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试论封建正统观念下的曹操形象
试论封建正统观念下的曹操形象
摘要 :曹操形象随中国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史书关于曹操事迹的记载基本尊重历史史实 , 大体相同 , 但由 于各时代作者正统观念差别甚大 , 史家对曹操褒贬不一 , 对于史实记载侧重点各异 , 选材也完全服从其本身的 历史观念和编撰思想 , 甚至遍采野史、 笔记、 小说和民间话本 , 进行歪曲演绎。 西晋陈寿坚持正魏寇蜀论 , 《三 国志》中的曹操唯才是举、足智多谋、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 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至裴松之 , 伪魏正蜀论逐渐 兴起 , 裴松之遍采野史 , 《三国志注》中奸诈残忍、欺君犯上的曹操形象凸显。南宋朱熹提出融会纲常名教的 正统论 , 以此思想为指导撰修《资治通鉴纲目》 , 其中的曹操成为被批判的典型篡贼 , 朱熹以此扶纲常、植名 教 , 垂法万世。那么不同时代的历史学者为什么有不同的评价呢?本文将丛正统观的角度来一一回答这一问 题。
关键词:正统观念 曹操 形象
正文:的封建社会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朝代兴替更迭频繁,占统治地位的封建集团为了保护本集 团的利益并排斥其他封建集团和派别的争夺,都力图使自己的统治地位合法化,便制造了种种借口和“理 论” , 把自己封建集团的政权说成是 “天命” 特权, 依托于上帝天神的意志, 使本集团的封建政权的 “神圣” 与“合法”得以维护。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又确定宗法制度的嫡派子孙的继承权,递相传授封建王朝的统 治权,不许他人篡夺,以之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其他成员对皇位的争夺,维护一朝 一姓嫡派子孙的一统天下。因此,便产生了所谓“正统”之说。梁启超在《论正统》中说:“言正统者,以 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为天所 立而民所宗也;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 ” 1
把统治阶级所谓“正统”之论的本质说得可谓透彻 明白。所谓“统” ,是指体系;所谓“正” ,是相对于“伪” ,即是合法。 “统一天下,一系相承谓之正统” , 在中国封建时代, “正统” 是特指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延续的合法的政治体系。它不过是统治者为其统治的合 法性而控制人民的思想武器。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找借口,以让人民承认政治权利之合法性。或 说政权来源承接尧、舜的禅让、或说统治区域是中原——黄河流域、或说自己乃皇室后裔、最终目的只有 一个:巩固统治,与人民的利益关系并不大。在三国以后各朝有各自的正统观,晋以魏为正统,南宋以蜀 汉为正统。这些不同的正统观念也导致了史学家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 一、 陈寿的正统观与《三国志》中的曹操形象
(一) 、 、 陈 陈 寿 寿 的 的 正 正 统 统 观 观 对 对 曹 曹 操 操 形 形 象 象 描 描 述 述 的 的 影 影 响 响
司 司 马 马 氏 氏 取 取 曹 曹 魏 魏 后 后 建 建 晋 晋 , , 司 司 马 马 集 集 团 团 欲 欲 为 为 晋 晋 争 争 正 正 统 统 地 地 位 位 , , 必 必 先 先 推 推 魏 魏 , , 因 因 晋 晋 篡 篡 魏 魏 统 统 , , 而 而 魏 魏 又 又 篡 篡 汉 汉 , , 是 是 以 以 层 层 层 层 相 相 因 因 , , 乃 乃 将 将 三 三 国 国 之 之 正 正 统 统 地 地 位 位 系 系 属 属 曹 曹 魏 魏 。 。 命 命 当 当 朝 朝 史 史 官 官 修 修 史 史 以 以 魏 魏 的 的 年 年 号 号 记 记 载 载 大 大 事 事 所 所 发 发 生 生 时 时 间 间 , , 并 并 做 做 《 《 魏 魏 书 书 》 》 等 等 。 。 以 以 来 来 掩 掩 饰 饰 自 自 己 己 的 的 篡 篡 位 位 事 事 实 实 。 。 陈 陈 寿 寿 作 作 为 为 蜀 蜀 汉 汉 的 的 降 降 臣 臣 在 在 东 东 晋 晋 为 为 官 官 , , 时 时 值 值 魏 魏 晋 晋 易 易 代 代 鼎 鼎 革 革 之 之 际 际 , , 不 不 得 得 不 不 多 多 方 方 维 维 护 护 晋 晋 朝 朝 统 统 治 治 者 者 。 。 正 正 因 因 为 为 如 如 此 此 , , 陈 陈 寿 寿 在 在 撰 撰 写 写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时 时 就 就 不 不 得 得 不 不 以 以 魏 魏 为 为 正 正 统 统 , , 在 在 当 当 时 时 的 的 统 统 治 治 者 者 看 看 是 是 魏 魏 承 承 汉 汉 代 代 法 法 统 统 , , 晋 晋 又 又 承 承 魏 魏 代 代 法 法 统 统 , , 陈 陈 寿 寿 也 也 只 只 能 能 接 接 受 受 这 这 一 一 历 历 史 史 观 观 。 。 这 这 样 样 也 也 就 就 有 有 了 了 在 在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魏 魏 志 志 》 》 中 中 对 对 曹 曹 操 操 立 立 有 有 《 《 本 本 纪 纪 》 》 而 而 在 在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蜀 蜀 志 志 》 》 、 、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吴 吴 志 志 》 》 中 中 对 对 蜀 蜀 、 、 吴 吴 国 国 主 主 则 则 立 立 传 传 , , 就 就 是 是 以 以 魏 魏 正 正 统 统 。 。 因 因 此 此 , , 《 《 三 三 国 国 ! ! 魏 魏 志 志 》 》 称 称 曹 曹 操 操 为 为 太 太 祖 祖 , , 在 在 此 此 之 之 前 前 的 的 封 封 号 号 有 有 魏 魏 公 公 , , 魏 魏 王 王 之 之 称 称 , , 曹 曹 丕 丕 受 受 禅 禅 后 后 则 则 称 称 帝 帝 。 。 对 对 蜀 蜀 主 主 则 则 直 直 书 书 刘 刘 备 备 , , 刘 刘 禅 禅 。 。 吴 吴 主 主 直 直 书 书 孙 孙 权 权 等 等 等 等 , , 不 不 以 以 平 平 等 等 之 之 国 国 对 对 待 待 。 。 更 更 有 有 甚 甚 者 者 , , 在 在 《 《 蜀 蜀 志 志 》 》 , , 《 《 吴 吴 志 志 》 》 中 中 , , 凡 凡 蜀 蜀 , , 吴 吴 继 继 位 位 的 的 记 记 载 载 均 均 用 用 魏 魏 国 国 年 年 号 号 , , 其 其 欲 欲 以 以 魏 魏 国 国 为 为 正 正 统 统 的 的 意 意 愿 愿 为 为 强 强 烈 烈 。 。 正 正 统 统 在 在 魏 魏 , , 则 则 晋 晋 承 承 魏 魏 亦 亦 为 为 正 正 1 梁启超《论正统》 (中华书局)
统 统 也 也 就 就 是 是 顺 顺 理 理 成 成 章 章 的 的 事 事 了 了 , , 人 人 在 在 晋 晋 的 的 屋 屋 檐 檐 下 下 , , 不 不 得 得 不 不 低 低 头 头 了 了 。 。 所 所 以 以 陈 陈 寿 寿 在 在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中 中 对 对 曹 曹 魏 魏 基 基 础 础 奠 奠 定 定 者 者 的 的 曹 曹 操 操 的 的 记 记 载 载 就 就 是 是 一 一 个 个 比 比 较 较 正 正 面 面 的 的 , , 英 英 雄 雄 式 式 的 的 人 人 物 物 形 形 象 象 。 。
((一 一 ) ) 、 、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中 中 的 的 曹 曹 操 操 形 形 象 象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 》 我 我 们 们 知 知 道 道 是 是 陈 陈 寿 寿 所 所 撰 撰 , , 陈 陈 寿 寿 我 我 们 们 前 前 边 边 有 有 过 过 说 说 明 明 。 。 他 他 是 是 蜀 蜀 汉 汉 遗 遗 臣 臣 在 在 晋 晋 为 为 官 官 , , 受 受 晋 晋 正 正 统 统 观 观 的 的 影 影 响 响 尊 尊 曹 曹 魏 魏 为 为 正 正 统 统 , , 对 对 于 于 曹 曹 操 操 的 的 记 记 载 载 是 是 正 正 面 面 的 的 、 、 英 英 雄 雄 式 式 的 的 。 。 所 所 以 以 他 他 在 在 《 《 三 三 国 国 志 志 ··武 武 帝 帝 纪 纪 》 》 开 开 篇 篇 便 便 给 给 曹 曹 曹 操 操 操 一 一 一 个 个 个 显 显 显 赫身世“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2。 ” 这里我们要注意“汉相国参之后”汉相国是说曹参,那“之后”也就是说曹操是曹参的后代。很显然这个 身世不可谓不高贵。可是我们知道曹操是宦官曹腾养子曹蒿的儿子,就算曹腾是曹参的后代那,那有与曹 操有何干系,所以曹操到底姓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但陈寿却说是“汉相国参之后”这无疑是把曹魏当做 正统的影响。再有“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这段文字是描写曹 操的少年时代,它与我们后面将要提到的《曹瞒传》 (后面我们将详细了解)的意思相同但意境却有天壤之 别,都是说曹操的少年时代《三国志》相较《曹瞒传》无疑是把曹操抬高了几个层次。尤其是“故世人未 之奇也”是为未来曹操性格复杂的预兆,从侧面为以后曹操叱查风云、权倾朝野做好了预测。当然在整篇 本纪中不是说没有提曹操的缺点,但是他那都是寥寥无几的,整篇的格调还是正面的,英雄式的。这里就 不一一列举。不过陈寿对曹操最精彩的还是篇末这段:“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不害) 、商(鞅) 之法术,该韩(信) 、白(起)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 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 。 3陈寿《三国志·武帝纪》成功地描写了曹操在 动乱社会现实中体现出来的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的聪明与才智,其宽广的政治胸怀、卓越的军事指挥 才能、超乎世俗的治人、用人韬略、杰出的文学创作成就。他从书中所表现出曹操的才能、气魄、力量、 精神、气质等等是形成曹操英雄形象的基本美学内涵,它们构成曹操英雄形象的基础,从而给所后世读者 呈现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英雄人物形象。
二、《三国志》裴注与曹操形象的变化
在西晋以尊曹魏为正统的观念下对于曹操的评价几乎是一面倒的,陈寿的《三国志》就是对曹操英雄 形象认证的一面旗帜。所以你不管是在 《魏书 ·武帝纪》还是《 》曹操无疑是正面形象。可是随着西 晋的覆灭、北魏的建立、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系列变化中我们听到了不同与西晋时期对于曹操评价不同 的声音。这时候曹操的形象在史书中开始出现了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之发生变化呢?
(一)、 魏晋之际正统论及魏、蜀历史地位的变化
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和。所以在“和”的大一统时代,统一王朝是至尊、是天命所归、国无 二主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在“分”的时代,由于王朝更迭频繁,为凸显新王朝政权的合法与正统性,史家 在史书撰修时的断限、起元及具体内容上都非常注意弥缝与讳饰。而恰恰魏晋南北朝正是这么一个“分” 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自己的政权。这是一个未曾有过的大变局。 永嘉之乱后,“戎夷猾夏,神州颠覆。二帝辞宫,幽没虏庭”。 4北方土族纷纷南渡,在江左拥立了晋王族 琅琊王司马睿建立政权,是为东晋。而占领中原的少数民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面对此一前所未有的大 变局,为论证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和对方政权为伪政权,争取民心,夷夏观念成为有力的武器。但是,因为 中原政权偏居江左,而少数民族政权占据中原地区的局面前所未有,这时用夷夏观念来应对就显得有些捉 襟见肘了。所以南方的政权必须从新理论来为自己的政权来辩护,不同的正统观念就此而生。
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北魏为例, 它们占据着广大的中原地区以曹魏为正统, 视自己的政权是合法的、 天命所归的。这样作为南方政权它们必须找到一个与曹魏相对立的政权尊为自己的正统,以形成与北方政 2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3 4
权的对立并使自己的政权合法化。 这个时候蜀汉就又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成为南方政权的形象代言人。 从而打破了曹魏正统一统天下的局面。蜀汉正统论开始于曹魏正统论平分秋色。所以这时曹操的形象也开 始出现了一些变化。东晋偏居江左,大批流离于江南的中原民众对北魏政权心存不满,北魏的尊曹也导致 东晋人把曹操作为异类加以贬低,加之东吴本土久已存在的反曹传统,致使贬抑曹氏的潮流渐成气候。南 朝刘宋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注中有大量《曹瞒传》的内容,《曹瞒传》为吴人所撰,对操 多有诋毁之辞,如其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 达夕,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遂以法诛之。”几乎把曹操说得一无是处。习凿齿著《汉晋春秋》,倡曹操 篡逆之说,他论道:“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皇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 魏后为三恪。”(《晋书·习凿齿传》)他不仅以蜀为正统,还提出将曹魏清除出中华帝统承续之列。
(二) 、 《三国志》裴注中的曹操形象
陈寿死后约一百三十余年,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至宋文帝元嘉六年告成。裴松之,南朝宋人, 出生与士族官僚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有着深厚的君臣之道,所以对于曹操的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 做法深为不耻。并且生长在南朝的他深受蜀汉正统论、以及 习凿齿的影响。 因此在他所注的《三国志》中 我们可以看到种多在陈寿《三国志》中没有出现过的负面形象。
范文二: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_袁盎_薛宝钗形象比较
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
— — — 袁盎 、 薛宝钗形象比较
王维家
(中国传媒大学 党委宣传部 , 北京 100024)
摘 要 :袁盎和薛宝钗 , 一个处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逐渐形成并确立起统治地位的阶段 , 一个处在封建 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极度强化并风雨飘摇的时期 ; 他们二人都是封建礼教道德的维护者 、 卫道者 , 同时又是封 建礼教道德的受害者 、 殉葬者 。 他们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维护等级尊卑 、 压抑人性 、 摧残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 建道德规范 , 从它的开始 , 就预示着它的必然消亡 。
关键词 :袁盎 ; 薛宝钗 ; 封建正统 ; 卫道士 ; 殉道者 ; 形象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297(2011) 03-0086-04
把西汉袁盎与 《 红楼梦 》 中薛宝钗放在一起谈论 , 乍看 起来似乎有点滑稽 , 一个是朝廷重臣 , 一个是闺中秀女 ; 一 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 一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 , 两者相隔 千余年 。 细细品味一下 《 史记 》 和 《 汉书 》 “ 袁盎晁错列传 ” 里的袁盎这一人物形象 , 再对照 《 红楼梦 》 里的薛宝钗形 象 , 就可以发现 , 虽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 , 但是他们 二人无论是在封建正统意识方面 , 还是在立身处世 、 待人 接物方面 , 抑或是守拙全身方面均有颇多相似之处 。
一 、 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和礼制 , 具有自觉的封 建正统意识
封建伦理纲常和封建道德是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的基 础 , 袁盎和薛宝钗都具有封建正统的自觉意识 , 并处处体 现在言语行动中 。
在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 》 和 《 汉书 ·袁盎晁错列传 》 (下同 ) 里 , 通过几件事集中反映出袁盎维护封建礼制和规 范的自觉意识 。
汉文帝初年 , 绛侯周勃任丞相 , 仗着自己跟随高祖刘 邦东征西讨的赫赫战功 , 剪灭诸吕 、 扭转乾坤的巨大功绩 , 每次退朝都是昂首阔步在文帝之前出朝 , 而文帝每次都是 恭恭敬敬地 “ 目送 ” 。 袁盎对此深为不满 , 也深感忧虑 , 就 以 “ 社稷臣 ” 和 “ 功臣 ” 为评价标准来进谏文帝 , 以事实证明 周勃是 “ 功臣 ” , 而非 “ 主在与在 , 主亡与亡 ” 的社稷臣 。 对 于这样的功臣 , 是不值得 “ 目送之 ” 的 。 更为重要的是 , 皇 帝这种做法会增长周勃的 “ 骄色 ” , 蔑视朝纲 , 不把皇帝放 在眼里 , 最终导致 “ 臣主失礼 ” , 淆乱封建纲常 , 危害江山社 稷 。 汉文帝对 此 深 以 为 是 , 果 然 “ 后 朝 , 上 益 庄 , 丞 相 益 畏 ” 。 封建伦理纲常得到了切实维护 。
在处理文帝爱妾慎夫人侍坐的问题上 , 更充分反映了 袁盎自觉建立封建纲常 、 维护封建等级尊卑礼制的思想 。 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 , 常恃宠骄横 , 根本不把庶民出身 的皇后放在眼里 。 一次 , 汉文帝到上林苑游幸 , 皇后和慎夫 人随行 , 中途休息时 , 郎署长安排座位 , 将慎夫人的座位安 排在皇后的旁边 ; 慎夫人也毫不客气地准备落座 。 袁盎感 到这种做法有辱尊卑纲常 , 就将慎夫人座位撤去 , 这种当 众 “ 逆龙麟 ” 的举动 , 导致了文帝和慎夫人的不满 。“ 慎夫 人怒 , 不肯坐 。 上亦怒 , 起 。 ” 袁盎于是以封建尊卑伦理来 进谏文帝 , 并以 “ 人彘 ” 的前车之鉴来警醒慎夫人 。“ 臣闻 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 今陛下既以立后 , 慎夫人乃妾 , 妾 、 主岂 可以同坐哉 ! ” 封建伦理纲常和礼制得以维护 。 此外 , 在谏 阻文帝与宦官赵谈同车共载 、 文帝驱马驰陡峭之坡 , 以及 吴王刘濞反叛等方面 , 都表现了袁盎以 “ 天子 ” 为本位的自 觉的封建正统意识和以维护封建纲常为己任的道德追求 。 《 红楼梦 》 里的薛宝钗虽然是大家闺秀 , 但是她同袁盎 一样 , 不仅具有认同和自觉维护封建道德观念 、 封建伦理 观念的思想 , 并身体力行 。
薛宝钗崇奉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 反对女孩儿读书 , 尤 其是读一些扰乱情性的 “ 杂书 ” 。 她多次对黛玉说 :“ 自古 道 , 女子无才便是德 , 总以贞静为主 , 女工还是第二种 。 其 余诗词 , 不过是闺中游戏 , 原可以会 , 可以不会 。 咱们这样
第 11卷 第 3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1年 6月 Vol.11No.3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Jun.2011
*收稿日期 :2011-03-15
作者简介 :王维家 (1972-) , 男 , 湖北红安人 , 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 文学硕士 , 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
人家的姑娘 , 倒不要这样才华的名誉 。 ” (第六十四回 ) “ 所 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 。 男人们读书不明理 , 尚 且不如不读书的好 , 何况你我 。 就连作诗写字等事 , 原不 是你我分内之事 , …… 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 , 偏又认得了字 , 既认得了字 , 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 , 最 怕见了些杂书 , 移了性情 , 就不可救了 。 ” (第四十二回 ) 薛 宝钗诗思敏捷 , 才华横溢 , 技压群芳 , 心底里却认为写诗总 是 “ 分外之事 ” , 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 。 她对湘云说 :“ 究竟 这也算不得什么 , 还是纺织针黹是你我的本等 。 一时闲 了 , 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 ” (第三十七回 ) 她还反对湘云与香菱谈诗 , 说 :“ 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 。 一个女孩儿家 , 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 , 叫有学问的 人听了 , 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 。 还嘲笑香菱和史湘云是 “ 呆香菱之心苦 , 疯湘云之话多 ” (第四十九回 ) 。
虽然是青春年少 、 情窦初开的年龄 , 薛宝钗却处处压 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 以维护封建礼教的神圣和权威 。 尤 二姐殉情自尽 , 连薛姨妈都感到不解和叹息 , 将此事说与 宝钗听 , 宝钗只是淡淡地以 “ 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 ” 作答 , 并不在意 。 在她的眼里 , 尤二姐是因情而死 , 违背了 “ 存天 理 、 灭人欲 ” 的封建礼教 , 这样的自尽 , 是不值得为之叹息 的 (第六十七回 ) 。 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 , 众人都称赞说 好 , 独宝钗认为其中第九首和第十首关涉男女恋情的言情 诗有伤风化 , 提出异议说 “ 后二首却无考 , 我们也不大懂 得 , 不如另作两首为是 ” 。 她的这番评价 , 立即遭到了黛玉 的嘲弄 , 说她是 “ 胶柱鼓瑟 , 矫揉造作 ” (第四十九回 ) 。 林黛玉读到 《 西厢记 》 里面的句子 , 但觉 “ 词句警人 , 余 香满口 ” , “ 心内还默默记诵 ” , 因此不自觉地在行酒令时脱 口而出 。 薛宝钗明知其故 , 却佯装糊涂 , “ 听你说的怪生 的 ” , 要请教林黛玉 , 其实 , 这不过是她为随后拿一大堆 “ 女 子无才便是德 ” 的话训诫黛玉的借口和托辞而已 。
薛宝钗深信 “ 金玉良缘 ” 的宿命 , 但有爱不敢说 , 时刻 将对宝玉的 “ 爱情 ” 深埋在心底 , 虽处处留心 , 却唯恐被人 识破 。 她看宝玉的金锁上写着 “ 莫失莫忘 , 仙寿恒昌 ” 的 话 , 连续念了两遍 , 丫鬟莺儿说破她的心事 , 遭到她的责 骂 。 元春所赐的东西 , 独自己与宝玉一样 , 想起往日母亲 对王夫人等曾提过 “ 金锁是个和尚给的 , 等日后有玉的方 可结为婚姻 ” 等语 , 所以她总远着宝玉 , “ 心里越发没意思 起来 ” (第二十八回 ) 。 当她的哥哥薛蟠说 “ 我早知道你的 心了 。 从先妈和我说 , 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 , 你留 了心 。 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 , 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 之 类的话时 , 她先是气怔了 , 随后到房里 “ 整哭了一夜 ” (第三 十四回 ) 。 她明明对宝玉充满爱恋 , 也相信金玉良缘之说 , 却经常拿林黛玉和贾宝玉开玩笑 , 看似洒脱 , 实则虚情 。 她恪守父母之名 , 婚姻大事从不自作主张 。 贾母 、 王夫人 同薛姨妈议定 , 准备将她许配给宝玉 , 薛姨妈征求女儿的 意见 , 宝钗反 “ 正色 ” 地对母亲说 :“ 妈妈这话说错了 。 女孩 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 。 如今我父亲没了 , 妈妈应该做 主的 , 再不然问哥哥 。 怎么问起我来 ? ” (第九十五回 ) 当薛
姨妈告诉她已经答应了女儿的婚事后 , 薛宝钗的反应是 “ 始则低头不语 , 后来便自垂泪 ” (第九十七回 ) 。 她明知这 样的婚姻是不可能长久和幸福的 , 但是 , 在 “ 嫁鸡随鸡 、 嫁 狗随狗 ” 观念的支配下 , 尽管心里有怨言 , 也不愿意说出 来 。 第九十八回 “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 集中描写了薛宝钗的这种心理 。 贾府为欺骗宝玉 , 瞒着黛 玉 , 采用掉包计的方式 , 偷偷摸摸地成就了宝玉和宝钗的 婚事 , 宝钗心里已自不快 , 到了 “ 回九 ” , 贾府也是草草地 “ 用两乘小轿叫人扶着从园里过去 , 应了回九的吉期 ” 。 宝 钗也 “ 明知其事 , 心里只怨母亲办得糊涂 , 事已至此 , 不肯 多言 ” 。 此后 , 尽管宝钗心里对婚事多有怨言 , 对宝玉的时 疯时傻表示忧虑和不满 , 但遵奉 “ 出嫁从夫 ” 的封建礼教 , 除了对宝玉进行劝诫之外 , 更多的是暗自悲叹自己的命运 不好 !
薛宝钗严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 。 她对宝玉始 终严守交往界限 , 未曾有过肌肤之亲 。 第二十八回 “ 蒋玉 菡情赠茜香罗 ,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 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 描写 , 宝玉要瞧瞧宝钗的红麝串子 , 刚巧宝钗左腕上笼着 一串 , 见宝玉问他 , “ 少不得 ” 褪了下来 , 递与宝玉 , 宝玉因 看见宝钗的丰艳 , “ 不觉动了羡慕之心 ” , 竟忘了接 。 宝钗 见他怔了 , 自己倒不好意思的 , 丢下串子 , 回身要走 。 这种 授受不亲的举动 , 连宝玉这样终日混迹于脂粉丛中 、 没有 多少男女界限之分的多情公子 , 也恨 “ 没福得摸 ” , 不由得 暗自感叹 :“ 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 , 或者还得摸一 摸 , 偏生长在他身上 ” 。 婚后 , 她更是严守夫妇之道 , 男女 之别 。 贾宝玉听说有一个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甄宝玉 要来拜望父亲 , 就告诉宝钗说 :“ 你们都去瞧去 , 看他果然 和我像不像 ” 。 宝钗听后 , 责备宝玉说 :“ 嗳 , 你说话怎么越 发不留神了 , 什么男人同你一样都说出来了 , 还叫我们瞧 去吗 ! ” (第一百一十四回 )
薛宝钗满脑子都是封建功名观念 。 她虽然没有像探 春那样直接说出 “ 如果我是男儿 , 早就离开了这里 ” 之类的 话 , 但是 , 在她的言谈举止中 , 处处闪现着追求封建功名的 影子 。 她推崇孔子 、 朱子 , 儒家的进取精神 、 功名追求和理 学观念深深地烙入了她的心灵深处 。 在第五十七回 “ 慧紫 鹃情辞试忙玉 ,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 中 , 她和探春就朱熹 《 不自弃文 》 展开辩论 , 提出了 “ 学问中便是正事 ” 的观点 。 她的诗歌中正平和 , 淡雅中透露出富贵气 , 散发出浓烈的 封建功名意识 。 她重视封建功名的观念 , 更多地体现在对 宝玉的劝诫和期待中 。 她讥讽宝玉是 “ 富贵闲人 ” 、 “ 无事 忙 ” , 只将平常功夫和心思用在女孩儿身上 , 不去追求 “ 仕 途经济 ” ; 她认为男人就应该 “ 读书明理 , 辅国治民 ” , 立身 扬名 , 总是不厌其烦地规箴宝玉 “ 不要在内帏厮混 ” , 要 “ 留 意于孔孟之间 , 委身于经济之道 ” , 应该 “ 在外头大事上做 功夫 ” 。 她对贾宝玉将甄宝玉贬作 “ 禄蠹 ” 大为不满 , 讽刺 他说 :“ 做了一个男人原该要立身扬名的 , 谁像你一味的柔 情私意 。 不说自己没有刚烈 , 倒说人家是禄蠹 ” 。 宝玉自 从林黛玉去世后 , 百无聊赖 , 意志更加消沉 , 对庄子产生了
兴趣 , 一次沉吟玩味 《 秋水 》 意蕴真谛 , 正在 “ 得意忘言 ” 的 时候 , 被宝钗看见 , 宝钗 “ 心里着实烦闷 , 细想他只顾把这 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 , 终久不妥 ” , 便和宝玉就 何为 “ 赤子之心 ” 进行了一次大辩论 :“ 你我既为夫妇 , 你便 是我终身的倚靠 , 却不在情欲之私 ” 。“ 自古圣贤 , 以人品 根柢为重 。 ” “ 所谓赤子之心 , 原不过是 ‘ 不忍 ’ 二字 。 若你 方才所说的 , 忍于抛弃天伦 , 还成什么道理 ? ” 然后正告宝 玉 :“ 从此把心收一收 , 好好的用用功 。 但能搏得一第 , 便 是从此而止 , 也不枉天恩祖德了 。 ” (第一百一十八回 ) 宝钗 的话处处不离封建功名 、 圣贤道德 、 忠孝节义 , 体现了其内 心浓厚强烈的封建功名观念 。 宝玉对宝钗不厌其烦的 “ 劝 导 ” 十分反感 , 一次竟这样抢白她 :“ 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 女儿 , 也学的钓名沽誉 , 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 真真有 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 ” (第三十六回 )
二 、 予人以惠 , 笼络人心 , 具有极强的全身延誉 本领
施人以惠 , 聚拢人心 , 全身延誉 , 是袁盎 、 薛宝钗第二 个相似之处 , 也是他们的过人之处 。
袁盎 “ 常引大体慷慨 ” , 受人尊慕 , 名声显赫 。 淮南王 刘长性格骄横 , 又因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受牵连 , 被文帝 谪迁蜀地 , 刘长绝食而死 , 文帝为之辍食 , 深为悲痛 , “ 哭甚 哀 ” 。 袁盎劝谏文帝加封刘长三个儿子 , 以疏解心中的内 疚和悲痛 。 袁盎的这一举动 , 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 “ 盎 由此名重朝廷 ” 。
袁盎因为数次直谏 , 触怒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利益 , 也 不为文帝所喜 , 被调为陇西都尉 。 袁盎在任期间 , 广施爱 心 , “ 仁爱士卒 ” , “ 士卒皆争为死 ” 。 吴楚反时 , 晁错被冤 杀 , 袁盎为太常 , 窦婴为大将军 。 他们两人平素关系密切 , 又位居高官 , 权倾一时 , 得到众人的热烈追捧和依附 。“ 诸 陵长者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 , 车随者日数百乘 。 ” 袁盎病 免居家时 , 不仅同 “ 闾里浮沈 , 相随行 , 斗鸡走狗 ” , 还和当 时被人们所不齿的赌徒 、 大盗剧孟相友善 , 并出语赞誉之 , 博得了时人的广泛赞誉 , “ 诸公闻之 , 皆多袁盎 ” 。
最能表现袁盎予人恩惠 , 获得人心 , 日后竟靠此保全 自己性命的一件事是他在任吴王相时 , 曾经宽宏大量地处 置了一个和他的侍儿私通的下属 。 当时 , 手下的一个从史 和他的侍 儿私通 , 袁盎发现后 , 装作若无其 事 , “ 遇 之 如 故 ” 。 后来 , 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从史 , 从史害怕受到惩 罚 , 逃跑了 。 袁盎不仅亲自将从史追回来 , 不予惩罚 , 还特 地将侍儿赏赐给他 , 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 后来袁盎出使吴 国 、 被吴王扣留并面临被处决的关键时刻 , 是从史救了他 的性命 , 帮助他成功逃了出来 。
袁盎平日广结人缘 , 遍施义举 , 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 良好的社会口碑 , 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 甚至受到了前来刺 杀他的刺客的尊重和感佩 。《 袁盎晁错列传 》 记载 , 梁王欲 求为嗣 , 遭到了袁盎的反对 , 怀恨在心 , 派刺客去刺杀他 。
刺客到关中后 , 到处打听袁盎的为人发现人们 “ 誉之皆不 容口 ” 。 刺客不仅打消了刺杀的念头 , 还找到他说出了实 情 , 称赞他为 “ 长者 , 不忍刺君 ” , 告诫他当心梁王后面派来 的刺客 :“ 然後刺君者十馀曹 , 备之 ! ” 袁盎虽然最终倒在了 梁王刺客的剑下 , 但他获得时人 “ 博誉 ” 却是不争的事实 。 同袁盎一样 , 薛宝钗也以擅长布施 “ 小惠 ” 笼络人心见 长 。 她细心 、 热心 , 待人温和 , 不像林黛玉那样尖酸刻薄 , 也 不似王熙凤那样盛气凌人 , 更不像妙玉那样清高自诩 、 拒 人门外 , 贾府上下都愿意和她亲近 , 以至于她刚到贾府不 久 , 便博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好评 。
薛宝钗的小惠 、 热心 、 细心和爱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中 。 她关心体贴别人 , 常常急人所难 , 主动周济开 解 。 林黛玉的药需要燕窝 , 又不便和贾母凤姐张口要 , 宝钗 就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 , 予以资助 ; 她对黛玉孤苦无 亲 、 寄人篱下的遭遇深表同情和理解 , 安慰黛玉说 :“ 你放 心 , 我在这里一日 , 我与你消遣一日 。 你有什么委屈烦难 , 只管告诉我 , 我能解的 , 自然替你解一日 。 我虽有个哥哥 , 你也是知道的 , 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 。 咱们也算同病相 怜 。 你也是个明白人 , 何必作 ‘ 司马牛之叹 ’ ? ” (第四十五 回 ) 邢岫烟的冬衣当掉了 , 处境窘迫 , 她命莺儿瞒住众人取 了回来 , 还不时暗中周济 。 史湘云要开社做东道 , 但是缺钱 不好办事 , 宝钗主动资助她办了螃蟹宴 。 袭人想央求湘云 替她做点针线活 , 宝钗知道后 , 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 “ 在家 里一点做不得主 ” 、 “ 做活做到三更天 ” 、 “ 一来了就说累得 慌 ” 的苦衷 , 责怪她 “ 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 ” , 并主动接 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 。 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 , 她也能体贴 他们的起早睡晚 , 终年辛苦的处境 , 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 的进益 。 在 “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 一回 中 , 集中描写了宝钗体恤下情的情节 。 宝钗甚至还对人人 都不屑一顾的赵姨娘也颇为善待 , 有东西也送她一份 , 没 有表现出鄙夷和冷淡的神色 。 宝钗的为人正如脂评所说 :“ 待人接物不亲不疏 , 不远不近 , 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 , 形诸声色 ; 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 , 形诸声色 。 ”
宝钗的这种种举动 , 给她赢来了一致的赞誉 。 史湘云 称赞她 :“ 这些姐妹们 , 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 。 ” 林黛玉 对宝钗的 “ 多情之举 ” , 大为感动 , 破天荒地吐出肺腑之言 :“ 你素日待人 , 固然是极好的 , 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 , 只当 你心里藏奸 。…… 可知我竟自误了 ” (第四十五回 ) 。 赵姨 娘收到宝钗送的礼物 , 心中甚是喜欢 , “ 怨不得别人都说那 宝丫头好 , 会做人 , 很大方 , 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 。 他哥哥 能带了多少东西来 , 他挨门儿送到 , 并不遗漏一处 , 也不露 出谁薄谁厚 , 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 , 他都想到了 。 若是那林 丫头 , 他把我们娘儿 们 正 眼 也 不 瞧 , 那 里 还 肯 送 我 们 东 西 ? ” (第六十七回 ) 岫烟嫁到薛家 , 竟然是 “ 心中先取中宝 钗 , 然后方取薛蝌 ” 。 就连贾府老祖宗贾母 , 也是素喜宝钗 “ 稳重和平 ” , 赞不绝口 :“ 提起姊妹 , 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 面奉承 , 千真万真 , 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 , 全不如宝丫 头 ” 。 王夫人也称赞宝钗 :“ 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
头好 , 这倒不是假话 。 ” (第三十五回 ) 宝钗的安分随和 、 予 人以惠 , 赢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口碑 , 同时 , 也为她最终登 上 “ 二奶奶 ” 的宝座奠定了基础 。
三 、 藏拙守愚 , 巧于掩饰 , 具有非凡的进退才能 袁盎尽管敢于犯颜直谏 , 敢于当众揭丑宦官 , 敢于和 周勃 、 申屠嘉 、 晁错等朝廷重臣叫板 , 敢于反对文帝 、 太后 立梁孝王做太子 , 甚至最终被梁孝王派来的刺客暗杀 。 但 是 , 他并不是一个鲁莽 、 不知进退之人 , 而是深谙全身之 道 , 体现出了封建官吏的狡黠全身之道 。 袁盎徙为吴相 , 临行前他的侄子袁种对他说 :“ 吴王骄日久 , 国多奸 。 今苟 欲劾治 , 彼不上书告君 , 即利剑刺君矣 。 南方卑湿 , 君能日 饮 , 毋何 , 时说王曰毋反而已 。 如此幸得脱 ” 。 袁盎依计而 行 , 藏拙守愚 , 不仅保全了性命 , 还得到了吴王的厚遇 。 袁 盎得知晁错要处置他的消息后 , 立即去找武安侯窦婴 , 合 谋将晁错诛杀 , 并与窦婴结好 , 一时宾客争附者盈门 。 袁 盎病免居家 , 失去了官府保护 , 于是每日斗鸡走狗 , 交接豪 侠 , 以备 “ 一旦有缓急 ” 之用 , 这些都是袁盎进退守身之道 。 宝钗虽然没有像袁盎那样时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 但她藏拙守愚 、 巧于掩饰的本领一点也不比袁盎差 。 人谓 宝钗 “ 罕言寡语 , 人谓藏愚 ; 安分随时 , 自云守拙 ” , 一点不 假 , 她巧于掩饰 , 摆脱窘境 。 宝玉要看她的手镯 , 她褪下后 转身要走 , 不想黛玉正 “ 蹬着门槛子 , 嘴里咬着手帕子笑 ” , 宝钗感到发窘 , 忙以天气冷关怀黛玉为借口 , 岔开话题 。 黛玉故意说因为听到了 “ 呆雁 ” 的叫声才出来看看 , 宝钗明 知黛玉说假话 , 但是还是故作寻找的样子说 :“ 呆雁在那里 呢 ? 我也瞧一瞧 ” (第二十八回 ) 。 以此掩饰她的窘境 。 她 为掩饰自己 , 甚至不惜嫁祸于别人 。 同样在第二十八回 中 , 宝钗扑蝶 , 无意间听到了红玉 、 坠儿的谈话 , 当二人说 怕人偷听推开窗户时 , 宝钗躲避不及 , 情急之下 , 采用金蝉 脱壳之计 , 故意放重了脚步 , 笑着叫道 :“ 颦儿 , 我看你往那 里藏 ! ” 一面说 , 一面故意往前赶 。 还假意跑进去找寻了一 番 , 以掩人耳目 。 宝钗明明无书不读 , 无事不晓 , 却时时装 出一无所知的样子 。 黛玉行酒令无意中说了几句 《 西厢 记 》 、 《 牡丹亭 》 里的句子 , 她在 “ 拷问 ” 黛玉时 , 却装模作样 地说 “ 我也不知道 , 听你说的怪生的 , 所以请教你 ” (第四十 二回 ) 。 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 , 其中两首关涉男女私情 , 宝钗装聋作哑地说 :“ 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 , 后二首却 无考 , 我们也不大懂得 , 不如另作 两首为是 ” (第五 十一 回 ) 。 宝钗藏拙守愚 , 连不通文墨的王熙凤都对此看得一 清二楚 , 说她是 “ 不关己事不开口 , 一问摇头三不知 ” 。 殊 不知 , 在这背后是她的灵心彗性 , 无所不通和登上 “ 二奶 奶 ” 宝座的进退之策 。
袁盎和薛宝钗 , 一个是朝廷忠臣 , 处在封建礼教和封 建道德规范逐渐形成并确立起统治地位的阶段 , 一个是封 建淑女 , 处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极度强化并风雨飘 摇的时期 。 他们二人皆以维护封建礼教为己任 , 成为自觉 的卫道者 , 同时又为此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 生命 , 成为封建 礼教道德的受害者 、 殉葬者 。 他们的遭遇 , 深刻反映了维护 等级尊卑 、 压抑人性 、 摧残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 范 。 从它的开始 , 就预示着它的必然消亡 。
参考文献 :
[1]曹雪芹 , 高鹗 , 等 .红楼梦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 社 , 1982.
[2]司马迁 .史记 [M ].北京 :中华书局 , 1959.
[3]班固 .汉书 [M ].北京 :中华书局 , 1962.
[4]朱一玄 .红楼梦资料汇编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 社 , 2001.
[5]曹雪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己卯本 ) [M ].上海 :上 海古籍出版社 , 1981.
Analysis on Defender and Martyr for Feudal Orthodox Ideology Comparing the Images between YUAN Ang and XUE Bao-chai
WANG Wei-jia
(Department of Propaganda ,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 Beijing 100024, China )
Abstract :YUAN Ang lived in the period that feudal ethnics and rites were emerging and became dominant in social ideology.XUE Bao-chai lived in the period that feudal ethnics and rites were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These two persons were both the de-fenders and the martyrs of feudal ethnics and rites.Their experiences reflected that the feudal ethnics and rites , which were uti-lized to maintain the hierarchy of feudal society , were repressive and inhuman and were doomed to extinct.
Key words :YUAN Ang ; XUE Bao-chai ; feudal orthodox ; defender ; martyr ; image
(责任编辑 :张 杰 )
范文三:(doc) 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袁盎、薛宝钗形象比较
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袁盎、
薛宝钗形象比较
第l1卷第3期重庆交通大学(社科版)2011年6月
Vo1.11No.3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
ocialSciencesEdition)Jun,2011
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
袁盎,薛宝钗形象比较
王维家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100024)
摘要:袁盎和薛宝钗,一个处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逐渐形成并确立起统治地位的阶段,一个处在封建
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极度强化并风雨飘摇的时期;他们二人都是封建礼教道德的维护者,卫道者,同时又是封
建礼教道德的受害者,殉葬者.他们的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维护等级尊卑,压抑人性,摧残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
建道德规范,从它的开始,就预示着它的必然消亡.
关键词:袁盎;薛宝钗;封建正统;卫道士;殉道者;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297(2011)03—0086—04
把西汉袁盎与《红楼梦》中薛宝钗放在一起谈论,乍看
起来似乎有点滑稽,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闺中秀女;一
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两者相隔
千余年.细细品味一下《史记》和《汉书》”袁盎晁错列传”
里的袁盎这一人物形象,再对照《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形
象,就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但是他们
二人无论是在封建正统意识方面,还是在立身处世,待人
接物方面,抑或是守拙全身方面均有颇多相似之处.
一
,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和礼制.具有自觉的封
建正统意识
封建伦理纲常和封建道德是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的基
础,袁盎和薛宝钗都具有封建正统的自觉意识,并处处体
现在言语行动中.
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和《汉书?袁盎晁错列传》
(下同)里,通过几件事集中反映出袁盎维护封建礼制和规
范的自觉意识.
汉文帝初年,绛侯周勃任丞相,仗着自己跟随高祖刘
邦东征西讨的赫赫战功,剪灭诸吕,扭转乾坤的巨大功绩,
每次退朝都是昂首阔步在文帝之前出朝,而文帝每次都是
恭恭敬敬地”目送”.袁盎对此深为不满,也深感忧虑,就
以”社稷臣”和”功臣”为评价标准来进谏文帝,以事实证明
周勃是”功臣”,而非”主在与在,主亡与亡”的社稷臣.对
于这样的功臣,是不值得”目送之”的.更为重要的是,皇
帝这种做法会增长周勃的”骄色”,蔑视朝纲,不把皇帝放
在眼里,最终导致”臣主失礼”,淆乱封建纲常,危害江山社
稷.汉文帝对此深以为是,果然”后朝,上益庄,丞相益
畏”.封建伦理纲常得到了切实维护.
在处理文帝爱妾慎夫人侍坐的问题上,更充分反映了
袁盎自觉建立封建纲常,维护封建等级尊卑礼制的思想.
慎夫人是汉文帝的宠妾,常恃宠骄横,根本不把庶民出身
的皇后放在眼里.一次,汉文帝到上林苑游幸,皇后和慎夫
人随行,中途休息时,郎署长安排座位,将慎夫人的座位安
排在皇后的旁边;慎夫人也毫不客气地准备落座.袁盎感
到这种做法有辱尊卑纲常,就将慎夫人座位撤去,这种当
众”逆龙麟”的举动,导致了文帝和慎夫人的不满.”慎夫
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袁盎于是以封建尊卑伦理来
进谏文帝,并以”人彘”的前车之鉴来警醒慎夫人.”臣闻
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以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
可以同坐哉!”封建伦理纲常和礼制得以维护.此外,在谏
阻文帝与宦官赵谈同车共载,文帝驱马驰陡峭之坡,以及
吴王刘濞反叛等方面,都表现了袁盎以”天子”为本位的自
觉的封建正统意识和以维护封建纲常为己任的道德追求.
《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是她同袁盎
一
样,不仅具有认同和自觉维护封建道德观念,封建伦理
观念的思想,并身体力行.
薛宝钗崇奉”女子无才便是德”,反对女孩儿读书,尤
其是读一些扰乱情性的”杂书”.她多次对黛玉说:”自古
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种.其
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
.
收稿日期:2011—03—15
作者简介:王雏家(1972一),男,湖北红安人,中国传媒大学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
王维家: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87
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样才华的名誉.”(第六十四回)”所
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
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
是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
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
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第四十二回)薛
宝钗诗思敏捷,才华横溢,技压群芳,心底里却认为写诗总
是”分外之事”,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她对湘云说:”究竟
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织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
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第三十七回)
她还反对湘云与香菱谈诗,说:”我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
一
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
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还嘲笑香菱和史湘云是
“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第四十九回).
虽然是青春年少,情窦初开的年龄,薛宝钗却处处压
抑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以维护封建礼教的神圣和权威.尤
二姐殉情自尽,连薛姨妈都感到不解和叹息,将此事说与
宝钗听,宝钗只是淡淡地以”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作答,
并不在意.在她的眼里,尤二姐是因情而死,违背了”存天
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这样的自尽,是不值得为之叹息
的(第六十七回).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众人都称赞说
好,独宝钗认为其中第九首和第十首关涉男女恋情的言情
诗有伤风化,提出异议说”后二首却无考,我们也不大懂
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她的这番评价,立即遭到了黛玉
的嘲弄,说她是”胶柱鼓瑟,矫揉造作”(第四十九回).
林黛玉读到《西厢记》里面的句子,但觉”词句警人,余
香满口”,”心内还默默记诵”,因此不自觉地在行酒令时脱
口而出.薛宝钗明知其故,却佯装糊涂,”听你说的怪生
的”,要请教林黛玉,其实,这不过是她为随后拿一大堆”女
子无才便是德”的话训诫黛玉的借口和托辞而已.
薛宝钗深信”金玉良缘”的宿命,但有爱不敢说,时刻
将对宝玉的”爱情”深埋在心底,虽处处留心,却唯恐被人
识破.她看宝玉的金锁上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
话,连续念了两遍,丫鬟莺儿说破她的心事,遭到她的责
骂.元春所赐的东西,独自己与宝玉一样,想起往日母亲
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
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她总远着宝玉,”心里越发没意思
起来”(第二十八回).当她的哥哥薛蟠说”我早知道你的
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
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之
类的话时,她先是气怔了,随后到房里”整哭了一夜”(第三
十四回).她明明对宝玉充满爱恋,也相信金玉良缘之说,
却经常拿林黛玉和贾宝玉开玩笑,看似洒脱,实则虚情.
她恪守父母之名,婚姻大事从不自作主张.贾母,王夫人
同薛姨妈议定,准备将她许配给宝玉,薛姨妈征求女儿的
意见,宝钗反”正色”地对母亲说:”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
儿家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
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第九十五回)当薛
姨妈告诉她已经答应了女儿的婚事后,薛宝钗的反应是
“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第九十七回).她明知这
样的婚姻是不可能长久和幸福的,但是,在”嫁鸡随鸡,嫁
狗随狗”观念的支配下,尽管心里有怨言,也不愿意说出
来.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集中描写了薛宝钗的这种心理.贾府为欺骗宝玉,瞒着黛
玉,采用掉包计的方式,偷偷摸摸地成就了宝玉和宝钗的
婚事,宝钗心里已自不快,到了”回九”,贾府也是草草地
“用两乘小轿叫人扶着从园里过去,应了回九的吉期”.宝
钗也”明知其事,心里只怨母亲办得糊涂,事已至此,不肯
多言”.此后,尽管宝钗心里对婚事多有怨言,对宝玉的时
疯时傻表示忧虑和不满,但遵奉”出嫁从夫”的封建礼教,
除了对宝玉进行劝诫之外,更多的是暗自悲叹自己的命运
不好!
薛宝钗严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她对宝玉始
终严守交往界限,未曾有过肌肤之亲.第二十八回”蒋玉
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
描写,宝玉要瞧瞧宝钗的红麝串子,刚巧宝钗左腕上笼着
一
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递与宝玉,宝玉因
看见宝钗的丰艳,”不觉动了羡慕之心”,竟忘了接.宝钗
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要走.这种
授受不亲的举动,连宝玉这样终日混迹于脂粉丛中,没有
多少男女界限之分的多情公子,也恨”没福得摸”,不由得
暗自感叹:”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
摸,偏生长在他身上”.婚后,她更是严守夫妇之道,男女
之别.贾宝玉听说有一个和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甄宝玉
要来拜望父亲,就告诉宝钗说:”你们都去瞧去,看他果然
和我像不像”.宝钗听后,责备宝玉说:”嗳,你说话怎么越
发不留神了,什么男人同你一样都说出来了,还叫我们瞧
去吗!,,(第一百一十四回).
薛宝钗满脑子都是封建功名观念.她虽然没有像探
春那样直接说出”如果我是男儿,早就离开了这里”之类的
话,但是,在她的言谈举止中,处处闪现着追求封建功名的
影子.她推崇孔子,朱子,儒家的进取精神,功名追求和理
学观念深深地烙入了她的心灵深处.在第五十七回”慧紫
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她和探春就朱熹
《不自弃文》展开辩论,提出了”学问中便是正事”的观点.
她的诗歌中正平和,淡雅中透露出富贵气,散发出浓烈的
封建功名意识.她重视封建功名的观念,更多地体现在对
宝玉的劝诫和期待中.她讥讽宝玉是”富贵闲人”,”无事
忙”,只将平常功夫和心思用在女孩儿身上,不去追求”仕
途经济”;她认为男人就应该”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立身
扬名,总是不厌其烦地规箴宝玉”不要在内帏厮混”,要”留
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应该”在外头大事上做
功夫”.她对贾宝玉将甄宝玉贬作”禄蠹”大为不满,讽刺
他说:”做了一个男人原该要立身扬名的,谁像你一味的柔
情私意.不说自己没有刚烈,倒说人家是禄蠢”.宝玉自
从林黛玉去世后,百无聊赖,意志更加消沉,对庄子产生了
88重庆交通大学(社科版)第11卷
兴趣,一次沉吟玩味《秋水》意蕴真谛,正在”得意忘言”的
时候,被宝钗看见,宝钗”心里着实烦闷,细想他只顾把这
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便和宝玉就
何为”赤子之心”进行了一次大辩论:”你我既为夫妇,你便
是我终身的倚靠,却不在情欲之私”.”自古圣贤,以人品
根柢为重.”“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若你
方才所说的,忍于抛弃天伦,还成什么道理?”然后正告宝
玉:”从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但能搏得一第,便
是从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第一百一十八回)宝钗
的话处处不离封建功名,圣贤道德,忠孝节义,体现了其内
心浓厚强烈的封建功名观念.宝玉对宝钗不厌其烦的”劝
导”十分反感,一次竟这样抢白她:”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
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
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第三十六回)
二,予人以惠,笼络人心,具有极强的全身延誉
本领
施人以惠,聚拢人心,全身延誉,是袁盎,薛宝钗第二
个相似之处,也是他们的过人之处.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受人尊慕,名声显赫.淮南王
刘长性格骄横,又因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受牵连,被文帝
谪迁蜀地,刘长绝食而死,文帝为之辍食,深为悲痛,”哭甚
哀”.袁盎劝谏文帝加封刘长三个儿子,以疏解心中的内
疚和悲痛.袁盎的这一举动,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盎
由此名重朝廷”.
袁盎因为数次直谏,触怒了朝中一些大臣的利益,也
不为文帝所喜,被调为陇西都尉.袁盎在任期间,广施爱
心,”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吴楚反时,晁错被冤
杀,袁盎为太常,窦婴为大将军.他们两人平素关系密切,
又位居高官,权倾一时,得到众人的热烈追捧和依附.”诸
陵长者长安中贤大夫争附两人,车随者日数百乘.”袁盎病
免居家时,不仅同”阊里浮沈,相随行,斗鸡走狗”,还和当
时被人们所不齿的赌徒,大盗剧孟相友善,并出语赞誉之,
博得了时人的广泛赞誉,”诸公闻之,皆多袁盎”.
最能表现袁盎予人恩惠,获得人心,日后竟靠此保全
自己性命的一件事是他在任吴王相时,曾经宽宏大量地处
置了一个和他的侍儿私通的下属.当时,手下的一个从史
和他的侍儿私通,袁盎发现后,装作若无其事,”遇之如
故”.后来,别人将这件事告诉了从史,从史害怕受到惩
罚,逃跑了.袁盎不仅亲自将从史追回来,不予惩罚,还特
地将侍儿赏赐给他,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袁盎出使吴
国,被吴王扣留并面临被处决的关键时刻,是从史救了他
的性命,帮助他成功逃了出来.
袁盎平日广结人缘,遍施义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
良好的社会口碑,一次次地化险为夷,甚至受到了前来刺
杀他的刺客的尊重和感佩.《袁盎晁错列传》记载,梁王欲
求为嗣,遭到了袁盎的反对,怀恨在心,派刺客去刺杀他.
刺客到关中后,到处打听袁盎的为人发现人们”誉之皆不
容口”.刺客不仅打消了刺杀的念头,还找到他说出了实
情,称赞他为”长者,不忍刺君”,告诫他当心梁王后面派来
的刺客:”然後刺君者十馀曹,备之!”袁盎虽然最终倒在了
梁王刺客的剑下,但他获得时人”博誉”却是不争的事实.
同袁盎一样,薛宝钗也以擅长布施”小惠”笼络人心见
长.她细心,热心,待人温和,不像林黛玉那样尖酸刻薄,也
不似王熙凤那样盛气凌人,更不像妙玉那样清高自诩,拒
人门外,贾府上下都愿意和她亲近,以至于她刚到贾府不
久,便博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好评.
薛宝钗的小惠,热心,细心和爱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
点点滴滴中.她关心体贴别人,常常急人所难,主动周济开
解.林黛玉的药需要燕窝,又不便和贾母凤姐张口要,宝钗
就从自己的月钱中拨出银两,予以资助;她对黛玉孤苦无
亲,寄人篱下的遭遇深表同情和理解,安慰黛玉说:”你放
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
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虽有个哥哥,
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
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第四十五
回)邢岫烟的冬衣当掉了,处境窘迫,她命莺儿瞒住众人取
了回来,还不时暗中周济.史湘云要开社做东道,但是缺钱
不好办事,宝钗主动资助她办了螃蟹宴.袭人想央求湘云
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
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
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
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
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
的进益.在”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一回
中,集中描写了宝钗体恤下情的情节.宝钗甚至还对人人
都不屑一顾的赵姨娘也颇为善待,有东西也送她一份,没
有表现出鄙夷和冷淡的神色.宝钗的为人正如脂评所说:
“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
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
宝钗的这种种举动,给她赢来了一致的赞誉.史湘云
称赞她:”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林黛玉
对宝钗的”多情之举”,大为感动,破天荒地吐出肺腑之言:
“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
你心里藏奸.……可知我竞自误了”(第四十五回).赵姨
娘收到宝钗送的礼物,心中甚是喜欢,”怨不得别人都说那
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
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
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若是那林
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
西?”(第六十七回)岫烟嫁到薛家,竟然是”心中先取中宝
钗,然后方取薛蝌”.就连贾府老祖宗贾母,也是素喜宝钗
“稳重和平”,赞不绝口:”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
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
头”.王夫人也称赞宝钗:”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r
王维家:封建正统观念的卫道士和殉道者89
头好,这倒不是假话.”(第三十五回)宝钗的安分随和,予
人以惠,赢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口碑,同时,也为她最终登
上”二奶奶”的宝座奠定了基础.
三,藏拙守愚,巧于掩饰.具有非凡的进退才能
袁盎尽管敢于犯颜直谏,敢于当众揭丑宦官,敢于和
周勃,申屠嘉,晁错等朝廷重臣叫板,敢于反对文帝,太后
立梁孝王做太子,甚至最终被梁孝王派来的刺客暗杀.但
是,他并不是一个鲁莽,不知进退之人,而是深谙全身之
道,体现出了封建官吏的狡黠全身之道.袁盎徙为吴相,
临行前他的侄子袁种对他说:”吴王骄目久,国多奸.今苟
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南方卑湿,君能日
饮,毋何,时说王日毋反而已.如此幸得脱”.袁盎依计而
行,藏拙守愚,不仅保全了性命,还得到了吴王的厚遇.袁
盎得知晁错要处置他的消息后,立即去找武安侯窦婴,合
谋将晁错诛杀,并与窦婴结好,一时宾客争附者盈门.袁
盎病免居家,失去了官府保护,于是每日斗鸡走狗,交接豪
侠,以备”一旦有缓急”之用,这些都是袁盎进退守身之道.
宝钗虽然没有像袁盎那样时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
但她藏拙守愚,巧于掩饰的本领一点也不比袁盎差.人谓
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一点不
假,她巧于掩饰,摆脱窘境.宝玉要看她的手镯,她褪下后
转身要走,不想黛玉正”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
宝钗感到发窘,忙以天气冷关怀黛玉为借口,岔开话题.
黛玉故意说因为听到了”呆雁”的叫声才出来看看.宝钗明
知黛玉说假话,但是还是故作寻找的样子说:”呆雁在那里
呢?我也瞧一瞧”(第二十八回).以此掩饰她的窘境.她
为掩饰自己,甚至不惜嫁祸于别人.同样在第二十八回
中,宝钗扑蝶,无意间听到了红玉,坠儿的谈话,当二人说
怕人偷听推开窗户时,宝钗躲避不及,情急之下,采用金蝉
脱壳之计,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
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还假意跑进去找寻了一
番,以掩人耳目.宝钗明明无书不读,无事不晓,却时时装
出一无所知的样子.黛玉行酒令无意中说了几句《西厢
记》,《牡丹亭》里的句子,她在”拷问”黛玉时,却装模作样
地说”我也不知道,听你说的怪生的,所以请教你”(第四十
:二回).薛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其中两首关涉男女私情,
宝钗装聋作哑地说:”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
无考,我们也不大懂得,不如另作两首为是”(第五十一
回).宝钗藏拙守愚,连不通文墨的王熙凤都对此看得一
}青二楚,说她是”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殊
;知,在这背后是她的灵心彗性,无所不通和登上”二奶
奶”宝座的进退之策.
袁盎和薛宝钗,一个是朝廷忠臣,处在封建礼教和封
建道德规范逐渐形成并确立起统治地位的阶段,一个是封
建淑女,处在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范极度强化并风雨飘
摇的时期.他们二人皆以维护封建礼教为己任,成为自觉
的卫道者,同时又为此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生命,成为封建
礼教道德的受害者,殉葬者.他们的遭遇,深刻反映了维护
等级尊卑,压抑人性,摧残生命的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规
范.从它的开始,就预示着它的必然消亡.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等.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
社,2001.
[5]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已卯本)[M].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1.
AnalysisonDefenderandMartyrforFeudalOrthodoxIdeology
ComparingtheImagesbetweenYUANAngandXUEBao-chai
WANGWei.iia
(DepartmentofPropaganda,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024,China)
Abstract:YUANAnghvedintheperiodthatfeudalethnicsandriteswereemergingandbecamedominantinsocialideology.
XUEBao—chailivedintheperiodthatfeudalethnicsandriteswereonthevergeofcoUapse.Thesetwopersonswereboththede.
fendersandthemartyrsoffeudalethnicsandrites.Theirexperiencesreflectedthatthefeudalethnicsandrites,whichwereuti.
1izedtomaintainthehierarchyoffeudalsociety,wererepressiveandinhumanandweredoomedtOextinct.
Keywords:YUANAng;XUEBao—chai;feudalorthodox;defender;martyr
;image
(责任编辑:张杰)
范文四: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以北族记忆中的匈奴为例
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以
北族记忆中的匈奴为例 《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
——
以北族记忆中的匈奴为例
胡鸿
本文从草原政权是否有类似中国定居社会的正统观念这一问题出发,进而探索草原政权对于
之前政治体的历史记忆问题.以匈奴为个案所作的分析,证明草原政权也有丰富的历史记忆,只
是构建合法性所依赖的历史记忆与华夏文明非常不同.由此进一步对草原政权合法性建构的特
殊模式做一点探索.
关键词:草原政权正统观念历史记忆匈奴
作者胡鸿,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地址:北京市,邮编100871. 一
,提出问题的理由
中国农耕社会的历代王朝,很早就形成了正统相继的观念,天命,德运按照一定的规则流
转,一个王朝衰落,就有一个新政权取而代之.秦汉时代的三统五德学说将上古直至本朝历史
纳入空前规整的传承序列中,并使后世政权不得不在这一序列中为自己寻求合法性.分裂的
时代谁是正统的合法继承者,在实际政治中并非无足轻重,三国,十六国,南北朝的历史都是很
好的例证.唐代官修史书成为定制以后,对前朝历史的解释,便成为政权建立合法
性的必要程
序.这些都是早有定论的常识,无需赘述.那么,草原政治体是否也有一个正统传承的类似观
念呢?或者,把问题弱化一下,草原政治体是否也会对之前存在过的政权的历史有自己的解
释,即在其历史记忆中是否有关于前政权的内容?他们是否也有共同遵奉的如同三代或汉唐
那样的政治典范?我认为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而非张冠李戴的假设,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第一,草原的高级政治体知道之前政治体的存在.建立前后相继的草原政权的部族往往
曾经是君主与臣属的关系,如突厥与回鹘;或者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如柔然与突厥;或者
未能完全征服,而是并立为敌国,此消彼长,如匈奴帝国与鲜卑,乌桓.因而在逻辑上这些政权
之间一定是互相了解的.草原政治体统治的臣民,从来都是多语言,多部族的,最高政权的更
替并不意味着下层民众的整体迁徙或更换.?这一点也保证了在大致相同的区域内建立起的
?参见
PeterB.Golden,Noma~andSedentarySocietiesinMe~evalEurasia,P.12.WashingtonDC:
American
HistoricalAssociation,2003. 66
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
政权之间多了一层连续性.这种知识上的了解和连续性,在中文史料中可见到零星的例证.
下文将着重分析,此处从略.
第二,草原高级政治体有建构自身合法性的需要和实践.任何政权都不能仅靠赤裸裸的
暴力维持统治,还需要柔性的"权威"来实现政治的运作.建立"权威"的第一步即建构合法性,
这一步常常通过宗教,历史的解释得到实现.例如:游牧政权的"天命"观念无疑是其建构合法
性的一种手段.这在史料中时有体现:匈奴单于,其全称是"撑犁孤望单于","匈奴谓天为撑
犁,谓子为孤望",冒顿单于曾经给汉文帝写信,开头也是"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柔然可汗曾
上表萧道成,言"皇芮承绪,肇自二仪,拓土载民,地越沧海,百代一族,大业天固".?在突厥鄂
尔浑碑铭中,《毗伽可汗碑》东面第一句开头是"我,像天一般的并由天置的突厥毗伽可汗"
(t~oritrig,tfi~riyaratmigtfirfikbilg~iqayan);《阙特勤碑》南面第一句开头是"我,像天一样的
并由天所生的突厥毗伽可汗"(tfi~rit萏g,t/iorid~ibolmigtfirfikbilg~iqayan).?更有趣的是,
突厥对自己的天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据《隋书?突厥传》,突厥沙钵略可汗曾经上表隋文帝,
说道"突厥自天置以来,五十余载,保有沙漠,自王蕃隅".?既然明言5O年,意味着他并不将
自己看作开天辟地以来的草原主人.那么在逻辑上,他需要一个对5O年之前"天置"的统治者
的解释.
草原政权既能运用天命观念为自己寻求合法性,当然很有可能也把历史解释作为寻求合
法性的另一手段.
第三,据现有史料,突厥之前的草原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这不妨碍他们有自己
的历史
记忆和历史解释.现代历史学解构了历史文献对于历史事实的解释霸权,将历史还原为一种
记忆.而人类学家在关于族群的研究中,建立了"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与"族群认
同"(ethnicidentity)的关系,认为族群认同借由其成员对"群体起源"的共同信念来凝聚,认同
变迁又通过"结构性失忆"(stucturalamnesia)来达成.?这一认识对于理解北方民族历史非
常有启发性.一个部族之所以认为自己是突厥人或者鲜卑人,一定有将他们凝聚起来的集体
记忆,经过较高级政治体的规范之后,这种记忆便成为建立族群认同的历史解释.这就是为什
么没有文字的民族留下了那么多的起源传说.《魏书?序纪》对拓跋先世的事迹追述甚是久
远,自言"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田余庆先生分析为"所谓人相传授,当是
有言有歌,基本上都是口述的拓跋历史资料.一个部族,一个部落,甚至一个家庭,都有这种口
述传授的资料".?正是基于这些,可以认为没有文字的早期游牧政权亦可能有对历史的解
释.本文即将这种由游牧政权官方认定的历史解释称为"草原政权的历史记忆",它与个体的
或者民族的历史记忆应该有所区分.
?参见《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上》.
?《南齐书》卷59《芮芮虏传》.这条材料使用起来有一定风险,它更说明了柔然接受汉文化的程度或者其政权中存在
汉人知识分子.但是柔然统治者能接受这样的表达,或许也因为北族本有天命的观念?
?
TalfitTekin,AGrammarD,OrkhonTurkic,PP.243,231.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1
968.参见该书第
275,261页英译文.
?《隋书》卷84《突厥传》.
?参见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
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34页.
?《魏书》卷1《序纪》.
?田余庆:《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0页. 67
《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至此,我已经说明这个问题成立的主要理由.不过,由于游牧政治体基本没有自己的历史
文献记录,除了有限的几块碑铭,蒙古之前游牧政治体的主要材料只存在于农耕民族的历史文
献中.试图探索游牧政治体自身的政治认同和历史解释,这一限制几乎是致命的.最有价值
的材料是来自游牧政权的外交文书,它较能表达北族自己的声音.但是外交辞令毕竟与内部
通行的观念差距很大,而且经过汉文的翻译,"失真"在所难免.其次有用的史料是各种族源传
说.建立与前政权间政治继承性的最便捷手段,莫过于声称在血缘上的直接联系.这种传说
显然不是史家杜撰或臆测能写出来的.另外,常见于中文史料的"某某者,某某之别种"或"某
某之苗裔也"之类的断语,很多出于定居社会撰史者的猜测,但也有些显系根据北族的自称而
来,用起来要尤其谨慎.由于材料的限制,本文只能选取材料相对集中的匈奴,做一个个案
分析.
二,匈奴在北族记忆中的地位
匈奴"帝国"是出现于北方草原的第一个高级游牧政治体,对于汉地史家和文人来说,匈奴
或"胡"足以指代所有的草原游牧民族.秦汉与匈奴的和战关系也成为后世对待草原政权的典
范.那么,匈奴在后起的游牧政权眼中,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或者,他们知道曾经有一个辉
煌的匈奴帝国吗?
答案是肯定的.第一,最容易发现的是中文史料中,众多部族的族源都与匈奴有关.如下
表所示,匈奴帝国结束之后的北方部族或政权,明确认定为匈奴之"别种"或后裔的,有卢水胡
沮渠氏,西域悦般国,铁勒诸部(包括回纥),东部宇文部,高车,霄,万俟氏,破六韩氏八个,曾被
推断为匈奴后裔的有稽胡,突厥,库莫奚(详见下表).将推测即含有"盖"字的都排除,再将中
文史料互不一致的库莫奚排除,尚能留下七个.其中卢水胡沮渠氏,西域悦般国,东部宇文部,
高车,破六韩氏五者不仅有肯定的判断,还有一套相关的情节,这些情节一定是北族自己的说
法,绝无汉地史家主观臆测的可能性.
部族名与匈奴关系所据史料
《魏书》卷99《卢水胡沮渠蒙卢水胡沮渠氏其先为匈奴左沮渠 ,遂以官为氏.逊传
》
其先,匈奴北单于之部落也.为汉车骑将军窦宪
所逐,北单于度金微山,西走康居,其赢弱不能去悦般《魏书》卷 lO2((西域传》者住龟兹北
.
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十余万凉州
人犹谓之"单于王".
稽胡(步落稽)盖匈奴别种,刘元海五部之苗裔也.《周书》卷49《稽胡传》 《周书》卷5O《突厥传》,《北突厥盖匈奴之别种
,姓阿史那氏.史
》卷99《突厥传》略同
68
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
《隋书》卷84《铁勒传》,《旧
铁勒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唐书》卷199下《铁勒传》 略同
东部宇文(非北出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之远属也,世为东部大《北史》卷98《匈奴宇文莫槐
周宇文氏)人.其语与鲜卑颇异传》
高车其先匈奴甥也.(另有传说,详见下文)《北史》卷98《高车传》 万俟氏万俟普,字普拨,太平人,其先匈奴之别种也.《北齐书》卷27《万俟普传》 破六韩常,字保年,附化人,匈奴单于之裔也.右
破六韩氏谷蠡王潘六奚没于魏,其子孙以潘六奚为氏.后《北齐书》卷27《破六韩常
传》人讹误
,以为破六韩.
回纥回纥,其先匈奴之裔也,在后魏时,号铁勒部落.《旧唐书》卷195{回纥传》 奚奚国,盖匈奴之别种也.《旧唐书》卷199下《奚传》?
罾罾,匈奴之别种也.《旧唐书》卷199下《罾传》
这些建立本族与匈奴关系的情节里,最详细的要属高车(其余的较简略,见上表).有
关高
车的这一段史料被广为引用:
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高车,丁零.其语略与匈奴同而时有小异.或云:其先
匈奴甥也.其种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俗云: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
皆以为神.单于日:"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将以与天."乃于国北无人之地筑高台,置---k-其上日:"请天自迎
之."经三年,其母欲迎之.单于日:"不可,未彻之间耳."复一年,乃有一老狼,昼夜守台嗥呼,因穿台下为空
穴,经时不去.其小女日:"吾父处我于此,欲以与天,而今狼来,或是神物,天使之然."将下就之.其姊大惊
日:"此是畜生,无乃辱父母?''妹不从,下为狼妻而产子.后遂滋繁成国.故其人好引声长歌.Y-4a~嗥.?
这段材料常常被用来证明高车族以狼为祖先,并以此分析其某种文化成分.然而就这个
传说来看,我认为其本意重在匈奴而不是狼.这里受到天的眷顾,带有神圣性的首先是单于的
二女,其次才是狼.高车与匈奴不是同族是明显的事实,为了建立自己与匈奴的关系,才构想
出了这样一个传说.对于该传说的层累过程今天已经无从分析,但它既然能够流传久远并且
被异国史料记载下来,至少说明它在本族中被广泛接受.这不正是代表着高车人对匈奴的一
种历史记忆吗?
高车的传说很幸运被较完整地记录下来,可以合理地推想,那些中文史料中很肯定地写
"匈奴之别种也"的部族,很可能也有一套像高车这样的传说,将自己的历史与匈奴结合起来.
或者中文史料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记录下来;或者传说本身在流传中被遗忘,只剩下了一个
结论.
所以,笼统认为中文史料中的族源判断都是史家的臆测,是无法成立的.丹尼斯?塞诺
(DenisSinor)曾说:"在中国人眼中,匈奴是最优秀的野蛮人.正如中世纪西方史学家习惯将
任何游牧民族都称作'斯基泰人'一样,在汉文史料中,即便没有任何证据和说明,也常常把中
?这与《周书》卷49《库莫奚传》所言不同,据后者为"鲜卑之别种也".另《魏书》卷100《库莫奚传》言"库莫奚之先,东
部字文之别种也",按上表中东部字文被认为是南单于远属,则库莫奚亦可为匈奴后裔.
?《北史》卷98《高车传》.
69
《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国西部边界上新出现的游牧部落与匈奴联系在一起."?这种看法很有代表性,但是在这里我
想提出一点疑问.除了上文我能找出许多有证据的迹象外,中文史料中还有很多部族被归为
"东胡之苗裔","鲜卑别种",还有些迳自记为"塞外杂胡也",?说明中文史料至少对匈奴和东
胡区分得很清楚,说某族是匈奴后裔未必只是一种笼统的习惯说法. 西至悦般,东至东部宇文,北至高车,铁勒,都用很详细的情节将自己的历史与匈奴联系在
一
起,这充分说明在匈奴帝国结束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匈奴"在广大地域范围内,在众多游牧
部族的历史记忆中,?仍然是一个辉煌的概念,人们以是匈奴后裔为荣,争相把本族的历史与
匈奴拉上关系.
第二点可以证明匈奴在北族记忆中地位的是冒顿单于个人的影响.我们熟知的刘曜建立
赵国时,"以冒顿配天".?这既说明他接受了汉文化"先祖配天"?的做法,也说明他以冒顿为
匈奴的先祖,而以匈奴单于后代自居.?如果匈奴在北族记忆中的地位,可类比于秦汉之于汉
族,那么冒顿就类似于秦始皇或汉高祖.史言东汉初年的匈奴孝单于舆"倨傲,自比冒顿,对使
者辞语悖慢".?以上两条都说明冒顿在"匈奴族"内部的历史地位.另外,汉末辽西乌桓的蹋
顿,后来被袁绍矫诏封为单于,史言其"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这里的"边长老"也可能
是汉人,未必说明他以冒顿自比.值得注意的是,乌桓对于冒顿的确重视,只是这种重视源自
深切的仇恨.《后汉书》言:"昭帝时,乌桓渐强,乃发匈奴单于冢墓,以报冒顿之怨.匈奴大怒,
乃东击破乌桓."这里面"以报冒顿之怨"很可能不是一个修辞方法,因为有发匈奴单于冢墓的
实际行动——游牧部族的战争一般没有发掘坟墓的手段."乌桓自为冒顿所破,众遂孤弱,常
臣伏匈奴,岁输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悲惨的遭遇更加强化了乌桓对于冒顿的
历史记忆,此后种种不幸都被归恶于冒顿.故而在汉置护乌桓校尉隔绝乌桓与匈奴几十年后,
乌桓攻击匈奴,出师之名仍是"报冒顿之怨".
第三个证据更加间接.《隋书?西突厥传》记载了隋炀帝派遣崔君肃出使西突厥处
罗可汗
的史事,处罗可汗初倨傲不行跪拜之礼,崔君肃对他晓以利害,说了一席话,末句是"奈何惜两
拜之礼,剿慈母之命,吝一句称臣,丧匈奴国也!""处罗闻之,矍然而起,流涕再拜,跪受诏
书."0崔君肃最后用"匈奴国"代指处罗可汗政权,后者在理解上没有任何障碍,充分说明突厥
汗国的统治者知道曾经有一个与己相若的匈奴国的存在.汉地文人习惯以匈奴代称北方民
?塞诺(DenisSinor):《突厥的起源传说》,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中华书局
2006年版,第56页
?如《南齐书》卷59《芮芮虏传》.
?这里当然不能说"所有",如同史料中也有"东胡之苗裔","鲜卑之苗裔"这样的断语,东胡与匈奴,无论是历史记忆
还是政治文化方面,都是并存的两个源头.关于东胡传统,参见罗新《虞弘墓志所见:的柔然官制》,《北大史学》第12辑,
2006年.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
?"先祖配天"确立于王莽辅政之时,参见《汉书》卷z5下《郊祀志下》 ?刘曜所属的屠各与匈奴单于的血统没有什么联系,已为学者确证.可参看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
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82—385页;陈勇:《并州屠各与南匈奴》,《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
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O一52页
?《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三国志》卷30{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以上均见《后汉书》卷9o《乌桓鲜卑列传》.
0《隋书》卷84《西突厥传》.
70
草原政权的"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
族,至隋唐尤其突出,而这或许也加强了北族自身对于匈奴的历史记忆. 三,匈奴在北族记忆中地位形成的原因推测
两汉与草原民族之间无论是和是战,联系可谓密切.然《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
志》为之立传的,北方草原仅仅有一匈奴,至于东胡和后来的乌桓,鲜卑(这也在《三国志》和《后
汉书》中才有传),原本不是严格意义的草原游牧民族.后来北狄传中提到的诸多部族,如铁勒
诸部,高车,柔然等,此时完全没有踪影.他们难道是魏晋之际突然冒出来的新部族吗?
据《史记?匈奴列传》,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冒顿单于遗汉朝书日: ??
罚右贤王,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定楼兰,乌
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这里的"皆以为匈奴"几个字颇有深意,正可以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根据巴菲尔德的"帝
国邦联"(imperialconfederacy)理论,游牧国家拥有双重结构,在对外事务中是独裁的帝国式
政体,在内部却是协商的邦联式的结构,地方上仍然由部落发挥主要作用,部落首领的权力来
自其族众的支持,而非帝国的任命.?所谓的"草原帝国",只是一个在征服的基础上形成的高
级政治体,其统治深度很是有限.至少匈奴帝国可以看作是一个遵奉共同盟主的大联盟,被征
服的部族臣服后,被授予相应的官职或王号,融入匈奴中来,这一部族也就成了"匈奴".?《汉
书?匈奴传》中两次提到"西方呼揭王",他曾参与匈奴内部单于继承之争,后来自立为"呼揭单
于",成为"五单于"之一.此呼揭王与上文所引"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呼揭显
然有明显的关系,很可能就是原来呼揭国的首领,仍居于故地"西方",但此时身份已是匈奴贵
族.对于匈奴的其他王号,如楼烦王,休屠王,是否也是同样性质,不得而知. 尽管中文史料给匈奴排出了类似中国的百官,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骨
都侯之类,似乎也有一个等级明确的官僚系统.其实不然.《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言:"异姓
大臣左右骨都侯,次左右尸逐骨都侯,其余13逐,且渠,当户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少为
高下次第焉."这说明这些官职都是以各自所统领的部族为基础,匈奴不过是一个类似封建式
的联盟.只是封建主的权力是封君授予的,部落首领的权力却先于盟主存在.这也与上文关
于呼揭王的推测相合.
所以,统一的匈奴被击破后,各部族纷纷独立出现于人们的视野.东汉章帝章和元年
(87),"鲜卑入左地击北匈奴,大破之??北庭大乱,屈兰,储卑,胡都须等五十八部,口二十万,
胜兵八千人,诣云中,五原,朔方,北地降."?这些部族曾是匈奴帝国的一部分,凭这种渊源在
需要时他们完全可以自称是匈奴人或匈奴后裔.这样,魏晋之后史书中突然增加的众多北方
部族,以及他们都自称或被称为匈奴后裔,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
?参见
ThomasBarfield,ThePerilousFrontierNomadcEmpiresandChina,221BCtoADj757,P.8.
Cambridge,
MA.:Blackwell,1992.
?巴菲尔德对匈奴政体作了细致的分析,概言之,他认为匈奴有三个层次的行政等级(administrativehierarchy),第一
级是单于和骨都侯组成的帝国政府.第二级是二十四"万骑",即王室的代理人.第三级是部落原有的首领,他们拥有内部
事务的自治权,形式上隶属于二十四长(万骑),在战争等事务上对帝国尽义务.ThomasBarfield,ThePerilousFrontier Noma~cEmpiresandCbma,221BCtoADj757,PP.37—41.
?《后汉书》卷89《南匈奴列传》.
71
《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还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证:早期活动于东部的乌桓,鲜卑和柔然,由于不在匈奴帝国的范
围之内,被当作"东胡之苗裔".东胡曾"与匈奴并盛",基于同样的理由,在原东胡范围内的部
族自居为东胡的后裔.
四,结论
北方草原各族的政权并非像中国的秦汉隋唐一样,在时间顺序上一个接一个地出现,没有
并存的余地.事实上草原上的基本民族成分的变动没有那么大,只是不同成分间的不同组合
产生新的族名.不能认为,匈奴帝国衰亡了,鲜卑人进入了草原,所有匈奴人都整块地推着往
西边走了,这个民族多米诺式大迁徙的神话早已经被解构.所谓草原帝国,并不能做中国式帝
国的理解,它更应该看作是一个比较稳定持久的部落大联盟,它没有发达的官僚制度,各部落
都由自己的首领在管理着.只有在对外战争中,中央集权才得以表现;在与中华帝国的外交
中,他们也以统一的口径作为一个统一政治体说话,但实际上各部族之间有很大独立性.?
基于此,可以认为,草原政权不太可能产生汉族政权那样单线演进的正统继承模式.本政
权与前政权原本是并立的,或者是它的一部分,所以不存在天命或德运在两者之间转移的问
题.本文开篇所提出的问题至此得到了消解式的回答.然而这种消解却有着积极的探索
意义.
草原政权也有丰富的历史记忆,只是构建合法性所依赖的历史记忆与华夏文明的非常不
同.草原政权的合法性建构一定有一个特殊的模式.《阙特勤碑》东面的一段碑文或许有一点
启示:
(东1)当上面的蓝天和下方红褐色的大地被创造时,在天地之间人类也被创造出来.在众人之上,我的
祖先土门可汗和室点密可汗成为统治者.成为统治者之后,他们组织和统治着突厥人的政权和团体.(东2)
四面八方的部族都对他们怀有敌意.率领着军队,他们战胜了天下四方的部族,征服了他们.?
正如这段话所表示的,草原政权认为本部族自古以来就存在,而且周围的其他部族也从来
就是并立的,只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敌对,或者是臣服.解释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就要说
明它如何在并立的诸政权中征服其他,获得盟主的地位.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天命的体现.
[责任编辑贾益]
参觅
Thomas.Barfield,ThePerilousFrontier;NomadicEmpiresandChina.221BCtoADl757.PP
.36—45
?此处碑文由笔者根据Tekin的英译文译出,见TalhtTekin,AGrammarofOrkhonTurkic,P.263.并参考了芮传
明的中译文.见芮传明:《古突厥碑铭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220页.
72
范文五:【doc】传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变化(专题讨论)——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
传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变化(专题讨论)
——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 2010年第4期
(总第189期)
学习与探索
Study&Exploration
No.4,2010
Seria1.No.189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编者按:正统观念是传统史学思想的重要内涵.自汉代以来迄于清代,各时代的史学都普遍重视于对
历史王朝正统与否的评判.由于时代特点和政治需要不同,各时代史学的正统观念也有差异.以往的史
学研究,对历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虽有涉猎,但多不系统.本期这组专题讨论文章,通过对历代传统史学正
统观念系统梳理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具体内涵,思想本质及其发展变化.汪高鑫的《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
统观念》一文,论述了两汉史学正统观念的具体表现:重视宣扬天命王权思想,以为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和
正统性提出神意解说;通过构建历史王朝统系,以确立史学上的正统主义;通过"摒秦"与"宣汉",来否定
秦朝的历史统绪,确定汉朝的历史地位.这都与两汉经学的具体影响密不可分.马小能的《魏晋南北朝
史学正统观念的特点》一文,探讨了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与民族融合背景之下史学的正统观念,认为王朝
更迭频仍促使史家在史书撰修时的断限,起元及具体内容上都非常注意弥缝与讳
饰;强调南北朝时期史学
正统之争通过夷夏之辨的方式进行,而结果却是历史文化认同意识的加强.王记录的《两宋时期史学正
统观念的发展》一文,肯定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史学正统观念发展的鼎盛时期和转折时期.说它是鼎盛
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论正统成为一时风尚,关于正统问题的讨论理论色彩更浓重;说它是转折时期,是因
为宋代学者不仅对前代正统问题进行了批判总结,而且开辟了正统理论的新天地.许殿才的《王夫之的
正统之辨》一文,认为王夫之作为传统史学正统论的总结者,并不赞成使用正统论进行历史评判,因为其
理论根基有先天缺陷,在实际运用中也因遭遇多重困难而导致混乱.王夫之肯定君主是维系天下秩序的
核心,立君统以定天下是天经地义,但需要有道统与之配合,才会形成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局面.
关键词:传统史学;两汉;魏晋南北朝;两宋;王夫之;正统观念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0)04—0211—11 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
汪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中国传统史学的正统观念,肇端于两汉时期.这一时
期史学正统观念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是重视宣扬天命王权思想,以为王朝建立的合法性和正统
性提出神意解说;其二是通过构建历史王朝统系,以确立
史学上的正统主义;其三是通过"摒秦"与"宣汉",来否定
秦朝的历史统绪,确定汉朝的历史地位.而汉代史学正统
收稿日期:2010—03—20
作者简介:汪高鑫(1961一),男,安徽休宁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
观念
观念这三个特点,都与两汉经学的影响密不可分.以下对 此作一具体论述.
史学宣扬天命王权思想,目的是要说明和论证王朝建 立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受汉代经学影响,汉代史学从司马 迁到苟悦,虽然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却都普遍地重视宣 扬天命王权思想.
司马迁史学以重人事为特色,却也明显地表现出天命 王权的思想.司马迁的天命王权思想,一方面表现为接受 ?
21】?
汉代今文经学家的"圣人无父"说,一方面又开启了东汉 以后古文经学家的"圣王同祖"说.所谓"圣人无父感天 而生"说源于《诗经》,经汉代今文经学家大力宣扬后,而 成为一种系统的天命王权思想.司马迁作《史记》,也贯 彻了这样一种思想.如《史记?殷本纪》认为商的始祖契 是其母简狄吞卵有孕而生,《周本纪》认为周的始祖后稷 也是其母姜原履大人迹有孕而生.而《秦本纪》和《高祖 本纪》在叙述秦的始祖大业和汉高祖刘邦降生时,则套用 了这一说法.如《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 日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高祖 本纪》则说:"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 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司 马迁宣扬"圣王无父"说的目的,无非是要说明历史上商, 周,秦,汉的开国,全部都是上天的旨意.
《史记》"圣王同祖"说的基本思想是"圣王同祖于黄 帝".《五帝本纪》以黄帝为五帝之首,认为"自黄帝至舜, 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三代世表》排出了商,周具体 世系,也肯定他们乃黄帝之后.对于这种"无父","有父"
的矛盾说法,可以被理解为是史家的一种"信以传信,疑以 传疑"的笔法.然从思想深层而言,"祖黄帝"说其实是蕴 涵着一种"报德"的天命思想:"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 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 (《史记?三代世表》)因此,司马迁的"圣人无父感天而生" 说和"圣人有父","圣人同祖"说看似矛盾,其实都是为了 宣扬天命王权思想,说明王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的. 两汉之际的史家班彪,虽然身处乱世,却作《王命 论》,极力宣扬"神器有命",维护刘汉正统.《王命论》的 撰述动机,是为了劝说当时割据天水的军阀隗嚣归顺刘 秀.班彪曾与隗嚣论说周,汉灭亡之异,认为周朝灭亡的 根因在于"本根既微,枝叶强大";而汉朝虽然"国嗣三 绝",但却是"危自上起,伤不及下",百姓仍然"思仰汉德" (《汉书?叙传》).在《王命论》中,班彪系统阐述了"神器 有命",非人力所为的观点,从神意角度对隗嚣进行规劝, 希望他能归顺已经光复了汉室的刘秀.在班彪看来,"汉 德承尧,有灵命之符,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至"(《后汉书?班 彪传》).当然,隗嚣并没有听从规劝.
东汉史家班固是传统史学正统主义的代表,他的天命 王权思想与乃父如出一辙,也是强调维护刘汉正统,只是 理论更为系统.班固天命王权思想的核心主张,是宣扬 "汉为尧后而得天统"说."汉为尧后"说兴起于西汉末 年,古文经学家刘歆创立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对此作 了系统阐述,旨在为王莽代汉服务.班固继承了刘歆的 "汉为尧后"说,而目的则是为了论证刘汉建朝是天命所 归.因为刘邦"无土而王",这是时人感到困惑不解的问 题,班固宣扬此说,便是要对汉皇朝的历史统绪作出神意 解说.在《汉书?高帝纪赞》中,班固叙述了一个具体而 又系统的汉绍尧运的刘氏家族的世系:
《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 ?
2】l2?
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大夫范宣子亦 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 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 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 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 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 "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 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 丰鲜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 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推之,汉承 尧运,德祚已盛,断蛇着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 之应,得天统矣.
这就清楚地告诉人们,刘氏作为圣王尧的后代,至刘邦时 已是"德祚已盛",该要承天命而王了;而"断蛇着符",便 是上天命汉兴起的符应.
汉末史家苟悦,受汉献帝之命改编《汉书》而作《汉 纪》.面对汉末大乱的政治局面,苟悦不可能感觉不到汉 统将绝,天命将移这一现实,但出于维护刘氏(汉献帝)正 统的现实政治需要,《汉纪》继承了班固维护刘汉正统的 神意史观,极力宣扬汉绍尧运,永得天统的天命皇权理论. 《汉纪》开篇便详细叙述了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旨在宣 扬"汉为尧后"说.《汉纪》的"帝纪赞"部分多抄袭《汉 书》旧文,唯有《高祖纪赞》则是苟悦所作.在这篇文字 中,苟悦明确指出,汉高祖之所以能起于布衣而"登建皇 极",建立起亘古未有的功业,"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 数所授,神祗所相,安能致功如此!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
之助,非德无以建业,非命无以定众."在肯定汉朝基业的 建立虽有汉高祖个人才德明略等因素外,最根本的还是 "历数所授,神祗所相","有神人之助"的结果.《汉纪》的 末尾详载了班彪的《王命论》,宣扬班彪的"神器有命"说, 其现实寓意是很深刻的,他是要以此来杜绝那些窥视天下 神器的军阀们的非分之想.而这种以"神器有命"说收 尾,与开篇章"汉绍尧运"说正相呼应.
史学构建历史王朝统系,一方面是"通古今之变"的 纪实需要,一方面也蕴涵着史家的正统观念于其中.汉代 史学受经学影响而构建起的历史王朝统系,就具有明显的 确立正统主义的意味.
传统史学最早建立起历史王朝统系的,非司马迁莫 属.《史记?十二本纪》确立了一个从上古黄帝,颛顼,帝 喾,尧和舜"五帝"至中古夏,商,周"三王",再至近世秦, 汉这样的历代王朝统系.由于上古历史多带有传说的成 分,文献所记传说的古帝王也非常之多,而近世历史又存 在着道德评判问题,因此如何确定和排列王朝统系,不但 反映了史家对上古以来历史的一种认识,其问也蕴涵了史 家的一种历史正统观念.
司马迁关于历代王朝统系的排列,既体现了他对上古 以来历史的一种认识,同时也与当时盛行的五德终始说的 影响分不开.在司马迁以前,战国阴阳家邹衍构建了一套 五行相胜之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上的黄帝,大禹,商汤, 文王依次得土德,木德,金德,火德建朝.后来《吕氏春 秋》代邹衍立言:"代火者必将水",周朝之后的新朝将是 一
个得水德的王朝.司马迁《史记》排列的帝王统系,明 显是受到了邹衍五德终始说的影响.首先,《史记》接受 了五德终始说以得土德的黄帝为历史开端的说法,确定了
黄帝为"百王之先"的历史地位.当然,在邹衍五德终始 说中,三代以前的历史只以黄帝为代表,而司马迁则在《史 记》开篇之作《五帝本纪》中则缔造了一个"五帝"说,在黄 帝之后,大禹之前确定了颛顼,帝喾,帝尧和帝舜四帝的王 朝统系,这是对邹衍历史王朝统系的丰富和发展.其次, 《史记》按照邹衍五德终始说的五德运次来叙述黄帝及其 以来的历史.《五帝本纪》说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 帝."《殷本纪》说"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 色尚白,显然是说商为金德.《秦始皇本纪》则说:"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 今水德之始……"至于继秦而建的汉皇朝的德属,汉初有 水德与土德两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赞同土德说. 《史记》作为中国传统史学的第一部正史,它所建立 起来的这套王朝体系,自然也就确立了这些王朝在中国政 治历史统绪中的正统地位.从此以后,人们讲述中国古 史,基本上都遵循着这个王朝体系.西汉末年出现的新五 德终始说所提出的古史系统,也只是对这一王朝体系的进 一
步丰富而已.
与司马迁《史记》相比,班固《汉书》关于历史王朝统 系的构建有两个明显的不同:首先是依据的理论不同,排 定的历史王朝更为丰富.司马迁关于五帝,三王,秦,汉之 历史王朝统系的构建,受到邹衍五行相胜之五德终始说的 影响.班固的历史王朝统系则是依据刘歆的五行相生之 五德终始说建立起来的.《汉书?律历志》通过载录刘歆 所作的《三统历谱?世经》,系统地宣扬了刘歆的五行相 生之五德终始说.其主要内容:一是认为历史王朝的更替 是依循"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之序进行的;二是"以为帝 出乎《震》",而以得木德的伏羲为中国历史的开端;三是
据此构建起了太吴伏羲氏为木德,炎帝神农氏为火德,黄 帝轩辕氏为土德,少昊金天氏为金德,颛顼高阳氏为水德, 帝喾高辛氏为木德,帝尧陶唐氏为火德,帝舜有虞氏为土 德,伯禹夏后氏为金德,成汤为水德,周武王为木德,汉朝 为火德的历史王朝统系.《汉书》虽然为包举一代的断代 史,然其中的"志","表"等都是上下恰通的;而这些"志", "表"关于历史王朝统系的叙述,都是一遵于《世经》篇的. 如从《古今人表》所排列的上古至秦代历史人物可知,被 班固排列入上上圣人者,除去周公和孔子外,都是清一色 的开国之君,等于是确立了历代王朝的一种统系.班固曾 有感于《尧典》颂尧之德,而作《典引》以叙汉德.《典引》 开篇即粗略地勾勒出了一个自伏羲氏至刘汉的天命王权 体系的大致轮廓:认为王者"莫不开元于大吴皇初之首", 而以《易传》"帝出乎《震》"为依据,以得木德而王天下的 伏羲氏为人文始祖.从得木德的伏羲开始,帝王之位依据 相生之序而依次下传于得火德的炎帝神农氏,得土德的黄 帝轩辕氏,他们被合称为"三皇".班固认为,亚斯之世的 少昊,颛顼,高辛诸帝虽然"通变神化",却由于《系辞》不 载其事,致使他们的功业"函光而未曜";而陶唐氏由于炳 诸《典》,《谟》之故,遂使其德得以彰显.自陶唐之后,帝 王统绪依次为舜虞,夏禹,成汤和武王,而继周之后,天命 "将授汉刘"(《后汉书?班彪传》).其次是体现的正统观念 不同.在《史记》所立定的帝王统系中,像秦朝的建立者 秦始皇和西楚霸王项羽都被立有"本纪",他们的历史统 系是得到承认的.然在班固所构建的历史王朝统系中, 《汉书》的《律历志》,《古今人表》等志,表,以及《典引》等 文,并没有将秦朝建立者秦始皇排入统系之中. 由于《汉书》的正史地位和所具有的封建正统主义思 想,这套历史王朝统系的构建对此后中国传统史学的影响
非常之大,成为人们论说古史,解说王朝更替的圭臬. "摒秦"与"宣汉",是汉代史学思想的普遍倾向,也是 这一时期史学正统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摒秦"是 为了否定秦朝的历史统绪,而"宣汉"则是为了确定汉朝 的历史地位.
在经学家董仲舒的"三统"历史学说中,就蕴涵着一 种"摒秦"的思想.董仲舒以商朝为自统,周朝为赤统, 《春秋》为黑统.又说西狩获麟是孔子受命之符,但是孔 子有其德而无其位,只能托于鲁王而作《春秋》,以当一王 之法.这一王之法是专门为汉朝制定的,《春秋》黑统制 度,也就是许汉朝以黑统制度."今汉继大乱之后,若以少 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汉书?董仲舒传》)夏为黑统, 汉用夏政,当然也就是说汉应为黑统.这样一来,处于周, 汉之间的秦朝就自然被排除于三统循环之外了.不过董 仲舒的摒秦论并不彻底,在《春秋繁露》论及"有道伐无 道"时,又说"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 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由此来看,董仲舒又是将秦 朝排人自夏至汉的王朝统系之内的.
司马迁的历史王朝统系理论,是肯定秦朝的历史统绪 的.司马迁以邹衍五德终始说论王朝更替,肯定秦朝以水 德代替周朝之火德,而汉朝以土德代替秦朝之水德,由此 肯定了秦朝的历史统绪.然而,司马迁也受到了董仲舒 "三统"说的影响,其关于历史王朝更替的理论又隐含有 摒秦之意.如《史记?高祖本纪》便是依据董仲舒的"三 统"说来评述夏,商,周三王之道的历史变易情况的: 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
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 人以僖,故救售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 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 '
.
.
213.
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在司马迁看来,夏,商,周的制度变易,是通过后朝对前朝 的损益救弊而按照忠,敬,文秩序进行的,忠,敬,文三王之 道的变易是"若循环,终而复始".司马迁明确认为秦朝 不知变易,而汉朝"承敝易变,使人不倦",乃"得天统矣". 这就从制度循环变易的角度否定了秦朝的历史统绪. 与司马迁的隐含之意不同,班固的"摒秦"思想则比 较彻底.班固在接受刘歆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的同时. 也接受了其"摒秦"的思想.据《汉书?律历志》所记,刘 歆在《三统历谱?世经》提出的五德终始说中就宣扬了 "摒秦"思想,其基本观点是认为秦得水德,"在周,汉木火 之间",因而不得其序,属于闰朝.班固《汉书》在记述刘 歆《三统历谱?世经》宣扬的"摒秦"论的同时,自然也接 受了这种思想,并且在《汉书》中作了贯彻.如在上述《古 今人表》中,建朝帝王都被列入上上圣人中,唯独秦朝建立 者千古一帝秦始皇则被列人中下等;《高帝纪赞》和《郊祀 志赞》等篇,都明确宣扬了汉为火德上继周之木德的思想, 将秦朝排除出历史统绪之外.而班固在所作的《典引》篇 所勾勒的自伏羲至刘汉的王朝统系中,也明确认为"股肱 既周,天乃归功元首,将授汉刘"(《后汉书?班彪传》),直接 将汉朝上继周朝.毫无疑问,《汉书》在正史当中,开启了 以"五德"言正闰的先河.
与"摒秦"相呼应,汉代史学普遍重视于"宣汉".司 马迁《史记》以实录着称,却也有"宣汉德"和"颂功臣"的 旨趣.《太史公自序》明确说道:
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
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 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颂圣德,犹不能宣 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耻之:主上明圣而 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 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 大焉.
这段话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为了与壶遂论辩作史而说的言 不由衷的话,其实它与其父司马谈的l临终遗言所体现的思 想也是相一致的.
与司马迁《史记》相比,班固《汉书》的"宣汉"思想则 更为凸显,实际上《汉书》的撰述旨趣就是"宣汉".《汉书 ?
叙传》说:
固以为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故 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 百王,故日"巍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也!"汉 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 本纪,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 而不录,故探纂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 在此,班固一方面明确认为,史家作史的目的就是为了使 当代君主"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而《史记》通史撰述 将刘邦"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的做法,是贬低 了汉朝的历史地位,违背了历史撰述的这一旨趣.另一方 面,汉朝是历史上的盛世皇朝,有赖于专门的典籍来传颂 大汉之德,而司马迁《史记》关于汉朝历史记载止于汉武 帝,并非汉朝全史;《史记》之后自褚少孙至班彪十余家 《史记》续作,也都没有肩负起系统反映汉史的任务.这 样一种历史撰述局面,是与汉朝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的.
这是班固之所以要断汉为史作《汉书》的原因之所在. 魏晋南北朝史学正统观念的特点
马小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所,北京100875) 与秦汉大一统政治不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国 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史学正统观念上自然也出现了一 些新的特点.首先,由于王朝更迭频仍,为凸显新朝政权 的合法与正统性,史家在史书撰修时的断限,起元及具体 内容上,都非常注意弥缝与讳饰.其次,面对魏,蜀,吴三 国鼎立政权,由于时代背景的迥异,史家对三国孰为正统 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再次,南北对峙时期,汉族政权与 少数民族政权间的正闰之争,主要通过夷夏之辨的方式进 收稿日期:2010—03—20
作者简介:马小能(1982一),女,河南永城人,博士研 究生,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
?
214?
行,然而随着民族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夷夏色彩逐 渐淡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越发凸显.
政权更易频繁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的一个显着特点. 为凸显新建皇朝的合法与正统性,史家在撰修史书时的断 限,起元及具体内容上,普遍重视于弥缝和讳饰. 断限即划定年代界限.魏晋南北朝时期,晋史,宋史 断限所受争议最大.我们知道,司马氏以"弑君","篡位" 取代曹魏政权,如何洗刷"弑君"的恶名,成为晋武帝即位 后的头等大事.据《晋书》所载,贾谧主张以西晋建立之 年(265)为始.而苟勖和王瓒则分别把晋朝的历史上推至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试论封建正统观念下的曹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