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Word文档]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关键字:护士,发生,针刺伤,针刺,刺伤,原因,预防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
摘要:医院每年发生多起针刺伤,门诊输液室因从事输液、注射等较多与锐器接触的工作,故针刺伤发生率最高,针对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护措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原因 根据16例针刺伤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了解针刺伤的情况,总结原因为岗前职业安全培训不足,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工作人员少;注意力不集中;违反操作原则;违反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等,并提出防范措施,加强岗前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方法;提高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等。结论 输液室护士在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加强管理,重视自身的防护,可有效的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 输液室护士 针刺伤 职业安全
【】R192.6 【】A 【】1672-8602(2015)05-0466-02
职业性暴露是近年来医务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又危险的职业性暴露[1]。另有文献披露: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其中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流行率也在上升[2]。国外也有文献指出:由针刺伤引起的职业暴露是一个医疗领域颇受重视的问题,针刺伤可以引发多种传染病[3]。所以,护理人员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职业群体,而急诊科由于患者流动性大、硬件设施有限等原因造成护理人员更易发生
针刺伤,本研究旨在调查输液室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现状,以期为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012-2013年间,我院共报告锐器伤114例,其中本科有16例,占14%,排名第一,其次为手术室,且均为针刺伤。针刺伤是医院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 我科为门诊成人输液室,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工作1-5年护士6人,5-10年2人,10年以上3人,每天要接待200-300多个患者,病人较多,人流量大,工作人员少,任务繁重,患者病种复杂多样,各种传染病都有,一旦发生针刺伤,容易造成职业性伤害,据报道,至少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有80%-90%医务人员患传染病是针刺伤引起的,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由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职业危害中,而各种针刺伤则是护士非常严重的职业性健康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爆露而引发血源性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在我科报告的16例中其中进行静脉穿刺时损伤3例,为患者拔针时损伤11例,整理废物2例。为了降低本科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岗前培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不到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短,自我防护意识弱,对护理职业性危害认识不足,缺乏防护意识,对各种技术操作及预防措施不熟练,工作繁忙时容易慌乱,未按规范处理导致针刺伤。
1、2 护士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因门诊人流量大,患者多样复杂,工作繁忙,环境嘈杂,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往往同时有多名患者呼叫,左顾右盼,同时兼顾其它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针刺伤。
1、3 操作规程执行不规范,不严格遵照操作规程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
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输液时穿刺失败未更换或未及时更换针头、患者发生输液渗漏时工作人员互相传递针头,徒手分离针头时。
1、4 锐器盒放置位置不合理,锐器盒多放置在输液治疗台下方,工作人员需弯腰放置针头,针头未准确放置锐器盒时徒手拾起针头时发生针刺伤。
1、5 未按医疗废物处理办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处理,污染针头与其它物品混放,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锐器盒未按规定处理,装的太满处理锐器盒时发生针刺伤。
1、6 护士人员不足,工作强度大,从事输液、穿刺等较多与锐器接触的工作,操作固定,大脑易疲劳,容易发生针刺伤。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岗前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定期进行并进行考核,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提高安全防护意识,进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将其纳入三基培训内容和岗前培训的必备课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执行标准预防,护士在执行接触到或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的检查和治疗时应戴手套,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时接触的血量戴手套时比不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2、2 工作中要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安全防护制度和操作流程,避免不良的操作习惯,手持针头或拔针时应保持针尖向外,防止碰撞时被针头刺伤,拔针后及时处理针头,工作繁忙时可将针头插入输液瓶的胶塞或莫非氏滴管内,不能插入其它物品上,不要用手接触用过的针头,禁止污染针头回套,穿刺失败者应及时更换针头,污染针头放
置锐器盒内,禁止放在弯盘或工作台面上,拔针或传递锐器时,勿将锐利面朝向他人或自己,避免误伤他人或自己。及时处理污染的针头,置于锐器盒内,锐器盒固定放置工作台下方,距离地面20CM,方便工作人员对针头进行处理。
2、3 严格遵守医疗废物的管理规定,学习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对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不可将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废物混在一起,防止造成二次伤害,针头拔出后及时放入锐器盒,锐器盒在装入3/4时封口、更换,禁止徒手接触针头。
2.4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乙肝、丙肝、梅毒等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 针刺伤时要保持冷静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尽可能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
2、5 建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科,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填写“医务人员针刺伤登记表”和“医务人员血液体液暴露登记表”,及时做好相关病毒血清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隐形感染,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的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给予必要的关怀,缓解伤者的心理压力。进行相关的检测和免疫注射,定期跟踪随访,降低危害程度,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2、6 合理排班,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的专注性,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3 总结
输液室护士因工作单一、机械、与锐器密切接触,故针刺伤发生率高,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工作中,不断提
高职业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工作的专注性,可有效的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确保护士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胜兰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J],2013,4(28);660-661.
[2] 杜美英 医务人员锐器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护理与临床[J],2013,3,17(9);1108-1109.
[3] 黄明珠,傅慧芳 ,陈玉芬,陆文珍 入科前集中培训对预防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J]2013,2,11(2);544-545.
[4] 胡小艳 ,刘朝晖,夏苏 医院工作人员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措施 当代护士[J],2013,3;139-141
[5] 吴丽军,何仲.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86-387.
[6] 李毓琴,李蓓敏,吴燕.780名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调查.当代护士,2007,5:90-92.
[7] 李映兰,李丽.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护理学杂志,2006,21(2):52-54.
[8] 应菊素,徐国英,王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06.
文档资料: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探究造口患者的院外延续的临床护理效果 80例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 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护理分析 重症肝炎并发肝昏迷的综合护理研究 糖尿病低血糖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质量分析工具在护理用药错误管理中的运用 子宫肌瘤手术病人恢复结果护理质量评价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患者中的护理应用分析 ICU患者压疮管理中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应用研究 40例结肠镜检查病人的护理 探究心理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范文二: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要】 通过对420名实习护生进行针刺伤无记名问卷调查, 总结分析护生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认为加强职业防护岗前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强化操作训练, 规范操作规程, 健全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落实各项防护措施, 严格带教老师准入, 加强带教老师培训等可以降低护生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从而维护实习护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针刺伤; 职业防护; 实习护生; 对策
护士是发生针刺伤造成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群体, 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护士被针头刺伤[1],现已证实有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实习护生由于初次接触临床, 经验不足, 心里承受能力较差, 加之未系统学习有关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 更容易造成针刺伤。如何减少护生发生针刺伤的机率, 保障护生针刺伤后能够得到最佳的处理, 从而保障护生身心健康, 是我们临床教学中应该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我院2007~2009年的实习护生, 共420名, 其中大中专生357名, 本科生63名, 平均年龄19岁。
1.2 方法
到院感科查登记资料, 另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实习时间、是否进行了防护教育、静脉采血及输液是否戴防护用具、工作紧张情况、工作繁忙程度、带教老师重视程度、以及曾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次数、时间、部位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等。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420份, 回收418份, 回收率99.5%。调查显示:针刺伤的原因与性别、年龄、学历等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而与从事临床实践的时限有相关关系, 从事时间越长受到针刺伤机率越大。54%的护生均有被针刺伤的经历, 其中有16%的护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针刺伤的经历。
3 原因分析
3.1 防护意识薄弱, 防护知识缺乏 由于护生初次下临床, 以前学校未开展护理自我防护教育课程, 如何防止锐器伤害及伤害后的伤口如何处理及其意义等, 只有27.7%的护生能回答上来[2]。所以, 护生在临床实习操作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 调查发现, 其中徒手静脉采血达89.5%,徒手静脉输液达95%。当不慎被污染针头刺伤时,73%的不知如何处理。甚至有90%的护生认为戴手套进行有创操作不方
范文三: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与对策
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与对策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护理实习生(护生)针
刺伤的情况, 了解护生针刺伤发生的过程, 有效采取相应
的防范措施, 以便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
调查方法, 对100名护理实习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心理反
应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名护理实习生有53人发生针刺
伤, 针刺伤发生率为53%, 共发生66次刺伤, 平均每人
0.66次。受伤次数?2次的有13人, 占受伤人数的
24.53%。护生针刺伤后主要表现为恐惧、害怕、担心等。结
论 学校和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安全培训, 增
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尊重和重视护生的心理、生理健
康, 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针刺伤;护理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80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by nursing students ZHAO Mei-jing, WU Li-
fang, LIU Chun-fe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36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by nursing studen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to take
effectively targeted strategi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made on 100 nursing students’ needle stick injury condition and mental response for retrospective research. Results Among the 100 cases, 53 of them had needle stick injury bef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was
53%. There were 66 times of needle stick injury in total, with an average people number as 0.66 time. There were 13 people with injury time?2, accounting
for 24.53%. The main expression of the students after needle stick injury were terrified, fear and anxious.
Conclusion Occupational safety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school and hospital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to respect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for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Key words】 Nursing students; Needle stick injurie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特别是护
理实习生刚从学校转向临床, 刚从理论走向实践, 缺乏临
床操作经验, 发生针刺伤的机会更大。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
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反应, 如恐惧、担心、自责、无助
等, 使护生留下不良的心理阴影, 尤其是患有传染病者对
护生的心理影响更大, 影响后期的实习。本调查的目的旨在
了解本院护生在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 在发生针刺伤后
的心理反应及情绪变化, 并且能做好针刺伤的预防及刺伤后
正确的处理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
院的护理实习生100名进行调查。
1. 2 方法 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护生在实习期
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伤后的心理反应。发放调查问卷1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内容主
要包括:针刺伤发生的次数、时间、地点、操作过程、处理
情况及伤后的心理反应。
1. 3 统计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用Excel软件录入数
据, 用构成比、率等进行统计学描述。
2 结果
2. 1 针刺伤发生情况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100名护生中, 共有53人发生针刺伤, 发生率为53%, 共发生66次刺伤。见表1。
2. 2 66次针刺伤的时间及地点分布 在发生的66次针刺伤中, 能被回忆起刺伤时间的只有34次, 占51.52%。其中发生在实习前期(2012年5月,2012年10月)的针刺伤有23次, 占67.65%;发生在实习后期(2012年11月,2013年3月)的针刺伤有11次, 占32.35%。66次针刺伤地点分布见表2。
表1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n, %)
次数 例数 构成比
0 47 47.00
1 40 40.00 2 13 13.00
表2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地点(n, %)
地点 刺伤次数 构成比
外科 20 30.30
内科 20 30.30
妇产科 13 19.70
儿科 0 0
急诊科 3 4.55
手术室 4 6.06
ICU 1 1.51
其他 5 7.58
2. 3 针刺伤发生的环节 进针过程中刺伤6人次, 占9.09%;拔针过程中刺伤25人次, 占37.88%;处理用物过程中刺伤20人次, 占30.30%;针帽回套过程中刺伤1人次, 占1.52%;其他过程如加药、整理床铺中刺伤14人次, 占21.21%。
2. 4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 100名护生中有95人愿意参加职业安全培训, 1人不愿意, 而有4人持无所谓态度。职
业安全培训效果, 见表3。其中有2名患者患有乙型肝炎, 占3.03%。针刺伤后接种疫苗者有8人, 占15.09%。
2. 5 护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 见表4。
表3 职业安全培训的效果(n, %)
防护情况 例数 构成比
接受过教育 88 88.00
未接受教育 12 12.00
戴手套 4 6.06
未戴手套 62 93.94
了解伤口处理流程 50 94.94
不了解伤口处理流程 3 5.66
上报者 22 41.51
未上报者 31 58.49
表4 66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反应(n, %)
心理反应 例数 构成比
恐惧 10 15.15
害怕 18 27.27
担心 24 36.36
自责 3 4.55
无助 2 3.03
无所谓 9 13.64
3 讨论
3. 1 实习护生针刺伤情况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 在工作中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且80%,90%的意外针刺发生在护理人员中, 尤以临床实习护生最多见[1]。本次调查显示: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由于各项操作不熟练, 而部分的患者及家属不信任实习生的操作技能, 表现出怀疑的态度, 这更加重实习生的心理负担, 引起紧张的情绪, 提高了针刺伤的发生率。根据调查, 发生在实习前期的针刺伤占67.65%, 明显大于实习后期(32.35%)。主要原因是护
生进入临床实习环境陌生、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所造成。表2显示, 在不同科室针刺伤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其中在内科及外科的针刺伤率(30.30%)明显高于其他的科室, 主要是由于内、外科的工作量相对比较大, 护生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 若不能规范的操作与处置, 被针刺伤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儿科是每位实习生都必须要轮转的科室, 但在调查中并没有发生针刺伤, 是因为护生的动手机会少、家属不愿意让实习生静脉穿刺, 而护生本身也不敢动手进行穿刺所致。护生在急诊科的针刺伤率为4.55%, 没有因为“急、忙”的工作特点而提高, 是因为急诊科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危及生命, 所以操作直接由临床护士完成, 从而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也较低。
3. 2 护生对于针刺伤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2]。故证明在护理操作及处理医疗废物时戴手套的重要性。而本调查显示:发生针刺伤时有戴防护手套和未戴防护手套的构成比分别是6.06%、93.94%。另外, 发生的66次针刺伤中, 其中有2名患者患有乙型肝炎, 但被刺伤的护生并没有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护生在学校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却缺乏职业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得实习护生对针刺伤不够重视, 导致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淡漠。
3. 3 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直接传播。有关文献报道, 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几率为0.3%, 医务人员被HCV污染的锐器损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3]。根据文献报道[4]:我国医护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的危险比一般人群高5,10倍。表3显示, 实习护生在针刺伤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恐惧、害怕、担心。护生害怕自己会因此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有的护生往往会把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工作粗心、操作技术不够熟练, 常会产生自责的心理, 引起消极
的情绪。有的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不知所措, 其在生理及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时若无法寻求得帮助, 会对护理工作产生恐惧感, 因害怕再次被刺伤, 不再积极主动地参加实习工作。
3. 4 护理对策
3. 4. 1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加强护生操作培训 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操作规范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生在进入临床前, 学校可加强各项操作培训, 尤其是静脉输液及锐器物品的使用, 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使学生掌握医疗废物正确的处理方法, 如针帽回套的不良习惯。另外, 在实习期间, 医院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 科室带教老师认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以身作则, 对实习护生的技能操作认真指导, 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3. 4. 2 重视职业安全教育, 加强职业防护意识 徐辉等研究表明, 对护生实习前进行针刺伤的防护培训教育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5]。护生应掌握在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建议:针刺伤后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 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连续挤压伤口, 使血液排出。用碘酊、酒精消毒或3%碘伏消毒浸泡3 min后贴上无菌敷贴, 及时上报护士长或带教老师, 在1,4 h内服用预防药物, 监测抗体, 根据免疫状态和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6]。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护生在实习前可监测血中肝炎标志物, 阴性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3. 4. 3 关注护生心理变化, 给予必要心理支持 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承受着极大的身心压力, 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带教老师在护生刚到科室时, 多关心学生, 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 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 需提醒护生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发现实习护生被针刺伤, 积极处理伤口采取补救措施, 并主动关心护生, 多与护生沟通、交流, 了解其心理变化, 给予相应的开导及心理支持。使护
生感到被理解和重视, 减少针刺伤后的消极情绪, 提高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剑苹,李剑.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情况调查分析.护理研究, 2012, 26(1):178.
[2] 蔡志翔, 李宛, 李恩慈.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护理研究, 2005, 19(8):1440.
[3] 戴青梅, 王立英, 刘素美, 等.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532.
[4] 钟秀玲.医院供应室的管理及技术.北京: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8.
[5] 秦燕.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护理研究论丛, 2009, 8(12):128.
[6] 陈小燕, 黄苏平, 陈洁, 等.122名实习护生锐器损伤发生情况调查及管理对策.护理学报, 2007, 14(5):39.
[收稿日期:2014-10-24]
文档资料: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与对策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范文四: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与对策
·250·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月第10卷第3期 China Prac Med, Jan 2015, Vol. 10, No. 3
·卫生论坛·
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与对策
赵梅晶?吴丽芳?刘春凤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护理实习生(护生) 针刺伤的情况, 了解护生针刺伤发生的过程, 有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便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100名护理实习生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名护理实习生有53人发生针刺伤, 针刺伤发生率为53%, 共发生66次刺伤, 平均每人0.66次。受伤次数≥2次的有13人, 占受伤人数的24.53%。护生针刺伤后主要表现为恐惧、害怕、担心等。结论?学校和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职业安全培训, 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尊重和重视护生的心理、生理健康, 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 护理实习生;针刺伤;护理对策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80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needle?stick?injuries?by?nursing?students ZHAO Mei-jing, WU Li-fang, LIU Chun-feng.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36200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by nursing studen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nd to take effectively targeted strategi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made on 100 nursing students’ needle stick injury condition and mental response for retrospective research. Results Among the 100 cases, 53 of them had needle stick injury bef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was 53%. There were 66 times of needle stick injury in total, with an average people number as 0.66 time. There were 13 people with injury time≥2, accounting for 24.53%. The main expression of the students after needle stick injury were terrified, fear and anxious. Conclusion Occupational safety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by school and hospital for student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to respect thei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for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needle stick injury.
【Key?words】 Nursing students; Needle stick injuries;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针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危害之一, 特别是护理实习生刚从学校转向临床, 刚从理论走向实践, 缺乏临床操作经验, 发生针刺伤的机会更大。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反应, 如恐惧、担心、自责、无助等, 使护生留下不良的心理阴影, 尤其是患有传染病者对护生的心理影响更大, 影响后期的实习。本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本院护生在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率, 在发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及情绪变化, 并且能做好针刺伤的预防及刺伤后正确的处理流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护理实习生100名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护生在实习期间针刺伤的发生情况及伤后的心理反应。发放调查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针刺伤发生的次数、时间、地点、操作过程、处理情况及伤后的心理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用Excel 软件录入数据, 用构成比、率等进行统计学描述。2?结果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1 针刺伤发生情况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100名护生
参考文献2(2):167-169.
[4] 夏先萍, 赵翠娥, 刘文. 康复中心与家庭结合作业疗法治疗偏
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 9(4):878-879.
[5] 左月仙, 李爱霞, 杨花芳. 强制性诱导运动在偏瘫型脑瘫患儿
作业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2(1):1165-1166.
[6] 张洪梅, 姜南, 赵晓科, 等. 作业治疗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
运动功能的影响. 江苏医药, 2012, 8(2):936-937.
[收稿日期:2014-09-29]
[1] 漆带丽, 颜华, 张惠佳, 等.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在偏瘫型脑瘫
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 11(1): 130-131.
[2] 左月仙, 李爱霞, 马贵林. 婴幼儿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作业
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1(1):1070-1071.
[3] 邱晒红, 徐开寿, 何璐, 等.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治
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月第10卷第3期 China Prac Med, Jan 2015, Vol. 10, No. 3
·251·
中, 共有53人发生针刺伤, 发生率为53%, 共发生66次刺伤。见表1。
2.?2 66次针刺伤的时间及地点分布 在发生的66次针刺伤中, 能被回忆起刺伤时间的只有34次, 占51.52%。其中发生在实习前期(2012年5月~2012年10月) 的针刺伤有23次, 占67.65%;发生在实习后期(2012年11月~2013年3月) 的针刺伤有11次, 占32.35%。66次针刺伤地点分布见表2。
表1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情况(n, %)
次数012地点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ICU 其他
例数474013刺伤次数
20201303415
构成比47.0040.0013.00构成比30.3030.3019.7004.556.061.517.58
在护理人员中, 尤以临床实习护生最多见[1]。本次调查显示:实习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 由于各项操作不熟练, 而部分的患者及家属不信任实习生的操作技能, 表现出怀疑的态度, 这更加重实习生的心理负担, 引起紧张的情绪, 提高了针刺伤的发生率。根据调查, 发生在实习前期的针刺伤占67.65%, 明显大于实习后期(32.35%)。主要原因是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环境陌生、操作技术不熟练、缺乏临床经验所造成。表2显示, 在不同科室针刺伤的发生率具有差异。其中在内科及外科的针刺伤率(30.30%)明显高于其他的科室, 主要是由于内、外科的工作量相对比较大, 护生在忙碌的护理工作中, 若不能规范的操作与处置, 被针刺伤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儿科是每位实习生都必须要轮转的科室, 但在调查中并没有发生针刺伤, 是因为护生的动手机会少、家属不愿意让实习生静脉穿刺, 而护生本身也不敢动手进行穿刺所致。护生在急诊科的针刺伤率为4.55%, 没有因为“急、忙”的工作特点而提高, 是因为急诊科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均危及生命, 所以操作直接由临床护士完成, 从而护生的针刺伤发生率也较低。
3.?2 护生对于针刺伤的自我防护意识不足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
[2]
套, 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
表2 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地点(n, %)
故证明在护理操作及处理医疗废物时戴手套的重要性。而本调查显示:发生针刺伤时有戴防护手套和未戴防护手套的构成比分别是6.06%、93.94%。另外, 发生的66次针刺伤中, 其中有2名患者患有乙型肝炎, 但被刺伤的护生并没有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护生在学校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却缺乏职业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得实习护生对针刺伤不够重视, 导致护生自我防护意识的淡漠。
3.?3 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直接传播。有关文献报道, 针刺或接触污染血液而感染HIV 几率为0.3%, 医务人员被HCV 污染的锐器损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3]。根据文献报道[4]:我国医护人员感染乙
拔针过程中刺伤25人次, 占37.88%;处理用物过程中刺伤20人次, 占30.30%;针帽回套过程中刺伤1人次, 占1.52%;其他过程如加药、整理床铺中刺伤14人次, 占21.21%。2.?4 护生自我防护意识 100名护生中有95人愿意参加职业安全培训, 1人不愿意, 而有4人持无所谓态度。职业安全培训效果, 见表3。其中有2名患者患有乙型肝炎, 占3.03%。针刺伤后接种疫苗者有8人, 占15.09%。2.?5 护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 见表4。
防护情况接受过教育未接受教育戴手套未戴手套了解伤口处理流程不了解伤口处理流程
上报者未上报者心理反应恐惧害怕担心自责无助无所谓
例数101824329
例数88124625032231
表3 职业安全培训的效果(n, %)
构成比88.0012.006.0693.9494.945.6641.5158.49构成比15.1527.2736.364.553.0313.64
型肝炎的危险比一般人群高5~10倍。表3显示, 实习护生在针刺伤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恐惧、害怕、担心。护生害怕自己会因此而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 有的护生往往会把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工作粗心、操作技术不够熟练, 常会产生自责的心理, 引起消极的情绪。有的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不知所措, 其在生理及心理都承受巨大压力时若无法寻求得帮助, 会对护理工作产生恐惧感, 因害怕再次被刺伤, 不再积极主动地参加实习工作。3.?4 护理对策
3.?4.?1 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加强护生操作培训 针刺伤发生的原因与操作规范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生在进入临床前, 学校可加强各项操作培训, 尤其是静脉输液及锐器物品的使用, 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使学生掌握医疗废物正确的处理方法, 如针帽回套的不良习惯。另外, 在实习期间, 医院加强实习生岗前培训, 科室带教老师认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以身作则, 对实习护生的技能操作认真指导, 以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3.?4.?2 重视职业安全教育, 加强职业防护意识 徐辉等研究表明, 对护生实习前进行针刺伤的防护培训教育可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5]。护生应掌握在职业暴露后采取正确的处理
表4 66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反应(n, %)
3.?1 实习护生针刺伤情况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 在工作中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伤害, 且80%~90%的意外针刺发生
·252·
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1月第10卷第3期 China Prac Med, Jan 2015, Vol. 10, No. 3
方法。建议:针刺伤后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 用健侧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连续挤压伤口, 使血液排出。用碘酊、酒精消毒或3%碘伏消毒浸泡3 min后贴上无菌敷贴, 及时上报护士长或带教老师, 在1~4 h内服用预防药物, 监测抗体, 根据免疫状态和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
[6]
从而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参
考
文
献
[1] 陈剑苹, 李剑. 实习护生针刺伤伤口处理情况调查分析. 护理
研究, 2012, 26(1):178.
[2] 蔡志翔, 李宛, 李恩慈.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调查研究. 护
理研究, 2005, 19(8):1440.
[3] 戴青梅, 王立英, 刘素美, 等. 医护人员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及防护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532.
[4] 钟秀玲. 医院供应室的管理及技术. 北京: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 2002:78.
[5] 秦燕.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护理研究论丛,
2009, 8(12):128.
[6] 陈小燕, 黄苏平, 陈洁, 等.122名实习护生锐器损伤发生情况
调查及管理对策. 护理学报, 2007, 14(5):39.
[收稿日期:2014-10-24]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
肝炎的高发区。护生在实习前可监测血中肝炎标志物, 阴性者应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3.?4.?3 关注护生心理变化, 给予必要心理支持 护生在发生针刺伤后承受着极大的身心压力, 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带教老师在护生刚到科室时, 多关心学生, 对于患有传染病的患者, 在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 需提醒护生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发现实习护生被针刺伤, 积极处理伤口采取补救措施, 并主动关心护生, 多与护生沟通、交流, 了解其心理变化, 给予相应的开导及心理支持。使护生感到被理解和重视, 减少针刺伤后的消极情绪, 提高护生的工作积极性,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黄晓芹
【摘要】?综合分析产科护理中的常见护理问题, 健全产科管理制度,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对潜伏的护理风险进行综合分析, 并且建立健全的产科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和护理投诉率大大降低。在产科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 可以增强护理人员和产妇对风险因素的了解, 尽量避免发生风险事件,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DOI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3.181
当下, 母婴的健康和安全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产科本身具有高风险的特点, 所以, 产科的护理安全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指的是医护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 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外的安全问题, 包括机体结构、心理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或者死亡。产科母婴护理发生安全问题会给孕产妇带来巨大的伤害, 也会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如何改善产科的护理服务质量, 如何防范产科护理安全和保证母婴的平安, 这是产科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产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探讨如何解决孕产妇和婴儿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 并提出相应地防范措施。1?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没有认真落实护理管理制度 引发产科医疗纠纷的最大原因是制度落实不到位, 导致用药差错、送错婴儿和搞错婴儿性别等事件屡屡发生。
1.?2 护理工作超出专业范围和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护士不仅要做好输液、发药和基础护理等工作之外, 还肩负对患者催款、解释交费和电脑录入医嘱等工作, 这些非专业性的工作削减了护士的时间和精力。另外, 许多医院领导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产房产床和助产士的比例、爱婴病房床位和护士的比例都达不到标准的局面。
1.?3 产科工作本身的风险较高 产科住院分娩的人数明显增加, 但是产科工作人员少。孕产妇情况变化快, 发生的意
外情况多, 潜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产科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较高。另外, 产妇和家属对分娩过于焦急, 容易误解或者不满医护人员。
1.?4 产科护理工作环境狭窄 固定床位供不应求, 医院通
[1]
常会在走廊和房间加床位, 使空间变狭窄。在开放的环境,
探望患者的人员较多, 而确认家属的专用系统不够完善。
1.?5 产科病房人流量大, 孕产妇、家属、医护人员、清洁工、办理出院和办理入院的人员等, 人流量极大, 医院在防盗方面还存在隐患。2?预防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来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 做到奖罚分明, 促使管理人员自觉遵守制度, 创造良好的医务氛围。
2.?2 普及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知识小册、宣传栏或者上孕教课的方式向孕妇普及相关的妊娠、分娩的知识, 增强孕妇对分娩的了解, 使孕妇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把孕期保健的相关工作做好, 使孕妇能早些做好心理准备。生产时要提供“一对一责任助产”, 这样可以增强孕妇以及孕妇家属与医护人员的交流, 尽量避免发生产妇和家属误解护理工作的事件。全程陪伴产妇分娩, 引导产妇应付分娩的不适感, 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证孕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2]。
加大安全事项教育的力度, 严格遵守新生儿交接制度在向产妇及其家属交代清楚所有安全注意事项之后, 再把产妇
作者单位: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
范文五: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2007年6月
第19卷下半月第6期
中国民康医学
MedicalJournalofChinesePeoplesHealth
Jun.2007
Vo1.19SHMNo.6
【全科护理】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2.9
冯珊
(解放军第252医院干部病房,河北保定07100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o369(2oo71o6—0463—01 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问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 的针头刺伤可以导致经血液传播各种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 的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 主要种类.因此,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并应加强自身 防护和感染管理.
1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 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IV和HBV的致命性强,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 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 5.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 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医务人员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重视以 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伤的 情况有:?丢弃用过的针头时;?针头用完盖帽时;?更换未 加帽的针头时;?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 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3.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医院对医 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 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 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 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见,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 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2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 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 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 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 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措施,减少医疗锐器 刺伤的发生.
3.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 一
管理下在固定场所进行焚毁.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 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 处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 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人社会则会对大众 带来更大的危害.
3.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 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 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
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 施,以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害性.
4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对 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 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 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护士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 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碘伏或75%酒精直接涂 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 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 向HIV职业暴露安全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 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并定期检 测HIV抗体.
5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 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 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 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或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 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7—03—12)
(上接第46O页)
两次继续教育学习,定期进行各种急救技术和常规操作考核. 结论:一年来共输液19099人次,全年没有发生一例差 错事故,护患纠纷明显减少.验证了门急诊处置的安全可 靠,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黎小云.门诊输液病人的查对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OO4,2o(8):72.
[2]余秀颜.门诊输液区的安全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OO2, 18(11):62.
[3]张玲,席惠君.门急诊输液室现状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04,20(5):63.
(收稿日期:2OO7一o4—02)
46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