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适合初学者临摹的印
漢玉印部分 ………………………………………… 第一頁
四字白文印部分 …………………………………… 第三頁
漢多字白文印 …………………………………… 第八頁
漢鳥蟲篆 …………………………………………… 第九頁
玉印部分
第?頁
第?頁
四字白文印部分
第?頁
第?頁
第?頁
第?頁
第?頁
漢多字白文印部分
第?頁
漢鳥蟲篆
第?頁
第?頁
,註,?由於鈴印方式或鈴印時間等問題,同壹印文或同壹枚印線條可能會有壹些不同,所以在本文檔中會將其壹壹列出,並不是重復。?本文檔收集不僅限於漢印,凡這合於新手臨摹,全部收集。?本人會不時更新此文檔,若有需要請關注百度“愛篆刻吧”?本人收的集印來源於以往自己收集的漢印以及他人所收集的印匯總,集中處理成可供打印后上石
的黑白印稿,只為惠及廣大篆刻新手,所以禁止商業轉載利
用,
收集者,百度贴吧 独孤败天萧天
范文二:漫画初学者的临摹样本
漫画初学者的临摹样本
个 人 简 介
张正宇,别号石门老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976年10月27日病逝,终年72岁。无锡北门外三里桥人。自小酷爱绘画。早年上过私塾,后在面粉厂当练习生,17岁时随长兄张光宇去上海,学习绘制广告和布景。与其长兄张光宇一样,张正宇的画风带有浓郁的装饰味道。曾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美术设计总顾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张正宇参加了60余出古今中外剧目的设计工作。作品勇于创新,以充满民族气派、民间艺术趣味和装饰美著称。
《漫画范本》
最初漫画都是刊载报纸和杂志上的,漫画家通过报刊作为研究和学习的媒介。除了报刊之外,在上世纪30年代最火热的漫画创作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创作漫画,漫画爱好者更是想了解漫画是如何创作的,这时漫画教材和漫画培训自然应运而生。
《漫画范本》1936年1月出版,编选者张正宇,中央书店出版发行,32开,黑白印刷,正文149页。
张正宇的主要生平事迹
20年代初:与长兄开设一家小型美术印刷厂,出版《三日画报》,参加上海的漫画会。
民国17年:与叶浅予创办《上海漫画》。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刊载漫画的画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曾短期出版 《抗日画报》和《新生画报》,并创作以抗日为题材的漫画。
民国26年:民国26年年底流亡香港。曾担任《申报》画刊主编、《星岛日报》印刷部主任、《新闻报》美术编辑,还与人合办《大众生活》。曾编辑出版《如此汪精卫》漫画集,继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民国34年:与长兄一起到达重庆,筹办中国美术工厂。抗战胜利后,他返回上海。不久赴台,被台湾省建设厅聘为专门委员,并担任台湾旅行社常务理事,负责编印《光复后的台湾》画集。
1950年春:担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舞台美术顾问。同时还先后兼任《人民画报》《美术》《戏剧报》编委,《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文艺》《中国建设》等刊物的美术顾问。曾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和北京市政协委员等。
1965年:与其兄合作创作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受到国内外的赞誉。晚年多作水墨小品,为人所珍藏。他的书画金石作品,后汇集成《张正宇书画选集》《张正宇书画金石作品选》出版。
漫画之龙开始奔腾
1927年秋天,中国最早出现的民间漫画团体上海漫画会诞生。上海漫画会专门设计了一个会徽“漫龙”,寓意中国这个神龙已经觉醒――漫画之龙也在奔腾了。据说这个标识是出自王敦庆的主意,由张正宇设计绘画。
1928年春天,漫画会创办了大型漫画刊物《上海漫画》周刊。编辑者和主要撰稿人是漫画会的骨干。编辑、画画、写作、拍照、跑印刷厂等最辛苦最主要的工作当时由叶浅予和张正宇负责。从此以后张正宇及其兄弟和一批漫画家的作品常见于各大报刊,开始了他的创作高峰。
当时的漫画刊物,如《上海漫画》《时代漫画》《漫画界》《独立漫画》等,一般的画报,如《上海画报》《时代画报》《良友画报》等都经常发表漫画肖像。有的刊物,辟了专栏,每期一张。当时的漫画肖像作者很多,张正宇就是其中的能手代表之一。
装帧艺术和现代派
到1935年以后,在中国漫画界掀起了现代派的热潮。这其中,以胡考、张正宇、张
仃三人的漫画作品最为突出。他们的漫画作品与一般印象中的报刊漫画作品在画风上有明显的区别,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作品,以现在的审美眼光看来,依然是非常地现代和时髦,让人叹服漫画家的艺术趣味和高超技巧。
可以说,张正宇和他的兄长张光宇、曹涵美及同辈叶浅予、鲁少飞等人,后来也都成为中国著名的漫画家。这些人到30年代更成为当时中国漫画界的中坚力量,起到了统领时代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张正宇投身装帧设计工作,成为舞台美术家和书法家。
1935年12月25日,张正宇作为本书编选者为本书撰写了序言,因本书平日难得一见,现抄录全文,以供读者知悉和明了张正宇和所有入选本书的漫画家共同的理念。
《漫画范本》序全文
漫画在今日,已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效用,受到很多读者的拥护,这是可喜的事。当然,将来的发展是意料中的事――譬如,用之教育,或启发儿童们的知识,这些都是可能的事,而且在别的国家,已悄悄地在发现了。
漫画之所以能迅速地传播给我们国家,其原因有二:第一,它是直接地给人们一种兴奋,第二,这种艺术在一般人的眼光中,是一个比较易于学习的东西。故数年之内,除了旧有的漫画作者,又产生了四百多位从事研究漫画的同志。
我们可以相信,一种艺术,不仅是艺术,可说是任何学术,欲就其进展,在某种条件下,是需要群众的力量来维护的,单凭一个人的智力,是绝不会有多少伟大的成就的。
于是,我希望大家都来研究这一种比较有趣的东西,好在这东西,是不需要多大的经费,或多的时间,去埋头,但凡对于漫画发生兴趣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用一支笔,一张纸,加以涂抹――这是最轻快的工作。
为了这一层简单的理由,我便联想到这种场合,是需要一本比较有组织的书本,供初学的人去临摹。所以我就厚颜,而且不客气地,编成了这本小小的册子。当然,有很多错误在里头,还希望明眼的同志们加以纠正。
这本小册子,是包括很多很多的漫画派别在里头,这意思是请临摹的初学者,在欣赏之余,选一种对自己最合适、最喜欢的画派加以临摹。因为我相信给初学者一种不满意的画派,硬叫他去死学,不但没有进步,而且对于他的前途也有很大的阻碍。
结语
范本是指书画等可做模范临摹的样本。我们翻看全书,其范本篇目包含全面,多达上百篇,如动物之种种、人物之种种、特写之种种,电影、战争、政治之种种……此特点一目了然。张正宇把当时报刊中常见的漫画创作形态和手法均进行了总结和收录。
如果读者看过《上海漫画》《时代漫画》《独立漫画》《漫画界》等30年代的刊物,你会发现《漫画范本》所编选的作品均来自当年发表过的报刊。本书唯一让人遗憾的是所选作品都没有注明作者,需要找到当年的报刊进行一一对照才能全面总结每幅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谁。
范文三:绘画初学者如何进行临摹
绘画初学者如何进行临摹
任何一门学科的创造和发展, 都要以前人的探索和经验作为基础。 学习绘画 也同样,一个初学者,要想尽快提高绘画技艺,只有通过临摹别人的优秀作品, 才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 古今中外的优秀画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秀 作品,向这些画家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临摹他们的作品。
1. 临摹的步骤
临摹学习,分实临、意临和默写这三个步骤进行。临摹过程中,这三者要相 互交叉并灵活运用。
实临。即忠于原作,求 “ 以形写神 ” 。在实临时,循着自己读画时的思想,一 丝不苟地练习。练习时要注意原作的处理方法,力求与原作一致,越像越好,如 果能达到真假难辨, 那说明已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了。 要带着研究的意识进行 临摹,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为什么要这样用笔、用色等。多实临,可以 增加初学者绘画技巧的熟练程度,丰富经验,加深对艺术作品构图、色彩、用笔 的辨别和鉴赏能力。
意临。即临摹时不拘泥于原作的形似。意临必须是经过实临阶段后才进行, 不然容易变成 “ 四不像 ” 。既可以整体意临,也可以临原作的某一个局部。比如人 物画中, 临摹的对象既可以是一双手也可以是鼻子等五官, 风景画中既可以是一 棵树也可以是一块草地等, 目的是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处理方法。 初学者在学习过 程中, 对某一概念模糊不清, 或写生到一定程度之后遭遇瓶颈, 水平停滞不前时, 都可运用意临的方法。 如在练习人物半身像时, 手的刻画较为复杂, 这就需要初 学者找资料,研究手的骨骼、肌肉及比例关系,并进行多次单幅临摹,才能掌握 其技法。
默写。 临摹作业结束后, 需要对自己的水平进行检验, 这就进入到了默写的 阶段。 前面提到的实临和意临, 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实践学习前人的技法, 理解前 人的观察方法和造型原则, 以及用色、 用笔的技巧, 并以这些知识和经验丰富自 己的技术。 默写不同, 其目的是锻炼记忆力 (超长的记忆力是艺术家必备的素养 之一) 和主动造型能力。 默写可以避免被动地照抄对象, 防止长期写生或临摹造 成的不动脑子分析单纯地抄调子、 抄颜色。 默写需要记忆力和想象力共同工作才 能完成。它能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无论是实临、 意临还是默写, 它们对于提高初学者的绘画能力都是必不可少 的,因为艺术缺少了传承或者创新,都是无法持续发展的。
2. 临摹的注意事项
首先, 要选择好的范本。 所谓好的范本, 是指应选择那些自己容易理解的作 品。这样,自己在实际写生时能直接模仿运用,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还应 尽量选择自己喜爱或擅长的风格来临摹。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对所临的 范本不喜欢,容易导致见异思迁,技能得不到巩固和提升,这对学习是不利的。 当然, 如果临摹一阶段后, 发现自己确实不能够适应这种绘画风格, 换学其他风 格也是可以的,只要不随意放弃就好。
其次,临摹特别需要和 “ 读 ” 相结合。 “ 读 ” 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读作品,二 是读理论。 “ 读作品 ” 的 “ 读 ” ,不是阅读的 “ 读 ” ,其真实含义是分析、研究,它是 解决疑问的必要手段。 “ 读作品 ” 就是带着疑问去临摹, 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要千方百计地去找出解决方法,或找资料,或向老师请教,或经过多次练习
范文四:学水彩初学者应用工具
水彩画:绘画的一种,以水调和颜料所作之画。颜料系用胶水调制,可溶于水,利用颜料的这一特性,水的渗融效果及纸的底色,易产生透明感及轻快、湿润的艺术效果。有干、湿、粗笔、细笔等不同画法。始于十五世纪欧洲,十八世纪在英国有很大发展,十九世纪初,英国成立水彩画家协会,出现专门的水彩画展。在西欧其他各国,亦有所发展。近代,我国留学海外习画者将此画种带回国内。由于我国有悠久的水墨画传统,有水技法相似,故较易为中国画家所接受,并将中国画用笔的特点和意境的处理融会贯通,使之具有中国民族风格。
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广为普及的一个画种,作为独立的绘画形式,其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一定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是出自德国画家丢勒之手,但成为独立画种并兴盛、发展是在英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水彩画同其他画种一样,因为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有其特长,也有其局限,从而形成了能
独立存在的艺术特点。
(一)工具性能
学习水彩画必须首先了解和熟悉水彩的工具性能,然后才能更好地掌握与运用它。
1、水彩颜料
水彩颜料色粒很细,与水溶解可显示其晶莹透明;把它一层层涂在白纸上,犹如透明的玻璃纸迭落之效果。水彩浅色不能覆盖底色,不象油画、水粉画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水彩颜料的群青、赭石、土红等色属矿物性颜料,单独使用或与别的色相混都易出现沉淀现象,巧妙运用可产生新颖的效果。
2、画纸
学水彩初学者应用工具
本文来自:星众心美术画室www.xzx11.com 水彩画用纸比较讲究,它对一幅画的效果影响很大,同样的技巧在不同的画纸上的效果是不大一样的。理想的水彩画纸,纸面白净,质地坚实,吸水性适度,着公后纸面比较来整,纸纹的粗细根据表现的需要和个人习惯选择。不要以为初学不管什么纸都可以作水彩练习,太薄的纸着色后高低不平,水色淤积,影响运笔;吸水太快的纸(如过滤纸),水色不易渗化,难以达到表现意图;太光滑的纸水色不易附着纸面,都不适合画水彩之用。应熟悉自己使用的画纸性能物点,善于巧妙地掌握它。
3、画笔
水彩画笔需有一定弹性和含水能力,油画笔太硬且含不住水分,不宜用来画水彩(但有时可以用来追求某种特殊的效果)。狼毫水彩笔、扁头水粉笔、国画白云笔、山水笔等都可用来画水彩。准备一支大号的涂大色块用,具体塑造与细节描绘有两三支中、小画笔即可。
(二)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因工具材料的特性、技法与其他画种不同,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把水彩画比如轻音乐或抒情诗般的轻柔,是比较确切的。
一幅好的水彩画除去内容与感受情的表达深刻之外,给人的感觉是湿润流畅、晶莹透明、轻松活泼,此种感觉就是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之特点是与其他画种相比而言,油画的覆盖、厚涂形成厚重的特点,水彩颜料透明,又以薄涂保持其透明性,画面则有清沏透明之感受。用水调色,发挥水分的作用,灵活自然、滋润流畅、淋漓痛快、韵味无尽。
水彩画的三大技法特点
水彩的技法特点比较强,其关键在于用水和用色及用笔运用上,三者结合得恰到好处时,就能很好地表现
出具有水彩画特点的效果来。
1(用水。
水的运用体现了水彩画的最主要的特点,水彩画的调色,它不用白色,各种色彩深浅变化是靠水的多少来实现的。作画时,水分的多少要视风景画题材内容须达到的画面效果而定,并且与所选纸张材料的吸水性能直接有关,气候的干湿也影响着水量多少的控制。
2(用色。
与其他色彩画相比,水彩画的色彩更注意概括提炼和简洁明了。另外还有重要的相关因素,首先要正确地观察色彩,提高色觉敏感度。作画时重点要掌握好画面色调。调色时避免颜色调过头、过脏。画景物暗部时用色要纯一些。另外应预料到水彩湿千画法的色彩最后干时的效果会有较大深浅变化。关注好这几项因素,才能使画面产生理想的色彩感和明亮感。
3(用笔。
笔触是作为一幅完整的水彩画作品不可缺少的因素,用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它能够使作品活跃而变得富有表现力,使呆板的画面活泼而生动。近处的物体显得详实,画时用笔水分稍干,对比清晰。远处的物体显得虚略,画时用笔水分较多,对比模糊,从而产生空间感。无论干笔还是湿笔,运笔的速度必须迅疾而果断有力。水彩画是加法,落笔无悔,用笔用色尽可能一步到位。
范文五:宋人花鸟画临摹(与初学者谈)
宋人花鸟画临摹
宋人花鸟画临摹是学习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专攻工笔花鸟的人士。
有句话说“诗人的心灵,匠人的功夫”。画画是艺术,但是需要技术、需要操作来完成。国画要画得好,是需要相当的手工“操作”的功力的。而如何操作,需要从临摹学起。
对于临摹,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差别,就是认识理解不同和操作的不定因素所产生的差别,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以下就是有关临摹的一系列常识,对于初学者有益。
临摹,首先需要读画。
所谓读,就是要分析一下画面的构造、物体的结构和自然的形态,进而分析用线、染色等等。研究过后就会发现宋人花鸟画的好处。宋人花鸟画小品大都是精品,题材和手法多样,造型完美,结构及构图完整,设色细腻精到,很耐得品味。
谈及宋人花鸟画临摹,现在的问题是临摹的范本都是印刷品。范本不仅严重偏色,同一件作品,几件印刷品不一样,而且有的印刷很模糊。所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看清楚范本,就必须借助放大镜,放大镜可以解决看不清楚印刷品笔法的问题。但是,放大镜不必很大的倍数,倍数很大的反而更加看不清笔墨效果,还会造成眼晕的感觉。
首先选择好工具。要选择好的狼毫的勾线毛笔用以勾线,选好的小白云、中白云或者更小的羊毫笔送色,选中白云和大白云润色。因为小品画里面有很多小面积需要润染,这是宋画小品的特点,所以用笔相对要小,要根据情况不同处理。
其次选择材料,要选择质地优良的纸张,熟宣纸或熟丝绢。熟宣纸有蝉翼、冰雪、书画等,前两种比较薄,和绢的透明度相近,可以背面设色,使得画面薄中见厚。宋人画看起来都是有底色的,所以选择绢要选仿古绢,画出来容易与临本效果接近。但不论纸绢都要注意不要漏矾透水的,漏矾或者透水就等于变质了、成了半生熟的性质了,就不能三矾九染,那样的话就不能完成宋画的效果。
临摹开始,先要对宋人小品画面的用线进行分析,小品花鸟大致有几种线式。1,用线明显、墨线比较重的。有《竹雀图》、《海棠蛱蝶图》 、《白头丛竹图》等等。2,用线不明显、墨线比较细、与颜色色度衔接的有《果树来禽图》、《枇杷绣羽图》、《出水芙蓉图》等等。开始临摹要先落墨线稿。书店里面卖的资料有做好的线稿,但是可能不是很准确,一定要细细的看好再落稿,不准确的地方,要把它纠正过来。
临摹之初,一般先过稿子。过稿子可以把线稿放在透明的绢下面,根据透出来的线条在绢面直接勾墨线,类似初学书法的“描红”。但是这个办法容易错动位置,勾线时很被动,型就不准了。所以,最好用的是细铅笔直接画在绢面上,然后再勾墨线,这样比较稳妥。先把线底稿放在正稿下面,用极细的铅笔极轻的笔触在正稿上过上稿子,此间一定要防止绢面与底稿的错动。
勾线之前,要从画中分析用笔特点和手法。起笔收笔、顺锋逆锋、墨色深浅、线的粗细浓淡,这些都有关于物体形象和画面的效果,一定要要恰当处理。在勾线中要注意预防出现以下几点: 1,线粗。线勾得粗,是造成小品画不精致的原因,所以线的粗细要把握好。
2,线过于细。墨线过于细,就会感觉形弱、没有力量、没有韧性,所以墨线也不能过于细。
3,线的墨色太浓重。线的墨色也不能太浓重,该淡的不淡,就生涩、不与色彩相协调,会破坏色彩效果。
4,线的墨色太淡。线的墨色太淡不行,墨色重不下去,感觉轻飘飘地,染色时作为轮廓的线条就被颜色吃进去了,画面就没有精神。
譬如,就像《碧桃图》的花瓣、树干和叶子的线条,线条很有韧性,显得花瓣、叶子很有水分,树干很结实。如果线条太粗太细或者粗细不均,就会影响花、叶子及树干的不同美感。当然,它的线条是经过好几遍的勾出、复勾、提醒等等才最后完成的,但是,每一遍线条最好都要尽量完成它的功能。
至于:“好几遍的勾出、复勾、提醒等等”,就是说临摹宋人花鸟画还要懂得,它的线有两大类,一类是染色之前的线,一类是染色以后的线。因为染色以后可能有些线会被颜色遮住,需要再勾提醒的、强调结构的线,这种提醒的线还叫做“勒”。“勒”不仅仅是轮廓结构,还可以是叶筋花筋的线。所以老称呼“工笔”又叫“勾勒”, “勾勒”可以代指“工笔”就是这个意思。
勾好线以后,就是染色。宋人画临摹最佳选择就是熟绢,因为宋人画全是用绢画的。熟绢很透明,很挺括,便于反正面染色。用绢染色是工笔花鸟画的必修课,所以重点讲用熟绢的手法。
一,??? 淡淡渲染。
注意分析宋画的材料绢的特点:纸和绢的不同在于它的纹理,用放大镜看一下,纸的纹理浅、绢的纹理深,颜色水分就是沿着这些纹理行走。所以纸张的颜色很好染匀,但绢不行,颜色很容易附着在绢丝里,来不急散开就渗进去,颜色会随着湿的地方走到边缘,形成一个框或边,很难渐次消失到无。所以绢就要淡染、多次才能均匀。旧时有一种“煮硾宣”,就是将绢丝砸扁,接近纸张的纹理,所以就好染色,颜色能够消失到无,很容易画细画匀净。
鉴于宋画精益求精的做派加上绢的因素,造成宋人花鸟画的主要染色特点就是慢染。意思就是说用淡色一遍一遍地分染,少量多次、不厌其烦,这样才能染得匀净。
一般说染色都是分染遍数多、罩染遍数少。但无论分染还是罩染,每一遍的色彩都要淡,干了以后再染下一次,一点不能马虎。画过的人都知道,在绢上染色快不得,也急不得。调出的颜色稍微深一点,染出来就一块一块,一旦形成,则是洗不掉、盖不住,再恢复均匀,几乎是不可能。所以,“三矾九染”的老讲究不是胡乱说的。其实画过宋人花鸟小品的都知道,小品可能不止“三矾九染”,宋画染十几遍、几十遍的情况也不鲜见。
二 , 石色和水色的不同使用
染色时需要严格注意的操作事项:石色和水色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石色和水色两种颜色一般不掺和在一起使用,而是一种染上去,待干了后才能再加染另一种色,是层层叠加法。因为石色颗粒粗,比水色更难染,一定要薄染多次才能均匀,而且一定要干一遍再染一遍才能保证不会把先染上去已经很匀净的颜色效果再破坏掉。
再强调一下,用熟绢的特点就是要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染色,稍微急躁染的颜色深了就会不匀净、脏,下面的程序就不好进行。所以,画宋画要有染几十遍的思想准备。
三,重视控制送色的笔与水笔所含水分
控制好送色的笔与水笔所含水分是保证理想染色效果的重要方面,一定要重视。
其中,送色的笔含水分多、饱,属于润开作用的水笔含水分不能太多,要渴。色笔把颜色涂上去,水笔接着润化开至无痕消失,这是理想效果。但是如果水笔的水多了,比颜色的水分多,不仅不能润开颜色,还会把颜色冲回去,并且容易结成一个水圈不匀净,就染“花”了。所以,一定要注意调节好两种笔的水分。
四,关于漏矾
现在的绢一般是熟绢,万一保存不当会漏矾,就是矾的效果失去,某部分水分透下去了,不能润染。可以调一些胶矾水涂一下就解决了,如果是大面积,胶矾水刷一遍即可。一般说胶矾比例是一比一,再加上水,并且有冬天加胶、夏天加矾的说法。但是千万不能太浓,舌头尝一尝有点甜涩,用手沾上拈干有点粘就可用,一遍不行就两遍,不透水就好了,不是越多越好。有惨痛的例子是,费九牛二虎之力画好了的工笔画,为固定颜色加了过多的矾水,画脆了、碎裂了,几乎报废。所以,不仅比例,而且浓度、遍数都要注意到。
五,关于背托色的运用
背托色就是在画的背面托颜色,以达到“薄中见厚”的最佳效果,背托色多用石色。根据画正面所需要的颜色,可以选同色系的石色作背托色,但是也不能直接用,那样会很火气。要在石色里调上灰色、黑色或者对比色使它变灰不鲜艳以后再托上去。但有一点和正面染石色不同的是,背托石色可以厚涂,可以浓重,并且可以一次涂很厚,可以像画水粉的色一样稠浓,在需要的地方平涂在背面就好了。如果拿不准色调,可以用小面积试验一下,调对了颜色再在大面积的地方涂上去。经过这样的背托处理,再加上正面分染、罩染后的颜色就会有薄中见厚的、很自然的效果。背托色的手法对很多题材的画都有用,需要掌握。
六,几种染花卉的办法
1,染淡色花朵:一般薄白粉平涂两三遍,白粉浓度像牛奶即可,目的是为了让花的颜色纯、鲜一些。因为在仿古绢上直接染色的话颜色泛灰色、不漂亮。同样是白粉干一次,平涂一次,如此二三次。然后用某种色根据色度淡染,染足以后于最亮处提醒白粉。或者用深色加重最暗处(或说提重暗处),最后再丝出花丝,点出花蕊,淡色花朵就染成了。宋人小品中《碧桃图》的粉嘟嘟的花瓣、花蕾,就是这个程序。虽然《碧桃图》是很小的花朵,却需要非常多遍、或者耗费好多天的时间一遍遍正染、背托才能完成,需要用用小毛笔极耐心地润染才行。
染深色花朵:要先平涂基础色石色几遍(干一次涂一次),看起来比较厚、遮盖住了绢的颜色。然后用同色相水色系的最深最重的一种水色分染结构,染足以后可以用罩染的办法统一花瓣颜色。最后用深色加重最暗处,用同色系的亮色(可以是石色)提醒调整最亮处。最后画花蕊,花朵就完成了。花蕊也是在最后画完才点出来。有一种“立粉”法,就是用浓稠的粉色点上去,在画面形成一个突起的水珠,干了之后还有些凸起,这样的办法宋画里面很多用,花朵很精神。注意用放大镜看仔细花蕊的结构色彩大小分布,以求尽量接近原作精神。
2,染叶子和画茎
宋画的叶子正面一般使用墨或者墨加花青淡淡分染,然后用掺上赭石或者墨的草绿罩染,但是还要根据临本具体分析,有时候也可能只分染不罩染。反叶:可以用赭石加墨调稀分染明暗,干后再用四绿(三绿加白粉再调灰色)薄薄的分染几次既可,泛红的反叶可以再在此基础上染少许胭脂,茎秆、花蒂、嫩芽等的染法也大致相同。虫蛀的叶子干疤可以在最后画得差不多完成时,调赭石和墨,中度色、水分多多地点上去一种形状,水汪汪的停在那里自然干燥,形成很逼真的、边上深里边淡的自然的枯斑的颜色。这种枯斑的画法像《果熟来禽图》的叶子、以及冬景的竹叶上都有,可以仔细把临本琢磨一下。
以上染花朵染叶子的所有这些过程,除了背托和重色花的平涂颜色需要厚以外,其他还是要淡色多次地慢慢染。而叶子中有如《出水芙蓉图》那样大面积的晕染,需要选择大点的毛笔,而且染完最后要在叶子上用淡花青画出独有的网纹,这是比较特别的例子,这种技法对创作或许有用。
七,鸟的染法:
首先要弄清楚鸟的结构,鸟的羽毛的色彩变化是区域区分的。譬如脑袋:前额、头顶、枕部、领羽、背部、肩部、翅膀、初级飞羽、次级飞羽、三级飞羽、大复羽、小复羽、胸、腹、尾、尾上复羽、尾下复羽等等,羽毛的颜色就是因为这些结构来变化的,染色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它的区域以及组合。羽毛的颜色也是先分染、后罩染,最后丝毛。鸟的颜色很丰富,但是再丰富也就是花朵的那些色系,只要是会画花了,画鸟只要勾好线,掌握了结构以及色相,染法不外乎分染罩染、石色水色,并不难,最难、最重要的是丝毛。
丝毛需要根据生长规律,先审视临本、分析清楚就可下笔,丝毛是一组一组或者一片一片,但都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丝毛一般是虚起虚收,两头尖、并且有点弧度、看起来有弹性比较好。丝毛的色彩与染出的基础色要做到有区别又有所变化,羽毛完成的最佳效果是天衣无缝而且蓬松。就像宋画那只黄鹂、那只八哥的羽毛效果,画得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如果要临摹鸟,黄荃的《写生珍禽图》是首选,临摹了这件作品,差不多就能画所有的鸟了。
如果用纸画宋画,要先将纸面染色做旧。可以不必染色很深,染色浅浅的就能够开始画花鸟,画完最后再用深的底子色填空,填空要用大羊毫,淡色多次易于染匀。如果买到的熟绢颜色浅了也可以用此法办理,即先染色画面物体,最后深仿古色填空、物象色彩不足再稍加调整。
附上几个小技巧:白纸或者白绢染色法:可以用红茶泡水,放置几天,待颜色深了,就用好质量的羊毫板刷平刷,不要一遍染成,一遍染成不容易匀。可以刷三遍,匀净最好
实践证明,用红茶刷熟绢好用,刷纸好像不理想,容易起渣,是否是由于浮在纸面上的矾泛起来与红茶有化学反应所致不清楚。
总之,用文字解释手动的过程必然琐碎和间接,说服力不强,实际上操作起来并不困难。但是,绘画艺术的操作性、技巧性是不可少的,操作性只有在操作中才能感知,才能积累经验和技法,才能练出好功夫。这些经验和技法就像语言一样,它是表述、表达的的基础,就如不掌握单词就不会说话一样,没有它,就不能完成作品,即使是你有再好的构想、诗意和灵感也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