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善于发现问题的艺术
善于发现问题的艺术
喜欢出成绩不喜欢有问题,这是各级领导的共同愿望,但哲学告诉我们,没有问题只是相对,领导水平再高,单位成绩再好,也必然存在问题和不足。况且,我们抓工作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只有摸清了问题,才能心中有数,对症下药做好工作。应该发现哪些问题呢?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汆子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善于发现事关全局性建设的问题,而是善于发现本质性问题,三是善于发现潜在性问题。可以说,善于发现问题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能力,一种水平,也是胜任一级领导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发现问题呢?
一、必须敢揭短、敢报忧,勇于正视问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事情在其进行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减少问题的上策就是勇于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地找问题,既不能怕单位丢荣誉,又不能怕个人丢面子。唐王李世民勇于纳谏的事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据史书记载,他先后给三十多个诤谏的人晋官赐金,尽管魏征曾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尖刻地批评过他,使他感到羞辱难堪,但他还是把魏征视为“镜子,大赏魏征十几次。作为新时代的领导者,有的人连这种精神都不具备,总怕别人抓“尾巴”,说自己武宁,想着法子遮遮藏藏。熟不知,哪个单位敢于正视现实,勇于查找问题,哪个单位解决疑难问题的办法就多,工作就好;哪个领导敢于揭露矛盾,不怕否定自己,哪个领导解决问题的招数就多,水平
就高。因此,只有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敢揭短,敢报忧,才能在揭露问题中不断完善自己,出色胜任本职领导工作。
二、必须勤观察、勤思考,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问题必须有过硬的知情功,耳要聪,目要明,心要细,脑要思,在真知、深知上下功夫。
耳要聪,就是要耳听八方。身为领导,多听的机会很多,各种形式的会议、谈心、同事、好友之间的七嘴八舌等等,听多了,情况熟了,问题就不愁找不到。古人孟尝君食客三千,仍虚心听取寒士冯驩的牢骚;乾隆皇帝文武满堂,仍经常微服私访,其目的无不在此。当然,多听还要善听、会听,能够举一反三,不能“装到篮里就是菜”特别对个别人的意见,更要虚心听取,因为个别人的意见虽然可能带片面性,但往往有独特见解。
目要明,就是要眼观六路。有些问题只坐办公室里听,打电话问,材料中看,是发现不了的,必须腿勤常转,多转多看,并像达·芬奇画蛋那样,多换几个角度,反反复复地看,能够看出“远近高低各不同”来,这是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如果带着框框看,就难免象“哈哈镜”,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因此,练就一双慧眼,对发现问题来说至关重要。
心要细,就是要心细入微。古语“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些问题即使耳闻目睹,如不往心里想也难以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听要用心,看要留神,处处善做有心人。有时无意中讲的话,非正式场合谈的事,哪怕是只言片语,都可能反映出一些问题。闻名全国的
“南京路上好八连”当年进城后,有的战士说:“南京路上的风都是香的”、“在整理站岗比看电影还好”。乍听起来这两句话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八连的干部却“听”出了怎样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这个本质性问题,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成了文明全国的霓虹灯下的合格哨兵。由此可见,功成贵在细,只有善于从一人一事,一举一动等细微末节处发现蛛丝马迹,才能顺藤摸瓜找出问题。
脑要思,就是要勤想多思。抓问题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下一番功夫,动一番脑筋,反反复复地进行推敲,是抓不到“活鱼”的。只要我们多动脑筋,深思熟虑,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就不愁抓不出根本性的问题来。同时,坚持无事想有事,脑里常装事,善于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是使问题见于未萌、禁于未发的上等策略。
三、必须多渠道、多环节、广开言过之路。作为一名领导者,及时天资超群,才智过人,也不可能查疑无漏,一贯正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善于利用“臭皮匠”,广泛集中群众的智慧。
要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广开言路的渠道很多,象民主生活会、揭短报忧会,个别谈心,民意测验,设立意见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还可以向上级机关、兄弟单位征求意见等。只要以真情实意调动和开阔大家的思路,大家就会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进谏言过。
要有从谏如流的气度。要让群众敢讲话,讲真话,领导者就要有“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豁达气度,不分场合,不计言词,虚怀若谷,洗耳恭听,即使下面的意见提错了,也不应坐不住,听不进,耐不住
一个“忍”字,更应得理让人,能容人之过。如果“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群众敢怒不改言,有了问题难免蒙在鼓里。
要造成言过有功的良好气氛。“发现问题是成绩”不是一句空话,要努力创造勇于直言、勇于揭短的同志,要大胆予以鼓励和表扬。
范文二: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善于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表日期:2010年10月29日??作者:常红??本页面已被访问 20 次
读了《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受益非浅。该书从方法与“问题”的关系;如何克服无法面对问题的心理障碍;如何拥有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如何把问题变成机会阐述。
假如你拥有这方面的认知和智慧,你就会有一种全新的工作态度,带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去努力工作,而且你还会因为掌握方法而创造非凡的业绩,并因此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信,不仅如此,你将从此不怕困难,而且还会将所遭遇的问题,变成你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在工作中一流的人找方法,末流的人找借口,找借口的员工是单位里最不受欢迎的人,找方法的员工,是单位里最受欢迎的员工,找借口的人,是不会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哪怕有现成的办法摆在他面前,他也难以接受,这就是一流员工与末流员工的区别。
在现实中员工其实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具有敬业精神并能找方法的员工。他们拥有智慧并乐于奉献智慧,这份智慧必然会给企业创造财富,毫无疑问,这类员工是最好的。二是敬业但缺乏方法的员工。他们能够也只能奉献汗水,这种员工单位需要,但他们自身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三是既不去找方法又不敬业的员工,他们什么也奉献不了,所以最终的结局只能离开,假如你想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毫无疑问,你应该力争做第一种员工。
主动找方法才能脱颖而出,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社会的稀有资源。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能像明星一样闪耀,哪怕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假如你通过找方法做了一件乃至几件让人佩服的事,就能很快脱颖而出,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现实生活中问一问自己,工作多年是否解决了一个或几个棘手的问题,给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否做了几件业绩突出的事情,让领导和其他人十分欣赏。假如你还没有,赶快努力吧。
在我们这个时代,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在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效益,做一个凡事讲方法的“忙人”吧,这样的忙,才会有效率,有价值,做一个凡事讲结果和功劳的人吧!这样,你才会赢得最快速度的发展,并得到最大认可和回报。
“实在是没办法”、“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样的话你是否熟悉?是否在你的身边,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当你向别人提出某种要求时,得到这样的回答,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失望?当你的上级给你下达某个任务,或你的同事向你提出某个要求时,你是否也会这样回答?当你这样回答时,你是否能够同样体验别人对你的失望?一句“没办法”,我们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不做的理由,但也是一句“没办法”,浇灭了很多创造之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是真的没办法吗?还是我们根本没好好动脑筋想办法?想办法才会有办理,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如果让你的脑袋放假,即使天才遇到问题也会一筹莫展,人的智力提高是逐步的过程,只要能够战胜对困难的畏惧,并下决心去努力,你就能越来越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开动你的脑筋想办法吧,别让你的智力机器生锈!
范文三:学会善于发现问题
学会善于发现问题
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处理事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通过本次培训,我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就是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学习分析,不断总结感悟,才能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才能更好教导学生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作为新教师,对于教师反思工作意识不够重视,对待教学课堂反思与效果反思没有深刻总结,没有体会到一堂课并不是按照教案传授知识就等于一堂课的结束。所以通过本次学习,我明白反思的内涵:
1、教学目标达到了吗,我关注知识点了么,知识逻辑是否严谨,知识结构是否完整,
2、教学设计适合不适合学生,适不适合教学内容,适不适合教师自我,
3、我关怀学生了么,我发现学生学会了么,知识有没有被学生内化巩固,有没有被变成一种本领,有没有育人价值?
4、利用了学生身上的哪些资源,提出了哪些问题,设计了哪些活动,活动有意义吗,
5、学生课堂中的闪光点,我捕捉到了吗,课堂有生成吗,
6、问题找到了后该怎么办,我再上一堂课我该如何重建,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和态度,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及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反思不单是为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还是为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能够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升教学品位与境界。
所以要学会教师的反思怎么做:
1、写教后记:学生的内容,自己的内容,别人的内容。
2、记录关键事件:记录教学最成功做法,记录教学中失败之处,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好见解,记录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
3、课堂观察。
范文四: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
——一位家长谈话后的思考与安排
汉阳教学部 魏家勇 2007.4.11
在上四期第四讲的时候,中途下课休息,遇到了一位家长(带三期已认识),问四期“点面结构的动静快慢”是什么意思,并说孩子(柴诚诚)三期学的很好,可这四期的点面没有弄太明白。我当时用两分钟给家长做了解释,家长很快听明白了。课后我马上在想:四期这位家长有困惑,那别的家长也有,其他各期的家长同样有,必须及时让主讲老师和家长沟通一次。于是,汉阳点决定在第五讲让主讲老师在下课前20分钟走进家长休息室和家长进行一次前期交流(第七讲和第十一讲时还有两次沟通)。这次效果不错,家长的好多困惑都释然了。
任何问题发生之前都有它的前兆,当这些问题事先已想到并拿出了方案,这最好不过。如果没事先安排,发现问题的前兆,就得尽快做出相应的反应,将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
前面几讲的沟通我们主要通过班主任进行,这次来看,还得主讲老师参与一次,因为主讲老师与家长沟通会更透彻。
范文五:善于发现问题
“问题”是什么? **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在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之所以能够生活的更好、工作的更如意,就是在于能够不断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等于为成功奠基。1945年,美国工程师珀西·斯宾塞在测试用于雷达装备的微波辐射器时,偶然发现裤兜里的巧克力融化了,他猜可能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烤化了巧克力。于是,微波炉诞生了。瑞士工程师梅斯特拉尔带着他的爱犬到森林里打猎,回来时发现狗身上粘了很多芒刺,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梅斯特拉尔发现,是芒刺上的小“倒钩”让它们结结实实地粘在织物和动物毛上。于是,他为粘扣带找到了最合适材料。
问题明摆着,就是避实就虚,就是过而不问,就是避目不见,只能说明你的觉悟低。如果你连工作中的问题都发现不了,那只能说明你没觉悟。道理很简单,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问题你却不知道,你还能说自己觉悟有多高吗?退一步讲,就是你有点觉悟,但发现不了问题,那就说明你没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不了解、不掌握第一手材料,严格深究起来,这更是觉悟问题。
如果说发现问题是觉悟,那分析问题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能力。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就需要全面地、深刻地、科学地去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历史和现实因素,带来了哪些后果,还会产生哪些不利?需要的是解剖麻雀,而不是盲人摸象。否则,要么是问题还是问题,放在那放着;要么是隔靴搔痒,无益于问题解决。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防范于未然”“居安思危”讲得都是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无论是工作务虚,还是政策推进,发现不了问题或看不清问题,工作成效都将打折扣,打水漂,甚至可能南辕北辙帮倒忙,只有主动地发现地问题,深刻地分析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就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