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文学院20xx级硕士xx。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硕士毕业生,向敬爱的母校,向各位师长、父母亲人、同学朋友,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三年,用来作一个阶段性总结非常合适。早在《尚书·尧典》中,就已经有了“三载考绩”的说法。硕士三年,作为接受了更高一级教育的知识人,我们又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在当下对高等教育的质疑与批判声中,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话题。一位著名学者曾尖锐地指出,大学培养的不过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已。我想,他的观点,在相当程度上正是现实的写照。但在xx,作为xx的毕业生,一位优秀的xx学子却绝不应该也绝对不会成为这样的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故校长张伯苓先生为xx人拟定了“允公允能”的校训,指出了作育新民的方向。同时,正是我们在学的最近三年,又恰逢xx全体师生共同践履“公能教育”的重要阶段,“公”的精神更因此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我有一位出身工科的朋友,他被张伯苓先生的精神所感动,用司马迁式的文言写了一篇数万字的《张伯苓传》。在我们讨论文章、考核史事的过程中,张伯苓先生激于义愤而投入教育事业的言与行,xx学子热忱致用的学风与精神,都跃然目前。在xx的历史上,有形的物质曾多次遭到重创,但无形的精神风骨却依旧留存。从张伯苓到《张伯苓传》,“公”的精神始终不灭。
学者为己,本来不足为奇。但与“私”对立的“公”并非抹杀个人自由的政治高调,而是一种勇于择善固执的践履精神、一种超越世俗得失的宏阔视野。天下事艰难方始,天下事大有可为,在修业进德的基础上追寻天下之道,这才是真正的“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正是xx为我们留下的印记。
三年过后,人生将踏上新的旅程。xx的印记或许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但海棠与荷花会开会谢,故事与心情却将永不褪色。离开象牙塔,登上时代巨轮的那一天终将到来,但就是在这抟云击水的奋斗过程中,xx记忆才显得尤为珍贵。快节奏的生活未免会遇到波涛,需要旧的心情让我们有所依止。
三年的硕士阶段,我终于理解了辛弃疾的一首诗,他说:
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
以公为体,以能为用,公与能如钢铁般融入到xx的灵魂之中,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二十年前,王达津先生为重铸校钟撰铭,用“猗欤xx,宏业无疆”作结。这是我们的心愿,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现在,请全体毕业生起立,让我们一起向母校xx庄严宣誓:
牢记xx校训,坚守xx精神,诚信做人,扎实做事,拼搏进取,励志成才,秉公尽能,报效祖国,为xx争光!
祝福我们的母校xx,永远年青!
最后,让我们一起在毕业前夕共同唱响毕业歌,表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