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制度(plant management systems)企业为了保证生产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而编制的一些规定和章程。一般应包括:设备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的规定,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备前期管理制度,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进口设备、重点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检修计划管理制度,设备检修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与维修的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统计、考核制度,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压力容器等特殊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和检修规程,润滑管理规范,备件管理办法等。
目录一、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二、设备管理内容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设备润滑管理(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设备缺陷的处理设备运行动态管理(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三)信息传递与反馈(四)动态资料的应用(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设备管理制度》书籍展开 一、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二、设备管理内容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设备润滑管理(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设备缺陷的处理设备运行动态管理(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三)信息传递与反馈(四)动态资料的应用(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一、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是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各大公司所属厂矿、公司都必须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规程和维护规程。
规程制定与修改的要求 1.厂(矿)首先要按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并按照设备在生产中的地位、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维护难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一般设备三个级别,以便于规程的编制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2.凡是安装在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台台都有完整的使用、维护规程。
3.对新投产的设备,厂(矿)要负责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订出使用、维护规程,并下发执行。
4.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在改变工艺前10天,生产厂(矿)要根据设备新的使用、维护要求对原有规程进行修改,以保证规程的有效性。
5.岗位在执行规程中,发现规程内容不完善时要逐级及时反映,规程管理专业人员应立即到现场核实情况,对规程内容进行增补或修改。
6.新编写或修改后的规程,都要按专业管理承包制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审批。
7.对使用多年,内容修改较多的规程,第三年要通过群众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由厂(矿)组织重新修订、印发,并同时通知原有规程作废。
8.当设备发生严重缺陷,又不能立即停产修复时,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和临时性使用、维护规程,由厂(矿)批准执行。缺陷消除后临时规程作废。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一)设备使用规程必须包括的内容: 1.设备技术性能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2.设备交接使用的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接,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3.操作设备的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4.紧急情况处理的规定;
5.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6.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二)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的内容: 1.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3.定时清扫的规定;
4.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时间)、检查人等;
5.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6.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7.安全注意事项。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贯彻执行 1.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由厂(矿)专业主管领导布置贯彻执行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规程要发放到有关专业、岗位操作人员以及维修巡检人员人手一册,并做到堆积不离岗。
2.生产单位要组织设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设备专业人员要向操作人员进行规程内容的讲解和学习辅导。
3.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厂级组织的规程考试及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生产单位每周都要组织班组学习规程,车间领导及设备管理人员,每月要对生产班组规程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抽查情况纳入考核。
编辑本段二、设备管理内容设备技术状况的管理 对所有设备按设备的技术状况、维护状况和管理状况分为完好设备和非完好设备,并分别制订具体考核标准。
各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完成上级下达的技术状况指标,即考核设备的综合完好率。专业部门,要分别制订出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到岗位。
设备润滑管理(一)对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要求: 1.各单位机动部门设润滑专业员负责设备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厂矿或车间机动科(组)设专职或兼职润滑专业员负责本单位润滑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修理车间(工段)设润滑班或润滑工负责设备润滑工作。
2.每台设备都必须制订完善的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并认真执行。
3.各厂矿要认真执行设备用油三清洁(油桶、油具、加油点),保证润滑油(脂)的清洁和油路畅通,防止堵塞。
4.对大型、特殊、专用设备用油要坚持定期分析化验制度。
5.润滑专业人员要做好设备润滑新技术推广和油品更新换代工作。
6.认真做到废油的回收管理工作。
(二)润滑“五定”图表的制订、执行和修改。 1.厂矿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必‘须逐台制订,和使用维护规程同时发至岗位。
2.设备润滑“五定”图表的内容是:
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3.岗位操作及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设备润滑“五定”图表规定,并做好运行记录。
4.润滑专业人员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润滑“五定”图表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随时注意设备各部润滑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润滑油脂的分析化验管理。 设备运转过程中,由于受到机件本身及外界灰尘、水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润滑油脂变质,为保证润滑油的质量,需定期进行过滤分析和化验工作,对不同设备规定不同的取样化验时间。经化验后的油品不符合使用要求时要及时更换润滑油脂。各厂矿对设备润滑油必须做到油具清洁,油路畅通。
(四)设备润滑新技术的应用与油品更新管理。 1.厂矿对生产设备润滑油跑、冒、滴、漏情况,要组织研究攻关,逐步解决。
2.油品的更新换代要列入厂矿的年度设备工作计划中,并经过试验,保证安全方可加以实施,油品更新前必须对油具、油箱、管路进行清洗。
设备缺陷的处理 1.设备发生缺陷,岗位操作和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即排除,并在日志中详细记录。
2.岗位操作人员无力排除的设备缺陷要详细记录并逐级上报,同时精心操作,加强观察,注意缺陷发展。
3.未能及时排除的设备缺陷,必须在每天生产调度会上研究决定如何处理。
4.在安排处理每项缺陷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明确专人负责,防止缺陷扩大。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 设备运行动态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各级维护与管理人员能牢牢掌握住设备的运行情况,依据设备运行的状况制订相应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统的设备巡检标准 各厂矿要对每台设备,依据其结构和运行方式,定出检查的部位(巡检点)、内容(检查什么)、正常运行的参数标准(允许的值),并针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特点,对设备的每一个巡检点,确定出明确的检查周期,一般可分为时、班、日、周、旬、月检查点。
(二)建立健全巡检保证体系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负责对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所有巡检点进行检查,专业维修人员要承包对重点设备的巡检任务。各厂矿都要根据设备的多少和复杂程度,确定设置专职巡检工的人数和人选,专职巡检工除负责承包重要的巡检点之外,要全面掌握设备运行动态。
(三)信息传递与反馈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巡检时,发现设备不能继续运转需紧急处理的问题,要立即通知当班调度,由值班负责人组织处理。一般隐患或缺陷,检查后登入检查表,并按时传递给专职巡检工。
专职维修人员进行的设备点检,要做好记录,除安排本组处理外,要将信息向专职巡检工传递,以便统一汇总。
专职巡检工除完成承包的巡检点任务外,还要负责将各方面的巡检结果,按日汇总整理,并列出当日重点问题向厂矿机动科传递。
机动科列出主要问题,除登记台帐之外,还应及时输入计算机,便于上级大公司机动部门的综合管理。
(四)动态资料的应用 巡检工针对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隐患,提出应安排检修的项目,纳入检修计划。
巡检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的,由当班的生产指挥者即刻组织处理;本班无能力处理的,由厂矿领导确定解决方案。
重要设备的重大缺陷,由厂级领导组织研究,确定控制方案和处理方案。
(五)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六)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各大公司机动处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做好解决设备问题的预案或者提出改进方案;
厂矿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的概念 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就是设备的日常管理。
它是从设备的计划开始,对研究、设计、制造、检验、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兼有技术、经济、业务三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涉及到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许多部门和单位,所以从宏观范围来看,设备的日常管理是社会管理。
而对使用设备的企业来说,企业的设备日常管理是一个企业范围内的微观管理。
过去设备使用部门大都只管设备的后半生(设备使用期),因为设备由基建或技措部门选型、购置进厂后,才由设备使用部门验收,开始管理到报废为止。
而目前设备的日常管理,分设备的构成期与设备的使用期两个阶段。
自制设备从计划开始到设备装配试车完毕是设备的构成期;其后一阶段直至设备的报废为使期。
设备管理的范围 一般所指的设备就是有形固定资产总称。
是设备的广义定义,它包括一切列入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指备,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是用以直接开采自然财富或把自然财富加工成为社会必需品的劳动资料。
例如化工企业的塔设备、换热设备、反应设备等。
2.符合固定资产应具备的条件。
所谓固定资产,根据中国财政部规定,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的劳动资料才能列为固定资产,即其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
在限额以下的劳动资料,如工具、器具等,由于品种复杂,消耗较快只能作为低值易耗品,不能算作固定资产。
这里所讨论的设备是指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能够将直接投入的劳动对象加以处理加工,使之转化为预期产品的设备,以及维持这些设备正常运转的附属装置。
在研究设备管理时,所讨论的设备不仅是属于固定资产的设备,也包括非固定资产设备。
例如一台压缩机,当它处于制造、装配和试验阶段是压缩机制造厂的劳动对象,而入库后待销售的压缩机是产品,直到使用单位将压缩机安装移交生产后才能算作固定资产。
但无论哪一种状态都在设备管理的范围之内。
大型综合性企业,拥有成千上万种设备,设备管理工作范围也很广。
主要是生产、运输、化验、科研等系统用的设备。
包括工艺生产设备,如塔(精馏塔、合成塔)、炉(加热炉、裂解炉)、釜(反应釜、聚合釜)、机(压缩机、分离机)、泵(离心泵、真空泵)等;机修设备,如机床(车床、铣床、磨床……);采暖通风设备;动力设备,如锅炉、给排水装置、变压器等;运输设备,如机车、汽车、桥式起重机、电梯等;传导设备,如管网、电缆等;以及化验、科研用的设备。
此外还有生活用设备,如生活用建筑物、炊事机械、医疗器具等。
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内容,主要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
企业设备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到报废;对企业的自制设备还包括设备的调研、设计、制造等全过程的管理。
不管是自制还是外购设备,企业有责任把设备后半生管理的信息反馈给设计制造部门。
同时,制造部门也应及时向使用部门提供各种改进资料,做到对设备实现从无到有到应用于生产的一生的管理。
企业设备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是指从设备的投资决策、自制费、维护费、修理费、折旧费、占用税、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到支出,实行企业设备的经济管理,使其设备一生总费用最经济。
前者一般叫做设备的技术管理,由设备主管部门承担;后者叫做设备的经济管理,由财务部门承担。
将这两种形态的管理结合起来,贯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即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综合管理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1.设备的合理购置 设备的购置主要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则。
一般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合理购置。
①设备的效率。
如功效、行程、速度等。
②从精度、性能的保持性、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
③可维修性。
④耐用性。
⑤节能性。
⑥环保性。
⑦成套性。
⑧灵活性。
2.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若将安装调试好的机器设备,投入到生产使用中,机器设备若能被合理使用,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磨损和故障,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应有的精度。
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超负荷、拼设备现象发生,使全员参加设备管理工作。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有松动、干摩擦、异常响声、疲劳等,应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设备过早磨损,确保在使用时设备台台完好,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之中。
3.设备的检查与修理 设备的检查是对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
通过修理和更换磨损、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的效能得到恢复。
只有通过检查,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并能及时消除隐患。
4.设备的更新改造 应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
包括设备更新规划与方案的编制、筹措更新改造资金、选购和评价新设备、合理处理老设备等。
5.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要使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就必须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加强巡回检查、防止并杜绝设备的跑、冒、滴、漏,做好节能工作。
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购置(租赁) 1、进入工地的机械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
2、严禁购置和租赁国家明令淘汰产品,规定不准在使用的机械设备。
3、严禁购置和租赁,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机械设备。
4、严禁租赁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没有改造或维修价值的机械设备。
二、安装(拆除) 1、机械设备已经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通过了国家或省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产品技术鉴定。
2、不得安装属于国家、本省命令淘汰或限制使用的机械设备。
3、建筑施工企业采购的二手机械设备,必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核准的机械检验检测单位出具的质量安全技术检测报告,并由使用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进行验收,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经使用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同意。
4、各种机械设备应备下列技术文件:(1)机械设备安装、拆卸及试验图示程序和详细说明书;(2)各安全保险装置及限位装置调试和说明书;(3)维修保养及运输说明书;(4)安装操作规程;(5)生产许可证(国家已经实行生产许可的起重机械设备)、产品鉴定证书、合格证书;(6)配件及配套工具目录;(7)其他注意事项 5、从事机械设备安装、拆除的单位,应依法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和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证书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机械设备安装、拆除活动。
6、机械设备安装、拆除单位,应当依照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安装、拆除活动,机械设备安装单位对其安装的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负责。
7、从事机械设备安装、拆除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当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建筑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岗位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三、验收检测 1、机械设备安装单位必须建立如下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资料档案,并在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将其存入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1)、合同或任务书 (2)、机械设备的安装及验收资料 (3)机械设备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2、机械设备安装后能正常使用,符合有关规定,和使用等技术要求。
四、使用 1、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 操作必须严格执行机械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交底。
3、 非机具工操作要追查责任者,并按公司规定处理。
五、保养 1、定期保养的目的:机械设备正确合理的使用和精心及时的维修保养,其目的在于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不应有的损坏、和不应有的机械事故。
2、 保养作业项目:清洁、润滑、调整、坚固、防腐等。
六、维修改造 1、小修:小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日常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部分拆卸零部件进行检查,修整,更换或简单修复少磨损件,同时通过检查,调整、紧固机件等技术手段,恢复设备的性能。
2、项修:项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对状态劣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目,按实际需要而进行的针对性的修理,项修时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必要时对基准件进行局部修理和校正,从而恢复所修复部分的性能和精度,以保证机械在整个大修间隔内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和正常的工作性能。
3、大修:设备大修是机械在寿命期内周期性的彻底检查,和恢复性修理,大修时,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解体,修复基准件,更换或修复全部不合用的零件,修理设备的电气系统,修理设备的附件以及翻新外观等,从而达到全面消除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复设备的规定、技术性能和精度。
七、报废的规定和要求 当设备不能大修时、没有修理的价值时。
机械安全基本要求 机械设备在规定的整个使用期内,不得发生由于机械设备自身缺陷所引起的、目前已为人们认识的各类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和对健康造成损害的职业病,避免给操作者带来不必要的体力消耗、精神紧张和疲劳。
无论是机器预定功能的设计还是安全防护的设计,都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基本途径:选用适当的设计结构,尽可能避免危险或减小风险;通过减少对操作者涉入危险区的需要,限制人们面临危险。
1.足够的抗破坏能力、良好的可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1)合理的机械结构型式。
机械设备的结构型式一定要与其执行的预定功能相适宜,不能因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机械正常运行时的障碍、卡塞或松脱;不能因元件或软件的暇疵而引起微机数据的丢失或死机;不能发生任何能够预计到的与机械设备的设计不合理的有关事件。
(2)足够的抗破坏能力。
机械的各组成受力零部件及其连接,应满足完成预定最大载荷的足够强度、刚度和构件稳定性,在正常作业期间不应发生由于应力或工作循环次数产生断裂破碎或疲劳破坏、过度变形或垮塌;还必须考虑在此前提下机械设备的整体抗倾覆或防风抗滑的稳定性,特别是那些由于有预期载荷作用或自身质量分布不均的机械及那些可在轨道或路面行驶的机械,应保证在运输、运行、振动或有外力作用下不致发生倾覆,防止由于运行失控而产生不应有的位移。
(3)对使用环境具有...
谁知机器设备使用安全流程?
一般机械设备应具有:1、生产工艺技术规程;2、设备使用维护规程;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交接班制度(多人倒班使用一台设备作业时)。
范本:普通车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禁止戴围巾、手套。
高速切削时要带好防护眼镜。
2、装卸卡盘及大的工、夹具时,床面要垫木板;不准开车装卸卡盘。
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扳手。
禁止用手刹车。
3、床头、小到家、床面不得放置工、量具或其他东西。
4、装卸工件要牢固,夹紧时可用长套筒,禁止用榔头敲打。
滑丝的卡爪不准使用。
5、加工细长工件要用顶尖和刀架。
车头前面伸出部分不得超过工件直径的20-25倍;车头后面伸出超过300mm时,必须加托架,必要时装设防护栏杆。
6、用锉刀光件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
禁止用砂布裹在工件上砂光,应依照用锉刀的方法,成直条状压在工件上。
7、车内孔时不准用锉刀倒角;用砂布光内孔时,不准用手指或手臂伸进去打磨。
8、加工偏心工件时,必须加平衡铁,并要坚固牢靠,刹车不要过猛。
9、攻丝或套丝必须用专用工具,不准一手扶攻丝架(或扳牙架)一手开车。
10、切大料时应留有足够余量,然后卸下砸断,以免切断时料掉下伤人。
小料切断时,不准用手接。
总之,科学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千百次血的教训换来的。
它既反应着人和设备的安全关系,指导人们的安全行为,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也应该不断完善;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绝不能照搬照抄。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后,就要对安全工作开展全方位的管理。
1、运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生产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落实责任和安全目标等事实具体管理。
1)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A组织的构成及职责;B安全专职机构及职责。
2)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体系A分四个层次:即公司领导、基层车间领导、班组长和岗位个人;B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责任。
3)安全生产资金保证体系 主要就是经费的提取、使用、保证等。
2、怎样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履行安全职责的自觉性。
3、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如PDCA循环管理法等)加强监督检查及考核工作。
4、安全工作总结奖惩等。
汲取经验教训,奖罚严明,不断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向前发展。
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有序进行。
监控室规章制度
监控室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操作室的管理, 确保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作, 充分发挥 其作用,特制定本规则. 监控室值班登记制度 一,监控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完成好学院赋予的安全监控任务, 及时掌握各种监控信息,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和上报. 二,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准随意离岗离位,个人需处理事务时, 应征得值班干部的同意并在有人顶岗时方可离开. 三,对监控到的盗窃作案嫌疑人,叫巡逻队员进行跟踪,及时抓获盗窃分子,确保校园 的治安稳定. 四,每天对监控的情况进行登记,并对值班登记本保留存档. 监控系统使用管理制度 一,监控人员服从值班干部的领导,认真完成保卫干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监控人员爱护和管理好监控室的各项装配和设施,严格操作规程,确保监控系统的 正常运作. 三, 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监控室. 师生员工和外来人员需到监控室查询情况和观 访者必须经值班干部同意方可进入监控室.四,不准在监控室聊天,玩耍,不准随意摆弄机器设备,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五,学院领导及部,处,系,室领导需到监控室查询情况,值班人员应及时报告值班干 部,并热情做好接待工作和给予积极配合. 六,必须保守秘密,不得在监控室以外的场所议论有关录像的内容. 发现案件线索登记存档制度 一,监控人员每天对监控录像进行翻看,发现有价值案件线索及时另存入 U 盘保留, 并作好标记,为业务部门破案提供有效线索. 二,监控人员对校园的打架,斗殴及盗窃,交通事故,火灾等录像进行另存入 U 盘存 档保留,并做好标记. 三,对处领导要求保留的录像进行另存入 U 盘,制作光盘长期存档保留,并做好标记. 设备维修登记制度 一,监控设备系统发生故障时,做好登记,应及时报保卫处. 二,对一般的设备故障,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报请学校或专业维修部门 及时维修. 三,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坚持每月的系统的维护,确保机器设备的正常运作.
单位制定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内容是什么?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一、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提高完好率、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
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安全生产制度。
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三、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做到不拖保、不失保,不带病运行,保持机械设备技术状况良好。
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构造原理和性能,做到用好、管好、保养好,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维修。
五、机械设备停驶、使用时,要做好清洁、润滑、密封和放水工作,防止锈蚀、丢失而造成损失。
六、建立健全各种机械设备的台帐和技术档案。
七、正确及时地填写各种机械设备的管理报表。
求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急用。
集团固定资产及低值易耗品管理规定 一、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集团从2008年10月1日起开始使用恩腾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或控制的,使用年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其主要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出售或其他目的。
凡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属于公司主要经营设备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应作为固定资产;对于不属于公司主要经营设备的物品,只要其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并具使用年限在2年以上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按照恩腾条码固定资产管理的编码规则结合本酒店的实际情况,现将固定资产按以下划分为七类: 房屋、建筑物。
房屋包括营业用房以及简易房、仓库等;建筑物是指房屋和仓库以外的建筑物,如围墙、水塔、门前喷水池、工艺雕塑等。
机器设备。
包括供电、供热系统设备、电子计算机系统设备、中央空调、通讯、洗涤、维修、厨房用具、电梯等。
交通运输工具。
指用于载人、运货的各种运输工具,包括客车、小轿车、货车等。
家具用具设备。
包括营业用和办公用家具用具,如各种地毯、沙发、高级组合家具等。
电器及影视设备。
包括闭路电视播放设备、音响设备、电视机、电冰箱等。
文体娱乐设备。
包括高级乐器、游乐场设备、健身房设备、游泳馆设备等。
其他设备。
指除以上各种设备外的各种设施,如工艺设备、消防设备等。
固定资产的残值率为3%。
各类别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参照如下表格: 类别编号 类别 折旧年限 备注 01 房屋、建筑物 5~40年 房屋折旧年限统一按20年 02 机器设备 3~20年 电脑设备按5年、中央空调按10年、通讯设备按5年 03 交通运输工具 5~10年 汽车按5年 04 家具用具设备 3~20年 一般家具按6年 05 电器及影视设备 5~10年 彩电按5年 06 文体娱乐设备 5~10年 一般按5年 07 其他设备 6~10年 根据使用特性而定 固定资产均按平均年限法进行折旧,具体折旧计算公式如下: 某固定资产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2) 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各部门在启用恩腾条码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的时候应选择计提方式为平均年限法,各部门应按月通过恩腾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及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六、对以下固定资产可不计提折旧:(但必须通过恩腾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管理变更资产状态) 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及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以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下月起不提折旧。
当月价值发生变化的固定资产,当月折旧仍按变动前的价值计提折旧,下月起按变动后的价值进行折旧。
七、对以下固定资产应当逐月计提折旧: 房屋、建筑物及其他正在使用的固定资产。
大修理停用、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如按揭取得的房屋)。
以经营性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如果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按估计价值暂估入帐,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同时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金额。
所有固定资产均需粘贴由恩腾条码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生成的条码固定资产标签(格式附后),不得粘贴非系统生成标签。
编号规则为两位数的“类别编号”+5位数的“序列号”,例如:酒店大楼主楼编号为:0100001。
除建筑物等无法粘贴标签外,其他设备等则尽可能将条码固定资产标签,并贴于固定资产上不易碰损的地方。
对有附属设备的固定资产,在恩腾条码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上注明,编号规则为:“固定资产编号”+“-”+“各附属设备的顺序号”。
如电脑壹套(由主机、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扫描仪组成),则分别对电脑主机编号为:0200001-1对显示器编号为:0200001-2,对键盘编号为:0200001-3,对打印机编号为:0200001-4,对扫描仪编号为:0200001-5。
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入帐,入帐后不得随意变更。
凡属下列情况者,方可进行帐务调整: 发现原有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根据统一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
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工程。
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指一次性修理费用在5000元以上的),应分期摊销计入期间费用,不得调整资产原值。
对固定资产的中小修理(指一次性修理费用在5000元以下的),则在发生当月直接计入期间费用。
凡对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追加附属设备的,必须调整原资产价值,并在固定资产卡片的“附属设备”栏记录相应附属设备的编号及价值。
不得将所追加的附属设备单独作为一项固定资产来入帐并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增加 对直接购入、自建完工、集团调入、接受...
机器设备都有哪些分类及特点?
机器设备是指由金属或其他材料组成,由若干零部件装配起来,在一种或几种动力驱动下,能够完成生产、加工、运行等功能或效用的装置。
机器设备的特点:1、机器设备单位价值大、使用年限长、流动性比较差。
由于机器设备价值大,在总资产所占比重高,所以评估中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通常以单个机器设备作为评估对象,当然必要时也可以将整体机器设备(如一条生产线)作为评估对象。
从选购到安装调试开始,经过使用、维修和改造,一直到机器设备报废更新,是一个完整的机器设备的生命周期。
在机器设备被使用的一段时间里,虽然依然存在着实物形态,但是由于不断使用和磨损,会不断地发生实体性损耗。
2、机器设备属于动产类资产,具有可移动性。
这使得机器设备与其他固定资产(如房屋建筑物)相区别。
与房地产比较,机器设备评估值高低与其所处地域不具有直接关系。
3、机器设备属于有形资产,但同时要考虑附着于机器设备中的无形资产,它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成分或科技含量,隐含着一定的无形资产价值。
比如一台数控机床的价值远远高于一台普通机床的价值,这是因为数控机床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因此,机器设备评估要充分考虑其技术性,技术性含量越高,其价值就越大。
4、机器设备更新换代比较快,对于政策规定的高能耗、低效能、污染大的机器设备,尽管实体成新程度高,但仍应按低值甚至按报废处理。
5、机器设备往往会存在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是因为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得原有的机器设备的功能显得落后,从而产生功能性贬值,而经济性贬值形成的原因则是因为环境的变化使得机器设备开工严重不足或造成停产,产生了经济性贬值。
6、价值量分别按不同规则改变。
在机器设备的磨损过程中,有形磨损意味着随着机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增长价值逐渐降低,损耗到一定程度可完全丧失使用价值和价值。
无形磨损则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机器设备贬值。
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是从内涵方面扩大再生产,它在提高机器设备效能的同时使资产升值。
因此,在机器设备的有效使用期内,其价值和实用价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7、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用于出售。
这是机器设备与流动资产最大的区别。
8、价值补偿与实物更新周期不一致。
现行管理制度下,机器设备的价值补偿是通过分期(逐年逐月)计提折旧来实现的;而机器设备的逐步更新是通过对原有设备的更新改造,或当设备结束使用寿命时予以报废,对于维修及时或经过大修理的机器设备可适当高估;反之则低估。
9、涉及专业面广,工程技术性强。
机器设备种类繁多,工程技术性强,这就为评估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评估时应结合机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技术特点综合分析判断,合理确定其评估价值。
机器设备的分类:(一)按其在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1、生产工艺类设备。
生产工艺类设备是生产加工类企业的主力设备。
它直接改变产品原材料的物理状况或化学性能,使其成为半成品或产成品。
例如,机械加工设备中的车、铣、锻、镗、刨、磨、拉床等;纺织机械中的梳棉、粗纺、细纺、织布等机床;化工设备中的各种换热器、蒸发器、结晶器、结晶罐、洗涤器等。
2、辅助生产设备。
辅助生产设备是保护生产工艺设备完成生产任务的二线设备。
例如,空气压缩机、蒸汽锅炉、水泵、变压器等供风、供热、供水、供电设备;车辆、船舶、装卸机、吊车等交通运输装卸设备。
3、服务设备。
服务设备是指例如通讯设备、计算机、测试用仪器、仪表等。
(二)按其适用范围分类1、通用设备。
通用设备是指没有专门用途,产品或加工对象不确定,具有综合加工能力的设备。
例如普通车床、万能铣床、磨床等。
2、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是指专门对一种或一类产品具有生产、加工能力的设备。
例如纺织、造纸、焊接、通讯等设备。
3、非标准设备。
非标准设备是指国家不予定型的自制设备。
(三)按国家固定资产分类标准分类 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4年1月24日颁布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14885—94)。
根据该标准可将机器设备分为以下六种:1、通用设备。
2、专用设备。
3、交通运输设备。
4、电气设备。
5、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
6、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
(四)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分类1、生产用机器设备。
生产用机器设备是指直接生产经营服务的机器设备,包括生产工艺设备、辅助生产设备、动力能源设备等。
2、非生产用机器设备。
非生产用机器设备是指在企业所属的福利部门、教育部门等非生产部门使用的设备。
3、租出机器设备。
租出机器设备是指企业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机器设备。
4、未使用机器设备。
未使用机器设备是指企业尚未投入使用的新设备、库存的正常周转用设备、正在修理改造尚未投入使用的机器设备等。
5、不需用机器设备。
不需用机器设备是指已不适合本单位使用的待处理机器设备。
6、融资租人机器设备。
融资租人机器设备是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使用的机器设备。
为了资产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一个过硬的资产评估人员,应该了解机器设备分类的有关知识,以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