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底蕴
2010年2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Feb(2010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s) V01(24 No(1 第z4卷第1期Economics(PhiIosophy&Social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底蕴
石海燕,高绍君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菅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心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在实践探索过程中自然也不能离开这样的核 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探究科学发展观中的 人文精神底蕴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实践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含义 三、科学发展观中体现的人文精神底蕴
人们往往在思考人的存在问题时,总会带出一系列超越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底蕴,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从其
性的问题:人的本源、人的本质、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 人文精神的渊源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关系、人
(一)从理论来源出发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底蕴 和人的关系等等。“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就是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来源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我们常说的终极关怀(人文精神所涉及的就是人的思考与关 怀之投。”综合其词源含义和历史语义(是指那种为人类普遍 “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它从人的需要出化( 发(它 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之后。古希腊智者普罗泰戈卿伯观念的弘扬或实现而不屈不懈地奋斗的精神。人文精神
拉指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 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
者不 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存在的尺度。”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赋予“认识你自 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关注 己”以深刻的哲学含义、自觉地研究人的问题的哲学家。亚里
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士多德提出的“人是两足的动物”、“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 因此。人文精神应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 政治的动物”(从人的形体、思维和社会生活方面对人是什么 作了全方面的回答。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 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 求的总和。它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 故我在”把人的思考作为他的整个哲学建立的基石:I}。康德把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精神 科学人的问题概括为“人是什么”、“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 发展观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 什么”、“我能够希望什么”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并以此来构建 可持 续发展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核心是以 他的庞大的哲学体系。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同时, 人为本。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对自身的认识、自身的发展、自身的 一再强调自己的理论出发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 完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规范和指导、约束人类自身的各项活 的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现实的人”作 动。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真善美(其核心也是以人为本。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基本范畴,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 以人为本就要尊重人、爱护人。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利 之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他所追 益 为目标和归宿;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 求的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是无产阶级乃至整个人类的解放。 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 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 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 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民;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一切服从人。一切服务于 因此。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也是这种思想的扩张(是对马克 人。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充分重视人的利益、人的权利、人的价 思人本主义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值、人的作用。以人为本(既 (二)从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性出发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人 是人性的内在体现,也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文精神底蕴 追求以人为本,造福人类是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共同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而已。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就是由人的需要产生的终极目的。科学发展观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 人的其他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实现人的( 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 定利益(因为只有满足人的需要(“有生命的个人的存的一 在”这个 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把以人为本作为它的本质和核心( “第一个前提”才能确定,人才能创造历史。人民群 众是社会 是人文精神在发展观上的具体展现。因此,科学发展观蕴含 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们所以从 着深远的理性思考和厚重的入文精神。 治、文化等社会活动(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下转162事经济、政 页)? 156? 作者简介;石海燕(1981一),女,汉族,湖南妻底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叉人学;高绍君(1966一),男,汉 族,湖南益阳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万方数据
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社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遵循的理念和追求的 目标。时至今日(生态社会的构想已经成为国际化的蓝图(不 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迷信和被动 少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自己的绿色计划。如新加坡1992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 年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工业文明的出 制订了本国的绿色计划(2002年又提出了到2012年的新 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提色计划。1996年美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美绿 划,1998年欧盟确定了建立绿色欧洲的发展战略。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人是自然国计 本提出了“环境立国”的新国策。尤其是世界发达1999年日 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了 zo争多年的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带来空前物质财富的同时(建 在经济领先的同时(更为突出地重视生态环境建国家(他们 代化国家都把走向生态文明看作是提高21世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也给设。这些现 工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在享受自 争力的关键,并且在生态建设方面领先国际潮纪国家综合竞 流(在国家发展 身智慧创造的前所未有的财富的同时,伴随发展而生的生态 上又在抢占先机和新的制高点。 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踵而至。不可持续的发展问 (4)中国文化精神被世界逐渐重视(只是一个更深层文化 问题的开始。传统中华文明如果想为生态文明的形成和实践 题和危及人类家园的环境问题成为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领导 人面前的双重挑战,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共建的全球性的问题。 作出世界性贡献(就需要创新发展。这需要我们结合新的生 (2)从国内情况看(按照^、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式(中国 态理性的哲学观来审视和提升我们的生活理念和发展伦理。 经 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fo,蓬是工业污染最为突出的时期; 生态理性是西方哲学面对生态危机而产生的新的哲学观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污染面广量大。随着经济的快 是对传统科学理性绝对化、工具化、教条化的反思。点( 速增长(生态环境也将遇到日益扩大的来自人口、经济、技术 具有人性化、自然化、整体化的特征,它认为,人类的生态理性
理性一旦 三个方面因子的压力。《中国El报》载文指出:“生态文明这个 与环境相脱离将毫无价值,只有当与环境 来考察人类理性时(才能正确的现实要求结合起 概念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的(即全国主要水系62,受到 的视野下,西方思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超过3亿人口喝评判人类的行为。在生态理性 想家越来越表现出对东方智慧的认同(这也 不上符合安全标准的生活用水(还有相当多的地区没能完成 同时启发东方智慧展开更加广阔的视野,继承创新(使中华文 节能减排指标。”我国人均主要自然资源和人均GDP都远低 明的生态智慧进一步成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精 于世界人均水平(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已不能再走 资源。 神 拼资源环境的老路(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发展的自身条件、外部 环境和全球趋势(以历史的主动精神去探索符合这三者要求 参考文献: 的发展方式,抓住发展的新机遇(主动地融人 到世界发展生态 [1]马克思恩格斯令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黑格尔(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文明新趋势的大潮中。 [3]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 (上接156页)
政治、文化教育权益(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离开了人们对利 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 益的追求(人类活动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 命题。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德意志 量。因此(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 意识形态》中写道(人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 的主体作用。科学发展观继承并丰富了唯物史观思想。科学 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 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起来。”因此,人需要的满足程度直接涉及人的本质的实现程 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度。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物质需 段(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 要、精神需要和其他各种需要才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发展(才 生活需要。但又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还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 能实现人的需求的多方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 精神生活和提高其道德素质(实现人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 发展。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出发,提出理想社会的
本质特征是自由人联合体,从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发展。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实现 出发(阐明了人的解放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的历史阶段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就体现着人的现实需要的 性,明确个性自由的发展目标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发展(反映着人的生活方式的性质。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从人的自由和发展出发来看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 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在“异化”中解脱 底蕴 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人,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从本质上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人如何产生和发展 说(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以追求自由 的
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的价值目标。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 问题。人们探讨人的本质,就是要洞察人的根本(揭示人产 生的原因(找出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以及反映人的发展趋 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势。在《关于费尔巴啥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 因此,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 (下转152 页)? 162? 万方数据
尼采认为,对宗教的信仰必然导致“奴隶道德”的产生。 头破血流,最终失去生存的权利。人格的第三个分支。超我”
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分支(是“道德化的自我”。它包括良心和 首先(宗教宣扬的超凡世界大大地削弱了人类控制世界的意 自我理想(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追求的是完美的境愿;其次(对宗教的信仰必然在人的头顶套上了罪恶的枷锁( 教阻止了人类本能的自然表示。宗教是 而不是俗世的快乐。 界( 人因而失去实现意愿的自由以及表达直觉的本性(总之。宗 “本我”的西莉是一个只求生存(身上寄托着某种“精神”。 堕落的力量(充满着 腐败的成份。在后来的经历中。西莉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天真无知的黑人女孩,在一直信奉的宗教信仰受到自己质疑 之后。大胆抛开精神枷锁(从而发现自己的潜能,成为一个精 索菲娅由于和市长夫人及市长冲突被打并抓了起来。大 家都很气愤想办法把她解救出来是。但此刻西莉想到的是“但 神独立(物质独立,敢于探索人生和对未来的人生、对自己充 满信心的黑人妇女。在这一点上,她已经实现了“超我”。因 我想念天使(想到上帝乘着四轮马车从天上缓缓而下,把我们 为她已经认识到:“我这么热衷地想念他。可我实际上并没有 的索菲娅送回家来。我看见他们、看得那么清楚。犹如白天一 注意到,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一片玉米也没有((怎么搞 样。天使们都披着白色的服装(白色的头发,白色的眼睛(看起来象患白化病的人。上帝也是满身白色(就象在银行工作 的?)紫色也没有((它是从哪里来的?)一小束野花也没有(什 么也没有。” 崇拜他(视之为知已。去寻求解救的斯贯克被奸的肥胖的白人。”可是上帝没有如西莉的愿(尽管她是那样的 污了(索菲娅 在小说的最后(“亲爱的上帝”在此再一次出现(其实在西 出狱后还是沦为市长老婆的女仆(长11年之久。索菲娅从一 莉发现上帝是如此的冷漠后(她就决定不再写信给上帝。这 次写的是:“亲爱的上帝!亲爱的星星(亲爱的树林(亲爱的天 开始坚决拒绝成为白人市长的女仆的要求(遭致的后果是成 为了女仆。 空(亲爱的万物(亲爱的上帝!”不过此时的上帝不再是她以前 自从发现X先生故意藏她妹妹的来信后(她对X先生和 所信奉的(而是心中所追求的紫色。 上帝的看法发生了很大
四、结语 不再给上帝写信(而是写给她妹妹了。看清楚的改变。在第七十四封信开始,她就 《紫色》中(西莉的成长体现了黑人女性生存之路上自我 了黑人与白人 之问,黑人男人与黑人妇女之间的不平等,并通过和莎格的交 意识觉醒的艰辛。长期以来的种族歧视、男权制度重重地压
流(使她认识到:“原来我一直向他祈祷和写信的上帝(是个 在黑人女性身上。令她们产生习惯性的精神麻木、苟且偷生。 西莉最终明白(必须冲破世俗为她们订做的枷锁,从经济(精 男人(举止就象我认得的其他男人一样:轻薄、健忘而卑鄙。 假如他听过可怜的黑人妇女的呼声。世界也许会变个样。 神上完全独立。才能获得平等的自由与尊严。 “我一生中(从来不管人们对我的所作所为怎么看。我说, 可我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尊敬上帝(尊敬他的思想。但我终于发现(他并 [1][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仁敬,泽(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 不思考。老坐在那里(不阉不问,自呜得意。” 版社(1987( ?莎格更是认为:“他得换个脑袋。因为他象白人。 我 一发现我觉得上帝是白人(是男人(我就失去了 [2]唐红梅(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一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 兴趣。”最终( 两个人克、托尼(莫里森小说创作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得出的结论是:“上帝即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上帝在 [3]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那儿那么久。他一动不动 我用魔法招来一块石头(我就向 1994( 他仍去。”从尊敬(怀疑(到反感(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上 [4]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帝的形象在她们的心目中彻底颠覆了。 1998(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赋予人类心里结构以三种品质:“本 [5]朱振武(美国小说一本土化的多元因素[M](上海:上海外语教 强大的(“一种混沌状态(一锅沸腾的激我”、“自我”和“超我”。在弗洛伊德的眼中。“本我”是无序而 育出版社(2006( 情。他把“本我”在遭 [6]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4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 挫折后得到发展的过程称为主要过程。“自我”是“本我”通向 外部世界的桥梁,如果“自我”不够强大,人就版社,2004( 会在社会中碰到 (上接162页) 展观的提出(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和 [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机遇(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了更 [3]万泽民(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精神rJ](浙江学刊,2005(6)( [4]刘 大的现实可能性。 常梅,刘明武(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及其底蕴[J](法制与社 会(2008(4) (参考文献: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王贺(论科学发展观人文精神意蕴的来源及其价值取向[J](邵 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 152?
万方数据
范文二: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
教育发展研究 2017. 4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 即文化 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的文化基础,意指 学生通过人文、 科学各领域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符 合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的文化素质。 这对于一个受 过教育的人来说是具有基础性意义的, 也可以说是 受过教育的人的底色。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中, 文化基础则是其他两方面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均以此为基础, 否则就 无从谈起。 在文化基础这一方面又分两种具体的素 养,即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这可以说是极具时代特 征的教育认识。 把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在一个人那 里统一起来,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看,也就是一定时间 内教育过程的产物,以历史学的眼光看,却是一个漫 长的历史过程。直至今天,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隔 阂,无论在方法论的层面还是在价值论的层面,仍然 没有完全弥合, 以致人的发展向度整体上呈现出片 面的特征。
一、人文底蕴是文明人的基本标识
就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两者而言, 人文底蕴更 具有基础性, 这是因为个体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的 人来说完全不能缺席。换句话说,一个人可以没有科 学精神,但只要在群体中生活,就必须接受群体生活 的规则,其言行就需要符合群体的习惯和价值,而这 些恰恰就是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相比较而言,科学精 神对于社会的普通成员来说,拥有了当然好,没有拥 有,似乎也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何况作为 探求事物真相的科学,在中国的文化中并没有产生, 西方的科学大发展也是在 17世纪之后 。 可以说, 广 义上的人文底蕴对于人的发展来说 应该 是最为基础 和重要的。 超越 学 校 教育的 视野 来看人的素养, 我 们 就能 理解类 似 “ 有知识,没文化 ” 的说法, 反 过来也能 悟 出 “ 没知识,有文化 ” 的 道理 。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指向 制 度化的学 校 教 育, 旨 在 规 范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人文底蕴的内 涵 当 然 具 有学 校 教育的特征, 是 超越 日常 思维 和大 众 认 识的。 具 体来说,人文底蕴 被解析 为人文 积淀、 人文 情怀 和 审美情绪 三个 细目 , 显 然 具 有以学 术思维 为 基础的分 析倾 向, 基本符合现代学 校 教育的价值 立 场 。即 使如 此, 由 于人文底蕴的文化 韵味之 于个人发 展 具 有较 强 的内在性质,并不 容易做操 作性的 转 化, 所 以 很 有必要对其 做进 一 步 的 阐释 , 以 使 学 校 教育
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
— 基于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的思考
笮 刘庆昌
摘 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领域一个新的重要指导性文本,必将对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分析和建议具有时代特征,也反映了迄今为止人们在教育问题上思 考的成果。 就其中的文化基础来说,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与文明人和现代人的培养具有内在的关联。 从理论的角度 可以说,人文底蕴是文明人的基本标识;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 这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 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刘庆昌 / 山 西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 (太原 030006)
核心素养研究
35 --DOI:10.14121/j.cnki.1008-3855.2017.04.008
现场的教育工作者, 能够结合自己的体验对人文底 蕴有较为真切的理解。整体地看,人文底蕴的具体内 容是具有现时代特点的, 加之人文底蕴自身之于人 的社会生活的第一基础性质,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人 文底蕴是在描画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文明人的形 象,当然也可以说,人文底蕴是文明人的基本标识。 (一)人文积淀:认识人类与实践文化
人文,说白了,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既可以 以知识和思想的形式呈现, 也可以凝结在一切人造 的物件和人为的事件之中。对于学校里的学生来说, 他们有享受人文教育的渠道, 一是学习各种人文知 识,二是参与有组织或无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两种渠 道恰好是指向认识人类和实践文化的。 就人文知识 来说,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到 “ 古今中外人文 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 就实践文化来说,则 提到“ 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 实践方法”。其意涵明了,方向明确,的确指出了形成 学生人文积淀的基本范围和潜在的路径。 但显而易 见的是,作为一种指导学校教育实践的纲领性文本, 它的明示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这就需要我们做进一 步的阐释,否则,一个好的纲领同样会被现场的教育 工作者束之高阁。
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人文领域的基本 知识究竟有哪些。仅从知识学角度回答,这并不是一 个艰难的问题。在长期的人文研究和探索中,人们已 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文、史、 哲构 成了人文 知识的基本范围。
文,可以解 析 为文学与 艺术 ,它是人类 表达 自我 情绪 、 情感 、意 志 、 价值 的 重 要 途 径, 通常 会基于不同 社会 层 面或不同领域的 日常 事件, 也可能基于人化 的 感觉 物件, 表达 人类内在 精神 的 状态 和 倾 向,也 正 因此 ,它可以 让阅读 和 欣赏 的人们 反观 自身,从而提 升精神 的 境界 。 高 尔 基说过,文学即人学,我们也可 以 接着 说, 艺术 也是人学。文学和 艺术 的作 品 所呈现 的要 么 就是我们人自己,要 么 就是我们人所 希望 的。 这就不难理解, 历 来的人文教育并不以人文知识的 学习为 首 要的 途 径, 而是 借助 文学和 艺术 作 品 的 影 响 。 孔子 也说过, “ 诗 ,可以 兴 ,可以 观 ,可以 群 ,可以 怨 。 迩 之事 父 , 远 之事 君 ; 多 识于 鸟兽草木 之 名” ,自 觉 意识 到 了 诗 以 至 整个文学的基本 功 能。 文学和 艺 术 也有知识的问题, 主 要 集 中在 如何 创作 上 ,这中 间 凝结 着 人类的文学、 艺术智慧 ,学生 如 果能够在 欣赏 作 品 的同时掌握创作的方法, 假 以创作实践,会形成 良 好的 情感 和 价值品 质。
史,即 历 史,实 际上 是指 历 史学 家依据 史 料书写 的 历 史 故 事, 真 正 的 历 史是已经发生和 曾 经 存 在的 过 去 , 虽 然是 客观存 在的, 却 不能完全 重 现, 因 而,人 们也习 惯 于 把 从 历 史 书 中 获得 的 信息称 为 历 史知 识。 人们之所以 把历 史 归 于人文领域, 是 因 为自然 没 有 历 史,即 使 学者们 使用 了 “ 自然史 ” 的 概念 ,也 只 是 借用 了 “ 历 史 ” 这一 语词 , 历 史的 书写 所内含的回 忆 与 反 思 决定 了 只 有人类 才 会有 历 史的 观念 , 从而 才 会有 历 史。 笼统 地 讲 , 历 史就是人类自己的 故 事, 但这样 讲 显然 少 有意 义 。具体而 言 ,作为人类自身 故 事的 历 史, 首先 是人性的发现、 控制 和解 放 的 故 事, 其 次 也是人类自身创造 力 不 断 展现和实现的 故 事。 美 国学者、作 家房龙 1921年 所 著 《 人类的 故 事》,就 是从人性的角度, 以人文 主义 的 立场书写 了一 部充 满情趣 的人类文明史。 该书曾 被 美 国的中学 选 为 历 史教 科书 , 足 见其所具有的人文教育 价值 。人类的 故 事 头绪繁多 ,它的 存 在是整体性的 存 在,但 书写 它的 历 史学者 却只 能化整为 零 、 分别表述 。 不过,这并不 影响 人们对 历 史的 把 握, 其中的 奥秘 在于 任何部分 的 历 史 都包 含 着 整体 历 史的 信息 , 此 为 历 史 书写 的 全 息 现象。人类的 历 史就是人类生活的 故 事。 由 于人 类生活可以在理 论上划分 为不同的领域, 因 而,作为 人文知识的 历 史可以有 政治 史、经 济 史、文化史、教 育史、 军 事史, 如此等等 。 学生 通 过学习各种 历 史的 知识,自然可以理解人类自己的 存 在 状态 。
哲 学,在其 产 生之 初 是具有人文性的, 且 不说 苏 格拉 底发 出 “ 认识 你 自己 ” 的 声音 , 强调 对人类内心 道 德 的认知,即 便 是被 称 为 “ 哲 学之 父” 的 泰勒斯 , 虽 然 没 有 把 思 维朝 向人类自身的 精神 ,但他对 “ 万 物来 源 于 水” 和 “ 万 物有 灵魂” 的 主张 ,一方面 表达着 人类 对 世界 本 源 的 追溯 , 另 一方面则是 把 人类有 灵魂 的 观念投射到 了 万 物之中, 岂非早 期 朴 素的从人 出 发、 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心理 ?后世 的 哲 学体 系林立 、 流派 纷 呈, 表 面看来 兼及 自然与社会、 科 学与人文、 论 理 与 伦 理、理性与 情感 , 甚至专门 化 到 了 语言 与 逻辑 , 但不 管怎 样, 都 是人类生 存 和生活的 载 体和人类自 身 精神 不同方面的思 考 , 包 括 语言 和 逻辑 ,事实 上 也 已经被 比喻 为人类 存 在的 “ 家” 了。 对于学校里的学
36 --
生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哲学是陌生的,但并不 遥远。 中小学的哲学教育不必让学生陷入繁琐的掌 故,而应该让学生直接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 文、 史、 哲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有较好的对 应,语文、外语、艺术、历史和政治中的哲学,大致指 向人文知识的基本领域。 但需要提醒的是, 分科课 程的实施客观上把人文的整体割裂了开来, 而且每 门课程均有自己的追求,在当下具有知识主义倾向, 这似乎与学生的人文知识积累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但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知识意识严重不足, 很大程度 上制约了人文知识积累的自觉程度。 想到 《 中国学 生发展核心素养》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 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我们还必须指出,学 生应对所掌握的人文知识进行具体的实践或做实践 性的体验。只有这样,人文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学生 个人的人文底蕴。 “ 实践文化”是一个动宾词,是一种 重要的人文教育理念,教育者不可忽视。
(二)人文情怀:尊重个人与关切人类
学习了人文知识, 可以解决对人类自身的一些 认知问题, 但这也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 类自己的信息, 既不意味着学生自然具有人文的能 力, 更不意味着学生因此而具有人文情怀。 借助于 “ 实践文化”的理念,让学生在行为上体现或让学生 在心理上体验, 人文的知识就可能被转化为人文情 怀。如果人文积淀主要关涉学生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那么,人文情怀则主要关涉学生对人类自身的态度。 严 格地讲 ,只有把一种知识转化 成 为一种态度,学生 才 算 是 通过接受 人文教育而具有了教养。 只掌握了 相 关的知识而不具 备相 关的态度,就 属 于 典型 的 “ 有 知识而 无 文化”。 从 此意义上 讲 ,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 素养》 在人文积淀 之后呈 现人文情怀是具有内在 合 理性的,其中也体现着一种教育的理想和追求。那学 生 怎 样就 算 是具有了人文情怀 呢? 《 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中说 :“ 重 点 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 尊 重 、 维 护 人的 尊 严和 价值; 能关 切 人的生 存、 发展和 幸福 等 。 ” 结合 更大 范围 的人文理解,我们可以把人文情 怀 凝练 为 尊 重个人和关 切 人类的态度。
首先 是 尊 重个人。道理很 简单 ,人类是 由 人个体 组成 的一个类 群 , 关于人类的一 切 思 考 必然是 从 个 体的人性出发, 最终落 实到个人的 利益之 上。 尊 重个 人, 作 为一种理念很好理解,人们 甚至会 认为在现实 生 活 中实现这种理念也不是 难事 ,实 际 上并 非 如此。 人们觉 得 不 难 , 主要是在知识和情 感 上可以 接受 这 种观念, 却 不知当 面 对具体情 境 中的具体个体 时 ,人 的理性不足, 完全 可能 消 解 已经接受 的观念。个人是 具体的,有其具体的 社会 阶 层、受 教育程度 、 生 存状 态,还有个体自身的生理和心理 特征 。不要说 面 对整 个 社会 的个人, 试 想教师 面 对具体的学生个体 时 , 又 能 否 在 任何 情 况 下 、面 对 任何 学生, 都 能做到 尊 重。 实 际 发生的种种 侮辱 和 伤害 学生的 事件 , 虽 然不具 有 普遍 性, 却 也 已经 说 明 进行 尊 重的实践远远 比 具 有 尊 重的观念 艰难 。现在我们 假设 ,可以 用 理性 控 制 情 绪、 情 感 ,进而能够 努 力 尊 重我们 之 外的个人,那 么 紧接 着的问题是 :尊 重个人意味着 什 么 ? 我以为主 要有 两 个方 面 ,其一是 尊 重个人 作 为生 命 的 存 在。这 主要是对个人生 命 的一 次 性和 唯 一性的 尊 重。 一 次 性的生 命 一 旦消失便 不可 再 来,因而,个人的生 命存 在本身就需要 尊 重。 任何 个人和 机构都 不能 无缘无 故 地侵害 个体的生 命 。对于教育者来说, 虽 然有 权利 教育学生, 但 绝无权利超越 教育的 限 度 干预 学生的 选择 。个人的生 命 还是 唯 一的,在此基础上 形成 了 他 的 独立 性, 他之 外的个人和 机构 均 无权替他无原 则 地 做主,均 无权无 视 他 的客观 存 在。其 二 是 尊 重个人 作 为 社会成员 的 存 在。 这主要指向对个人 作 为 社会 成员 的基本 权利 的 尊 重。 个人的 尊 严 正 是 通过 其基 本 权利 的 无障碍 实现而维 持 的。所以,维 护 人的 尊 严 和 价值 ,在 操作 的意义上,就是不能在 正常 情 况 下 限 制 、剥夺他 人的基本 权利 。 由 此 反 观我国学 校 的人文 教育,在这一方 面 是 极 为 欠缺 的,基本 无 法 支撑 学生 人文情怀的 形成 。
其 次 是关 切 人类。 这是指一种个体 超越 自身对 包括 自身在内的 全 人类的关怀态度。 听起 来,关 切 人 类是一种 过 于 宏 大的观念,实 际 上,不只在哲学 家 那 里 , 即使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 朝 着关 切 人类的思想和 实践 已经 在 世界范围 内 局部存 在。 当我们 谈论全球 化的 背景时 , 当我们 评论 国 家 领 导 人就 全球气候 或 环境 问题 、各 国 共同 发展问题,在国 际 上发出中国 声 音 的 时候 , 我们的学生 会逐渐 认识到中国与 世界 的 利益 是 联系 在一 起 的, 中国人的 命运 与 世界各 国人 的 命运 是 休戚相 关的。 继续推论 ,当我们教育学生要 尊 重 他 人 、爱护环境时 ,当 部 分学 校 开展学生的国 际 交流活 动 时 , 实 际 上就是在 引导他 们 从 关心个人和
37 --
身边的人,走向关心与自己表面无关、实际上无法分 开的全人类。 当然,世界尚未大同,国家政治促成国 际政治。各国内部的教育领域,自然会首先重视学生 的国家情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要知道人类整体意 识和国家意识同样重要。共处在地球家园,积极的交 流互惠互利,而局部的不足则会带来整体的问题。这 样来看,人类情怀和全球意识实际上是很难分开的。 对个人能尊重,对人类能关切,是人文情怀的核 心内涵,其中所贯穿的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的科 学发展观中也讲到以人为本, 但究竟怎样算是以人 为本并不是一个意义清晰的问题。 更多人们是把以 人为本理解为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这虽不为错,却是 狭隘的。因为,如果不能尊重个人生命的独特存在和 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权利, 无论其他方面做得如 何再好,都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在学校教育中,要 求学生尊重他人是悠久的传统,但需要注意的是,长 期以来,我们概念中的尊重更具有日常伦理的意义, 进而尊重可以被转化为一些外在的礼仪。然而,尊重 他人,并不是浅层次的给人面子,而是信仰般地把他 人的尊严视同自己的尊严。不用说,这种境界是要建 立在同情基础上的,因而,学校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 的培育中, 应该注重学生同情品质的塑造。 有了同 情,就能由己及人,由与自己直接 相 关的人到 间 接 相 关的人, 最终延 及整个人类。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中 还 把 审美 情 趣列 为 人文 底蕴 的一 级指标 , 这当然是人文素养的重要内 容 。但有一 点值 得 思考 , 即 把 审美 情 趣 的培养的基 点 局 限于艺术 知识和 技 能的 掌握 , 看 似合 理, 实则不 足。 美 是多种多样的, 艺术美只 是一种类 型 的 美 , 除 此之 外, 还 有自然 美 、社会 美 , 甚至还 有知识 美 。中 小 学的各 门课程均 与 美 的问题 相 关, 这也是我们不 专 门 与人文积 淀 、 人文情怀并 列 解 读审美 情 趣 的 原 因 之 一。 我们当然知 道 常 规艺术 教育在学生 审美 情 趣 养成上的特 殊优势 , 但 提升 到 健康 的 审美价值取 向 层面, 仅仅考虑 常 规艺术课程 的教学是不 够 的。如果 要对 作 为人文 底蕴 的 审美 情 趣 做 简单 的 主 题 凝练 , 我以为, 钟爱美 好和 追逐诗 意是 比较恰 当的 表达 。其 中, 美 好的内涵是 丰富 的,其 价值 的和 德性 的意义 远 比 狭义的 艺术美 要重要。 至于诗 意,这是一种生活的 状态 , 它 与 作 为文学样 式 的 诗歌 并 没 有直接的 联系 。 台湾诗 人 余光 中说 过 , “ 一个人可以不是 诗 人, 但生
活中一 定 要有 诗 意 ” ,对我们应有 启示 。
二、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
在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中,科学精神和人 文素养共同 构 成了文化基础的内涵, 较 为 简明 地概 括 了学生学 习 的基本 范围 , 既规定 了学校 课程 的领 域,也 指明 了学生 通过 教育要实 现 的 目标 ,日常 语言 中的 “ 学文化 ” ,在这 里 也 获 得了 最 为 专业 的 表达 。而 就科学精神来说, 它超越 了知识,其所 指 更 符合 “ 文 化素养 ” 的意涵,而 且 具有 明显 的 时代 意义。 那 究竟 什么 是科学精神 呢?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说 :“ 主 要是学生在学 习 、理解、 运 用科学知识和 技 能 等 方面所 形 成的 价值标准 、 思维 方 式 和 行 为 表现 。具体 包括 理 性思维 、 批判 质 疑 、 勇于探 究 等 基本要 点” ,这 一 操作性 的解 释 是我们对科学精神进 行阐释 的文本 基础。
(一)理性思维是科学精神的基础
谈 科学精神无法不 涉 及理 性思维 , 但理 性思维 一 定 不是科学精神的本体, 它只 是科学精神 赖 以 产 生和存在的基础。 只 有在理论上 弄 清 楚 理 性思维 , 才 可能说清 楚 科学精神 ; 只 有在实 践 上立足 于 学生理 性思维 的 形 成, 才 可能进一 步 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 尽管 如 此 ,理 性思维仍 然是科学精神的基础,而非 它 本身。 即使 我们能 够认 识到并不存在与理 性思维 分 离 的科学精神,但在理论上, 还 是要把理 性思维 与科 学精神的真实关 系 说清 楚 。 我们这样 较 真的 思考 其 实就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 现 。 如果具有人类 认 识的 整体视 野 , 就能知 道 理 性思维 并非独 属于 科学的 思 维 方 式 ,与科学有 着紧密联系 的 哲 学,同样以理 性思 维 方 式 为其重要特 征 , 但 哲 学家并未因 此 而把理 性 思维 视为 哲 学精神的成分。也 许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 科学精神是有其本体的, 但 呈现 为 现 实 形态 的科学 精神 必 然是一个不能 删减 的生 态结构 , 这个 结构 中 有 “ 批判 质 疑” ,是为核心 ; 有 “ 理 性思维” ,是为基础 ; 有 勇于探 究,是为 保障 。 如 此 ,不 仅 科学精神的概念 不再 模糊 ,而 且 科学教育会因 此 而 思路明 晰。 对 于 理 性思维 ,人们的 认 识 较 为一 致 ,基本上能 聚焦 到 证据 和 逻辑两 个方面。 换言之 ,理 性思维 被 普 遍认 为是基 于证据 和 逻辑推 理的一种 思维 方 式 。 依 于此 ,我们可以说,一个人 若 能在得 出结 论 前 有 寻找 证据 的自 觉 , 或 在接 受结 论 前 有 审 视 证据 的自 觉 , 那
38 --
他就是一个具有理性思维倾向的人; 如果他还能在 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 对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有 意识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直至目标 达成,那他就是一个具有了理性思维能力的人。概括 起来,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学生理性思维的培育,应 以证据意识和逻辑能力为着力点, 以此为学生科学 精神素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证据意识的具备是人思维自觉的重要特征,它 意味着人开始对自己发出的结论有了责任意识,而 对他人发出的结论有了批判意识。在此之前,人自己 的观念要么来自个人的经验,要么来自群体的信念, 总之,它不会想到为自己的观念做出真假的承诺,也 不会想到怀疑群体信念的真实性。必须指出,是法律 实践唤醒和强化了人的证据意识。在这一方面,西方 文化历史上的人显然具有优势。 虽然自然科学的蓬 勃发展是 17世纪之后的事情,但日常生活中的诉讼 活动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在城邦普遍存在。 这种看似 与科学无涉的生活事件事实上为科学探索所需求的 理性思维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公众基础。相对来看, 中国思维则因缺乏世俗法律生活实践的熏陶, 没有 形成普遍而强烈的证据意识。 尽管中国文化也会强 烈谴责信口雌 黄 和 血 口 喷 人 者 ,但 捕风捉影、造谣 生 事之 徒 至 今仍非鲜见 。 在具有此种文化 心 理 元 素的 环境 中,理性思维的培育是不具有 环境 优势的。 逻 辑能力与 逻 辑学的应 用紧密联系 在一起,它 无法 通过遗传获得 ,因而是一种后 天 的 、可训练 的能 力。 逻 辑能力 并 不 只 是理论 家 和律 师 这 样 的人 才 需 要,它的 用 场要比 我们平 常想象的要 大得多 。有 研究 者 就指出, 古希腊的 逻 辑方法实 际 上是对生活世 界 的 回 应。 [1]具体而 言 ,古希腊时期,以 政治、哲 学 、 法 律 、道德 为 话 题的 辩 论 风气极盛 , 逻 辑 可 以 促 进公 共 话语尺度 的确 立 , 可 以 使 人 们 的日常 辩 论和科学论 证 更 为有 效 , 可 以 使 人 们 对 道德 概念的 追 问 更 为理 性。 同样 的, 我们今天 在学 校 教育中有意识 地 提 升 学生的 逻 辑能力, 并 不是 处于 学生 未 来特 殊职业 上 的 考虑 , 而是要 塑造 他 们 在广 义社 会实践中的理性 形象。 简 明 地讲 , 逻 辑能力 包含 概念的能力 、 判 断 的 能力和 推 理的能力。 所 谓 概念能力,一是对 新 现象 、 新 事 物 的 命名 能力, 关键 是 把新 事 物、新 现象与 既 有 的 语言系统联系 起来; 二 是对 新 “ 名” 的 界定 能力, 关 键 是对 新 事 物、新 现象 本质 特征的 把握 。所 谓 判 断 能 力,是指人对思维对象的有无 、 对象的 属 性如 何 ,以 及 事 物 与事 物 之 间关系 的 状况 做出判 定 的能力。 由 于 判 断 以 命 题的形 式表 达,因而,对思维对象形成了 判 断 就 等于 人对事 物、 现象有了自己明确的看法。所 谓推 理能力, 表 面上是人 使用逻 辑 推 理形 式 的能力, 实 质 上是人对一个判 断 所 隐含 的具体 可 能性的直 觉。 仅当 人直觉到一个判 断隐含 的具体 可 能性,这 个判 断才 能成为 推演 出 其 他结论的前提。
(二)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有了理性思维 作 为基础, 人 类 就不会 满足于 对 世 界 的神 秘感 觉, 也不会 毫 无 条 件 地接受 经验的和 权威 的结论。对 于 神 秘 人 们 会有 破解 的 愿望 ;对 于 经 验的和 权威 的结论人 们 会探 寻其背 后的证据与前 提。 也就是 说 ,人因为有了理性思维能力, 既 不想 糊 涂地 与世 界 相 处 ,也不 愿 意 卑微地 人 云亦云 。 欲 与世 界 明 白地 相 处 ,人因此 愿 求真相以 祛除 神 秘 ; 欲 有 尊 严地立于天地 之 间 , 人所以不 惜放弃 经验 、 独立权 威 , 以 彰 显自己的 独立姿态 和 主 体 地位 。 回归 到 主 题上, 可 以 说 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 人 既非 常 逻 辑 地 , 同 时也 很 自信 地 具有了对一 切既 有的 认 识 、规 则 进行批判和 质 疑的 态度 。
批判 质 疑的确是人面对 既 有 认 识和 规矩 的一种 态度 , 除 此之 外 , 人 当 然 可 以对 既 有的 认 识 顶礼膜 拜 ,对 既 有的 规矩严遵谨守 ,但这 两 种人的生 命状态 和 质量 显然不 可同 日而 语 。 对 既 有 认 识和 规矩简单 接受 的人, 整 体上 处于被 动 状态 , 由于 没有 反 思的意 向,自然成为没有也不 可 能有思想的人。他 们 的生 命 是 平 面的,他 们 经历着时 间却 没有历史, 占 据着 空间 却 没有 视野 , 习惯于被既 有的 东 西 奴役 , 从 而 使 生 命 难 有 色彩 。相 反 的,对 既 有 认 识和 规矩 能 够 批判和 质 疑的人, 从 起点上就与经验和 权威 的结论 平等 对 立 , 甚 至会因为理性思维的有力 支撑 , 还能 够 对经验和 权威 的结论有 审 判的 姿态 ,必然会 走 向思想的场 域 。 他 们 的生 命 无疑是 立 体的, 时 间 成为他 们建构 个人 历史的 材料 , 空间 成为承 载 他 们视野 的 工 具。理性思 维的能力 推 动着他 们 把 自 身 从 经验和 权威 那 里 解放 出来, 创 造 和 建 设 成为他 们 生 命 运 动的基 本主 题和 旋 律。 我们 实 际 上是在 谈 一种人面对 既 有 认 识和 规 矩 的 态度 ,但不 知 不觉中 道 出了 “ 独立 ” 、 “ 平等 ” 、 “ 解 放 ” 这 些 人的现 代 化的 主 要观念。这也 让 我们 意识到 科学精神和人文诉求 原 来 并 不 冲突 , 根底 上是相 通
39 --
的。
放下批判和质疑,再审视一下经验和权威,这两 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远比任何深刻的思想和理论 显耀,它们的光和热照耀和温暖着无暇思想和拒绝思 想的众人,同时也使得众人成为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主 要阻抗。 谁也不能否认经验和权威的积极价值,但没 有被批判和质疑风险的经验和权威,的确可能使人的 社会生活要么机械、刻板,要么无望、窒息。
经验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在没有思想和理论 的时间和空间, 经验的使用是人们提高效率和避免 失败的重要策略。正因如此,经验始终是判断与行动 的重要依据,有经验的人也因此而常常受人尊敬。即 使在今天,各行各业仍然延续着传帮带的传统,这种 传统的存在其实就是对经验的重视。不过,经验的作 用是有限的,它与个体特征、情境特征的紧密关联, 决定了它难以普遍适用; 它由不完全归纳的过程而 来,决定了它先天的理性不足;它的局部性和浅表性 决定了它在全局意义上无可避免的肤浅和狭隘。 因 此, 具有理性思维能力的人很容易对经验持批评质 疑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肯定是从事科学探究的人所 必需的,但对一个现代社会的 “ 现代人”来说同样需 要。 须知,现代人并不是生活在现代的所有人,而是 有能力理解现代和参与现代的人。“ 现代”在这里不 只 是一个时间 概念 , 更 是一个 文 化 、 思想 概念 。 现代 社会在 器物 的 层 面是 20世纪 以来的存在, 但在 文 化 、 思想的 层 面 却 可以 追溯到启蒙运 动时 期 。 因而, 现代社会以 及 现代人的成 立 , 是以 接 受科学 文 化性 和 公共 理性为 前 提的, 历史 的经验 虽 不无价值,但其 作用 逐渐较 为 边缘 。在这样的 大背景 下,人对经验 应 持 什 么样的态度的确是一个有意义的 问题 。 如 果 一 个人 接 受了现代 文 化与思想, 他固 然可以也需要尊 重经验,但绝不会对经验 顶礼膜拜 , 进 而成为经验主 义者。 经验 背后 的 逻辑 需要 揭示 , 果 能如此,经验就 可能 升华 为知 识 , 至少 经验的 边界 可以被确定。 权威无疑是 秩序 的 制造 者和维 护 者。 权威的存 在无疑可以 让自顾 不暇的普 通 人 省去 思想的 劳苦 与 纠结 。 但权威无论 基于 何种力量,一 旦产 生, 便内含 规制 的 冲 动, 且 容易 击垮 普 通 人 微弱 的理性。在科学 认 识 的 领域 ,如 果 人们绝对 相信 了权威,就不可能成 为 新 的 发 现者和 贡献 者。 因为,对权威的绝对 信 任, 必然会 让 人放 弃 对权威 结 论是否有可 靠证 据和 逻辑 论 证 的 追问 ,由此会 产 生认 识领域 的 迷信 ,这显然有 悖于 科学的 精神 。科学以 求真 为要 务 ,而 结 论的 真 要 用 证 据与 逻辑 来 支撑 ,即使权威者的 德 性不容 怀 疑, 那 也不是一个 结 论是否为 真 的 保证 。 更 何 况 权威 之 有 优异 的判断力, 只 是比常人 更 高 概 率地 直觉到 事 物 的 真相 ,但 低概 率的 误 判 毕竟 也是 客观 存在的,这 就是权威完全可以被批评质疑的 基本 理由。 我 们 讲 批评质疑是科学 精神 的 核心 , 基本 的思 路 即是 :科学 认 识求真 的 追求 , 要 求包括 学生在 内 的认 识 者具有 实事 求 是的 品格 ;一个 结 论是否 真 理, 只 能 拿证 据和 逻辑 说 话 , 即使是权威的 结 论也同样可以批评和质 疑。
(三)勇于探究是科学精神的保障
对经验和权威的批评质疑,其中的 道 理 简明 ,很 容易被人们 获 得认知意义上的理解, 但这并不意 味 着一个人 只 要 懂 得了 那些道 理就一定能 够做到 对经 验和权威的批评质疑。如 果做 不 到 , 那 么科学 精神 也 只 是一种 类似 知 识 的 观念 , 而不是作为人的 素养 的 现实。一种 观念走向 现实一 般 会经 历三 个 阶段:第 一 阶段 ,对一种 观念 的认知理解,是为知; 第二阶段 ,对 一种 观念基于 知而肯定其价值,是为 信 ; 第三阶段 , 把观念变 为 素养 的 或 行动的现实, 是为行。 现在 看 来,对 于 批评质疑的科学 精神 ,人们 已 经完成了知与 信 的过程, 余 下 最 难 处 在 于 在 素养 上和行动上的 落 实。而其 困 难的关 键 ,就是 《 中 国 学生 发展核心素养》 所 言 的 “ 勇于 探究”的 “ 勇 ”。
勇 , 内 在 于 人 心 就是 勇气 , 外 化为行动就是 勇 敢 。它与人的 秉 性有关,但主要是在社会 文 化 背景 下 形 成的一种个性 品 质。对这一 问题 , 我 们可以从中 西 文 化 差异 和个体人 格差异 两个 角 度来 进 行 分析 。 其一,中 西文 化确有 差异 。 就 哲 学来 看 ,普遍认 为中 国哲 学重人 文道 理, 西方哲 学重 自 然 真 理, 进 而 中 国 人 勇于殉道 , 西方 人 则勇于 为 真 理 献身 。 反映 在 现实生活中, 中 国 人 更 在意个人在 群 体中的存在 状 态。 为 保 全生 命、世俗 的尊 严、心 中的 信念及做 人的 原则等 ,中 国 人可以视具体情 况选择 性地 损 失尊 严、 信念、原则甚或 生 命 。 假 如 他 们意 识到坚 持探 求真 理 可能带来社会生活 层 面的威 胁 , 通 常会 韬 光 养晦 ,但 也有可能放 弃 对 真 理的探 求 。因而,中 国历 代不 乏仁 人 志士 ,但 真 为 真 理而不 惜 代价的人可 谓寥若晨星 。 尽管 自 古 就有 “ 当 仁 不 让 ”的说 法 ,但 “ 权威 -依从”
40 --
参考文献
[1]宁莉娜 . 论古希腊逻辑方法对生活世界的回应 [J].哲学动态, 2005, (10) :41-45.
式的社会伦理原则迄今仍发挥着主导作用。 而审视 西方的历史,就能发现 “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爱 智慧”的理念,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谈,更不用说布鲁 诺、 伽利略这样为科学牺牲自由和生命的故事并非 传说。
其二,不同个体的人格却有差异。正因此,重真理 的西方文化背景下也有为保全自身而放弃科学精神 和探究勇气的人;重道理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也有为真 理而奋不顾身的人。这就说明文化的差异固然更为根 本,但个体的差异也不能忽略不计。 认识到这一事实, 我们的科学精神教育应会更有章法、策略。“ 人格”一 词在汉语中具有两个意义上的应用,一是心理学意义 上的 “ 个性”,主要是气质、性格问题;二是伦理意义上 的 “ 德性”,主要是价值观的问题。 这两种意义上的人 格都会影响一个人是否能够在科学认识中勇于探究。 心理学家对人的气质、性格类型有多种划分,我们无 法一一列举。 仅就经验来说,我们能注意到,有的人柔 弱、胆小,有的人强悍、勇猛,可以想象,不同气质和性 格类型的人,在批评质疑经验和权威上会有不同的表 现。 关于价值观与勇于探究的关系,其中的道理是明 了的。 在真理和利益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上,存在什 么 样的 情况 ,我们都能够 轻易 理 解 。
勇于探究的 核 心在勇。 没 有了勇气和勇 敢 , 即使 一个人有批评质疑的 愿望 和能 力 , 也不会 贸 然批评
质疑主导性的经验和权威。 要 知 道批评和质疑就意 味 着 挑战 。 既 然是 挑战 ,就 需 要一种 大 无 畏 的心态。 正是在此意义上, 我们 才把 勇于探究 看 作是科学精 神的保 障 。 至 于 “ 探究”, 那 是科学的 过程 , 基 本不在 科学精神的 范围 。
最后需 要说明,自科学 走进 学 校课程 以来,在教 育的 目标 上, 虽 然从 未排斥 学生科学精神的 养成 ,但 科学 知 识无疑是更为 显 在 甚至唯 一现实的。 这种现 象的 持续 存在并非学 校 教育的保 守或失误所 导 致 , 实 际 上与人们对作为教育 资源 的科学 之 认识发 展 有 关。 毕竟 , 弗兰 西 斯 ·培 根的 “ 知 识就是 力量 ” 早已深 入 人心, 更重要的是 它已 经 促成 了人们对 知 识的 习 惯 性 崇拜 。 或 正因此, 新课程改革才把修 正 “ 过 于重 视 知 识传 授 ”的传 统 作为一 项 重要的 追求 。由科学 知 识 延伸 到科学精神是对科学教育 功 能的 进 一 步挖 掘 ,更是教育 目标 的现 代转 型, 它 背 后隐藏 的实 际 上 是人类自身发 展 对科学理性的 深刻需求 。在我 看 来, 科学精神在学生发 展素养 上的 凸显 , 说明人们 已 经 普遍 意识到科学精神应是现 代 人的 基 本 品 格。 审视 “ 文 化基础 ”中的 “ 人文 底蕴 ”和 “ 科学精神”,我意识 到, 前者 关 涉 “ 文明人”, 后者 关 涉 “ 现 代 人”。 把 这两 者打通 , “ 文 化基础 ” 所指向 的,其实就是 培养 “ 文明 现 代 人” 或 “ 现 代 文明人”全 面 发 展 的教育。
(责任编辑
陈霞)
Human Resources and Scientific Spiri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re Compet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Liu Qingchang
(School of Education, Shanxi University 030006)
Abstract:The core quality of Chinese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a new important guiding text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urthe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The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reflect the achievements of people's thinking on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scientific spirit are intrinsical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civilized people and modern people. From a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the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basic symbol of civilized peopl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Keywords:humanistic quality, humanistic spirit, scientific spirit
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 基于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的思考 41--
范文三:决策之底蕴:科学精神
作者:姜旭之肖杰
长白学刊 2000年11期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5478(2000)05-81-03
科学精神不等于科学知识,但它比科学知识更重要。
科学精神直接决定着重大决策的成败。
人们在经过长期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的种种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出了前面的结论。围绕这个结论,本文将讨论两个问题:
一、科学精神及主要内容的昭示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的主观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科学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最具科学理性的一种意识形态。随着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全面推动作用的加强,人们日益认识到科学精神在人类精神世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科学精神的形成是人类智慧的重要象征,甚至把科学精神的基本规定和主要内容理解为科学智慧的浓缩也不过分。科学精神归根到底是人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科学实践的智慧总结和精神定位。决策者只有达到了自觉地以科学精神指导决策的境界,才算走进了科学决策殿堂的大门。
1.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精神。
这是科学精神中最精华的部分。“实事求是”初见《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句。本意为治学“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一种人文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对实事求是的体会最深。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光有马列主义不行,最根本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结果是在中国产生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经过我党长期的锤炼与升华,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精髓作了最精当的概括:实事求是。近代科学进入中国之后,特别是自“五·四”运动以后,科学精神开始受到重视。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实践中经常把实事求是与科学精神联系起来使用,所以人们早已习惯于把实事求是看作科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同义语。
实事求是既然如此重要,如此管用,决策者只要做到了实事求是不也就是实现了成功决策吗?是的。但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现实当中,决策者一时一事做到实事求是并不难,但在任何时间和任何问题上始终能做到实事求是则很不容易。人们常说,决策失误是领导者最大的失误和失职,这是正确的。失误和失职等于犯错误或犯罪均与违背实事求是直接相关。为什么在实事求是之后还要加上表里如一呢?因为实事的判断是由人来做出的,违背实事求是的人口头上并不否认实事求是,有的人甚至看风使舵,八面玲珑。实事求是、表里如一的精神凝聚着崇尚科学、胸襟坦荡、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修身特质。实事求是不仅是人品和人格问题,同时也是科学问题、党性问题。1962年1月,时值“**”、人民公社化运动重大失误的后果日益明显之际,少奇同志代表中央在“七千人大会”作《书面报告》时,强调必须把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作为加强党性的第一标准。历史是无情的,客观规律是无情的。不管是什么权威,违背了实事求是,就要受到惩罚;违背多少,惩罚多少。
把实事求是作为科学精神提出来,不仅因为它是决策成败的关键,还因为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有时要经受严峻考验。人们之所以在怀念彭老总的时候,深深地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敬仰和赞叹,就在于他面对巨大压力仍顶天立地,敢于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安危得失的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正因为这一点,使庐山会议成为最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历史悲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彭德怀同志成为系深情于人民,为真理而献身的杰出典范和一代伟人。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就是要人们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收实效。任何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结果终究是要误国误民的。难怪列宁毫不客气地表明:我愿用一百个只会说空话的老布尔什维克,去换一个哪怕是资产阶级的实际家。
2.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精神。
科学永无止境,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我国历史上科学和科学精神的匮乏,使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墨守陈规、思想僵化、视野遮蔽、亦步亦趋。这是一种惯性很大的传统。想问题,办事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确立正统性的权威,便于别人承认;其次是趋同从众,建自己的小庙。这种传统在国民精神中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它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大都被视为经典,是某一领域盖世绝伦的界桩。谁要是敢越雷池半步,定遭损毁。王选提出的以“轮廓加参数”的数学方法研制计算机汉字处理技术方案,在论证会上被讥讽为“数学游戏”、“梦想一步登天”而遭淘汰。袁隆平虽然当上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但却是在经过四次投票选举之后才获准的。原因是他的水稻有强大的杂交优势的理论与经典理论相矛盾。王选、袁隆平两位科学家比起当年的马寅初、费孝通等许多科学家来算是幸运的,主宰他们的课题和成果命运的毕竟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决策者以高瞻远瞩、超越前人的精神激发和支持科学家的工作,比科学家本人具有这种精神更为重要。决策者是否具备这种精神,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握住创造奇迹的历史契机。
在知识经济时代初显端倪之际,****深刻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不承认已有成果的绝对权威,科学的权威不在于成果,而在于创新。实践最有权威。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的实践和实践的创新,就是超越前人。江**的概括,揭示了在未来激烈的世界竞争中,创新对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决定性作用。世纪机遇,兴衰攸关。要实现国家、民族的富强,跟在人家后面寻求发展不可能有出路,只有走科学创新之路才能后来居上。我们的祖先曾让我们在世人面前感到骄傲,我们必须超过祖先让后人为我们感到骄傲。
3.开放独立、辩证系统的精神。
科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科学只能在开放中不断完善。而且,科学在开放中形成了独特的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科学的开放性必然带来科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显然,门派之别是正常的,唯我独尊是可笑的,肢解整体是愚蠢的,互相敌对更是死路一条。所以冒险精神就是“冒犯”精神。换言之,人类必须以全新的视野和思维重新看待科学:科学问题同社会问题一样,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能回避的挑战,战胜挑战就是人类由“无能”向“有能”的跨进。科学史上的一次次突破只能表现为对以往权威的一次次“冒犯”。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在每一阶段的开始,几乎都是多数服从少数,这是一条规律。认识和掌握这个规律,是对人类智慧水准的一次新的检验。
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表面上看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而经济实力的水平是由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决定的。二战后,诺贝尔奖得主有一半是美国人的事实就很能说明问题。 还有一点要特别引起注意,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波普尔和科恩并不是化学家,波普尔是数学博士,自称数学家,科恩自称物理学家。如果他们的研究只限于所谓的科班专业,无疑形成了科学交流的梗阻。在对客观世界的所有研究中,整体的统一性并不会因为“科学分工”而有任何的减弱。相反,“科学分工”只有走向一体化,才能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
科学的发展需要有对立面,有对立面是好事,是发展的一种机遇。科学上的任何偏见、主观、固执、自私都会带来科学的倒退。
4.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精神。
科学的成功不仅依赖于对科学的服膺与尊重,而且更依赖于自觉的奋斗与牺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马克思做出了最好的榜样。他在科学研究中,对所谓的“舆论偏见”从不让步。在他看来,科学的入口处犹如地狱的入口处。他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气概,将自己的全部生命贡献给科学。
科学精神是一种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科学上的任何懦弱和犹豫都会将你淘汰出局。所以从事科学意味着付出最高昂的代价。现在科学领域的竞争十分严酷,想出成就,要经过几代优秀人才的接力方能见效。人类曾为科学的进步付出了血的代价,给科学精神涂上了悲壮的色彩。欧洲中世纪,神权一直想统治、奴役科学。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不为专权所屈,不为愚昧所欺,他们付出的代价换来了科学昌明,思想解放。现在连梵蒂冈也必须接受这个事实。这说明,科学精神具有无可比拟的穿透力和征服力,她激励人们追求真理、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恩格斯说得好:“科学愈是表现得勇敢和坚决,就愈加符合工人们的利益和向往。”科学精神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科学的进步与追求者付出的代价成正比,与社会付出的精神痛苦成反比。我们的社会应努力使科学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点。
二、科学精神对决策素质的影响
决策科学化必然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大量使用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但决不能把决策行为单纯地视为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使用过程。科学精神是决策实现科学化最重要的精神保证,当然,科学精神在重大决策中的贯彻亦需制度保证。科学精神在决策中对决策质量的作用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决策过程中的使用程度和状态,完全取决于科学精神对决策素质的影响和控制程度。
科学精神随着科学对社会各层面整体渗透程度的加深,而成为国民精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不只是科学家的精神,只有当她成为支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深厚、最重要的精神资源的时候,决策者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精神是决策科学化的最高理念和精神境界。所以,科学精神终将成为决策者的信仰与崇拜,是决策者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决策素质的领头羊。决策素质只有植根于科学精神之中,才有坚实的基础。决策素质在领导素质结构中,是对其他素质影响较大、并决定领导素质整体水平的核心部分。提高决策素质对提高领导素质能起到纲举目张的功效。从根本上说,以科学精神为决策素质的基础,对整个领导素质的“质量”起着一种灵魂净化的作用。科学精神是通过认知、理解、内化、升华而形成决策素质的。这个过程是一个需经长期熏陶提炼,由知识、技能、理性、情感交融渗透的复杂过程。科学精神本身是理性和情感相互超越、彼此融合的产物,科学精神的永恒寓于人类理性的不断增强和情感世界的不断丰富之中,她集中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
科学精神是决策素质最重要的精神资源。科学精神的魅力不在于她对科学的概括,而在于她独特的理性品格,在于她在决策能力的表现中成为智慧的源泉和激发创造活力的潜能。素质中包括精神、观念的东西,而且是基础性的。精神的力量在于她必然要转化为行动,转化为产生物质力量的行动。科学精神直接决定了决策素质在决策能力形成过程的规范和目的性趋向。由于决策素质与决策能力的特殊关系,科学精神会自觉地以其精湛的技巧与其他精神素质融合渗透,以期相得益彰。科学精神不仅是决策素质的基础,而且在领导素质的形成过程中,一直扮演主要角色,居于超级的主动地位。整个领导素质实际上都是以科学精神为中心向外形成幅射网络的。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精神将会不断开辟决策素质的新领域,形成新的亮点。以科学精神为决策素质乃至领导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素质工程。
科学精神,我们事业的基础。
作者介绍:姜旭之 肖杰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12
范文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主讲:余海浪
1.引言:
一份调查显示,46.7%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清楚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38:8%的学生能回答一些基本内容,如科学精神,就是以科学为主,对科学有热情和奉献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主,强调人的个性和自由,大部分学生对什么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回答五花八门,对何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缺乏基本的了解。多数学生重视和肯定的是强调作为实用和应用技术的科学,而不是基础的理论科学。由于竞争和就业压力,目前掀起的“文凭热,考研热,证书热”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把其作为人生的一大跳板,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学历和证书的追求是一种功利和实用目的,而非真正的科学精神。18:6%的学生说考研考证是为了找份好工作,45.53%的学生说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目前想当老板的学生要比想作科研工作的多,不难看出学生的科技意识中缺少某些至关重要的东西。这反映了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出场并不等于科学精神的到位。在科技落后的背后,科学精神的缺乏是个深层次的问题(1)。
献的价值取向;只讲实惠,不讲道德,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降低,不注重社会的长远利益,过分强调个人得失,缺乏团体合作的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容易消沉;期望值过高,缺少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缺少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在思维方法上,没有社会的、国际的、人类的视角,不会从宏观、战略、哲学的高度把握向题。比起汉语来,对外语更加感兴趣;写文章时不愿提笔,而更愿意使用电脑;喜欢说话,却总不得要领;拿着大学英语4、6级证书却不能用英语进行实际对话;对音乐一无所知;不能背诵古代诗人的著名诗句。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曾一度高扬的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规范正悄然地被湮没,部分学生为自发的经济利益所引导,极力去追求个人利益,“个人提出了自己世俗的幸福性要求,人们已经无暇继续考虑社会和人类的终极意义”,“精神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装饰?遭到冷落,精神的抽象允诺已失去往昔的号召力”。上述调查反映出部分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缺失,迫切要求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用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去充实学生的心灵。
2. 德国社会学家布鲁赫施泰因认为,人类文化自产生以来便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科学文明”和“文学文明”。科学文明体现为人类认识、评价、改造、利用外部世界(特别是自然界)的活动,以及通过这种活动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文学文明则意味着人类为探索自身的存在价值,求得精神的自由和发展,寻求美与和谐而从事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创造的成果积淀。相应地,人类的精神也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界定,尽管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就其基本的涵义而言,科学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技术的价值,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发展生产力,重视运用科学方法,掌握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强调理性的作用。而人文精神则着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文文化的作用,强调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人自身的作用、精神力量的作用,强调依靠人和人文文化来推动社会进步,重视情感的作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观察与认识世界所不可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人
们的实践活动才更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2)。
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般地说,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 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重视实践,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这是科学精神的范畴。 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要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当怎样”的问题。我们常说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的行为、做任何一件事,要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理想和信念,要有高尚、善良、纯洁和健康的情操与精神,真善美的生活态度等。这便是人文精神的范畴。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离,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离,科学与道德的分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被认为是完全不同的,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又为这种分离提供解释和理论支持,以至这种分离成为一种传统(3)。 然而,这种分离既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不符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既不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也不利于人类道德的进步与完善。特别是当代高科技迅速发展,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技术进步,不仅涉及科学知识的深刻变革,也涉及人的观念的变革;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中渗透着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中也渗透着科学技术,并在加速进行中。科学技术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统一,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一个现代人,应该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精深的科学素养。这种人应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培养出来的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人。因而,我们的大学教育不仅应继续加强科学教育,而且应特别强调人文教育,当前针对时弊尤其要注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从人类上万年的文明史看,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是互补的,不可相互替代的。所以学术界有很多人都认为21世纪应该是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人文精神同步发展的时代,
4. 考虑到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教育应当侧重培养科精神
(是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上,其围绕的核心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和意识。而这些恰恰与科学精神的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5.
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4)。
(1)提高人文素质有助子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完善
现在,校园中有些同学感到迷茫,毫无追求的目标,缺乏前进的动力。他们不知为何学习,为何活着。他们在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都被“考大学”的目标支撑着,学习的目的、人生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当他们考上大学后,骤然感到目标的缺失,失去了向上的追求,整天沉湎于上网、看小说、打游戏,一天天的消磨时光。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没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有关。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有的学生精神极度空虚,生活态度迷茫。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其一生的基调。如果连基调都调不好,又如何能谱写出美妙动听的人生乐章?
(2)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人们常说科学无国界,人文文化的确是有国界的。人文素质自身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撇开人文文化不谈,对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研究就近乎无意义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国主义史。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典范,民族精神的楷模,一首首传世佳作也让后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激昂。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构筑了爱国主义的文化底蕴。
(3)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许多理想在现在仍是具有实用性的,关键看我们如何有选择的应用。摈弃了传统,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宝贵的经验及财富。某种意义上讲,于其取经,不如读史。
(4)提高人文素质有助于精神生活的健康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当代大学生就其文化程度而言,精神需求是较高的,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使其无法获得必要的精神食粮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其结果是许多大学生品位低下,沉湎于充斥着性和暴力的影片小说、出入于舞厅迪厅,寻求感官刺激。要提高精神生活质量,还得靠人文文化的带动。人文科学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的作用。古今中外先哲的名言警句、诗词书画、名曲名作,都能令人激昂,催人奋进,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5)
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单纯的外界刺激本身一般不会使人出现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受刺激主体对于刺激的反应。对外界的非正常因素刺激的反应程度强烈与否,取决于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我们的内在素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修养,有助于增强个人应变能力。
“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6.小结
;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丰富其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文修养,就必须剔除功利主义,坚决杜绝功利主义之风在大学校园的蔓延。 剑桥大学的查尔斯·斯诺曾发表名为《两种文仙的文章,他指出了人文学者对科学的傲慢和科学家对人文的无知151。这样的争论一直未曾停止。科学的重要性绝不容忽视,人文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人文关注生存的目标和价值,从根本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而避免陷人无价值的生存状态。科学如果没有了人文的正确导向,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著名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先哲都深谙此道并身体力行。在本质的意义上,学校不仅是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精神气质的圣地。一个教师如果不能给予学生在人格、精神上的影响,就不可能是好教师;一所学校如果不能让萃萃学子从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人文氛围,不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这样的学校就不会是好学校。
范文五: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综合
一、人类文化的源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首先,人类文化可以从地域上分为两大源流: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不必说易经的阴阳论与赫拉克利特的二元对立,孔子的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的黄金分割,老子的道德与柏拉图的辩证法。西方文化发展到文艺复兴以后,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大精华。这两个精华其实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也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最关键的思路。
1、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比较明显。尚书泰誓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论语主张以孝为本,孟子主张以民为本。管子则明确出现了“以人为本”的语言。
科学精神中国文化中的科学精神相对隐含,但是中国在古代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能够产生四大发明,其实中国文化的立身之本也是科学精神。从最古老的神农氏到喜欢搞发明的黄帝轩辕,到史书斑斓的鲁班、蔡伦等人,充分说明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有科学精神。
礼记《大学》把科学精神概括为“格物致知”,这成了儒家的传统,所谓“儒者耻于一物不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求知的本性,和中国的说法很有相似性。其实论语有两个精神。一个是讲孝,讲仁义,可以归结为人文精神。再一个就是讲学习,学习精神很近似于科学精神。不能说中国的科学精神不发达。当然中国讲学习很重要的一面是讨论知识的社会性,即个人的认识能力依赖社会的认识能力。
用科学精神的角度理解中国的古代哲学,就可以很好理解。中国哲学实质是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知识来说明哲学道理。易经用天地日月的规律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道德经充满了当时的科学知识,例如关于有无关系和各自价值的讨论。论语和孟子里面更是如此。一部《庄子》其实不是什么梦幻,而是当时科学知识的集大成者。不要把眼光局限于鲲鹏变化,而应该注意他关于黄河和大海的描写,这是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庖丁解牛的描写,是关于生产技术的知识。关于精华与糟粕相互关系的描写,也是关于生产技术的。还有关于捕蝉的技巧,关于在黄河里游泳的经验,等等。庄子里面寓言固然很多,充满了浪漫主义,但是更深厚的是科学知识,充满了知识的格调。
到了宋代儒学复兴,实际是格物精神的复兴,所谓朱熹的理学体系,实际是让儒学适合宋代特别发达的科学知识。从而提出了和西方原子论实质相同的元气论。正因为如此,到了中国近代,中国人用“格致”来概括西方的科学技术,称之为“格致之学”。
2、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起源于埃及人的几何学,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埃及和希腊的数学成就,是理性的本来含义。(这也是当代后现代主义所反对的理性。)科学精神和理性到了文艺复兴更加被发扬光大,代表人物有伽利略,他用望远镜和比萨斜塔很好地表明了什么是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还有哥白尼、布鲁诺用牺牲精神丰富了科学精神。牛顿则用三棱镜和数学的方法丰富了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到了培根那里得到了初步总结。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又把科学归结为实验科学。这是近代科学的含义。
人文精神西方文化可以归纳为两希文化。科学精神主要源头是希腊。人文精神源头则是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文化又可以叫做宗教精神。因为他用上帝的形式高度
概括了当时的大河文明。即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文化。甚至包括印度河的文化。而这几个文化都是人类历史最久远的文化。希伯来人在这些文化的发展中,处于非常特别的地位,就是他们居住在这几个文化的地理中心,是这几个文化的基本继承者。因此绝对不可轻视希伯来文化和希伯来宗教文化,基于他的历史长度,以及他的先进性。不然他又如何能够打败当时不可一世的罗马强权和强势文化。为什么说宗教是它的形式,而它的实质内容是人文呢?因为他把上帝作为正义的化身。宗教里面有迷信,但是它的主要内容是社会问题,讨论的问题是历史规律。正如中国的宗教,虽然它中断了,但是它本来的基本思想也是讨论历史规律,讨论的基本结论是“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发生了变化。之前人文主义主要体现为对人的关怀。此后体现为对人的崇拜。包括对人的能力和人的需要的认可。在能力方面认为人体是美丽的,认为人的智力是绝对的,就象齐天大圣。在人的需要方面,认为人的欲望是合理的。正因为如此,文艺复兴被称为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又被称为人性的解放,既而被称为欲望的解放。于是黑格尔就有了这样的思想,恶劣的情欲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杠杆。
文艺复兴在理性方面走向极端,是笛卡儿和SPINOZA用逻辑的方法试图推演出世界的全部规律和逻辑。牛顿也试图用数学的方法涵盖世界。
文艺复兴是一场悲剧。是欧洲现代历史上战争的根源,它开创了世界近代史以来血腥的漫漫长路。欧洲的现代史上充满了战争,就是因为他们过于相信人的智力,认为人可以发现真理。于是各方都宣布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把对方看作撒旦。直到近几十年这一错误才开始被西方人认识到,并且以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形态予以讨论。这是一种复古,事实上我们国家现在也有一定程度的复古。虽然在政治上用更稳妥的说法,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在文化上也有复古,例如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再比如**在美国哈佛大学讲“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 复古只要正确对待,也有积极性,叫做返古开新,也就是辩证法讲的否定之否定。马克思主义也有这样的特点。例如共产主义就是对原始社会的复古。
界定科学精神首先从字面来理解。科学即SCIENCE,本意是感觉的意思。所以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感知的事物。它的方法也是可以感知方法,也就是实证的方法。这样一来,所谓科学就是和思辩相区别。思辩有很大的缺陷,就是“秀才卖驴,书券十万,不见驴字。”而科学的方法直截了当,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实在的东西。自然科学是它的典型。自然科学为了加强实证,发展出了实验方法。导致现代科学又被称为实验科学。所以讲到科学,必须尽量限定在自然科学的方法。否则会失去本来的意义。
人文精神人文即HUMANISM,本意是讲人的特点。首先人有物质性。人是Human,原意是根据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法,认为人有物质性。人是泥土,就有血有肉,就有饥寒,就需要穿衣吃饭,要追求物质利益。上帝则相反是Spirit,原意是空气,轻飘飘的,就没有重量,没有肉体,没有饥寒,就没有物质需要。其次人有现实性。主要是根据希腊神话。人是Mortal,原意是死亡的意思。而神是Immortal,意思是不朽。这样人的生命短暂,就需要追求现实。假如人是青草或者昆虫,生命就更短暂了,所谓“一岁一枯荣”。所以人要追求现实利益。再次,人有个体性。人是Individual,意思是分割的最小单位,再分割,就把人五马分尸了,就要身首异处了。所罗门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解决了两个妇女争夺同一个婴儿的难题。而神是Divine,意思是可以分割,就可以无处不在。例如佛,不
论是中国的寺院,还是日本的寺院,里面的佛是一样的。由于人分割以后,就不在是自己了,所以人要追求个体的利益。
人文精神就是尊重人的实际需要。在字面上不论是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还是人文关怀、人性关怀,以及以人为本、人性化,意思都是一样的,在英文里面都是同一个词,即HUMANISM。都是讲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珍惜。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综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结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结合。和中国的结合,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二是和中国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可脱离世界文化,不可脱离世界人民的相互学习,我们不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孤陋寡闻。马克思主义本身是西方文化的发展成果。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内核。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点就是学习人类所有好的文明。
一是和客观实际相结合,二是和人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三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四是和人类文明相结合。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都离不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包括开放,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对世界文明的学习,从而把开放性作为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
3、根据党的论述,科学发展观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首先科学发展观以“科学”来命名,说明它首先提倡科学精神。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它是核心,所以它也包括人文精神。 中国共产党科学精神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继承,所以科学精神首先体现在各个理论成果中。
**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来源首先是马列主义,但是另外一个源头是五四运动。而五四精神就是科学民主。科学精神在**思想中,主要体现为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主观主义,提倡实事求是。**认为主观主义是民族的大敌,是中国共产党的大敌。
**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科学。在南巡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非常朴实的东西。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是实证精神和实验方法。我们不可能把社会实践完全归结为实验,但是也必须努力这样做。这样在**理论中强调试验,他认为改革是一场试验。其次他强调实践。把真理的标准更明确地界定为实践。并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党的思想路线。也出现了“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通俗说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的特点是鲜明地强调科学精神。**说,马克思主义是最讲科学精神的。提出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学习科学方法、加强科学观念,普及科学知识。当然它在科学精神中主要强调了创新精神,认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动力。并以科学精神为内涵,提出了与时惧进的思想路线,认为与时惧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正因为“三个代表”开创了讲求科学精神的先河,才会在十六大以后,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的思想素材的直接来源正是“三个代表”。
内涵讲求实践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重视实践。中国共产党开头首苏联共产党的影响,对理论更强调。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倾向是理论至上。然而实践毕竟是裁判者。所以列宁革命后曾经说“实践证明我们错了”。在斯大林时期,迷信盛行。中国共产党对实践的看法虽
然有很的进步,由于共产国际的束缚,仍然有巨大缺陷,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定义和《实践论》中“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有差距的。**既然讲实践第一,当然理论就是第二。但是这一结论始终没有明确提出,而且一旦遇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会把理论放到第一位。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就是哲学上认识论的集中概括,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的含义实际也是实践。**南巡讲话说,改革开放的成功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实际把实践和实事求是等同起来。
创新精神实践和创新是一体两面。为什么靠实践,因为前人理论有局限性。如果理论没有局限,就没有必要创新。而创新不能天马行空,要靠实践。当然实践也有局限性。为什么要创新,也是因为前人理论有局限性。**说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又提出了与时惧进。**理论中已经有了解放思想的提法。那么为什么**还要讲与时惧进?就在于二者是也区别的。解放思想是指从错误的思想那里解放出来,而与时惧进是指从正确的思想那里继续前进。前人的思想有正确的有错误的。即使是正确的,后人仍然应该继续努力。
与时惧进又表现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事实上,我们不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而且发展它的基本原理。例如关于唯物主义,我们更强调实践。在政治经济学方面,我们提出按照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在政治方面,我们在斗争哲学之后,又提出了和谐哲学。
实践基础上对前人的超越党的思想史上有一个规律,就是它的每次发展都是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思想的确立,是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丧失为代价,以及长征途中红军的生死存亡为契机。**理论的产生和确立是以**和**的错误为代价。说明我们过去理论创新很不自觉。**提出解放思想后,党的理论创新走向自觉。但是仍然以一定的工作上的缺点为契机。科学发展观就是以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为契机。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精神体现在它实事求是地克服前人的工作缺点。首先是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分化。其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虽然**主张两手抓,但是毕竟受“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限制,必然用右手抓经济,左手抓政治,而人的规律就是一手硬,一手软,导致政治体制改革始终落后。当然我们现在的政治体制及其现状和改革开放前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中国共产党人文精神的发展
**过去我们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理解**,其实也可以从人文或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首先在阶级斗争上,他缩小了斗争面,对富农和地主也分给土地,体现了仁慈的一面。在党的建设方面,纠正了王明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在军事方面不枪毙逃兵,不虐待俘虏,也是仁慈。对待自己的战士,也是如此。苏联的军事路线是不爱惜士兵生命,把他们看作特殊材料。而**的方法是尽量减少牺牲,提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晚年为什么犯错误,实质也是开始学习苏联作风,心开始变硬,变得“忍”了。
**政治上更加开明,提出“三不主义”,不搞运动。又开始强调人民民主专政。把知识分子也看作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意思是知识分子也是统治阶级的成员。提出民主法制。主张阶级斗争也要在法制的范围内进行。过去我们认为阶级斗争是无法无天的事,结果对自己人也是无法无天。经济制度方面,做了最大的转变,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中心,从而提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党的建设方面,实行退休制度,实行文明的权力交接,严格实行民主法制。**时
代党的代表大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再也没有“旷课”。说明党中央对党员的尊重非常高。
“三个代表”集中体现在开始发展人权理论
科学发展观政治上,加快发展民主,提出民主包括知情权、表达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经济上,缩小差距,提出以人民得到的实惠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过去我们的标准有生产力标准、人民标准、实践标准和客观标准。在经济建设中从过去的生产力标准和DGP标准进一步发展为人民的实惠标准。
内涵强调人民的物质利益、现实利益和个体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为共产主义更加承认人们的个人利益。
更加尊重人民的权利例如在非典期间提出人民的知情权,确立重大疫情每天向社会报告的制度。《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除政府机关外,媒体和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消息不为犯法。人大常委会去年规定,今后立法,凡是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的必须先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着力解决社会问题,而不只是经济问题例如加快中部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障的建设,用更大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
地位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完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经济建设是中心。这样就形成两个“心”。一个是“中心”,一个是“核心”。二者是什么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关系。我们必须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而代之以和谐的思维。把经济和社会放在同样位置。
对过去“见物不见人”的纠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折腾,如果包括解放前的折腾,中国的折腾已经长达一百多年。导致中国走到了史无前例的极端贫困。过去我们发展核武器,陈毅说宁可不穿裤子,也要发展核武器。可见形势严峻。在这个时期,连国家领导人也恶衣恶食,普通百姓就更不要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全正确。
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人民的幸福与痛苦,越来越来源于其它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也越来越难以增加人民幸福感觉。经济发展并没有使人民的幸福指数同步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陷入歧路。在美国的外汇储备那么大,给我们带来的是耻辱,是损失。给世界出口物美价廉的东西那么多,带来的不是友谊,而是仇视。生产力飞速发展,但是人民的实惠却发展缓慢。产品越来越美丽,环境却越来越丑陋。我们的GDP被称为带血的GDP,污染的GDP。因此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头了,我们必须探索一条新的路子。过去的路子归结起来就是“见物不见人”。因此新的路子必须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发展。
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二者是人类文明飞升的双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正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会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