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第三个南极我国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
第三个南极我国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
第三个 南极 科考 昆仑
昆仑站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上的科学考察站。从科学考察和极地活动话语权的角度看,南极地区有4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最高点。前三个点已分别由美国、法国和前苏联占据,中国将占据第四个点——最高点。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计划于2008年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考察队由204人组成,其中包括来自韩国的直升机机组人员6名,比利时极地考察记者1名以及中国考察队派往西班牙考察站进行考察的人员1名。
考察队中,前往东南极地区执行考察和建站等任务的队员将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执行长城站考察任务的队员将搭乘智利空军飞机飞赴长城站站区。执行此次任务的“雪龙”船往返航程约24800海里,计划于2009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
据了解,第25次南极考察正值第四个国际极地年期间,此次考察的重点任务包括: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建立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预计2009年1月底前完成。中国南极中山站的改造建设任务也是此次考察队的重点。另外,南极长城站、
中山站的后勤支援保障任务也将按计划实施。
根据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安排,第25次南极考察队还将按计划组织实施45项科学考察工作,其中包括:组织开展南极冰穹,地区雪冰采样、天文观测、基础测绘等考察工作;组织开展中山站区重力基准测量、卫星地面监测设施建设、南极下坡风结构现场观测试验等考察工作等。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西南方向约7.3公里。
即将建立的南极第3科考站命名为“昆仑站”,该站为夏季站(12、1、2月的夏季开展科考),建设规模为556平方米,将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可满足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建成后,该站将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3-5年后将逐渐建成为全年站。[感谢阅读这篇文章,]/center>
范文二: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第五十六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可刚举起手机,楼顶忽然坍塌,一块水泥板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赶紧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对方应答,他想起了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于是拔通了第三个电话?? 爱德华的遗体在废墟中被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现场。他们中有两人收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华的声音。他俩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拔出了三个电话。
第三个电话是打给谁的?他又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他俩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爱德华的遗产归属有关。可是,爱德华无儿无女,又在五年前结束了他失败的婚烟,如今只有一个老母亲,住在旧金山。
当晚,迈克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痛欲绝的母亲。母亲流着泪说:“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迈克严肃地说:“请原谅,夫人,我想我有权知道电话的内容,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问题,他生前没有立下相关遗嘱。”母亲摇摇头,说:“先生,爱德华的遗言对你毫无用处。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
迈克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
不久,美国一家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9·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妈妈,我爱你!”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范文三: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9.11”事件中,银行家爱德华身受重伤,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自己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说:“妈妈,我爱您!”向我们展示了不平常的母子之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教学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
1、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看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遇难者是谁?为什么打第三个电话?)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若有错误,及时指正)。
(2)结合课文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
(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3人)
4、自读探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归纳的问题,用横线画出与问题相关的句子,全出主要词语,在旁边批注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把所找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解疑合探:(20)
A . 遇难者是谁?
1、指名交流,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引导学生结合字词理解人物的身份:“银行家”、“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问题”、“他留在人世的财富”等。)
(课件出示:银行家、庞大遗产、财富)
2、体会人物情感:
你认为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银行家,临终时交代他人的最应该是什么?(遗产的归属问题)
B 、爱德华为什么要打第三个电话?
1、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临终时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而且只说:“妈妈,我爱您”,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因为银行家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所以要打第三个电话。
2、体会灾难:
(1)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
出示句子:
“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第五十六层上。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刚举起手机,楼顶忽然坍塌,一块
水泥板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赶紧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对方应答,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于是拨通了第三个电
话??”
(2)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
(板书:生死关头)
(3) 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4)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谁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当时的危急?)
指名读,指名评价,再指名读。
(5)师小结:生死关头,银行家爱德华掏出手机打了电话。
3、体会亲情的地位:
(1)除此之外,还有原因,谁来回答?
因为银行家爱德华(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 ),所以要打第三个电话。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我儿子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来理解。)(7-8人)
4、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插图的下方。
5、学生颂读:“妈妈,我爱您!”
师:的确,当灾难来临,我们可以抛下金钱、地位、名誉,但惟独不能抛下亲情;同样,在生命的尽头,金钱、地位、名誉都可能远去,唯有亲情可以永恒!在银行家爱德华这里,永恒的亲情就浓缩在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里。同学们,读这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反复读。
4、师总结:
同学们,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无限牵挂??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的生命留言。(相机板书:生命留言)
5、感受人间亲情:(课件出示图片)
自古“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故事。在我们的家乡西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孝女崔英丽。她是西峡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2006年,她50多岁的父亲被查出身患尿毒症后期,唯一解救的办法就是换肾。在体检出她的肾最匹配时,她不顾儿子还不满周岁,毅然捐献出一个肾,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被社会广泛赞誉。2007年被西峡县妇联授予“感动西峡?巾帼女杰”荣誉称号。
三、质疑再探:(5)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遇难者是一个腰产万贯的银行家,知道了在他心中只有亲情最为重要。(擦去副板书)你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吗?一定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互相解疑。
(预设:
(1)、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 (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2)、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四、运用拓展:(5)
1、总结小收获。
2、设计小练习:
(1)自由设计;
(2)交流展示:
(如: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背诵、积累等。)
五、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一颗颗孝心澎湃着我们的身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再次放开声音,读一遍爱德华先生的生命留言!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朗读中感受爱德华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并能联想到自己,去感受亲情,感受生命。
难点:感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关于“9.11”事件的相关资料。
学生:搜集写亲情的名言或名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1.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 ,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并询问学生:看了图片、报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四人小组交流)
(恐怖分子可恶、亲情重要、世间充满爱??)
2.揭题。
在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那一刹那,一段母子亲情的故事在这危难时刻演绎,这便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导入课文:看到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遇难者打了三个电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遇到难读的字、词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
(1)交流识字、学词情况,重点指导“废墟”“婚姻”“悲恸”等词语,并让学生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悲痛:伤心。悲恸:极其悲哀伤心。)
(2)分小组分部分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1.学生反馈思考情况:遇难者给助手、律师、母亲各打了一个电话。
2.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受那份人性中至纯至真的感情。
(1)情况危急。
①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 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抓住“第 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②小组讨论: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③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2)情感对比。
①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财产、事业) 并相机板书:助手、律师(事业、财产)
②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是拨给谁的电话呢?(母亲)(相机板书:母亲) ③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并作答)
④爱德华的助手与律师也推断,第三个电话很可能与他的遗产归属有关。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推断。(因为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肯定有很多的话要说,特别是遗产的问题。在只可能打出一个电话而且说的话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推断这个电话应该与遗产归属有关。)
⑤然而事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师总结:对于一位拥有巨额遗产的人,临终不是忙着处理自己的财产,也不是向下属交代工作,在生命危在旦夕之际,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母亲。电话传去的那一声“妈妈,我爱您”道尽了母亲的辛劳,也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短短的五个字,蕴含其中的爱的力量没法用任何东西来衡量。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儿女对母亲的深情不也是伟大的吗?这种超出一切世俗与金钱的纯真的感情怎能不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呢!“妈妈,我爱你!”简短的五个字,是爱德华最后一次向母亲袒露心声,最后一次向母亲表达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板书:爱) ,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用生命来书写
的。相机板书:妈妈,我爱你!(生命留言)
⑥朗读使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通过情感朗读,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
3.反馈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4.学生质疑: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适当渗透本课在表达上的特点。(本课围绕“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而展开,并层层设悬念。)
四、学习生字及词语
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表达作者论点的句子) 。
五、小结本课
1.在这篇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说出你们关于生命的看法吗?小组交流。
六、拓展阅读,交流资料
1.人最需要的是爱,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爱是需要建立在相互付出的条件下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2.学习小组交流汇报,阅读课外资料。
你做过孝顺父母的事情吗?交流一下。
3.说说通过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教学反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上课也是如此,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有个良好的开端----有效的新课引入。
所谓引入新课,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引出所要讲述的课题,把学生领进学习的“大门”,这是学习知识的第一关。如果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就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学生就会兴趣盎然、精神集中、劲头十足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上课前总是板着面孔,每天都重复着那句单调而乏味的语言“今天我们学习×××”来引入新课,学生则会听而不闻,旁若无
事,也就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涣散和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是不可能集中精力把课听好的,因此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在《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的设计中,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设计了不同的引入方式。
第一次是这样设计的:电脑情景导入(2001年“9.11”事件) ,教师向学生讲述关于“9.11”事件的大致情况。
询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通过试讲,我们课题组的老师都发现,其实“9.11”事件的视频虽然能烘托出当时的情景,但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目标的达成并没有实际作用,很大程度上成了摆设。没有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于是我结合年段目标重新设计了一个引入:
概括内容,直接引入。
“大家初读了《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遇难者是谁?在什么事件中遇难的?你知道这次事件吗?”(学生简单介绍后由老师简介故事背景。)
再次试讲后发现,这样仍然有很大的弊端,虽然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大致了解的文章内容,但是直接概括主要内容切入,大大降低了孩子继续学习的兴趣,不能很好的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所以,我再次做了调整:
质疑引入,激发兴趣
板书“三个电话”,齐读。
引导学生质疑。
学生自由提问,补充题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试讲后发现,学生自主质疑,主体地位看起来发挥得不错,但是在教学中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怎样解决的都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陷入了迷茫,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呢?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我的引入调整为了以下几步: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生命的药方》,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其实人与人之间还有很多同样美好的情感,这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一个同样感人至深的故事《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遇难者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打的电话?第一个电话、第二个电话、第三个电话分别是打给谁的?他在电话里说了些什么?...... )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个人自读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
试讲后,我觉得这样设计效果不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让他们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提高了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得到了情感的熏陶,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这堂课几次的教学,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有效的课堂引入对整堂课乃至整篇课文的教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课堂引入,希望不断的教学反思促使我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范文四: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一、设疑自探:(10)
1、导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看题质疑: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遇难者是谁?为什么打第三个电话?)
3、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自读提示:1、边读边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用不同符号勾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找工具书帮忙解决。
反馈:幻灯出示生字,检查识记生字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自读探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归纳的问题,用横线画出与问题相关的句子,全出主要词语,在旁边批注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再把所找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解疑合探:(20)
A. 遇难者是谁?
1、指名交流,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引导学生结合字词理解人物的身份:“银行家”、“这关系到您儿子
庞大遗产的归属问题”、“他留在人世的财富”等。)
(课件出示:银行家、庞大遗产、财富)
2、体会人物情感:
你认为这样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银行家,临终时交代他人的最应该是什么?(遗产的归属问题)
B、爱德华为什么要打第三个电话?
1、一个腰缠万贯的银行家,临终时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而且只说:“妈妈,我爱您”,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因为银行家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所以要打第三个电话。
2、体会灾难:
(1)读出自己找到的句子。
出示句子:
“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南楼的第五十六层上。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
爱德华迅速按下第一个电话。刚举起手机,楼顶忽然坍塌,一块水泥板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赶紧按下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对方应答,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于是拨通了第三个电话??”
(2)什么是“生死关头”?(指关系到生存还是死亡的关键时刻。)
(3) 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抓住“第五十六层”、“熊熊的大火”、“爆裂声”等词语让学生感受
到当时危急的气氛。
(4)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生死关头的危急。
(谁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当时的危急?)
指名读,指名评价,再指名读。
(5)师小结:生死关头,银行家爱德华掏出手机打了电话。
3、体会亲情的地位:
(1)除此之外,还有原因,谁来回答?
因为银行家爱德华(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 ),所以要打第三个电话。
(引导学生结合句子“我儿子临终前已不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来理解。)(7-8人)
4、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插图的下方。
5、学生颂读:“妈妈,我爱您!”
师:的确,当灾难来临,我们可以抛下金钱、地位、名誉,但惟独不能抛下亲情;同样,在生命的尽头,金钱、地位、名誉都可能远去,唯有亲情可以永恒!在银行家爱德华这里,永恒的亲情就浓缩在这看似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里。同学们,读这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反复读。
4、师总结:
同学们,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道尽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道尽了儿子对母亲的无限牵挂??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是儿子的生命留言。(相机板书:生命留言)
5、感受人间亲情:(课件出示图片)
自古“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孝敬父母的故事。在我们的家乡西峡,有一个广为传诵的孝女崔英丽。她是西峡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子。2006年,她50多岁的父亲被查出身患尿毒症后期,唯一解救的办法就是换肾。在体检出她的肾最匹配时,她不顾儿子还不满周岁,毅然捐献出一个肾,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被社会广泛赞誉。2007年被西峡县妇联授予“感动西峡?巾帼女杰”荣誉称号。
三、质疑再探:(5)
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遇难者是一个腰产万贯的银行家,知道了在他心中只有亲情最为重要。(擦去副板书)你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吗?一定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互相解疑。
(预设:
(1)、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
(设出悬念,增添了“第三个电话”的神秘色彩,使文章的可读性更强,突出重点。)
(2)、文章出现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留给读者猜想的空间。)
四、运用拓展:(5)
1、总结小收获。
2、设计小练习:
(1)自由设计;
(2)交流展示:
(如:抄写令你感动的句子,背诵、积累等。)
六、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这一颗颗孝心澎湃着我们的身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再次放开声音,读一遍爱德华先生的生命留言!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我爱您
爱德华
亲情无价
妈妈
范文五: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读后感
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读后感
以前都说母爱伟大,母爱伟大。可是那时没有真正领悟到什么才是母爱伟大。
读了这篇课文才觉得我说的伟大根本不值一提。爱德华遇难时,还不忘给妈妈打个电话,还不忘对妈妈说说一句我爱您。假若我遇难了我会向妈妈打电话吗?我不会。就算我打了我会对妈妈说我爱您吗?不我不会。我遇难时我会像爱德华那样冷静吗?不我不会。我不珍惜现在的时间,以后就再也珍惜不到了。我经常和妈妈顶嘴。如果没有妈妈,就没有我在这世上。如果没有妈妈养我,我可能早已饿死。
我想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珍贵的,我们应该和妈妈天天快乐的生活。妈妈去世了以后,我想我也能快乐,我也能回忆和妈妈快乐的每一件事。我也想说:“妈妈,我爱您!”在我长到六岁时,我就知道你是生育我的好妈妈。
让我天天对您说:“妈妈,我爱您!我会爱您到你去世,到我去世,到我们都去世的!妈妈,我爱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第三个南极我国的第三个南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