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李牧战列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说是“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家,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他了。等到又被任用为将军,门客又重新回来了。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吧!”门客们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进攻魏国的繁阳,把它攻克了。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派乐乘接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跑了。廉颇于是也逃奔魏国的大梁。第二年,赵国便以李牧为将进攻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对他不能信任重用。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赵王就想重新用廉颇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任用。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用。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贿赂使者,让他回来后说廉颇的坏话。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上马,表示自己还可以被任用。赵国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虽然已老,饭量还很不错,可是陪我坐着时,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不再把他召回了。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廉颇虽做了楚国的将军,并没有战功,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士兵啊。”廉颇最终死在寿春。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chán,缠)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dān,丹)褴(lán,兰),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进攻燕国,攻克了武遂、方城。过了两年,庞暖打败燕军,杀死剧辛。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zhé,哲),斩杀赵军十万。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齮。李牧被封为武安君。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国和魏国。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周亚夫智勇平叛灭吴王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东王刘印等七国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景帝于是升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这时的叛乱军正在猛攻梁国,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楚军素来剽悍,战斗力很强,如果正面决战,难以取胜。我打算先暂时放弃梁国,从背后断其粮道,然后伺机再击溃叛军。”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抓获了伏兵。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在今山东巨野西南),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时间一长,周亚夫军中都有些军心不稳了。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
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头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但梁王却因为周亚夫没有及时救援,和他结下了仇。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什么意思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是《孙子·谋攻篇》中的一句话。
此话是说,将有能耐的,君主不要干预将的行动,以保证将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求取得战争的胜利。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有例为证,战国时,吴伐楚,吴国公子光的弟夫概王要求携兵攻打楚国子常,没有得到应允,夫概王本着见义而行不待命的思想,率属5000人击子常获胜,成为佳话。
...
"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什么意思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意思是:战争的胜利有五种情况:一是对敌对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二是将帅既能指挥大部队作战,也能指挥小部队作战,具有高超的应战能力;三是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三军上下同仇敌忾;四是以有戒备的军队攻打防御松弛的军队;五是将帅具有指挥才能,而国君又不干预牵制.上述五条,就是预测胜利的依据和规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语出荀子的《劝学》,荀子用靛青比喻那些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后起之秀,而用蓝草比喻他们的导师和前辈。
我理解这句话的真意是鼓励青年人在事业上超过前人。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愚昧时代,发展到今天征服太空的文明时期,每一个世纪、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英雄。
他们大都在青壮年时期功成业就。
他们年轻,稚气未脱,阅历浅,却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超过先哲,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戏剧,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而他们的学生也像他们一样,又超过他们,推动人类的进步。
就这样后浪推前浪,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
广义相对论的发明者爱因斯坦,早在求学时代,就攻读了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全部著作,吸取了经典力学的精华。
他非常敬重牛顿,但从不迷信前人。
他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终于指出了牛顿力学的错误。
不错,正如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爱因斯坦是喝牛顿奶长大的。
”他出于蓝;他敢于向牛顿挑战,为人类的进步,打倒作为偶像的牛顿,他胜于蓝。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科学家,早年求学于著名画家佛罗基奥。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从画蛋开始,稳步攀登绘画艺术高峰。
他虚心向老师学习,但也注意摒弃老师错误的绘画技巧和方法,不到四年时间,就超过了名扬四海的业师佛罗基奥。
一次,佛罗基奥被邀请为一个教堂画壁画,他画完了基督和两个天使,让达·芬奇画第三个天使。
达·芬奇从容不迫地拿起画笔,只用了半天时间,一个雍容典雅、栩栩如生的天使便飘然降落在教堂中。
佛罗基奥大为惊讶,自叹弗如。
从此,这位威震画坛的一代宗师再也没有拿起画笔,转而研究雕塑了。
可见,青年人是完全可以超过前人的。
无数伟人的生平证明了这一点。
有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还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工作,虚心向师长学习,用人类全部的精神财富武装自己。
青之所以青于蓝,因其取之于蓝;青之所以取得胜利,赢得“胜于蓝”的美名,离不开蓝的栽培和哺育。
我国25岁的女博士黄斌,在英国留学期间,以其对事业兢兢业业、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受到了英国著名科学家、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情谊的森德兰教授的重视。
森德兰教授已年逾花甲,身体不好,但他慧眼识才,非常珍惜黄斌这棵破土而出的新苗,主动提出亲自指导黄斌,使她早日获得博士学位。
黄斌在老师的帮助下,埋头书堆,昼夜苦读,在学业上突飞猛进。
森德兰教授将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黄斌。
为了黄斌早日成就学业,他停下了自己手中的著作,放弃了休假和出国讲学的机会。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黄斌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写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然而,她研究的结果,恰恰与导师的理论背道而驰,她所取得的成果,推翻了主宰生物学界15年的森德兰构造。
森德兰教授非常高兴黄斌超过自己,到处宣讲她的理论,并且打破了民族偏见,冲破了重重阻挠,帮助黄斌平安地回到了中国。
黄斌回国以后,在科学院为她举行的欢迎会上,第一句话就是:“我所成就的一切都归功于我敬爱的老师。
”我赞美青于蓝草的靛青,我更赞美将自己的一切传给靛青的蓝草。
我相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个像黄斌一样锐意进取的后生和像森德兰教授那样高尚无私的前辈。
经过新老两代人的共同努力,祖国“四化”的千秋大业,必将成为我们民族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篇章。
孙子兵法中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将能而君不御...
孟良崮战役最能够全面体现这个方面了。
粟裕知道能够消灭74师,所以战斗;以优势兵力包围74师,是识众寡之用;部队众志成城,团结一致,能够消灭74师。
相反国民党军队不团结,各自为政,看热闹,所以失败;粟裕军队为了消灭74师,准备了很长时间,做了充分准备,以虞待不虞者胜;党中央不干涉粟裕的指挥,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
没有固定的资产而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只有士人才能做到。
一般的民众,只要没有固定的资产,便没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一旦他们没有固定的道德标准,便会放荡无耻,无恶不作。
等到他们因自己的行为获罪,便对他们施以刑罚,这是坑害人民。
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因为这个缘故,开明的君主安置民众的产业,必然使他们对上可以赡养父母,对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年丰衣足食,灾荒的年份面与死亡。
然后使他们向善,这样民众可以很轻松的跟从。
现在呢,安置民众的产业,使他们向上不足以赡养父母,向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丰收的年份终年艰苦,灾荒之年避免不了死亡。
这种情况下,人民避死求生还来不及,哪有闲暇去顾及礼义廉耻呢!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着手呢? 五亩的宅院,种上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可以穿上帛衣。
鸡猪狗之类的牲畜,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人可以有肉吃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错过庄稼播种生长的季节,八口之家可以避免饥饿。
严格学校教育,教给人民忠孝礼法,头发斑白的老者便不用再奔波劳苦。
老年人穿帛衣,有肉吃,一般百姓不用受冻挨饿;能做到这些还不能称霸的,是没有的!
能攻坚者莫胜于水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
一曰守拙。
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
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
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
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
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
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
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
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
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
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
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
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
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
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
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
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
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
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
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
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
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当然,以上只是水的部分优秀品格,还不是全部。
但是,不论水有多少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才是真正的“上善”。
用君一席话胜读10年书编一个100字的故事
查了一下资料这句话的出处: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
他只顾赶路,错过了宿头。
眼看天色已晚,他心里非常着急。
正在这时,一个屠夫走过来,邀他到自己家里去。
屠夫与秀才谈得很投机。
于是屠夫随口问秀才说:“先生,万物都有雌雄,那么,大海里的水哪是雌,哪是雄?高山上的树木哪是公,哪是母?”秀才一下被问呆了,只好向屠夫请教。
屠夫说:“海水有波有浪,波为雌,浪为雄,因为雄的总是强些。
”秀才听了连连点头,又问:“那公树母树呢?”屠夫说:“公树就是松树,‘松’字不是有个‘公’字吗?梅花树是母树,因为‘梅’字里有个‘母’字。
”秀才闻言,恍然大悟。
秀才到了京城后,进了考场,把卷子打开一看,巧极了,皇上出的题,正是屠夫说给他的雌水雄水、公树母树之说;很多秀才看着题目,两眼发呆,只有这个秀才不假思索,一挥而就。
不久,秀才被点为状元。
他特地回到屠夫家,奉上厚礼,还亲笔写了地块匾送给屠夫,上面题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从此,这句话便传开了。
好了,咱们闲话少说。
且不管它的出处来自于哪里,先来看看这句话本身。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两个部分组成。
一:君(这里是个代名词,不是特指帝王)说了一句话;二:听到这句话的人感觉听了这句话要比读了十年书还有用。
那么现在大家想想有这种可能的出现吗?有人要说了这第二部分很明显是一个夸大,是一种修辞方法。
形容这个人听了这句话感觉很有用,比自己读的书还有用。
是这样吗?那我们再来看看前面所讲的那段出处?同样是一个意思也是一种夸大。
事实是这样吗?古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在古代社会,一个儒家思想如此深厚根深蒂固的社会里会有像上面这样解释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吗?这样想法的话可能吗?在当时崇尚孔子、崇尚读书,把读书看成唯一出路的社会说这样一句话不亚于在**年代说“**错误的发动了**”的轰动。
既然以上的出处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句话是对真实情况的一个反映吗?就是说这是真的吗?一句话真的胜过十年书吗?在经过少时的怀疑和这几年经历,认为这句话说得情况是很有可能的,不但有可能而且一句话还可能超过二十年的书!我认为在这句话中出场的两个人物都不是一般的人,一个人也就是君属于像孔子、孟子这种级别的圣贤,而听者也是一个浸淫多年的学者,但是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境界。
学问的最高境界就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是读了多少年书,掌握了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死搬教条。
就像金庸武侠中武功最厉害的永远不会使那些舞刀耍枪的人,而是那些拈物皆可为兵器的人物,树叶、枝木均是利器,用最简单的太祖长拳也能使出非凡威力的萧峰之类。
这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融会贯通也是学术、学问的最高境界。
那么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一位大师级的人士在指导苦读十数年的弟子或者其他的一个什么人。
这个人距离最高境界只有一步之遥了,而这一步往往是最难的,需要很高的天分和极大的努力。
大师的一句话将听者的知识融会贯通,大彻大悟、茅塞顿开。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双方面的,没有量变的积累在多的一句话也不能促成、催化质变。
更具体是怎么样的情景我就没有办法考证了,在这里也希望有学者能给出更确切的考证。
所以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是不能随便滥用的。
要想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你就必须先有十年书的基础,有一定的积累。
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就是听圣贤给他读十年书也不会胜过一句话的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中 “胜”是什么意思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中 “胜”的意思是尽头。
1. 原文: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2. 译文: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3. 创作背景: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
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我们知道,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吾志”。
“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
论语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有什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竖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 3.2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2)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3) 3.4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4)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5) 3.6 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3.6)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3.7)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3.8)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徵之矣。
”(3.9) 3.10 子曰:“礻帝Dì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0) 3.11 或问礻帝Dì 之说。
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 于 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
(3.11)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3.12)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吾所祷也。
”(3.13)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4)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3.15)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3.16)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3.17)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3.18)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3.19)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0)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21)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白白方反文JI?O如也,绎如也,以成。
”(3.23)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24)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5)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3.26) 2.1 子曰:“为政以 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 众星 共 之。
” (2.1) 2.2 子曰:...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①富人之园,见其所蓄②,自绝徼③海外奇花石无所...
任光禄竹溪记〔明〕唐顺之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
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
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
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
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
是将不胜笑也。
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
”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
因自谓竹溪主人。
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
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
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
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
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我曾经游观过京城世宦富贵人家的亭园,见那里集聚的东西,自极远的边地到海外,奇异的花卉石子没有不能罗致的,所不能罗致的只有竹子。
我们江南人砍伐竹子当柴烧,筑园构亭也必定购买寻求海外的奇花异石,有的用千钱买一石,有的用百钱买一花,并不吝惜。
然而如有竹子占据在当中,有时就将它砍去,说:“不要让它占了我种花置石的地方”。
但京城人如果能觅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费数千钱来购买;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干枯而死。
正因为它的难以寻觅而且又多枯死,人们因此就更加珍爱它。
而江南人甚而笑他们说:“京城人竟把我们当柴烧的东西视为珍宝。
”呜呼!奇花异石诚然为京城与江南人所珍爱。
然而追溯它们的产地,则边地和海外人看待它们,我想也与竹子在江南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而边地海外,或许是从不出产竹子的地方,假如让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们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爱和看重它。
这种情况恐怕是笑不完的了。
俗语说:“人离乡则愈贱,物离乡则愈贵。
”如此说来,世上的美丑好恶,又有什么不变的标准呢!我的舅舅任光禄君在荆溪的边上构筑了一个亭园,到处种竹,不种其它的花木。
竹林间造了一座小楼,有空就与客人在那里吟诗啸歌。
他偶然对我说:“我不能与有势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胜况,单独在这里取山地本来所有的东西,可以不化费劳力而使满园苍翠葱茏,也足以自适。
因此自称是竹溪主人。
请外甥为我记述一下吧。
”我以为任君哪里是真的不能与有势力者攀比,而随意取其当地所有;恐怕还是对竹独有特殊的爱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诉别人吧?过去有人谈论竹子,以为它决没有动人的姿色和香味值得喜爱。
所以它奇巧怪异不如石,妖艳柔美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独立的士人,不能与尘俗混同合一。
因此自古以来,知道珍爱竹子的人极少。
那么京城人难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爱的吗?他们不过是想用此与别人争夸富贵,如同用奇花异石向人炫耀一样。
所以京城人的珍爱竹子,与江南人的不重竹子,他们同属于不知竹是一样的。
任君在繁华纷闹中生长,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饰车马僮仆歌舞,凡是富贵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
尤其是方正刚直不随意与人交往,凛然有高洁独立之气,这正是任君对于竹子必有自得的地方。
世上可喜可玩的万物,原有不能割舍的吗?那么虽然假使竹子不是这里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将竭尽其力予以收集,然后心里才高兴。
任君的财力虽然使他能尽量寻觅奇花异石,然而他的爱好本不在此啊。
可叹啊!竹子本可以不出江南而为人贵重,对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古今中外,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