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诺千斤”的由来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
二:曾子杀猪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三: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两黄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四:宋庆龄冒雨看望小学生
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五:郭沫若与芭蕉花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拓展资料:
"诚"字首见于《尚书》。但作为实词使用,却最早见于《左传》:"明允笃诚",疏云:"诚者,实也。"又见于《易·文言》:"闲邪存其诚","修辞立其诚",疏云:"诚谓诚实。
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这样的诚信观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作用。
关于诚信乃作人之本的故事 例子 一个例子300字 明白吗
于诚信乃作人之本的故事 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就是诚实,守信。
一个人若诚实守信必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反之就会被人们排挤,诚信在不同人心中,意义是不一样的。
有人认为诚信是金,有人则追求金钱与荣誉,忽视或丢弃诚信。
“商鞅立木,取信为民”这个故事展现了秦国大臣商鞅以诚对民,而民则以信对臣的故事。
交给我们:人要以诚信为本,诚信是做人的基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世代相传!这是一件小小的、很普通的事。
好朋友约我下午去玩,我满心欢喜地答应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5点,我穿戴整齐后跑去广场等她,可左等右等也等不到她。
我想:“是不是地点搞错了?”我想去找她,却又怕她也在找我,我只好在原地呆坐。
5分钟,10分钟,20分钟,迟迟不见她的身影。
我开始的担心一下灰飞烟灭,我埋着头往家走。
“Hello!抱歉,来迟了!”她气喘喘吁吁的跑来,脸色微红,扣子没扣,样子很狼狈。
“怎么来这么晚?你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长时间?”我摘下帽子,对她吼道。
“你手机没带,我打不通。
因为今天临时要去看姥姥,本来不能来,我想你还在等,就让爸妈先走了,到时候,我骑车去就行了。
”她说罢耸了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走吧!”我说完,转过身,脸上有藏不住的笑意。
谢谢你,朋友。
是你让我学会什么叫言而有信,是你让我明白什么叫做人之本。
请大家对自己、对家人、对亲友、对老师,对所有亲近的人给予信任,这样你也会得到更多的信任和信赖!
以诚信为主题的小故事 介绍几篇我50字左右的 编编也行
小列宁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
他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
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
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
但是,谁也没有看见。
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
” 而小列宁因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说出实话会会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妈的责备,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
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于是,小列宁的妈妈就想:应该怎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
但是列宁的妈妈没有这么做。
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
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
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
”听着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几天后,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寄来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原谅后,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
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谴责。
”妈妈看着儿子会心的笑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很久以前,有位国王要挑选一个孩子做继承人。
国王吩咐大臣给全国的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
有个叫雄日的孩子,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
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
雄日又给种子芽了些肥,浇了些水。
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
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
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拥上街头。
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
突然,国王看见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
他停下来问:“你怎么捧着空花盆呢?”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
国王听了,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说:“你就是我的继承人!”孩子们问国王:“为什么您让他做继承人呢?”国王说:“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我不能失信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望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
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岭,你怎么不走了?”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
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学校的讲文明,守诚信事迹简介
三、做人要讲信用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刘绮燃荻读书。
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
“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
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 常林带经耕锄。
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
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
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
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
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
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
个人简历范文——自我评价——个人能力——和工作经历。
个人简历的格式: 常用的简历格式有两种:是循序法,按照时间的先后,列举自己的学习,工作,培训方面的经历;另外一种是倒序法,把最新最近的写在简历前面,这种简历写法受到人力资源工作者的青睐,毕竟时间有限,要在15秒左右看出一个人是否有进一步接触的价值。
具体如下:本人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学校、专业、身高、毕业时间等等;个人履历: 主要是高中和大学各个阶段的一个大致情况,但是切记,一定要前后时间连续;本人的学习经历: 大学阶段的主修、辅修与选修课科目及成绩,尤其要重点体现出与你应聘职位相关的一些东西、专业知识。
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
使你的学历、知识结构让用人单位感到与其招聘条件相吻合;本人的能力、性格评价: 在大学的几年中,所担任的职位,如果有社会实践,例如实习一类的,你在其中做过些什么等等,评价要尽量客观,不要拿出千篇一律的口号来。
个人简历: 是求职者给招聘国家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
包含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学历、联系方式,以及自我评价、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荣誉与成就、求职愿望、对这份工作的简要理解等等,以简洁重点为最佳标准。
现在一般找工作都是在通过网络来找,因此一份良好的个人简历对于获得面试机会至关重要。
基本内容: 标准的求职简历主要由四个基本内容组成: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婚姻状况和联系方式等;教育背景: 按时间顺序列出初中至最高学历的学校、专业和主要课程。
所参加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经历: 按时间顺序列出参加工作至今所有的就业记录,包括公司/单位名称、职务、就任及离任时间,应该突出所任每个职位的职责、工作性质等,此为求职简历的精髓部分;其他: 个人特长及爱好、其他技能、专业团体、著述和证明人等。
关注要点:在个人简历中,你千万不要简单地列举你所干过的职务;一定要重点强调你的特别技能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证书,就是一份简单的简历也应这样写;别过分谦卑,像面试一样,你的简历不能太谦卑。
...
关于诚信的故事(书名)
《诚信故事(注音版)》内容简介:古人云:“诚者,天下之道也。
”“信”即信用,孔子说:“民无信不立。
”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维系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德行,是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诺言、信用乃至时时事事去践行,必会赢得友谊与尊重。
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获奖的有关诚信的例子
一、“还债局长”为民担保求富农 替民还债为诚信 : 胡丙申1992年上任夏县乡镇企业局局长时,夏县乡镇企业年产值仅有2000多万元,并且大多陷入困境。
眼见苏南等地的农民都依托乡镇企业富裕起来,胡丙申心急如焚。
经过考察,胡丙申发现,资金短缺是制约夏县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
当时,夏县乡镇企业贷款条件十分苛刻,商业银行不给放贷,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门槛也很高。
农民办小企业既无多少财产抵押,也找不到担保人,靠个人根本无法贷到资金。
于是,一些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求助胡丙申。
麻雀再小也是一盘菜!庄稼汉办企业难度到底有多大,农民出身的胡丙申比谁都清楚,面对他们的要求胡丙申权衡再三始终无法回绝。
但由于政策不允许政府部门作担保,要担保胡丙申就只能以个人的名义。
夏县有句土话:伶俐保媒,憨憨保帐。
因为保媒不吃亏,成不成也能得一瓶酒二斤肉,保帐有风险,弄不好就会替别人背债。
胡丙申说:“这些咱都清楚!可人家找到我,我咋能不管嘛,我是局长!一些信用社和大厂说‘你胡局长搭话我就借’,当时只要能把乡镇企业搞上去,割我的肉都行,那还怕保债!” 胡丙申先后以个人名义帮19户农民担保借了69万多元钱,除了少部分来自农村信用社贷款,其余全部是民间借债。
原夏县乡镇企业局财务股长张双锁说:“当时我们都劝他,说人心难测,这个帐不能保,可他为了帮那些农民办好企业富裕起来,始终没能听进去。
” 2001年胡丙申从局长岗位退下来后,债主纷纷找上了门。
原来当年自己担保的19户农民,除了8户及时还了钱,其余11户因企业倒闭并没有把钱全部还上,有的甚至一分钱都没还。
胡丙申带着债主挨个上门去找,这一找差点没让他晕过去。
原来,欠债人跑的跑,病的病,死的死,当年担保的钱,还有高达24万多元本金没人还。
面对家人的抱怨和指责,是自己担下来,还是一躲了之? 胡丙申一时难以决断。
有人建议他找找关系,把信用社的贷款做死帐处理,或者干脆找一下县领导,请组织出面解决。
但胡丙申一生视信誉如生命,认为那是隔墙扔娃——活丢人,是要遭人唾骂的。
最终胡丙申选择替这11户农民偿还债务,并承诺争取12年把所有钱连本带利都还上。
十年还债路,弹指一挥间,看似轻描淡写,却充满苦辣辛酸。
胡丙申的老同事董乐谦说:“要不是亲眼见你都不相信,他退下来的第一个春节,就到大街上卖对联、卖鞭炮,还开理发店给人剃头,后来又开了个小商店,不到晚上十二点不关门。
丙申以前坐小车呀,现在却经常拉大就这样,胡丙申整整走了10年还债路。
2010年元旦胡丙申终于还完了最后一笔欠债。
10年间,他连本带利总共还了39万元。
记者看到了10年来他收回的欠条和还债的收据,加在一起有近百张,数额大多都在几千元。
还债10年,胡丙申从没向子女求助,因为没脸开口。
在当局长期间,他没有给子女安排工作。
二儿子复员后至今在县林业派出所当临时工,二儿媳没工作;女儿和女婿在河南卖馒头,至今是农业户口。
去年除夕晚上是胡丙申还清债务后吃的第一个年夜饭,他交给老伴一张存单,那是他怕自己万一撑不下去半道走了,偷偷给老伴攒的养老钱。
老伴拿着存单,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二、陈美丽“替夫还债”: 这是一座简陋的灰砖黑瓦平房。
青色的苔痕爬上墙根,底层的灰砖表面已经开始剥落,木门两旁褪色的对联残破不堪。
就在这座普通的房屋门左边,两年前曾张贴一张通告:“各位乡亲好友:如有与死者王云林生前有经济来往账目的,即日起请与其家属联系,以待清理解决。
家属:陈美丽。
”正是这张“替夫还债”通告,让这个名叫陈美丽的村妇感动了众人。
2007年4月9日,陈美丽的丈夫扑救山火意外身亡,给她留下了数万元债务。
债主们担心,人死账烂,借给她家的钱恐怕要不回来了。
丈夫因公死亡有一笔赔偿金。
陈美丽原本可以把赔偿金用以维持一家子的生计, 因为丈夫留给她的确实是一个困难很大的家:一个64岁的老母亲,一个从小就因患脑膜炎智力严重受损生活无法自理的弟弟,一个7岁的大女儿和一个只有10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女儿。
她完全有理由这样做。
然而,让债主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只读过小学的村妇在丈夫去世6天后,就忍受着巨大悲痛跟婆婆商量,要用丈夫的死亡赔偿金来清偿债务,并请村小学教师帮忙写了为亡夫还债的通告,郑重地贴在自家外墙上。
第二天,第一位债主上门说:“你老公在我那里买了稻谷,还有六七百块钱没给。
”来人没有提供任何凭据,但陈美丽如数支付。
债主坐在陈美丽家门口忍不住感慨,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有这么大的器量。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有10多个债主上门报账,债务总额达5万多元,其中的一半,陈美丽从没听说过,债主也没有凭据,她也都一一偿还了。
6万多元死亡赔偿金,除2万多元用于支付抢救丈夫的医药费和身后的丧葬费,剩下全部用来还了债,还有1万多元再也无力偿还。
而且,还债后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小女儿没钱去医院看病,大女儿无钱交学费面临辍学。
即便如此,陈美丽跟婆婆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别人吃亏。
借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