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 《风筝》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这些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可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韵味,体会秋天的美好。本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本文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自始自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能借助拼音识字,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三年级的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还远远不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文贴近生活,学生对风筝并不陌生,并有放风筝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理解文中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心情并不难,但要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仍然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1.会认“依、歇”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等6个生字,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体验,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孩子们心情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放过风筝吗?那你们放风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风筝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那你们知道风筝的秘密吗?老师这里有段小资料(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yuān),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在纸鸢上装上竹哨,风吹竹哨,便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因此有了风筝的称呼。山东潍(wéi)坊(fāng)是著名的风筝之都,从1984年开始,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世界最大的风筝博物馆也在潍坊。)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你从这段资料中知道了风筝的哪些秘密呢? 3.这不起眼的风筝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筝》,(板书:风筝)看看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筝又藏着什么秘密?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出示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读好了课文,我们来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 希望 依然 憧憬 歇息 拼命 抖动 寻找 继续 田埂 磨坊 奔跑 倏地 精心 千呼万唤 凌空而起 翩翩飞舞 垂头丧气 大惊失色 (1)自读 (2)指名读:我们来比赛,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比一比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拼命”前鼻音,“田埂”、磨坊、倏地(shū dī 轻声) (3)领读: 第一行:你们能为“希望”这个词找些朋友吗?(希望-期望、愿望、渴望) “憧憬”都是竖心旁,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懊悔、愉快、惧怕……) 第二行:“继续”,老师这里有个小练习,你们敢挑战吗?【继续(连续下去),陆续(有先有后,时断时续),连续(一个接一个)】 选词填空:陆续、继续、连续 1.开学了,同学们( )地来到学校。 2.她成绩很好,( )几次都考了满分。 3.只要( )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田埂”是什么呢? (出示图片,这就是田埂,田埂就是田间小路) 第四行:这些都是用来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用一个词说句话吗? 第五行:“垂头丧气”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对,“垂头丧气”就是耷拉着脑袋,神情沮丧。“大惊失色”是什么意思呢?(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这些都是用来描写(神态)的词语。 (4)齐读: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2.现在老师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们还认识吗? 出示生字:精 希 却 依 拼 命 奔 村 抖 丧 磨 坊 (1)我们来开火车。 (2)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提醒我们大家的? (3)教师范写:丧、却、磨 (4)请小朋友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一遍,注意写字姿势。 3.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大家找一找,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哪几件事?(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板书) 做风筝是哪一段?(2)放风筝呢?(3-4)找风筝就是(5—8) 4.分段读:你们喜欢哪一部分?(请同学读,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 三、细读“做风筝”,感受快乐 过渡:现在就让我走进这群孩子的生活,去感受做风筝的过程吧。请同学们认真读第2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和词语。(出示第2自然段)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又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精心”孩子们做得很认真,心中充满了希望) (2)理解“憧憬”。同学们,这里有一个词“憧憬”(板书),它是什么意思呢?(向往) (3)想象说话:是的,它们都是竖心旁,心里有着向往,有着希望。那么他们做风筝时,心中有什么向往,有什么希望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3)朗读:这是他们的憧憬,可能也是你们的憧憬。让我们带着向往的心情一起读。 2.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从这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快活)(板书) (2)理解“依然”。你能为“依然”找个近义词吗?(仍然、依旧、还是) (3)我们精心地做着,结果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为什么说“我们依然快活”? 预设:1.因为这是我们亲手做的。 2.因为我们做风筝时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指名读:请你带着憧憬读一读。 3.因为这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指名读:请你把快乐带给大家。 (4)风筝上寄托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的心中仍然很(快活)。快乐就快乐吧,但风筝就是风筝,为什么把它叫做“幸福鸟”呢?想一想,它寄托着谁的幸福?(“我们”、孩子们的幸福) (5)那为什么又要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不会回答时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放过孔明灯吗?那你们有在孔明灯上写上自己的愿望吗?) 预设:1.希望风筝能把自己的愿望带向远方。 2.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在天空飞翔。 3.希望把自己的幸福放飞。 (6)朗读:是啊,虽然做好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那里面有着孩子们的快乐、憧憬和希望,寄托着孩子们的幸福。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小结:怪不得作者说童年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憧憬和快乐美美地读读第2自然段。 四、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本》 2.摘抄喜欢的句子
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贾平凹《风筝》课件和教案综合版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件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
〔课件出示:谜面猜猜看,它是什么?〕你们了解风筝吗?(课件出示:资料袋)你们放过风筝吗?我们一起来说说放风筝的事吧。
2、自己放风筝很有趣,但是看别人放风筝也很有趣,刚才大家都说放过风筝,那么有谁做过风筝吗?3、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件出示:第十课《风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自学的时候,除了要把生字,词语的语音读准外,还要把课文读正确,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一起自学了的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表中的词语)。
3、词语虽然不多,但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垂头丧气)这个词语特别难读。
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4、垂头丧气是什么意思呀。
你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吗?课文当中写道,同学们找风筝,找了一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所以大家只能垂头丧气。
5、还有一个词语(磨坊),一起来读一读。
坊要读第二声,磨是个多音字,在这儿要读第四声。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6、磨坊就是磨面的房子(课件出示:磨坊图)。
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
7、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词语,现在请你们想一想,刚才你们自学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特别难读的句子呢?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个句子特别难读。
我觉得“飞筝越飞越高……”这一句也非常难读(课件出示:“飞筝越飞越高……”)。
8、还有哪个句子你觉得比较难读?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
第五自然段的“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这个长句比较难读(课件出示:“我们垂头丧气地……白光”)。
其中有:“垂头丧气,田埂,半沉半浮,半圈儿”这几个词语比较难读。
9、读得真不错,接下来,就让我们把课文连起来开火车读一读。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10、这篇课文非常长,但大家都读得很正确,说明大家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很认真,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课文,这回读的时候,请大家边读边想:(课件出示: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11、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12、大家读课文很认真,课文就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接下来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课件出示:找一找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分别是由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13、课文是怎样来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过,以及当时我们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接下来我们还要来写生字呢。
三、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词语。
〕这些词语都是由我们要写的字组成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课件出示:要写的生字〕。
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你能给生字扩词吗?四、课堂巩固 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写生字,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各写两遍各组两个词,再把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一遍。
五、课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感受风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六、作业。
附板书设计 10 风筝 做风筝 ――→ 放风筝 ――→ 找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悟课文,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变化。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3.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心情的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件出示:第10课《风筝》)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呢? 3、说得非常清楚,课文的确是按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来写的。
二、读中悟情,以情促读1、你是从哪儿找到了这个答案?(第一自然段)2、真好,你真会发现。
(打出文字投影:“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师范读了这句话) 3、你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作者在童年的所有回忆当中情有独衷的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呢?(作者说那是“最大的快乐”。
)你体会得真好,请你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读出作者对风筝的感情。
(学生练习读,教师指名汇报,通过评价来进行感情朗读的指导)5、这句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因为我们发现,它还领起了下文。
接下来的课文很自然地就记叙了作者他们做风筝和放风筝的情景。
6.、课件出示:你觉得作者在做风筝的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你从哪儿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情?请你再一次默读课文,把你能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
(学生默读,进行标画,练习朗读...
公园里放风筝看图写话三年级的
今天早上,阳光灿烂。
小红、小东、小明三个人一起去放风筝。
三个人来到广场上,他们用竹条插在风筝上,撑起风筝。
小明的风筝是彩色“乌龟”,小红的风筝是漂亮的“蝴蝶”,小东的风筝最有趣,是一个“外星人”。
三个小伙伴的风筝都安装好了。
小东说:“我们来一场比赛吧!”小明说:“好呀!比什么呢?”小东说:“就比一比谁的风筝飞得高!”其他两个人都说好。
比赛开始了,三个小伙伴都飞快得跑起来,边跑边放线。
很快,他们的风筝越飞越高。
突然,小东的风筝落下来了,原来是碰到了百云姐姐。
云朵姐姐说:“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呀?”小东说:“这是风筝。
”云朵姐姐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小东说:“可以呀!”小东的风筝又飞起来了,飞到了云朵姐姐的身旁。
三个小伙伴今天玩得真开心!
访写三年级语文《风筝》的作文250字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三年级风筝续写200字
1.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我们几个人左看看,右看看。
过了一会儿,终于发现了幸福鸟,不过它正挂在那树枝上,以我们的身高显然够不到。
眼看着幸福鸟不下来,我们只能干着急,在原地打转。
“这样吧,我去找找看附近有没有竹竿。
”一个人说。
“好,我们都去找吧。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长竹竿,并且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可是,一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我们的心情再次失落到低点。
一个孩子跑了出去,我们并没有注意到。
不过,那个孩子带来了一位大人,还带着工具。
我们顿时来了精神,原来那个孩子是去找大人来帮忙了。
大人不一会儿,就把幸福鸟弄了下来。
随着幸福鸟缓缓降落,我们也更加欣喜了。
连忙跑上前去,幸福鸟没有一点损坏,真是太好了。
2.我们把幸福鸟放飞到空中,心中想着:幸福鸟,飞翔吧!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一起飞去吧!
三年级风筝文中写放风筝动作的词有哪些
1:举、拿、跑、松开、拽、收住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2:扯.跑.松开3: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
文章 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 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4: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 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5: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
细 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 的。
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6: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 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
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 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 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7:课文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孩子们之所以这样苦苦寻找丢失的风筝,是因为在风筝的身上, 寄托着他们的快乐,寄托着他们的幸福,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十课《风筝》中的幸福鸟指的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十课《风筝》中的幸福鸟指的是:孩子们做的风筝出处:贾平凹的《风筝》作者: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赏析: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
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
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0课【风筝】作者是谁???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第10课【风筝】作者是贾平凹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陕西省丹凤县人。
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 。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被誉为“鬼才”。
代表作有《秦腔》、《高兴》、《心迹》、《爱的踪迹》、《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选入鲁教版语文必修三、作品《月迹》已选入苏教版语文课本、作品《落叶》入选北师大版和鲁教版中学教材。
玩风筝3年级作文三百字
今天,阳光明媚,微风把花的香气散发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连续的阴雨,好不容易盼来了晴天,同学们又议论开了:上周老师叫我们每位同学带一个风筝到学校来,今天那么好的天气,能去放风筝该多好啊。
果然,第一节课,老师宣布:“今天下午我们去放风筝。
”“噢!”同学们欢呼雀跃。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同学们都把风筝带到了教室,好一个风筝聚会!有活泼可爱的小金鱼,有轻盈的小降落伞,有灿烂无比的彩虹,有秉公执法的包公……真是千姿百态,各显风采。
我们来到操场上,三三两两组成一个个小组开始放风筝。
我和一个男生选择了一个奥特曼风筝准备放。
他先用红领巾试了试风向,然后举起风筝迎风站立着,我慢慢边放线边往后退,差不多离开他五六米时我站住了。
“放”,他把风筝用力往天上一送,我赶紧拉着线跑了起来,边跑边放线,“快,快放线!”他大叫着。
眼见风筝慢慢升起来,突然,一阵横风吹过,风筝忽忽悠悠地从空中掉了下来。
唉,出师不利,不过没关系,继续努力。
这次,我们有了经验,乘风稍微小一点的时候开始放,这次风筝很顺利地就飞了起来,我慢慢地一边放线,一边拉拉线,风筝越飞越高,线团上的线都几乎放完了,我停止了放线,一只手拿着线团,一只手不时拉拉线,让风筝保持在空中。
放眼环顾四周,同学们也很快都把风筝放上了天空,各种风筝在天上尽显英姿:“蝴 蝶”和“金鱼”跳着优美的舞蹈;“飞机”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又舒缓平稳地滑翔;而我们的“奥特曼”正和一只“大眼怪兽”在对视着,好像马上就要进行决斗……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操场。
“回教室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操场,同学都觉得意犹未尽,相约有时间一定再去放风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风筝这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一起什么情...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风筝》这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和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
《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走进秋天”为专题,抓住秋天的特点,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的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快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
关于风筝的古诗,小学三年级作业
关于风筝的古诗:古人咏风筝诗赏析纸鸢(宋)寇准碧落秋方静 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 终共白云飞作者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
宋太宗时举进士,后擢升为相,太宗嘉之,以比魏征。
寇准死后宋仁宗谥号忠愍。
寇准的诗受晚唐派影响,情景交融,清丽深婉。
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留世。
上引五言绝句是否原引此集,尚待查考。
该诗虽题名为《纸鸢》,但诗中却不见“纸鸢”二字,甚至也看不到纸鸢的形象。
诗人意在借物写景,状景抒怀。
“碧落”指天界、天空。
前句写环境气氛和眼前所见:初秋晴朗的天空,风力不大,风筝难以升空高飞。
后句遐想抒怀,借风筝只有凭借风方可旁云而飞的现象,抒发人事腾达还需有所依托的感叹。
观村童戏溪上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他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不倦,一生主张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罢黜,“一片丹心”始终不得报国。
陆游著作极富,八十高龄犹赋诗作文,存诗近万首,有《陆放翁全集》存世。
该句摘自何卷,尚待查考。
代儿童游戏多种多样,十分丰富。
该诗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
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风筝在空中飞舞,左摇右摆,又飞又叫,好不骄横。
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写风筝与风的关系时,手法与众不同,他不说风筝凭借风力而飞,却说风筝挟持丰大风在空中飞扬跋扈。
在这里,作者把风筝作为主体,视它为生灵,真是把个风筝写活了。
读此诗,不由得想到现今仍然流行于日本的“斗风筝”。
打斗的风筝多为长方形硬板子,从背后勒成瓦形,或竖或横,绘画简洁明快,不拴尾巴,背缚弓弦,凭借强风,飞上天空,左冲右突,嗡嗡作响。
许多风筝同时升空,并不回避碰撞缠绕,而是互相打斗,互相“割线”,一旦线断,任其飞去。
最后,谁还留在空中,谁便是胜利者。
那场面颇有陆翁诗的气势。
纸鸢(宋)王令谁作轻鸢壮远观 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 便有愚儿仰面看未必碧霄因可到 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 笑杀抟鹏似尔难王令(1032-1059)字逢源,北宋诗人,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五岁时父母双亡,随其叔祖客居广陵(今扬州),长大后以教学为生。
王令才高命短,28岁卒。
他的诗构思新奇,造语精辟。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令集》,诗赋文共21卷。
该诗是否原引《王令集》,尚待查考。
“端”古为布帛之量,一丈八尺为一端。
“末多端”是指不多、不远的意思。
放风筝的人未必就是因为飞鸟飞得不远,才把风筝放起来以增添空中壮观景象,然而作者这么想,这么说,显然他是把风筝当作飞鸟一样看待了。
你看那风筝乘线凭风飞去直冲云霄,虽然不一定能够到达那高旷至极的天际,却能终日飞翔久久不落,就连那相传一飞九万里的大鹏鸟,也没有这般本领。
这是一首宏观描写风筝的诗。
作者不写风筝的形状、色彩,甚至也不写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
而是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衬托、对比、夸张的手法,与风筝飞升的气垫,写出了风筝最本质的特性—拔高,善翔。
飞得高,放飞线角度大,稳定性强,这也正是今天风筝爱好者对于自己的作品所追求的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民族民间舞八级《放风筝》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