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叙性散文的主旨情感等,往往都较为含蓄隐晦,一般不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描写、叙述的人或事物来表达,所以,对于记叙性散文主旨、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就需要透过描写叙述的表层,提高到思想的高度,挖掘它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2、叙述性散文从属于记叙文. 叙述性散文首先它是散文.所谓散文,"形散而意不散",它讲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来表达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 记叙文是比较正规的,它以叙述整个事情为最主要目的,一般文中都要提到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①材料真实. ②允许进行修饰,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加工、删改.
4、主旨
①价值取向正确/有真情实感.
②所谓取向正确,是要求作者爱该爱的,恨该恨的,批判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赞扬社会所认可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因为文章一经写成,就成了社会产物,那么写作者就要对社会负责任,我们对真情实感的理解不能太狭隘,太个性化.
5、构思
1、一事+议(①一事+一议;②议+事+议)
2、多事+议(①事+事+议;②议+事+事+议——③事+议+事+议④(总)议+事+议+事+议)
6、成功的关键
(1)场面.不强调把过程写得很清楚,只要求会选择典型场面,写好一个个场面.
(2)细节.运用细节描写将细小的行为、语言、神情、心理等写生动、具体.
(3)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与统一.记叙文往往是以情动人,大多数同学以为写记叙文就是写一件事,事件写完文章就结束了.这样只是在感性的层面滑动,没有理性的深度,只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文章才更有感染力.
7、应对考试具体要求
(1)感情炽烈,取材生活
江苏省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先生说:“考场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光,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都是喝不出什么滋味的.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的术语来说,就是高考作文不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教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对这句话的理解,针对记叙性散文所表现的感情而言,就是要求文章的感情炽烈而不流于平淡,外显而不失于内敛.换言之,要抓住语文教师对文字相对敏感,情感相对丰富这根软肋,写“含情量”高的文字,但同时要注意这里所说的“情”是真情而非矫情,是动情而非煽情.这就需要考生学会用心去体味、观察生活,注重情感积淀,挖掘生活中的动人细节,“锁定”生活中的感人故事.例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青春从四十岁开始》写的是原本古板的“老妈”居然转变为爱散步、唱新歌的“年轻人”,生活琐事中迸发出人性的火花,写得情趣盎然,意味无穷.
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一类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照海倚天》,作为一篇人物评传,作者从历史的长河中打捞上来的是曾国藩这个湮没于史海中的旷世奇才,并用深沉的思考、燃烧的激情、飞扬的文思、洋溢的语言重新对曾国藩进行的审视与观照,公允而不失新意.第二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如2005年福建满分作文《八.十八.二十八》作者以人生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年龄拟题并构成全文线索,描述了一个孩子由“人生阅历浅”到“世故圆滑”的嬗变过程,人物原型来自于生活,发人警醒.第三类取材则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夸父追日》,取材于古典神话,使得一个原本简单的故事变得丰满起来,着重刻画夸父的内心波澜,凸现他一往无前、不断充实自己的生命历程.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高考记叙性散文取材有三忌:一忌漫无边际的科学幻想;二忌缠绵悱恻的浪漫言情;三忌天马行空的武林传奇.这些生活离我们较远,一般不易在考场出彩.
总之,在考场上追求的是文化品位而非浪漫情调,是原创“包装”而非胡编乱造,是强烈炽热而非平淡自然,是具体可感而非宽泛散乱.
(2)情节跌宕,详略得当
“文似看山不喜平”,出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就更要求故事情节要做到跌宕腾挪、摇曳多姿,力避冲淡平实,学会用情节拽动阅卷教师的眼球,引起强烈的感官效果.作品一波三折一般而言应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文章前半部分要巧设伏笔,做到疑窦丛生引人入胜;二是文章结尾力求打造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欧.亨利”式的结尾:或余音绕梁,遐思无限;或反抽一鞭,奇崛警策;或化情为景,含蓄蕴藉.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一双童鞋》,写的是一位老婆婆为快过生日的孙子买了一双心爱的童鞋,不想其中一只被一个乘客撞出了飞驰的火车窗外,文章的结尾写道老婆婆将另一只也扔出了车窗,全车厢的人一片哗然,而老婆婆的一席话却引人深思:“哈哈,我剩下这单独的一只也没用,爽性把那只也扔了,没准别人会捡到,配成一对就好了.”开头悬念迭起,结尾却让人幡然醒悟:我们应抛弃锱铢必较的烦恼与痛苦,我们心中的天空会变得无比辽阔,纵然是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我们却可以富比王侯.这样深化了主旨,将文义推向了极致,使文章弥漫着一股迷人的哲理芬芳.
另外还要注意文章详略的处理,当考生酝酿好一个曲折离奇的故事之后,往往都是想着赶快将这个故事“一股脑儿”地讲下去,却忽视了文章的详略处理问题,使得故事拖泥带水,中心不明了.其实一篇记叙性散文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作者能否做到疏密得当.《一双童鞋》中老婆婆出场时作者对她的“苍老而又潦倒”的形象着力描写:“右手一柄油漆早已剥落的拐杖,左手也是一只篮子,有点褴褛的衣衫也是紧紧地贴在她早已湿透的身上……”同时又就她对自己为孙子买的那双童鞋的喜爱之情极尽渲染,但其他内容则一笔带过,只是点到为止,其实这正是为了与文章结尾老婆婆失去童鞋后却能做到既能自己超然解脱,又能宽慰尴尬的乘客、成全捡拾新鞋的路人的行为张本的,使得文章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3)注重细节,“目击”现场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不能没有动人的细节,一味地平铺直叙不能具备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艺术张力,这就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往往是一些触动人心扉的生活小节而非那些惊天动地的壮举一样,因此在作文中有意识地打造一两处精美的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2005年江苏满分作文《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写的是“降生在贫困的家庭”的“我”在高考前提出想吃西瓜这样的“无理的要求”,不想母亲满足了这一要求,但吃西瓜时她却以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吃这个,吃了肚子受不了”为由,让“我”“吃光了所有的西瓜”,但“我”饭后到灶房时才发现母亲居然在啃瓜皮!文章最后用特写镜头的形式锁定了这样一个感人的画面:“我分明看到,母亲正背对着我,啃我吃剩的西瓜皮……那一刻,我不晓得该和母亲说些什么!”这一细节读后让人因之动容,为之鼻酸.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记叙性散文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选材要典型且富有生活气息,但又不能照抄生活,要有丰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尤其是写一些历史故事,要有“目击”现场的能力,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甚至可以选择与历史人物直接对话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如2002年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小作者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再现了昭君在和亲前后的动作行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写她解救飞蛾脱离火海的细节,既鲜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让人击节: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二是要准确地捕捉事物的细部特征,同时要学会力求用简约生动的笔触去勾勒、描摹,给读者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描写分两种:一类是白描,一类是细描.白描是一种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方法,而细描则要求笔法工整,描绘细腻.如果说白描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写意,那么细描更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但对于高考作文800字的篇幅来讲不论运用哪一类,都应尽量简洁、干净,一般不会是浓墨重彩,关键在于抓住细节的精神.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父亲节这天,自己在朋友的鼓励下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送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父子俩对饮微醺,儿子一句“爸爸,我……我……我爱你……”打破了两代人的隔膜,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此时,内敛的父亲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这一个精彩的细节寥寥数笔却将父亲的难以言表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4)叙议结合,景物穿插
记叙、描写固然是记叙性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但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性是在记叙、描写之中巧妙地贯穿议论与抒情,优秀的记叙性散文常常呈现给大家的是叙议有机结合的“链环结构”.请看2005年四川满分作文《永远的苏武》中的一段文字: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熔铸激发读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涟漪,抒发了作者对苏武的由衷赞美,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闪光的人格.
另外,创作记叙性散文还应注重景物的巧妙穿插.
诚然,不是说所有的优秀记叙性散文都一定要有景物描写,但我们也应看到,景物描写运用得当会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故事氛围,表现人物性格,升华文章主题等方方面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那些具有较强语言驾驭能力的考生往往都善于将景物描写与故事情节发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所构建的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这里特别提出两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一是运用“泛灵”的手法,即根据文章的需要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生命化,使之富有情感性、人情味.二是将景物描写贯穿于整个文章的始末,并且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巧妙设计景物的特点,甚至让景物描写起到暗示情节变化、揭示文章意蕴的作用,使文章变得深沉蕴藉富有张力.如2002年满分作文《九月的海》,文章写的是“我”在高考中考出了640分的高成绩,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轻松进入名牌高校,然而自己此时想到“西北需要我”,于是想要报考西北林业大学,这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但最终自己战胜了外界的压力决定将青春奉献给西北.故事以景物描写开头:“七月的海,平静的表面上铺满了炫目的光,看得久了,竟有微微的头痛.海风一如既往地拂过他的脸庞,柔和而不失力度.”这样写意在暗示自己在选择名牌大学与林业大学之间心灵的碰撞、内心的波澜.等到“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农林院校时文章又一次提到大海:“西北需要我,他倏地站起身来,西北需要我!大海温柔地卷起波浪,在他脚下的岩石上慢慢地散开……”这无疑是又在暗示“我”在做出“心灵的选择”之后内心的平静与安详.文章的结尾描述了“我”在接到了西北林业大学的通知书时,再次写到了大海:“九月的海,微风带着他熟悉的腥气拂过脸庞,他的手中紧紧握着西北林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九月的海,含笑,用无限的柔情与祝福送他踏上征程.”这里便是运用“泛灵”的手法,既赋予大海以人性化特点,同时也体现出“我”为自己的选择自豪与骄傲的激动心情.这样,景物描写贯穿全篇,不但渲染了气氛,而且还准确地暗示了“我”的心理流程,彰显了文章“心灵的选择”这一主题,折射出一种理性美与崇高美.
记叙性散文800字感动
老屋 家乡的老屋有好久没回去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
前些时候妈妈说老屋要卖了,话语中带着些许无奈。
我的思绪一下仿佛回到了故乡,回到了老屋,记忆便这样在片片层层的遐思中弥散开来…… 老屋是外公外婆的家,临街的瓦房,不算太宽敞。
我记得班驳的屋外墙上还留下一块红色的标语,隐隐约约地写着“**语录”,妈妈说房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建起来的,她在那儿出生长大。
幸运的是,我也是在那儿长大,并有过一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我想那一段日子会永远镌刻在我生命的年轮里,会用一生的时光去念念不忘。
外婆是一个传统的妇女,平日里话不多,整天忙忙碌碌,很少见她停息下来。
外婆生养了五个子女,双鬓早早地染上了岁月的痕迹。
我小时侯身体很弱,且很挑食,什么东西只尝一点点,长辈亲戚们看了都很着急。
很奇怪,我却对两样东西感兴趣———蛋糕和浓茶,每每睡醒了就嚷着要吃。
我们家那时生活很拮据,像蛋糕这类东西是很奢侈的消费品了。
但外婆从不说什么,装食品的篮子里总是有我要吃的东西。
后来,我长大了,最喜欢和外婆一起到河边去,她在那里洗衣服,我就在一旁打水漂、捉蝌蚪。
我和外婆一起去河滩上拣卵石,然后我们在夕阳余辉中说笑着回家。
那段记忆镀上了温暖和煦的色彩。
外婆很宠我,每次过年回家,她总是悄悄地塞给我压岁钱,叮嘱我好好学习。
我小时侯成绩很好,但她很少夸我,鼓励我要继续努力。
有一次我没做完作业 就溜进屋看电视了,外婆见了很生气,关了电视批评我,我当时觉得外婆太凶,认为她不宠我了,我也就没有那么亲她了。
现在想起来,是自己太幼稚。
后来学业负担重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去,外婆总会张罗一大桌好吃的在老屋门口等着我们回来团聚,那期翼的眼神,至今回想起来仍是那么清晰。
我上高一那年的春季,周末回家看见妈妈泪眼婆娑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她告诉我,外婆得了脑溢血,可能活不长了。
我听了当时“哇”地哭了出来,心里真的很难过,不相信疼我的外婆就这样离我而去。
坐车去医院的路上,一直放着《天黑黑》,这是外婆曾教我的儿歌,在柔柔细雨,仿佛听见外婆在轻声地唱。
记忆的片段在脑中不断闪现,眼泪肆意的流淌。
在医院看到全身插满管子的外婆,我大声地呼喊,她只是闭着眼不说话,胸口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上下起伏着,她成了植物人。
我哭喊着,告诉她我来了,我来看她了。
泪眼朦胧中,我看到外婆的眼角滴下泪水,我知道她感觉到了。
可惜她连一句话也没留下。
外婆在医院中度过了七十岁的生日,我们捧着插满蜡烛的蛋糕,唱着生日歌,烛光摇曳中,多么希望外婆会看到我们。
但是很遗憾,她在一个月无进食的状况下安详地离开了我们。
很奇怪,我当时没有哭,因为我知道外婆在天堂一定会生活得很好,她会对着我们在笑。
每次过年上坟,回望那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青冢,我会记得外婆殷殷的教诲,她期望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慈爱。
三年过去了,我还时常在梦里遇到她,梦想她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在门口等我们回家。
梦醒了,才猛然觉得她已离开我好远,哽咽得难受。
我想今年春节一定要回老家去看老屋。
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有结满记忆的蛛网。
多少细碎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
外婆的粒米之爱永远伴随着我,不离不弃。
妈妈来信说老屋要卖了,留着废了可惜。
我不知说什么,只是有点失落。
徘徊在那条小街的黄昏,我久久不愿离去。
透过老屋的飞檐,我抬头望了望暗下来的红色天空,那里正是岚霭弥漫。
求一篇叙事性散文
散步 莫怀戚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心灵的珍藏初中作文800字
光阴如箭,转眼间我已上了初二。
紧张地学习之余,童年的欢欢喜喜,珍藏在我脑海里的往事,又会再次把我拉回到当时的欢天喜地之中。
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糖,以至于在我四五岁时,就有了虫牙,吃起东西来就牙疼,妈妈看着我那可怜的样子,不得不下圣旨——戒糖。
妈妈把家里摆放的糖果都藏了起来。
在家里再也找不着糖吃了,我忍受着想吃糖的煎熬。
一天、二天……几个星期都过去了,我再也受不了了。
于是我便乘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的从存钱罐里拿了一些钱,跑到楼下的商店里买了一些水果糖。
坐在楼梯口吃了起来。
突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念头,怎样才能使糖永远也吃不完呢? 以前我在电视上看到农民伯伯把花生埋到地里,就会长出许多花生来。
想到这,我便下定决心——种糖。
我来到了家属院的假山上,在人们不常去的地方找了一片空地,在这刨刨,在那踩踩,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土层比较松软的地方。
我找了一根木棒,便在那儿“挖”了起来,我用木棒挖,用手刨。
挖了好长时间,总算挖出了一个坑来。
于是我便把十几个糖平平展展的铺到了坑里,然后慢慢的填上土,把坑填满后,我又用脚踩了踩,并在坑上面做了一个“十”字形的记号,还放上了一些烂树叶,生怕长出糖来会被别人挖走似的。
自从把糖种下后,我就不停的给它浇水。
一天、二天……几个月都过去了,可就是不见动静。
当我带着疑问挖开土时,眼前的一幕让我非常惊讶——糖不见了,就剩下糖纸在坑里。
谁把我种的糖偷走了?我当时就气愤得哭了起来。
这件事珍藏在我的心里,多少年来我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增长。
我才知道糖是被湿土溶化了。
用那种方法根本就种不出糖来的。
现在想起小时候所做的傻事,即幼稚,又滑稽可笑。
我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
每当学习压力大,心情烦躁时,想起童年的往事,又会使我喜笑颜开
叙事性散文怎么写?
一、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
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
叙事性散文比抒情性散文多一个叙事部分,从头到尾是叙事部分,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二、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
三、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四、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五、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我最熟悉的同学初中作文800字范文 急急急!!!!
纯美的女孩今年的春天格外美好,花季少女欣语捧着书朝教学楼赶来,清风吹起她耳边垂下的几许发丝,身上洗得几近无色的牛仔裤上是一件淡蓝色的校服,很是朴素。
欣语总是这样,常常就是一身校服,似乎半年不变。
欣语的家境也不是太糟,却为什么总是穿着一身校服,为此我拦住问过她,“你没有好衣服穿么?”“什么?”她拂了下耳边的发丝,“什么什么?你缺衣服穿么?为什么总穿这一身?”我有些不耐烦,“谁说的,我换过。
”欣语看着我说。
“我算过,你三年以来不过一共穿过五套衣服,其中还有三套是校服……”我伸出了五根手指头,“如果真的没有,我可以借你!”我拍着胸脯以示朋友之间的义气。
“不用……,衣服能穿就好了,为什么要过多去换?既浪费水浪费时间去洗,又浪费金钱。
”她顿了一下,“一件衣服少说也要几十块,有这些钱还不如买些习题呢……,好了,快上课了,回教室吧。
” 一节数学课过后,我丢下不会做的习题起身离去,“唉,不和它生气了”,而欣语身边又围上一群人了,一群问题的人。
我真的不明白,即使欣语会也不能那么多人都去问她吧,去问副班长辰吗,她也是学习高手,不过也是,唯有欣语百问不厌,无人能比。
“老师来了……”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句话,同学们马上就众神归位般的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
教室里静静的,大家全神贯注地听起课来,自从步入初三以来,同学们都愈发觉得时间飞快,是分分秒秒都不想浪费。
欣语同我是邻居,放学后少不了一起回家,但乡里的马路似乎格外的寂静,往往就能见两三辆车子路过,欣语都习惯性地站在马路的内侧,像个长辈一样护着我。
一次有一个空水瓶躺在路上,我抬脚想踢开,“等等!”欣语拦住了我的举动,拾起了水瓶,放在随身的手提袋里,“一个半角钱的。
” 这就是我的同桌,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的好同桌,她有好像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但愿一同考上高中还和她一起,也好多学习她的优点使自己也做得更好。
母爱作文800字初中 比较有悬疑性
当你历经一个漫长的命运轮回之后,哇哇落地时,你身边有一种伟大的亲情在与你相伴,那就是——母爱。
这个守护你一生的至爱深情。
曾记得唐山大地震中那个咬破食指,以血代奶,延续儿子生命的母亲吗?曾记得海峡对岸那个投身火海,勇救女儿 ,烧毁容颜的母亲吗?“5.12”四川大地震中,演绎了一个可歌可泣伟大的故事,这也是一个伟大母亲的撼世传奇: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当救援人员把压在她身上重物搬开时,她的姿势依旧没有改变。
就像一座静默的雕像,矗立在废墟之中。
就在救援人员搬动她的遗体时,发现竟然有一个婴儿在她的怀里睡熟了。
医务人员还在孩子的身上发现了一条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医生落泪了,我落泪了,全国人民落泪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在大地无情颤动的那一瞬间,在大地上的一切在毁灭、倒塌时,她义不容辞的为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用自己那弱小的身躯挡住向孩子砸来的墙砖。
她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交换的代价,让她的孩子在这场灾难中活了下来。
这一幕情节将定格成为永恒,成为我们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烙印。
当我们咿呀学语时,在我们蹒跚着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时,母爱就伴随着我们,她陪着我们走过风风雨雨:在我们幼小的心灵受伤时,她的爱似无形的膏药,为我们抚平伤口在我们遇到人生中的挫折时,母爱永远为我们挺起一个温暖避风的港湾,让我们度过生命的暴风雨,迎来拥有彩虹的天空在我们获得成功或在我们不满发唠叨时,母爱永远是我们最忠实的听众,她用她那包涵一切的博大胸怀包容着我们的无知和天真……无论你身险何境,都能感受她的心跳,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永远不需要珍藏,却永远不会忘记,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初中记叙性散文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