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定远
定远,没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没有北京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然而,它却是我心中的一片圣土。
定远的乡村是和谐的。
朝阳缓缓从东方升起,把它的温暖与光明撒向大地。大地上,沾着露珠盛开的花朵,古朴的家家小屋,院里扫地的老公公,共同构建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
家家小院里,刷刷扫地的音符从这一家飘到了另一家,伴着厨房里女主人忙碌的的身影,一阵阵钣香弥漫在清闲的空气中;远处朦朦胧胧传来锤棒敲打衣服的节奏,与院内洗衣服声彼此起和;院外石子路上,背着孩子迎着朝阳向学校出发,欢乐的笑声在空气中振荡。
定远的城市是热闹的。
渐渐西落的夕阳,收起了它的朝气。在夕阳余辉笼罩下的定远显得更加热闹。
定城虽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却也不失热闹。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人来车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在公路上穿梭,路旁的香樟树在风中摆着它的枝叶。街旁,琳琅满目的商品被陈列在装饰逛街的商店中,挎着包,穿着皮衣的人们在其中挑选着自己满意的货品。中小学生结伴在书店中畅游。当夕阳收起它最后一缕光晖,路旁的路灯接替了它的工作,穿梭的汽车就是一条流动的光带。远处霓虹灯在不停地闪烁,广场上载歌载舞的老人,炫耀车技的青年,悠闲散步的中年人,都融入定远热闹的生活。
和谐与热闹相互融合的定远,是我的家乡,是我所热爱的一片乐土。
安徽定远的沈姓
据黄山沈家大郢沈氏提供资料介绍:沈氏祖居浙江省吴兴郡,唐朝初期迁移到山西省夕阳县枣林庄老鸹巷。
明初洪武三年迁移到安徽各地落户,至今树大叶茂,散居于长丰、凤阳、定远、怀远、凤台五县与合肥、淮南、蚌埠三市。
定远:南沈桥、能人乡三塘寺、山陈家、城西乡大户沈南门口的定城南门。
续订字辈如下:颂宏友谊,福寿厚廼昌。
仁道本性善,乾坤兴汉伦。
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小升初的成绩
区划详情截止2012年,定远县管辖的国土面积2998平方公里,耕地246.9万亩,辖22个乡镇,253个行政村。
所辖22个乡、镇分别为:定城镇、炉桥镇、张桥镇、池河镇、蒋集镇、朱湾镇、七里塘乡、能仁乡、二龙乡、连江镇、仓镇、界牌集镇、拂晓乡、西卅店镇、范岗乡、严桥乡、永康镇、桑涧镇、三和集镇、藕塘镇、大桥镇、吴圩镇。
...
安徽定远有哪些名人
定远名人东吴名将:鲁肃南宋名相:董槐抗倭英雄:戚继光《水浒传》地魁星神行军机:朱武元末起义军红巾军首领:郭 子 兴 明初重要将领:沐英 明初大将:蓝玉明初大将:冯胜明初丞相:胡惟庸明朝六公之首:李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原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国防军事观察家和评论家,少将:张邦栋陆军某集团军军长:姚保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夏长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永顺中科院院士:穆穆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的教练:李庆龙
安徽省定远县有什么好玩的?
定远县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也是滁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同时定远还是“南京都市圈”的伙伴城市之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一员。
定远古有“ 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誉,现仍为全国南北要冲。
京沪高速铁路、淮南铁路贯穿境内,京台高速公路横跨境内。
定远县素以农业大县著称,1987年被列为国家瘦肉型猪基地,1996--2009年连续14年跻身安徽省畜牧生产十强县行列,2009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定远还是全国商品粮油大县、全国岩盐资源大县、全国石膏资源大县,也是亚洲最大的盐化工基地。
中文名称: 定远外文名称: Dingyuan别名: 曲阳、东城行政区类别: 县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下辖地区: 定城镇等16镇6乡政府驻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城东新区电话区号: 0550邮政区码: 233200地理位置: 安徽省东部面积: 2998平方公里人口: 96.7万人(2009年)方言: 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气候条件: 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著名景点: 虞姬墓、藕塘烈士纪念馆、定远博物馆等机场: 合肥骆岗机场火车站: 定远站、炉桥站车牌代码: 皖M5行政区划代码: 34112510.1 民间器乐曲 民间流传的器乐曲甚多,有维妙维肖的《百鸟朝凤》,有细吹细打的《抱妆台》,有欢乐明快的《小开门》,有行云流水的《溪流情》等。
打击乐方面有《小五番》、《十八番》、《喜鹊登枝》、《兔子扒窝》等。
每逢婚丧寿诞、逢年过节之际,爱好乐器的农民们或数人组班或数十人聚集,笙萧管笛,喇叭锣鼓,吹吹打打,热闹非凡。
在锣鼓音乐中,以能仁乡凉亭班子为优,他们除双套大鼓、大锣、大堂锣外,还配有20至30面手锣(又名哈叭狗),演奏时轻如良霄月夜,急似暴风骤雨,风格独特,是本县民间器乐曲中的一朵奇葩。
10.2 民间舞蹈 兰花灯 也称《扭兰花》,泛称《花鼓灯》,流行于全县境内。
舞蹈中有“兰花”4至6人,“鞑子”、“岔伞”各1人,皆为男角。
“兰花”上穿红,下着绿,头扎红色绸球,绸带披垂两旁,脑后梳独辫,双手持红巾,打扮俊俏;“岔伞”上穿镶绿边对襟白褂,下穿红色彩裤,头扎红巾,手持岔伞;“鞑子”上穿淡黄大襟便衣,袖口镶红边,外穿翻毛皮袄,头戴草帽圈,下穿茶色马裤,足蹬黑色长筒马靴,手拿芭蕉扇。
《兰花灯》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了,相传 在元朝以前,定远境内就有《兰花灯》班子,不过那时只有“兰花”和“岔伞”,因为在封建社会女子不准玩灯,所以,那时“兰花”皆由青少年男子扮演。
抗日战争时期,在藕塘抗日民主根据地,逢年过节和开庆功大会,人民群众自发地掀起玩《兰花灯》的热潮,老百姓、政府干部、新四军官兵都参加扭跳,并在唱词上赋予新的内容。
建国后,人民又自发地将男扮女装的“兰花”改为女性扮演,每逢佳节,都有好几班,甚至几十班《兰花灯》争相表演,在锣鼓伴奏中,且歌且舞,借以欢庆丰收,喜庆佳节,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狮子舞 流行在站岗、东兴、九梓一带,表现劳动人民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精神。
龙舞 流行于仓镇、池河、九梓、能仁等地,每遇天旱,人们舞龙祈雨,以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
新春佳节舞龙灯,常表达农民喜悦心情和祁求神龙福佑来年国泰民安。
花车、花船 用竹篾扎制彩纸糊成,船心坐一美女,四周4—6人,船头渔翁撑篙,船尾老夫掌舵,在鼓乐声中,见风采柳,边歌边舞,十分活跃。
其他还有花挑、蚌舞、跑驴、大头和尚戏柳翠、五马破曹等,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10.3 民间美术 东部池河地区的民间花布(在白布上用石灰绘画或缝折后入罐染色而成),南部张桥和西南吴圩两地的兜兜花、鞋花、枕头花,炉桥的剪纸花、木雕花,范岗一带的捏巧、泥塑等,均具有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
10.4 曲艺 定远境内流行的曲种有大鼓、琴书、评书、快板书、革命歌等,但主要的是大鼓、琴书。
解放前,曲艺艺人没有固定演出场地,没有组织,各自拜师求艺。
在农村集镇和庙会上设摊演唱,有时也到大的自然村庄或富裕人家说唱。
解放初,县文化部门设立流动艺人管理组,管理曲艺队伍。
1956年,县成立曲艺协会。
至1960年,曲艺协会会员由解放初期的30人发展到67人。
每个会员发一枚金属会员证章和一张会员证书,按月缴纳会费,凭证在县内外流动演出。
1964年至“**”期间,曲艺协会被迫解散,曲艺艺人也遭到不公正待遇。
1974年10月,又重新考核、批准69人恢复说唱活动。
1978年10月恢复定远曲艺协会,对全县167名曲艺人员进行考核,择优吸收69名艺人入会。
为加强管理,制定了新的《协会章程》和《演唱守则》。
1979年2月22日,县文化局正式下文成立曲艺管理小组。
80—90年代,农村曲艺活动逐渐减少,曲艺组织名存实亡。
定远曲艺艺人大部分识字不多,没有定型曲目,说唱内容较乱。
为此,县文化馆曾帮助曲艺协会对《杨家将》、《瓦岗寨》、《包公陈州放粮》、《烈火金钢》、《平原枪声》等新、老书篇,进行加工、改编,并多次参加省、地曲艺会演。
定远曲艺分南北两大派,南派以李学圣为首,使用木质搭板,以大鼓为主。
北派以王家珍为首,使用金属钢板,以琴书为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我的家乡定远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