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主要体现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合理的智能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第二,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第三,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的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可见,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师爱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师德与师爱
师爱伴我成长当我拿起笔写爱时,我又想到了她,那个与我度过五年的“妈妈”----聂老师。
当我想起聂老师时,与她度过的日子便在这一瞬间,如一朵鲜艳的牡丹花不经意的绽放了。
从三年级起,我就展翅飞向“作文”这片美丽的云朵。
记得那是第一次写作文,因为是第一次写,所以老师讲的很细,我专心致志的听着,把要点记录了下来。
开始写了,因为我听得认真,所以一节课的时间我就写完了。
作文本发下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作文本,只见作文本上写着这样的评语:“这篇作文写得很好,事例写的非常具体,语句也很优美,美中不足的是自己的感受太少,如果能够多加点感受的话,那么你的这篇作文就更好了,加油!”我看了这段评语后,照着老师指出的不足认真地改了起来,改完后我又把作文本交给了老师。
老师看了看,作为范文在班里读,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当我再次拿到作文本时,里面多了一张我最喜欢的名信片,上面写着:“王世豪,由于你的这篇作文写的好。
所以,我送你一张你最喜欢的名信片,以此鼓励你,加油!”看着这张名信片,我的心里暖暖的。
其实,一张名信片并不值钱,而比这张名信片更重要的是老师的情意。
这是老师在鼓励我,鼓励我不断向前,让我能把作文写的更好。
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我的作文水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后来,我从老师那儿总结出来点经验。
有时鼓励可以让学习不好的同学振作起来,重新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让遇到困难的同学变得坚强,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
因为我得到了鼓励,所以我也经常鼓励别人。
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就会鼓励他勇敢地战胜困难,当同学心情不好时,我也鼓励他们,他们听到我的的鼓励,心情也会变得好了起来,还会感激地说声“谢谢”。
听到这个词,我感到一种无比的高兴和亲切,这高兴就像蜜蜂采着了蜜一样,这亲切的感觉就像妈妈在我身边一样,我知道这都是爱的给予带给我的幸福。
聂老师对我的爱是那样浓厚,浓到我的心里,它就像一把吉他,越到动情处越拨动你的心弦,它又好似一把钥匙,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
这种爱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幸福,也让我学会了爱别人,学会了感恩,聂老师的爱将会伴我一生。
怎么写师德体会?来一篇范文!
给你一篇·```多给点分哦·~ 你是一个好教师吗?听听学生们怎么说吧!" 这不是什么名人说的话,这是我在一个学校校园墙报上看到的,是一个普通教师留下的师德格言。
今年四月,中国最著名的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从全校457名教授中评选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
调查发现,师德教风是学生评选自己心目中的杰出教授的首要标准。
复旦大学的校园BBS上有的学生坦诚地道出自己的观点,他说:“我们心目中的好教授必须有高尚的师德教风,而不是世俗的成功”。
我们知道声名赫赫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不乏有在社会上有一定名声的教授。
某教授虽然平时在校外活动频频,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也颇有名气,但是得票率却极低,因为“他的课虽然讲得好,但是却经常被手机声打断,他的考试虽然要求不是最严格的,但是他忘记了我们是抱着渴求知识的心态坐在讲台下的。
”有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这样说。
这次评选给天下所有的教师都提了个醒,师德教风仍然是教师们最重要的品德。
教师是立校之本。
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是社会道德传统的继承者和传递者,教师不仅把前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把前人确定的道德价值观传递给学生。
教师还是社会道德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正是由一批进步教师在反封建的斗争中首先提倡新道德的。
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前不久,有一位学者被邀请去讲课。
讲课前,他先向学员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现代社会最缺乏的是什么?" 台下学生异口同声地喊成一片:"缺德!" 这位学者顿时泪流满面…… 据有关部门不久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教师在所调查的二十一种全民所有制的行业中,被认为是社会形象最佳的;也就是说,其职业道德状况是最好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否就没有问题了呢?有,而且相当普遍,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曾经被人们称之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教育界,如今也不那么干净了。
最近我国揭露的多起老师殴打、侮辱、摧残学生的暴力事件,就性质而言,我认为没有比这种现象更深刻地揭露出教师素质的变异和教育品质的恶化。
"见死不救"是医务工作者的最大的"缺德";"以权谋私"是国家干部最大的"缺德";"贪污公款"是财务工作者最大的"缺德";"知法犯法"是执法工作者最大的"缺德",而"体罚学生"则是教师最大的"缺德"!人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在学校,教师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年幼纯洁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像那些打骂并侮辱学生的老师,自己为师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学生呢?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师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学习的革命》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很发人深省: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有时我总是这样问自己:"我教的学生们生活在什么之中呢?" 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
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的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学生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
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似的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
最后,允许我引用著名文字家莎士比亚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
综合素质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范文大全
把孩子交给世界 毕业生有两种:一种是圆的,一种是有棱角的。
看到一则关于教育的趣闻。
有一年,中国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访问团的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学生不分品德优劣、能力高低;小学二年级学生仍然不识字;孩子们重视音体美教育,轻视数理化教育;课堂纪律不好,学生无视老师的存在。
这个参访团的结论是:美国的初级教育非常糟糕。
同一年,美国也派考察团来中国,他们也有考察后的感想:中国小学生上课纪律很好,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师发问,学生不敢讲话;中国学生回家还需做作业;以分数排列优劣。
美国考察团认为,中国学生的成绩是最好的,中国的科学文化也许会在20年内赶超美国。
但30多年过去了,两个参访团的结论都是错误的。
被人不看好的美国式教育越来越被人推崇,而被人看好的中国式教育却越来越受人诟病。
这则趣闻事实上是一个关于教育的“天问”,教育到底是什么?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的创始人马拉古兹有一首诗《其实有一百》里面写道:“儿童,是有一百种组成的。
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个世界……但是被偷走了九十九个。
”他的观点非常明确,孩子其实不是属于你们的,而是属于世界的。
你不能占有他们,而应该由他们自由自在地成长。
马拉古兹的教育观点非常鲜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而是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最后才是知识教育。
而我们的教育,知识被看成最为重要的东西,似乎有了“知识教育”,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劳动技能、实践技能等等,都可以一并解决了。
事实上,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
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80%的孩子不会洗衣、做饭、做家务。
在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17%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不少人难以应对逆境,在受到打击或者不如意时,有的竟然选择自杀。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剧。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给5岁的女儿一个小布包,里面装有一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片、一部手机、20块钱,然后让她自己去幼儿园。
最初一段时间,他每天跟在女儿后面。
后来,这女孩就自己上幼儿园了。
很多人都在背后说:“天下哪有这样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没有人看到,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
美国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亲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学了,我把他交给你—世界。
请你轻轻挽起他的手,告诉他应知之事。
让他知道,每有恶人之地,必有英雄所在;每有奸诈之人,必有义士;每有敌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
告诉他为成功可以付出百倍精力和智慧,但不可以出卖灵魂。
告诉他读书虽然重要,但也要欣赏这大自然赐予的美丽景色……世界啊,你要给孩子坚强、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我很喜欢这段文字。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搬了一架梯子想取下掉在屋顶上的球,但是没有人为他扶住梯子,孩子黯然神伤。
孩子的父亲来了,他对孩子说:“孩子,你上去吧,我在这里扶住梯子。
”孩子爬得很高,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可以爬得那样高。
这位父亲名叫洛克菲勒。
孩子下来时, 他告诉孩子:“其实,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终没有扶过梯子。
”每个孩子的生活里都有这样一架梯子,许多孩子都为了等待那个扶梯人而徘徊不前。
其实,孩子一个人也可以爬得更高。
你把孩子交给世界,也许孩子会更强大。
拟定一生蓝图 没有好先生就没有启蒙。
大学是对一个人深加工的地方,而之前的底子和模样已经由基础教育打下:不论是小皇帝还是小公主,都得离开罩着他们的“父皇”“母后”进入学校,接受集体生活与正规授课的洗礼,学习各学科基础知识,学会待人接物,开始规律作息。
这是他们社会化的起始,人格成长的初级阶段,像一枚干细胞开始迅速分化。
此时从老师处学到的东西,完全融进生命、化入血液。
大学之后所学,则只能作为附加知识——骨架已经搭起,骨缝已然闭合,不论是长肌肉还是长脂肪,总之是没法再长高了。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师,一天,他问正在雕刻石狮子的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
父亲说:“看!拿这头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头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
”父亲进一步解释说:“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毫不客气地给教师行业提高“准入门槛”:“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 如果说待启蒙者是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那启蒙先生无疑参与拟定了待启蒙者一生的心中蓝图。
1909年12月8日,身为长沙修业学校教师的徐特立,在学校操场进行演讲之时,讲至国耻民辱不胜激愤,热泪如倾,当场挥刀将自己的左手小指砍下,血书“请开国会,断指送行”交给请愿团。
时为其学生的**后来回忆起徐特立的壮怀激烈,认为“这给了我对革命的第一次感性认识”。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10岁入学,他的启蒙先生钱伯圭年轻时曾游学于上海,是深藏不露的革命党人。
一天,钱伯圭拉住钱穆问:“听说你能读《三国演义》,是这样吗?”钱...
简述师德与诗行的关系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第一,热爱教育事业,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基本的条件。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主要体现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具有合理的智能结构,精湛的教学技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第二,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
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而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神圣的爱。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第三,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动力。
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性格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
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的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
可见,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师爱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材,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
我的老师,求有关教师节的文学范文
每个人都是在不断成长中走向成熟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好老师。
走进办公室,你总可以看见他认真备课、批改作业时专注的样子;课堂上,他风趣幽默的讲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他十分关心住校的同学,晚自习下课后,他总要去宿舍查宿,直到每个同学都睡下了,才安心地回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任教的学科是语文,课讲的可好啦。
对于一些描写方法、表达方式的应用,经他结合事例一讲,我们立马就理解了;评析名家文章时,他常常引入课外知识,不知不觉中又使我们拓宽了视野。
总之,老师的课十分精彩,且课堂气氛活跃,大家都爱上了语文。
不少擅长理科而头疼文科的男生,都对语文感兴趣了,而且语文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工作着真美丽!”。
这句话,是老师在我心目中最深的震撼。
那一次,我无意中看见老师的工作笔记的第一页上,写着一句话:“工作着真美丽!”我好奇地询问。
老师放下手中的笔,告诉我,这是他在大学毕业时,辅导员给他写的留言。
他接着说:“当时,我看见辅导员的留言只有这六个字,非常不解。
但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我懂了:教师这份工作是美丽的,工作着的人生是美丽的!从老师身上折射出的是“光辉”与“美丽”。
是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他有一颗“光辉”而“美丽”的心!
什么是师德师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 那到底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
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
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
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
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师德与师爱是什么关系?为何说师爱是师德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