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里来土里去风雨无阻
麦花香 遍地栋梁
那三个字加你们那里的特产
齐白石生平简介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生平简介详细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一八六三年冬月二十二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
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
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
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
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1899年,拜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学习诗文。
同年刊第一套印谱《寄园印存》,印学丁敬、黄易,规矩精密,可以乱真。
1900年,居住于莲花峰下梅公祠,自称“百梅书屋”,并在院内盖一小屋,名“借山吟馆”。
致力于绘画、作诗。
1902年,应夏午诒邀请,赴西安教画。
在西安结识樊樊山,尽观樊所藏八大山人、金农等名家书画。
是年,其花鸟画风一变,走上写意画路径。
1903年,从西安到北京,结识曾熙、李瑞荃等,期间夏午诒拟向慈禧太后推荐齐白石做内廷供奉,坚辞之。
夏天,从北京过上海,回湖南,此为“五出五归”的第一次远游。
1904年,随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闿运为其作序。
1905年,赴广西,游桂林。
与蔡锷、黄兴相识。
1906年,春节后,过梧州经广州到钦州,郭葆生留其教画。
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
用功作画,其间常为郭代笔。
秋,回湘潭,以教画薪金购置旧屋并数十亩水田。
1907年,春夏之交,再赴钦州,游肇庆、端溪。
冬,回湘潭。
1908年,春天即赴广州。
是年,仅回湘潭小住几天,其余时间皆在广州度过。
1909年,在广州过春节,后去钦州。
初夏赴上海,以卖画为生。
夏秋之间,游苏州。
往南京拜访李梅庵,为其治印三方。
10月返回湘潭,至此结束“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
其后在家乡葺“寄萍堂”,开始8年的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
对八大山人、石涛的花鸟画多所取法,画笔更见简练,但草虫写生,多工致,间或以写意出之。
书法学金农,得其神髓。
1917年,为避土匪之扰赴北京。
正赶上“张勋复辟”,匆匆去天津避难。
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
期间和老朋友樊樊山、夏午诒、郭葆生等往来甚密。
并结识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等。
其中与陈师曾订交,对晚年齐白石有极大影响。
是年冬,离京返湘,乡居一年。
1919年,与胡宝珠结婚,从此定居北京。
1923年,陈师曾在南京病逝,数次题诗痛悼好友。
1925年,春,大病,人事不知七昼夜。
卧病榻月余,停止作画、刻印。
梅兰芳正式拜师学画。
1926年,母亲、父亲相继去世。
两度停止作画、刻印。
1927年,应林风眠邀请,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28年,印行《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手写本影印) 1933年,印行《白石诗草》(八卷铅印本) 1936年,游四川。
在川结识黄宾虹。
1937年,听信长沙舒贻上算命说,用瞒天过海法,自署77岁。
是年7月,北平沦陷,心情悲愤,轻易不见客。
1940年,农历正月,妻陈君春去世,撰《祭陈夫人》文。
为反抗日寇及汉奸的骚扰索画,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白,谢绝见客。
1944年1月,继室胡宝珠病故。
6月,拒绝北平艺专配给用煤。
1946年,抗战结束,复又在琉璃厂挂润格,恢复卖画刻印。
10月,去南京、上海办画展,200多张画全部卖出,带回一捆捆“法币”,如同废纸,竟买不到10袋面粉。
1949年1月,北平解放。
参加**总理招待宴会。
为**刻石印两方。
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4月间,曾和**共进晚餐,**作陪。
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
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冬,为《人民日报》画《和平鸽》1951年2月,画作10余幅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用三天时间,为北京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创作丈二巨幅《白花与和平鸽》。
同年,多次创作题为《和平胜利》《和平万岁》的作品。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
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
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扩展资料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
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
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
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
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
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渊明...
张骞的生平简介
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武帝时期探险家,公无前2世纪时,中国受到来自北面和西面山区匈奴部落的侵扰。
他们攻打中国的农民,掠去他们的牲口,并且试图鼓动人们反对中国的统治。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前往大月氏国(现今中亚阿姆河流域)。
他的使命是帮助该地区人民起来抵抗侵略者。
后张骞被匈奴族捉去囚禁了11年,但他获释后再度前往中国以西的地方探险。
他的旅行路线经过阿富汉,直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的撒马尔罕。
当时尚无人到过中国以西这么远的地方。
因此,张骞给皇帝带回了中国第一次听到的关于印度、中东以及欧洲诸国的消息。
后来是中国商人带着丝绸和玉石,沿张骞所经过的路线,翻山越岭来到中国西北并穿过了戈壁沙漠。
这条路线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鲁迅生平故事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
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
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
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
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
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
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
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
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
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
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1898年,18岁的鲁迅,揣着慈母多方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了家乡,到异地去寻求新的出路。
他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入路矿学堂。
在求学期间,鲁迅开始接触物理、数学、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并阅读外国文学与科学著作。
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更给他带来了一阵惊喜,他从《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论学说里,接受了一种自强、自立、自主的人生哲学,同时强烈地感受到在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华民族的危机。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两年后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希望毕业以后回国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
在仙台,他虽然也遇到了像教解剖学的藤野严九郎先生那样关心自己的老师,但也不时受到歧视;特别是有一次课堂里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看到一个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旁边竟站着一群中国人在围观。
鲁迅受到极大刺激,由此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改变中国第一要著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
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
他和朋友们热烈地讨论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并于1903年、1907年、1908年公开发表了第一批论文,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呼唤“精神界之战士”。
鲁迅于1909年回国后,一直在痛苦地思索,沉默了将近十年。
直到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才在朋友的鼓动下,提笔写了《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
这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小说通过一个“狂人”之口,对几千年的旧传统提出了大胆的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动,鲁迅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了多篇小说,后来编为《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
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
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
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
《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
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
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
包拯的事迹和简介
包拯(公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官僚家庭。
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天圣朝进士。
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
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
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
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裕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
后卒于位,谥号“孝肃”。
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
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
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
生平事迹 包拯,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 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父母遗弃,由包拯大嫂带养成人,这不符合历史实际。
事实上,包拯的幼少年时代,深受父母宠爱和教养。
) 官场生涯 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
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 劾包拯“素少学问”。
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
欧阳修其实不是贬低包拯,而是认为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应该给他以 更合适、恰当的官职。
包拯的青少年时代,也曾刻苦读书,所以在他二十九岁时,终于考中了进士甲科。
按照宋朝规定,考取进士之后,便可以做官。
包拯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
但包拯认为父母亲年事已高,应该尽孝奉养双亲,因而请求回到安徽,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
但是,父母亲希望儿子在自己身边,包拯便决定辞职回家,在家孝敬父母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仍不想离开故土。
当时,这种封建孝道,受到家乡人的称道。
近年,安徽合肥发现了一块包拯为父亲包令仪立的神道碑。
碑上阴刻篆书“宋故赠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
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贵文物,又是他力尽孝道的见证。
由于家乡父老的劝告,包拯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灵地,到天长县(今安徽天长)任知县。
这时,包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又出知端州(今广东肇庆)。
端州出产一种有名的砚台,叫端砚。
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
由于当地官吏和豪绅等层层加码克扣,端砚的产量虽多,却变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
包拯下令豪强官吏,不得贪污,只能按规定数量,向朝廷进贡。
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想要一方端砚。
或许由于包拯这种铁面无私的性格,被大臣们赏识,所以朝廷于庆历三年(1043年)将包拯调到首都开封。
这是自从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
包拯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当时,监察御史虽然没有多大实权,但对包拯来讲,却十分重要。
这是因为,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并且可以对于朝廷各个方面,尤其是用人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实际上,包拯在任监察御史期间,确实对北宋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批评和改进办法,并且还曾出使契丹(辽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庆历六年(1046年)夏,包拯调任为三司户部判官。
当时的三司是中央财政机构,户部掌管全国户口、两税等,户部判官协助三司使的工作。
不久,包拯先后担任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转运使负责一路(相当于省)的财政、监察等行政事务。
在地方,包拯十分重视体察民情,要求朝廷让百姓休养生息而安居乐业.两年之后,包拯被召回开封,提升为户部副使。
在此期间,他曾前往河北解决军粮问题,又曾到陕西解决运城(今属山西)盐业问题。
在河北,他奏请用作养马的田地,还给地方和农民。
在运城,他改革盐税法令,以便利于商贩经营盐业。
出色的工作,利国利民的成效,使包拯在皇祜二年(1050年)被擢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
天章阁是存放朝廷图书文献的地方,待制之衔,有名而无权。
包拯又叫包待制,不过是对他的尊称。
然而,知谏院即兼任谏官之职,却十分重要。
谏官的任务是向皇帝进谏朝政的弊端,它可以涉及朝政的所有方面.在包拯兼任谏官期间,不但对横行不法的权臣屡次抨击,而且对时政的许多方面,提出了革新建议。
可惜的是,两年之后,包拯改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这也是个虚衔(从此人们又称他为包龙图),并且又一次离开京城,到河北、庐州、池州(今安徽贵池),江宁(今江苏江宁)等地任地方官。
直到至和三年(1056年)才回到京城,任开封府尹。
嘉祜四年(1059年),包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等官职,上升为当时重臣。
第二年升任三司使和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之职。
但是,年过六旬的包拯,这时已经夕阳西下。
嘉祜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五日,包拯病死在开封。
仁宗皇帝到包拯家中向包拯最后一别,追认他为礼部尚书,赐谥“孝肃”,所以包拯死后又叫包孝肃。
他晚年在家里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戒廉家训》道:"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
"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过去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
元杂剧已有《陈州粜米》等作品。
...
弘法寺本涣大师生平介绍
本焕法师 开放分类: 佛教、和尚、画家陈国剑作品、肖像绘画、工笔国画 目录 ? 人物简介 ? 皈依佛门 ? 苦心求法 ? 爱国情怀 ? 南粤传法 ? 佛光普照 人物简介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 本焕禅师,俗姓张,名凤珊,学名志山,法名本焕,湖北小新州县张湾人。
公元一九零七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出生于四代务农之家,母亲彭氏却是当地望族大闺秀,勤劳贤淑,善于教育儿女。
凤珊排行第四,上有一位姐姐、两位兄长,下有弟妹各一。
虽家境贫困,父母仍咬紧牙根,供凤珊读六年私塾。
七岁就读时,父母为他取了个学名“志山”,想让这个聪明的儿子读书识字,光耀山村门庭。
岂料,当小志山读到第四年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和兄长艰难的供他继续读书。
读完六年私塾,他通文达理,人称“小先生”,可是家境太穷困了,大姐已出嫁,兄长常年在外跑生意,弟妹夭折了,家里只剩母子俩相依为命了。
自小就养成勤劳、憨厚、纯朴的优良品德。
母亲晚年奉斋信佛,店里供着菩萨像,志山也去拜佛,她经常叫志山读经书。
久而久之,志山受到佛的潜移默化,明白学佛可以“端正行为,澄清妄念,转迷为悟,明心见性”。
想起自己学名不是要志在山么,就回去跟母亲、兄长商量,要出家,虽遭反对,却立意出家。
皈依佛门 二十三岁那年,志山径直到镇上的报恩寺出家,传圣和尚高兴的说:“我早看也看出你与佛有缘,今天你果然出家了,说明你有佛缘,成熟了。
”遂收为徒弟,法号本幻,后来觉得此徒悟性高,慧根焕发,必能济惠众生,又改名为本焕。
由于他刻苦修学,自觉辛勤劳动,每天早起打扫庙子,挑水劈柴,后敬香,习禅,不怀杂念,做到身在佛门,心在佛门,立志成为追求智慧解脱的修行者。
如此一来,不仅得到师父的喜爱,还得到经常到庙上拜佛供养寺庙的万遐进女居士的喜爱。
万居士乐善好施,是当时湖北省主席万耀的姐姐,当地僧俗称她为万大姑太。
姑太认为本幻在这小庙里,由于当地深通经文的僧人不多,难于帮他深造。
于是资助并介绍他到武昌宝通寺受戒。
苦心求法 一九三零年农历二月,本焕到了武昌宝通寺。
以圆净的身心,从持松和尚受具足戒。
这位博学多才的传戒师对他说:“要领悟到佛的真谛,必须经过一番苦行修炼的功夫,亲自体验,渐入佛心,没有捷径,只有苦修行,才能达到那种境界。
”并指出:“你要多走些名刹古寺,多参拜高僧大德,特别要注意持戒修行。
”本焕牢记持松和尚的话,决心在佛门做位大乘修行者,哪怕是历尽种种艰难困苦,也要寻师访道,亲自体验、苦行修炼。
正巧万大姑太来武汉探看弟弟,也到宝通寺来看本焕,听了本焕受戒后的参悟体会和志向,又慷慨解囊资助本焕去参学。
是年四月中旬,本焕从武昌乘船到镇江,步行六十多华里,到达扬州高旻寺,参拜了来果和尚。
来果和尚是湖北黄风人,欣然收下了这位同乡为侍者。
来果和尚要他手抄宋仁宗写的《赞僧赋》。
让他“好生体会什么叫僧人,怎样修行”?又跟他讲述临济宗义玄祖师的故事,鼓励他要以祖师爷为榜样,通过严格锻炼、坚持修行,日后终将成为一棵给人荫凉的大树。
后来本焕自己回忆在高旻寺修行时的情形:“昼则勤修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
”由于艰苦修行,位列来果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深得禅师器重。
一九三五年任禅堂维那,次年任堂主,重要佛事活动让他参与或主持。
曾经参加八个禅七之后,又打五个生死七,足足九十一天坚持硬坐、静坐定静不到单,以顽强的意志,通过了禅功严峻的考验。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际值三十岁的本焕一心要完成朝拜的宿愿。
此时的他,跟来果和尚修行了七年,可出任住持寺务了,但是,他在武汉完成四千多银圆化缘任务,交高旻寺采购修建寺院木料之后,从汉口乘火车北上,直达河北省保定市。
旋即由保定起香,三步一叩,五步一拜,朝拜五台。
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饿,腰酸脚痛,双膝皮开肉绽,仍虔诚叩拜,足足拜了六个月,磕了二十二万多个响头,到达了五台山。
跟着又爬上山。
从北台起,同样三步一拜一柱香,拜五个台子;五台高度均在海拔三千米以上,从东北到西南横跨达一百二十公里,如此一拜,又如此一拜,又拜了半年。
持续一年的朝拜,连头发、胡须也没有剃,究竟为什么?本焕师曰:“为持戒律,修佛性,修德性。
不潜心入禅,依佛心为心,怎能发慈悲民?不苦修行,磨炼自己,难忍能忍,怎能入道?自己不能入道,不发菩提心,又怎能发愿渡人。
”这体验是何等深刻啊! 从一九三八年开始,本焕师在五台山广济茅蓬(即碧山寺)住下,决心在这圣地苦修行十年。
当时寺院住持广慧圆寂,遂由寿冶接任方丈,本焕、法渡任监院。
寺院大小事均要管,生活又清苦,他还将手指剪开,以血为墨,恭写《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等经典,日写六百字,六个多月,共写了十九卷血经。
现在,幸存一本血经《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是由一位当年碧山寺当库管的僧人,拼着性命保存下来;于一九八七年本焕师升任光孝寺方丈时送还。
本焕师在这本血写经自序中说:“为重法故,‘但愿众生得离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怀念老农民父母墓碑对联。一生节俭!辛苦!多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