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字在古文里有5种意思:1. 模子:铜范。2. 榜样:模范,典范。3. 一定界限:范围,范畴。4. 限制:防范。5. 姓。
追问:可是我看古诗里带“范”字的几乎都是指范蠡、范雎之类人名的啊!
回答:是啊,就是我说的第5层意思,“范”作姓氏,范蠡、范雎都是人名。如果古诗里没有人名用到“范”字,就是我说的前4层意思。
比较好的文言文的作文范文
回报在心间 为了成功,我们付出过!那时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努力。
倘若我们没有收获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果实,我们是否应该去悔恨当初?不,我们依然是成功者,因为回报在心间…… — —题 记 古语有云:“福焉祸所伏,祸焉福所栖。
”固祸福将至乃天地人道,皆法于自然,非人愿所能旋移,唯心动方可自欺,幻心安类于意淫。
固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功过计得失。
得、失,尽其物也,而应归于心。
善恶终有报,非天殄灭何人,而俱亡矣!是乃困其心,孤其志,使之自灭矣。
得,何为得?非物尽其力,人尽其才,此乃“小得”。
大得宽于形骸之外,游于宇宙之间。
抱琴游吟,弋钓草野,无案牍之劳形,何其乐也。
柴门犬吠,捣衣声声,无丝竹之乱耳,何其闲也。
亦不为五斗米而折腰。
是天赐人之大也,谓之得! 昔日有圣人之徒回也。
人尽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此举乃贤者也。
失其物,而慰其心,失其表,而得其理,此乃圣者也。
固能知足者,天不能贫。
能忍辱者,天不能祸。
能无求者,天不能贱。
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
能不贪生者,天不能死。
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
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
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此不得者,天皆赐之,何欲得哉? 竭忠尽孝,谓之心。
治国经邦,谓之学。
安危定变,谓之才。
经天纬地,谓之文。
霁月光风,谓之度。
万物一体,谓之仁。
敢问阁下,能从几者乎?怕不过一二矣。
然也!世事非人定,有心皆可,大丈夫不明事理,不晓天机,愧对此“堂堂七尺”之身!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
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往者不可谏,生者犹可追,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人生在世几十载,得其表,不过富贵浮云。
得其志,可流芳千古。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君子当不以“无得”而谬其形,不以“小得”而误其身。
而应无欲无求以得天人合一之大境也! 谓之得也! 转折(文言文)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日猎于苍野之间。
岁逢大旱,草木 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腹。
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尘埃 ,偏安于腐尸殍肉。
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转折之秋也。
逢此时,志不同则前途殊也。
归 属若何,唯志所谋。
夫天地万物,转折之奥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
君曾见清泉流塞于大石 者乎?此泉之转也。
择退者,蔽于石阴,遁于林洼,而不名于世,久之腐臭;择进者, 遇阻无畏,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
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此 风之转也。
择趋避者,散于群峦外,须臾而无形,顷刻而泯灭;择挺进者,继往削磨千 亿载,乃得赤漠飞沙之掩白日。
然则物之形貌,每决于何择于转折也。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亦莫不有择于转折也。
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 辍于逆境之苦。
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择生 ,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
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 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
虽夭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四出师,终塑尽瘁之名 ,而得千古慨叹。
由此观之,转折者,多为困阻也。
唯怀大志不言败者,可转而为人杰。
其逢小挫辄 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载之间不可计数,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乃知骅骝骋于浩野,必有 跌扑尘泥者,择偃志者死,择奋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绝壁,必有失手折臂者,择灰心 者亡,择拼搏者得神技。
人必有踬踣于疾风骤雨者,择苟安者寻一穴而居,闭塞而昧昧 一生;择傲立者跋淖而行,待霁虹如画,而后登坦途,沐清风。
不为斗米折腰,陶潜择 归隐,弃荣华,于是《归去来兮》传诵千古;临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择死国,弃官爵, 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叹曰:适转折之地,择何方而往,人各有愿,未可强加;然播义于四海 ,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愤发者莫属也!
文言文作文范文写景100
蕴藏着很多的道理在里面,这本书中每句话后面都配上了译文,每篇后面都附上评点,让读者更容易接近孔子从中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为人处世.《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君将不君;国将不国……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
文言文作文题目 吾之作业
余闻窗外雨声沥沥,辗转反侧不欲起。
钟声骤起,恼,扣之于榻侧,乃和衣而起,于洗漱时思昨日之旧识,于早餐时念今日之新知。
俄而,疾步驱于万人空巷之道,及至学舍,晨读之声朗朗然若洪钟齐鸣,飘飘然若高山流水。
读至深处,感慨系之矣。
师之教学,严而有序,未曾不备案至三更,未曾不有依案而寝之事。
每思及此,余倍感老师之艰辛。
曾闻**“为中华之崛起额读书”之壮志,思及此,使命之重不言而喻。
子时乃幸福之光阴,却仍有为学而废寝之达人,亦有手持手机而戏之人矣。
至夜,常念学而时习之之语,便习当日之所授,练当日之习题。
怎奈语、数、英、物、化之师皆授以题,秉烛夜读,书卷成堆,脱身乏术也。
及至入睡,每日充实之感倍增,心中之理想坚而近矣!
文言文作文怎么写?
欲叙以文言,必通古之著,古文不通,则无以为言,言有不通者何为文,是故必先通古文而后作,唯是而已。
至于何以通古言,当尽先贤之书。
一曰通言,一曰通意。
通言而可书,通意而可文。
由是有通言而不通意者,则文无可采,有通意而不通言者,而文生异也。
故欲以文言,当先如此。
文以言情,文以言志。
不可图文辞之饰,而弃文意于外,当效先贤,为世为时于文,诚如是,则可为文言以作文也。
以塞翁失马文言文为材料写一篇作文范文
你想过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变成好事,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吗?《塞翁失马》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就说了这样一件事。
塞翁失马》就是一个典型的故事。
塞翁是个乐观人,对事情的看法也与常人不同。
有一天他家的马丢了,乡亲们来安慰他。
可塞翁却说:“马丢了,可能不是坏事,说不定是好事。
”果然,不出其所料,几天后,他家的马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匹宝马。
这么大的好事,乡亲们又来祝贺了。
可塞翁则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说不定是一场祸事。
他果真料事如神。
他的儿子去骑宝马,结果摔断了腿。
乡亲们又来劝他别伤心。
可他却认为这可能是一件好事。
过了一段时间,大敌当前,别家的孩子都参军战死沙场了,可他家儿子却因腿折了,没能参军,保了性命。
不仅故事这样的,而且图画也很有趣。
你想过一幅画旋转90度、180度后会变成另一个样子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瞧,一只青蛙蹲在草地上幅画旋转90度后,你会看到一匹马的头部;旋转180度后,你会看见一位女王的头像,是不是很有趣?其实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换位看。
一个东西正看、横看、竖看、旋转后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一件事情也可以换位思考。
就说我自己吧。
因为上学期期终语文考试中,我书写分扣了1分,暑假中要练30页字。
刚开始,我很有抵触情绪,觉得太多了。
但还是每天坚持练字,假期快过了,妈妈说我的字进步很大,压力变成了动力。
正如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事物是多样性的,我们要看清物体的每个面,换换位,想一想,才能真正的看清一件物体或一件事。
什么的文言文(作文)
讨厌的文言文文言文是与现今生活完全脱节的一种文句形式。
文言文不仅现在不用,就是在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也不使用。
它只是古代的书面用语。
有两则古代笑话这么说:明代赵南星《笑赞》中说:“一秀才买柴,曰:‘荷薪者过来。
’卖柴者因‘过来’二字明白,担到面前。
问曰:‘其价几何?’因‘价’字明白,说了价钱。
秀才曰:‘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卖柴者不知说甚,荷的去了。
”还有一则古代笑话说:一秀才晚上睡觉被蝎子蜇了,喊老婆说:“贤妻,迅燃银灯,你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老婆不知其意。
书生实在忍不住了,喊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了!”老婆这才明白了丈夫的意思……这两则笑话就可以证明文言文与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严重脱节。
古代人说话大概就像电视剧《三国演义》那样子,一般人是能够听懂的。
老师给学生讲课,可能用的也是白话,象今天我们讲解文言文一样。
孔夫子的《论语》中就保留着一些口语的东西。
既然古时候人们也说白话,那文人为啥就不用白话的形式进行写作呢?我想,大概一是他们怕浪费纸张。
很早的时候是没有纸张的,文字刻在甲骨、竹简上,写在布帛上,成本高,当然文章要简练。
二是如果不用文言文写作就显得没有文化,文人就觉得丢人,所以不用白话。
例如唐代张打油用白话写了一首诗,后来遭到挖苦讽刺嘲笑。
中国的文化革命,首先是从语言文字方面入手的。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中国人民的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
胡适等人认为“文言的文字可读而听不懂”,“乃是一种半死的文字”,所以必须要有一种活的工具来代替已死或垂死的工具。
在胡适他们的推动下,白话文的普及轰轰烈烈,并出奇地顺利。
中国迅速地推进白话文,大量地引进西方的文法语法结构、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数理化公式等等,使得中国终于与现代社会接轨。
如果没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改革,如果不引入西方的新东西,那中国本乡本土的文言文该如何承载现代这铺天盖地的信息量呢?中国该如何汇入到这浩浩荡荡的世界洪流中去呢?文言文改革为白话文当然是好事,但改革后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今天,我们每个人不仅得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现代汉语,还得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那些被称作中国文化精髓而实用价值少之又少的文言文。
语文是学生的主课,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耗神费力地学习了半辈子,但许多人还是文字识不全,句子不会译,文章写不好,知识学不完……唉,这讨厌的文言文……
游记文言文作文
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吾随父母赴红山公园游玩。
红山公园姿奇景胜、书香气浓郁,使古迹与现代建筑和谐相融,加之惊险刺激之游乐设施,故倍受乌市市民青睐。
红山者,乌市之标志景观也,其高900米有余,以其紫砂岩之构与赭红外观而得“红山”之名。
红山之貌,有如巨龙之横卧西山,巨龙之头探于乌鲁木齐河。
吾三人至于公园,举目四望,满目青翠。
取道其中,游赏大佛寺,留影于门前。
又至摩天轮处。
坐于摩天轮,目视窗外,景色怡人,视野独特。
吾母恐高而紧闭其眼,紧抓吾之臂,其胆小之状使吾忍俊不禁。
少顷,至于红山顶部,只见林则徐像矗立于此,有一鼎立于其旁,曰“禁毒铜鼎”。
稍稍趋上,可见红山之巅——红山塔,其砖红外表,与人古典之息。
留影后,沿路下行。
又至于“地宫”,其长400于米,其中阴森恐怖,塑像目眦狰狞,所述之景皆为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或剖心,或剜目。
愈入其中,愈觉寒气袭人,瘆目惨象与鬼魅之声愈使人惊悚。
自地宫出,感受颇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古之理也。
斯吾红山之行,实为欢愉充实。
文言文三峡改写成现代文,,,怎么改写啊啊,若不发范文,,写...
我第一次到三峡的时候,我不禁惊叹于眼前的美景了。
从三峡的上游顺流而下,两岸山连着山,岭连着岭,重重的悬崖和层层的峭壁,使我联想到,不是正午或午夜,太阳或月亮上升最高处时,这里恐怕还难以看到它们哩! 到了夏天,江水源头有大量冰雪融化的水流下来,把岸边的小丘陵都漫过了,于是往上和往下的航路就被阻绝了,这时江面上只见滔滔的江水,却看不到来往的船只了。
但有时,皇帝的命令需要急速传达时,又不得不冒险乘船而下了,因为皇上的命令,是谁也不敢违背的呀!以至于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就到了江陵,这中间的一千二百多里路,就算是乘着疾风,骑着快马,也没有这样快啊。
到了春天、冬天的时候,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两岸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怪怪的柏树,还有悬在其中的瀑布,从中飞冲下来。
这里,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有太多的趣味了。
到了初晴的日子,或结霜的早晨,又能看到另一种景色了: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会有猿猴在高处放声长叫。
那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在这没人的山谷中传开,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这里的渔人在歌中描绘道: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猿猴叫上几声,泪水便沾湿了衣裳! 我第一次到三峡的时候,我不禁惊叹于眼前的美景了。
文言文作文 250字 自创 用文言文写一篇作文 最好是写景 250字 初二的 ...
,,,,亦为真,皆可静也。
平生本是梦《心境》处其境,受其遇,人恒心,可平永生,生之静。
,,则行乱,虽其繁,则乱其一生。
凡事忧心,受其乱,若恶即弃,则乐之世,静之行,平视其事,若恶即远,心亦乱。
若平心,触万物,悟其理,可空其心,思不欲,若执守本心,匆忙之作朋友若是可以,待我明天重写一篇好的,,,静之说...
用文言文写作文,该注意什么?
一:经 诗先於词,文先於诗;散文先於骈文,经文先於史文。
顺流而下,势如破竹;逆流而上,扞格局促。
譬如今人学诗词古文,或多因爱宋词而起兴。
然若来便学词,终致纤弱;病而学诗,亦常为女郎诗矣。
苟不学文,其为诗亦不足大观。
古今诗客如许多,大文家有几个哉?经而史而集,文而诗而词,庶乎有序,浸于有得。
刘彦和(勰)云:“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
”高倡宗经,是矣。
不读经,不足以成人;不宗经,不足以为文。
今人学文,种种语法、辞典究之已甚,何以展卷读之,哂然不肖?盖文中无精神故也。
义理、考据、词章,义理实为之根。
义理何从来?从精神中来。
精神何从来?从经典中来。
一国民族之精神,实由一国经典所化毓。
关关雎鸠,自然感兴;风乎舞雩,悀如浩叹,何必琐屑于字词语句焉?如是方为得之。
傥如学英语般先观一厚册“语法大全”,奄然生厌,弃之可矣。
学文即须循道,为文不异为人。
文心通乎人心,心动而后文成。
先求动乎己之心,观古人何以;再求动乎人之心,看我文奚成。
精神义理具足,别无他故,直是读经。
详之,则经亦畧有缓急。
《诗》《书》周文旧典,最称古雅,实国文一切总源,不可不读。
虽囏,然业为诗文巅峯,勀此之后天下书文无难者。
《礼记》明理,《左传》叙事,开后世理论史传之体。
有极精醇者,宜深讽咏。
《易》理甚深,然于为文似无大涉。
然其《文言》《系辞》诸传,意深言妙,义文两胜,不可或阙。
《论语》《孟子》,亦复平易而深。
读之至易,知之已难,行之更难。
然生为华人,当学华文,则不应不循中华之道。
学其文,循其道,成其人。
舍道求文,空空如其文亦不可得而成矣。
文之与道,斯须莫离。
若夫经,文之至合於道者耳。
循道者必所务先,学文者则容或缓。
是《仪礼》《周礼》《公羊》《谷梁》《尔雅》诸馀经,于为文关切稍小欤。
要之,至文至道,存乎圣经。
学文不宗,空入宝林。
法上得中,宜所究心。
诸体渐具,道与日新。
二:史 《春秋》万世史源。
周秦馀史,则《国语》闳婯,《国策》纵横,竝皆嘉文。
汉以降二十五史,惟前四史辞事双胜,昔人允为必读。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者是也,于为文也甚益。
然则读经而下,此六史为所宜读者也。
更求其略,则《史记》终当一览。
三:子 诸子百家,求道者恒所博览。
然于为文,但取《庄子》《老子》足矣。
《庄子》文味最丰。
《老子》已窦騈偶消息。
先散后騈,文章常理。
盖先秦经子,两汉史论,浑朴之气,自然单行,初不知四六为何物。
《左》《史》熟,古文足。
学文至此,已具周汉气象。
四:集 1、散文 所谓騈散诗文之名,实皆昉於文人之文,经史固无之。
盖三代无所谓文人也。
学文但读经史,不失为高华大家;搦翰祇究唐宋,讵成其诗词钜椽。
慕唐诗,法唐人,所成必逊於唐;好宋词,摹宋士,厥绩岂及乎宋。
必溯亓源,法乎上,庶有得焉。
故效太白而不知《文选》,趋稼轩而罕读《左》《史》,其求为李辛也梦耳,遑论越之。
或虽诟幼安掉书袋,此则竝书袋亦无可掉矣。
若夫口诵不逾韩柳,心惟止乎唐宋,璅璅焉亦甚下矣。
宜其唐宋而下无有迈彼八家者欤。
要言之:学散文,直法周汉而已矣。
唐宋明清可与为友,不必以为师。
(钱仲联于明清亦言有八大家:刘基、归有光、王世贞、顾炎武、姚鼐、张惠言、龚自珍、曾国藩) 2、骈文 周汉经史既习,文章根柢大具。
然后可以顺流直下,任择所欲。
楚辞汉赋,诗之支流而文之别源也。
骈文所求藻缋之语词与夫偶俪之篇句,于焉略备。
洎乎四声明而平仄分,词藻、句偶、音对三者立,骈文繇是告成。
辞别于诗,赋别于文,骈文复别于散文。
辞赋体狭,主于美文,重彰彩攡敶;骈文义广,兼施应用,擅对仗音韵。
赋而兼骈,声龤素琯;骈而通赋,体奘黄钟。
至於燕许(张说、苏頲)大手笔,双媺兼宗,无复分别。
于文于诗,《楚辞》皆当读。
学骈文,亦遥以汉赋为翰林辞海。
若以大赋宂剧,则汉魏以来抒情小赋清雅易诵。
虽有韵曰文,无韵曰笔,然魏晋已下骈赋合流,其别渐微,要皆异于散文者耳。
略举其要,则曹子建之宏丽,陆士衡之清雅,徐庾之集大成,苏张之大手笔,学者在所当读。
唐末温李,竝称诗豓。
其四六亦皆可观。
赋由秦汉古赋至於六朝俳赋,至於唐之律赋,至於宋之文赋,日新日变。
欧阳文忠公、吴履斋有述焉。
清代俪语号称中兴,有骈文八大家(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名焉。
求亓至者,则别有汪容甫(中)者在。
《述学》六卷,媄不胜收。
人以为清骈第一。
兹举《汉上琴台之铭并序》一篇,聊哜鼎脔: 自汉阳北出二里,有邱焉。
其广十亩,东临大别,左界汉水,石堤亘其前,月湖周其外。
方志以为伯牙琴台,锺期听之,盖在此云。
居人筑馆其上,名之曰琴台。
通津直道,来止近郊,层轩累榭,迥出尘表。
土多平旷,林木翳然,水至清浅,可以眺望,可以泳游。
无寻幽涉远之势,靡登高临深之惧,懿彼一丘,实具二美。
桃华渌水,秋月春风,都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范”在古文里有几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