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隋唐的科学技术》 教 案 一、课程标准: 1、以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了解雕版印刷术,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僧一行实测子午线,药王孙思邈。 ①通过观察《赵州桥》图和晚唐《金刚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 ②通过印章与手写速度比较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赵州桥》图,思考赵州桥有何特点,认识赵州桥在桥梁史上的地位,学会对历史图象进行观察、提炼信息并深入探究。 ②通过实践了解雕版印刷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了解隋唐雕版印刷的情况,通过换位假设、逆向推理认识雕版印刷发明的意义。 ③了解隋唐时期天文和医学的重要成就,学会以问题做引导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增强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②学习隋唐科学家和发明者借鉴前人经验、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服务百姓的精神。 ③通过思考孙思邈关于卫生保健的主张,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赵州桥与雕版印刷术 难点:僧一行测量子午线与药王孙思邈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法、谈话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前面几课,我们学习关于了隋唐时期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睦融洽,对外交往开放频繁,处处体现了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征的基础上,隋唐文化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文化的一个方面——隋唐的科学技术。 (二)讲授新课: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赵州桥。 1、赵州桥: (1)介绍设计者 (2)重点解决赵州桥设计的特点问题(三个) (3)历史意义: a、用教材上的一句话总结
怎样写说课稿初中历史说课稿应包括哪些内容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98/sort0113/index_1.html?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 ? (彩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第1课 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隋朝的建立与“开皇之治”1.隋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杨坚,都城—长安,年号—开皇。
(2)统一:时间—589年灭陈,意义—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2.开皇之治(1)措施:改革政权机构,重视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举人),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倡导节俭。
(2)影响:形成了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二、贞观之治1.隋的灭亡与唐的建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建立唐朝。
2.贞观之治:开创者—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1)措施: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②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2)结果: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3)影响:“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第2课 走向全盛的唐朝一、女皇武则天1.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
2.措施:(1)打击唐朝皇室和其他贵族集团,多方招揽人才,提拔姚崇、宋璟。
(2)亲自组织编写农书,颁行全国,指导农业生产。
(3)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4)允许关中等地的无业人口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
(5)减免赋税和徭役。
(6)把土地开垦、粮食生产情况作为考查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3.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二、开元盛世:开创者—唐玄宗李隆基1.措施:(1)任用贤能,亲自考核县令。
(2)发展生产,鼓励开荒,兴修水利,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3)废除武则天时期的酷刑苛法。
(4)倡导节俭。
2.结果:唐朝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第3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一、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创立: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2)发展:唐朝时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最重要方式。
二、科举制的内容:1.基本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类别: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制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3.程序:州府初试—尚书省省试—吏部考查,量才任用。
三、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度是一种新的选官制度。
它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从推荐考察为主转变为考试为主。
通过较为公正公平的考试,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这一制度,前后沿用了1300年,对我国历史有深远影响。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一、唐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概况: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2.建立政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3.唐与吐蕃的关系:(1)通婚: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
(2)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1.概况: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2.建立政权:8世纪初,在唐朝扶持下,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太和城(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3.唐与南诏的关系: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1.回纥概括: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2.唐与回纥的关系:(1)出兵相助:唐太宗时帮助其灭亡东突厥,安史之乱时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2)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中日关系1.遣唐使:(1)目的:为密切两国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代表:空海、阿倍仲麻吕(晁衡)、吉备真备。
2.鉴真东渡:贡献:讲授佛学理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二、中印关系1. 天竺概况:古称印度半岛,是佛教的发源地。
2.玄奘西行:贡献:掌握佛教理论,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第七学习主题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6课 辽、宋、夏、金的并立一、民族政权的并立国家 民族 建立政权 灭亡辽 契丹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
947年,耶律德光改为辽。
1125年,金灭辽北宋 汉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 1127年,金灭北宋西夏 党项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银川) 蒙古灭西夏金 女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定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 1234年,蒙古灭金南宋 汉 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1276年,元灭南宋二、各政权间的关系1.辽与北宋的战与和:(1)战:澶州之战,1004年(2)和:澶渊之盟,1005年,双方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2.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1044年,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
3.南宋与金的对峙:(1)岳飞抗金(2)宋金和议:1141年,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
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笔记
1、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4、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和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5、武则天的统治: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屠杀和镇压保守落后的官僚贵族分子。
将唐初的《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
进一步发展科举制。
)其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再次,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
6、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7、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8、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9、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0、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11、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12、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13、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意义?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到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4、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15、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16、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和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考试中常设和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
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17、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18、清朝前朝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措施:坚决镇压准葛尔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19、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秦修长城为了...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人教版)。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过哪些弱点?它们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原因等2、这些弱点曾带给你什么样的困扰? 3、有没有改正过的缺点或战胜过的弱点?4、改正后你们觉得进步了吗?有哪些收获?范文导航让请同学们欣赏范文,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对自己写作带来什么体会我终于战胜了自卑从前我不大爱说话,在父母前不说话,在外人面前也不爱说话有人说,沉默代表抑郁,是自卑的象征我的自卑源于内心的孤独与封闭没上学之前,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没时间陪我,管我,更没时间领我玩我与奶奶住在一起,小叔和姑姑都读中学,他们都不陪我玩,也不准我碰他偿的东西,我常常静坐在角落里,羡慕地看着他们在一起安静地看书做作业,痛快地玩耍有一回,姑姑的心情特别好,叫我和她一起做纸模型玩我小心翼翼地剪着,生怕剪坏了谁知越怕越出事,眼尖的小叔瞥见我剪下的纸片,大叫起来:“看,她全沿着虚线剪!”姑姑夺过我手中的剪刀,狠狠地瞪了我一眼:“真笨!”我不安地走回属于自己的角落,悄悄地流泪那时,我除了哭,大概什么也不懂上学了,模样平平,个头矮小的我从不敢与同学们往来在别人开心地玩闹时,我在一旁不言不笑总以为欢乐属于别人,我只配拥有孤寂;总以为自己太差劲了,没有人肯接受我然而一件小事,使我摆脱了自卑,充满了自信那是一节作文课老师对我们说:“上周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同学们有的想当科学家,工程师,有的想当医师,教师,这些当然都很好”她停顿了一下,把温暖的目光转向了我,“只有一位同学的理想是当一名清洁工人”有几位同学哄笑起来,我恨不能找个地逢钻进去“笑什么笑?”老师严肃起来,“我们还是先听听她写的作文吧”老师向全班同学念我的作文!我简直不敢相信同学们不时发出阵阵赞叹声,念完后,老师说:“这位同学的作文写得很好,看来把同学们都感动了,她要成为一名城市的美容师,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同样是一种崇高的理想!”像一道闪电,驱走了我心中的阴影,我的性格从此变得开朗,我的生活不再是索然无趣而充满阳光我在告别自卑的同时,找到了通往快乐之门的钥匙——自信我尽情地展示我的才华:学校里举办软笔书法比赛,我的作品被挂在上面;我制作的昆虫标本,被同学们争相传看……同学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了摆脱自卑的阴影,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我才发现过去的想法多么荒唐可笑,是可恶的自卑在作怪让它见鬼去吧,不是“再见“,而是永远的告别!当堂作文每位同学自身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如胆怯、自卑、惰性、娇气……
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笔记
1、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4、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和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5、武则天的统治: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唐朝的中央集权。
(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屠杀和镇压保守落后的官僚贵族分子。
将唐初的《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
进一步发展科举制。
)其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再次,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
6、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明经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7、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8、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9、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0、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11、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12、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13、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意义?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到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4、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15、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16、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和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考试中常设和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
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
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
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17、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18、清朝前朝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措施:坚决镇压准葛尔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
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19、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
七年级上历史第十二课的教案 求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11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全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的起源教案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案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教案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教案前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的含义;补充公元纪年法,什么是“年代”?什么是“世纪”?怎样计算?中国古代史的大致线索。
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历史有哪些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让学生讨论...2008-03-24 17:06:12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人教《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2008-03-21 10:42:1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七年历史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全部教案)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9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2008-03-11 09:01:00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上册全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2008-03-05 15:16:46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记住隋统一全国的时间,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隋唐两朝的都城,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理解“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概述隋文帝及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探寻“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太宗的评价,让学生...2008-02-28 15:45:43 (彩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七年历史教案]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第2课 “贞观之治”第3课 “开元盛世”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活动课一 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第12课 蒙古的兴起...2008-02-28 15:30:56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教案示例本课重点:隋朝大运河;暴君隋炀帝本课难点:科举制度的创设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2)(展示杨坚的图片),581年,这个人夺取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他是谁?二、讲授新课1、隋朝统一南北南北朝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而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2008-02-23 17:15:43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七年历史教案]初一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8-10-28 10:07:26 七年级历史《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及反思[七年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学反思:课题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计划学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和经济史内容。
教材通过三目内容来完成,第一目着重介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第二目主要讲述元朝的统一,包括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及行省制度的确立等内容。
第三目呈现的是元朝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在...2008-09-22 12:20:41 华师版七年级历史《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七年历史教案]华师版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课 题第5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课程标准以中日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
求助: 谁能提供一个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
高中历史说课稿范文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人教版历史,美苏争霸百度云盘链接如下: 链接1: https://pan.baidu.com/s/1hsitPic 密码: 3iik 链接2: https://pan.baidu.com/s/1gfGlMSz 密码: e2cq 百度云盘链接容易失效,请及时保存,如果失效 请联系我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稿范文如题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