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汉服文化的传承
汉服文化的传承
“汉服”一词, 最早见于《 汉书》。广义指整个汉民族传统服饰; 狭义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本文“ 汉服”特指前者。古今中外, 各个国家地区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民族灵魂。其独具特色的服饰也无不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精神, 被称为民族第二皮肤。可谓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在诉说并见证着各民族的过去和未来。中国亦然。汉服亦然。
2008 北京奥运发生了一件令国人感动乃至震撼的事情, 中国百余名学者联名向北京奥组委发出倡议, 建议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汉服的前身———深衣作为礼仪服饰, 开幕式上以“ 深衣方阵”组合, 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悠久优美的服饰文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 可谓我国服装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阶段。多位国际级服装设计师相继前来交流研讨。其中, 依夫·圣·罗朗曾于1985 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他 25 年艺术生涯个人经典作品回顾展, 特别设立了三个系列的中国风格服装作品。依夫·圣·罗朗在展览的前言中这样写道:“ 中国一直吸引着我, 吸引我的是中国文化、艺术、服装、传奇??我们西方的艺术受到中国之赐可谓多矣, 那影响是多方面的, 而且明显。没有中国, 我们的文明就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做为炎黄子孙, 我们有理由为这一璀璨的文化瑰宝而自豪!长裙广袖的汉服, 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上千年的历史和信仰的基础, 深深植根于心灵的沃土。遗憾的是, 伴随着满洲入关而来的剃发易服令, 汉服似乎渐渐离我们远去, 被世人所遗忘。而百余名学者关于 2008 北京奥运礼仪服饰的倡议书, 又将我们沉睡许久的汉服情结唤醒点燃! 我们有理由期待: 象征着中国汉民族的核心服饰将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我们汉服文化也会上升一个新高度。她的悠久历史与民族精神也将再次得到全世界的深度了解重新审视与关注。汉服热将出现继唐朝之后的又一高峰。从而, 在多元文化领域中绽放出日久弥新的魅力和光芒。
总之, 倡议书如一石激起千重浪,使每一颗中国心因感动而激动, 尤其令致力服装艺术领域的人士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拯救汉服”、“ 回归华夏精神家园”的呼声不绝于耳, 日渐响亮。济南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老师鲍怀敏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亲自动手缝制汉服。她认为需要有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得制作的人, 来向
人们展示真正的汉服。她甚至与济南市汉服复兴者们合作, 把汉服带进大学校园, 进行现场宣传, 在学生中引起轰动。学生们为一件件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衣袍所倾倒; 安徽医科大学女生尹丽萍常常换下现代衣服, 身着古装, 在合肥市公园义务讲解汉服, 常引来大批游人前往观赏, 俨然成为公园中一道古色古香的亮丽风景; 世界运河博览会服装设计隆重推出兼顾汉唐风韵的中式市长服装, 赢得热烈的喝彩; 许多城市举办汉服服装表演, 大型汉服集体婚宴等等, 在占全国人口 95%以上的汉民族同胞心中, 掀起爱我中华的阵阵热潮。
当然, 继承传统文应与当前时尚流行元素、快节奏的生活内容巧妙结合起来。有人说我们今天所谓的传统, 是自农耕文明的产物。所以汉服的现代改良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深衣的襦裙, 可以适当调整长短、松紧度, 使之更加合体。还可以针对款式、颜色和面料进行再度创作的改良设计使之, 能传承古代汉服的民族经典精华特色, 亦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得到普及和发展。我们是否可以从自己的家庭、社区做为起点, 再从我们的民族节日开始传播,将传统节日与传统服饰结合起来。设想, 当我们穿上为之自豪亲切的汉服坐在庭院里, 走在大街上, 一举手一投足, 都代表着我们是华夏儿女, 心中与脚下, 凝聚并延伸着无限深远丰富的文化历程, 将是何等幸福充实的感受!沿着这一历程, 我们将走向寻根探祖,回归精神家园之路。
其实,“ 汉服热”所引发的还不仅于此, 我们可以将某些工作服、学士服设计成汉服形式, 在特殊郑重的场合仪式上穿戴。这将带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那些民族服装企业也可以因此得到复苏繁荣。这不仅是对某种服饰的简单肯定和恢复, 而是对华夏民族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是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历史使命的伟大实践。今天的汉服, 已不再是单纯的中国服饰,,而是人文奥运的中国图腾, 她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高尚、悠久永恒的民族精神。愿我们的汉服文化旗帜,带着我们的虔敬,走遍世界高高飘扬。
范文二:汉服传承思路 河南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思路刍议
第, ,卷 第 ,期
, , , ,年 ,月
河 南工 业 大学 学报 ( 社 会科 学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 章编 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河 南 特 色 传 统 文化 传 承 与 发 展 的创 新 思路 刍 议
关 又 瀚
( 河 南工 业 大学 新 闻与传播 学 院 , 河南 郑州 , , , , , , ) 摘要 : 以开封等 八 个传统 文化 特 色鲜 明 的地 区为调 查研 究 的切入 点 , 在 大量 田野调 查 基 础 上 , 通 过 分析其 文化 特 色、 地 域 文化 的影 响 力及 目前发展 中存在 的 不足 , 探 讨 了河 南特 色传 统 文化 的传 承 与发展 的创新 思路 。 关键 词 : 传统 文化 ;现代 性 ; 创新 中图分 类号 : , , , , ( , , 文献标 识码 : ,
如何继承 中原传统文化 , 使 其与飞速发展 的
河南 现代 文化 发展 接轨 , 推 进其 向产 业化 迈进 , 形
实 景演 出 因梅帅 元 的策划 实施 走 向全 国。 登 封文 化资 源 概 述 : 文化资源异常丰富, 儒、
成新的文化发展动力 , 是摆在每一位文化工作者
面前 的难题 。 根据 河南 地域 文化 分布 的特 点 , 选取 开封 、 登
2
道、 释文化交融荟萃。嵩 阳书院、 中岳庙 、 少林寺
三 足鼎立 。 目前少 林 功 夫 享 誉 海 内外 , 全 市现 有 武术 馆 、 校近 , ,所 , 学 员 ,万余 人 , 少林 武 术在 全 球, , ,多 个 国家 和 地 区 设 立 武术 馆 、 协 会 等 分 支 机构 , 登 封 已成 为 国际上 最大 的武术 人才 培训 、 输
封、 宝丰 、 镇平 、 浚县、 新县 、 淮阳、 禹州等八个文化 特色鲜明, 且具有典型意义与文化产业发展潜力
的地 区作 为研 究对 象 , 并 根据 这 八 个 地 区 的地 理 区位 , 将其 划归 河南 中部 与周 边地 区 , 在 深入 的实 地 考察 与 大量 田野 调查 基础 上 , 对其 分类 研究 , 力 图找 到一 条适应 河 南特 色传 统文 化 的传 承和促 进
出基地 ; 总投资 , ( ,亿元的《 禅宗少林 ? 音乐大 典》 大型实景演 出项 目, 填补 了河南旅 游夜间项
目的空 白 ; 嵩 阳书 院作 为宋 明理 学 的策源 地之 一 , 承 载过儒 家 文化 的精 髓 , 目前 正 与郑 州 大学 进 行
3
河南现代文化发展的思路。
进一步合作 ; 中岳庙会作 为道家文化 与民
间文化
汇融 的文化 空 间长盛 不衰 。
, 河 南特 色传 统 文 化传 承 、 保 护与 产 业 化 现 状 调 查
, ( , 河南 中部 地 区
宝 丰文 化 资 源 概 述 : 宝 丰是 “ 曲艺之 乡” 和 “ 魔术 之 乡 ” 。马 街 书会 和宝 丰酒 酿 造 技 艺 相 继 被 国务 院列 为 国家 级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 民 间演 艺 团体 达 , , , ,多家 , 从业人员 , ( ,万 人 , 年 创 收 入 , ( , ,亿 元 , 演艺 团体 和从 艺 人 员 涉及 全 县 ,个 乡 镇, 近百个 行 政 村 。宝 丰 汝 窖 是 历史 五 大名 窑 之
一
河 南 中部地 区 的文 化 是 河 南 文 化 的代 表 , 也 是 中原 文 化 的核心 , 而登 封 、 开封 、 宝丰、
4
禹州地 区
传统的文化则是河南 中部地区源文化 的代表。
开 封文 化 资源 概述 : 文化 种类 丰 富 , 八 朝古 都 的历史 文化 底 蕴 与 文化 历 史 事 件 遗 存 , 河 南 大 学
。
宝 丰酒 历史悠 久 , 有, , , ,年 的酿 造史 … 。 禹州 文 化资 源 概述 : 禹 州 的 钧瓷 烧 制 技 术 和
百年老校的文脉传承, 朱仙镇木版 民间年画艺术 ,
以开封 小 吃 为 代 表 的 市 民特 色 饮 食 文 化 等 。 目 前, 开 封 拥 有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个 , 省 级
禹州 药会 入选 国家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名 录 。钧瓷 为
中 国五大 名 瓷 之 首 , 已有 , , , ,多 年 的 生 产 历史 ,
5
钧瓷 以其 玄妙 独 特 的“ 窑变” 艺术 , “ 人 窑一 色 , 出 窑万 彩 ” , 创 造 了端 庄 绚 丽 、 雅 致 宜 人 的钧 瓷 “ 神
, , 个 。久远的市民演艺文化如今被 开封歌舞剧
院打造成大型歌舞剧《 清 明上河》 , 特别是清 明上
河园投资 , ( ,亿多元打造 的《 大宋 ? 东京梦华》
收 稿 日期 : , , , ,—, ,—, ,
韵” 。自 古 以来 , 禹州是全 国著名 的大 中药 材集 散地之一 , 素有“ 药不过禹州不香” 的赞誉。禹州
的 中药加工 炮 制始 于 明朝 , 清朝 趋 于 规 范 。饮 片 加 工及 炮 制 因药 制 宜 , 技 艺独 特 , 制作精细, 在 国
基金项 目: , , , ,年河南省 社科联 项 目( , , ,一, , , ,—, , , ,) ; , , , ,
年河南省 教育厅 人文社科项 目( , , , ,一 , , , , , )
作者简介 : 吴 文瀚 ( , , , ,一) , 女, 江 苏
6
泗 阳人 , 博士研 究生 , 教授,
内久享盛誉 , 有“ 药进禹州倍生香” 之说 , 。
, ( , 河 南周 边地 区
研究方 向: 文 化与艺术传播 。
淮 阳文 化资 源 概 述 : 淮 阳太 昊
陵庙 会 是 河 南
7
, , ,
河南 工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 学 版 )
第 , ,卷
最 大 的庙 会 , 每年农 历 ,月 到 ,月 人们 四面 八 方 集聚 , 最 高一 天 达 , ,万 人 。淮 阳庙 会 源 远 流长 , 至今 已有 , , , ,多年 的历史 。传 统 民俗 除“ 公祭 太
老虎、 泥 咕咕 、 钧瓷、 汝瓷、 玉器、 开封小吃、 根雕、 中药饮 片 、 木版年画、 灯笼 、 汴绣 等 。? 文 化 产 业 初见 效益 。武术 培训 、 玉器 加工 、 魔术 演 艺 、 茶叶、
吴伏羲 、 女娲典礼 ” 外, 还有 民俗担经挑 、 祈子 纳
福 的子 孙 窑 、 抢旗 杆 、 肘歌等, 特色 文 化产 品泥 泥
旅游演艺( 《 东京梦华》 、 《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 、
钧瓷、 汝瓷 、 宝 丰酒 、 开封小 吃 等 。
8
狗、 布老虎、 毛头鞋、 印花布等。其 中泥泥狗文 化
内涵 丰 富 , 造型独特 , 是 早 期 人 类 生殖 崇 拜 的 象 征 。淮 阳是 陈姓 的发 源 地 , 姓 氏文 化发 达 。以伏 羲 为代表 的寻根 文化 是淮 阳文化 的特 色 。 浚县 文化 资源 概 述 : 浚 县古 庙 会 是 河南 省 影 响较 大 的两 大 庙 会 之 一 , 被文化部列入 “ 中 国 民
, 河南 特 色传 统 文 化传 承 、 保护 与 产业化发展存在 的不足
, ( , 河南 中部地 区
第一 , 文化产 业 和 文 化 事业 投 入 与 发 展 不 平 衡 。地 方政 府 只重 视 短 期 效益 , 缺 乏 对 文 化 发 展 的长远 眼光 。例 如 : 对 一 些 历史 古 迹 的开 发 过程 中, 为形 成 统一规 模 , 地 方政 府拆 除 了大量传 统 建 筑, 而新 建 筑模式 化 , 缺少 当地建 筑文 化特 色 。
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试 点项 目, 被河南省文联 命名为“ 河南 民俗 经典 ” 。浚县杨圮 屯村作为 国
9
家非 物质文 化遗产 “ 泥咕咕” 的集 中产 地 , 是 国 内 知名 的泥玩 具之 乡 , 也 是泥 塑产 品生产 的专业 村 , 素有 “ 中国泥 塑第 一村 ” 之称 , 被 民俗专 家 称 为研 究 历史 的活 化 石 。浚 县 石雕 历 史 悠 久 , 是豫 北 石 雕 的发 源地 。 目前 , 屯 子 镇有 石 雕 石 刻 生产 厂 家 , , ,家 , 从业 人 员达 , , , , ,多 人 。另 外 , 浚县 的古
陶、 制镜 、 铜 器加工 也很 有特 色 ? 午 , 。
第二 , 对现代媒体 的依托与开发不足。现代 人 习惯于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进行交流与传播 ,
传统文化也需要通过先进 的媒体进行传播 , 河南
各地方文化界整体缺乏媒介意识 , 缺乏话题 的展
开 能力 与话语 主动 权 。 第三, 传 统文 化 的
现代 化 意 识 不 够 。 以花 木
镇 平文 化资 源概 述 : 镇 平 玉 雕 工艺 作 为 非 文 化 遗产 , 先后 进入 河 南 省 首批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保 护名录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名录。 目
10
兰形象传播为例 , 我们需要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 , 用现代艺术形式重新包装传统文化 , 使文化基 因
在 下一代 更好 地传 承 。
前, 镇平有各类玉雕加工企业万余家 , 各类经销 门 店, 万多家 , 年产值 , ,亿元 。, , , ,年 , 石佛镇珠
宝 玉雕 有 限 公 司 成 为 “ 河 南 省 文 化 产 业 示 范 基
地” 。
第四, 对河南传 统文化 的挖掘缺乏典型形象 的塑造。河南 以往推出过魏青刚等一系列英雄人
物来 塑 造 河南 形 象 , 但 这些 人 物样 板 性 太 强 , 高、 大、 全, 文 化符 号 的鲜活度 不 高 。 第五 , 农业 文化 重视 与发 掘不够 , 不 足 以形 成
文化农 业 的新 格局 , 大量 具 有 文 化 意义 的地 方 性
新县文化资源概述 : 作为著名将军县 , 新县的
红 色文化 资 源极 为 丰 富 。新 县地 处 黄 淮 , 南 北 气 候 带经此 划分 , 气候 温和湿 润 , 是 整个
11
河南 的产 茶 大县, 制 茶 技 艺独 特 ; 新 县地 处 山区 , 民歌 资 源 丰
农产品保护不足。如通过对登封所产与大禹传说
相关 的景 店小米 与 山西 的沁州 小米在 推广 方 面 的 比较 , 就 不 难看 出 , 我 们 不是 缺 乏 特 色 , 而是 缺 少 文化农 业 的 意识 。对 河 南 传 统农 业 品种 的保 护 ,
富, 《 八月桂花遍地开》 等歌 曲都是从这里传唱全
国; 新 县 陈店 乡山背 村 民间吹打 乐历 史悠久 , 风格 独特 , 被称 为 “ 南宋 边 关 遗 音 ” ; 新 县 的根 雕 艺术 也有 一定 的知名 度 ; 信 阳菜 兼具南 北 风味 、 天然 生
态, 独 具特 色 。
不仅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 , 更是对河南特色生态 物种 的保 护 , 这是 造福 子孙 的一 大 良举 。
, ( , 河南周 边地 区
, ( , 八地 区文化 产 业的综 合优 势
12
第一 , 特色传统文化没有得 到应有的充分继
承与 发展 。如伏 羲文 化在淮 阳虽 然 已经得 到 了很 大程度 的保 护 和开 发 , 但 保 护 层 面仅 仅 是 停 留在 建筑 物 、 墓 冢 的修 缮上 , 伏羲 文 化 的 真正 内涵 , 如 八卦 文化 、 龙 图腾 文化 等并 未得 到很 好 的开发 。
?文化传承绵延不断。尽管传统特色文化受
到现代文化的冲击 , 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在坚持。
如木版年画的郭泰运 , 泥泥狗的许书章, 泥咕咕的
宋学 海 、 王 学锋 , 泥猴 的张
希 和 , 钧瓷 艺人刘 富安 、
杨志 、 王金合等。? 文化 品牌涌现。淮阳与浚县 的庙会 、 登封的少林武术 、 禹州的钧瓷 、 宝丰的魔 术与演艺等。?文化产 品富有特 色。泥泥狗 、 布
第二 , 传统文化 的继承与发展与经济收益相
冲 突。特 色文化 区对 传统 文化 的继 承与发 展大 多
是看重其经济价值 , 所以在开发时最注重 的是其
13
14
第, 期
吴文瀚 : 河南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思路刍议
, , ,
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的高低 , 而不是把特色文化的
继承 与保 护放 在 首 位 , 造 成 在 开 发 上 经 济 成 分 过
, 中原特色传 统 文化 的继承 与产业
重, 而文化本身的缺失严重 。
第三 , 缺 乏知 识产 权 意识 。 目前 , 我 国还没 有
一
化发展应注 意的 问题
, ( , 要有 整体 意识
部 专 门保 护传 统 文 化 的 法 律 , 所 以才 会 导 致 民
15
在 开 发地 方 特 色传 统 文 化 的 同时 , 还 要 考 虑 到地方 和河 南 整体 文化 的关 联性 。要 在特 色传 统
间争 夺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的案件 时有 发生 。如全 国 有 多处伏 羲墓 冢 , 淮 阳 的太 吴 陵也 曾被认 为虚假 , 最后 只能 以太吴 陵为 伏羲 头冢 结局 。 第四, 特 色文 化 地 区 人 群 的 文化 素质 相 对 低 下, 当地 的文 化 事 业 与 服 务 不 到位 。 由于 这 些 地 区 多处 于偏远 地带 , 居 民多为农 民 , 文化 水平 相 对
文化 自身生发的环境中给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
间, 即加 强公共 文 化服 务体 系 的建设 , 在加 大文 化 产 业建 设 的 同时 , 提升文 化 事业建 设 的水平 ; 积极 引进人 才 , 培养 当地 群众 的文化 意识 , 形成对 特 色 传 统文 化 的保 护 圈 ; 政 府 组 织 对 当地 群 众 的 宣 教
不 高, 产业经营理念薄弱 , 只是靠手工进行着 民俗 文化的推广和传递 , 效率低下 , 不利于特色传统文
化 的快速 传播 , 而 且文 化事 业 的配套 设施 不 完
16
善 , 政 府 投入 到文 化服 务 中 的力 度 也不 够 。
, ( , 河 南特 色传 统文 化传 承 、 保 护 与产 业化 发 展 存在 的 普遍 性 问题
工作 , 使当地群众真正意识到 自己在文化保护中 的作用 以及 当地 特色传统文化 的价值 , 而不是把 特色传统文化当成摇钱树 和风景点 , 真正使 当地 群众成为特色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 不仅仅充 当继
承人 , 还要 当好 保 护者 、 传 承者和 宣传 者 。 , ( , 要树 立牢 固的品牌 意 识
文化传承人 青黄不 接。有 的传承人 已经 去 世, 有的年
事 已高 , 文化传 承面临断代 危险 , 原有 文化精品和技艺传承不完整 , 过去的很多技艺和 精品已经失传 , 现在看到 的和传承 的只是极有限
的一 部分 。 缺乏 适 当宣 传 , 一 些 有 丰 厚 价值 的 文化 品牌 在全 国影 响 有 限 , 无法 得 到充分 的关 注 。 特色 文化 的研 究 与整理 极 其薄 弱 。我省 学术 界还 没有 整合 力量 对 中原 民 间文化 做 系统 的整 理
17
要在合理管制的基础上 , 通过打造 自身独特 的品牌文化 , 提高 当地特色传 统文化 的知名度和 竞 争力 , 使 乡俗 民情 在原 有 的基础 上不 断地 更新 , 保证其新 鲜活力 , 如: 中原作为历史事件 的高发 地, 应将丰富的历史事件转化成 与现代生活相关
的故事 与情 节 重 新 加 以开 发 , 以影 视 等 现 代 综合 艺 术手 段 重新 进 行诠 释 , 将故 事 发生 地 与 故 事本 身捆绑 , 形 成 能够 被知识 产 权保 护 的文化产 品 , 而
不 让他 人抢 得先 机 。 , ( , 要发 挥 自身 区位 优 势 , 以 交流 为 导 向 , 建 立 开放 型 的现代 中原 文 化体 系
研究 , 目 前存在的问题是资料缺乏 、 现有 的研究水
平 较低 , 不 能 充分 体现 河南 文化 的精 神 和 内涵 。 文化 创 意和 文化创 新 势头 不足 。已有产 品普 遍 存 在 模 仿化 、 同质化 、 雷 同化 的现 象 , 内容 和 形 式 缺 少新 的创 意 和创新 。 政府 对 于传 承 人 的 支 持力 度 不 够 。 目前 , 民 间艺 人普 遍存 在各 自独立 、 散兵 游 勇 、 自生 自灭 的
18
河 南地 处 中原 , 交通 便 利 , 独特 的地 域 优 势 , 使 得 中原 文化从 来 都 表 现 出交 流 与 熔 融 的 特 色 。
几年来 , 河南建成的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通道 , 缩
短 了中原 与外 部 的 时 空距 离 , 为文 化 与物 质 的交
流提供 了保证。而近年来由河南省政府牵头的豫 港 合作 、 豫 台交 流 、 豫 闽合 作 等 , 将 文化 、 经济 、 产
业 等进 行 交互 组 合 , 更 是 在 交 流 与融 合 方 面 为 现 代 中原 文化 的建 设 提供 了现 实 的保 障 。
, ( , 要加 强对 文化 生产 环 节的 开发
状态 , 政府虽然确立 了一些保护项 目和传承人 , 但 支持力度太小 , 大部分 民间艺人没有任何扶助。 发展文化产业 的资金相对短缺 。由于传统特
色文 化大 部分 是 作 坊 式 的 个 体 生产 , 普 遍 存 在 规
19
既要 注重 由政 府牵 头 开发 的一 系列文 化产 业
模小 、 资金不足、 发展困难等问题 。
文化 与旅 游结 合不 够 。 民间文 化与 旅游 没有 充 分 地 结
合 起 来 , 文化 产 品 市 场狭 小 , 销售 量 小 ,
不 能发 展壮 大 。
项 目的建设 , 又要注重这些项 目的传播与可持续 发展。如近年来在 国内外 引起轰动并为河南带来 荣誉 的《 风中少林》 等大型演艺项 目。这些项 目 前期请来大量的外援 , 但对河南 自身 的文化人才 却没有起到足够 的带动作用 , 一旦项 目完成 , 外援 离去 , 节 目就 再 也无 法继 续 , 留在河 南 的只剩 下空
洞 的文 化奖 杯 。 ( 下转 第 , , ,页 )
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转变为文化产业 , 已有
的产业 没有 做 大做 强 。
20
, , ,
河 南工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第 , ,卷
西 安 曲 江 文化 产 业 营 销 模 式 研 究 , , , 吉平 ( , , , ( 新 西部 , , , , , ( , , ) : , ,—, , ( 论 郑 州旅 游 形 象的 定位 , , , ( 北 方 , , , 杜俊 义 (
经贸 , , , , , ( , , ) : , , ,—, , , ( 黄 翔 , 连 建 功 ( 旅 游 节 庆 及 其 品 牌 建 设 , , ,
, ,, (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 , , , , ( 究 述 , , , 郝 青 杰( 近 年 来 我 国文 化 体 制 改 革研
,, , 评, , , ( 河 海 大 学 学报 ( 社 科版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接 第 , , ,页 ) 参 考文 献 :
的环 境 因 , , , 崔 志胜 ( 河 南 区域 文化 产 业 发 展
23
全球化视野 中的中原文化, , , ( 黄 , , , 李庚香( 河( 黄 土( 黄种人 , , , , , ( , , ) : , ,—, , (
河 南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价 值 与传 承 , , , 汪振 军( 思考 , , , ( 文 化产 业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素及对策分析 , , , ( 发展研 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7
范文三:汉服文化及其内在精神的传承
汉服文化及其内在精神的传承
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我们将穿越历史回到遥远的古代~一起欣赏华夏之美~一起学习古代的传统礼仪。琴声如行云流水~如正在讲述故事的长者~委婉道来~引人入胜。我们就在这中国最为古老的乐器所弹奏出的音乐声中一起开启贯穿古今的大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四大古国~只有中国依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中国数千年文明能够得以传承正是依靠的“礼”。这里的“礼”~并不只是礼仪、礼貌。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方法。我们大家应该明白~给予我们宝贵生命的~是我们的爸爸妈妈。而赋予我们生命灵魂的~是我们的老师。一个人~得以在世间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感恩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应该感恩老师启迪我们的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一颗恭敬之心~尊敬他人~感恩他人。以古人为鉴~完善自我~以古人为镜~调整自我。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南京汉服文化推广者xx老师来到我们的教室~与我们一起从中国的汉民族服饰开始谈起~欣赏华夏服装之美~探寻古代礼、义之道。
, 孝道
目的培养孩子的恭敬心 , , 礼 , 汉服文化,礼
, 师道
, 孝道
, , 恭敬心
, 师道
关键字 恭敬心《论语〃颜渊》: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注 :整节课以恭敬心来贯穿。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恭敬心:心态决定命运:
有恭敬心的孩子~待人接物~皆能恭敬~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对待亲人朋友也能恭敬。恭敬心有了~别人也会尊敬你~做事阻碍小~帮助你的人会很多。正如那句古训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 作为中国人~一定要知道这个“道”的意思~“道”~即自然规律~就是指本应该如此~如同早上太阳升起~晚上夕阳落山。所以大家需要明白~中国人不是“孝道”~“师道”的创造者~中国人的智慧不在于创造世界上本没有的东西~而是发现自然规律。
所以道者顺应天地规律~以这种理念去教育孩子~对于孩子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如果非要跟自然界规律不符合~只能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孝道
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多年的父母不知道爱了~不知道尊敬了~他还能去爱别人吗,还能去尊敬别人吗,所以孝道是一切情
感的基础~是对人对物恭敬心的基础。
孩子如果懂得孝顺~他会知道做为孩子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他绝不愿意做父母不愿意他做的事情~这样他学习会有责任心~他会明白他的好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只有懂得爱亲人~才能够要求他们由此扩散开来~去爱别人。
师道
中国人骨子里都知道~一个人可以穷~可以身份低微~但不可以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一个学生懂得尊师重道~那么他的老师一定愿意把所知毫无保留的教给他的学生。老师是塑造孩子灵魂的人~能够得到一名优秀老师的教诲~对学生而言~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智慧 老师~绝不仅仅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培养孩子技能的人~而是启迪孩子智慧的人。一个人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智慧~因为智慧是知识的源头~犹如长江黄河~若没有源头~最终只能面临枯竭。
所以~中国人非常敬重老师~包括中国过去的帝王都极其尊重老师。
孝道、师道的意义
要想孩子未来幸福~孝顺父母~尊师重道是基础。因为你从生下来~你首先是儿子或者女儿~然后受教育是学生~这是基础~这个你不会~别的能做好吗,
礼
泱泱大国~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周朝~791年。这个可以被称作世界历史的奇迹。而周朝留给后人最不朽的文化就是“礼”。包括中国的圣人孔子~穷奇一生~其实都是在推崇“礼”。
中国的“礼”并非礼仪的“礼”~或者说不仅仅只有礼仪~中国的“礼”是用来教育人民、端正民风的。
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 论语云 “
先有恭敬心~然后用礼来调剂人情。
论语〃颜渊》: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中国的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是真正的贯穿人的一生。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教育~即使是听音乐都是为了陶冶人的情操。衣食住行~衣为先~穿衣~包括穿衣服配套的一系列的礼仪~都是为了教育人。因而~与其说我们今天是来为大家介绍汉服文化及礼仪~道不如说是我们一起来学习汉服所传承的一些内在的精神与文明。
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传说它的基本样式从黄帝制衣裳时就定下来。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特色的服装~而汉服也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
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别具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端庄典雅、体系完备、明艳飘逸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正是汉服具有这样的先天文化价值性~使得汉服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服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礼乐文化的产物。所以在今天国学文化热的今天~汉服成为热爱传统人士的追求的服饰。首先是它很漂亮~别拘风格~其次也是它自身文化性质决定的。 正是汉服的礼文化性质使得今天我们提倡穿汉服是符合时代的需要的。要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全盘西化”和“断绝传统”将使我们丧失我们自身民族性。中国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原因真是基于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自身文化。今天的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就要将提升本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作为重要任务。作为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汉文化也应该得到振兴。
由此可见~汉服是对我国古代礼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沿袭~也是汉文化的精髓所在。在汉服的兴起声中~有把汉服定为“国服”的声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汉服“并不能称为国服”。根本原因是~今天我们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
自己的习俗礼仪服饰~我们应该一律平等对待并尊重~强调文化多元性。所以~汉服的设定应该放在汉文化的范畴内进行讨论。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国学~其目的与此不谋而合。所谓国学~即国粹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佛老思想为侧翼的学说。而汉服正是这一学说的具象形式~两者有密切联系~可以相互促进发展。而我们今天的中国早已是现代化国家~传统文化难以全方位展现中国的时代风貌~因此把汉服定位为“国服”是不可取的。而作为“礼服”~汉服则完全可以。
礼服的目的是强调我们中国的礼仪文化。作为中国礼仪文化的具像形式~汉服正是展现这一文化的重要方式。礼文化正是汉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差别。如果我们试图向世界展现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那就非汉服不可。
通过对汉服这个载体的了解~穿越飘逸典雅的衣袂~我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到汉服本身最纯粹的美。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先人是如何待人接物~为何值得我们后人景仰。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一生心怀恭敬心~师道、孝道贯穿人生~我们要知道给予孩子生命的是父母~塑造孩子灵魂的是老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道、讲求孝悌的文明古国。这些无一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体现。例如立容、坐容、行礼、迎宾、宴请无不体现中国传统的礼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当然此处的尊卑指的是现实生活中长者、学者、自己
尊重的人~而不是将人划分等级。古礼与父母行跪拜礼~(此处要求孩子对家长行礼~弯腰90度~参照本文孝道总结)与师长行鞠躬礼,此处要求孩子对在座老师行礼~以本文中师道做总结,~学会弯腰~学会谦恭~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一生受益:
范文四:由汉服的发展看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传承
笔 镦, 靳 充 育
由服汉 的发看展中国 民服族饰的文化传 承
赵 口龙 文摘
要 : 服饰是一 民个文化 的象族 征在 。国五千 中多年文的历 史化长河中, 服 汉 中国民族服将饰 的学元素美集于一 。时身下 在 全球 经,多元济化发展的 今天 中,国的民 服饰 族到受界的外影 响文。 以章国传统中汉 服背为景 ,剖析 国中族民服饰的传和复承兴之路 。
键 词关 : 汉 传 服统民族 服 传 承 复饰 兴
汉
作 服有为 着 久悠历和 深史 文化 厚
记“ 载纹为贵以 ,” 代汉表化文 信仰的 。不 如仅 此 千,古汉服纹的文章化有勉还人向
化 在
现 呈态形 ,上 差以异 为第一 征 特 , 以
差异 间的互相欣为赏二特征第。 ”“ 文化 差以异存 并为 美,以消除 异差为丑 。 因”,此
底蕴的 中传国 统族服民饰 中华 民族 的, 物
文 化质精和 神化文 在它 富丰 彩多 形的 中得体 完美体 到。经现 过历 史沉积 的与 演 变 汉,服 自然不 自 地然形 成 特了 定的 文 ,化从 而显其彰审文美化汉。就像服一 个 文 宝化库 ,深地烙深 印 中华着民族 的 强烈
个性。 一
善、 尊
、天 祖 隆、 明礼 尚、义 之涵义黄 。帝
的衣( 黻 黻指 两即相 背色纹 的) 是章最
早在
服汉的 样 性文多发展上化, 我们应 坚持 “
异求” 。
的
带有纹 章的 上衣 。 《 诗 经》 : “云 君子 至
止, 黻绣裳。佩衣 将玉 , 寿将考不 忘 ”。 (3 ) 服 汉中的领交衽 右交 领即指 服衣 前的襟 是左 右 相 交
的 。般一 的服汉是 向右 掩 即,右衽 右 。衽
饰服是发变化展 的 中,的汉服只有国 与 国接际轨 , 才能全被 界世知 认。是 , 但 保 汉持精髓服核是心, 们我不 失能这去一 键 关点, 否 我则们的民 服族饰会将没灵有
,魂而 失去 自己 民族 的特 色。 时 代赋 予汉 服 新的化 内文涵, 过 而于 保守, 只 能 使 民
、
初
识 汉服
在 研汉究之前 服,应该 从史 的角历度
了 解服汉, 括 包的种 它类、 质感 、 特 征、纹
、 样彩色。等 1 . 汉1 1 1 11 源来
是 汉服 原最 始、最核 心 、 基 本最的 特征 。 孔 子曾说 “ 微 管: , 仲吾其披左发衽矣。 ” 可 见“ 衽”右 一特这 在征服 汉中重的性要。 经过几 千的发展年程 过, 汉 服发 得 展 常非成熟 想 了解 ,汉服 应充就分 解其分 了类 学 习, 颜色配 和搭花纹造 型, 以及 裁
剪族服饰 的产
发展业受 到碍阻伴 。着全 球多 化元,参与 际间 的国合 作 与竞 ,争 能 才展
发汉服 。
汉
服早最 记的源 于《 汉 载》书 :“ 数
来后朝贺, 乐衣服汉度制 ,”其 中 “ 汉 指” 是的
汉朝 ,“ 汉衣服 制度 ” 是 汉朝 的 种一 服装 礼
三
、 汉服在 国 化 中文 际 化价值 的
望展
前目 , 在代工业化 现历的史 大推潮动
,下汉服 的复兴之路 , 亦是 中国 民族 服饰 在 国 际上展 自示己的一过程个 服 。装文 是 一种化活文化 态 它会 ,着随历史 的变改 不而 断变 化,不 会凝 固于 一个固 的 时 间定。们我需 更 要确准地 了 解族服民饰 文的 ,化 才能使 之准更确地 转型 , 更好 地 适应新 时 代 、环境新。 也 是说就 只有主 动, 与 界 文化接 外 ,触 高提汉服 的文 化地位 ,
方式
和 仪礼 , 学习了这 些汉 服的征特 , 从 提取而精其 华,在创 新前的提结下合代 现
的生人活习惯 ,就 创造 能受出现代欢迎人
的服装。
仪度制 , 是以《 周 》礼 《仪 礼 《》 记》 为基础礼
的 由汉,祖 的高 常叔太通据孙 而定礼 制 由于“ 汉。服 的形式”周朝与、 汉 朝直有的接 关 ,系 汉人传 统 服故饰也 相 应就被称 作 “ 服汉”, 汉即 族传的 统服饰。最初是它其 他 民对族汉 传 统服人 饰的称 呼 ,进而成 汉人为 我自认同的 文象征化 。时,同 汉对服 其他民 也产族生了 刻深的影 响 汉,服 中很
二 汉 、 服在国 际 化 下 的 文 传化
承随
历着史轮车 转的、动社 会的不 断进
步,
们我能仅 仅让不 民族饰成服为史历
见证 的,远 离国 际化 潮流的 , 在现 今状 态的 止不停 ,前 否 民则族饰服 生的命就 走 向
将独特的金属装饰多 、刺 绣 针线和方 在式
国我 一少些 数 民 的服 族饰中同 样到 得保 了
消
亡。 经 济全球 化 已经 为 当今成 世界的
一
才能正真唤其醒潜在的文 潜能化, 使其符
合“ 文化”的 自规然律, 而不 会 被地 “ 发动
”展。
存
韩。服 为国中民 I -= I 饰服 发展的 增添 了
无 穷力魅。 2 . 汉 服 的 点特
一
个主题 , 么 那汉 趋 服现向代 化 、 国 际 化
也
在是 难免 的所。全 球在饰 服新日 月异
的 天 今,不 仅仅是 统传的族民服饰 求发 要展 , 整个 中服国 装 都业要 谋求创 新 与 发 。展将 统汉服进传重新整理 , 行现代文 以 明为入 切 ,点对传 汉统服 行进度 挖掘 深 , 以 迎 合便代时的流。潮 马克思 为世认历界史 形 成,的 必然 带 文 来化成果的世 界。联合化 教科国文
组结语
我们应 通过 理 性 思 考重 塑 汉 服 的
套 文
完整 汉的 通 服常 由 小衣 (内衣 、 )
中
衣 、大 三衣层 组成 ,分领为、 襟 裾、、 袂 、 、祛袖、 、衿衽 、、带系1 0 个部分 。交领 右 衽、 带系扣是无汉服的基特本征 。( 1 ) 汉服 的布料 汉服 由 锦 绢、 、、绫 罗、 、帛棉、 麻、 纱 等
价值化, 在 中 华 族民的 情 热提 高中 自的身 内要求 。在在经过 历 的史沉积雕和后 琢 ,
一
种 与
代 接时轨 新的 汉型 服一定会 展 现
在世人 前面,重 塑中 民族 服饰的文华 内化 涵和 民 族 豪感自。
( 者单作位 哈 :尔滨师范学大术学美) 院
材料构 。成《 周》 就 规定礼有典 丝 、 染人 事从染。亦印“ 六有 六色象 之”说, 传 的布统
料 色染须必遵故从。 制(
2 ) 汉 服 的纹 章
织 通过也了 《保 护文化 容内和术表艺形现 式 多 性公样 约》。 这意 味 保护 着 化文遗 产 , 也样是同保在 文护化的多样 。性使 假汉服的发展
失 丧了 本民族 的素元, 就 有悖
于 文化 传 的承宗 旨 。 余秋 雨 曾说过 :“ 文
编辑 杨 婷
汉服 中
纹章的是极 其富丰 的, 周《礼》
范文五:W047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如今的推广与传承_1160065
W334
论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如今的推广与传
承
摘 要
“吃穿住行”,“穿”俨然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中国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服饰文化也随着历史渐渐发展。而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饰,从殷商(古籍观点)一路辉煌至明朝,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精神自然不必多说。然而,由于清朝剃发易服,而后又辛亥革命流行中山装与满族服饰改良而来的旗袍,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汉服渐渐淡出大众视野走向没落。时至今日,汉族作为中国第一大民族乃至世界第一大民族,穿着服装仅乃衬衫牛仔等现代服装,何见民粹,
汉服是汉文化中的代表,却也是沧海一粟。在小孩普遍学习英语数学、钢琴芭蕾的当下,还较为主流的汉文化只剩书法、古筝一些常见琴以及民族舞,茶道、蜀绣、戏曲以及各种民间小文化学习之人少之又少。同样地,实行汉族习俗,如昏礼(汉族习俗中是否是此“昏”字有待考证)、抓周、男子冠礼女子笄礼等礼俗已为鲜见。
这一切的社会现象表明着汉文化在走向衰落,那么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需要得到立即的传承与发展。
为此,我们七人小组在暑假中展开了针对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文化的专项课题研究,本次课题研究,考虑到对发展现状具有强烈时效性,我们通过网络,具体以采访如今汉服资深人士为主,辅以少数名族同胞和广大汉族同胞,针对不同的人群展开相应的调查,以便更好地把
握即刻而真实的汉服届中的情况,旨在研究汉服现阶段的发展推广情况,搞清要传承这样一份文化,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关键词: 汉服 汉文化 推广 传承 发展
II
目 录
摘 要 ................................................ I 一、 汉服推广传承的意义 ............................... - 1 - (一)汉服简介 ..................................... - 1 - (二)汉服特点 ..................................... - 1 - (三)与其他民族服饰在传承方面的比较 ..................... 2 (四)推广传承的意义 .................................... 5
二、汉服发展现阶段........................................ 6 (一) 现阶段概况....................................... 6 (二) 现阶段推广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 6
1. 内部问题 .......................................... 6
2. 外部问题 .......................................... 6
3. 改良汉服之争....................................... 8
4. 旗袍 .............................................. 8
(三)汉服发展方向 ...................................... 9 三、从汉服到汉文化....................................... 11 (一)汉文化简介....................................... 11 (二)推广发展方向 ..................................... 11 四、结 论 ............................................... 12 致 谢 ................................................... 13 参考文献 ................................................ 14 附录A: 调查问卷(基本)............................... 15 附录B: 调查问卷(拓展)................................ 19 附录C: 调查问卷(基本)统计情况 ........................ 20
III
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如今的推广与传承
一、 汉服推广传承的意义
(一)汉服简介
“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最早记载汉服的《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如是说。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与汉人一词类似,汉服中的“汉”字的词义外延亦存在着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汉服不能说是古装,也更不是只是特定时候穿的奇装异服,发展了千百年的她是可以融入生活的。汉服是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她随着汉族一起经历兴衰荣辱,她是汉族文化最直接最鲜明的表达,其孕育的民族精神丰富多彩。中国周边国家的服饰,如朝鲜朝鲜服、韩国韩服、日本和服等都由汉服改造而来。
(二)汉服特点
汉服从殷商发展到明朝,这么多年的历史沉淀使其种类完善丰富。在汉族当家做主的朝代,自无名百姓至天子圣上大多穿着汉家衣裳,锦、绢、绫、罗、帛、布、棉、麻、纱,都可作为汉服的布料。为满足各种不同的场合,相应有不同特点的服装。
交领右衽:衣领直接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但也有圆领袍、直领等,占少数。此外,在丧葬之中,会采用左祍。
褒衣广袖: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也有半臂或短袖。
形制多样:不同性别、不同地位、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服饰,有礼服、常服、特种服饰之分。如图所示。
- 1 -
形制 长短 领形 服名
上着 无袖衣/短袖衣 直领 半臂、裲裆、比甲
短衣 交领、圆领 襦、短袄、衫子、裋褐
长衣 交领右衽 袿衣、襜褕、曲裾袍、绛纱袍、深衣、朱子深衣、道袍、
直裰、大袄
直领对襟 褙子、披风、鹤氅
圆领、盘领 圆领袍、帽衫、凉衫、皂衫、襕衫、蜀衫 下着 / / 袴、袴褶、帷裳、裙、马面裙、襕裙、裈、犊鼻裈
中缝:汉服的中缝,袖缝,最初是由于古代布幅不够造成的。而后,衣身的中缝被赋予了刚正,公平,正直之意,中缝,尤其是背中缝就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下来。《礼记?深衣》: “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 背缝垂直而领子正方,象徵政教不偏,义理公正。
(三)与其他民族服饰在传承方面的比较
我们来看以下两组数据。
- 2 -
想拥有汉服的人数占72%。而穿过汉服上街并不在意的只占33%。在非汉服同袍且为汉族人士的调查中,拥有汉服的人数为0。数据结合真实生活,在日常中穿着汉服的汉族人士少之又少。反观少数民族。
【注:此次调查中,采访到的少数民族为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新疆部学生,日常穿着为校服】
- 3 -
可以看出,平常愿意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同胞高达50%。结合生活旅游所见之景,可以得出,在服饰日常穿着方面,少数民族做的比汉族好。
汉族人士大多认为汉服实用性不强,且会受到他人的目光,其实这是汉服在如今没有普及的表现。
当然,服饰不能代表一族文化,汉服断代发展导致传承的缺失,并不是文化传承缺失的表现。
通过对少数民族的采访,我们发现少数民族传承文化的先天优势。其一,族人较为聚集,人数较少,相比汉族这个民族大熔炉来说文化在数量上可能相对较少,推广传承变得容易。其二,地处交通较不便,世代居住于同一块土地,范围不大,现代的东西没有大量的灌输,有利于文化形成和繁盛,也让传承比起汉族更加容易。
- 4 -
(四)推广传承的意义
“吃穿住行”,“穿”俨然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中国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服饰文化也随着历史渐渐发展。而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服饰,从殷商(古籍观点)一路辉煌至明朝,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与精神自然不必多说。然而,由于清朝剃发易服,而后又辛亥革命流行中山装与满族服饰改良而来的旗袍,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汉服渐渐淡出大众视野走向没落。时至今日,汉族作为中国第一大民族乃至世界第一大民族,穿着服装仅乃衬衫牛仔等现代服装,何见民粹,
在世界上有凝聚力的国家,人民都热爱自己独特的文化,包括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其人民在享受共同的美感中,学会相互尊敬,社会和睦,彼此感情不断的加深,民族的亲和力也不断地加强。华夏民族曾经是一个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民族,华夏民族的先辈在创造光辉灿烂的文明时,正是有这样强烈的民族亲和力在背后起着巨大的作用。这其中,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又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恢复汉服正是为了增加这种亲和力,促进炎黄子孙的认同团结。
汉民族传统服饰是华夏先辈高度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可以说是几千年以来,是社会成员彼此融洽相处的媒介,也是华夏民族共同辛勤劳动`发明创造`享受天伦之乐的环境。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魅力,曾经让全世界所倾倒。恢复汉服不仅仅为世界服饰文化增加一种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对华夏文明延续的延续。重建同胞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帮助同胞对学习世界文明有一个正常的心态,避免在自卑和自狂中恶性循环。
这一切的社会现象表明着汉文化在走向衰落,那么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需要得到立即的传承与发展。
- 5 -
二、汉服发展现阶段
(一) 汉服现阶段概况
据调查采访,前几年,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对文化及美的追求,汉服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所以现如今,汉服发展处于最初步的复兴阶段。还需大量的人来支持、宣传,进行普及。
(二) 现阶段推广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1. 内部问题,
首先,内部结果没有理顺,有同袍(出自《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指汉服人士,以下均用“同袍”相称),有同袍要求全盘复兴,有同袍只支持复兴明朝中后期,各有各自道理,有所争议。
其次,同袍中有激进派,没有耐心,不愿与刚接触汉服的新人解释,于是给汉服“招黑”,这是一种没有包容性的体现,使汉服届会变成一个小圈子。盲目跟风,只识美观、不识正统的人也比较多,缺乏对汉服的真正了解。
2.外部问题,
- 6 -
首先,整个大社会缺乏对不同与现代时装的服饰的理解和包容,使部分同袍也不敢轻易穿汉服日常上街,这就缺乏了对汉服的主力宣传。
其次,其他宣传手段也不妥当,大多都是以汉服拍摄(影楼装,形制错误)以及汉服表演为主,给人汉服只是一种表演服的感觉。
接着,就是对汉服的不了解,觉得其不日常,对穿着礼仪不甚了解,平常也见不到汉服,更不知有其销售渠道。
再者,价格偏高。
- 7 -
3.改良汉服之争,
近年来,淘宝上出现一种以改良汉服称的服装,这类汉服以传统形制、服饰文化特征为主体,在布料、纹饰图案、局部结构上可适当放宽,更为美观方便。如将齐胸襦裙的长度缩短。这样的服装的设计初衷可能含有更多的是商业目的。
不过,一些同袍认为,这是汉服发展的转机。汉服需要革新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也是汉文化的一种载体,更容易让人接受,服饰中的汉元素有利于让人有兴趣更进一步了解汉服,有利于汉服的复兴,而不是复古。
但是,另有一部分保守同袍认为,这与汉服的形制不合,扰乱了正统汉服的市场。他们有些称改良汉服为“汉元素衣裳”,只为其美观方便,不为其正统及深处内涵。汉服改良后形制的改变会使真正的汉服没有立足之地,使人们对汉服产生曲解。
据采访资深同袍,同意前者的比较多。现代社会人们愿意接受改变和创新,适应更好的发展。我们课题组也这么认为。既然要推广传承下去,对于当今世代,是一定要做出改变的。
4.旗袍,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受到国家重视,规定女性外交人员穿着旗袍,第一夫人**更是“中国旗袍会”名誉会长。
实际上,旗袍是由清朝旗装改良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其源于深衣,而深衣属于汉服不是旗装)。在我们的调查之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不知道汉服是汉族民族服饰,有三分之一人认不出汉服。认得旗袍,不认得汉家衣裳。这样的情况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 8 -
当然,旗袍有可取之处,它经过改良,更加简洁审美。笔者认为。汉服在这方面需要向旗袍学习。
(四)汉服发展方向
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是个完善的服装体系。如今汉服复兴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除了活动和表演,汉服的的出路在哪里,
经调查整理,结果如下。
1(知识普及,多宣传,多弘扬。
2(价格降低。
3(新设计,更简洁亲民,更现代化,同时保留民族文化内涵和美感。不被传统所拘束。
4(媒体。在报纸和电视上寻求出路,比如开专栏,或者以纪录片的形式推广汉服。 需要政府支持。
5(重视道德规范。我们推广的不仅仅是汉服,更是汉族的文化,对于道德的重视是很重要的。
6(走进生活。增加销售渠道。据调查,人们了解销售渠道的情况如下。
- 9 -
诚然,要做到这些,汉服面临的责任和挑战,十分之重,也十分的困难。
- 10 -
三、从汉服到汉文化
(一)汉文化简介
汉文化可以是指汉朝文化或者汉族传统文化,即中国主流文化,以夏商周三代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吉凶宾军嘉五礼以及仁义礼智信五常为核心,汉文化也就是华夏文化。华夏文化强调的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文化,而汉文化则强调的是汉朝继承的华夏文化并被历代汉族人继承的文化。礼乐是汉文化最大的特征,也是六艺之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实物可考的历史,四千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几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礼乐文化是汉族文化中的重点,有男子冠礼、女子笄礼、开笔礼、成童礼、百日礼、抓周礼、祝寿礼、拜师礼、祭祀礼等。如今已十分少见
现今,中国的服饰,建筑,音乐,思想,舞蹈无一不西化,再这样下去,汉文化就要彻底消亡。
据调查,能正确回答文房四宝为笔墨纸砚的占85.7%,能正确回答六艺的占57.1%。
(二)推广发展方向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标志,我们不是黑头发,黑眼睛的西方人。我们空有几千年文化,却没有想到去继承,中国的文化发展要做到“我为主体,洋为中用”,而不是全盘接收。
汉族文化博大精深,每个领域方面都有建树。小组认为,因取其精华,去除多余冗杂、耗时费力的习俗,将中医、礼仪、音乐等方面发展,做到以中为主、西学为辅,突出我泱泱华夏的特色。
- 11 -
四、结 论
汉服是文明的载体,要从汉族、从同袍的一言一行中体现汉服本身的属性,富有礼节、端庄大气。
时至今日,汉服、汉文化太需要推广与普及、复兴与传承,传承汉族的文化精神内涵,传承汉族乃至华夏文化的特色,这并不是大汉族主义。
我们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自己。我们要做到文化的复兴,并不是光靠一件衣服或者一项技术来说的,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流产的文化精神,如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有礼貌等。只有先做到这些,汉文化的复兴才变得有可能。
我们要做到的是汉文化的复兴,而不是复古。我们不能让历史开倒车。那么,传统就必须和现代文明接轨,同时也要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创新与改变。一定要有新的设计。然而要做到这样,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汉服以及其背后的汉文化,需要复兴,而不能急于一时。
- 12 -
致 谢
首先,感谢所有参与问卷调查的同学、亲友及网友们,调查的顺利开展帮助了我们更好完成此次课题。
接着,感谢参与课题参访的汉服复兴者资深人士,分别是心小雅(新浪微博@心小雅_Wanda)、MUMO(新浪微博@MUMO_MOMU)、六月兮芓(新浪微博@六月兮芓)、杉杉(新浪微博@杉杉_月野兔)、可乐(新浪微博@小可乐酱)、伯姬(新浪微博@伯姬)、烨芙蓉(上海汉服实体店芙蓉轩轩主),有了你们更为专业的想法意见,让我们的课题论文更具时效性和专业性。
然后,感谢参与课题调查采访的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新疆部的少数民族同学们,他们来自维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不同眼光和观念丰富了我们的课题研究内容,使课题论文更全面。
最后,我们七位课题组成员对以上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 13 -
参考文献
[1] 网络(百度、新浪、微信公众号)
[2] 《礼记》
题目名称: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如今的推广与传承 学校名称: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班 级:14级2班
组 员:张文涵 3101132002320140346 (组长) (学生证号) 周雨薇 3101132002320140161
蒋苏莹 3101132002320140012
施赟 3101132002320140253
袁磊 3101132002320140171
姜欣奕 3101132002320140244
赵一媚 3101132002320140111
2015年 8 月
- 14 -
附 录(没有可不写)
附录A: 调查问卷(基本)
关于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如今的推广与传承的调查问卷【基本问卷】
您好,我们上海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正在进行关于汉族文化的调查问卷,希望得到您的支持。谢谢~
基本信息类
您的年龄:________
您的性别:_______
您的民族 :________ A、汉族 B、少数民族
汉文化常识类
1、汉族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包括以下(“六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服饰哪一件为真正的汉族服饰,
- 15 -
汉服类
6、您知道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而不是电视剧上的清宫装或者是旗袍么, A、不知道 B、知道
7、您认为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
A、旗袍马褂 B、唐装 C、汉族没有传统服饰 D、襦裙褙子等
8、如果您的朋友喜欢汉服,某一天他(她)突然穿起了汉服来找您宣传,您作何反应,
A、当他(她)是神经病
B、有点吃惊,但觉得没什么,和他(她)侃侃而谈
C、觉得羡慕,自己也想拥有一套汉服
D、不觉得有什么,他(她)穿啥与我无关
9、您是否想要拥有一套汉服,
A、想要,但认为实用性不强
B、 想要,但没有空闲资金
C、无所谓,穿啥都行
D、一点都不想 理由:_______________
- 16 -
10、汉服有适合各种场合的款式,如果您有汉服,您会选择什么时候穿着,
A、日常生活中
B、传统佳节、庆祝活动中
C、在家里
D、会见友人
11、时下正在进行汉服的复兴,您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待, A、毫无保留地支持,为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B、支持,但不建议“血拼”
C、无所谓,当代人过好当代人的生活
D、反对,这是历史在开倒车
12、您穿过汉服上街么,
A、穿过,但别人的眼光实在让我拘束
B、穿过,不论别人如何看待,我坚持自己的原则 C、没有穿过,害怕别人指指点点
13、当您穿汉服上街或遇到他人穿汉服时,出现过路人常常混淆汉服与韩服
与和服,而对您指点评论的情况么,
A、经常
B、偶尔
C、从未
14、您身边有销售或定做汉服的商铺或网点么,他们制作的手艺如何,
A、有,做得很好
B、有,做得不好
C、没有听说过
D、有,不清楚手艺好坏
15、您对汉服的穿着礼仪了解么,有必要么, A、了解且有必要
- 17 -
B、了解但认为无必要
C、不了解也不必要
D、不了解但认为有必要
16、您平常是否愿意穿着传统服饰,(少数名族答题)
A、愿意,经常穿着
B、愿意,但认为不同的场合应该穿着合适的服饰
C、不愿意,影响到现代出行生活
17、您遇到婚庆活动是会去选择传统服饰还是西式婚纱(燕尾服),(少数
名族答题)
A、传统服饰
B、西式婚纱(燕尾服)
C、无所谓,两者皆可
建议与启发类
18、您认为现在汉服的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您对于汉服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 18 -
附录B: 调查问卷(拓展)
【拓展问卷】(汉服爱好者)
1.最一开始如何接触到汉服的,如何热衷上成为同袍的,
2.汉服的传承现阶段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3.同袍们之间有不利于汉服传承的氛围风气么,【例如无脑跟风或者过度商业化这些】
4.同袍们认为为何汉文化的部分会被西方海派文化同化或者替代,汉文化和现代文化衔接哪里出现了问题,【例如汉式婚礼、祭典等被西方教堂婚纱婚礼所取代】
5.改良汉服的出现 对正统汉服的传承到底是好是坏,【类推到其他汉文化】 6.地理高一第二册教科书提到,中国所在文化圈代表服饰是旗袍,对此您怎么看,
谢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万事如意~
- 19 -
附录C: 调查问卷(基本)统计情况
关于以汉服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如今的推广与传承的调查问卷【基本问卷】
基本信息类
您的年龄:________ 10+ 76.19 20+ 9.52% 40+ 14.28%
您的性别:_______ 男 38.09% 女 61.90%
您的民族 :________ A、汉族 80.96% B、少数民族 19.04%
汉文化常识类
1、汉族的用具,不少独具一格,
它既表现了汉族不同于其他民族
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 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最典型的是
被称为“文房四宝”的书写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率 85.71% 错误率 14.28%
2、周代贵族的文化教育内容包括 以下(“六艺”):
正确率 57.14%% 错误率 42.85%
3、以下服饰哪一件为真正的汉族 服饰,
正确率 66.66%
- 20 -
错误率 33.33%
汉服类
6、您知道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装
而不是电视剧上的清宫装或者是 旗袍么,
A、不知道 31.82% B、知道 68.18%
7、您认为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什 么,
A、旗袍马褂 18.18% B、唐装 27.27% C、汉族没有传统服饰 4.55% D、襦裙褙子等 50%
8、如果您的朋友喜欢汉服,某一
天他(她)突然穿起了汉服来找 您宣传,您作何反应,
A、当他(她)是神经病 4.55% B、有点吃惊,但觉得没什么,和 31.82% 他(她)侃侃而谈
C、觉得羡慕,自己也想拥有一套 31.82% 汉服
D、不觉得有什么,他(她)穿啥 31.82% 与我无关
9、您是否想要拥有一套汉服, A、想要,但认为实用性不强 40.91% B、 想要,但没有空闲资金 31.82% C、无所谓,穿啥都行 31.82% D、一点都不想 理 31.82% 由:_______________
10、汉服有适合各种场合的款式,
如果您有汉服,您会选择什么时 候穿着,
- 21 -
A、日常生活中 9.09% B、传统佳节、庆祝活动中 72.73% C、在家里 4.55% D、会见友人 0%
11、时下正在进行汉服的复兴, 您对于这种现象怎么看待,
A、毫无保留地支持,为了传统文 9.09% 化的延续与传承
B、支持,但不建议“血拼” 77.27% C、无所谓,当代人过好当代人的 9.09% 生活
D、反对,这是历史在开倒车 4.54%
12、您穿过汉服上街么,(无汉 服可跳过此问题)
A、穿过,但别人的眼光实在让我 33% 拘束
B、穿过,不论别人如何看待,我 33% 坚持自己的原则
C、没有穿过,害怕别人指指点点 34%
13、当您穿汉服上街时,出现过
路人常常混淆汉服与韩服与和
服,而对您指点评论的情况么, (没穿过汉服上街,可跳过此问
题)
A、经常 25% B、偶尔 25% C、从未 50%
14、您身边有销售或定做汉服的
商铺或网点么,他们制作的手艺 如何,
A、有,做得很好 5% B、有,做得不好 5% C、没有听说过 67% D、有,不清楚手艺好坏 0.23
- 22 -
15、您对汉服的穿着礼仪了解么,有必要么, A、了解且有必要 11% B、了解但认为无必要 5% C、不了解也不必要 5% D、不了解但认为有必要 79%
16、您平常是否愿意穿着传统服 饰,(少数民族答题)
A、愿意,经常穿着 0% B、愿意,但认为不同的场合应该 50% 穿着合适的服饰
C、不愿意,影响到现代出行生活 50%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