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中造成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对于单方规定的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司法实践中对那些明显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也是禁止的。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合同法规定这两种免责条款无效,是因为这种条款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如果允许这类条款的存在,有的当事人可能利用这种条款欺骗对方当事人,同时至少也是纵容了一方当事人故意不履行合同,任意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是与合同法的立法目的完全相违背的。
颠覆还是搅局?疯狂的拼车
“Access is better than ownership!” 互联网预言教父凯文?凯利在中国行的宣言,在笔者看来,也是当前国内汽车共享创业风潮箴言。
火爆的拼车 中国的创业圈向来疯狂,在国外兴起拼车创业热潮后,国内的模仿者近乎盲目的跟风。
濒临崩盘的城市交通状况,中国消费者庞大的出行需求,拼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几乎是一夜之间,挤进了人民优步、哈哈拼车、爱拼车、微拼车等多家创业公司,拼车成为了热火朝天的舞台。
此后几乎每个月,都有 “拼车” App现身江湖。
而在资本层面,各大机构也在背后推波助澜,获得百万、千万风投的消息屡见报端。
但即便在各方一致看涨的情况下,拼车市场依然疯狂有余,不见实效。
直到现在依然没有一家有巨头潜力的公司出现,用户体验差黏性低,资本进入的强度也不足以支撑企业快速扩张。
竞争虽然激烈却始终找不到行业的引爆点,大多产品也都陷入了同质化阶段。
如此混乱的局面让用户难以抉择,但也让竞争者看到了机会,更加坚定地前赴后继跳入洼地,如接我拼车、嘀嗒拼车等。
后来者的疯狂 拼车平台,用户为王!聚集用户是拼车行业最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国内对于拼车的概念还需要教育的情况下,迅速获得有效的客户非常困难。
最困难的事情,也是最有效的竞争壁垒,对于这一点拼车公司们都再明白不过: 入行行业最早的哈哈拼车,专注在app里植入社交功能,通过群组的方式来拓展用户。
并通过洗车送礼等线下活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积攒了数万客户,日均2000 的订单量。
稍后进入的嘀嗒拼车和微微拼车,也分别依托由此前经营团购网站的积累,以及顺风车公益活动的会员,也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定了一定数量注册用户。
先发者在资本上、用户数量上画出的鸿沟,让后来者的虎口夺食变得原来越难。
而对于挑战者来说,如果能在用户数据上搞出些名堂,显然是一个最能赚眼球,博出位的最好办法,不少的拼车公司都在年底前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12月开始全面推广公测版,半个月日均拼车过千单,注册用户过万”,这是接我拼车日前公开的数据。
但接我拼车是一款功能极其简单的软件,除了拼车的功能,就没有更多。
如此简朴的软件,怎么在短期内完成这样爆发式增长的?事实上,或与其强调获取用户的“逆思维”有关。
接我团队强调从乘客端入手,通过免费大巴来获取种子用户的能力;而在产品层面,其追求以拼车核心的需求为主,单点做到极致。
未来如何突破 坦率的说,中国拼车市场还是处于极其初级的阶段,短时间内要想出现像lyft一样的巨头还不现实,一些行业性的难题还有待破局。
首先,拼车用户匹配难度大,响应时间过长,顺路程度因人而已,多走一公里都会打击到用户使用感受。
一些既有的拼车公司也开始针对此进行改版,像滴答拼车最近推出了“专车版”服务,通过只拼一人的方式来尽量满足乘客需求,巧妙规避了这一问题。
此外,用户黏性也一直是各家公司担忧的一点。
一旦固定线路上的租乘双方私下达成协议,第三方平台存在的价值就没有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大多拼车App都在强调社区化的概念,租乘双方之间利益的弱关系通过社交来强化,也不失为解决方案之一,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如“微拼车”。
翻回来看,而对于微微、接我、哈罗等一众拼车公司来说,营销概念并不能解决未来根本的问题,现有用户的拓展模式也不足足以支撑下一步全面扩张,未来怎么走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但可以肯定的是,凭借着中国现在的汽车保有量以及不断飙升的消费者出行需求,加上中国一线城市糟糕的交通状况和人们日益提高的绿色出行意识,中国的拼车市场规模可见一斑。
目前,欧美类似的创业公司,Uber今年以来已经拿了超过24亿美元的投资,估值较半年前翻了一倍达400亿美元。
而起源于欧洲的长途拼车应用BlablaCar也在最近的C轮拿到了1亿美元。
可以预见,一旦中国拼车企业找到了市场突破口,很快将赢得资本的青睐。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我和同事私下签订的拼车合同免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