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顺序表: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简称朝名。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中王,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刘邦开始到这之后的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九个正统朝代是刘姓皇帝建立的。
分别是西汉、玄汉、东汉、蜀汉、汉赵、刘宋、后汉、南汉、北汉,他们的建立者分别是刘邦、刘玄、刘秀,刘备,刘渊、刘裕、刘知远、刘龑、刘崇,而且这里还可以看出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从刘邦之后除了刘裕(刘裕自称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之外,刘姓只要建国都喜欢用汉作为国号,似乎就对刘姓皇帝第一人刘邦跟他的大汉朝推崇备至。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事实上,刘备建立的政权叫“汉”,不叫“蜀”,他自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自封是汉政权的延续,但是史学界并不认同。由于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史称“蜀”,也称“蜀汉”。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元帝曹奂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是西魏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封地随)。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把“随”字的‘辶’去掉改为“隋”。然而隋朝国运并没因此而改变,三代而亡。
唐:唐高祖李渊之祖父李虎是西魏十二府兵大将军之一,佐北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封地唐),爵位传至其李昞,又传至李渊。晋阳起兵攻入长安后拥立杨侑,李渊封“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还有一说为“天辽地宁”。至于史料记载的"辽以镔铁为号"应是金人 杜撰。
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赵匡胤为宋州(今河南商丘)归德节度史,宋州成为龙兴之地,故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朱元璋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曾为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
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为表明自己是小明王的合法继任者,继续用其“明”字笼络人心。还有一说“大明”一词在儒家经典《易经》乾卦和《诗经·大雅》中早就出现了。在易经中,是表示光明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是歌颂周文王的功业。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
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也说努尔哈赤早年逃难时骑着一匹大青马,慌急赶路,马被累死。努尔哈赤为此难过地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每个朝代国号的来历?
一、夏 《史记 夏本纪》载,“禹。
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后”字在古文中从女,作“尊母”解。
是原始社会从女性氏族过渡到男性氏族主导的一种历史遗存。
换做现代汉语其实就是“王”的意思。
例如,大禹的名字由来,就是象征其母所属,以蛇(龙)为图腾的氏族徽号。
夏朝在事实上为大禹之子--启,所开创。
“夏”字在甲骨文中为蝉形,由此可推出,“蝉”当是夏启之母所属部落之图腾。
《史记 夏本纪》,“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当时涂山氏族部落所居之地----涂禹山,即在今天的四川汶川。
该氏族以蟾蜍为部落图腾。
古文中“蜍”通“蝉”,李白《古朗月行》中有“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之句。
因此可见,夏由蝉来,蝉由蜍生,汶川即是祖庭,蟾蜍乃是神兽,意义甚明。
至于其余的各种美好的引申意义,小熊就不废话了。
二、商 《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燕子,商以玄鸟(由燕子神化凤凰)为图腾崇拜,由图腾崇拜进而族名,由族名进而国号。
商为本号,殷为别号。
商殷是周人及后世对商的称呼,“殷”通“夷”,作持弓之民解。
周人在西,商人在东,呼商人为殷人,类似于旧时上海人称呼外地人为阿乡是同样的道理。
三、周 甲骨文“周”字写法为“田”形,周人重农,则表示田畴、种植的周遂成为族名,进而由族名上升为国名。
周的始祖稷为农神,稷(谷子)便成为周人的图腾。
顺便说说今人的误解,近代学者多用西方语音学来训诂古文,恰如用刀叉来吃米饭一样,错漏百出。
例如,用音律训诂,周居然会变成氐羌之种。
东方象形文字训诂,自然要从字形,字义入手,才是正途。
还有一种错谬,就是出口转内销,用西文汉译来诠释经典,感觉上就像是用筷子来插牛排一般,古怪奇幻。
例如著名的笑话,“中国”一词来自英文瓷器(China),事实上,在甲骨文中,“中”作旌旗解,“国”作一人持干戈以卫社稷解。
合在一处,即是诸侯聚集于周天子旌旗之下,尊王攘夷之象征。
而英文中的“China”一词词根,来自于梵文中的“Cina”。
四、秦 甲骨文中“秦”字写法为“禾”形,禾,一种密植丛生的谷物,民间叫草谷,用作牲畜饲料。
秦人祖先非子为周朝养马,借助于禾这种大量种植的草谷,养马业取得成功,得以立国,为标志立国之根本,秦遂成为国号。
秦始皇南巡,为厌东南王气,改金陵为秣陵。
秣即是一种养马的草料。
继续往下推的话,《推背图》云,“称王只合在秦州”,当年太祖西狩,秦本为禾,草谷亦称毛谷,有猫儿尾之别号。
而某公号介石,恰好定都于秣陵,如此巧合,焉能不败? 五,汉 楚霸王项羽封刘邦于汉中,汉中本为双语词。
“汉”为汉水,“中”为当地巴人泛语,例如巴人口中所称的阆中,黔中各处。
汉中原意,不是指汉水中游,而是泛指汉水流经的地域。
“汉”在甲骨文中作水旁立一持干戈之人,形如“漍”字,到了秦小篆里才做“汉”,水旁从堇,堇本意是黄色的黏土。
大体而言,无论是持戈以厌水,还是水来土挡,都是体现诸夏先民对于洪水来袭的恐惧。
引申下去,就是对外来入侵,尚水德的胡族的抵触,例如满清,从失去汉土的洪门开始,一直到兴起于武汉黎元洪,无一例外都对这个水德异常的避讳。
直到最后袁世凯,慰廷,容庵,项城,从姓名,字号,到郡望,全都应土德,真正做到了以土厌水,堪称最完美的收官之作了,可惜最后棋差一招,称帝的时候,没有应准本命星,偏偏要去尊火德,改元洪宪,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的土德给放弃了,自毁前程,可惜。
六、新 王莽,“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并且王莽曾受封新都侯。
新都(河南新野东南),两大因素,催生了新朝。
七、三国。
1,魏,表面意义,曹操曾受封于邺城,为战国魏国故地。
暗里则是为了应谶“代汉者当涂高”。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称阙或观,因其巍然而高也称魏阙。
当涂高者,涂意指路,高指高大,意思便是当着大道的高大建筑物,魏阙便是如此。
2,吴:孙权所据江东之地,在秦汉时习称吴地,而吴地一称可溯源至先秦吴国,由是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进而成为孙权建国之国号。
《吴越春秋》载,周王姬昌的两个哥哥,不知是主动让位,还是被逼逃走,最后在东南建立国。
一个叫泰伯、一个叫仲雍,其中仲雍又名虞仲,“虞”通“吴”。
因此就有了后来的吴国。
3,汉,也可以称为季汉,相对于刘邦的(前)汉 ,刘秀的(后)汉,大概可算第三帝国了,算是NB了,可惜爷两的名字不好,一个备,一个禅,合在一起,不吉利到了顶点。
八、晋 表面意思,司马氏的封域“皆晋之故壤”,暗里,司马昭又始封高都公,“高都”应谶语“代汉者当涂高”,并且司马昭由高都公进封晋王,《说文解字》释:“晋,进也”,显示由“高都”进到“更高(晋)”的层层推演关系。
当时三分天下,号晋,又有三分归于一统的寓意。
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此刻司马氏希望受魏禅,承汉统,比肩周晋,摆明了是要树三面大旗的。
九、南朝。
五胡十六国和北朝,大都是胡人外国政权,没资格让小熊为他们费神。
...
夏的建立者是谁?
一、支持“夏”是由禹建立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史》(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朱绍侯先生认为:“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
”禹通过禅让继承了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职位——天子。
禹通过“疏川导滞,锺水丰物”,使居民“降丘宅土”,使物质生产大力发展,为其部落公有权力私有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孔子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通”。
韩非子:“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禹得到民众拥护,称其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确立了王权。
禹治水功绩也被夸大,其统治下的国土被称为“禹迹”,这充分说明大禹治水对后世的影响,也反映了王权的烙印。
其后,大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有继续“征伐三苗”,取得“夏后”地位。
在取得王权后,在嵩阳建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城)建都,之后,对不服从的部落进行了打击,杀防风氏。
为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涂山,大会夏、夷诸多邦国或部落首领,这称之为“涂山之会”,是所谓“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原来众多部落的首领,到此时,已大都转化为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
他们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
这次大会,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禹死后,子启继位。
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东方伯益与启争夺王位,《竹书纪年》中所说:“益干启位,启杀之。
”西方的有扈氏更是起兵反抗,启亲领大军讨伐,声称有扈氏犯了“威海五行,怠弃三正”的罪行,他要“恭行天之罚”,要“剿绝其命”,双方大战于甘(河南洛阳市西),有扈氏终于被“剿绝”了。
至此,启排除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从此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
为了使世袭制王权为众多诸侯所承认,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石之享”,这是继“涂山会盟”之后的又一重要朝会。
这一朝会“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
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到此完全确定了。
而传统中的禹铸“九鼎”,划“九州”,由于缺乏可靠的文物证据,只能推测其为传说而已,在此,朱先生未把传说作为禹确立政权的象征或标志。
二、夏朝是启建立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史新编》一书中,(陕西人民出版社,赵文润主编)在“夏朝的建立”这部分内容里,作者赵文润先生对国家的概念作了三方面的概括:(一)国家赖以存在的地域规模大体稳定;(二)经过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产生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最高统治集团;(三)这一集团使赋予他权力的居民成为被统治者并向居民征收贡赋。
赵先生认为,“大禹治水”,“使黄河中下游形成一个先进的经济共同体雏形。
” 在“禅让制”的权力交接过程中,“禹以皋陶为继承人;皋陶卒,禹又以伯益为继承人。
禹崩,禹子启贤,而益威望不够,于是诸部落酋长以启为天子。
中原部落联盟酋长一职由禅让变为父死子继,这是把一国变成一家私有的开始,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诞生的标志。
显然,赵先生认为,禹传子位,并非禹本意,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时,仍未将一国据为己有,而推举的皋陶早卒,伯益威望才能又不及启,启才轻而易举取得王位,从此,原始社会“公天下”的历史结束,是启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夏朝理应是“启”建立的。
而“涂山会盟”,划“九州”,铸“九鼎”,征讨三苗,杀防风氏,仍是处在公有权力、私有权力交接期,其部落权力代表的性质还未根本改变。
但是,启大战有扈氏于甘,战前启召六卿誓师,威胁说:“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祭汝!”有扈氏战败,被降为奴隶。
六卿之人,本为同盟者,此时被驱使参与镇压有扈,降为夏启臣仆。
启又在阳翟之南钧台大享诸侯,史称“钧石之享”,其权力真正归私有,这正是私有制成熟的标志。
为维护私有权力,启开始设代表国家的暴力工具:监狱、刑法等以维护巩固其私有权力,于是真正的私有制的国家便产生了。
在《中国通史》(第一册,范文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十月版)中,范文澜先生亦认为“夏朝”是从启开始的。
因为照《礼记·礼运篇》所说,禹以前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禹以后是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
禹不需废“禅让”制度,他是大同时代最后的大酋长。
小康时代应是从“启”开始。
《礼运篇》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因,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骂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 从原始公社公有制的瓦解,到世袭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说明,到禹时,私有财产制度已基本成熟。
在《礼运篇》中说禹时财产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是比较可信的传说。
但是,私有制的确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间发生的涂山会盟是禹借部落首领之位,把公有财产私有化的开始,但...
中华五千年历史要怎么算?
中国的历史可往前追溯五千年,自盘古开天,经过了:原始时期—黄帝—唐—虞—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东汉—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代年数长短排序(不含动乱时代,如五代、三国时代) 最长:周朝,东西周合并为八百五十六年(西元前1111年至西元前256年),共传三十五主。
第二:商朝,共六百四十年,(西元前1751年至西元前1111年),共传二十八主。
第三:夏朝,共四百三十二年,(西元前2183年至西元前1752年),共传十七主。
第四:汉朝,东西汉合并为四百一十年(西元前206年至西元8年(西汉)西元25年至西元220年),共传二十四主。
第五:宋朝,南北宋合并为三百二十年(西元960年至西元1279年),共传十八主。
第六:唐朝,共二百九十年(西元618年至西元907年),共传二十主。
第七:明朝,共二百七十七年(西元1368年至西元1644年),共传十六主。
第八:清朝,共二百六十八年(西元1644年至西元1911年),共传十主。
第九:晋朝,东西晋合并为一百五十六年(西元265年至西元420年),共传十五主。
第十:黄帝,约一百年(西元前2690年至西元前2590年)及唐朝(尧),约一百年(西元前2333年至西元前2234年)。
第十一:元朝,共九十年(西元1279年至西元1368年)共传十一主。
第十二:虞朝,约五十年(西元前2233年至西元前2184年)。
第十三:隋朝,共三十八年(西元581年至西元618年),共传三主。
最短:秦朝,共十五年(西元前221年至西元前206年),共传三主;新朝,共十五年(西元9年至西元23年),共传一主。
朝代疆域大小排序(只排前十一名) 最大:元朝;世祖时期:统有中国本部及蒙古、东北、高丽、吐蕃、安南等地,另有四大汗国。
疆域东抵日本海,南连安南,北至西伯利亚,西尽亚洲,西北跨越欧洲,版土广阔为历朝之最。
(蒙古西征所建四大汗国最后灭亡时在西元一四八○年。
) 第二:清朝;高宗(弘历时期—即干隆年间):东抵太平洋,西逾葱岭至帕米尔高原,北至蒙古、西伯利亚,南被南洋,为亚东第一大国。
第三:唐朝;高宗(李治)时期:东至朝鲜南部,西至今俄属中亚,南至越南中部,北至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第四:西汉朝;武帝时期:东至朝鲜北部,西至新疆,南至日南,北至大漠。
第五:明朝;成祖(朱棣)时期(永乐年间):疏凿运河,修筑长城;开拓西南,远征塞北;郑和多次远航,促进南洋开发;锐意经营东北,声誉远迈前代。
疆域东至苦夷(库页岛),西至哈密,南至交趾,北至大漠。
第六:秦朝;始皇帝时期:东至辽东,西至临洮,南至象郡,北至九原。
第七:北宋朝;太宗(赵光义)时期:北至河北中部的瓦桥关和晋北雁门,与契丹为邻。
西至陇东,与党项(夏)、吐蕃为邻。
西南至大渡河,与大理国相接。
南至交州。
第八:西周朝;宣王时:西起陇东,东至鲁、苏,南抵鄂北,北达冀、辽。
第九:商朝;武丁(高宗)中兴时期:约为今河南、河北的大部,山东、山西、陕西和安徽的一部分。
第十:夏朝;少康中兴时期:约为今河南大部,山西中南部和陕西、河北、山东的一部分。
第十一:黄帝、唐、虞;黄帝时期:东至于海,西至崆峒(甘肃平凉),南至长江,北与荤粥为邻。
----------------------------------- 中国的历史可往前追溯五千年,自盘古开天,经过了:原始时期—黄帝—唐—虞—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新—东汉—三国时代—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朝代年数长短排序(不含动乱时代,如五代、三国时代) 最长:周朝,东西周合并为八百五十六年(西元前1111年至西元前256年),共传三十五主。
第二:商朝,共六百四十年,(西元前1751年至西元前1111年),共传二十八主。
第三:夏朝,共四百三十二年,(西元前2183年至西元前1752年),共传十七主。
第四:汉朝,东西汉合并为四百一十年(西元前206年至西元8年(西汉)西元25年至西元220年),共传二十四主。
第五:宋朝,南北宋合并为三百二十年(西元960年至西元1279年),共传十八主。
第六:唐朝,共二百九十年(西元618年至西元907年),共传二十主。
第七:明朝,共二百七十七年(西元1368年至西元1644年),共传十六主。
第八:清朝,共二百六十八年(西元1644年至西元1911年),共传十主。
第九:晋朝,东西晋合并为一百五十六年(西元265年至西元420年),共传十五主。
第十:黄帝,约一百年(西元前2690年至西元前2590年)及唐朝(尧),约一百年(西元前2333年至西元前2234年)。
第十一:元朝,共九十年(西元1279年至西元1368年)共传十一主。
第十二:虞朝,约五十年(西元前2233年至西元前2184年)。
第十三:隋朝,共三十八年(西元581年至西元618年),共传三主。
最短:秦朝,共十五年(西元前221年至西元前206年),共传三主;新朝,共十五年(西元9年至西元23年),共传一主。
朝代疆域大小排序(只排前十一名) 最大:元朝;...
刘邦定国号为"汉"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定国号为"汉"的原因是刘邦当过汉王。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
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
击败项羽后, 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中国最早的当铺出现在哪个朝代
中国典当行产生于封建社会,至少起源于南朝齐,其最早的经营者是佛寺僧人。
但当时并没有典当行或当铺的称谓,一般叫做寺库。
典当行的起源 典当行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然而,因其经世历久、岁月漫长,故它的首创年代,现今已无从稽考。
这里应说明两点: 一是典当行起源确曾载于典籍史册,但后来散失亡佚,令人难以查证; 二是典当行始期原本鲜见于笔墨经传,仅为民间口头流传,令人不足为信。
更准确地说,作为典当机构,典当行产生于典当行为之后,即先有典当行为,后有典当机构。
进而言之,典当机构又是典当行业的基础,正是大量典当行的存在,才逐渐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典当行业。
因此,关于典当、典当行及典当业的产生与发展,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问顺序和逻辑顺序,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是典当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典当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典当行业的产生和发展。
1.典当行为的出现 《圣经·旧约全书》上说:"你即或拿邻居的衣服作当头,必在日落以先归还他。
"这是指早于公元前4世纪的事,但未明确是私人之间还是典当行与当户之间进行的质押放款。
典当在中国产生于封建社会初期,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是《后汉书》的描述:东汉(25-220年)末年黄巾起义,甘陵相刘虞奉命攻打幽州,与部将公孙瓒发生矛盾。
"虞所贲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
即刘原打算把受赏之财质押外族,却被公孙劫掠。
这是历史上将"典当"二字最早连用的一次,是把典当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加以记载。
它表明,典当在中国至迟兴起于汉是可能的,中国是典当行为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
2.典当机构的产生 典当行或称当铺在中国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寺院的一大质献。
《南史·甄法崇传》载:宋(420-479年)江陵令甄法崇孙甄彬(时届南宋),曾"尝以一束茔就州长沙寺质钱,后赎茔还,于茔中得五两金,以手巾裹之。
彬得,送还寺库。
"这里提到的寺库,有可能就是寺院经营的专门当铺,但更可能是寺院普通仓库兼营典当。
另在《南齐书》中有:"渊薨,澄以钱万一千,就招提寺赎太祖所赐渊白韶坐褥,坏作裘及缨,又赎渊介幌犀导及渊常所乘黄牛。
"总之,佛寺兼营典当或经营专门的典当机构,在中国至迟起源于南朝齐,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外国典当行的出现,一般认为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
如10一11世纪,流亡欧州各地的许多犹太人便操此营生。
据史料记载:"西欧各地的犹太人,都变成了典当业者,以物品质押为条件放款取息。
他仍不受高利贷禁令的约束,这禁令只对基督徙有效。
他们因为这种自由而获利并且无疑地滥用了这种自由。
" 3.典当行业的形成 在中国,典当业自南朝始。
中国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便持此说。
他曾指出?quot;后世典当业,从南朝佛寺开始。
"随着南朝佛寺典当经营活动的兴起和普及,一个专门从事以物质押借贷的行业一典当业逐渐形成。
不过,南北朝时期的典当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尚属于寺院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直到唐代,中国典当业才真正跳出仅为佛寺独家经营的狭小圈子,成为整个社会十分走俏和蓬勃发展的古代金融业。
在外国,典当行的形成同样是在中世纪。
由于犹太人大办典当,故使典当业日益兴起,并使欧州成为世界典当业的发祥地之一。
以上史实告诉我们,中国典当行产生于封建社会,至少起源于南朝齐,其最早的经营者是佛寺僧人。
但当时并没有典当行或当铺的称谓,一般叫做寺库。
至于外国典当行的建立,根据现有史料的记载,应当晚于中国,但至少起源于欧州中世纪前期。
这是各国专家和学者最基本的共识和定论。
参考资料:中国当铺网
春秋战国时期有什么名人???
战国时期的“士” 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
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
一、士的类分 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
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
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
《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
《商君书?算地》把士分为“谈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
《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
根据士的特点、社会地位等情况,大体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
其中又分不同类别。
第一类是国家的武装力量。
由于技能、职掌、兵种以及国别等不同情况,又有各式各样的称谓:“选士”、“练士”、“锐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贲之士”、“剑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
第二类是侠士。
典籍中称之为“侠”、“节侠士”、“游侠”。
这些人的特点是见义勇为,为知己者死。
第三类是“力士”,指力气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
《韩诗外传》卷七说:“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这里把操笔杆的称为文士。
其实文化人,包括辩士,皆可称为文士。
早在战国之初,墨子就曾对文士的特点与文士的不同类型作过划分,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
德行、言谈、道术应该说是对文士的类分。
战国史籍中有关文士的各种称谓不下三、四十种。
这几十种称谓,大体可归入如下几类。
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
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
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
如孔子说:“士志于道。
”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
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
’”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劲士”、“正士”。
第二类可谓之为智能型。
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如下称谓:“文学之士”、“游学者”、“法术之士”、“智术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辩之士”、“游说之士”、“游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贤能之士”、“策士”、“任举之士”、“倾危之士”等。
隐士可以说是以上两类的附类或兼类,这类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
不出仕并不是都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
有些隐士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声望,君主贵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却拒不受命。
也有些隐士是一时的,隐居只不过是静观待机之术。
与“隐士”相同或相近的,还有如下称呼:“居士”、“处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贵生之士”、“高士”、“闲居之士”等。
第三类可谓之技能型。
这部分人又可分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三部分。
技艺之士指有一技之长和专门技能的人。
《商君书?算地》说:“技艺之士资在于手。
”《韩非?子??显学》说:“今商官、技艺之士,亦不垦而食。
”商贾之士指经营工商业之士。
例如管仲、鲍叔早年就曾经商。
范蠡是士人经商致富的典型。
子贡既是士,又是大商人。
战国时期的白圭也是著名的士兼商人。
到战国有了“商贾之士”的说法,《商君书?算地》说:“商贾之士资在于身。
”方术之士指卜、巫、相面、看风水、求仙药之类的士人。
如《荀子?非相》:“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战国时期这一类的士人颇为活跃,有的参与国政。
“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闻于国,庄王见而问焉。
” 秦始皇统一之后,“悉召文学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
方士欲练以求奇药” 。
(三)低级官吏。
有些低级官吏称之为“士”。
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司法官的属吏称“士”,《孟子?梁惠王下》载:“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士师”为高级司法官,“士”则为较纸级的属官。
第二种是指基层临民的官吏。
这种士有其治所,如《非攻下》云:“士不暇治其官府。
”《管子?八观》把“里尉”称之为“士”。
第三种泛称各种属吏。
《礼记?祭法》:“庶士,庶人无庙。
”注:“庶士,府吏之属。
” 还有一些难于归类的。
如“勇士”、“国士”、“秀士”、“俊士”、“烈士”、“豪士”、“车士”、“都士”等。
通过以上的分类,可以看到士成份之复杂和在社会上分布面之广,这说明士是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阶层。
你知道中国国号的由来吗?
"中国"一词的由来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和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并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夏,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他们的国号都不叫"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最初意思是什么呢?中者,天下之中心也。
国者,大都城也。
‘中国’的最初的字面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心的大城。
‘中国’是华..."中国"一词的由来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或汉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和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并不供海垛剿艹济讹汐番搂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夏,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他们的国号都不叫"中国".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后,我们也把"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的最初意思是什么呢?中者,天下之中心也。
国者,大都城也。
‘中国’的最初的字面意思是位于天下之中心的大城。
‘中国’是华夏君主所驻的城市。
华夏正统帝王代表其统治下的华夏帝国,‘中国’也就衍伸为华夏国家。
‘中国’自上古(不晚于周朝建国时期)就是华夏国家总体的代称,华夏儿女在夷蛮之人的眼中口中就是所谓的‘中国之人’。
此类记载遍布华夏和非华夏的文字记载。
把‘中国’作为中国的名称的历史缩少为民国建立以来的不足一个世纪,是国内的贼虏和海外的倭奴等贱族的‘阳谋’。
凡我华夏儿女皆应牢记‘中国’是中国3000年的国家称号。
为何倭奴打败虏清后非得硬造出‘之 那’这个词来指称中国呢?因为倭认为他们已经比中国强了,中国已经不配称为‘中国’了,因为‘中国’的意思是华夏国家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周边国家是蛮夷藩属。
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历史年代排序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