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11-13年全国新课标理综生物试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生物部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 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 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1.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比较简单, 只有细 胞膜和细胞质基质,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具膜细胞器。将人的红细胞放入 4℃蒸馏水中,红 细胞的细胞内液浓度大于细胞外的环境浓度,导致红细胞不断吸水而涨破。
2. 甲、 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 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
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 ..
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 【答案】 B
【解析】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 主要考查酶的本质、 特点及功能的相关知识。 观察 曲线图看出,甲酶的活性始终保持不变,说明甲酶能抗该种蛋白酶的降解;从酶的化学成分 上来看,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 RNA ,甲酶也可能是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 RNA ;乙酶的 活性不断降低,说明能被该种蛋白酶降解,其本质为蛋白质;乙酶被降解的过程中其分子结 构会发生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 下降,原因是
A .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 .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3. 【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光合作用的场所、过程及特点等知识。镁是植物细胞中叶绿 体色素的重要组成元素, 若幼苗在缺镁的培养基中培养, 会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含量降低, 导 致光反应强度降低,生成的 ATP 及 [H]的量也随之降低,而后暗反应强度也会降低。
4. 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 致, 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 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 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 C 5H 11Cl 的蔗糖溶液 处理, 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 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 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4.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渗透作用及物质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 水分及一些脂溶性小分子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甲组外表皮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 吸收水分比乙组浸泡在 蒸馏水中的外表皮要少很多;这样再用蔗糖溶液处理,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就低。
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
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 ..
的是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5.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 由题干信息获知该肾上腺素的靶器
官包括心脏, 其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 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 激素, 它在应激状态、内脏神经刺激和低血糖等情况下, 释放入血液循环, 促进糖原分解并 升高血糖, 促进脂肪分解,引起心跳加快;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为反射,而反射弧是反射的 基本结构。
6.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教材中不同实验的染色或某些颜色变化。 植物脂肪的鉴定用
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呈橘黄色(或红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应该选用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甲基绿将 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将 RNA 染成红色;葡萄糖用斐林试 剂鉴定呈现砖红色沉淀。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题~第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做答。第 33题~第 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 129分)
29. (9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 CO 2浓度为 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
CO 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 C 3和 C 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 A 是 ______(C 3化合物、 C 5化合物)
(2)在 CO 2浓度为 1%的环境中,物质 B 的浓度比 A 的低,原因是 _______;将 CO 2浓度 从 1%迅速降低到 0.003%后,物质 B 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O 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 C 3和 C 5化合物浓度达 到稳定时,物质 A 的浓度将比 B 的 ________(低、高)。
(4) CO 2浓度为 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 2浓度为 1%时的 _______(高、低),其原因 _______。
29. 【答案】 (1) C 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 C 3和 C 5化合 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 C 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 C 5化合物的 2倍
当 CO 2浓度突然降低时, C 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 5化合物积 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的 ATP 和 [H]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识图能力的相关知识。 (1) CO 2浓度降低 后,直接影响暗反应中 CO 2的固定,导致 C 3化合物的量减少,确定物质 A 是 C 3化合物,物质 B 是 C 5化合物。⑵ CO 2浓度为 1%时,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 C 3和 C 5化合物 的含量稳定, 根据暗反应的特点, 此时 C 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 C 5化合物的 2倍; 当 CO 2浓度突 然降低时, C 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 5化合物积累。⑶ CO 2浓度为 0.003%时, C 3和 C 5化合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后,暗反应保持稳定,此时仍根据暗反应中 CO 2的固定的反应式确定, C 3化合物的量应是 C 5化合物的量的 2倍。⑷ CO 2浓度降低,达到最大 光合速率时所需的光照强度降低,因为暗反应减弱,所需的 ATP 和 [H]减少,光反应强度减 弱。
30. (10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 A ) ,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 网、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 A 的合成或运输, 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 A 合成和运输过程 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 ______、 _______、 ________。人体的胰岛细胞中 ________(含有、不 含有)蛋白 A 基因 。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 )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 提取大肠杆菌 AKP ,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 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 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 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 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用大肠杆菌 AKP 进行第二次免疫, ________可以快 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30. 【答案】 (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 B 浆 记忆 特异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及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的有关内容。 ⑴参与分泌 蛋白的合成、 运输的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人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人体 内的全套基因, 但是其各个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⑵抗体的产生属于体液免疫, 此过程中 B 淋巴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 分化成浆细胞, 产生抗体; 当抗原再次进入 机体时,记忆细胞快速、大量的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
31. (12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 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 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 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 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________(增加、减小、 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
减弱、不变)
31. 【答案】 (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如图所示 (3)增加 (4)减弱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种间关系的有关知识。 ⑴人登岛捕食狐, 同时人和狐都 以野兔和羊为食, 因此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病毒营寄生生活, 兔瘟热病毒与野 兔之间是寄生关系。 ⑵如图所示。 ⑶人登岛后的第 5年, 由于狐濒临灭绝, 野兔的天敌减少, 数量大大增加, 食物和空间等条件有限, 种内斗争加剧。 ⑷题干信息可以看出, 捕食者增加, 可以使被捕食者数量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 且生存能力增强, 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会减 弱。
32. (8分)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 A 、 a ; B 、 b ; C 、 c ??) ,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 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 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 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1)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2)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32. 【答案】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 (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4对 ①本实验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 F 2代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为 81/(81+175)=81/256=(3/4) 4,依据 n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 F 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 例是 (3/4) n ,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 4对等位基因 ②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 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的 4对等位基因相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⑴由各组杂交组合的后代的性 状及比例看出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即遵循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 ⑵ 题干中个体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至少含有一个先行基因时才开红花, 否则百花。 本实验中 乙 ×丙 和 甲 ×丁 两 个 杂 交 组 合 中 , F 2代 中 红 色 个 体 占 全 部 个 体 的 比 例 为 81/(81+175)=81/256=(3/4) 4, 依据自由组合的计算规律, n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 F 2代中显性个体的比例是 (3/4) n , 可判断这两对杂交组合涉及 4对等位基因, 综合杂交组合的 实验结果, 进一步分析各对组合的结果, 确定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的蛾对等位基 因相同。
(二)选考题:共 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 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如果多做,
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9. 【生物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5分)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 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 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 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 纯 化 菌 种 时 , 为 了 得 到 单 菌 落 , 常 采 用 的 接 种 方 法 有 两 种 , 即 和 。
(3) 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 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 分解圈说明该菌株的降解 能力 。
(4) 通 常 情 况 下 , 在 微 生 物 培 养 过 程 中 实 验 室 常 用 的 灭 菌 方 法 有 灼 烧 灭 菌 、 和
附近进行, 以避免周 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39. 【答案】 (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解析】 ⑴该同学筛选能降解原油的菌株, 可以将样品稀释液置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 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该培养基功能上属于选择培养基。⑵菌株的接种方法,常用的有两种: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⑶菌株分解周围的营养物质, 出现分解圈, 分解圈大说明该 菌株的降解能力强。 ⑷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微生 物的培养要求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避免周围其他细菌的污染。 40.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 →曝光池 →兼氧池 →植物 池” ,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 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 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 植物池中, 水生植物、 昆虫、 鱼类、 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 态系统、群落、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 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和 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 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0. 【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 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环境)
【解析】⑴在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中,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分解有 机物。⑵生物群落包括该环境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在食物网(或食物链)中,植 物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⑶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 协调与平衡、 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⑷ 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 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012年高考理综试题 -新课标卷
生物部分答案及解析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 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 . tRNA 种类不同 B . mRNA 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析】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 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tRNA 种类、核糖体成分、同 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 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血浆渗透压降低
B .抗利尿激素增加
C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 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 抗利尿激素增加, 进而导致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 .这一过程中有“电 — 化学 — 信号”的转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 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 颜色等条件刺 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 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 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会 的反射 , 是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反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也是需要在大脑皮层 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 a 、 b 、 c 、 d 四组,将 a 、 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 一段切除, 再从 c 、 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 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 a 、 b 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 a ′、 b ′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 a ′胚芽鞘向光 弯曲生长, b ′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A . c 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d 组尖端不能
B . a ′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b ′组尖端不能
C . c 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d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 a ′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 的识图能力。虽处理,但没有颠倒,结果是 a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组胚芽鞘无弯曲 生长,不是 d 组尖端不能产生生长素,而是不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
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 需要 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 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群 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由图可知, 未成熟个体从 2月底到 6月逐渐增多,从 6月到 12月逐渐减少, 12月变为 0,而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个月,因此该种群出生时间大概为 2月底到 6月,到 12月都成熟, 10月份出生率可能为 0。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有 可能影响到种群的密度
29.(11分)将玉米种子置于 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 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 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 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_________, 通过 _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 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 ________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 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___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_________mg·粒 -1·d -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 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种子萌发为载体,考察了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多糖的水解,有机 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了学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 在萌发过程中胚发育成幼苗,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 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 =胚乳减少的 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
(1) 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的供能。
(2) 0— 24小时为 15.4mg , 24-48小时为 0.6mg , 48-72小时 0.7为 1.1mg ,在 72-96小时种子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最多,为 204.2— 177.7=26.5 mg? 粒 -1? d-1。
(3) 子叶从胚乳中吸收营养物质, 一部分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 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因此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 =胚乳减少的干重量 -转化成幼苗的组 成物质; 72-96小时转化为 43.6— 26.5=17.1mg, 96— 120小时为 27— 5=22mg,最大转化速 率为 22mg 。
(4) 保持实验条件不变(玉米种子至于 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 ,随种子 有机物的消耗,种子呼吸速率逐渐减慢,干重变化趋势越来越小 , 当长出幼叶后仍然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随着有机物的消耗种子死亡。
【答案】(1)葡萄糖,呼吸 (2) 72-96 26.5 (3) 22 (4)下降 幼 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0. (10分)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 )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 感受器位于肺中, 深呼吸后肺扩张, 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 抑制吸气, 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a ) 中, a 、 b 、 c 、 d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a 是 , b 是 , c 是 , d 是 。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 )中 的调控。
(3)图(a )中神经元①和②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 )所示)中,突触 小体是神经元①中的 (填 “ 轴突 ” 、 “ 树突 ” 或 “ 细胞体 ” )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 位于神经元②的 (填 “ 轴突 ” 、 “ 树突 ” 或 “ 细胞体 ” ) 。
【解析】本题通过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识 图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属于送分题。
(1)从图(a )中已有感受器且 b 有神经节,所以 b 为传入神经, a 是神经中枢, c 、 d 分别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从图(a )中可以看到呼吸肌还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脑干是 抑制吸气,引起呼气的,若屏住呼吸,既不吸气也不呼气,为主动意识控制行为,故中枢为 图(a )中的大脑皮层必须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3)考察突触的基本结构,教材上有类似 的图和原句突出结构中突触前膜由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 突触后膜由下一个神 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充当。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 轴突 细 胞体(树突或胞体)
31. (10分)一对毛色正常鼠交配,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 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 (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 突变 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 ;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 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 能力, 后代可成活。 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 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 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1) 如果每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 则可推测毛色 异常是 性基因突变为 性基因的直接结果, 因为 。 (2)如果不同窝子代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窝子代中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 例是 , 另一种是同一窝子代全部表现为 鼠, 则可推测毛色异常是隐性基 因携带者之间交配的结果。
【解析】该题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位为出发点,结合基因突变,
考查对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分析应用能力,难度较低。假设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 (1)若为基因突变,又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要想表现 毛色异常,该突变只能为显性突变,即由隐性记忆突变为显性基因,突变体为 Aa ,正常雌 鼠为 aa ,所以后代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的鼠比例均为 1:1,(2)若为亲本中隐形基因的 携带者,此毛色异常的雄鼠的(基因型为 aa )与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基因型为 AA 或 Aa )交 配后,不同窝的子代不同,若雌鼠为 AA ,后代全部为毛色正常鼠,若雌鼠为 Aa ,后代毛色 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比例是 1:1。
【答案】 (1) 1:1 隐 显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 为显性基因时, 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1:1的结果 (2) 1:1 毛色正常
32.(8分)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 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 “ 鹿角效应 ” 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 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 “ 不同 ” 或 “ 同一 ” )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 (填 “ 种群 ” 、 “ 群 落 ” 或 “ 生态系统 ” ) 。
(3) 为探究 “ 鹿角效应 ” 假说是否成立, 某同学用狗 (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 、 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 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 2个相同的项圈, 乙组同时抛出 2个相同的棍棒, 丙组则同时抛出 1个项圈和 1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 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 “ 大于 ” 、 “ 等于 ” 或 “ 小于 ” )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 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间要求甲、 乙、 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 “ 相同 ” 或 “ 不 同 ” )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
【解析】该题基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基本概念的理解,又 引入了模拟实验,对实验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理解层次有更深的要求,有一定的难度。以 “鹿 角效应”为探究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 体叫做种群,因此一片草原上的雌雄鹿算是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 的微生物,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群落。(3)假说内 容为:“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反之,一群有两种 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 对应到模拟实验为:甲组:2个相同的项圈 (猎物相同) ---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 ----符合 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丙组:1个项圈和 1个棍棒(猎物不相同) ---不符 合假说, 猎物容易被捕食, 狗很快叼回故从因变量时间来看, 丙组平均时间 <甲组 =乙组实验,="" 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甲组>
【答案】 (1)同一 (2)群落 (3)小于 相同 雌鹿或雄鹿
39.(15分)为了探究 6-BA 和 IAA 对某菊花品种茎尖外植体再生丛芽的影响,某研究小组 在MS培养基中加入 6-BA 和 IAA , 配制成四种培养基 (见下表) , 灭菌后分别接种数量相同、 生长状态一致、 消毒后的茎尖外植体,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 统计再生丛芽外植体 的比率(m ) ,以及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n ) ,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植物的需求量,培养基中无机盐的元素可分为 和 两类。上述培 养基中, 6-BA 属于 类生长调节剂。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自 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3)从实验结果可知,诱导丛芽总数最少的培养基是 号培养基。
(4)为了诱导该菊花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 (填 “6-BA” 或 “IAA” ) 。 【解析】本题主要是对植物组培知识的考察,提问涉及必修一和必修三的一些知识,再加 上以实验分析的形式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综合性强,并不局限于选修一,是为 “选修可以考察必修”一说的集中体现。
第(1)问第一空考察必需元素的分类(可分为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 必修一的基础知 识,选修一教材上亦有原句。
第(1)问第二空考察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知识。中学生物必修一提及植物体内 5大植物 激素,分别为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乙烯类、脱落酸类,要求掌握植物生长 调节剂的名称;常见选修一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又重点分析了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 要求识记二者比例对植物脱分化的影响 (生长素多有利于生根, 细胞分裂素多有利于长芽) ; 由表格易知 IAA 比例上升抑制长芽,为生长素(吲哚乙酸) ,故 6-BA 为细胞分裂素。
第(2)问考察中学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自变量是 IAA (6-BA 浓度不变) ,取值范围是 0到0. 5; 因变量是丛芽数 (即再生丛芽外植体的比率和再生丛芽外植体上的丛芽平均数) 第(3)问直接从表格中可读出。
第(4)问参阅第(1)问第二空解析
【答案】 (1)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细胞分裂素 (2) IAA 浓度 丛芽外植体 的比率及丛芽平均数 0~0. 5mg/L (3)1(4) 6-BA
40.(15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 其末端类型有 和 。
(2)质粒运载体用 EcoR 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除可用 EcoR 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 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 按其来源不同, 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 DNA 连接酶有两类, 即 DNA 连接 酶和 DNA 连接酶。
(4) 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 , 产物是 。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 录产物,常采用 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 和 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 体细胞,原因是 。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将 DNA 分子切成两 种类型的末端, 平末端和黏性末端。 两种不同酶切割之后便于相连, 所产生的黏性末端必须 相同。 E coliDNA 连接酶可以连接黏性末端, T 4DNA 连接酶可以连接两种末端, 反转录是以 mRNA 为模板逆转录先合成单链 DNA ,再合成双链 DNA ,利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基因 工程中可以选用质粒,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做载体。当受体细胞是细菌时, 为了增大导入的 成功率,常用 Ca+处理,得到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 组质粒。
【答案】 (1)平末端和粘性末端 (2)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末端与 EcoR Ⅰ切割产生 的相同 (3)T 4E coli (4) mRNA 单链DNA PCR(聚合酶链式反 应) (5)动植物病毒 λ噬菌体的衍生物 (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 源 DNA )的能力极弱
以下几个答案可以作为评分细则的参考
29(4) 两空答案为: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也可以 考虑的说法:逐步减少直至不变 种子继续只进行呼吸作用, 有机物减少, 随着有机物的 消耗,种子缺少营养死亡
30(3)最后一问,参考答案为细胞体
也可考虑的 争议:树突或胞体
理由:从教材的说法,以及题目的坑爹选项来看,很容易填为 树突或胞体
31(1) 最后一空参考答案为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 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 1:1的结果
也可考虑的 说法:正常鼠为隐性纯合子,突变鼠为杂合子,后代隐性与显性性状比值为 1:1理由:从答到隐性突变为显性杂合子,构成测交后代比例(1:1)即可
32(3)最后一空 雌鹿或雄鹿
也可考虑的 说法:食草动物 或 草原上不同形态的食草动物
理由:题干中关于 “ 鹿角效应 ” 的表述就是用 食草动物阐述的。
40题的(2)参考答案 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末端与 EcoR Ⅰ切割产生的相同
也可考虑的 说法:特异性的识别 GAATTC ,且在GA间切割磷酸二酯键
理由:此答案也是对的,而且应当更加符合教材上关于限制酶的特性的说法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生物新课标全国卷 I
一、选择题:
1.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种 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 . 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 .反密码子是位于 mRNA 上相邻的 3个碱基
D .线粒体中的 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A 选项中 tRNA 只能携带特定的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 tRNA 携带,故 A 错误; B 选项中, DNA 聚合酶属于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而不是在细胞核内合成, 细胞核内进行的是 RNA 的转录, 故 B 错; C 反密码子是位于 tRNA 上的相邻的三个碱基, mRNA 的相邻的三个碱基是密码子,故 C 错; D 选项中,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内含有部 分 DNA ,可以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故 D 正确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 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 DNA 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 DNA 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内 DNA 、染色体数目均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即联会,故 A 、 B 、 D 均错误, C 正确。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答案:C
答案:植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主要有:能量和载体数目。 A 选项中不转运同矿质离子的载体数目不同,故速率不都相同, A 错误; B 低温影响酶的活 性,会降低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导致供能不足,使得主动运输速率下降,故 B 错; C 选项中 主动运输需要的载体和能量只能由活细胞提供,故 C 正确; D 叶肉细胞能够以主动运输的方 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 HIV 后的情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从图甲可以看出, 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 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 HIV 可能对实验药物 a 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 HIV 对试验药物 b 敏感
答案:D
解析:D 选项中,加入药物 b 后, HIV 病毒上升,说明 HIV 对该药物不敏感,故 D 错误。 A 选项中存在 RNA-DNA 的杂交份子,说明存在以 RNA 为模板进行逆转录的过程; B 中有抗体产 生,说明存在体液免疫; C 加入药物 a 后 T 细胞数量上升,说明 HIV 被杀死,进而 HIV 破坏 T 细胞的过程减弱, T 细胞数量上升。
5.某农场面积为 140hm 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 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第一次 捕获 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 第二次捕获 280只,发现其中有 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 . 误 . 的是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100只 /hm2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答案:C
解析:A 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引入天敌后,会引起黑线姬鼠种群密度下降,故 A 正确; B 选项中种群密度 =280×100÷2÷140=100只 /hm2,故 B 正 确; C 群落的丰富度只跟物种数 目有关, 跟某一物种的个数无关, 故 C 错误; D 选项中, 能量传递的特点是 “能量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故营养级越高,其含有的能量越少,故 D 正确。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B 、 C 、 D 均是孟德尔豌豆实验成功的前提条件。该题目其实是对孟德尔豌豆实验成功 原因分析的考察。
三、非选择题: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 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 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 、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 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 到第 11d 时减少了 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 了 观 察 胚 乳 中 的 脂 肪 , , 常 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
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微粒。
(2) 实验过程中, 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
主要元素是 (填“ C ” 、 “ N ”或
“ O ” ) 。
(3)实验第 11d 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
答案:(1)苏丹Ⅲ(Ⅳ) 橘黄色(红色) (2) O
(3)适宜的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 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 。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 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2)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 胰岛素分泌 , 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 量增加,其意义是 。
(3)脂肪细胞 (填“是”或“不是” )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
(4)健康人进餐后,血糖浓度有小幅度增加。然后恢复到餐前水平。在此过程中,血液中 胰岛素浓度的相应变化是 。
答案:(1)胞吐 协助扩散
(2)增加 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
(3)是
(4)先升高后降低
31(12分)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 。这 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 5个基 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 且这 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 某同 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 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 8对等位基因控制, 显性基因分别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表示, 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 ; 上述 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 (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 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 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 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该实验的思路 ;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
答案:(1) AABBCCDDEEFFGGHH aaBBCCDDEEFFGGHH(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2)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 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如果子代全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
在 5各杂交组合中如果 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 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 5个白花品系之一
32(6分)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 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 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 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 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 ) , 原因是 。
答案:(1)次生 土壤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40. 【生物——选修 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
阅读如下材料:
资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 得到了体型巨大的 “超级小鼠” ; 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资料乙:T 4溶菌酶在翁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 科学家对编码 T 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了改造, 使其表达的 T 4溶菌酶的第 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 97位的半胱氨 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 T 4溶菌酶的耐热性。
资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 科学家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 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可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 资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 法。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是 和 。在培育有些转基因植物 时,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
(2)资料乙中的技术属于 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 论为基础, 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对 进行改造, 或制造制造一 种 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 T 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 链的 序列发生了改变。
(3)资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种的、 生理状态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 兔甲称为 体,兔乙称为 体。
答案:(1)显微注射法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 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2)蛋白质工程 现有蛋白质 新的蛋白质 氨基酸 (3)同 供 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Ⅱ卷 ) 生物部分及解析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 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2013新课标卷)关于 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DNA 有氢键, RNA 没有氢键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 DNA 和 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 DNA ,也有 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 DNA
答案:C
解析:RNA 中也有氢键。一种病毒只能含一种核酸,是 DNA 或 RNA 。核糖体中不含 DNA , 含 RNA 。
2. (2013新课标卷)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含有镁元素
B .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 .植物呈现绿色使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D
解析:叶绿色和类胡萝卜素几乎不吸收绿光,故叶片反射绿光,从而使植物呈现绿色。 3. (2013新课标卷)下列与各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
破伤风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产物不同
答案:C
解析: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 没有线粒体但含有氧呼吸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 是细菌生活的必须的生理过程,相关的酶是由拟核中基因编码。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被抑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 CO 2和 H 2O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 CO 2。
4. (2013新课标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 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细胞和 B 细胞
C .吞噬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A
解析:淋巴细胞指 B 细胞、 T 细胞,免疫细胞包括 B 细胞、 T 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位 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5. (2013新课标卷)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 T 2噬菌体 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 DNA 的 X 光衍射实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C
解析: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 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6. (2013新课标卷)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答案:B
解析:有些酶是细胞生活所必须的,如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均存在细胞呼吸酶, A 对。 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没有破坏酶的结构, B 错。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 加快, C 对。酶是生物催化剂,但也能被分解, D 对。
29. (10分)
(2013新课标卷)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 α—淀粉酶,用 GA (赤霉素)溶液处理 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 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 +”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 mL 。
回答下列问题:
(1) α—淀粉酶催化 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 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 1和 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 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 2中 的 __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 2、 3和 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 GA 的作用是 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 2、 3和 4的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
答案:(1)淀粉 麦芽糖 (2)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 α—淀粉酶,使淀粉水 解 (3)诱导种子产生 α—淀粉酶 (4) GA 浓度高对 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解析:本题考查种子萌发过程中 α—淀粉酶。 (1) α—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二糖麦芽糖。 (2)试管 2中蓝色比试管 1中深,说明试管 2中淀粉含量高,由此也说明带胚的种子保温 后能够产生 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试管 5中不加种子与不加 GA 试管 2结果相同, 试管 3蓝色较浅,说明 GA 诱导种子产生 α—淀粉酶。 (4)试管 2、 3和 4的自变量是所加 GA 浓度不同,浓度越高的实验结果颜色越浅,说明 GA 浓度高对 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30. (9分)
(2013新课标卷)回答下列问题
(1) 清晨静脉取血液测定正常人和胰岛 B 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的空腹血糖浓度。 空腹时, 血糖的来源是 _ _和 _。
(2) 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 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 ,发现正常人与胰岛 B 细胞分 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 速率不同原因是 _________。
(3) 胰岛 B 细胞分泌的激素是在该细胞的 ______和 ______这两种细胞器中进行加工的。 答案:(1)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2)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被利用,胰岛 B 细胞功能不足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 (3)内质网 高尔基体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 (1)空腹时,血糖来源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由于饮入葡萄糖水,吸收后血糖浓度升高,正常人体内胰岛素随着血糖浓度升高,胰 岛素分泌增加,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细胞被利用, 血糖下降较快。 胰岛 B 细胞功能不足的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 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 (3) 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属于分泌蛋 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31. (10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_______固定的能量。
(2) 草原上, 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 还受该鼠种群的 ____、 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子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 做到 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 ______和 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 (2)出生率 死亡率 (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解析:(1) 流入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能量, 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以 该能量生存。 (2)鼠的种群密度受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等因素的影响。 (3) 样方法调查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4)草原生物群落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 结构。
32. (10分)
(2013新课标卷)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 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 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表现为伴性遗传 ) , 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 比为长趐红眼:长翅棕眼:小趐红眼:小趐棕眼 =3:3:1:1。
回答下列问题 :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 色 这 两 对 性 状 的 杂 交 结 果 , 再 综 合 得 出 结 论 。 这 种 做 法 所 依 据 的 遗 传 学 定 律 是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 是位于 X 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 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 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 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 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2) 4 (3) 0 1(100%)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 (1) 由于控制果蝇长翅和小翅、 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 相对性状, 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故两对性状的 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 根据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 后代出现长 翅和小翅, 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但无法判断眼色的显隐性。 所以假设还有:翅长基因位于 常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 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 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即 4种。 (3)由于棕眼是显性,亲本雌性是红颜,棕眼是雄性,故子代中长翅红眼果蝇中雌
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0,子代雄性都表现为红眼。
39.[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 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 实验时, 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 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 _______法或 _________法将样本借种于固 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 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 37℃培养箱中培 养 24h ,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 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 A , B , C , D 四种抗生素 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 A 的滤纸片周围 出现透明圈, 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A_______;含 B 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 明圈, 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B_____; 含 C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 A 的小, 说明 ________;含 D 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 A 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 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 D 的 ________。 (4)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 _______。
答案:(1)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 (2)涂布 (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 C 的敏感性比对 A 弱 耐药菌 (4) A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1) 分离菌落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涂布法。 (2) 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 适宜温度培养。 (3) 含抗生素的滤 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 说明该致病菌对该抗生素有敏感性, 周围没有透明圈的说明该抗生素 不具有敏感性。透明圈越大的敏感性越强。 (4)实验结果抗生素 A 对该致病菌的作用最好。 40.[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分)
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有效成分 A ,乙含有效成分 B 。 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 A 和 B 的新型药用植物。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培养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 ______酶和 ____酶去除细胞壁, 获得具有活力的 ________, 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 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 _______组织,然后经过 _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养技术称为 ________。 (2) 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 多倍体是指 _______。 假设甲和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 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这种杂种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 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答案:(1)纤维素酶 果胶酶 原生质体 愈伤 再分化(或分化) 植物体细胞杂 交 (3)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前者染色体 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 (3)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 (1)为了培养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纤 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A 、 B ,再用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诱导融合 形成杂种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形成根、芽,长成完整植株,以上获 得杂种植株的方法叫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植物 A 、 B 体细 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是四倍体, 且该杂种植株减数分裂能形成正常配子, 理论上是可育的; 但如果将甲和乙有性杂交形成的二倍体, 减数分裂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无法联会, 无法形 成正常配子, 不可育。 (3) 在植物组织培养至胚状体阶段, 可包裹上人工种皮制备人工种子。
范文二:13年-17年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物理高考试题第七题比较
13年 -17年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物理高考试题第七题比较
(多选) 1. (2013年高考)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 的轨道可近似为圆, 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 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 只受到地 球引力和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多选) 2. (2014年高考)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 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 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 正电子和质 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 电子和正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 仅依据粒子的运动轨迹无法判断此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 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多选) 3. (2015年高考)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 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 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 P 和 Q 间 的拉力大小为 F ;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 P 和 Q 间的拉力大小 仍为 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 8 B.10 C.15 D.18
(多选) 4. (2016年高考)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 上,两铜片 P 、 Q 分别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 B
中,
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 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
B. 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 a 到 b 的方向流动
C 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D .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 2倍,则电流在 R 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 2倍
(多选) 5. (2017年高考) 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
边长为 0.1 m、 总电阻为 0.005 Ω的正方形导线框 abcd 位于纸面内, cd 边与磁场边界平 行, 如图 (a ) 所示。 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cd 边于 t =0时刻进入磁场。 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 )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 应电动势取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0.5 T
B .导线框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0.5m/s
C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D .在 t =0.4 s至 t =0.6 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0.1 N
范文三:13年-17年高考新课标Ⅰ理综物理卷第八题比较
13年 -17年高考新课标Ⅰ理综物理卷第八题比较
(多选) 1. (2013年第八题) 2012年 11曰, “歼 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 成功。图(a )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 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作用力, 使飞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 某次降落, 以飞机着舰为计时零点, 飞机在 t=0.4s时恰 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 (b)所示。假如无阻拦索,飞 机从着舰到停止需要的滑行距离约为 1000m 。已知航母始终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 。 则
A.
从着舰到停止,飞机在甲板上滑行的距离约为无阻拦索时的 1/10 B.
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索的张力几乎不随时间变化 C.
在滑行过程中,飞行员所承受的加速度大小会超过 2.5 g D. 在 0.4s-2.5s 时间内,阻拦系统对飞机做功的功率儿乎不变
(多选) 2. (2014年第八题)如图,在正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有 M 、 N 、 P 、 F 四点, M 、 N 、 P
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F 为 MN 的中点, ∠ M=300. 有 M 、 N 、 P 、 F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 φM、
φN 、 φP 、 φF 表示。已知 φM =φN , φP =φF , 点电荷 Q 在 M 、 N 、 P 三点所在平面内, 则
A .点电荷 Q 一定在 MP 的连线上
B. 连接 PF 的连线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 .将正试探电荷从 P 点搬运到 N 点,电场力做负功
D . φP 大于 φM
(多选) 3. (2015年第八题)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现在月球表 面的附近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再离月面 4m 高处做一次悬停(可 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 ;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 1.3x 3
10Kg ,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 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大 约为 9.8m/s,则此探测器
A 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8.9m/s
B 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2x 310
N
C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 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
(多选) 4. (2016年第八题)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 知两车在 t =3s时并排行驶,则
A. 在 t =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在 t =0时,甲车在乙车前 7.5m
C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 =2s
D.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m
(多选) 5.(2017年第八题)如图,柔软轻绳 ON 的一端 O 固定,其中间某点 M 拴一重
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 N 。初始时, OM 竖直且 MN 被拉直, OM 与 MN 之间的夹角 为 α(π2
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 α不变。在 OM 由竖直被 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 .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范文四:13年-17年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物理高考试题第一题比较
13年 -17年高考新课标Ⅱ理综物理高考试题第一题比较
1.(2013年高考 ) 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 从某时刻开始, 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 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 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 大小, F 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 F 与 a 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2. (2014年高考)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 t =0到 t=t1的时间内, 它们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
21v v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 大小逐渐增大
3. (2015年高考)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释
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 逆时针旋转 °45,再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
A .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4. (2016年高考)质量为 m 的物体用轻绳 AB 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F 缓慢拉 动绳的中点 O ,如图所示。用 T 表示绳 OA 段拉力的大小,在 O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F 逐渐变大, T 逐渐变大 B. F 逐渐变大, T 逐渐变小
C. F 逐渐变小, T 逐渐变大 D. F 逐渐变小, T 逐渐变小
5. (2017年高考)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 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 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 大圆环 对它的作用力()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范文五:13年-17年高考新课标Ⅰ理综物理卷大题题11题比较
13年 -17年高考新课标Ⅰ理综物理卷大题题 11题比较
1. (13分 )(2013年 )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 A 和 B ,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 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 记 R 。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 A 、 B 和 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 (0,2l)、 (0,-l)和 (0,0)点。已知 A 从静止开始沿 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 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 x 轴朝 x 轴 正向匀速运动。 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 R 在某时刻通过点 (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 是均匀的,求 B 运动速度的大小。
2. (12分) (2014年) 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 时, 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 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 通常情况下, 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 1s 。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 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 120m 。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 时的 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 120m ,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3. (12分 ) (2015年)如图,一长为 10cm 的金属棒 ab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 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0.1T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 12V 的电
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 2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 0.5cm ;
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
0.3cm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2
10s 。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 并求出金
属棒的质量。
4. (14分) (2016年)
如图,两固定的绝缘斜面倾角均为 θ,上沿相连。两细金属棒 ab (仅标出 a 端)和 cd (仅标出 c 端)长度均为 L ,质量分别为 2m 和 m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柔软导线将它们连成 闭合回路 abdca ,并通过固定在斜面上沿的两光滑绝缘小定滑轮跨放在斜面上,使两金属棒 水平。右斜面上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已知两根导线 刚好不在磁场中,回路电阻为 R ,两金属棒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 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已知金属棒 ab 匀速下滑。求
(1)作用在金属棒 ab 上的安培力的大小;
(2)金属棒运动速度的大小。
5.(12分) (2017年)
一质量为 8.00×104kg 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 1.60×105 m处以 7.50×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 逐渐减慢至速度为 100 m/s时下落到地面。 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 9.8 m/s2。 (结果保留 2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 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 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 2.0%。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11-13年全国新课标理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