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56.htm
现代诗怎么写(具体或举一点例子)
云 云,是个调皮的女孩, 喜欢画画. 总是?画出一幅幅的画, 漂亮又生动. 瞧,那双辫的小女孩, 调皮又可爱, 在玩跳绳呢. 这可是云的作品呢! 哎呀,一阵微风吹过, 画散啦! 别别,再仔细看看! 云又画了一幅画啦! 好长,好美丽! 画中有个小雪人, 有着萝卜鼻子. 会不会被小兔偷吃呢? 还有一双用香蕉做的眼睛, 弯弯的,笑咪咪的. 可我还是担心,会不会被调皮的猴子偷偷摘去吃啦? 哎呀呀,那只是一幅画呢!不会被吃的啦! 云画的太逼真啦! 瞧,云的画, 好逼真, 好漂亮, 好生动啊! 狗 我喜欢你们----狗 你们那炯炯有神的眼睛 那威武,健壮的身躯 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你们的工作 你们一丝不苟 你们是人类最真诚的朋友 我佩服你们这个优点 等我有幸听懂你们的语言,会说了你们的语言 我一定会去你们的王国 教那些胆怯的狗 教那些逆来顺受的狗 怎样才是真正的狗 狗不是用来做装饰的 他们不会当一个在你的眼里是一个毫无生命的狗 虽然他们对你是最忠诚的 狗,人类忠诚的朋友 狗,把主人当作最信任的好朋友 狗,他除了不会说话,他的任何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人类一把你想先的话,写的优美点,类似于散文一句一行左右就差不多了。
回答者: 旎缓缓 | 二级 | 2010-11-29 16:49先写一篇散文 然 后 把主谓宾每个分一行 多写 “啊!” 在然后学郭小四写点装比字 感叹一下 末尾一定得是 “。
” 这样就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 现代诗连诗都不算 太恶心了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迭、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现代诗的格式你因该知道吧!并且现代诗的每个小节的意思是可以跳转的,但主题不可以变,不一定要向文章一样需要连贯、过渡。
希望能帮到你!
现代诗怎么写 要范文
1,现代诗的特点 :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2,范文《雨巷》作者: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静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后作者: 席慕蓉生命 其实也可以是一首诗如果你能让我慢慢前行静静盼望 搜寻怀带着逐渐加深的暮色经过不可知的泥淖在暗黑的云层里终于流下了泪 为所有错过或者并没有错过的相遇生命 其实到最后总能成诗在滂沱的雨后我的心灵将更为洁净如果你肯等待所有飘浮不定的云彩到了最后 终于都会汇成河流...
新诗怎么写
五月槐花五月穿过时间的丝丝缕缕浪漫在乐曲里回眸你吹着牧笛朴素得令人心动让漂染了很久的文字牵着我的手踏出你明媚的舞步一跳一跃三、四、五······迷人的律动里再加入小提琴好吗给缠绵的音符一个理由继续画出我幻想的槐花日子在含蓄的观赏里成为篇篇诗话这是我自己写的。
写新诗没有一定的规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不能要求所谓的节奏啊韵律什么的。
开始也不能要求意境,太飘渺。
我也是从什么都不懂开始的。
初期主要注意几点:1.主题。
不能没有什么想法就写,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构思。
其实刚开始也不难,构思的出发点就是主题,就比如我这首,写的是送给朋友一个飞扬的五月。
所以也把槐花写进去了。
2.内容。
这里我说的内容也包括分段。
比如第一段可以直接写主题(就我这个直接写五月一样)3.收尾。
有时候写着写着就断了,无法延续下去。
在这情况下,可以做两个选择。
一是先停住,然后反复读自己写下的,再下笔。
二是找一个落点,就是总结前面所写的。
这个比较难,通常刚写的时候,结尾难免急促。
收尾很重要,说不定整首就是结尾点睛。
刚开始都难免出问题。
写得多是好,但读得多会更好。
未必要学别人的风格,但要理解诗人的思路是很大的文章。
祝福楼主。
如何自己作诗 范文
要想写诗首先要明白的是平仄,平仄,简单的说就是对汉字读音的一个分类:平声字,就是发音比较平缓的字;仄声字,就是发音比较短促的字。
如果你根据上面这句话就能区分出平声字和仄声字,那么我只能说不是你是天才就是我是天才。
对于平仄的区分,最大的问题在于读音的变化——其实不仅仅是平仄,在押韵的时候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和唐宋时期的汉语的发音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你如果现在还能听出杜鹃鸟的“不如归去”,那只能说明你的听力有问题——所以很多其实写得很工整的诗句现在读起来会感觉不舒服。
据说江浙地区的方言的发言是最接近古音的,这个我没有具体考证过。
对于写诗时的平仄区分,现在据说有两种观点。
最保守的一方是认为应该坚持使用平水韵,这样的好处在于,评价一首诗的时候就不需要事先知道这首诗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缺点是太脱离生活了;最激进的一方是认为应该使用普通话的平仄区分,这样的好处是便于实际阅读,但是实际上虽然我国全面推行普通话,但是真正熟练掌握这门语言的人其实是很少的——昨天晚上我去打印东西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在打普通话考试的资料,第一个词的注音就是错的。
至于我自己写诗的时候呢,因为两方其实都有道理,所以我选择的是比较折中的方法——但是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用新韵或者词韵——我的方法是写出来一首诗,或者填一首词就要让他用平水韵来看或者用普通话来看平仄而押韵都没有大的问题。
普通话的平仄区分很好记,不过前提是你小学有好好学。
普通话里汉字分为四声,一般小学里学的时候好像就是直接叫做一二三四声的,实际上官方的名字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阴平和阳平是平声,上声和去声是仄声。
平水韵的话就需要一点记忆力了,但是也完全不需要智商的。
请百度出一份平水韵,没有别的办法,死记——实际上我也不能记全。
平水韵分为五声,依次是上平、下平、上声、去声、入声——希望大家还记得SHE的那首《中国话》里面的那句“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上平和下平是平声;其它三声是仄声。
以上就是关于平仄的基础介绍,以下是在诗词格律中应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纳闷过为什么同样是那么几个字,别人写出来读着就琅琅上口,而自己写出来就是那么拗口。
这个关系到声律学——据说这个还是汉代的时候和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所以我国是汉代之后才有所谓的格律诗的——而在诗词写作上这一理论体系简化为一系列的关于平仄的格式要求。
大致上可以分为单句的要求和句间的要求。
关于单句的格律要求,格律诗的标准句式其实只有如下几种: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这句有时有变格仄仄平平仄平仄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在实际的写作中偶数位的字的平仄一般是不能变的,但是奇数位(最后一个除外)的字平仄是可以改的——不过在改的时候要避免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孤平关于孤平有两种定义,第一种是认为一句当中除了最后一个字仅剩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叫做孤平;另外是认为出现两仄夹一孤的情况就是孤平。
我比较偏向于第二种定义,但是在实际写的时候还是两种都不要出现最好。
所以当你在写“平平仄仄平平仄”这句的时候,如果第一字不得已要用仄声字那么可以把第三字换个平声字,变成“仄平平仄平平仄”。
三平调当全句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字的时候就叫做三平调。
三仄尾相似于三平调,就是指全句最后三个字全是仄声字。
曾经见到过有些对格律一知半解的人写的诗,上句是三仄尾,下句是三平调。
单句的平仄要求大概就之上这些,句间的平仄要求如果你知道格律诗的偶数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除第一句之外奇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的话就只剩两个字:对、粘。
所谓对,就是说第偶数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反。
所谓粘,就是说第奇数句的第二个字的平仄要和上一句的第二字的平仄相同。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一首诗的平仄基本上是由第一句完全决定的。
之所以是用第二个字作为标准时因为我们在上面说过,第一字的平仄是可以变的。
对于不会写诗的人来说,也许会认为押韵和对仗是一首诗的关键。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发现,对仗和押韵就算重要,也只是写诗的很小一部分。
对于押韵需要注意的是也存在类似于平仄这样的古今读音的争议。
至于填词,我觉得比写诗简单,照着词谱填就好了——当你要填的词牌确定的时候,需要的格律格式也就定了——当然要写好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初学填词的时候应该学着填些小令,如《如梦令》、《生查子》之类的,等到词句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再开始填些较长的。
不过有些太短的词牌反而更难写好,如《十六字令》,这些自己斟酌。
当然,以上都是建立在你是想正正经经地写诗的前提下的,如果你只是想写首藏头诗骗骗无知少女什么的就不要问我了。
散文怎么写?现代的诗怎么写啊?
最重要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这个老师肯定也告诉过你了.另外就是写自己所想,围绕一个思想表达,有关它的都写.让别人知道你爱说什么就好了 常用记人散文写作格式 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
使用这一套路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物应找好,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是结尾“睹物议人”,它的作用之一是总结全篇点出文旨;作用之二是与开头照应。
因此,从什么地方联想开去还应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是一种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是因物而引出回想,不是因事而引起的回想。
2.转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
这一式是高中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写“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
可以说,这一式不仅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注意四点:①开始的贬抑应适度,为下文由恨转爱留余地,埋伏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了。
因此开始的恨一定是误解,是偏见一类的东西。
②要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要可信、自然。
③要注意结尾的褒扬升华要有方,杨朔是做了个梦,当别人都在做梦时,你就可以清醒地写篇日记,沉思着凝望远方等待。
④要注意加工题材,原有的材料不可能都是由五个阶段构成,初学习时,一定要对材料进行补充。
缺少的部分,可根据已占有的材料所形成的思维定势适当用虚构来补充。
这一式,初、高中学生经过两三次训练就可以熟练掌握。
掌握了这一式,学生作文的思路会有一个飞跃性的进步。
3.议证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
运用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笔调,表露你对所写人物的总评价,点明文旨。
第二步是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叙写人物事迹,落实文旨。
第三部是总结全文的记叙,照应文章开头,再一次抒情议论、升华中心。
能集中代表本式的名篇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式的设计,意在落实大纲中关于学会夹叙夹议的写法的要求。
4.寻访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
本式是以寻访为由头,用寻访经过去歌颂主人翁。
这一式又可细分为定点寻访和移步寻访。
如《驿路梨花》就是定点寻访,寻访的扬所就是小茅屋。
移步寻访的典型篇目是《猎户》,本来要寻访A——董昆,由此回忆起B——幼年记忆中的尚二叔,顺路先访百中老人,最后才去见打豹英雄董昆。
由此引发出保卫家乡、保卫丰收果实的感想。
这一式的特点是多线索,在一主线之上,支线横生。
以此落实大纲中关于多线索记叙的要求。
5.纪传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
简介的概况包括:姓名、生平、籍贯、家境、学业建树等。
重点的记叙是介绍其主要成就,一个成就一段。
如果所记之人尚存,就写其今日概况,如果所写之人已故,就写卒年情况与逝后有关情况,如影响等。
最后是对其一生做简要评价。
这一式的典范篇目很多,如《柔石小传》、《陈涉世家》、《张衡传》等等。
设计这一式,主要是为了实用,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记写人物生平的情况,学会了这一式,对将来的实际工作很有意义。
总之,记人的文章是常用体裁,要想打好基础,必须明确地学会几样,然后才能谈得上灵活运用。
只要学会了这四样,一般情况下,写人的题目是不会难住你的。
网址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09078/0381_ts009078.htm 常用叙事散文写作格式1.倒叙式。
本式的特定含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倒叙,是专指以事开头的倒叙,如《火刑》、《为了六十一个阶段弟兄》都是以事开头的,而《一件珍贵的衬衫》平常人们也称倒叙,但它是以物开头的。
这一式大家熟知,就不详细介绍了。
只强调两点,一是从什么地方开篇的,结尾仍要回到什么地方;二是开篇之事要能带动全篇。
2.领悟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亲历一事→悟出哲理。
刘白羽亲历长江三峡的航行之后,悟出了“人们只要从汹涌的浪涛中掌握了一条前进的途径,也就战胜大自然了”的道理。
这一式应用率很高,凡生活学习中的事,动动脑筋,都很有悟头。
3.失得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为甲而去→因乙失甲→怅然若失→转念领悟,所获甚大。
如写买书,由于遇一儿童迷路而哭,同学硬拉他帮助儿童找父母,孩子父母找到了,可书却没买上...
以一首诗作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1.你是否了解诗所叙述的内容?2.你是否知道诗的出处?包括作者,年代,以及作者写这首诗时所处的环境?3.你是否知道诗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和意指?如果上面的你都知道了,那么好,你的作文至少可以开始构思了!议论文,叙事散文?还是记叙文?确定后,写个提纲,就是老师教的。
不管是什么文体,都要立足诗的立意,可正可驳。
要一篇现代诗范文
重 量白萩(台湾)醒来发觉藤萝满地果实已是累累还有什么话可说我是岩层怀着男人的固执而你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一个小小的缝隙一点小小的温情今日已蔓延成我人生的全部重量{赏析}青春易逝,韶光不回,是处在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不能感悟的。
但要把把这种瞬间的感慨传递给他人,诗歌无疑最好的载体。
然而把青春梦一般的消失写得这样富有立体感,让人可触摸,并顿生惆怅之情,却是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功力所至。
首节写“醒来”,这是幅度极大的时间跨跃:“我”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了儿女成群的中年,就像那如今已果实累累的满地藤萝一样。
当年,“一粒小小的种子”被风偶然吹进岩层的缝隙中,然后发芽长大,如今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变成了“我人生的全部重量”。
这真是光阴荏苒,青春不归啊!诗中流露的万千感慨,以及那淡淡的怅然若失的情怀,都紧紧包裹在诗的迷离和朦胧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诗构思精巧,比喻独特,可谓同类题材中的精品。
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廊,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王晓维)
诗的作文怎么写
你可以根据每一句古诗去扩充,发挥你的想象力,可以把句中的一个字,一个词,去扩大。
但具体你要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把自己作为诗人,以第一人称去写;也可以把诗人作为你叙述这件事的对象,以第三人称去写,最后想象诗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一挥而就的这首古诗词。
怎样写诗能写出优秀作品?
1.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风格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就像每个人特殊的气质一样,这种特质就像一种标志。
像李太白的诗永远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这种“且放白鹿青崖间”的句子,一看就是他的风格,而诗圣呢,就是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感。
所以说,你也要找到自己的特质。
这很简单,只要想想最欣赏谁的诗,基本上这种风格就有点适合你了,因为大多数的欣赏缘于自己产生了共鸣。
另外,以我个人的感觉,平时写作的风格与诗词的感觉也是有点殊途同归的感觉。
因为特质这种东西就是一直跟着你的,无论你的语言、动作、诗词、文章都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读,读,还是读如果找到你最喜欢的风格,那么这个代表人物的诗词,你一定要仔细地、广泛地读。
不仅要读诗词,还要看看其他名家对这首诗词的评价和鉴赏,这点很重要,可能甚至比读诗更重要,可以这么说,与其读一个人的十首诗,不如读十个名家对这其中一首诗的评价。
你只有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写出好诗啊!像我因为很喜欢北岛的诗,所以我看了很多评价,觉得学到很多东西,连思路都宽广了,时常想,为什么看同样的东西,别人就能发现更多的美呢?如此这般一边学习,一边自己也开始注意起以前总是忽略的东西了。
人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会潜移默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就以我的经历讲,以前有段时间我看郭敬明的书,我就觉得自己写作的感觉就会跟他相似,再比如,前不久我又再看了一遍韩剧《my girl》,我讲话就会情不自禁地带有那种韩国腔。
所以可能连你自己都没注意到,你已经再像自己喜欢的风格靠近了。
等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也要看看别的风格的诗。
除了看诗,也要读读其他文学类型,甚至是接触其他艺术,比如去看看画展,练练书法,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共通的,能让你擦出新的火花,给你新的启发。
因为你最终还是要吸收别的东西,找到自己真正的独一无二的特质。
3.关于作笔记作笔记就是记录你觉得很经典的东西,很有用。
小时候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爸爸妈妈和老师总是布置作业摘录好词好句,当时我觉得很不以为然,所以要交作业了,我就偷懒地从已经是筛选好了的《佳句宝典》挑最短的句子敷衍了事。
后来长大了,反而自己会在阅读杂志时狂作笔记,经常翻出来读读这些句子,最后这些东西就是我的东西了。
高中的时候,我主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一般都是在升旗仪式开始前十分钟知道今天在国旗下发言的同学的主讲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想好自己在介绍时说些什么,脑子里随随便便一抓,都是名言名句,老师也都说我讲得很好,就是毕业了,业有以前的同学会发消息问我,帮我想几句关于什么什么的名言,我觉得自己也成了本“宝典”了,真的很庆幸自己有平时积累的习惯。
所以这样的好习惯一直跟着我,让我觉得受益无穷。
作笔记不要怕麻烦,其实我自己觉得把好的东西保存下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如果你在阅读中发现了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的东西就要记下来。
你也可以参考一些名家的读书笔记,我以前看了就觉得不愧是名家的东西,虽然不一定是读诗的笔记,但也蛮有用的。
除了看书记笔记,一些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记下来,作为写诗的备用资料。
诗中的秋作文怎么写?
看看那云飘过的天空,花开过的枝桠,鸟栖过的屋檐,你就会知道:古诗是开启心灵深处封闭大门的钥匙。
那一首首诗,谱出的是景秀山川、离情别绪、风花雪月……但最打动那天真无邪的心的便是那古诗中的春夏秋冬,那是我心灵的寄托,生活的写照。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初打开人们寂寥冬季下的心的便是春风吹拂下的一棵棵柳树,春风袅袅吹拂着湖边的柳丝,这便是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时节,几场春雨便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大雨纷飞,春雨染绿了世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就连那南归的燕子,也竞相争着沐浴在早春温暖的阳光下,它们在光彩照人的阳光下筑着巢,它们是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幸福,多么的勤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在夏日的星空下,一起共赏着月亮独特的艺术美景,在星空下,鸣蝉的歌声悠扬而动听,真是令人神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夏日湖畔边,那顶着圆盘露出水面的荷花,清新而典雅,在蜻蜓的装点下,更是美不胜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五彩缤纷的,是单调的,但单调中又显出其特色。
枫叶是红色的,让人一看就会想到“火热”,这便激起了活力,枫叶的红便是秋的写照。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冬天往往是充满雪、冻结心灵的季节,一眼望去,除了雪,还能有什么呢?然而,冬天的雪却造就了梅的秉性。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大雪纷飞之时,梅花却不畏寒冷,不屈服于雪和寒风的吹打,一个劲的往上昂起胸,抬起头,终于开出了芳香的梅花。
古诗,无处不在,它便浅藏于我们的生活里,只有善于发现、领悟它,并学会在学习生活中利用它,才能开启我们心灵深处封闭的大门。
广东汕尾陆丰市城北学校初二:李文杰--750字第2篇:古诗中的秋翻开诗集,我在里面寻找秋的影子,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在夕阳夕下的时候,落日的余辉照射在山坡上,世界是那么的宁静,张开双臂,吸一口秋天的气息,凉凉的,很舒畅,使人忘却了夏的炎热。
坐在树下,任凭秋风吹拂过脸颊,我仿佛看到秋天的银杏树,叶子就象一把把小玉扇,扇哪扇哪,扇走夏天的炎热,带来秋天的凉爽。
眨一下眼睛,秋天的枫树便在眼前,叶子像似熊熊烈火,慢慢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就像一枚枚邮票,一枚枚给大家送来秋的信息的邮票。
刷刷——刷,秋风吹着枯黄枯黄的树叶,把叶子吹得满天飞舞,它们落到地面上,埋进土里,漂浮在水面,落到屋顶上……看到这,不禁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秋天的风也蛮调皮的嘛!抬起头望着被秋风刷洗过的蓝天,一只只张翅飞翔的秋雁鸣叫着飞往南方,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诗句便浮现在脑海中,秋天的风多么善良,她告诉秋雁“秋天到了——秋天到了!”还亲自送它飞向南方,让它在残酷的严冬前逃过冬的扼杀。
秋,一个金黄的季节,但我却把“秋”认为是她的名字,“秋”她是一个小孩,一个淘气而又善良的小孩,她驱走夏,让人们脱离夏的煎熬;她埋葬落叶,让土地肥沃,让生命得到滋润;她送走雁,让它逃离冬的魔掌。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