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供应链的论文沃尔玛供应链管理论文
关于供应链的论文沃尔玛供应链管理论文
关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思考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输赢”观念,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一种“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实施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关键词]企业 供应链 管理
我所就职的公司是以物流业务为主的综合型贸易公司,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经过改造调整,公司以专项商品供应为突破,立足集团面向市场,在做好集团成员企业采购、供应、调剂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开展国内外贸易。物资公司在集团供应链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开展钢材(含钢轨)、输送带、机车车辆配件、轴承、润滑油、水泥、电缆、汽车、工程机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计12种商品的集团采购供应工作。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及与物流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见于1982年,是源自于物流管理的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大致经历了追求本企业的效率与价值、追求与交易伙伴共同实现效率与价值、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过程的效率与价值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使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独立思想和方法在管理思想史上真正有了自己的地位。
现在,经济全球化使竞争日益加剧,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普遍认识到产品的竞争力并非由一个企业能决定,而是由产品的整体供应链来决定。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链伙伴进行物流协作,共同寻求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务的途径已是各类型企业所面临的发展课题。英国著名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er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通过管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上游和下游之间联系,以整体供应链的最低成本,提供给客户最优的服务”。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98年已经在原有物流定义的开头加上了“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的内容。供应链概念发展到现在,其含义已经扩展到从最初获取原材料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供应链是由若干
“供”—“需”环节的有序连接而组成,供应链包括了在企业内、外制造产品和提供用户服务的增值链中的全部功能。目前最新的供应链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与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
二、集团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
目前最新的供应链定义来分析集团供应链。这个供应链是包括从生产所需的资源、材料设备到煤炭及其衍生品销售到客户手中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供应链不同的企业分别完成的。集团供应链的上
游是煤炭资源、生产辅助材料及设备供应商,供应链的中游是煤炭生
供应链的下游则是煤炭销售企业和最终煤炭用户。根据现代产企业,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理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已经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内部问题,而是整个供应链企业的问题。
集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的国有超大型能源战略型企业,经过了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双轨运作和当前市场经济期,因此在集团公司的物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上有着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表现为行政型、经验型、粗放型,基本处于传统物资的管理模式。
其特征是采购物资跟着财务成本核算走,生产成本核算在各二级煤炭生产企业,采购供应就在二级企业,成本核算在三级企业,采购则同样在三级企业,这样就形成了生产使用者互不联系,各矿业公司分散采购,各供应商独立供应送货的局面,而集团公司的专业物资公司和国贸公司等只能对部分专项商品和部分进口设备进行采购供应操作及招标代理,而无法全部组织协调各成员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和招标。纵观整个集团供应链我们发现供应链上游杂乱无序,供应链下游简单有序。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保证物流的统一性与各物流环节的有机联系,最终与国际标准接轨,必须制定物流标准。我国的物流标准与国际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被广大物流研究管理和企业经营者高度重视,有些企业行动的快,且执行的非常好,如海尔集团从供、产、销全过程就有
一套完整的物流标准。由于地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集团公司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统一的物流标准,在物流设施和技术应用上没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在建立全集团的物资供应商档案资料体系、采购执行标准程序、物流配送服务标准等方面均没有建立系统清楚严谨的标准。以物流环节重要的仓储环节举例,全集团大小仓库几百个,建立统一的仓储技术标准是完全有条件的,但遗憾的是集团公司没有人来组织,即使连最基础的仓库建设、货物出入库、仓库单证、仓储安全管理、储存物资保管、包装、装卸、搬运等基础性的标准都不健全,不统一,使集团物流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集团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思路
在准确把握和分析集团物流与供应链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明确思路,经过总结思考认为,在从战略高度入手、总体谋划原则的基础上,必须从理论与观念更新、体制与机制变革、流程与技术再造、职能与定位重塑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从思想上、管理上、方法上寻找最主要、最核心、最可行的解决办法。
1.理论与观念——更新
世界范围内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给集团公司这样的大型煤炭能源企业的物流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加入WTO以后,更增加了这一挑战的紧迫性。集团面临着如何尽快完成向现代企业进一步转换,增强参与全球竞争的压力,发展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实现转换的重要手段。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上
进行学习掌握,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头脑,只有正
也就是始终坚持确先进的理论知识才能科学的指导企业的物流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其次,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观念的更新就是思想的解放,就是要把传统的企业主要靠降低物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产品成本的思想观念转变为通过改造物流、优化供应、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金周转的思想观念上来;观念的更新就是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就是换位思考,把上、下游物流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与途径;观念更新就是要有大物流概念,树立在搞好企业物流的基础上,向物流企业和新型物流业态迈进,把物流作为集团主营和核心竞争力来发展。理论与观念的更新必然扫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障碍,那么无论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规划,还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建立,以及从企业物流、物流企业向先进的第四方物流转变,都将是一路顺风的。
2.体制与机制——变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是当前大型国有企业变革与创新的重点。表面上看这些方面的改革似乎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体制与机制直接影响着物流的发展。在体制方面,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企业中形成了纵向管理模式,单位、部门、地区等相互之间不联系不沟通,单线管理、垂直领导给发展现代物流带来阻力。物流最重要的是横向联合,是多个单位、部门的无缝对接
和全线贯通,而不是条块分割、各行其是,因此,在体制上就要变革,要抛弃过去那种自成体系、封闭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体制。在机制上要建立适应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激励机制,机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它是企业管理运行的润滑油和助推器,因此要想搞好和切实发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就必须下大力改善企业经营机制。体制与机制变革还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的问题,这些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突破体制与机制束缚,发展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变革的最好方法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也就是股份制改造和实现企业上市,抓住这一根本,必然使企业的体制发生转变,体制变机制肯定变。有体制与机制变革的保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定能够健康运行蓬勃发展。 3.流程与技术——再造
未来的集团物流体系将是先进的一体化体系,将打破传统的按专业部门分别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物流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从整个企业出发,把物流的所有功能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进行严格的管理,做到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将上游物资供应的各种物流机会和煤炭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企业和各生产环节纳入管理范畴,这一切都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流也是一门很重要的企业科学,因此对于集团来讲,要想真正实施并落实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战略构想,就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手术,关键是将上游供应的流程重新规划设计,
对物流的采购、招标、运输、仓储、服务等具体流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甚至可以通过数据模型进行优选分析,使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流程最佳、效率最优。在有效整合集团内、外部市场(供货、载体)物流资源,建立科学的上游供应链流程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提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平,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物流水平的高低,而且物流技术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物流的运营成本。因此,流程与技术的再造和创新是集团物流战略实施的根本保证。
4.职能与定位——重塑
在历史形成的集团公司物资设备采购、招标、供应模式基本不变的原则下,梳理形成管、办、保三级管理平台体系。“管理”是设立物资设备管理部(原为采购管理部),负责统一组织和指导全集团的物资设备需求计划、采购、供应、仓储、配送、定额、供应商管理、调剂管理及信息标准化工作,不负责具体采购招标和供应执行工作。“承办”是将集团公司国内外物资设备采购招标业务统一委托相关公司办理,负责招投标、合同商务谈判、商务手续报批、结算支付货款等。“保障”是由物资公司继续负责成品油(润滑油)、火工品(硝酸铵)等专项供应业务的同时,负责集团公司招标采购物资设备从监造到配送的组织实施,保障招标后的物资设备产品质量及按时交货,完成对集团各二级企业的一级配送,有条件的实现向三级生产厂、矿、段的二级配送。
以上四条仅是针对集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思路进行梳理后得出的基本想法。总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输赢”观念,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它要求企业必须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实施供应链管理;它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能只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它还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范文二:关于供应链的论文沃尔玛供应链管理论文 关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思考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关于供应链的论文沃尔玛供应链管理论文
关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思考
[摘要]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输赢”观念,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一种“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实施管理,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长远战略眼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关键词]企业 供应链 管理
我所就职的公司是以物流业务为主的综合型贸易公司,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经过改造调整,公司以专项商品供应为突破,立足集团面向市场,在做好集团成员企业采购、供应、调剂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开展国内外贸易。物资公司在集团供应链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开展钢材(含钢轨)、输送带、机车车辆配件、轴承、润滑油、水泥、电缆、汽车、工程机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计12种商品的集团采购供应工作。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及与物流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见于1982年,是源自于物流管理的研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大致经历了追求本企业的效率与价值、追求与交易伙伴共同实现效率与价值、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过程的效率与价值三个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的发展使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独立思想和方法在管理思想史上真正有了自己的地位。
现在,经济全球化使竞争日益加剧,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企业普遍认识到产品的竞争力并非由一个企业能决定,而是由产品的整体供应链来决定。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链伙伴进行物流协作,共同寻求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务的途径已是各类型企业所面临的发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展课题。英国著名物流专家Martin Christopher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通过管理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上游和下游之间联系,以整体供应链的最低成本,提供给客户最优的服务”。美国物流管理协会1998年已经在原有物流定义的开头加上了“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的内容。供应链概念发展到现在,其含义已经扩展到从最初获取原材料到转换成最终产品,直至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生产、销售过程,供应链是由若干“供”—“需”环节的有序连接而组成,供应链包括了在企业内、外制造产品和提供用户服务的增值链中的全部功能。目前最新的供应链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与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
二、集团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分析
目前最新的供应链定义来分析集团供应链。这个供应链是包括从生产所需的资源、材料设备到煤炭及其衍生品销售到客户手中的全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供应链不同的企业分别完成的。集团供应链的上游是煤炭资源、生产辅助材料及设备供应商,供应链的中游是煤炭生产企业,供应链的下游则是煤炭销售企业和最终煤炭用户。根据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理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降低成本,已经不是一个企业自身的内部问题,而是整个供应链企业的问题。
集团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的国有超大型能源战略型企业,经过了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双轨运作和当前市场经济期,因此在集团公司的物资采购与供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应链管理上有着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表现为行政型、经验型、粗放型,基本处于传统物资的管理模式。
其特征是采购物资跟着财务成本核算走,生产成本核算在各二级煤炭生产企业,采购供应就在二级企业,成本核算在三级企业,采购则同样在三级企业,这样就形成了生产使用者互不联系,各矿业公司分散采购,各供应商独立供应送货的局面,而集团公司的专业物资公司和国贸公司等只能对部分专项商品和部分进口设备进行采购供应操作及招标代理,而无法全部组织协调各成员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和招标。纵观整个集团供应链我们发现供应链上游杂乱无序,供应链下游简单有序。
物流标准化是实现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物流效率,保证物流的统一性与各物流环节的有机联系,最终与国际标准接轨,必须制定物流标准。我国的物流标准与国际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被广大物流研究管理和企业经营者高度重视,有些企业行动的快,且执行的非常好,如海尔集团从供、产、销全过程就有一套完整的物流标准。由于地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集团公司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统一的物流标准,在物流设施和技术应用上没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划。在建立全集团的物资供应商档案资料体系、采购执行标准程序、物流配送服务标准等方面均没有建立系统清楚严谨的标准。以物流环节重要的仓储环节举例,全集团大小仓库几百个,建立统一的仓储技术标准是完全有条件的,但遗憾的是集团公司没有人来组织,即使连最基础的仓库建设、货物出入库、仓库单证、仓储安全管理、储存物资保管、包装、装卸、搬运等基础性的标准都不健全,不统一,使集团物流工作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三、集团公司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思路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在准确把握和分析集团物流与供应链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明确思路,经过总结思考认为,在从战略高度入手、总体谋划原则的基础上,必须从理论与观念更新、体制与机制变革、流程与技术再造、职能与定位重塑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从思想上、管理上、方法上寻找最主要、最核心、最可行的解决办法。
1.理论与观念——更新
世界范围内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给集团公司这样的大型煤炭能源企业的物流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加入WTO以后,更增加了这一挑战的紧迫性。集团面临着如何尽快完成向现代企业进一步转换,增强参与全球竞争的压力,发展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是实现转换的重要手段。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上进行学习掌握,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头脑,只有正确先进的理论知识才能科学的指导企业的物流发展,也就是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其次,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观念的更新就是思想的解放,就是要把传统的企业主要靠降低物料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来降低产品成本的思想观念转变为通过改造物流、优化供应、缩短流通时间、加速资金周转的思想观念上来;观念的更新就是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就是换位思考,把上、下游物流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寻找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与途径;观念更新就是要有大物流概念,树立在搞好企业物流的基础上,向物流企业和新型物流业态迈进,把物流作为集团主营和核心竞争力来发展。理论与观念的更新必然扫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各种障碍,那么无论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规划,还是现代物流体系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的建立,以及从企业物流、物流企业向先进的第四方物流转变,都将是一路顺风的。
2.体制与机制——变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国有企业运行机制是当前大型国有企业变革与创新的重点。表面上看这些方面的改革似乎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体制与机制直接影响着物流的发展。在体制方面,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企业中形成了纵向管理模式,单位、部门、地区等相互之间不联系不沟通,单线管理、垂直领导给发展现代物流带来阻力。物流最重要的是横向联合,是多个单位、部门的无缝对接和全线贯通,而不是条块分割、各行其是,因此,在体制上就要变革,要抛弃过去那种自成体系、封闭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体制。在机制上要建立适应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激励机制,机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它是企业管理运行的润滑油和助推器,因此要想搞好和切实发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就必须下大力改善企业经营机制。体制与机制变革还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机制的问题,这些是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突破体制与机制束缚,发展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变革的最好方法是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也就是股份制改造和实现企业上市,抓住这一根本,必然使企业的体制发生转变,体制变机制肯定变。有体制与机制变革的保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定能够健康运行蓬勃发展。
3.流程与技术——再造
未来的集团物流体系将是先进的一体化体系,将打破传统的按专业部门分别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物流管理模式。管理人员从整个企业出发,把物流的所有功能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整体进行严格的管理,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做到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将上游物资供应的各种物流机会和煤炭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企业和各生产环节纳入管理范畴,这一切都需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与管理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流也是一门很重要的企业科学,因此对于集团来讲,要想真正实施并落实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战略构想,就必须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手术,关键是将上游供应的流程重新规划设计,对物流的采购、招标、运输、仓储、服务等具体流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数据,甚至可以通过数据模型进行优选分析,使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流程最佳、效率最优。在有效整合集团内、外部市场(供货、载体)物流资源,建立科学的上游供应链流程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信息技术、装备技术提高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水平,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物流水平的高低,而且物流技术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物流的运营成本。因此,流程与技术的再造和创新是集团物流战略实施的根本保证。
4.职能与定位——重塑
在历史形成的集团公司物资设备采购、招标、供应模式基本不变的原则下,梳理形成管、办、保三级管理平台体系。“管理”是设立物资设备管理部(原为采购管理部),负责统一组织和指导全集团的物资设备需求计划、采购、供应、仓储、配送、定额、供应商管理、调剂管理及信息标准化工作,不负责具体采购招标和供应执行工作。“承办”是将集团公司国内外物资设备采购招标业务统一委托相关公司办理,负责招投标、合同商务谈判、商务手续报批、结算支付货款等。“保障”是由物资公司继续负责成品油(润滑油)、火工品(硝酸铵)等专项供应业务的同时,负责集团公司招标采购物资设备从监造到配送的组织实施,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保障招标后的物资设备产品质量及按时交货,完成对集团各二级企业的一级配送,有条件的实现向三级生产厂、矿、段的二级配送。
以上四条仅是针对集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解决思路进行梳理后得出的基本想法。总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它要求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输赢”观念,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它要求企业必须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实施供应链管理;它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能只看到一城一地的得失;它还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管理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cnsihuo.com
范文三:供应链物流论文范文-关于的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word版下载
供应链物流论文范文:关于的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word版下
载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供应链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摘要] 本文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过程,物流的结构及供应链的结构,分析功能结构,从中建立它们的内在联系,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结构竞争力 合作伙伴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自由化的步伐加快,特别是随着国际资本的重新组合、国际性产业结构的多层次调整和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现代物流呈现出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显著特征。另外,中国加入WTO,在大幅度减让关税,关税壁垒不再成为国际贸易主要障碍的情况下,其他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其中,能否拥有发达的现代运输物流设施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物流服务,对于一个国家及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高经济运转效率和质量、改善投资环境、吸收外资和跨国企业极其重要。由于物流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降低成本求存
活。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对于我国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极其重要,物流作为企业的重要一环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二、物流与供应链所谓物流,就是指“物”的“流动”
因为物是有形的物质,它的流动涉及在空间位置及时间上的变化。它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企业经营及军事活动中,并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变化更加频繁。物流伴随着获得、存储及分发供应链货物的所有活动,包括运输、分配、仓储、物料搬运、库存管理等企业行为,与制造及市场密切相关。物流供应链或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出现在大量的商业部门及政府活动中,比如制造公司、零售公司、食品制造厂、经销商、军事部门、运输、服务公司、邮政、公共事业、石油管道、公共交通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规划、执行并制约从源头到消费地点的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的正向、逆向流动以及存储,达到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三、物流的范围
现代物流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上世纪80年代研究的物流对象主要是“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物流的主要对象是七个主题,有运输、物料搬运、库存和仓库、邮政、客户服务、国际物流及交通管理,并提出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等。
四、物流的结构
普通的物流结构包括有两种,一种是纵向结构,另一种是层次结构。分别是1.纵向结构2.层次结构战略层:为物流系统的结构设计、各级节点(供应商、制造商)的选址等。战术层:为整个系统以及每个节点的设施规划库存管理等。运作层:为具体的运作管理,比如车辆调度、仓库管理、物料搬运等。比如:某集团公司的一个物流战略,系统结构设计为:首先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网络系统,然后需明确仓库的层次结构,从成品库到零售库之间设计几级仓库,是2级、3级还是4级,对于每一级仓库其数量设置多少,每个仓库的位置设置在哪,如何划分仓库的配送区域等等。
五、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的涵义供应链是指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是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的,并且是上一个业务流程为下一个业务流程提供物料或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上的企业所组成的序列或企业业务流程网络形成了企业的供应链
2.供应链组成供应链即由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所组成的网络体系。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核心企业管理功能,以及采购、生产、配送等功能环节。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即供应商与企业采购环节、采购与生产环节、生产与配送环节、配送与顾客公司的环节之间的联系。用图形来描述为:从信息管理目标出发,信息在供应链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应链的管理需要供应链的成员能够获得信息,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供应链的上游不但要向下游输出物品,而且要求下游获得物品进一步的
信息。信息的共享消除供应链中的浪费。
3.供应链的特征供应链是一个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组成的网链结构。一个企业就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给关系。所以供应链的特点在于网络结构,由客户需求拉动,高度一体化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增值过程,且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经济实体以及供需的两方面,具有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种表现形态。
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新集成的管理理念。是ERP的管理信息集成部分。供应链管理包括贯穿于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与需求、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客户交货等。我国对供应链的管理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制约。供应链管理被定义为一种协同性战略,目标是整合上游和下游的操作,以消灭非增值成本、基础结构、时间和行为,以竞争性地为最终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供应链管理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途径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企业在决定实施供应链管理时,应仔细分析自身的状况,要从承载能力和实际出发,明确认识实施目标,如何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设计和转变在旧的环境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机制,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调整,以便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节约能源。企业高层领导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地把经济目标、环境目标和社会目
标恰如其分地同供应链联系在一起考虑,尽量根据企业的需求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减少原材料和零部件库存量,对有害材料,尽量寻找替代物,对企业的多余设备和材料要充分利用。还要加强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
6.供应链管理战略供应链管理是为了进一步发挥供应链管理中的潜在作用,必须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的战略性理由来考虑。供应链管理战略要从两方面来考虑:一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竞争战略,另一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协作战略。供应链管理中的竞争战略,企业面对的竞争是以全球企业为平台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而且信息传递无障碍和无时滞,因此使得响应时间成为第一位的竞争要素。另外,企业面对资源获取的难度、社会利益的压力(如环保要求)、客户在产品的个性化、及时化、平民化和便利化等方面的消费需求的变化等,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必须要建立一个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系统,能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库存和物资储备成本,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一个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就能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就能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基础关键,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尤其对供应链来说,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企业应对供应链管理所面对的竞争最为重要的支撑条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从锁定目标、集中资源、提高和储备知识技能、战略定位等做起。?
扩展企业业务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即强调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充分发挥其优势,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应与全球范围内合适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将企业非核心业务实行业务外包,通过外包业务,充分利用其他资源,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更多的、更大的竞争优势。利用部分业务外包,将自身的优势功能集中化,将劣势功能虚化,借助企业外部资源的优势来弥补和改善企业自身的弱势,这也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之一。
总之,物流企业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力量,企业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的存活,加强企业的竞争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主要提倡充分利用第三产业为企业服务,建立伙伴联盟,更新企业的运作方式,并积极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取得企业与市场的双赢。另外,还要完善、规范、标准化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标准化体系,是发展现代物流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积极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立与管理,从构建现代物流综合体系的角度全面、合理规划。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理由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使我国物流业的各种相关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范文四: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及管理思想的创新, 企 业 之 间 的 竞 争 逐 渐 转 变 为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竞 争 。在 批 发 零 售 业 发 展 壮 大 的 今 天 ,建 立 一 个 自 己 的 物 流 系 统 显 的 越 来 越 重 要 ,这 不 仅 能 节 省 运 营 成 本 ,提 高 资 源 的 有 效 利 用 ,也 是 提 高 企 业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渠 道 。建 立 有 效 的 供 应 链 战 略 ,成 为 企 业 不 可 模 仿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比 较 详 细 了 解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内 容 ,对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操 作 ,以 及 建 立 强 大 供 应 链 管 理 系 统 带 来 的 竞 争 优 势 等 进 行 了 研 究 ,这 几 天 我 对 麦 德 龙 泉 州 商 场 进 行 一 系 列 资 料 的 搜 集 ,加 之 工 作 实 习 的 实地考察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关 键 词 : 供 应 链 管 理 ;零 售 业 ;麦 德 龙
引言 所谓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转运中心和渠道商等 构 成 的 物 流 网 络 。同 一 企 业 可 能 构 成 这 个 网 络 的 不 同 组 成 节 点 ,但 更 多 的 情 况 是 由 不 同 的 企 业 构 成 这 个 网 络 中 的 不 同 节 点 。供 应 链 实 际 上 是 由 所 有 加 盟 的 节 点 企 业( 或 企 业 单 位 )组 成 ,其 中 一 般 有 一 个 核 心 企 业 , 节 点 企 业( 或 企业单位)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制造、转运、分销、 零售等)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目 前 我 国 企 业 界 对 供 应 链 和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概 念 仍 然 比 较 陌 生 ,还 没 有 意 识 到 供 应 链 管 理 的 增 值 作 用 ,没 有 形 成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供 应 链 管 理 ,大 企 业 实 施 供 应 链 管 理 尚 处 于 学 习 、摸 索 的 初 级 阶 段 。据 一 项 研 究 数 据 显 示 ,国 内 零 售 企 业 中 有 89.6%的 企 业 不 理 解 供 应 链 和 供 应 链 管 理 , 80.6%的 企 业 根 本 没
1
有 设 置 供 应 链 管 理 部 门 。虽 然 部 分 企 业 使 用 了 货 物 跟 踪 系 统 ,但 功 能 仍 很 不 完 善 ,导 致 物 流 信 息 实 时 性 不 高 、信 息 定 位 不 精 确 ,信 息 获 取 不 方 便 ,使 外 界得不到相应的物流信息,从而在与外资零售业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一、麦德龙泉州商场的情况概述 07 年 全 球 第 三 大 贸 易 零 售 集 团 — — 麦 德 龙 在 中 国 的 第 37 家 商 场 在 泉 州 开业。 场占地总面积六千平方米, 场销售总面积达七千二百六十平方米, 商 商 属 于 麦 德 龙 规 划 的 中 型 商 场 。与 传 统 的 大 卖 场 和 零 售 超 市 相 比 ,麦 德 龙 在 经 营 模 式 上 采 用 独 特 的“ 现
购 自 运 ”模 式 ,是 为 专 业 顾 客 提 供 产 品 和 服 务 的 会 员 制 批 发 商 场 。基 于 专 业 客 户 的 大 批 量 采 购 需 求 ,商 场 的 大 多 数 货 物 都 是 整 组或整箱包装出售;并实行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的超长营业时间。 麦 德 龙 坚 持 针 对 专 业 客 户 的 会 员 制 、 1.2 米 以 下 儿 童 不 能 进 入 、 中 央 加 地 方 采 购 转 运 、现 购 自 运 、透 明 发 票 、有 限 利 润 论 等 德 国 式 的 刻 板 供 应 链 管 理方法。在供应链运作层面,麦德龙无时不在提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水平, 不断梳理着采购、库存、转运环节,以加快资金流转速度。 泉 州 商 场 商 品 种 类 中 食 品 约 40%, 非 食 约 占 60%。 食 品 类 以 果 蔬 、 鲜 肉 、 鲜鱼、奶制品、冷冻品、罐头、粮油、饮料、甜品、干货为主,品种相对稳 定 。非 食 领 域 的 商 品 则 按 季 节 和 顾 客 需 要 定 期 调 整 ,包 括 日 常 生 活 用 品 、办 公用品, 包括小型机械工具类产品。 家电外很少有单件摆设展示的商品。 还 除 二、泉州商场的采购流程分析 麦 德 龙 在 中 国 市 场 的 采 购 模 式 是 以“ 本 地 采 购 +转 运 中 心 ”为 主 。 本 地 采
购 大 多 属 于 生 鲜 等 不 宜 远 程 运 输 的 商 品( 例 如 猪 牛 肉 、瓜 果 、蔬 菜 等 ) ,或 者 为 某 些 大 型 企 业 在 当 地 的 分 公 司( 例 如 可 口 可 乐 等 ) 。这 构 成 了 麦 德 龙 供 应 链 的 一 部 分 。另 一 部 分,便是转运中心直接转运。麦德龙在上海、广州设立了转运中心,负责国内所有门 店的采购和转运。
(一)通过运转中心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
2
在 中 国 ,麦 德 龙 现 阶 段 只 在 上 海 和 广 州 建 立 了 两 个 转 运 中 心 ,这 两 个 转 运 中 心 一 南 一 北 ,负 责 现 阶 段 麦 德 龙 中 国 所 有 门 店 的 集 中 商 品 转 运( 随 着 麦 德 龙 现 在 的 扩 张 速 度 ,以 后 应 该 还 会 再 建 转 运 中 心 )。所 采 用 的 转 运 方 式 为 外 租 给 第 三 方 物 流 公 司( 中 外 运 )转 运 。转 运 中 心 集 中 转 运 的 商 品 基 本 上 除 了生鲜外,其余都有。主要包括一些大品牌和贵重商品(如食品中的卡夫、 天 喔 和 卖 场 内 所 有 进 口 食 品 、服 装 、玩 具 、化 妆 品 、家 电 、五 金 工 具 以 及 麦 德 龙 的 自 有 品 牌 商 品 “aka、厨 之 选 、喜 迈 ”等 )。这 些 大 品 牌 ,他 们 和 麦 德 龙 都 有 战 略 合 作 协 议 ,而 且 一 般 为 全 国 性 商 品 ,所 以 对 这 些 大 公 司 的 采 购 大 多 直 接 由 总 部 采 购 和 管 理 。物 流 中 心 集 中 商 品 转 运 ,以 此 节 约 更 多 的 成 本 ,借 以提高竞争力。 (
二)选择本地供应商保证食品新鲜 在生鲜商品上,泉州商场主要选用的是本地的供应商,因为保鲜的原 因 这 些 商 品 不 适 于 远 途 运 输 。生 鲜 商 品 的 品 类 包 括 蔬 菜 中 的 叶 菜 类 ;按 照 政 府 规 定 必 须 从 当 地 肉 联 厂 采 购 的 鲜 肉 类 产 品 ;淡 水 养 殖 的 鲜 活 水 产 品 ,部 分 副 食 产 品 (豆 腐 和 豆 制 品 ,以 及 当 地 制 作 的 新 鲜 糕 点 等 ); 除 了 正 月 初 一 ,其 它 时 间 都 有 订 单 和 到 货 。商 场 有 相 关 的 冷 链 管 理 、质 量 检 测 等 程 序 ,以 保 证 此类商品从产出到客户餐桌前都是新鲜的状态。 (三)进口商品的优势 进 口 商 品 。麦 德 龙 门 店 分 布 在 全 球 30 个 国 家 ,有 些 商 品 是 在 所 有 门 店 都在销售的, 中国的门店来说它就属于进口商品。 德龙就是一个国际 倒 对 麦 “ 爷” 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同样的商品会形成国内为市场 。 价 格 相 差 悬 殊 。比 如 东 南 亚 的 水 果 ,产 自 挪 威 海 岸 的 三 文 鱼 ,欧 洲 的 红 酒 等 。 10 年 ,泉 州 商 场 酒 类 的 营 业 额 增 长 24.7%。这 得 益 于 进 口 酒 类 品 质 的 保 证 和
3
价格上的优势。 三、 泉州商场的采购订单信息分析 通过公司的高速通讯网络传到上海(或广州)转运中心,转运中心整合 后 正 式 向 供 应 商 订 货 。供 应 商 可 以 把 商 品 直 接 送 到 订 货 的 商 店 ,也 可 以 送 到 转 运 中 心 。在 转 运 中 心 ,计 算 机 掌 管 着 一 切 。供 应 商 将 商 品 送 到 转 运 中 心 后 , 先 经 过 核 对 采 购 计 划 、商 品 检 验 等 程 序 ,分 别 送 到 货 架 的 不 同 位 置 存 放 。当 每一样商品储存进去的时候,计算机都会把他们的方位和数量一一记录下 来 ;一 旦 商 店 提 出 要 货 计 划 ,计 算 机 就 会 查 找 出 这 些 货 物 的 存 放 位 置 ,并 打 印 出 印 有 商 店 代 号 的 标 签 ,以 供 贴 到 商 品 上 。整 包 装 的 商 品 将 被 直 接 送 上 传 送 带 ,零 散 的 商 品 由 分 装 小 组 按 门 店 分 拣 后 ,也 会 被 送 上 传 送 带 。商 品 在 传 送带上进进出出,通过激光辨别上面的条形码,把他们送到该送的地方去。 商 品 在 转 运 中 心 停 留 不 超 过 48 小 时 , 麦 德 龙 出 售 的 商 品 上 万 种 , 吃 、 穿 、 住 、用 、行 各 方 面 都 有 。尤 其 像 食 品 、快 速 消 费 品 这 些 商 品 的 停 留 时 间 直 接 影 响 到 使 用 。通 常 情 况 下 ,从 上 海( 或 广 州 )出 发 ,汽 车 可 在 两 天 内 到 达 泉 州商场。 (一)麦德龙商场门店的订货是根据销售数据作为依据 每天收银的电脑会统计数据传输至电脑部
,电脑部根据销售数据分析, 得 出 结 论 产 生 建 议 订 单 ,并 打 印 成 册 交 给 部 门 的 主 管 或 助 理 参 考 ,并 以 此 做 出 订 货 决 定 。最 后 传 给 上 海 总 部 的 采 购 中 心 。再 进 行 统 一 订 货 ,根 据 门 店 需 要配货。与德国本土 “买断式经营”不同,麦德龙在中国采用“代销式” 的 采 购 模 式 ,即 通 过 采 购 订 单 和 卖 场 订 单 的 方 式 通 知 供 应 商 供 货 ,到 期 或 者 过 季 的 商 品 再 退 货 给 供 应 商 。在 这 种 采 购 模 式 下 ,所 有 的 库 存 和 退 货 风 险 都 由供应商独立承担。 (二)生鲜商品的冷链控制 经 营 生 鲜 对 于 国 内 许 多 超 市 都 是 一 件 比 较 麻 烦 的 事 ,因 为 这 涉 及 到 从 采 购 到 运 输 直 至 店 铺 多 个 环 节 的 冷 链 控 制 。泉 州 商 场 的 冷 链 管 理 较 为 完 善 ,是 因 为 麦 德 龙 的 冷 链 是 有 源 头 控 制 。严 格 的 要 求 是 麦 德 龙 冷 链 的 基 础 ,从 供 应
4
商 到 客 户 手 中 ,整 个 过 程 麦 德 龙 都 一 直 要 求 产 品 的 新 鲜 。按 照 北 京 巨 合 资 讯 咨询营运总监李国宏的话说, 冷链控制的难点在于全程控制,也就是从收 “ 货开始,直至店铺甚至消费者的餐桌,整个过程的冷链都不能断掉。 这就 ” 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操作规则,严格把控。如果冷链控制不得当, 损耗会非常高,这势必会影响到生鲜经营的利润。 得 益 于 其 独 特 的 运 营 方 式 和 先 进 的 管 理 理 念 ,商 场 的 业 绩 逐 年 增 长 ,并 在 今 年 有 望 扭 亏 为 盈 。生 鲜( 果 蔬 )销 售 额 对 销 售 总 额 的 贡 献 也 在 逐 年 增 长 。以 下 是商场近几年来的销售总额与生鲜销售额(果蔬):
表一:商场销售额与生鲜(果蔬)销售额
年度 2008( 2007 底 开 业 ) 2009 2010 2011( 至 3 月 31 日 ) 销售总额 约 9000 万 约 1亿 约 1.2 亿 约 0.65 亿 生鲜销售额(果蔬) 330 万 420 万 530 万 150 万
四、麦德龙供应链管理中的问题
表 二 :果 蔬 日 销 售 额 、专 业 客 户 、报 损 额 、退 货 价 值( 2011-2-27 到 3-5)
日期
日销售额
专业客户
报损额
退货价值
2-27
18506.53
9025.48
859.63
156.53
2-28
21256.75
12579.46
976.34
123.56
3-1
5
20379.51
12580.33
1000.48
220.08
3-2
21152.39
12965.76
985.66
174.69
3-3
19967.08
11026.83
1044.90
98.75
3-4
20655.07
11537.71
1106.59
104.68
3-5
19006.84
9855.64
890.22
152.33
(一)泉州商场的退换货数量比较多 经常能在商场的收货部看到有大批的商品贴着“退货”或者“换货”的 标 签 。这 些 退 换 货 商 品 的 原 因 有 :A.因 为 销 售 数 据 不 好 ,而 之 前 订 货 的 数 量 又 很 大 , 或 者 因
为 一 些 原 因 收 获 时 数 量 超 收 , 如 生 鲜 的 鲜 肉 等 肉 制 品 ;B.有 些 是 因 为 快 过 季 了 ,全 部 下 架 退 给 供 应 商 ;C.有 些 是 因 为 对 本 地 消 费 习 惯 的 不 了 解 导 致 商 品 积 压 ,如 生 鲜 商 品 的 笋 产 品 ;D.有 些 是 因 为 内 部 员 工 没 有 合 理操作导致的包装破损,如干货的香菇、桂圆等。 商场在一般商品(自有品牌除外)都会和供应商达成一些退换货协议, 以 此 保 证 自 己 的 最 大 利 益 。退 货 对 供 应 商 都 是 采 取 无 条 件 的 政 策 ,或 者 强 行 等 值 换 货 。供 应 商 的 生 产 是 有 周 期 性 、计 划 性 的 ,像 这 种 方 式 处 理 商 品 对 供 应 商 的 伤 害 影 响 很 大 ,尤 其 是 食 品 。当 商 场 发 现 商 品 超 过 新 鲜 期 限 ,可 能 影 响 到 销 售 时 , 像 肉 制 品 的 保 质 期 不 长 ,退 回 去 ,只 能 是 供 应 商 承 担 损 失 ;非 食 类 退 过 季 商 品 ,只 是 为 了 增 加 应 季 商 品 的 进 货 ,而 供 应 商 则 要 增 加 囤 货 的 风 险 (二)员工的流动性大 在 零 售 业 ,员 工 的 离 职 率 高 ,已 经 成 为 一 个 普 遍 的 问 题 。虽 然 说 麦 德 龙 的 员 工 福 利 很 好 ,但 是 由 于 员 工 人 数 少 ,实 际 上 往 往 一 个 人 要 干 多 个 人 的
6
活 ,而 工 资 都 是 一 样 的 。还 有 因 为 制 度 的 原 因 新 员 工 的 工 资 要 比 老 员 工 的 工 资 还 高 ,这 就 不 利 于 留 住 有 经 验 的 老 员 工 。而 一 些 抱 着 试 一 试 的 新 员 工 有 时 上 岗 还 等 不 到 培 训 ,就 已 经 离 职 了 ,虽 然 有 经 过 培 训 的 ,但 是 也 很 快 离 开 了 。 (三)供应商参差不齐 虽然对源头控制麦德龙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是目前中国供应商的水平 仍然是参差不齐,大的供应商的设备和系统比较完善,而一些小供应商的情况
则不太理想。本地供应商冷链设备和系统很差,甚至直接就是小货车在送货。
有 时 送 鲜 肉 的 车 ,甚 至 是 直 接 把 商 品 随 意 丢 在 车 厢 ,这 样 温 度 、卫 生 没 有 保 证 ,但 是 商 场 为 了 保 证 专 业 客 户 的 出 货 ,选 择 收 货 。水 果 、蔬 菜 供 应 商 所 带 的促销员操作卫生、素质不能保证。另外由于员工的流动性是比较大的,但 是食品的冷链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所以会有新员工对操作标准的不了 解。 (四)生鲜报损额常年超标 冷 链 技 术 、员 工 操 作 的 不 标 准 直 接 导 致 了 报 损 商 品 的 增 加 。例 如 :果 蔬 部 门 每 天 的 报 损 额 度 是 800 元 , 实 际 上 经 常 报 损 都 在 1000 元 以 上 , 只 有 少 数 天 数 是 不 超 过 额 度 。很 大 部 分 是 操 作 原 因 :1.有
些 商 品 是 因 为 没 有 按 先 进 先出的原则; 2.有 些 对 温 度 没 有 达 到 标 准 而 进 入 商 场 的 品 种 , 工 又 超 收 的 , 员 短 时 间 又 没 销 售 完 ;3.由 于 员 工 没 有 按 收 货 标 准 检 查 质 量 ,有 些 甚 至 收 货 以 后 就 等 着 报 损 ; 4. 另 外 蔬 菜 促 销 员 给 专 业 客 户 的 配 货 不 合 理 操 作 , 有 些 菜 质 量 是 好 的 ,故 意 弄 成 报 损 标 准 。5.虽 然 专 业 客 户 对 果 蔬 日 销 售 额 占 了 一 半
7
以上,但是专业客户退货的退货价值也占了报损的一部分比重。 表二) ( 也许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于开业不久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个拥有标准化管 理的企业,应该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 五、麦德龙泉州商场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很多卖场都会有退换货的情况,导致供应商颇有怨言。麦德龙退换货, 应 该 要 让 供 应 商 可 以 接 受 ,双 方 才 能 共 赢 。现 在 国 内 零 售 业 连 锁 发 展 也 很 迅 速 ,所 以 如 果 供 应 商 “ 生 气 ”了 ,它 也 可 能 停 止 合 作 。商 场 的 质 量 控 制 部 门 应与采购部门合作,推动源头的技术改进和供应商的质量管理。 (一)订货数量适当 采购预测是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预测的准确性将影响到其它 各 个 环 节 效 率 , 对 成 本 高 低 产 生 直 接 影 响 。 管理人在准备下订单时,应该 详 细 了 解 商 品 的 销 售 情 况 ,对 于 应 季 的 商 品 要 根 据 同 期 的 销 量 对 比 ,并 对 市 场 合 理 的 预 期 ,然 后 参 考 订 货 建 议 ,进 行 对 比 以 后 下 合 理 的 订 单 。还 要 了 解 本地的行情,对本地居民的习惯了解,定合适的商品。
(二)收货部门要严格把关
收 货 部 门 要 对 收 货 的 质 量 进 行 严 格 的 检 查 ,不 能 模 糊 ,在 数 量 上 进 行 控 制 ,不 能 让 销 售 人 员 决 定 是 否 要 超 收 ,要 坚 决 杜 绝 超 收 的 现 状 。宁 愿 让 它 再 送一次或者几次,也不要等过季或者快过期再进行退换货。
(三)加大对员工的投入
8
让 员 工 积 极 参 加 在 线 培 训 ,让 有 经 验 的 员 工 多 带 领 新 员 工 ,并 且 进 行 实 际 操 作 。让 员 工 掌 握 正 确 的 操 作 方 法 ,以 及 按 照 严 格 的 标 准 检 验 商 品 的 重 要 性 。另 外 ,尽 量 招 满 符 合 编 制 的 员 工 数 ,提 高 一 些 对 员 工 的 待 遇 ,尽 可 能 让 员工觉得在麦德龙上班其实很好,避免员工的流动性过大。
(四)严格挑选本地的供应商
在本地采购的当中应该严格对供应商的选择,对只是条件稍有不够的, 应该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同时如果供应商做 的标准了,应该有一些补偿的 措
施 。对 于 蔬 菜 的 促 销 员 ,应 该 按 照 自 己 的 员 工 来 管 理 ,让 其 能 为 麦 德 龙 照 想,从而减少报损的数量。
(五)与供应商进行友好沟通,建立长期稳定发展关系
选 取 可 发 展 的 供 应 商 合 作 ,达 成 协 议 形 成 合 作 伙 伴 关 系 。供 应 商 与 麦 德 龙 间 要 信 息 共 享 ,风 险 共 担 ,利 益 共 分 。让 供 应 商 知 道 自 己 的 商 品 在 商 场 的 销 售 情 况 ,这 样 在 有 订 货 数 量 因 为 错 误 而 差 异 较 大 时 ,会 通 过 联 系 ,更 改 订 货数量。
五、总结
通 过 在 商 场 的 实 习 ,并 且 收 集 了 一 些 资 料 ,我 觉 得 供 应 链 管 理 系 统 的 关 键点有以下两个: 1.合 作 与 信 任 。供 应 链 应 该 说 讲 究 的 是 紧 密 的 配 合 ,让 供 应 链 的 各 个 部 分 即供应商、制造商共同分享销售信息和数据,做到真正参与商品的管理。
9
2.规 范 操 作 流 程 。不 仅 仅 是 零 售 企 业 ,供 应 商 、制 造 商 也 要 规 范 每 个 业 务 流程的操作,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 作效率,让每个供应链部分都能节约成本(如库存的积压等) 提升销售 , 业绩,让各个供应链部分都能得到最大化盈利。盈利,才是企业的最终 目标。
【参考文献】 : [1]. 马 士 华 . 《 供 应 链 管 理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 2010 年 7 月 [2]. [2] . 陈 兵 兵 . · 《 SCM 供 应 链 管 理 》 ——策 略 、 技 术 与 实 务 . 电 子 工 业 出 版 社 . 2004 年 1 月 [3].中 国 安 防 展 览 网 . 2010-11-23 , RFID 在 生 鲜 食 品 冷 链 物 流 中 的 应 用 》 《 , [3] 来 自 于 : ( http://www.afzhan.com/tech_news/detail/24114.html, )
10
11
范文五: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基于社会责任的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
摘 要
近年来,中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暴露出来的食品生产、销售中肆意造假、有害污染等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侵害的事件,不断地向社会、向政府行政部门敲响食品安全管理的警钟。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目前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存在问题。本文将就食品供应链管理产生原因、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的差距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近几年国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及主要原因,联系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与供应链相关环节的关系,提出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重点环节,就如何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建议,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食品行业;供应链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food industry sustained,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economic efficiency improved steadily. However, since the 1990s, Constantly exposed food production, sales willfully false, harmful pollution, And the resulting infringement of people's lives and health events.To society, to the executive branch of government has sounded the alarm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ll this shows that China's current food indust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blem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asons,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food industry, discusses the ga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dvanced management.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ssu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main reasons. Cont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use of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and supply chain links. Proposed key aspects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build China'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od industry; supply chain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1 基于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综述 ..................................................................... 1
1.1 食品供应链管理概述
1.2 基于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管理概述
2
1.2 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 3
1.3 美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社会责任的表现和特点 .......................................... 5
1.4 中美在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社会责任的差异及成因 ...................................... 8
1.4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社会责任的体系构建及实施建议 .............................. 11
结 论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 谢 ............................................................................................................................... 1
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主要是围绕食品生产、食品供应、食品物流与食品需求等四个主要领域来组织实施的。“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成功运用于美国,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基础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对食品和农产品在实施食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介绍比较少,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食品质量问题频发的情况下,关注国外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1.1 基于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综述
1.1.1 食品供应链管理概述
1.1.1.1 国外研究评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供应链质量管理及合作伙伴质量安全行为逐渐成为国外供应链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1984 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中把产品安全保障从食品生产企业外推到储存、分配和流通环节,初步形成了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考虑食品安全的思想。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Den Ouden 和 Zuurbier(1996)等学者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供应链的概念。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中, Henson(2005)、Hingley(2005)、Taylo(2005)等学者通常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链条称为农产品——食品链(Agri-food Chain)。
食品供应链管理, 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 为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其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在食品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开展食品安全跟踪, 是保证食品安全地从生产源头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重要因素, 这也正是欧洲许多国家选择以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的原因所在。
1.1.1.2 国内研究评述
我国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应用和研究起步较晚,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且国内对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机械制造业、零售业和批发企业。进入21世纪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开始向农业领域延伸。许多学者着手于研究供应链管理与对食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认为组建供应链,实施从源头控制和管理,
是改善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身心健康,尽快提升中国食品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代表性观点有: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供应链思想,能够有效地提高食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斯樊锋,2004);导入供应链管理战略,实现产品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是中国食品行业未来生存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唯一出路(互联网周刊,2004)食;品供应链管理应该以保障安全为其首要目标,然后才是对总成本最小化、总周期时间最小化及物流质量最优化等问题的考虑(任哲明、孙小羽,2012);构建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现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是重拾食品行业和政府信任危机的重要内容(周子栋,2012)。
一般而言, 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与供应的网络系统。目前, 在我国, 食品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为特征, 以 Internet/Intranet 技术为依托, 主要围绕食品生产、食品供应、食品物流与食品需求等四个主要领域来组织实施的。处于建设初期的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领域, 一方面承受着国际化竞争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解决好食品多样快捷化的要求, 如何控制食品安全, 怎样实现食品企业的规模效益, 等等, 都有待我们的摸索和推进。
1.1.2 基于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管理概述
1.1.2.1 国外研究评述
Poist(1989)把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正式引人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出物流社会责任概念(Logistics Social Responsibility),认为管理者在物流管理活动中,不仅应考虑传统的利润问题,而且应考虑对相关利益群体承担责任。Murphy(2002)指出,物流社会责任的重要思想就是伴随经济利益决定管理者决策的同时,供应链管理者必须有责任去谋求社会利益;卡罗尔等(2004)认为,在物流活动过程中,组织管理者的决策过程和行动都需要考虑社会目的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对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食品供应链研究有两个主要趋势:一是探讨食品供应链管理中应如何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二是侧重从不同角度(例如环境保护、劳动保障、与供应商或消费者的关系等)出发,探讨食品供应链管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Maloni & Brown, 2006)。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逆向物流、环保型采购、物流行业员工的劳动权益保障、交通与仓储管理的安全性问题、采购交易中的道德问题等。
1.1.2.2 国内研究评述
我国学术界对基于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多数是对供应链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联机制进行理论探讨(高凤莲,2006;卢岚、杨双毓,2007;王章勇等,2006);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责任缺失将给食品企业带来严重损失,而且这种风险会沿着食品供应链传导(于欢、黄启新,2006;慕静,2011);一些学者倡导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应积极主动履行各自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不断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许福才、蒙少东,2008;姜启军,2013)。 [2]
1.2 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和特点
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中,各交易主体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每个交易主体都在不确定性信息条件下做决策。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虚假广告、职业健康、劳动条件、拖欠工资等事件,无不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食品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我国食品行业来说,食品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有其自身的特征。
1.2.1 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
食品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据统计2011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7.8万亿,同比增长31.6%。2012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67亿元,同比增长22.2%。上半年的产品销售率达到98%,比全国工业高出了0.4%。这些数据再次证明了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我国食品企业生产企业规模小、门槛低、标准化程度低,这些因素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食品产业供应链是该产业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链式体系,主要分为种植(养殖)、屠宰(加工生产)、仓储与物流配送、餐饮零售批发等四个部分。按照投入食品物流经营业者的背景属性,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分为四类:由食品制造商发展的食品供应链;由货运公司发展的食品供应链;由零售配送业者,特别是连锁便利店业者发展的食品供应链;由传统批发商或代理商发展的食品供应链。这些供应链以某一个核心企业为中心,管理上各自为阵,链与链之间交叉连接、协调和交流不够,造成食品安全问题无法在整个食品供应链网络中进行综合的、全流程的监督与控制,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性。 [3]
1.2.2 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特点
1.2.2.1 各主体缺少从整体角度考虑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各主体在合作过程中
习惯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得失,很少从整体角度来考虑供应链的社会责任问题。一些企业利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获取不当收益,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一些食品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偷工减料、以假乱真、降低质量标准、以次充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使消费者的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当供应链中的各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单个体的理性却导致整个集体的非理性。在一些特定结构的供应链,如一些没有核心企业的食品供应链中,主要以中小企业占为多数,大家都存在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出现“群体败德”现象,导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囚徒困境”,那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由于成本上升反而失去竞争优势。也有一些食品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但在提供合格的产品方面却出现了问题,导致食品安全事件,忽视了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出现本末倒置现象。
1.2.2.2 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不清
当前,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各主体在供应链中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不清楚,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对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承担的程度如何等界定不清。而且,供应链中的企业很难对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或者社会责任的不作为或被动行为进行制裁。
1.2.2.3 供应链下企业的地位和社会责任水平不同
食品供应链中企业的不对等地位所带来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不同,导致不对等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食品供应链下集结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企业,供应链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因各企业的地位、市场影响力、话语权等因素的不对等,使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也不同。而且,不同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不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不同,对待成本、竞争、道德与良知的方式也不同,使得企业的谈判能力、利益与社会责任在供应链中的分布高度不对称。
1.2.2.4 供应链下企业的利益分配和企业社会责任不同
供应链的前端企业是在供应链下从供应商到核心企业的这些企业,如种养殖业以及原料供应商等。供应链的后端企业也叫市场端企业,是从核心企业到最终用户这段供应链网链。供应链的后端企业主要以零售商和经销商为主构成的消费流通供应链为主,越靠近供应链的后端,与消费者和市场就越接近,消费者或市场对供应链后端的企业的压力就越大。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处于供应链不同端(前端或后端)的企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压力是不同的,越靠近市场端的企业面对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压力就越大。在食品供应链下,各企业的地位、利益分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各不相同。核心企业往往掌握着关键市场和关键资源,这使得核心企业在规定生产什
么、如何生产以及由谁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支配角色。通常,供应链下的核心企业往往获取的利润最为丰厚,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较大,而供应链下的其他企业的利润则较低,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较小。如果在供应链下企业的地位、利益分配和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过于不均衡,将会破坏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各节点企业有可能欺骗核心企业并隐瞒自身应当承担而没有承担的社会责任,并把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风险转嫁给上游或下游的企业,由此增加了整个食品供应链潜在的风险。
一些核心企业尤其是大型生产商,在发现供应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而造成严重后果后,核心企业一般的做法是解除供应商订单,更换供应商,但更换后的供应商并没有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督,可能还像以前的供应商一样犯类似的错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
而食品供应链下的某些核心企业,如大型生产企业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将成本压力向上游的企业转移,通常也缺乏主动提高社会责任表现的意识。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如广大的农户和养殖户,更缺乏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机,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很可能采取不道德的行为,导致整个食品供应链损失惨重。例如,2008年震惊中外的“三鹿事件”,由于原材料供应商农户的社会责任行为缺失,导致整个乳品业供应链出现崩塌。[4]
1.3 美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社会责任的表现和特点
1.3.1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目前美国对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领域。针对食品行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早在1981年,由美国200家最大企业的领导人参加的企业圆桌会议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追求利润和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矛盾。针对企业社会责任,1997年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组织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它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它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1999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倡议“全球协议”,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该协议号召企业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和环境等方面的九项基本原则。欧盟也于2001年出台了企业社会责任框架标准,把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作为建设新型欧洲经济体的一项重要工作。[5]
1.3.2 食品安全视角下美国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管理现状
1.3.2.1 全球食品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全球食品供应链指的是以食品为货物流的供应链,是从食品的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各环节的经济利益主体(包括其前端的生产资料供应者和后端的作为规制者的政府)所组成的整体,也就是从农产品生产资料商、农户或农产品企业、加工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组成的自上而下的供需网络。由于关系到与健康和安全有关的问题,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会比一般供应链更加的复杂。美国作为食品的进口大国,其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管理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美国进口食品安全监管通过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能更好的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并且增加了消费者对国家食品安全的信任。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恶性竞争。
1.3.2.2 美国全球食品供应链的运作过程
一直以来,食品产业链都是高度零散的,包括成千上万的生产商、批发商和经销商,并将产品分配到数百万个零售商店、食品供应站、直至最终消费者的手中。在食品供应链中,产品的流通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不同途径或者路线。有时候食品可以直接到达最终消费者的手中,是食品厂家经过零售商和食品供应机构,直接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
在食品供应链中,制造商代表着大公司。由于品牌效应,消费者对这些食品制造商通常都是很熟悉的,在超市或杂货店出售的产品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印有制造商的商标。并且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多种销售途径的使用以及与多家公司的合作,使得这些公司不止有一条供应链。
在每一条供应链中,都有许多物流服务提供商,以交通运输、贮存、管理、宣传或其他方式促进产品和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流通,从而使产品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交通运输工具、公共或私人的以及租赁的仓库、物流服务公司、售后服务管理等,都能促进(补充)产品在供应链中的流动。
1.3.2.3 美国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2011年通过的《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FSMA),对美国食品安全系统进行了改革,通过扩大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权力和管理范围,制定出确保食品安全的措施与策略,旨在改进进口食品安全,主要聚焦在风险预防、信息管理、第三方认证和国际活动等方面。
1. 食品供应链风险预防
美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焦点已经从食品安全威胁发生之后采取补救措施转移到事前的预警评估。2008年11月,FDA建立了大量海外办事处,与当地食品安全组织合作并收集食品安全检验的信息,不仅为进口食品的动态监管建立了风险评估预警系
统,还在法律上对食品溯源进行了约束。
FSMA在入境处对外国食品和其相关储存运输设备进行检查,入境处的检查主要根据进口食品的各项信息记录进行风险预测,风险评估的标准主要有:进口的安全风险、食品来源国已知的风险、运输风险、进口商的合格记录、第三方的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进口资格以及食品质量的实际检查。这种做法使外国出口商也意识到了风险预测的重要性,提升了危机感,对自身出口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在美国全球供应链的源头进行严格把关。
2. 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
FSMA在风险预防战略的指导下,努力将食品安全管理的目标从及时反映食品安全问题转移为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并根据食品种类及其来源国家地区确定风险等级。美国政府根据FSMA对食品安全系统进一步严格管制,要求所有全球食品供应链上的机构或公司在FDA登记备案。这些企业需每两年更新登记信息,并由政府部门公布违法记录,从而保证了公司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FSMA中规定,国外供应商的食品生产过程必须符合美国法律规定,必须采取安全系数最高的加工工艺,并对进口商的特殊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在需要召回有害食品时,协议网络成为一种有效的响应方式。通过供应链上各参与者之间制定的双边或多边协议,形成信息协议网络,有助于在召回时根据协议信息确定责任人。信息协议网络作为预防风险的管理设施,可在召回过程中降低协调成本,将食品安全相关信息进行快速扩散,传递到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组织。
3. 食品供应链第三方认证
食品包装上附着具有符合特殊标准信息标签的第三方认证对美国进口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认证合格的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确认食品的安全性与质量,减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针对可能给美国食品安全造成威胁的国家与食品种类,根据风险分析原则制定检查频率等相关规则。在从食品安全保护不充分国家和食品风险较高国家进口食品时,政府部门要求其提供符合《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FFDCA)要求的认证。如果出口商不遵守要求,美国市场就会拒绝进口。食品来源国的政府代表,或者美国政府认可的个人、机构或可信任的团体都是有资格的认证实体。FSMA要求第三方审核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应当包括受审核企业法人、审核的时间和范围以及与评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相关的信息等内容,同时规定如果在监管审核过程中发现存在对公共卫生的重大风险时必须立即向FDA报告。一旦通过认证的食品仍发生安全问题,美国相关政府机构则可取消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资格。
4. 全球食品供应链中的国际活动支持
食品供应国际化与领土边界权限之间的矛盾,导致食品供应链逐渐从完全垂直的国内路径转变为开放的水平路径。早在20世纪初期,许多参与食品贸易的国家就认识到,不同国家设定的不同食品安全标准可能会造成各国之间的食品贸易障碍,而这一障碍有可能会对国际食品贸易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全球食品标准。为了满足消费者与政府对美国所有进口食品的安全要求,美国把食品供应链的管理范围扩大为对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管理。FDA已经与29个国家达成了大约100个双边或多边协议,进一步在法律法规方面,与相应机构和国家进行沟通,完善全球食品供应链管理体系中各主体之间制度与规则的一致性。FDA的管理已经主动迈出国门,并与外国在增加合作、分享知识、检查资源和建立可靠的国际标准这些方面达成一致。[6]
1.3.2.3 美国食品行业目前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
1.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食品行业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最低要求
美国是较早颁布法律、法令、条例等强制性手段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规范的国家。这些法律规范涉及信用管理、环境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决策伦理、社会福利等社会责任的方方面面,向食品行业提出了最低社会责任要求,它们要想持续经营就必须遵守这些法律规范,否则就会受到强制性惩罚。
2. 食品行业将社会责任制度化促进了社会责任的实施
法律规范只是最低要求,要想更好地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还得靠企业自身的主动性。美国的很多企业都自主制定有详尽的企业行动宪章(Business Conduct Code)或类似的道德守则(Code of Ethics)来规范企业自身的行动。食品行业按照这些制度经营就会逐渐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习惯,这一习惯将为食品企业文化注人新的元素和活力。
3. 内、外部监督机制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把好了关
美国的一些食品企业为了更好地对有关社会责任的问题进行管理,纷纷设置了直属董事会领导下的企业道德委员会或道德责任者等专门机构,由这类专门机构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内部监督机制。另外,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责任审计机构(主要是投资基金组织和如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公益监督机构)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外部监督机制。这两种监督机制相互配合,共同督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向外公布自己的社会责任报告,接受公众监督。
1.4 中美在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社会责任的差异及成因
1.4.1 中美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履行社会责任的差异
与美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体制相比, 我国的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体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使得食品安全整体上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1.4.1.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法律、法规和标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证。美国十分重视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 政府每年有7 亿美元的经费支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将基于健康保护为目的的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 但许多标准标龄过长,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技术内容方面与WTO 有关协定和CAC 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1.4.1.2 食品安全组织体系方面,部门扎堆,多头管理
食品安全组织体系主要以部门分块管理为主, 基本没有形成体现全过程管理要求的综合协同机制和系统统一体制, 在实际的管理上主要表现在职能交叉重叠, 即部门扎堆, 多头管理。如一头生猪从出生到摆上老百姓的餐桌, 要经过卫生、农业、工商、质检、商业、轻工等10 道关口, 按理说这样的猪肉可以百分之百地放心吃, 但事与愿违, 各种名目的管理费收得不少, 却没有真正为猪肉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近几年出现的注水肉、瘦肉精、垃圾猪等普遍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比比皆是。
1.4.1.3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方面,存在诸多空白。
如缺乏食品安全的系统监测与评价背景资料。主要表现在我国食品中的许多污染情况“家底不清”。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以及生物毒素等的污染状况尚缺乏系统监测资料, 一些对健康危害大而贸易中又十分敏感的污染物, 如二恶英及其类似物的污染状况及对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食源性(生物性与化学性) 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而当前缺乏食源性危害的系统监测与评价资料。在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危害方面, 美国CDC 通过主动监测网络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价。另外, 美国还逐渐建立起固定的监测网络和比较齐全的污染物和食品监测数据。如近20 年来, 美国保存了大量动物性食品中农药(如DDT 等) 的残留量资料。而我国在一些重要污染物(农兽药、重金属、真菌毒素等) 方面仅开展了一些零星工作,缺乏系统的监测数据。
1.4.1.4 食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方面, 缺乏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
我国目前缺乏一些对健康危害大而国际贸易中十分敏感的污染物(如二恶英及其类似物) 的关键检测技术。如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 美国的FDA 的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360 多种农药。此外, 美国还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 研究食品中疯牛病朊蛋白和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方法, 而我国尚未有可提供监督检测用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1.4.2 中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滞后的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落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也不太好,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中国食品企业不能像美国企业那样较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呢?为什么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会如此落后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
1.4.1.1 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是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有关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体系,称之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规范和保障食品安全体系。总观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现状,由《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数部单行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的集合法群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现实。
1995年正式出台的《食品卫生法》应是我国现阶段最全面地对食品卫生、安全作出规定的法律。但是现在的《食品卫生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食品卫生法》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总含291个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这样我们在执法过程中,就会使许多有害物资蒙混过关,给为非作歹者留下作恶空间。又如该法中没有规定为假冒伪劣食品销售者提供原料及其他材料者予以处罚的内容,应当说这是在规范食品市场法律中的重大缺陷。所以立法的不完善,执法不严是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1.4.1.2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不清是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食品供应链中各主体在供应链中应承担的责任界定不清楚,食品企业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对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承担的程度如何等界定不清。而且,食品供应链中的企业很难对其他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或者社会责任的不作为或被动行为进行制裁。所以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不清是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
1.4.1.3 食品企业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是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
我国食品企业经营者的物质报酬偏低,对食品企业经营者重奖的办法不完善,责任机制不完善,仍存在“负盈不负亏”现象,在职消费处于无控制状态,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强化我国食品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要真正搞好我国食品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提高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尽快建立一套对经营者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机制。
1.4.1.4 对食品行业社会责任的评价监督体系缺乏是中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制约因素[7]
我国食品行业暂时还没有系统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只有零星的规定存在于一些法律和法规中,还有就是存在于公众头脑中的道德标尺。而公众根据这些标尺对企业所作的评价对企业的影响可能是间接的,甚至是不存在的。因为缺乏评价体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是好是差,在多大程度上承担了责任,还有哪些没有履行,各企业之间有没有排名等次,履行较好地企业会有哪些奖励。不好的又有哪些处罚措施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好确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就没有了明确的向导。
对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监督,我国也没有像美国一样的多层次、多方位的监督体制。政府虽然在为此不懈努力,但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更何况还存在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我国还没有广泛发动社会公众来共同参与对食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情况的监督。由于种种原因,媒体也较少对此进行报道。另外,我国也缺乏像美国的市场分析员、投资分析人员这样的市场参与者,因此,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不能及时地揭露,等到揭露出来的时候,巨大损失已经不可挽回。
1.4 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社会责任的体系构建及实施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不再是企业管理的辅助措施,而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个系统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1.5.1 核心企业积极主动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范围涉及到整个供应链,适用于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无论其规模与活动的复杂程度如何。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要求核心企业对参与供应链的所有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主动管理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核心企业以契约的方式规范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做好统筹规划和协调工作,以免出现问题时把责任推给上游或下游的企业。核心企业通过对其他企
业(如供应商)提供能力建设和机会,积极主动帮助供应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能力和表现,建立适合食品供应链成员健康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进行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降低企业社会责任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1.5.2 协同、共生
食品供应链是个复杂、开放的系统,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是供应链中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的绩效目标,协同、共生策略是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策略。在食品供应链中,我们不能孤立看待单个企业和外部关系,而应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系统思考企业社会责任所有相关的内在外在联系,一定要全部都贯彻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链上各企业之间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协同。不仅是供应商要这样做,采购商也必须要这样做,所有关联方都是责任方。当出现社会责任问题时,食品供应链的各主体之间要相互协作,从协同、共生的角度出发在食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展开深入联合与共同发展,甚至结成战略联盟,对节点企业管理和控制社会责任问题,实现食品产业发展的共赢。
1.5.3 风险规避
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的企业相比,供应链的前端企业在社区表现、环境保护、员工的健康和福利、食品安全、劳动保障、工作环境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需要对这部分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在信息披露中强调这些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以避免来自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利益相关群体更多的压力和批评。
为了防范信任危机,企业一方面要建立可信任的自身形象,并挑选值得信赖的合作企业;另一方面,要建立合作信任监督机制,加强信任管理。为防范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协调危机,合作企业应成立共同的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管理机构,建立多样化沟通渠道,制定公平的合作决策程序及协商机制,通过利益引导去激励合作方的行为。一旦发现某一方可能出现问题,应及时双方配合共同预防和改进。
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注意对其所在区域各种环境的全方位考察,并注重其社会形象。对于政策变动和环境突变带来的社会责任问题,作为合作企业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对于伙伴选择危机的风险,企业应对获选对方企业进行详细调查,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科学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运用评价方法,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合作伙伴的核心能力、硬件的整合灵活性以及文化兼容性等,并注重对其合作
意愿进行评估,防止个别管理者的意愿代替企业整体意愿。选定合作方企业后,与之签订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的动态合同。或是委托第三方经纪人来选择合作企业,这种方式能够使企业与合作候选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得以改善。
1.5.4 核心企业驱动
核心企业能吸引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企业加入到供应链中,协调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关系,通过核心企业驱动来管理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核心企业不仅仅针对上游源头的供应商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也要对下游用户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即核心企业责任延展制度。核心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会在售出产品后中止,而是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和处置。它驱动着企业内部和外部连接的全局化,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的社会责任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驱动者的角色。
核心企业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统一社会责任行为规则,这是供应链的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采购商对每一个厂商的要求,通过第三方的审核,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评估,通过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使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中各成员之间健康发展。核心企业在选取供应商之前会订立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对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详查,当出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及时采取有效行动,避免相关风险。从企业实践看,一些知名大企业如达能集团等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供应链的责任管理制度。
1.5.5 信息共享
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只有在具有良好的信息共享条件下才能实施,这种信息共享既包括某个组织与其在食品供应链中的上游单位之间的沟通,也包括与其下游企业在系统的社会责任风险分析所产生的信息的基础上,以实现信息共享。各供应链的参与部分包括消费者都要参与到信息交换体系中来,以利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改进提高。为了改进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市场端的企业必须为消费者提供可信的信息,并对供应商施加社会责任压力。由于企业对于供应链的其他利益主体不能够充分地了解,因而用企业社会责任准则要求各利益主体,使企业社会责任向供应链前后端推进,促进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共享,从而产生连带效应,加强供应链中各主体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的信息沟通。
总之,对食品企业来说,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供
应商或生产商,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成员应积极主动履行各自的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不断提高整条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食品供应链中的主导企业应该从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好企业社会责任规划,不断规范、引导、帮助食品供应链中各成员应履行的企业社会责任,驱动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发展,对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不作为实施制裁,以免使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受损,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8]
结 论
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更集中体现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质量管理表现、质量管理绩效和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比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差的企业出现更少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食品行业对食品供应链的重视程度不同,我国一些食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往往考虑比较多的是技术方案,它们通常缺乏相对应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结构、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企业过程协同的基本构架,更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动因加以考虑。因此,要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彭玉珊.优质猪肉供应链中养殖与屠宰加工环节的质量安全行为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2-5.
[2]缪朝炜,伍晓奕.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绿色供应链管理[A].厦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2009:175.
[3]许福才,蒙少东.基于食品供应链的企业社会责任[J].消费导刊,2008,43.
[4]姜启军.食品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分析[A].上海: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1088-1090.
[5]张飞,徐炜.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现状[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8:219.
[6]王殿华,翟璐怡.全球化背景下食品供应链管理研究——美国全球供应链的运作及对中国的启示[A].天津: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110-111.
[7]皮菊云.中美两国企业社会责任对比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企业管理,2005:29-56.
[8]姜启军.企业社会责任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A].上海: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96.
[9]曹锋杰,胡勇.食品物流在食品行业中的运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3(6):11-14.
[10] 罗齐, 朱道立, 陈伯铭. 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 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 中国流通经济, 2002(2):11-14.
[11]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演进和发展——基于综合性契约的理解[J].中国工业经济,2003(12):89.
[12] 辛悦.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J].2011(06):22.
[13] 何辉.企业家需求、企业社会责任和我国民营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1):131.
[14] 方萍萍、姚敏新.必须高度重视肉类食品安全[J].杭州农业科技,2002(03):71.
[15] 李腾飞、王志刚.美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的修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调研世界 2012(09):61-64.
致 谢
本文是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特别是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方面,王老师给予了细致而又耐心的指导。从论文的选题到开题报告的拟写、从论文的结构框架到正文的撰写,她都给予了认真的指导;无论是论文内容数据的整理或者论文结构的调整,她都很细心的给予撰写和修改意见,对论文中所运用到的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于论文细节的修改,老师依然特别的细心;如此反复多次的修改,直到最后定稿,十分感谢王老师抽查宝贵的时间给予的帮助。至此成文之际,对老师致以最深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所有给我教授过课的老师,你们的学识让我羡慕,你们的敬业精神让我钦佩,你们教给我的知识我将受益终生。
最后还要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与本文答辩的各位老师,你们的宝贵意见将对本文的进一步完善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关于供应链的论文沃尔玛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