能如鲁迅的“大爱”与“大憎”那样激烈与极端,同样具有“平和”的特点:《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写的不是“酣眠”,而是“别有风味”的“小睡”。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范文四:《荷塘月色》文体分析
《荷塘月色》 文本细读与教学方法
《荷塘月色》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篇不可多得名篇佳作,被许多文学家奉为经典,也是高中语文课本里极具代表性和学习性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笔下流淌出来的荷塘月色之美景,令人心驰神往,同时作者寄情于美景之中的淡淡的愁思,也使读者产生出无限的回味。朱自清先生酿出的《荷塘月色》这一杯美酒,融合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汇入了作者无限复杂的情感感受,醇厚甘甜,越品越香,令人欲罢不能。
文章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淡淡的哀愁。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这篇散文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散文作品。文章通篇读下来,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怀郁结于其中,使读者也不免发出一声叹息,那么是什么使读者这样郁郁寡欢呢?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文章的背景:文章写于1927 年7 月,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年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大屠杀, 白色恐怖空前残酷, 中国处在革命的低潮, 前途一时渺茫。善良、正直的朱自清先生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极为不满, 而知识分子的懦弱本性决定着他又不可能挺身而出, 站在时代的前列; 他欲埋头于古典文学中求得解脱, 幻想着超脱现实, 可似乎又有一种责任感, 良心时时促使他抬起头来, 关注国家, 情系民生。因此, 他常
常感到欲做不能, 欲罢不忍, 苦闷、惆怅、矛盾、彷徨, 然而又无可奈何。
文章全篇没有提到一个“愁”字,但却从荷塘的美景中衬托出愁、从蛙蝉的鸣叫中对比出愁、从淡淡的月色中映照出愁。表面上作者是在写美景,实际上却是在表达自己内心的起伏。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不仅仅要品味作者高超的散文写作手法,更要让学生自己来读出作者“颇不宁静”的情感。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有很多文章所透漏出的思想感情不是学生自己学习品位的来的,而是老师直接告诉答案了事,长此以往学生对文章的品鉴能力将会逐步丧失,甚至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后果堪忧。
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呢?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文章中在描写荷塘美景时引用了《采莲赋》这一首诗,可是在以前的语文课本中,《采莲赋》曾经是被删掉的,教师可以从《采莲赋》该不该删作为切入点,来使学生一步步走进文章的中心。有的学生会说这一段应该删,是因为与文章中心不符合,既然开头说内心颇不宁静,说明作者的内心苦闷,与这一段欢乐的气氛不相符。有的学生会说不该删,因为作者对荷花的描写,对月色的描写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愉悦,和《采莲赋》这一段感情相同。同学们的想法都是有道理的,这里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读出作者情感的起伏,让同学们在文章中找答案,最终得出文章的中心基调,同时体会出《采莲赋》不应该删,这一段热闹的描写是为了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以《采莲赋》该不该删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们讨论并且细读文章,独立的读出文章的中心情感,既不显得突兀,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值得一读再读,文章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学生在学习中既陶冶了情操,品味了优美的语言,也被朱自清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感所感动,是不可多得佳作。
范文五:荷塘月色 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
一、教材分析:
词语的解释和理解比较容易;但本文的写景抒情都比较细腻和朦胧,对一些字词的理解必须到位,所以必须先让学生结合注《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一,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释熟读作品,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景物和情感特色,体味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的意象和情感联想,从而带领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二、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基本感知写景抒情散文情景融合的特点,领略情景交融散文的妙处,掌握此类散文的欣赏及分析方法。
2、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朗读,整体感受本文的意境,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听录音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3、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来突破学习的难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读课文感受荷塘月色美景,并获 得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欣赏和分析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叠词等达成的对荷塘月色的成功描写。
(2)讨论理清作者喜与愁相交织的感情线索。
难点: 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相交织”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1、诵读与赏析相结合;
2、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步感知课文;2、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写“荷塘”“月色”的4、5、6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荷花以其高洁的形象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1927年,**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本文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听课文录音,初读感知课文并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分三部分:
一(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点明题旨)
二(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三(7—10):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四、品读课文第二部分(4、5、6段)
提问:听过录音,请大家说说,文章集中笔力写荷塘月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明确:4、5、6自然段 。
(一)品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
1、请一位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2、让学生为这一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结合文题归纳出最合适的——月下荷塘图)
3、师:这段文字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板书)
景 特点 修 辞 荷叶 —— 圆形舒展 ------------------ 比 喻 荷花——--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 比喻、拟人
荷香——--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比喻、通感
荷波(荷叶)—— 凝碧 ----------------拟人、比喻
流水 ---- 脉脉 ------------------------------拟人
引导明确:
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
(重点引导学生明确比喻和拟人的用法)
先找出用了比喻的句子;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例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圆形舒展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找出运用拟人的句子;例析:“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羞涩,意思是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专写人的情态的词。这两个词用来形容荷花妍媚多姿。
4、赏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问: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
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我们把五官功能相互转换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又称移觉)。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小结:细致描绘荷塘的容貌,顺序写出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层次井然,委婉精细,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整段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写荷叶、写荷花、写荷香、写荷波,都确然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二)品读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
2、让学生再给这段文字取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
3、(略)比喻句赏析:
师:在这一小节中作者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等。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不是比喻句)
4、(重点)体会句子中词语使用的妙处
这一小节中不仅仅句子用得好,一些字也用得非常巧妙。
①辨析: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
B、薄薄的青雾浮(升)起在荷塘里。
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明确: A、“泻”表现出月光似流水自上而下的动态 “照”仅写出光线的照射 。 B、“浮”表现出雾气朦胧,“升”则失去朦胧之态
②析:“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师:(总结)可见,虽是一字之差,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意境也相去甚远。我们要以严谨的姿态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在用字方面要仔细推敲。
5、析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一句转折复句是前几句描写月色的总结。作者又一次运用“通感”“移觉”的修辞说法,把上文描写的月光、树影揉合在一起,在读者面前,既树立视觉形象又树立听觉形象,给读者以清新雅洁的艺术享受。
小结:第五自然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多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工巧熨贴。有光有影,有明有暗,从月光的映照下又进一步写出了荷塘胜景。
(三)品读第6自然段
1、请全班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
有人认为,这一自然段并没有写月光,请说说认为这一段没有写月光的理由;有人认为这一段其实写了月色,请说说认为这一段写了月色的理由。
3、小结: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
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所有的景物都是在月色笼罩之下的,似乎无一处写月,其实处处体现了月色。 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4、学生比较这三段前后景的不同和情感的不同之处
(稍点拨):淡淡的-喜悦-哀愁
五、课堂小结
这三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六、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1、2、3自然段;2、鉴赏第三部分3、赏析文章语言艺术
一、复习
全班齐背文章4、5、6自然段
二、品读第1自然
1、女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讨论:“心里颇不宁静” “渐渐” “迷迷糊糊”“悄悄地”等词句的理解。
引导学生明确:
视觉所及,是渐渐升高的月亮;听觉所闻,是已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 妻子在迷迷糊糊地哄孩子睡觉,“迷迷糊糊”说明妻子也恹恹欲睡了。这既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和环境:夜深人静,又写出了文章开首透露的作者的心境。因为“心里颇不宁静”,就愈感到时间过得慢,所以月亮升高是“渐渐”;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而另有一番心思,即使夜深人静,妻子的眠歌也听不真切,只能是“迷迷糊糊”的。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文章写墙外已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妻子唱着眠歌,自己的运作是“悄悄地”,这些都照应到“夜深人静”。如此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
3、小结:第一段,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宁静的环境衬托了作者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三、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男生齐读课文第2然段;
2、第二段点拨分析:
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
②周围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
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③整段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气氛?衬托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3、问题设计:作者写去荷塘必经的小路,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要求学生反复诵读)
明确:实写沿塘的曲径;实写树木。
就“白天”和“夜晚”两个时间的情况说明“幽僻”,是虚写;虚写无月的黑夜的怕人。
4、小结:第二自然段,虚实结合,总写荷塘月色。寥寥几笔,勾勒荷塘四周环境,为下文具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作了铺垫。
四、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并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
引导明确:
第1句:描写了作者独游荷塘的姿态神情。第2、3、4句:又一次暗示自己独处月下于白天不同,说明现在自由,而白天没有自由。这里,再说平常身不由己。第5句:作者三说平常身不由己。
小结:作者在夜阑人静的深晚踱游幽僻的荷塘,再三感慨自己平时不得自由,流露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但又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把上面这些话和文章开首的那句话联系起来看,作者在现实世界的苦闷跃然纸上。
第6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既是下文详细描写荷塘月色的起领,又流露出压抑不自由的作者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的喜悦。
[板书]:自由(淡淡的喜悦)——(苦闷)
小结:第3自然段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披露文章开头“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讲读第三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2、问:夜游荷塘让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板书]:
联想:“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3、作者在文章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采莲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引导明确:一群少男少女(“妖童媛女”),采莲的情景是祥和舒心、热闹有趣的。(文中:热闹、风流)
4、作者勾勒了一幅江南采莲图,江南采莲图有何特点?
无忧无虑 自由幸福 快乐美好 相亲相爱
小结: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
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六、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写景、抒情的结合之上有独到之处。作者以自然的美反衬社会的丑。在对自然美的描写和赞美中,渗透着自己孤高的情志,深沉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由的向往。在苦闷中的作者“难得后来片刻逍遥”,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中,夹杂着作者不满黑暗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现实的淡淡地哀愁,正是这个基调给优美的荷塘月色披上了一件朦胧恬静的轻纱。作者的感情和景物的色彩融合无间。(要求学生具体举例)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本文突出地运用比喻,常常是连着用,成串地用,这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多方面去加强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生动性,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如第五节中描写月光沭浴的荷叶和荷花,连用两个比喻“似牛乳”、“似轻纱”,淋漓尽致地表现月光下的荷叶和荷花那种飘渺轻柔的姿容。至于第四节、第五节中被当代语言学家改名为“通感”或“移觉”的两个比喻,以前被人们称为特殊的比喻,更是妙不可言。
3、用词精当,富于表现力。本文用词准确鲜明生动,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煞费苦心。如第四节中“点缀”、“挨”,第五节中“浮”、“泻”等用得极其贴切。二是叠字形容词的匠心运用。全文共用二十六个叠词,有二字叠(AA)、三字叠(ABB)、四字叠(AABB)。很短的散文中大量运用叠字,丝毫不觉复沓,这主要是作者喜欢运用这种叠字来表现事物的特征和姿态,使得文章写景必豁人耳目,抒情必沁人心脾,同时也是为了使行文读来富有节奏感。(叠字的运用重点讲析: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而且,朗读起来也节奏鲜明,韵律协和,自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
七、课堂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八、作业设计
按给出的首句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合理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
寒冷的风呼啸地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