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案
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
教学目标
1、观察各个类群的代表植物,描述各个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2、比较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思考它们为什么不属于不同的植物类群。
实验准备:海带()、葫芦藓()、铁线蕨()的新鲜材料或腊叶标本,带有球果的松枝、
蚕豆花及果实;放大镜、镊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怎样来区别不同的植物?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比较这几类植物。(在实验桌上,教师给大家准备葫芦藓或墙藓、铁钱蕨、带球果的松枝、蚕豆花及果实、放大镜、镊子。)阅读课本P38页的方法步骤:用放大镜观察海带、葫芦藓、肾蕨、松枝、蚕豆及果实。 二、实验探究:区分这几种植物,阅读观察的方法步骤,区分、比较这几种植物,小组讨论并将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达成共识,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教材P39页的表格中。
1、依次仔细观察海带、紫菜(带根状物)、葫芦藓或墙藓、肾蕨的形态特征,并填写在第39页的表格中。
2、思考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种子中起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什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名称的由来)
3、在松枝上识别雄球果和雌球果的形态结构,从雌球果内找出松子,思考球果的哪个结构起到了保护松子的作用。海带有叶没有茎,不开花不结果;葫芦藓有根茎叶,不开花不结果;肾蕨有根茎叶,植物长的比较高,不开花不结果;松树有根茎叶,不开花能结果;蚕豆有根茎叶花和果实。
4、提问:在蚕豆的果实内找到种子,并与松子相比,种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三、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海带、葫芦藓、肾蕨、松枝和蚕豆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松枝属于裸子植物,蚕豆属于被子植物。
1、请描述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扼要的点评,并思考同学们观察探究的这几种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否正确,与植物学家们研究的是否相同。
2、提问:松和蚕豆的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有何不同?为什么松属于裸子植物?蚕豆属于被子植物?回答: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保护结构,种子裸露,因此属于裸子植物,而蚕豆的外面有果皮保护,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四、讨论
观察和描述每个类群代表植物的主要特征时,小组成员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将
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
和形态、生理特征。
2、 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比较不同动物之间的异同,将它们初步划分成
不同的动物类群。
3、 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
言表达能力等。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出示图),思考那些动物比较熟悉,并说出他们的主要特征。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蚯蚓、蜗牛、虾、蛙、兔、丹顶鹤、海龟、北极熊等。
二、教学探究
1、 提问:那些动物是你比较陌生的?他们又有那些特点?小组讨论:根据一定的标准将
动物进行分类。
2、 把熟悉的和不熟悉的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那些动物可能与你熟
悉的动物属于同一个类群?小组讨论:请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动物之间的异同,将他们初步分成不同的动物类群。(启发提问)
3、 能否根据生活环境合理地将这些动物分成不同类群?能。陆生动物、水陆两栖动物、
在人体内寄生的。
4、 能否根据生活方式将上述动物合理地分为不同的类群?分为寄生动物和能自由生活
的动物两类。
5、 能否根据形态结构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类群?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有骨动物
和无骨动物。
6、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或者有骨动物和无骨动物还能否进一步分类?有骨动物可分
外内骨动物和外骨动物。
7、 你认为将上述动物合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可根据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等来进行划分。
8、 请根据你们小组确定的分类依据将上述动物分为若干类群,填写在第48页表格中并
加以说明。小组讨论,填写结果。
观察蘑菇
教学目标
1、了解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从而理解蘑菇属于真菌。 2、通过观察蘑菇的形态、颜色,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1、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观察新鲜蘑菇。 课前准备
1、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和白纸,这样有利于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的观察。 2、布置学生课前在野外采集一些新鲜的蘑菇。或课前到市场上买些新鲜磨菇,放在培
养皿中,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与讲述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1、首先指导学生观察新鲜蘑菇的颜色,外部形态,注意,由于要观察蘑菇的孢子,要把它放在白纸上。另外,最好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观察。轻敲一下菌盖,看一下白纸上是否有孢于落下,孢子的颜色如何?接着让学生把菌盖、菌柄分开并观察菌盖下面的菌褶。
2、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指导学生边动手边认识蘑菇子实体的各部分名称。讲清蘑菇的子实体较大,所以是个体较大的真菌。子实体也是由菌丝构成的,蘑菇的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最后教师可通过实物和插图总结出蘑菇的形态像一把张开的伞,其结构包括子实体(地上部分,由菌盖、菌柄构成)和伸进土壤中的菌丝组成。
2.讲述蘑菇的营养方式时,注意让学生与酵母和青霉、曲霉进行比较。相同点是细胞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腐生生活。在这里要说明蘑菇是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养分的,地下部分的菌丝为营养菌丝。
3.蘑菇的生殖方式。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菌盖下面的菌褶,并观察成熟蘑菇的抱子。泡子的颜色呈褐色,可随风飘散,落到环境适宜的地方,孢子就可萌发出菌丝,而后从菌丝上生出于实体。 讨论:
1、 蘑菇也是真菌类生物,它的形态结构与霉菌有哪些异同? 2、 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与霉菌完全一样吗?
范文二:八年级上生物学实验探究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学专题——实验探究 一、 仔细观察蝗虫的 胸部和腹部 。 可以在左右两侧找到排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 这就是 气门。 气门与蝗虫体内的气管连通着,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身体的门户,请依据给出的实验材料,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提出问题: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吗?
做出假设: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材料用具:(1)两只活蝗虫; (2)两只试管; (3)清水; (4)玻璃条; (5)细线。
实验步骤 1)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分别标号为 A.B;2) 将蝗虫用细线固定在玻璃条上; (3)将一只蝗虫头浸没到 A 试管的水中, 将另一只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到 B 试管水中。 过一 段时间观察。
实验预期结果:试管中蝗虫死亡 .A 试管中蝗虫仍然活着
实验结论:气门是蝗虫气体进入的门户。
讨论:选择两只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蝗虫,目的是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
二、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取一纸板,在上面设置 A 、 B 、 C 、 D 四个点,分别放上糖,辣椒 酱、酸醋、面包,然后放置蚂蚁巢穴附近,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吗? (2)做出假设: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3)实验中,放置辣椒酱,酸醋的作用是:对照。 (4)预期现象:蚂蚁都爬向糖和面包。 (5)得出结论:蚂蚁能识别并取食食物。 (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置蚂蚁:放回大自然。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 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三、 有同学提出,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呢?于是某探究小组的 同学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 请予以完善. (1) 实验方法与步骤:①准备实验用的蚂蚁:捕获的蚂蚁应来自 一个蚂蚁洞 ,同时将这些受惊的 蚂蚁饲养一段时间②将三石头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内 . 创建三个小岛
A 、 B 、 C ,小岛间用两根小木条连接起来(如图) ,这样蚂蚁 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小岛. ③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 B 岛上,食物放在 C 岛上, A 岛上 , 观察蚂蚁的行为.
④一段时间后将连接 B 、 C 岛之间的 ?桥? 和 A 、 B 、 岛对换, 观察蚂蚁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⑤在蚂蚁爬过的?桥?上,喷一些有气味的物 质(如香水)观察蚂蚁的行为表现.
(2)实验结果:步骤③:蚂蚁会沿着 B.C 岛之间的‘桥’到达 C 岛,获取食物. 步骤④:蚂蚁会沿着对换后的?桥?——气味行走
步骤⑤:蚂蚁的行动 ——靠气味
(3)实验结论:蚂蚁依靠 气味 进行通讯. (4)实验拓展:请就该实验再提 出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其他问题.
四 -1、某同学正在观察爸爸买回的一条活鲤鱼,他把观察的一些现象记录如下:
(1)鲤鱼的体形是梭形,这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鲤鱼摸起来感觉很滑, 不容易被抓住, 这是因为鲤鱼体表有什么? _______。 这对它又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鲤鱼的口和鳃在不停地开合,这是鲤鱼在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鲤鱼的鳃呈鲜红色,这是因为鳃丝里有大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当鳃 在水中时,鳃丝展开,而离开水时,鳃丝会黏合在一起,鳃丝在水中展开的意义 是 _____________,有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2)鳞片和黏液 减小水的阻力,利于游泳 (3)呼吸 (4)毛细血管 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
2、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 (即“浮头” ) ,严重 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这是由于 ( ) A. 空气缺氧 B. 水中缺氧 C. 缺乏饵料 答案:B 。 本题考查鱼类的呼吸特点及应用。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利用的是溶 解在水中的氧气。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空气流动减弱,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进 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造成水中缺氧,引起鱼出现“浮头”现象,如果严重 缺氧,会使鱼大量窒息死亡,出现“泛塘”现象。
范文三: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试验一:观察蚯蚓
【目的要求】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玻璃板、棉球、放大镜。
【方法步骤】
一、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想一想,怎样区别它的前端与后端,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注意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的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二、观察蚯蚓的运动。
1.蚓分别放于糙纸和光滑的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看看那个上面运动的快。
2.触摸蚯蚓,能不能感觉到它体表有黏液?
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三、思考蚯蚓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蚯蚓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的环境。 蚯蚓的生活习性:长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中,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观察与思考】
观察蚯蚓或蚯蚓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2.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3.大雨过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为什么?
【达标测评】
1.蚯蚓通过 的配合完成运动。
2.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为食,因此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蚯蚓靠进行呼吸,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 也经过体壁的毛细血管有体表排出。蚯蚓的体壁 (能/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4.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
A 体节 B 环节 C 环带 D 体带
5.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运动 C吸收营养 D保持水分
范文四: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3页 1、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
2、无性生殖,产生后代个体的速度比较快,有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 下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代的性状较为一致。
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果实等,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5页 1、芽眼,理由: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芽合
成生长素旺盛,不仅促进植株生长,也使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这也是繁殖成功的前提,没有
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2因为它们的萌蘖能力强,可以将它们分株繁殖。
10页 1、有性生殖。特点: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
3、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 11
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12页 3、将卵产在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害虫的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
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15页讨论1、环境的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
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16页 1、小鸡是早成鸟,麻雀是晚成鸟。
2、鸟类只有在繁殖期间才到鸟巢中产卵、孵卵、育雏,过繁殖期就离开。
17页 1、卵壳和卵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
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2、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
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19页 X×111=21.5 X=21.5/111=19.4﹪
20页 1、筑巢
2、将蛋壳用针扎一个小眼,在小眼处插入注射器的针头,注意小眼和针头间的缝隙,应尽量密
实。然后用注射器从这个小眼向里缓缓打气,使蛋壳里的压力增大。多一段时间后,可见蛋壳表面就出现一点一点的液珠,由此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也可将鲜蛋浸没在40-50℃的温水中,会看到蛋壳上有小气泡发生。 3、可以推测鸟孵化的时间长短与卵的大小有关。 4、
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何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
等行为。
25页、1、不能,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行为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等。 2、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5、不是。如麦田中水肥充足的地方,麦苗比正常的要粗壮,这一性状差异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并未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遗传的。 27页、1、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28页、1、×√×√×
2、环境条件的不同可使性状发生差异。
30、讨论1、46条。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
处理成短棒的染色体样子。
31页、2、玉米10和10,水稻是12和12,马是32和32. 不成双成对。
3、因为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
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35、1、当惯用右手是 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当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
使,孩子的 细胞内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2、不能,
3、不合适,是表兄妹,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按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 38页、1、最后一对。
2、左边的是男性的,右边的是女性的。
3、X染色体大,Y染色体小。
4、1条,男性有两种精子,女性有一种卵细胞。
39页、1、不,
3、不对,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5页、1、“南橘北枳”是指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原因是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 变可使性状发生变化。
3、能遗传,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49页、1、现在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没有。
2、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理由是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
4、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54页、2、比较
57页、1、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化石的毁灭等等。
3、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63页、1、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尽量恢复正常并得到保护。
2、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的的选择
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3、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 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
4、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影响了。 5、××
第70页讨论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
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 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3、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各环节。
第72页2、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
避他。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3、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
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能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 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 花病毒生产疫苗。 第76页讨论1、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死病菌的功能。 2、当人体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等组织中以及人体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3、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第80页1、可能的原因有:(1)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2)这个人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
2、不能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因为有的病毒或细菌能够在人体内或其他环境中潜
伏很多年。不能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因为这种传染病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例如从国外传到我国等。
3、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方法来预防。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如爱滋病等。
第82页讨论1、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2、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3、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
第86页1、不一定,因为上次没吃完的药可能已经过期,因此,在服用前首先要检查药物是否在
有效期之内,否则不能服用。
第96页讨论1、低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这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
酒精主要对神经起麻痹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2、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 影响。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
第98页1、“吸烟有害健康”这个结论是经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中患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人要明显增多。“一辈子吸烟,照样活八九十岁”的人是极少数的。并不能说明吸烟的危害不严重。
3、可以帮助家人制定营养早餐和晚餐;与家人一起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家人吸烟,还应该劝他们戒烟;注意与家人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心情;等等。
范文五: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答案
7.1.1
观察与思考
1.这些植物生殖方式的共性是: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这种生殖方式就叫做无性生殖。
2.此题不要求学生在本节课讨论出统一答案。可引导学生结合七年级上学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讨论,能提出一些合理的观点即可。比如马铃薯、竹的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个体的速度比较快(有性生殖所需时间一般比较长),有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代的性状较为一致。有性生殖产生的种子、果实等,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如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基因,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在进化上更有意义等。 练习
1.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是繁殖成功的关键。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芽合成生长素旺盛;不仅促进植株生长,也使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这也是繁殖成功的前提。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2.在种植菊花和芦荟的时候,一棵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这是因为它们的萌蘖能力较强。可以将它们分株繁殖。
3.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白薯是先育秧,然后再扦插。蒜、姜、藕、荸荠、芋头等也可以用地下茎繁殖。山药不仅可用根状茎繁殖,还可用叶腋生长的“零余子”(珠芽)繁殖。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7.1.2
观察与思考
填空
1.⑤→②→①→⑥→④→③;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
讨论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性生殖,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
3.“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来自李商隐《无题》中的名篇,全诗的内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丝”寓意思念的“思”,诗人通过这首诗把恋绪离情写得感人肺腑。
但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因此,此句诗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这样既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
技能训练
从问题的具体、明确、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这与他们的身体结构有关吗?”提得较好。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遗传因素,又受环境影响,并且是进化的结果,所以问题“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有几次蜕皮现象”提出的不具体、不明确。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可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蚕吐丝的量与蚕的大小有关吗?只有雌性或雄性的成虫,蝗虫能进行有性生殖吗?为什么说雌雄昆虫的相互识别与昆虫的触角有关?昆虫在蜕皮后,新皮变硬之前,抗干旱和抗虫害的能力如何?等等。
练习
1.
2.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写短文。
(1)蝗虫的成虫和蚊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2)蝗虫的卵和蚊的卵进行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3)从蚊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
(4)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对于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收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蝗虫生殖发育的状况的统计结果;收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疟疾病与蚊生长发育状况的统计结果。
7.1.3
课文中的问题提示
判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说法是否正确。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其目的一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的能力;二是训练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善于提出佐证,从而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 在组织学生解答此问题时,重点不仅在于让学生对该问题做出结论,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用充分的证据来论证自己的见解。
根据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在陆地上生活。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环境变迁也是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也愈来愈小。
资料分析
1.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练习
1.此题意在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图中三位同学所提问题的参考答案如下:蝌蚪在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四肢的逐渐长出,尾部也逐渐消失。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蝌蚪的这种发育现象是受基因(遗传物质)控制的,就好像是按照编好的“程序”使蝌蚪尾部细胞死亡消失,因此科学家将此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刚孵出的小蝌蚪不会取食,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得营养,2~3天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在蛙的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蝌蚪生活在水中,具有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等特点,说明生物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
3.(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有一些水草(如金鱼藻)。
(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3)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7.1.4
课文中的问题提示
1.孵化出的雏鸟有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 雏鸟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经睁开,腿脚有力,图2早成鸟(左)和晚成鸟(右)在绒羽干后,可随亲鸟觅食。大多数地栖鸟类(如鸡)和游禽类(鸭)属于早成鸟(图2)。
晚成鸟 出壳时雏鸟尚未发育充分,体表光滑或微具稀疏小绒,眼不能睁开,全仰亲鸟的喂食。待在巢内完成发育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麻雀等。还有一些躯体大而凶猛的鸟也属于晚成鸟。
2.鸟类只有在繁殖期间,才到鸟巢中产卵、孵卵、育雏,鸟巢并不是鸟的家,当过了繁殖期后,它们就离开巢穴,有的鸟在下一年的繁殖期,可能再来此进行繁殖。
3.只有受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孵出雏鸡。养鸡场的产蛋鸡群,无论是单独散养还是笼养,所产的蛋均为未受精卵,不能用于孵化。为获取种蛋,必须在饲养的母鸡群中配以一定数量的公鸡。受精后鸡卵的胚盘较大、色深(呈白色),辨别方法可用照蛋灯来识别。当在照蛋灯的照射下,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表明该鸡蛋是受精的鸡卵,不透光的斑点为胚胎发育的部位。
观察与思考
1.卵壳和卵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
2.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技能训练
本技能训练的主要意图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因素来分析问题,并通过量化选择最佳的配制鸡饲料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此问题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题干明确影响鸡产蛋率的两个因素:
(1)鸡的产蛋率与鸡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的多少和蛋白质量有关;
(2)当鸡取得足够能量时,则停止取食,影响鸡对蛋白质的取食量,从而影响鸡的产蛋率。
第1小问的具体解答过程如下。
首先弄清已知的条件:(1)从题干中可知饲料能量水平为11.9×106焦/千克;
(2)通过解读曲线图可知,要达到90%的产蛋率,鸡对蛋白质的采食量应为21.5克/只·日;对饲料的采食量应为111克/只·日。
然后分析求解。设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水平为X。列式求出当采食111克的饲料时,蛋白质的含量为多少才能满足鸡取食蛋白质的量为21.5克/只·日。 X×111克/只·日=21.5克/只·日;
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9.4%时,鸡的产蛋率可达到90%。
第2小问的解答过程。
已知条件:(1)由题干中可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5%;能量水平为11.7×106焦/千克;取食量为101克/只·日。
(2)由(1)可推知鸡对蛋白质取食量为15.2(15%×101克/只·日),通过查曲线图可知在此采食蛋白质量的基础上,鸡的产蛋率约为50%。
(3)由(1)提供的已知条件,通过查表可知鸡的产蛋率约为60%,但要达到这样的产蛋率,饲料蛋白质含量还需提高。
得出结论,即从每日采食蛋白质量预测鸡的产蛋率应为50%。
练习
1.提示:本句诗来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全诗内容是“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也作春)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反映诗人在西湖白沙堤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在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反映鸟筑巢时的占区行为。莺类栖息在树枝上,常常将巢筑于树上或树洞中,早春气候还冷,莺为筑巢而争占暖树(向阳的树枝)。 “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燕子的筑巢行为。燕子在选定好筑巢的地点后,用喙衔泥、草秆和草根,混合以自己的唾液,在屋檐下筑成半个碗形的巢。
2.提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思路、设计实验。下面的实验方案可供参考。
将蛋壳用针扎一个小眼,在小眼处插入注射器的针头,注意小眼和针头间的缝隙,应尽量密实。然后用注射器从这个小眼向里缓缓打气,使蛋壳里的压力增大。过一段时间后,可见蛋壳表面就出现一点一点的液珠,由此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也可将鲜蛋浸没在40 ℃~50 ℃的温水中,看蛋壳上有小气泡发生。
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表中列出的鸟卵是依次增大,如鸭蛋比鸡蛋大,鸡蛋比鸽蛋大,鸵鸟蛋的大小大约是其他鸟蛋的数倍甚至十几倍。而从表格中列出的各种鸟卵的孵化时间也是逐渐增长,由此可以推测鸟卵孵化的时间长短与卵的大小有关。
4.
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一生中不同发育阶段,适应不同的食物和生活环境。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的特征,只适于在有水的环境中生活。鸟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鸟类能营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鸟巢内,让这些鸟为其孵卵、育雏。
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观察与思考
1.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并不能知道自己的所有性状。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行为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等。
2.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5.不是。比如,麦田中水肥充足的地方,麦苗比正常的要粗壮,这一性状差异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并未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 资料分析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练习
1.(1)(3)不对。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玫瑰花的红色与粉色等等。(2)对。(4)对。受基因控制的性状可遗传。(5)不对。环境条件的不同可使性状发生差异,比如,玉米中有些隐性基因(如其中一对为aa)使叶内不能形成叶绿体,造成白化苗,它的显性基因A控制叶绿体形成。基因为AA的种子,如果在不见光的暗处发芽,长成的幼苗也是白化的;而光照下发芽,长成的幼苗就成绿色。由此可见,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可发育成不同的表现型。
2.原理同第1题的第(5)小题。设计方案略。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观察与思考
1. 23对。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练习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3.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练习
1.当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当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2.不能,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隐性基因d,所以无酒窝的夫妇决定有无酒窝的基因型都为dd,当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只能将d传递给子代而不会出现显性基因D,所以,其子女是无酒窝的。
3.不合适。宝玉和黛玉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是不能结婚的。如果近亲结婚,其后代有害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观察与思考
1.最后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2.左图为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右图为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
3.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区别: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4.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中,都只有1条性染色体。男性有2种精子,分别含X、Y性染色体;女性只有一种卵细胞,含X性染色体。
练习
1.不科学。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基因,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说法不科学。
2.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如果统计众多的母亲所生的孩子,男女比例会接近1∶1。所以,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整体比例大致为1∶1。但如果只生一个孩子,或是男孩或是女孩,不可能1∶1,同理,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出现男女比例不是1∶1是不奇怪的。
3.这种做法不对。如果人们单纯追求男孩或女孩,将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人类社会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探究
3.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上,其果实将会变小;小花生的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中,其果实会长大。因为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性状的表现。
4.不一定,要看控制花生大小这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а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а,如果是AA,其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а,其后代就有大和小两种可能。
也可回答:不一定。如果大花生的大小是一种数量性状,则大花生中一粒饱满粒大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有大有小,但平均值仍和原大花生品种相近(若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话)。
练习
1.“南橘北枳”是说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3.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由遗传物质基础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使用化学试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产生可遗传变异。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资料分析
1.现在的大气成分中有氧气,而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氧气。
2.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3.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
练习
1.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不会再形成原始的生命。因为不存在原始生命形成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原始大气、高温、持续不断的雷电等。另外,现在的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2.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老子原话的理解。如果理解为“天下的任何事物都是从“有”,即现在已经存在的事物中产生的,而这些事物又是从“无”,即目前不存在的事物,而是从别的事物中产生的”,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不谋而合。如果理解为“有生于无中的‘无’,是虚无,是不存在的、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则与现代生物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大相径庭。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资料分析
1. 在资料1中,科学家采用了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
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进化顺序的方法。在资料2中,采用了
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方法,通过对始祖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
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是由始祖鸟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
化的中间过渡类型。在资料3中,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的差异性,来
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
2. 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问题时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
3.根据上述3个资料,对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作出如下的推测:生物是不断进化
的,而且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资料1表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
哺乳类的进化顺序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资料2表明,鸟类是由爬行动
物进化而来的,始祖鸟是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资料3表明,人
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马次之,果蝇和向日葵则较远。
技能训练
支持假说A的证据有:1、2、3,其中证据1的支持力度最大。
支持假说B的证据有:4、5、6、7,其中证据5的支持力度最大。
练习
1.有的化石人类还未发现;有的生物没有留下化石;地壳或环境的变化导致一些
化石的毁灭等等。
2.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因为任何生物都是不断进化发展的,
进化的历程是漫长的,而且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在由爬行动物进化到鸟类
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异,并经自然选择将这种变异保存和遗传下来。从进化
的角度看,鸡这一物种形成时,鸡和鸡蛋同时形成。从基因水平看,鸡和鸡蛋具
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也是无所谓先后的。
3.这些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由于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所以没有灭绝,而
且分布还非常广泛。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练习
1.治理环境,减少工厂排出的煤烟,使曼彻斯特地区的自然环境尽量恢复正常并
得到保护。
2.这是因为人工选择的结果,与自然选择相比,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有目
的的选择可以加快生物演变的历程,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3.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
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
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
机会就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
4.在青霉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
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青霉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
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青霉素的长期选择,
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资料分析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
会将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如果这些带有飞沫的空气被周围
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因此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
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更易患流感。
2.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
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上甲肝。饭馆的餐具要严格
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染上传染病。
3.要经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练习
1.
2.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3.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
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花病毒生产疫苗。
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
资料分析
1.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这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功能。
2.当人体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时,或当人体皮肤受伤时,病菌能够侵入人体;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等组织中以及人体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
3.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出过水痘的人,体内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 练习
1.可能的原因有:(1)这个人过去得过麻疹;(2)这个人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
2.不能确定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已经被消灭,因为有的病毒或细菌能够在人体内或其他环境中潜伏很多年。不能在计划免疫项目中取消相应的疫苗,因为这种传染病有可能会再次出现,例如从国外传到我国等。
3.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扩大计划免疫项目的方法来预防。因为有的传染病的疫苗人类并没有生产出来,如艾滋病等。
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资料分析
1.中药是我国传统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而西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由化学物质合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化学药品制剂。
2.使用说明中的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对于安全用药都是十分重要的。
3.药物的保存大多需要放在干燥、避光的地方,而且要密封保存,避免受潮。药物受潮后有效成分可能会分解,甚至发生霉变,影响药效。
练习
1.不一定。因为上次没吃完的药可能已经过期,因此,在服用前首先要检查药物是否在有效期之内,否则不能服用。
2.提示:可以参考所在城市、县、镇的地图,找出自己家和邻近的诊所、医院的所在地。然后,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重画并放大。
第三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第一节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在小测试中,涉及到身体健康的题目有:第2、5、7、9、13、14、16、21、23。 涉及到心理健康的题目有:第1、3、4、6、7、17、18、20、24、25。 涉及到社会适应的题目有:第1、3、8、10、11、12、15、19、22。
第二节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资料分析
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2.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的,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究
1.低浓度的酒精(0.25%以下)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低浓度的酒精能促进水蚤的新陈代谢,一定程度内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浓度高时酒精主要对神经起麻醉作用。烟草浸出液对水蚤
的心率起促进作用,因为烟草里含有烟碱(如尼古丁)等成分,有使神经兴奋的作用。
2.酗酒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对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如果一次饮酒过多,还会导致人的死亡。 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有: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会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能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还有可能会诱发肺癌。
练习
1.“吸烟有害健康”这个结论是经过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中患呼吸系统疾病及相关疾病的人要明显增多。“一辈子吸烟,照样活八九十岁”的人是极少数,并不能说明吸烟的危害不严重。
3.可以帮助家人制定营养早餐和晚餐;与家人一起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家人吸烟,还应该劝他们戒烟;注意与家人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心情;等等。
第七单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一朵花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雄蕊包括花药、花丝。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都完成了使命,因而纷
纷凋谢,唯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部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植物体的幼体。
2.无性生殖: 类似于椒草用叶片生殖、马铃薯用块茎生殖,都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我们称这种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
3.嫁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芽接或枝接,即把相应的芽或枝条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芽或枝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嫁接时一定要注意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在日常生活中,桃、杏、梨、苹果等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而像葡萄、月季、甘薯等的栽培,一般采用扦插的方法。
二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3、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三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发育: 卵→蝌蚪→幼蛙→成蛙
2.特点:卵生,体外受精。
四、鸟的生殖和发育
1.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
2.特点:卵生 体内受精
3.鸟卵的结构:一个卵黄就是一个卵细胞。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壳和壳膜——保护作用,卵白——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营养作用。胚盘——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四 人的性别遗传
1.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男:44+XY 女:44+XX)
2. 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
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 生物的变异
性状=基因+环境 环境引起的变异没有引起基因改变不可遗传; 基因引起的变异可遗传。)
1.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起源于原始海洋
高温、紫外线
原始海洋
雷电
1原始大气(水蒸气、氨、甲烷等) 简单有机物 原始生命 丰富多彩的生物界
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3. 米勒试验装置:电极相当于雷电;沸水相当于水蒸汽;甲烷,氨、氢相当于原始大气
4.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三、生物进化的原因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生物通过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3.过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4.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第八单元 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 免疫与计划免疫
1.人体的三道防线: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6.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的程 ,
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 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计划免疫。
意义: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易的手段,对于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用药和急救
安全用药 处方药(R) 非处方药(OTC)
1.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例如:牛黄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疾病的治疗。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伤风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烧等疾病的治疗。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分析药品标签包含的信息。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4.120急救
5.人工呼吸
6.胸外心脏挤压
7.出血和止血:外出血,内出血,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第三章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一、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二、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转移注意力;选择合适的方式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
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低浓度的酒精(0。25%)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3.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酗酒会全使脑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状态,引进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饮酒过多,还会有生命危险。
4.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同时还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5.毒品的危害: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生物学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