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门急诊病例吗?
主诉:包括诱因、症状、持续时间
体检:一般生命体征情况,专科体检情况,突出重点。
初步诊断
处理:检查、药物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是否手术、复诊时间等等
什么叫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1] 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
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
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
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示例
发热病人通常都会增加脉率和呼吸频率,但是观察增加的量是很重要的。
体温每升高0.6°C,脉率约增加10次。
一般地说脉率 与体温不一致”常见于某些疾病,如伤寒、疟疾、军团病、支原体病。
这意味着病人会出现发热和相对缓脉(如,体温每增加0. 6℃,而脉 率增加小于10次)。
在早期感染性休克的病人,常可见到心动过速 与发热程度不一致。
过度通气与发热不一致是肺炎和革兰氏阴性菌 的特点。
生命体征是什么?
生命体征 (英语:Vital signs),或称生命迹象,医学术语,是一组4到6个最重要的人体基本生理功能(维持生命)的表征。
这些测量结果被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提供潜在疾病的线索,并显示出恢复的进展。
每个人的正常生命体征 范围随年龄、体重、性别以及整体健康而异。
有四个主要征象:体温、血压,心律,呼吸速率,通常简写为:BT, BP, HR, RR。
然而,依据临床环境,生命体征 可能包含其他测量结果,称为"第五生命体征 "或"第六生命体征 "。
生命体征 的纪录是依循LOINC国际公认的标准编码系统。
拓展资料生命体征 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
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疼痛、血氧、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
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
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名词解释 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
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
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
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呼吸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动。
人体通过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要过程。
正常人的呼吸节律均匀,深浅适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2~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二)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三)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频率的改变 ⒈呼吸增快(>20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
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⒉呼吸减慢(<12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变 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六)呼吸节律的改变 ⒈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⒉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⒊间停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⒋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谨忧郁症的病人。
体温人正常体温是比较衡定的,但因种种因素它会有变化,但变化有一定规律。
(一)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
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⒉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⒊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
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正常人的体温在24小时内略有波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
生理情况下,早晨略低,下午或运动和进食后稍高。
老年人体温略低,妇女在经期前或妊娠时略高。
(二)体温的异常 ⒈体温升高: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等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
体温升高多见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支气管肺炎、脑炎、疟疾、甲状腺机能亢进、中暑、流感以及外伤感染等。
⒉体温低于正常:见于休克、大出血、慢性消耗性疾病、年老体弱、甲状腺机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在低温环境中暴露过久等。
脉搏心脏舒缩时,动脉管壁有节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脉搏。
检查脉搏通常用两侧桡动脉。
正常脉搏次数与心跳次数相一致,节律均匀,间隔相等。
白天由于进行各种活动,血液循环加快,因此脉搏快些,夜间活动少,脉搏慢些。
婴幼儿130~15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儿可快至120~140次/分。
(一)常见的异常脉搏 ⒈脉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
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⒉脉搏减慢(≤60次/分):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⒊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二)脉搏的计数法 ⒈直接测法: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
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
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 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股动...
简述生命体征的内容及监测生命体征的意义?
1、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
2、监测生命体征的意义: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评估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
详细介绍:1、生命体征就是用来判断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主要有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和角膜反射的改变等等。
2、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100次/分(一般为70—80次/分)。
当心功能不全、休克、高热、严重的贫血和疼痛、甲状腺危象、心肌炎,以及阿托品等药物中毒时,心率和脉搏显著加快;当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脉搏减慢;在一般情况下心率与脉搏是一致的,但在心房颤动、频发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时,脉搏会少于心率,称为短绌脉。
3、 生命四大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医学办称为四大体征。
4、生命四大体征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支柱,缺一不可,不论哪项异常也会导致严重或致命的疾病,同时某些疾病也可导致这四大体征的变化或恶化;由此,医生可依据“危急值 ”报告,向其家属“发病危通知”。
5、监测生命体征的意义:生命体征是标志生命活动存在与质量的重要征象,是评估身体的重要项目之一;它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和意识,这些项目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都有其正常范围。
生命体征如何评价皮肤
一、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一般要求: ①页面清洁,字体工整,表述准确,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涂改符合要求,无错别字,签全名。
②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使用医学术语,体现专科特点,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③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④护理级别书写次数要求记录一级护理病人1~2记录一次二级护理病人3~4记录一次三级护理病人5~6录一次如遇病情变化或有特殊检查治疗,饮食种类改变随时记注意:评估时相应时间栏内应记录生命体征 ⑤首次护理记录应与当班完成,出院时有小结 。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新入院病人应记录:时间、生命体征、入科方式、主诉、症状、体征主要病情等,主要治疗原则、处置情况、护理级别、饮食。
3、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4、另外:特殊检查(与疾病诊断有直接帮助的)要记录,例如,病理结果示**,胃镜示**,彩超示**,CT示**。
5、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原则上是有护理措施就得有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就是护士按照护理常规要求,为病人采取的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帮助疾病恢复的一种有效的措施。
例如: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发生。
半坐卧位有利于口腔、颈、胸、腹部手术;心、肺疾患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后,呼吸衰竭、气胸;头高位有利于脑出血恢复期,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一般病人)15~30°。
平卧位,适用于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胸、腰、椎手术后,疝修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平卧位,患者抬高30~40°等。
发烧病人物理降温均属于护理措施。
6、出入液量记录正常人每天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患有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腹水等疾病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和排出液量,成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因此护士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
记录内容与要求:每日摄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记录要准确,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量。
固体食物应记录其单位数目,如馒头两个,米饭一碗50g等。
每日排出量包括粪便和尿量。
对尿失禁的病人,应给予接尿措施或留置尿管;能自行排尿者,可记录每次尿量,24h计总量。
此外对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吸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引流的胆汁等,也应作为排出量加以测量和记录。
记录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夜班护士按规定时间(7Am)总结24h的出入液量并用蓝钢笔填写在体温单的专栏内。
7、总之: ①有针对性地记录病人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②记录病情变化症状、体征。
此项记录体现与护理有关的身体评估内容。
例如:心衰病人,医生查体重点是心脏和肺,心脏听诊有无奔马律、肺罗音等;而护士要观察尿量、饮食、输液量、测量体重等,用以观察病情是否转归。
③记录化验检查的阳性结果,以便观察病情。
不要求写主观分析内容。
④护理操作的内容应记录操作时间,关键的步骤等。
⑤临时给药应记录药名、剂量、服药后病人反应,从而能体现护理程序的连贯性。
⑥病人有症状时医生未给予处理意见,嘱“观察”,观察同样也是医嘱,要记录医生的全名嘱观察的内容。
⑦记你所做的事、做你所写的,没有做的不能记录,记录的内容,可作为法律依据来举证,以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二、手术护理记录单 1、页面清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页面记录的重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病人术前意思,手术体位,术中输血,输液情况,尿量,术后放置引流管情况,生命体征,皮肤情况,病人出室意思情况。
敷料,器械清点记录准确无误,术前,关前,关后核对数目相符。
巡回,器械护士签全名。
三、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 1、病情记载太简单,只有主诉,无症状,体征等,主动询问病人的少。
2、护士对主观与客观判断有混淆。
如果病人是主观感受,必须注明“患者主诉……”。
例如,“病人血压偏高”为主观记录,护士只描述血压的测量数值,不加评估。
3、排泄物、引流物、呕吐物性质未描述。
例如,咳嗽、咳痰、痰的性质、颜色、量是否带血等无应描述。
4、出入量记录不准确,只记录输液量,未记录饮食量。
5、神经系统疾病未描述病人大小便及有无恶心、呕吐情况。
6、病情记录不真实,同一疾病病人,二次入院病情描述与第一次入院截然不同。
楣栏中所填写诊断与入院诊断不相符。
有病情变化时,用药处理,找不到与诊断有关的内容。
7、只注重专科疾病,忽视整体评估。
例如:“支气管患者,专科描述咳嗽、咳痰等症状,下面出现糖尿病饮食。
还有,糖尿病患者合并眼底出血,在内科住院时,护士记录“患者自诉口干、口渴、睡眠差,指导患者*****等等。
几天后,转入眼科病房治疗,眼科护理记录是“患者主诉双眼视物不清一年,查视力为0....
四大生命体征分别是什么?如何测量?
一、四大生命体征分别是: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二、测量方法: (一)体温正常值及测量方法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婴幼儿。
嘱病人不能用牙咬体温计,只能上下唇啜紧,不能讲话,防止咬断体温计和脱出。
⒉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
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⒊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
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5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二)脉搏的计数法 1、常见的异常脉搏 脉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况有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如跑步、爬山、爬楼梯、扛重物等)、气候炎热、饭后、酒后等。
病理情况有发热、贫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脉搏减慢(≤60次/分):颅内压增高、阻塞性黄疸、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脉搏消失(即不能触到脉搏):多见于重度休克、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脉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2、脉搏的计数法 直接测法:最常选用桡动脉搏动处。
先让病人安静休息5~10分钟,手平放在适当位置,坐卧均可。
检查者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桡动脉处,压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动脉搏动为宜,数半分钟的脉搏数,再乘以2即得1分钟脉搏次数。
在桡动脉不便测脉搏时也可采用以下动脉: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肱动脉—位于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股动脉—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一个强大的搏动点。
(三)、呼吸测量 1、呼吸正常值平静呼吸时,成人16~20次/分,儿童30~40次/分,常为44次/分,儿童的呼吸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逐渐到成人的水平。
呼吸次数与脉搏次数的比例为1∶4。
2、呼吸计数法呼吸的计数可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数,一吸一呼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数1分钟的棉絮摆动次数是多少次即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3、两种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两种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以胸廓起伏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胸式呼吸,多见于正常女性和年轻人,也可见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症患者;以腹部运动为主的呼吸为腹式呼吸,多见于正常男性和儿童,也可见于胸膜炎患者。
4、呼吸频率的改变 呼吸增快(>20次/分):正常人见于情绪激动、运动、进食、气温增高。
异常者见于高热、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贫血等。
呼吸减慢(<12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颅内肿瘤,麻醉剂、镇静剂使用过量,胸膜炎等。
5、呼吸深度的改变 深而大的呼吸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症时的酸中毒;呼吸浅见于药物使用过量、肺气肿、电解质紊乱等。
6、呼吸节律的改变 潮式呼吸:见于重症脑缺氧、缺血,严重心脏病,尿毒症晚期等病人。
点头样呼吸:见于濒死状态。
间停呼吸:见于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剧烈疼痛时。
叹气样呼吸:见于神经官能症、精神紧张谨忧郁症的病人。
(四)、 血压测量: 1、血压的产生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称为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而言。
心室收缩时,动脉内最高的压力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内最低的压力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2、血压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缩压为12~18.7kPa(90~140mmHg),舒张压8~12kPa(60~90mmHg)。
新生儿收缩压为6.7~8.0kPa(50~60mmHg),舒张压4~5.3kPa(30~40mmHg。
在40岁以后,收缩压可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39岁以下收缩压<18.7kPa(140mmHg),40~49岁<20kPa(150mmHg),50~59岁<21kPa(160mmHg),60岁以上<22.6kPa(170mmHg)。
儿童各期生命体征正常值
小儿生命体征正常值 生命体征是维持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支柱,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小儿的生命体征与成人不同,且会随年龄而不同,家长要了解清楚。
1.体温 正常儿童腋下温度平均为36℃~37℃,一日内的最高与最低体温的相差幅度依年龄而增加,1个月时约0.25℃,6个月约0.5℃,3岁以后约1℃。
2.血压 儿童正常血压为:收缩压(毫米汞柱)=2*年龄+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3/5~2/3,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低于75~80毫米汞柱为低血压,收缩压在120毫米汞柱以上、舒张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上为高血压。
3.脉搏 新生儿在安静状态下平均脉搏频率为140次/分;1~12个月为120次/分;1~2岁为110次/分;3~4岁为105次/分;5~6岁为95次/分。
哭闹、精神紧张、体力活动等可使脉搏增快。
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5~20次/分。
此外,睡眠中小儿的脉搏因呼吸影响而出现轻微的节律不齐,属正常现象。
4.呼吸 一般年龄越小,呼吸越快。
新生儿44~40次/分;6个月~1岁为35~30次/分;1~3岁为30~25次/分;4~7岁为25~20次/分。
运动或情绪激动可使呼吸暂时加快,休息或睡眠时呼吸恢复正常。
一般孩子头囟大小是2.5*2.5厘米,在孩子出生十二到十八月之间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