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急需一篇写李清照的论文!!谢啦~~
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
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这样的一首词淋漓尽致的道出了易安的生活的艰辛。
不禁感慨: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呢?这就是易安初期生活的快乐写照。
处于两宋之交的她,在北宋灭亡之前,她享受着贵妇般的生活,幽情雅趣自不会少,于是一篇篇吟酒惜花之作便应运而生。
那时候的她真的愁为何物。
直到十六岁嫁入赵家的那一刻,世人都为她祝福,祝福她可以继续她的幸福生活。
起初的一切也正如世人所愿。
她与丈夫赵明诚幸福的生活着,她会夫唱妇随。
她会与明诚对酒当歌,明诚也与她品香茗而作诗,他们还会一起考究金石之道。
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然而幸福终究还是短暂的,天不遂人愿,这短暂的幸福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是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不幸!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也许是易安南渡以后另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了。
于是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易安都无法安息。
如今又是黄花再开之时了,可是明诚何在?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她知道如果此刻明诚还在身边的花,他一定会摘下最美丽的那一朵为自己戴上的……罢罢罢!明诚已去,不想也罢!忆起明诚,只会图添自己的烦恼而已,空恋自伤情。
只是心中仍然忍不住在隐隐的痛着。
抬头间,无语问苍天,却只见大雁北归。
不禁亡国之恨再起!国破之凄,丧夫之痛,南渡之苦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愁到了极致。
即使不看她的《声声慢》,不算她的《醉花阴》,只看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也就可以看出此时的易安已经是愁到了何处!觉来不禁令人心痛!古来万事东流水。
原来一切不过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也许正是这沧桑世事才使易安顿悟了。
所以经历了如此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后,易安不再寻寻觅觅。
而是在每一个东篱把酒黄昏后勤修《漱玉词》,在冷香倪之时拷撰《金石录》。
日日夜夜,月月年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终于,她成功了!战胜自己的愁苦的易安为世人留下了字字珠玑的漱玉词与那难得的金石录。
她终于舍弃了自己的黄花之愁,而留下了一篇篇留传千古的名词佳作!回眸易安的一生,易安易安,何易而安?又何安而易呢?!他曾经在历史的黑夜中蹒跚的走过,而最终战胜了自己的易安,终于走上了成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坛上最光辉耀人的女词人!终于成就了名垂青史的李清照!易安易安,何易而安?何安而易呢?哦!易安啊,原来你是在以自身的行动来告诉我:只要战胜自己就可以易而安之。
李清照墓志铭范文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
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
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自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在现在山东省济南市)人,四十三岁以前,她的生活比较安定,后来饱尝了国破家亡忧患,晚年生活非常清苦。
她一生写了许多诗词,尤其是词,感情真挚,思想清新,还有很多充满爱国情调的佳作。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人。
童年趣事 李清照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故土度过的。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城。
明镜般的大明湖,雄伟的千佛山,还有七十二处喷珠吐玉似的泉水,把古城装扮得分外娇美。
传说,他家就在城西南著名的柳絮泉畔。
平时,她除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写字作画、吟诗填词以外,最爱到柳絮泉边游玩。
有一年夏天,气候非常炎热。
一天下午,李清照做完母亲布置的功课,就向姐弟建议到外面去玩。
“姐姐,捉迷藏去!看我一下子就能把你抓住。
”弟弟李hāng高兴得大声嚷嚷。
李清照听后,笑着摇了摇头。
“那就到后花园荡秋千去!比一比谁荡得又快又高。
”姐姐知道李清照爱玩秋千,又出了这个主意。
李清照听后,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那你说玩什么好呢?”姐姐和弟弟同时眨巴着眼睛问道。
李清照并不立即回答,只见她随手提起笔来。
在纸上写了“划船游湖”四个字。
姐弟一看,乐得拍手大叫: “好主意!好主意!” 经过母亲同意,姐弟三人像出笼的小鸟,手拉着手跑出屋去,登上了停靠在柳絮泉边的游船。
“开船喽!”弟弟一声呐喊,李清照立即奋力划浆,船就沿着堤岸向前驶去。
这柳絮泉原是个天然池塘,和大明湖相连,周围有着形状不同的怪石,池水非常清澈明净。
李清照划着划着,不顾岸边丫头们的劝告,慢慢地把船划进了水池中央。
姐弟三人一面呼吸着清新芬芳的空气,一面欣赏着四周美丽的景色。
过了不一会儿,太阳落山了,整个湖面变得暗淡起来。
姐姐正想催促李清照赶快回去,忽然发现妹妹正对着池边的怪石出神,忙问道: “喂,你怎么啦!” “姐姐,我在给它们起名字呢。
”李清照说着,忽然兴奋起来,“你们看,那块怪石像不像天上的仙女?我看就叫它‘怪女石’吧!” “嗳,那边的一块真像一只大钟,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弟弟大声问道。
“就叫它‘金钟石’好啦!”李清照随口回答。
姐弟三人给岸边怪石,逐个取着名字,什么“老寿星”啦,“小骆驼”啦,真是看不完的怪石,取不尽的名字。
忽然,姐姐大声惊叫起来: “不好,天黑啦,再不回去,我们可要分不清东南西北,回不了家啦!” “哎呀,回不了家,我们怎么办哪!姐姐,快走吧!”弟弟带着哭声对李清照说道。
眼看天色越来越昏暗,李清照也着急起来,连忙用力划动双桨。
谁知因为心慌意乱,小船竟闯进了荷花丛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鸟吓得大声惊叫,一齐“扑愣愣”地飞向夜空。
姐姐和弟弟吓得变了脸色,李清照却乐得大笑起来。
后来,李清照还专门写了一首《如梦令》小词,记下了这次游湖趣事。
初露才华 李清照的父母都精通古代诗文,在他们的影响下,李清照从小就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尤其在写诗填词方面,基本功很扎实。
到了十五六岁,她更是整天不离诗文书画,把古今名家的诗词,读了一遍又一遍,抄了一本又一本。
有一年,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京城做官。
为了教育女儿,他经常把李清照带在身边。
一天,李格非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匡山去游览,回家以后拿出一首诗对李清照说: “这是我的好朋友张文潜写的诗,他是当今有名的诗人,大家都说这首诗写得很好,你拿去好好读读。
” 李清照接过诗稿,认真读了起来,发现这首诗歌颂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写得很有气派,值得自己好好学习。
但是,当她反复读了几遍以后,对它的内容却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她以为不能光是歌颂唐朝的繁荣昌盛,也应该指出唐朝君臣腐败的一面。
于是,她按照诗的原来格式,接连写了两首和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不久,李格非在家里和朋友聚会,大家边喝酒边谈论诗文,气氛十分热烈。
李清照也坐在一边,抓紧时机向长辈们学习。
这时候,一个宾客对李格非说道: “格非兄是当今有名的才子,您的女儿一定也是位能诗善文的女才子,今天何不让她显露一下才华呀!” 李格非听了,就吩咐女儿把她最近写的诗文拿来,请客人们评阅。
李清照犹豫了一会儿,拿出了那两首和张文潜的诗。
客人们争着传阅以后,都一致叫好。
有的说: “一个年轻姑娘,敢对当今大才子的诗,提出不同看法,说得很有道理,真令人敬佩!” “诗里用词造句都很精妙。
不知底细的人,粗粗一看,一定以为是大才子写的呢!” 听着客人对女儿的赞扬,李格非也着实高兴。
从此以后,他更加重视对女儿的培养了。
一张画 李清照十八岁那年,同丞相赵挺之的儿子赵明诚结了婚。
赵明诚不但诗文写得好,还特别喜爱收藏文物。
刚结婚的时候,他正在京城太学读书,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就时常把自己的衣服换了钱,去买喜爱的碑文和字画。
李清照为了帮助丈夫收藏文物,也尽量节约家庭开支,吃穿都很俭朴。
夫妻俩情趣相投,感情很好。
有一次,两个人把三个月积蓄下来的一千五百钱,用来买了一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迹。
不久,又有一人拿了一幅古画...
李清照大概的生平经历
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黄墨谷有《重辑李清照集》,齐鲁书社版李清照 (1084.2.5.~1155.4.10.)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
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
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
母王氏,知书善文。
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
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
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学,早有才名。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
”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
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
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
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枝)女儿花。
” 形容的便是李清照。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提要》)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同上书)【生平简介】[编辑本段]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和哥们李奕柯是当时的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是当时能诗能文的才女(《新唐书·李格非传》中提到)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藏书。
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的《声声慢》就创作在此时,所以诗中,从开头的几对复词,可以看出她的悲伤.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别具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说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开的,从开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沦陷的国愁。
这纷繁的愁绪令她一步步地迈上了文学的圣殿。
真可谓万古愁心!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关于李清照等诗人的文化作文
古代才女--李清照 一对描金彩绘龙凤喜烛,插在修长的美人型烛奴上,它的光焰欢快地跳跃着。
两盏垂着金色流苏的八角薄纱大红宫灯,悬在屋中央,把洞房四壁映成了一片绯红。
新人静地坐在妆台前,绣红的大红盖头把她和周围的一切隔开了,眼前只是一片红色的神秘的朦胧。
新娘名叫李清照,是宋徽宗时礼部员外郎李格非的女儿。
就要为人之妇了,她不由想到,十八年恬静的闺阁生活,一晃眼就过去了。
还是攀坐在父亲膝头的年龄,上百首古诗就已能琅琅上口,到了少女时期,执笔属文,展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吐属风流。
她一天天长大,在婷婷玉立的风姿之外,更多了一层至诚淳朴的书卷气。
她以王献之的字帖学书,写得一手秀丽的小楷,铁划银钩;她对前朝李思训、王维的金碧、水墨两大画派都十分酷爱,也常常研朱挥毫,作几幅翎毛花卉。
她通音律,早在儿时就已学会抚琴;她父亲常对她母亲感叹:“我的清儿若是个须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现在她就要成为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媳,青年大学生赵明诚的妻子,她不由感慨系之。
正是冬天,一个丫环特地送来一枝梅花,拜过天地,喝过交杯酒,她和赵明诚入了洞房。
赵明诚酷好金石,在攻读经史之余,对于彝器、书帖、字画,每每刻意搜求。
晃眼婚后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李清照对于金石学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帮助丈夫考证、鉴别。
夫妻之间的感情也愈来愈深,赵明诚在大学读书,每月朔、望才能请假回来,尽管同在一个汴京城中,李清照仍觉得如隔迢迢云汉,半月一次的相逢,也当做一年一度的七夕。
这天是上元佳节,正好也是赵明诚回家的日子,赵明诚刚在书房中坐定,丫环来报,有一位大学来的青年公子求见。
当那公子走进书房,但见他头戴绣花儒巾,身着湖色棉袍,足登粉底缎靴,眉清目秀,风度翩翩。
赵明诚连忙起坐,动问尊姓大名。
那书生举止潇洒,还了一揖,答道:“小生与兄素有同窗之谊。
半月不见,吾兄为何如此健忘?”赵明诚醒过神来,不觉哈哈大笑,一把扯过女扮男装的妻子。
吃过午饭后,男装的李清照带着丫环,随着赵明诚穿街过巷,来到全城的中心大相国寺。
游过了大相国寺,蜇进一家外灶内堂的小吃铺里,赵明诚专拣那市井之人惯吃而李清照见也没有见过的小吃,让李清照都尝一点,然后又在流浪艺人的担子上买了些小泥人之类的玩物。
大家闺秀出身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头,自然是格外新奇,格外快活。
岁月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去了。
不料,赵挺之与李格非都因得罪权臣蔡京而罢官,赵挺之在一波三折的政治斗争中死去,赵家父死家败,心寒已极,赵明诚与李清照离开汴京,回到赵明诚的故乡青州。
赵明诚性情淡泊,屏居乡里后,更加潜心于金石书画的搜求研究,家中原有的一点积蓄,除了衣食所需之外,几乎全用于搜求书画古器。
前几年赵明诚刚出仕时,就对李清照说过:“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
”李清照深深理解丈夫的志趣,把他这种爱好,比作杜预的“左传”癖和王维的“书画”癖,李清照千方百计宿减衣食的支出,自己以荆钗布裙,代替了明珠翠羽,而每得一帖罕见的古书、名画或彝鼎金石,夫妇二人便共同校勘、鉴赏、整集签题,指摘暇疵,其乐融融李清照在史事上的博闻强记,甚至超过赵明诚,令赵明诚赞叹不已,欢喜不已。
有时夫妻俩也谈论诗文。
一天,赵明诚说道:“我就喜欢你那些‘惊起一滩鸥鸳’,‘夹衫乍著心情好’,‘梨花犹谢恐难禁’一类句子,仿佛不经意为之,可是我苦苦寻思,却总也想不到,道不出。
若刻意斧凿,反倒弄巧成拙。
”李清照说道:“我幼年弄笔之初,常听父亲说:‘文不可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
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怜《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肝肺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
’古人云:言为心声。
乐府诗词并著,讲究词随意发,情景交融。
或吟或唱,均可使人心动情随。
若刻意雕琢,工求纤丽,就味同嚼蜡了。
” 接着两人又讨论起本朝的词家柳永、苏轼、王安石。
李清照认为柳永词的缺点是:多写风尘浪子,词语尘下。
苏轼的词是:只可称为句读不茸之诗,却不可称之为词,是念得唱不得的。
王安石、曾巩的词则更是读也读不得。
光阴荏苒,在一个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赵明诚得到友人刘跋的书信,约他到泰山访古,李清照无法随他一起去泰山,就帮丈丰打点行囊,备下菜食,为丈夫饯行,席上李清照在一幅锦帕上写下了为赵明诚送别的一阕《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占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赵明诚读了此词,就把登泰山、访古碑的心思,减去一半;人虽离家愈来愈远,心却愈来愈近,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
赵明诚与李清照结婚二十六年了,二十六年来,政局一直处在急剧的变化和动荡之中。
宋徽宗是一个有艺术才华的皇帝,除了笃信道教外,还擅长书、画、乐、舞,喜欢醇酒、美人。
精神上的奢靡,必须有物质上的奢靡作后盾,于是蔡京专门派人到全国各地搜罗...
求簪花小楷等字帖,拜托了
女人。
简单的两字,是多少声的叹息啊……在这个传统的国度,为了大家闺秀四字,女人从闺房到轿子,从轿子到闺房,追求梦想只是面对白墙时的幻想;为了贞洁牌坊,女人丢弃自己的灵魂,活着只为逃避无数指指点点的手指。
美女,才女又如何?沉鱼落燕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才华盖世的谢道韫、苏小妹,不是被代代辱骂,便是早早没了声音。
在朝当官的也都是男人,对女人的授爵,叫个某品诰命夫人,其实不过是有名号的附庸。
而无数佳丽更是倾其一生只为得到皇帝的恩泽,君不闻“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也许,女子能做的只是争风吃醋,女人要出名,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出名何其不易!自古能让男人崇拜的女人,无须掰着手指就可轻松数尽,在这点上,李清照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她也是幸运的。
她确实是位幸运的女子。
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使她过目不忘的本领发挥至极,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的懵懂少女也获得了难得的爱情。
可是,她的一生还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朵飘零的落花,跌进流水之中,任由沉浮的际遇,难以自主的命运,不正是她命途多舛的形象写照么?说起她的故事,怎一个悲字了得?对于她的爱情,被人们高度保护着。
即使再著名再权威的学者言辞凿凿说,赵明诚多次纳妾,他们夫妻感情并非完美,也许易安改过嫁,然而,权威此时总是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
人们熟知的还是她同赵明诚茶余饭后的小故事,还有她为赵明诚的付出,所有人都愿意坚信赵明诚深深爱着清照,他们的爱情是完美的。
我懂,人们都太爱她,爱着这位难得的才女,希望她是幸福的。
却,又何尝不是怕破坏对一个完美女人的概念?三从四德,注定是女人逃不出的命运,即使是举世无双的才女也无法免除。
这段完美的爱情的保存,是人们对易安的爱还是女人的悲哀?女人和爱情总有着牵扯不断的关系。
可是,爱情又怎能概括这位写出“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传奇女子?李清照实在是个奇迹。
她有一篇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直言不讳的批评文章——《词论》,在这篇奇文开头处李清照先讲述了一个故事:"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座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进。
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
'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阙,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
'" 这位突兀而来的李八郎,凌空出世,满座拜服的精彩表演,不正就是她自己震惊京师,征服文坛的写照吗?在柳永,宋祁,晏殊,欧阳修,苏轼,张子野,晏几道,秦观,黄庭坚……词藻纷出,华章迭起的时代,“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夺取了如此多璀璨繁星的光芒。
她没有凑合地在文坛挤进一个小板凳,也没有挂着美女作家的名号谋取一席之地,而是让他们对她的才华深感佩服,乖乖地让出主座。
连后来的辛弃疾都不免对她佩服不已,甚至在她的号前加一“幼”字作为自己的好以示尊崇。
如此高的成就,哪里仅仅是凭女人的感性?她聪明地委婉的道出,一个女人,也会忧国。
《一剪梅》中的远走之苦、恋念之深、绮丽的离情、委婉的别绪、无可傍依的忧愁、无计排遣的惆怅,字字句句,无不使人共鸣。
全词无一字政治,但政治的阴霾,笼罩全词。
因此,即使她的作品保存下来的极少极少,可是哪怕一个残章,都让人惊叹不已。
可是,她还是逃不出女人,文人的悲剧。
二十岁时,写的一句诗,“花自飘零水自流”,一不小心成为了她人生的序曲。
但,她,永远是个传奇。
声声慢 李清照 中的意象赏析 并且举出其他诗词中与此诗词运用意境相...
李清照诗词赏析——醉花阴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词牌名。
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 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曲牌名。
北曲入黄钟吕,共八句,前五句系词牌的上阕,略有变化。
一般用作黄钟套曲的第一曲。
本词为节令抒怀之作。
时逢重阳,作者通过独守闺房,寂寞抒怀,及把酒黄昏,赏花东篱等诸多真实 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于佳节思亲的人之常情。
然而也是这最为生活化的描写,造就了千古名句:“莫道不 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以花拟人,以景托情,情真意切,意趣峰奇,思意绝美,为后世所赞。
集评: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 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
曰:“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政易安作也(《琅寰记》卷中引《外传》)。
写景贵淡远有神,勿堕而奇情;言情贵蕴藉,勿浸而淫亵。
“晓风残月”、“衰莫微云”,写景之善 者也;“红雨飞愁”、“黄花比瘦”,言情之善者也(《论词随笔》)。
词之用字,务在精择:腐者、哑者、笨者、弱者、粗俗者、生硬者、词中所未经见者,皆不可用,而 叶韵字尤宜留意。
古人名句,末字必清隽响亮,如“人比黄花瘦”之“瘦”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之“ 闹”字,皆是,然有同此字而用之善不善,则存乎其人之意与笔(《论词随毛》)。
无一字不秀雅。
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云韶集》)。
此阕为李易安早期代表词作之一。
以“重阳”为题,抒节令思亲之情。
首先我们看到,这道词写的是重阳,既为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之时令,白昼应是越来越短,这里首 句却是“薄雾浓云愁永昼”,何来“永昼”之说?显然这是作者自身的一种心理感知,于心理上说,时间 对于快乐与痛苦的心境是分别具有相对意义的,乐而忘时,愁而步艰。
作者正是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 ,以心愁之,心绪凝结,不得舒畅,当然就自以为是“永昼”之愁了。
而这一切皆源于两地分别的相思之 苦。
“瑞脑销金兽”,瑞脑,即龙脑,瑞龙脑,一种名贵的香料,金兽者,指兽形的香炉。
“淡烟炉中起 ,袅袅浮清室”作者感怀之时,枯座房中,对着“金兽”出神。
炉上轻烟正如心头情思,悠悠无尽。
瑞脑 虽有尽时,时光亦有老时,唯孤寂苦闷之情思难了难终,有之增而无之减,更勿言排遣。
首两句,一句言外,一句言内。
云烟雾气相溶相合,情景相交,整篇词作就在这种阴郁迷离的氛围中 铺展开来。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虽是夜晚,却又是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秋意寒思透过帷帐 侵入不眠人肌肤。
好一句“凉初透”,秋寒、心冷,字字点睛,意气满纸。
重阳日,本为赏菊登高之佳节 ,当是味意盎然。
无奈何,亲人不在身旁,一个“又”字惶恐、忧怨、无奈,道尽心中离愁别恨。
“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之意,悠 然自在,超脱化外。
而作者酒在饮,花在赏,却是应景聊复,借酒浇愁之态,奈何愁上添愁,更对日落昏 老的苍凉暮景。
怎不惹人伤怀悲愁。
北宋诗人林逋咏梅名句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里以暗香指梅花。
而易安词中“有 暗香盈香”的“暗香”代指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骨迎风,风格近梅花,指标作者意趣脱俗,胸怀高洁 。
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全篇高潮,“莫道不销魂”破空而出,道破多少含之 无露的情感,是人性无可压抑的真实情感的爆发。
用江郎《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销 魂”二字,点出种种愁苦皆源自离别之痛。
用于尾句,如灯启航、如钟醒目。
尾句双重否定的语气仿佛不 是出自词中女主人公之口,倒更像是在旁为之动情感伤的第三者。
这种书写作角度的改变,正是易安行文 大胆出奇、峰峦突起的独特魅力。
作者超越了词中的那个小我,对自满怀同情,以“莫道不销魂”感慨之 。
更指点读者“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样作者的情感通过第三者语气的渲泄,这种自我反观,将愁苦 对象具体对象化,加以观照和呤味。
可谓情境深沉,掠人心魄。
宋词人程垓《摊破江城子》曾将人与梅花比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似有神韵。
唐司空图《 诗品·典雅》“落花无言,人淡于菊”易安之“人比黄花瘦”似更胜一筹。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
李清照的《蝶恋花》拼音版全文
【作者】:李清照——《蝶恋花》 【zuò zhě 】:lǐ qīng zhào ——《dié liàn huā 》 【 年代】:宋 【nián dài 】:sòng 【内容】: 【nèi róng 】: 泪湿罗衣脂粉满, lèi shī luó yī zhī fěn mǎn , 四叠阳关, sì dié yáng guān , 唱到千千遍。
chàng dào qiān qiān biàn 。
人道山长水又断, rén dào shān zhǎng shuǐ yòu duàn , 潇潇微雨闻孤馆。
xiāo xiāo wēi yǔ wén gū guǎn 。
惜别伤离方寸乱, xī bié shāng lí fāng cùn luàn , 忘了临行, wàng le lín háng , 酒盏深和浅, jiǔ zhǎn shēn hé qiǎn , 好把音书凭过雁, hǎo bǎ yīn shū píng guò yàn , 东莱不似蓬莱远。
dōng lái bú sì péng lái yuǎn 。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辞海》1989年版) 【注释】: 湿:《花草粹编》作“揾”。
罗:《翰墨大全》作“征”。
满:《花草粹编》作“暖”。
唱:《历代诗余》作:“听”。
到:《花草粹编》作:“了”。
山:《历代诗余》作:“水”。
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
好把:《花草粹编》作“若有”。
东莱:即莱州,时为明诚守地。
今山东莱州市。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
【赏析】: 黄盛璋《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认为“此词应是宣和三年(1121年)秋清照自青(州)赴莱(州)中途宿昌乐县之驿馆而作时间当在七八月间”。
作者夜晚住在异地孤寂的驿馆里,伴着寒灯长夜不寐,这时隔窗传来唰唰的雨声,绵绵不已,更增加了心头的无限愁绪,不禁潸然泪下。
作者用苍茫的远山和潇潇细雨构成一幅寥廓、迷茫、凄凉的画面,有力地烘托了黑夜孤馆女主人怅惘、悲伤、孤寂的心境。
作者通过对姊妹惜别、孤馆夜宿、寄语姊妹的描写,表现了姊妹间感情的真挚深厚。
语言朴实、通俗、清新,感情真切、细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孙秋克.李清照诗词选.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01 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
苏教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 范文 急需!!!!!最好四副图都...
纸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这些色彩缤纷.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美不胜收的剪纸深受我的喜爱!每个生动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它的样子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穿着五彩斑斓裙子的年轻少女头上顶了三个雕刻精致的陶瓷碗,在生机勃勃的麦田里跳着欢快的舞蹈,好像有天大的喜事似的。
我呆呆的凝视着这幅精美的剪纸,情不自禁的摆动着洁白的翅膀,飞向了想象的王国... ... ... ...在一个偏僻的小村里,住着一群穷苦的村民,喜马拉雅姑娘就是其中的一个。
村里人都很喜欢她,因为她是一位正直、美丽、善良、品德高尚的好姑娘。
其实,这个村庄以前并不穷,而是个富裕文明的地方。
可是就在5年前的盛夏,这里却突如其来的下了特别快的鹅毛大雪,只过了5秒钟,整个村庄都被覆没了。
第二天早晨,雪慢慢融化了,可人们惊奇的发现,他们辛辛苦苦、一砖一瓦盖建的砖房全都变成了脏乱不堪的臭茅草屋;他们去种地,刚把种子撒进泥土里,种子就烂掉了。
喜马拉雅姑娘知道,这一切都是雪鬼干的。
于是,她费尽周折,终于在五年后的一天找到了雪鬼,要求他把村子变回原来的样子。
因为雪鬼一心想把喜马拉雅姑娘占为己有,所以就这样回答她:“当然可以,不过我有个要求,你必须嫁给我。
如果你拿到三碗神水,并将村子变回了原样,但在50分钟内不回到我的身边,那你就会死在原地变成一座雪山。
哈哈哈... ... ”喜马拉雅姑娘狠狠的瞪了一眼正在狞笑的雪鬼,转身把神水端走了。
她跑到村子里最高的山坡上,小心翼翼的将神水洒到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顷刻间,村子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喜马拉雅姑娘兴奋得将三个神碗摞在一起,放到自己的帽子上,扭起腰,跳起了欢快的“顶碗舞。
”跳着,跳着,她忘记了时间,五十分钟到了,她像一朵鲜花凋落了似的,突然倒在了地上,慢慢的,她变成了一座高耸入云、巍峨挺拔的雪山。
她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因为喜马拉雅姑娘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感动了天地之神,天赐予她比天还高;地赐予她比地还后,所以至今也没有一座山超过她神圣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