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上项目主要指游船:各种环湖游船、渡船、画舫、小艇、脚踏船、碰碰船、动物造型船等,包括机动船和非机营运的游船必须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营业。
2、游船应有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每年的全面检查应不少于1次:在出租前和使用后应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停止使用,严禁带故障营运。
3、游船管理部门必须配备救护人员和水上救生器材,以应急需。
4、凡开展游船业务的水域,必须设置游船专用码头.游船严禁在非码头岸段停靠上下游人。5、码头上应设置租乘游船须知的牌示和安全防范的设施及措施。
6、游船上应标示限乘人数,严禁超员乘坐。酗酒者、精神病患者严禁乘坐;儿童应有成年人陪同。
7、在水深超过1.5米的地方应建立水深尺度及安全警示标志。
8、10公顷以上水面的公园应配备巡逻船只,以维持水上治安和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9、遇大风时应停止租船,并应出动巡逻艇引导游船返回码头或选择确有安全保障的岸段就近靠岸。
10 水上项目可为游人投安全保险。
公园保安职责
公园保安职责:
一、积极维护公园秩序,保证游客安全,礼貌纠违,文明执勤。
二、贯彻落实安全保卫工作,做好对公园保安领导工作,调解公园内发生的各种纠纷,并及时上报。
三、做好保安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监督检查保安人员作风纪律和工作落实情况。
四、做好各公园的安全防范工作,认真做好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
五、协助公安机关对公园内发生的案件、违法事件进行现场看护,并及时报告处、所领导及公安机关,配合公安侦破案件。
六、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1、 维持现场秩序,疏导游客。
2、 在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
3、 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必要时实行封园。
4、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5、 发生治安状况及时与辖区派出所联系。
七、加强违禁品(如宠物、玩具气枪、烟花爆竹等)的检查,制止游客携带入园。
八、及时制止游客损坏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之行为,并对此行为进行批评教育。
九、未经许可,禁止外来人员在园内摆摊设点,或向游客兜售商品。
十、保持公园进出通道畅通、整洁,及时制止、清理公园大门周围乱设摊、随意停放车辆、张贴非法广告的行为。
十一、根据上级通知,协助有关部门在广场举办社会公益活动。
十二、配合单位的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公园保安中队长,大队长,班长的职责是什么啊??或者是有这方面的管理资料也行呀
公园保安管理人员职责您根据各自管理要求分工就行了。
游乐园日常管理制度
游乐园管理规定:
1、游乐园安全管理基本问题
2、游乐园(场)安全与服务质量标准
3、游乐园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与措施
4、游乐设施的监督检验
5、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
6、游乐设施安全事故处置
7、游乐园各项游乐设施的安全,如:滑索安全、转马类游艺机安全、滑行类游艺机安全、自控飞机类游艺机安全、观览车类游艺机安全、客运索道安全等等
8、水上游乐设施安全
9、漂流安全
10、儿童游乐场所的设施安全
(急急急)如何按制度规定做好公园工作 ?
作为一名园林人,如何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游人提供安全、清洁、和谐的游园环境,是公园的本质要求和园林人的职责所在。我是公园管理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负有为游人提供安全优质游园休息环境的全方位责任。
首先是安全。凡有人活动的地方安全是第一位的。公园的安全我认为有三方面:第一是园区道路、桥梁、座椅等。公园从早到晚游人不断,这要求园区路面设施完整、平坦。园区的固定设施不仅要安全牢固、路边的座椅也要安全、齐全。这样才能让游人放心游玩。第二是游乐设施。园区现有多项游乐设施,其中不乏象“自旋滑车”等刺激性的项目,这些设施事关人的生命安全,丝毫不能麻痹。第三是园区的治安。园林树木丛生,有许多树荫、丛林小道和林深处的亭阁,因此常会成为游人歇脚休憩的地方,所以要加强园内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置。
二:清洁。公园内每天游客不断,虽然设置了垃圾桶,但人的素质各不相同,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无形中会增加许多生活垃圾,影响园区清洁和美观。所以为了保持园区整洁,必须配备一批保洁人员分片到人,及时清理。
三:和谐。公共场所极易因一些小事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园区秩序,又会影响其他游园人的情绪,最终影响了公园的形象。所以开展宣传教育,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避免纠纷产生,非常必要。
一句话,为确保游客有一个安全、清洁、和谐的游园环境,作为公园的管理人员一定要立足本岗位,尽职尽责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这里首要的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园区,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随着游人的合理需求而增加和完善公园的功能。作为公园的管理人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何提高公园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需要,切实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等生活需要,切实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正确认识公园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公园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是供民众公平享受的绿色福利,是公众游览、休憩、娱乐、健身、交友、学习以及举办相关文化教育活动的公共场所,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着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普教育、防灾避险等重要功能。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园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群众对公园的数量、内涵、品质、功能、开放时间与服务质量等方面需求不断提高;二是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市民群众休闲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园的免费开放,公园游客量急速增长,节假日更是人流剧增,公园的安全、服务、维护等方面压力不断加大;三是城乡统筹发展对公园类型、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四是城市道路拓宽、地铁修建、房地产开发以及“以园养园”等变相经营对公园的用地范围、公益属性及健康发展都造成威胁。
各地要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安定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生态、低碳、人文、和谐的理念,始终坚持公园的公益性发展方向,切实抓好公园建设管理工作。
二、强化公园体系规划的编制实施
各地要在编制或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本着“生态、便民、求实、发展”的原则,编制城市公园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构建数量达标、分布均衡、功能完备、品质优良的公园体系。一是适应城市防灾避险、历史人文和自然保护以及市民群众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建设植物园、湿地公园、雕塑公园、体育公园等不同主题的公园,并确保设区城市至少有一个综合性公园。二是与城市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管线等基础设施相协调,统筹城市防灾避险及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等发展需求。严格控制公园周边的开发建设,合理设置自行车停放场地、预留公交车停靠站点,限制公交车之外的机动车通行,并保障公园内交通微循环与城市绿道绿廊等慢行交通系统有效衔接。三是在保护、改造提升原有公园的基础上,按照市民出行300-500米见公园绿地的要求,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城中村改造、城乡统筹建设、弃置地生态修复等,加大社区公园、街头游园、郊野公园、绿道绿廊等规划建设力度,确保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60%。四是将公园保护发展规划纳入城市绿线和蓝线管理,确保公园用地性质及其完整性。
三、加强公园设计的科学引导
各地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顺应自然、低碳环保的公园设计理念,从设计环节上引导公园建设走节约型、生态型、功能完善型发展道路。一是严把设计方案审查关,防止过度设计。公园设计要严格遵照相关法规标准,严格控制公园内建筑物、构筑物等配套设施设备建设,保证绿地面积不得少于公园陆地总面积的65%;严格控制游乐设施的设置,防止将公园变成游乐场;严格控制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等,杜绝盲目建造雕塑、小品、灯具造景、过度硬化等高价设计和不切实际的“洋”设计。二是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综合功能。新建公园要切实保障其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健身交友、调蓄防涝、防灾避险等综合功能,并在公园改造、扩建时不断完善。三是突出人文内涵和地域风貌。要有机融合历史、文化、艺术、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突出公园文化艺术内涵和地域特色,避免“千园一面”。四是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要着力保护自然山体、水体、地形、地貌以及湿地、生物物种等资源和风貌,严禁建造偏离资源保护、雨洪调蓄等宗旨的人工湿地,严禁盲目挖湖堆山、裁弯取直、筑坝截流、硬质驳岸等。五是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乡土植物、适生植物为主,合理配植乔灌草(地被),做到物种多样、季相丰富、景观优美。
四、严格公园建设过程的监管
各地要在保护好现有公园的基础上,有序建设新公园,合理改造提升、扩建老旧公园。一是切实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园项目从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专业化监督管理,确保严格遵照规划设计方案和工艺要求,安全、规范施工建设。二是以栽植本地区苗圃培育的健康、全冠、适龄的苗木为主,坚决制止移植古树名木,严格控制移植树龄超过50年的大树;严格控制未经试验大量引进外来植物;严禁违背自然规律和生物特性反季节种植施工、过度密植、过度修剪等。三是加强对新建、改建、扩建公园项目的竣工验收和审计,对违反规划设计方案施工、违规采购等要严肃查处,对不符合绿化强制性标准、未完成工程设计内容的公园建设项目,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四是切实加强对公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养护管理的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会同水利、交通、房产等各相关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定期发布公园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养护、监理单位遵守法律法规、工程质量、诚信等情况,及时公布违法违规企业名单及处罚结果。五是积极推广应用绿色照明、清洁能源、雨水收集及中水利用、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升公园品质和功能。
五、深化公园运营维护管理
(一)严格运营管理,确保公园公共服务属性。
公园是公共资源,要确保公园姓“公”,严禁任何与公园公益性及服务游人宗旨相违背的经营行为。一是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严禁利用“园中园”等变相经营。二是禁止将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园资产转由企业经营、将公园作为旅游景点进行经营开发。三是严禁违规增添游乐康体设施设备以及将公园内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以租赁、承包、买断等形式转交营利性组织或个人经营。
各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清理检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园提出处理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并将检查清理情况及时报送城市人民政府及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并督促整改。
(二)强化绿线管制,保障公园绿地性质。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一是禁止以开发、市政建设等名义侵占公园绿地。二是禁止出租公园用地,不得以合作、合资或者其他方式,将公园用地改作他用。三是严禁借改造、搬迁等名义将公园迁移到偏远位置。经过公示、论证并经审核同意搬迁的公园,其原址的公园绿地性质和服务功能不得改变。四是严格控制公园周边可能影响其景观和功能的建设项目及公园地下空间的商业性开发。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已建成公园的必须采取合理避让措施;确需临时占用的,必须征得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同意,并按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意见实施。
(三)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公园运营安全有序。
公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安全督查机制,保障公园内各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营。公园内举办大型活动或设置游乐项目必须首先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严格审查和公示管理,必要时需组织论证和听证。承担防灾避险功能的公园必须合理设置防灾避险设施,并确保出现灾情时及时开放、功能完好。
各地公园要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制订公园管理细则,明确公园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游人等的行为准则,以优质服务游人为基本宗旨,倡导文明游园。一要保障公园内所有餐饮、展示、娱乐等服务性设备设施都面向公众开放。二要按功能分区合理设置游览休闲等项目,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和文化节、游园会、书画展等文化娱乐活动,严禁低级庸俗的活动进园。三要加强卫生保洁以及公园内山体、水体、树木花草等保护管理,确保公园水质清新、设施干净、环境优美。四要加强游园巡查,制止和清除黑导、野泳、野钓、烧烤等行为,杜绝噪声扰民、商品展销、游商兜售等。五要加强对旅游团队的管理,讲解人员须持证上岗,对历史名园、遗址保护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湿地公园等,要实行专业化讲解。六要严格限制宠物入园(宠物专类公园除外),严禁动物表演,严格限制机动车辆入园。
(四)加大管养投入,保障健康永续发展。
要本着“三分建设七分管养”的原则,在切实加大养护管理投入的同时全面推进公园管养专业化、精细化。一是从实际出发,制定公园养护管理技术规范和定额标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公园管养经费足额到位、保证专业化管养水准。二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设公园人、财、物以及游园、服务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和动态监管机制,提高对古树名木、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保护效力和公园综合管理效能。三是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展引种驯化、物种资源保护、水质净化水生态保护等实用性、前瞻性研究。四是积极探索研究公园分级分类管理,根据公园等级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在收费标准、资金投入、考核检查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在标准完善、考核和监管机制健全的基础上,对公园卫生保洁、安全保卫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养护作业可实行社会化管理。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管理责任。
城市人民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要求,把公园建设管理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在理念引导、规划控制、资源协调、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强化主导作用。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组织制订完善公园建设管理的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指导、监督公园管理机构正常履行职责,并对辖区内公园运营管理等组织考核并跟踪监督。
(二)完善公众监督。
各地要建立健全公园建设管理全过程监管体系,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营造“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百姓支持”的良好氛围。已建成开放的公园,要及时面向社会公示公园四至范围及坐标位置,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公园要建立自律自治和举报监督机制,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接受公众、媒体监督,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公园的维护、管理,促进公园规范运营、和谐发展。
(三)健全动态监管。
各地要建立公园登记注册、普查清理、督查整改等动态监管机制,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在每年12月31日前将本地区公园建设管理及跟踪督查情况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根据各地上报信息及群众举报、媒体报道等情况组织重点抽查和专项调查,并及时通报违规情况。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应包含的内容为:
(一)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要求;
(二)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程序;
(三)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求;
(五)明确、具体的安全生产责任。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作用
(一)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二)企业单位中的生产、技术、设计、供销、运输、财务等各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
(三)企业单位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工作。劳动保护工作机构或专职人员的职责是:
1.协助领导上组织推动生产中的安全工作,贯彻执行劳动保护的法令、制度;
2.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3.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订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4.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协助解决问题,遇有特别紧急的不安全情况时,有权指令先行停止生产,并且立即报告领导上研究处理;
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6.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
7.指导生产小组安全员工作;
8.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分发和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保健食品和清凉饮料;
9.参加审查新建、改建、大修工程的设计计划,并且参加工程验收和试运转工作;
10.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出防止事故的措施,并且督促他们按期实现;
11.组织有关部门研究执行防止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工作。
(四)企业单位各生产小组都应该设有不脱产的安全员。小组安全员在生产小组长的领导和劳动保护干部的指导下,首先应当在安全生产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协助小组长做好下列工作:
1.经常对本组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2.督促他们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种安全生产制度;
3.正确地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检查和维护本组的安全设备;
4.发现生产中有不安全情况的时候,及时报告;
5.参加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协助领导上实现防止事故的措施。
(五)企业单位的职工应该自觉地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进行违章作业,并且要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
参考资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公园安全制度范文 公园游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