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盘点以数字命名的九江地名
作者:叶涛??来源:《浔阳晚报》
最近,网上盛传一则关于九江老地名的顺口溜:“一马路、两亩地、三里街、四码头、五里乡、六角石、七里湖、八里坡、九华门、十里铺、百岁坊。”不仅九江带有数字“九”,就连九江不少老地名都以数字命名。近日,浔阳晚报记者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了解到部分带数字地名的由来。
圈地恰好两亩
改革开放后,市政建设迅猛发展,“两亩地”成为浔阳区的一个商业中心,楼堂馆所林立,店铺商号栉比,呈现出一派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然而,对于“两亩地”名字的由来,却很少有人知晓。住在附近的郑女士对记者说:“我出生的时候这里就叫‘两亩地’了,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这片土地长大的,因此,对它有很深的感情。”
记者从区划地名科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九江市政因兴修城区干道,便在原叫“回子垄”的地方圈划一块闲置地,建筑一幢二层楼房,安置拆迁户。该楼房系红砖混凝土结构,平顶,“兀”形布局,成为当时城郊一座标志性建筑,因圈地恰好两亩,因此遂被人称为“两亩地”。随着城区规模扩大,“两亩地”一带平丘填泽,逐渐建起民宅,开设店铺,形成街巷。市政方面按民间传成之称谓,将这座安置拆迁户的红砖楼房划定为“两亩地1号”,由此,“两亩地”被正式作为地名沿用至今。
距城区恰十里
在记者的脑海里,孩提时跟着奶奶走亲戚,亲戚家就住在“十里铺”。当时,交通工具并不发达,奶奶说:“娃子,好远的路哦,有十里咧,做好心理准备啊。”当时猜想,“十里铺”这个地名一定与里程有关。
记者的猜想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证实。原来,“十里铺”古时是往来吴、楚、闽、粤驿道交通要冲,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据当地《戴氏家谱》记载:五代南唐时此地称“石塘铺”,因遍地是由庐山冲击而来的巨大砾石,且有一水塘周边用石砌岸而得名。
民国27年(1938年),国民政府军队为阻止侵华日军溯江而上,强征5个乡镇上千民夫到石塘铺撬挖巨石运往彭泽马垱堵塞江段,致使这里田园荒芜,石塘名不副实。因为此地距九江城区恰恰十里,“十里铺”的“十里”由此而来。又因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大多做生意,铺就是家,家就是铺。比较有名的有:张长江的“张泰丰”字号的糟坊、肉铺、南北杂货店,张琪的“生生堂”药铺、陈伯良药铺、毕家药铺及胡嗣君药铺兼“协作”邮政代办所,还有“陈中兴”铁匠铺、任光发烟铺、金盛意饭铺、周章保糟坊、肖家猪仔行及陈官娣的胡家花生铺等等,所以乡绅们改地名为“十里铺”。
范文二:以安徽地名命名的军舰
给军舰取名,我们海军有规范的命名条例。巡洋舰:以行政省(区)或 直辖市 命名。例如:建国初的 重庆号巡洋舰 (当时重庆还是直辖市),而其具体命名规定如下:核子动力潜舰是以「长征」加序号命名;传统动力飞弹潜舰以「远征」加序号命名;传统动力鱼雷潜舰是以「长城」加序号命名;巡洋舰是以行政省(区)或词组命名;驱逐舰、护卫舰是以大型与中型城市命名;反潜护卫艇(猎潜艇)以「大县」命名;扫雷舰以「大州」命名;船坞登陆舰、战车登陆舰以「大山」命名;步兵登陆舰以「大河」命名;辅助船舰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东油、北标、海捞)再加序号命名。“蚌埠舰”之前,已经有很多军舰以安徽地名命名了。
罗列一下安徽名军舰家底,如有不完善之处,请补充。
序号
种类
舷号
舰名
级别
型号
制造厂商
服役时间
归属舰队
1
导弹驱逐舰
132
合肥号
旅大I级
051Z型
中华船厂
1979年
东海舰队
2
导弹护卫舰
525
马鞍山号
江凯级
054型
沪东船厂
2005年
东海舰队
3
导弹护卫舰
536
芜湖号
江湖III
053H2型
沪东船厂
1987年
北海舰队
4
导弹护卫舰
539
安庆号
江卫级
053H2G型
沪东船厂
1993年
东海舰队
5
导弹护卫舰
540
淮南号
江卫级
053H2G型
沪东船厂
1993年
东海舰队
6
导弹护卫舰
541
淮北号
江卫级
053H2G型
沪东船厂
1993年
东海舰队
7
导弹护卫舰
542
铜陵号
江卫级
053H2G型
沪东船厂
1993年
东海舰队
8
导弹护卫舰
568
巢湖舰
江凯II级
054A型
黄埔船厂
2007年
东海舰队
9
导弹护卫舰
570
黄山号
江凯II级
054A型
黄埔船厂
2007年
东海舰队
10
扫雷舰
804
霍邱号
涡藏级
082II型
求新船厂
2005年
东海舰队
11
扫雷舰
832
桐城号
T-43级
6610/05改型
黄埔船厂
1982年
东海舰队
12
扫雷舰
833
当涂号
T-43级
6610型
黄埔船厂
1982年
东海舰队
13
坦克登陆舰
909
九华山号
玉亭级
072-II型
中华船厂
2000年
东海舰队
14
坦克登陆舰
911
天柱山号
玉亭II级
072-A型
大连船厂
2003年
北海舰队
15
导弹护卫舰
933
凤阳号
济阳级
埃文代尔船厂
1972年
168舰队
16
新一代轻型导弹护卫舰
582
蚌埠号
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例如:武汉号驱逐舰;
护卫舰:以 中小城市 名。例如:巢湖号护卫舰;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例如: 微山湖号补给舰 ;
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例如:长征4号攻击核潜艇;
常规导弹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
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
扫布雷舰:以“州”命名;
猎潜艇:以“县”命名;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例如: 昆仑山 号登陆舰;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
训练舰:以人名命名。例如:郑和号远洋训练舰。
辅助船艇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东油、北标、海捞)再加序号命名
范文三:以地名命名的元素名称浅谈
作者:周定国
在全世界1lO种元素大家族中,据统计,有21种元素名称命名是与地名有关的。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元素联合会(IUPAC)的规定,作为国际性术语的元素名称一律采用拉丁文拼写。按采纳地名所指范围大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1.以大洲命名:如americium(镅)、eumpium(铕)。
2.以国家名称命名:如cuprum(铜)、francium(钫)、gallium(镓)、germanium(锗)、polonium(钋)和ruthenum(钌)。
3.以地区名称命名:如californium(锎)、scandiun(钪)和thulium(铥)。
4.以城市或市镇名称命名:如berkelium(锫)、darmstadtium(链)、erbium(铒)、hafnium(铪)、holnium(钬)、lutetium(镥)、rhenium(铼)、terbium(铽)、yttebium(镱)、yttrium(钇)。
镅(Am)拉丁文拼写为americium,汉语拼音读音为méi。为放射性金属元素。银白色、有光泽,质软而韧。
1944年底,美国化学家G.T.西博格、R.A.詹姆斯、L.0.摩根和A.吉奥索通力合作,在核反应堆中由钚一239(原子序数94)人工合成出镅一241同位素。这一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的原子序数为95,在周期表上正好位于以europium为名的原子序数为63的下方,同时考虑到新元素正巧是在美洲发现,故科学家考虑以美洲拉丁文拼写命名为americium。美洲这一洲名是以继哥伦布之后航行到达美洲的意大利探险家亚美利哥·维斯普奇(AmerigoVespucci,1452~1512)名字命名的。America是Amerigo一名作地名用的拉丁文拼写。
锫(Bk)拉丁文拼写为berkelium,汉语拼音读音为péi。为周期表Ⅲb族锕系人工合成元素。1949年底,在美国加州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科学家S.G.汤普森、A.吉奥索和G.T.西博格教授在该校152厘米回旋加速器中用氦离子轰击镅-24l发现了元素锫。
科学家为纪念这一新元素在伯克利的发现,以城市名作为新发现元素名。伯克利是座位于旧金山湾东北岸拥有12万人口的大学城,建于1868年的加利福尼亚大学该校本部设此,由于该校优秀人才辈出,校友中已有超过1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在美国高校中享有盛誉。伯克利在海外华人界也译为伯克莱,该市是为纪念爱尔兰哲学家、美国教育事业先驱者乔治·伯克利(GeorgeBerkeley,1685—1753)而以其姓氏命名之。
锎(Cf) 拉丁文拼写为Californium,汉语拼音读音为kāi。为周期表Ⅲb族锕系放射性金属元素。继1949年底发现元素锫不久,1950年,S.G.汤普森、K.小斯特里特、A.吉奥索和G.T.西博格等四位科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用152厘米回旋加速器用氦离子轰击锔-242又发现了元素锎。教授们这一次以加利福尼亚大学名也就是州名的拉丁文拼写命名新发现元素。加利福尼亚此名本身据考证是源于一部描写名叫加利福尼亚天堂岛的西班牙小说。
铜(Cu)拉丁文写作cuprum,汉语拼音读音为tóng。为原子序数29的金属元素。是电和热极优良的导体。古罗马人最初使用的这种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地中海的塞浦路斯,故将铜称为“塞浦路斯金属”。古罗马人将塞浦路斯岛名Cyprus后缀-us换为拉丁文后缀-ium即为cyprium,成为铜金属名称,拉丁文意思为“从塞浦路斯来的矿物”。后来又传讹为cuprum。而实际上塞浦路斯(Cyprus)这一岛国名经考证来源于希腊语,本身就是“铜”的意思。
钅达(Ds)【应为鐽,字库里面没有原字,只好“拼写”,后面也有这种情况。】拉丁文拼写为darmstadtium,汉语拼音读音为dá。据有关媒体介绍,2003年2月德国黑森州城市达姆施塔特重离子研究所宣布,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已接受他们的提议,以达姆施塔特(Darmstadt)这一城市名来命名最早由该所科学家发现的第110号元素,称其为darmstadtium①。【元素名称已由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公布】自此,该元素被正式承认并纳入元素大家族。黑森州达姆施塔特城市是由Darm(小河名)+stadt(城市)构成,德语意为“达姆河流经的城市”。
铕(Eu)拉丁文拼写为europium,汉语拼音读音为yǒu。为原子序数63的金属元素。1892年,E.A.德马尔赛发现该元素并以Europe(欧罗巴)命名。欧罗巴这一洲名在拉丁文、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都拼写为Eumpa,在英语中拼为Eumpe。据考,欧罗巴此词在腓尼基语和亚述语中,意为“日落之地”,反之,亚细亚意为“日出之地”。
钫(Fr)拉丁文拼写为francium,汉语拼音读音为fāng。1939年,法国科学家M.佩雷在研究锕-227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钫。为了纪念他的祖国法兰西,将原子序数87的元素命名为francium。而如今法兰西(France)国名拼写是从拉丁文Francia演变而来,名称源于日耳曼语,原意为“自由的”。
镓(Ga)拉丁文拼写为gallium,汉语拼音读音为jiā。为原子序数31的金属元素。1875年,法国科学家P.E.勒科克·德·布瓦博德朗在研究从闪锌矿分离出来的物质时,观察到镓的主要光谱线,从而发现了镓元素。他第一个证实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铝的下方“类铝”元素的存在。布瓦博德朗以他祖国法兰西古称高卢(Gaul)的拉丁文拼写命名之。公元前5世纪,今法国境内大部分为高卢人(当地凯尔特人的自称)所居住,故学者将这一地区称为高卢(Gaul)。
锗(Ge)拉丁文拼写为germanium,汉语拼音读音为zhě。为原子序数32的元素。有单方向导电的性能,是重要的半导体。1886年德国化学家温克勒尔发现了门捷列夫在其周期表中早已预测了的元素。他用日耳曼这一名称来命名这一元素,以表示他爱国之感情。日耳曼(German)此词在欧洲历史上也是古罗马帝国对居住在波罗的海南岸居民的称呼。
铪(Hf)拉丁文拼写为hafnium,汉语拼音读音为hā。1923年,荷兰物理学家D.科斯特和匈牙利裔瑞典化学家G.C.de赫维西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实验室里经分析挪威和格陵兰锆石的X射线光谱中发现了铪。两位科学家以发现这一化学元素所在地点哥本哈根的拉丁文名称Hafnia命名之。哥本哈根英语惯用名为Copenhagen,其官方语言丹麦语写作Kobenhavn,意为“商人的港口”。其拉丁文拼写Hafnia是由丹麦语哥本哈根后半段“港口(havn)”拼写中的浊辅音v改为清辅音f加指地词尾-ia构成的。
钬(Ho)拉丁文拼写为holmium,汉语拼音读音为huǒ。l878年J.L.索里特和M.德拉冯腾用光谱法发现了钬。1879年瑞典科学家P.T.克莱夫也独立地发现了钬。克莱夫怀着对他的出生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的无比敬意,以拉丁文名称Ho1mia命名这一新发现的元素。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由stock(木头)和holm(岛)组成,意为“木头岛”。拉丁文名称Holmia是由地名后半段holm(岛)+指地词尾-ia构成。应该说,钬元素和铪元素其拉丁文命名构思意念是全面一致的。
镥(Lu)拉丁文拼写为lutetium,汉语拼音读音为lǔ。该元素是由奥地利化学家C.A.冯韦尔斯拔和法国化学家G.于尔班在1907-1908年各自独立发现的。法国化学家于尔班为了表示对自己出生城市巴黎的敬意,决定以巴黎古称琉提喜阿(Lutetia)来命名这一新发现元素,后被化学界广泛地采用。Lutetia其词根lut在高卢语中意为“沼泽地”,因今巴黎圣母院所处的斯德岛为低洼地而得名。
锰(Mn)拉丁文拼写为manganese,汉语拼音读音为měng。在古罗马时代,古罗马大科学家、作家老普利尼在他《博物志》中把古希腊思想家泰利斯的马格尼斯(magnes)与另一种矿物搞混了,他把后者即另一矿物也称做源于小亚细亚的地名马格尼西亚的“马格尼斯”。在中世纪,人们手抄普利尼著作,又将普利尼搞混了的马格尼斯(magnes)传讹为manganese。1774年,瑞典化学家
C.W.舍勒在研究软锰矿时确认锰是一种元素;同年,他的同事甘恩(Johan GonliebGahn)从软锰矿中分离出这一金属。科学家对该金属以及金属元素命名时,采纳了manganese这一拼写,汉语名称定为“锰”。显而易见,锰这一元素名称(manganese)是小亚细亚地名马格尼西亚的搞混又传讹的产物。
镁(Mg)拉丁文拼写为magnesium,汉语拼音读音为měi。在古代,在古希腊马格尼西亚地区发现了另一种白色的矿物,为了与黑颜色的矿物“马格尼斯”相区别,古罗马人把这种矿物称为白马格尼西亚(magnesiaalba)。1831年,法国化学家A.比西(AntoineBussy)从一种与白马格尼西亚有关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另一种金属,遂将其命名为镁(magnesium)。为此,镁这一金属元素得名于古地名“马格尼西亚”。需要向读者作进一步交待的是,在古代小亚细亚地区,有三处以马格尼西亚命名的地名,为此锰、镁两金属元素名称究竟源于哪一地名有待进一步考证。
钋(Po)拉丁文拼写为polonium,汉语拼音读音为pō。为原子序数84的放射性金属元素。是1898年夏天,居里夫妇在研究沥青铀矿的放射性,用放射化学分析方法发现的第一个元素。富有爱国热情的玛丽·居里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Poland),而将新发现的元素用拉丁文命名为Polonium。波兰在斯拉夫语中意为“平原”,因该国境内在地形上大多为平原而得名。
铼(Re)拉丁文拼写为rhenium,汉语拼音读音为lái。为原子序数75的元素。1867年,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表》曾预言有化学性质与锰相近的新的元素。1925年,德国化学家I.诺达克、W.诺达克和O.C伯格经实验发现了这一新元素。他们以德国著名莱茵河命名新发现的元素。众所皆知,莱茵河德语拼写为Rhein、荷兰语拼写为Rijn、法语拼写为Rhin、而常见的英语拼写为Rhine,考虑到是元素名称,科学家采纳该河流古老的拉丁文拼写Rhenus,去掉词尾us,加拉丁文名词构词后缀-ium构成rhenium。据考,莱茵河此词源于古高德语,意为“流水”。
钌(Ru)拉丁文拼写为ruthenium,汉语拼音读音为liǎo。为原子序数44的元素。1844年,俄国化学家K.K.克劳斯通过实验证实了这一稀有金属元素的存在。而早有1828年俄国另一位化学家
G.W.奥桑对其发现,但当时尚未定论的铂系元素以其祖国名称命名为ruthenium,克劳斯同意这一命名。罗塞尼亚(Ruthenia)是俄罗斯这一国名的拉丁文拼写。
钪(Sc)拉丁文拼写为scandium,汉语拼音读音为kàng。为原子序数21的元素。1879年,瑞典化学家L.F.尼尔松在稀土矿硅铍钇矿和黑稀金矿中,发现了氧化钪。同年底,另一位瑞典科学家P.T.克莱夫鉴定钪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硼元素。据调查,在斯堪的纳维亚许多重稀土矿中含有少量钪。瑞典化学家同选择这一元素发现地区斯堪的纳维亚的古称Scandia以命名新的元素。斯堪的纳维亚及其古称斯堪的亚都源于条顿语skadino,意为“黑暗的”。因该半岛地区近北极圈,一年多有很长季节不见阳光,故名。
铥(Tm) 拉丁文名称为thulium,汉语拼音拼写为diū。为原子序数69的稀土金属元素。1879年,瑞典科学家P.T.克莱夫同时发现了铥和钬,他以斯堪的纳维亚的又一古称命名铥的氧化物为thulia。严格地说,图勒(Thule)只是古欧洲人对欧洲最北部地区的泛指而已,在地理概念和范围上比较模糊。实际上,以这种不确定范围的地名来命名元素倒反而平添元素命名上的一份魅力。
钇(Y)拉丁文拼写为yttrium,汉语拼音读音为yǐ;
铽(Tb)拉丁文拼写为terbium,汉语拼音读音为tè;
铒(Er)拉丁文拼写为erbium,汉语拼音读音为ěr;
镱(Yb)拉丁文拼写为ytterium,汉语拼音读音为yì。
1794年,芬兰矿物学家约翰·加多林从瑞典于特比(Ytterby)采石场矿石中分离出钇土(yttria),钇土是首次发现的稀土金属氧化物。1843年,瑞典化学家矿物学家莫桑德尔(CarlGustav Mosander)在研究稀土过程中,将钇土分成三种“稀土”。对其中之一,他沿用了yttria这一名称,又根据于特比(Ytterby)这一地名,将另两个分别命名为terbia和erbia。1878年,瑞士化学家马里尼亚克(JeanCharles cleMarignac)在莫桑德尔称为erbia的稀土矿石中又发现并获得另一新的“稀土”。马里尼亚克也仍然根据于特比这一地名将第4种稀土命名为vtterbia。不久,科学家们终于在上述每一种稀土中都发现了一种新的金属元素,它们相应地被命名为“yttrium”(钇)、“terbium”(铽)、“erbium”(铒)和“ytterbium”(镱)。为此,在瑞典这样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村镇于特比竞有机会在元素周期表占有4个席位,获得如此至高的殊荣纯属一定偶然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三个以地名命名的元素名称一度成为周期表中的匆匆过客。随着历史岁月流逝它们尽管如今已销声匿迹。但从以地名命名的元素角度来审视,仍然有必要予以介绍一番。
1801年,英国化学家哈奇特(Charles Hatehett)从一块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岩石中探测到了第41号元素,为纪念这块奇特的矿石是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哈奇特十分大度地将它命名为“钶”
(Columbium)。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在诗文中常将美国称作哥伦比亚(Columbia)。
翌年,瑞典化学家G.埃克贝里(GustafEkeberg)发现了元素钽。由于钶和钽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当时化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同一种元素。即使是同一种元素,按照国际上惯用的优先发现权应采纳哈奇特的命名。但是,在当时化学界权威人士瑞典科学家贝采利乌斯的把持下,在1814年一次国际化学家会议上,会上对“钶”投了反对票,而通过了以古希腊神话坦塔罗斯名字命名的“钽”(tantatum)。以后几十年内,通过欧洲化学家们不懈的努力在这一方面又取得新的突破。1845年,德国化学家H.罗瑟(HeinrichRose)认为尽管钶和钽这两种元素十分相似,但它们仍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然而,这次罗瑟也没有采纳哈奇特的名称“钶”,而将本属于“钶”名称的元素命名为铌(niobium)。罗瑟以古希腊神话中尼俄柏(Niobe)名字命名的,而尼俄柏她是吕底亚国王坦塔罗斯(钽)的女儿。此事引起了美国化学界同仁们的极大不满,在以后长达一个世纪时间内,此元素名称欧美各行其是,在美国称“钶”,而在欧洲称“铌”。然而一个元素总不能长期存在两个名称,因为这给学术交流带着诸多不便。在1949年一次国际化学家会议上,许是欧洲人多势大,终于通过了以“铌”作为该元素的正式名称。从此之后,美国失去了以“钶”命名该元素的至高荣誉,而元素周期表上则失去了一个以地名命名的元素名称。
另外两个曾以地名命名的元素也经历了一番曲折有趣的过程。
截至1925年,除了4个元素以外,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已被发现了。这当中有2个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为第43号和第61号,他们在元素周期表的左右上下都为稳定元素,因此,化学家们认为找到它们应不该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吧!
欧美化学家们经过尽力搜索,发表论文报告以证明自己已找到和发现这2个元素。1925年有3位德国化学家宣布已发现第43号元素,并将它以拉丁文命名为“masurium”(钨)。这一名称源于当时属于东普鲁士的马祖里地区(Masuria)名称。如今归属波兰东北部,波兰语写作马祖里(Masury)。钨在元素周期表带着“?”列上了15年之久,因为需要进一步的论证才能登上这一宝座。
1926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化学家们相继宣布他们探测到第61号元素。美国化学家迫不及待地以拉丁文将其命名为“illinium”(钅尹),名称来源于美国伊利诺伊(Illinois)这一州名。意大利化学家们用翡冷翠(Firenze)的拉丁文拼写命名为“florentium”
(钅弗)。需要向读者交待的是,佛罗伦萨是意大利著名城市翡冷翠的拉丁文拼写,也是当今英语习惯拼写。为此,美国化学家们竟采取先斩后奏手段将带有“?”的“钅尹”列入他们周期表中。
后来经进一步查明,以地名命名的第43号元素钨(masurium)和第61号元素钅尹(illinium)或
钅弗(florentium)它们都属放射性元素,在地球上并不天然存在。后来,美国科学家们通过核反应才将它们制造出来,这就是今天元素周期表上的第43号元素锝(technetium)和第61号元素钷(promethium)。
钅黑,hassium缩写为Hs。也称108号元素unniloctium,缩写为Uno。一种用人工方法产生的铀后元素。1977年8月,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建议,1997年8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考虑到该元素是在联邦德国达姆施塔特的重离子研究所合成和分离获得的,而重离子研所位于德国黑森州,故将该元素重新定名为hassium
钅土,dubnium缩写为Db。也称105号元素unnilpentium,缩写为Unp。曾称钅罕(Ha)或钅坡(Ns)。周期表Vb族人工合成放射性超铀元素。对105号元素(Unp)的发现,苏美科学家有争议。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在完成进一步实验后,将该元素定名为nielsbohrium(钅坡)。1970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科学家合成出105号元素的同位素260,为纪念核裂变发现者O.哈恩教授,故将该元素定名为hohnium(钅罕)。1977年8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该元素的名称为105号元素(Unnilpentium);1977年8月,该会充分考虑到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在获得该元素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而将该元素重新定名为dubnium。
网上找的图片,把符合要求的元素找了出来,看起来直观些
*周定国教授是全国科技名词委外国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委员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syyj200501025.aspx
文章发表于《科学术语研究》(季刊)2005年第7卷第1期
PS:文章是万方数据下载的,转换格式时出现部分乱码,打印后对照进行修改。
范文四:以蒙古语命名的地名
张贤达 整理
据《长春市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介绍,长春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山水名除了满语,还有蒙古语。现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作简单介绍。
布海:镇名、火车站名。位于德惠市境内,通火车后建站,名为“乌海站”,后来转音“布海”,汉语意思不明。
哈拉海:镇名。位于农安县境内,系一位蒙古族人名,以人名称地名。另有一说,“哈拉海”也叫“哈哩海”,指荨麻类植物。
架苏台: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全称“架格苏台”,因流传年久简化为“架苏台”。“架苏”意为“鱼”,“台”意为“有××的地方”。
喇嘛营子:屯名。位于农安县境内。当地清代有座喇嘛庙,故名。
库尔金堆: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清朝顺治初年在该地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蒙古族人呼之“库尔金堆”,故名。汉语意思是“斑纹”。
韩达营子: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传说郭尔罗斯前旗卡拉木公,赐婿韩达一块游牧地,韩达招佃开垦,佃民以其名称地名。
卜尔墩: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意为“绿洲”。
八里营子: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传说清朝道光初年,该地居住蒙古族牧主,汉人尊其为“包八老爷”。形成村落后,当地人就称这里为“包八老爷营子”,后省略其姓,呼为“八里营子”。
巴吉垒:镇名。位于农安县境内。据《农安县志》记载,有一位叫巴吉的人曾在此带兵。
敖宝图上坎: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意为“泉水旺盛的山梁”。
好来宝:村名。位于农安县境内,意为“葫芦把”。
虎市:地名、火车站名。位于德惠市境内,意为“芦苇草”。
范文五:以数字命名的植物
以数字命名的植物
半枝莲、一品红、一叶兰、一串红、二叶葎、二月兰、二乔玉兰、二色金花菊、三棱箭、三色堇、三药槟榔、四照花、四季桂、五味子、五针松、五色椒、五色梅、六月雪、七星草、七姐妹、七叶莲、八仙花、八角金盘、九重菊、九叶酢浆草、九里香、十样锦、十大功劳、百合花、百日红、千金榆、千日红、万寿菊、万年青。
中草药(以数字命名)
一见喜、二宝花、三棵针、四季青、五味子、六月雪、七星剑、八角莲、九月菊、十姐妹、百日红、千年健、万年青
我国花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其名称也很有趣。
以数字为首命名的有:半边莲、一串红、二月兰、三色堇、四季报春、五针松、六月雪、七月菊、八角金盘、九里香、十姐妹、百日草、千日红、万寿菊等。
以色彩为首命名的有:红鸡蛋花、黄杨、兰花、白玉兰、黑心菊、绿萝、紫罗兰、金桔、银柳等。
以味觉为首命名的有:甜叶菊、酸梅、苦皮藤、辣椒花、香绣球、臭牡丹等。
以景物为乎命名的有:天竺、地柏、山丹、水仙、海棠花、岩桂、石榴、花叶芋、草莓等。
以动物为首命名的有:雀舌黄杨、龙舌兰、虎刺梅、象牙红、骆驼刺、马蹄莲、狗尾红、凤眼莲、鸳鸯藤、蝴蝶花、杜鹃花、金鱼草等。
以地名为首命名的有:欧洲丁香、美国凌霄、非洲紫罗兰、华东山茶、云南樱草、兰州百合、广东万年青等。
以气象为首命名的有:日照花、月季花、云片草、晴雨花、雨久花、风信子、雪松、春兰、夏水仙、秋海棠、冬青等。
以形象命名的有:美人蕉、喇叭花、太阳花、鸡冠花、蟹爪兰、倒挂金钟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盘点以数字命名的九江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