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类的起源论文
人类的起源论文
摘要: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但人类的起源究竟怎样,还有很多疑问。目前关于人类起源有远古的“神造”说,“宇宙论”,“自然发生说”,“生命进化起源说”,“ 进化”论,即古猿进化而来之说,即人类起源于古猿。还有人众说纷纭的新假说,等等。其中,古猿进化学说是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起源学说。而古猿进化之说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来的。
关键词:人类 起源 古猿进化 物种起源
正文:
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在林奈的分类系统中,人、猿、猩猩等都属灵长目,人属灵长目的人种。但人类的起源则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如“神造”说,“宇宙论”,“自然发生说”,“生命进化起源说”,“进化论”。
P364,
达尔文,一个伟大者的名字。他出生于英国南安普特郡,从小热爱大自然。1831年,他以植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海军“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他对热带与亚热带的动植物进行了广泛的考察。1836年回国以后,潜心从事科学实验和著述,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书中认为,物种的形成及其适应性和多样性主要在于自然选择,生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彼此竞争而不断发生变异。适于生存的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加强,反之则被淘汰,归纳起来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他还将进化论用于动物及人类,阐明了人类在动物界的位置及其由动物进化而来的根据,得出了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结论。
恩格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推崇备至,尤为欣赏“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并对其作了几点重要的补充。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还说“火的使用,使人最终脱离了动物界”,在恩格斯的推动下,“人类起源于古猿”的假说就成了定论,使人们以为我们的祖先千真万确的是猿猴。
并且认为:人和现代的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森林古猿最初在茂密的森林里过树上生活。后来,部分地区的气候变得干燥了,森林减少了,那里的森林古猿被迫下地来生活,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人类。赤道附近的古猿,仍然生活在森林里,它们逐渐进化成为现代的类人猿。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恩格斯对这个进化过程作了解释。恩格斯指出,下地来生活的古猿,它们用后肢走路,用前肢来取食物,用树枝或石块来防御敌害。在运用这些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这样,人的祖先就有了劳动。由于劳动,手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同时,也引起了身体其他器官的变化,特别是大脑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建立了社会。于是,劳动就使森林古猿变成了人。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是从猿的系统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一支,其出现及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人类学的研究表明,
在距今2 000—3 000万年前,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树栖生活。在距今约1500万年前后,地球上的热带森林地区出现了多种森林古猿,如槲猿、拉玛古猿、非洲南猿等等。人类是由哪一种古猿演变而来的呢,说法不一。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森林古猿属中的几个种,如槲猿,是现代猿类的祖先;非洲南猿可能是进化中绝灭的旁支,也可能其中一支是人类的直接祖先;拉玛古猿是人类的早期祖先。拉玛古猿演化成2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从古猿到人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种观点认为,古猿在森林里过树栖生活,以果实为食。它们的体质结构与现代的黑猩猩、猩猩很相似,全身被毛,颌部发达,犬齿大而尖锐。后来,它们所栖息的地方发生了变化。喜马拉雅山地带上升,山北地区得不到海洋暖湿气流,气候变冷,森林逐渐减少,食物缺乏。一部分古猿被迫南迁,找到森林后,仍过树栖生活,身体结构变化不大,逐渐发展为现代类人猿;另一部分古猿仍留在原地,不得不由树栖转到地面上觅食。新的生活方式,终于引起了直立行走、前后肢分工、脑容量增加等一系列变化。经过千百万年,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在从古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劳动无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点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于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古猿来说,由于劳动,促使其上下肢分工越来越明显,上肢逐渐解放出来,以至最后达到身体直立。直立姿势的产生,使手脚进一步分工,并使躯体进一步变化,终于形成了人所特有的体态。另外,在劳动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促使了语言的形成。劳动和语言,又促进了脑的发展。而手、脑、语言的发展又提高了劳动效率,增进劳动的成果,加速了从古猿到人的转变。
近年来,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凡是身体直立、前肢能灵活地使用和制造“工具”的古猿,也就是说凡是能够劳动的古猿,就能获取更多的食物,或更能有效地抵御敌害,获取更大的生存机会,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得以更好地存活下来,繁殖后代并继续进化。反之,就被自然选择淘汰。所以,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是一种选择因素而不是创造因素。 众说纷纭的新假说
人类起源,既然存在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根据新的考古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
加拿大博物馆洛索博士认为:“在地球上,首先发展智慧的生物应是爬虫类动物,恐龙就是其中最重要者。”7800万年前,有一种身高约1.5米的长尾肉食恐龙,有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类人猿”所拥有的许多特性。洛索博士还把他推想中的这种高级智慧生物称为“类人
恐龙”。
洛索博士关于“恐龙人”这一新奇有趣的推测和论断,得到了西方一些古人类学家和古生物史学家的支持。直接引发这一新假说的实证,是巴黎大学植物学系教授拉坦博士在扎伊尔的原始森林中,发现的一个奇特的人种部落。这个部落的人的脊椎骨都突出体外,有的达几十厘米,与恐龙化石脊椎十分相似。
马蒂斯根据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研究后认为这个头盖骨代表的人种,其智力要远远高出我们今天的人类,因而认为这是一个外星人的遗骨,进而提出人类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说。他认为,大约在5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当他们发现地球引力环境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较高的雌猿进行杂交,这种杂交后代就是人类的祖先。
有人根据人类体表特征与海洋生物十分接近的事实,提出了人类起源于海洋生物的假说。
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说,他们根据太阳系不停地围绕银河系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随着夏秋交替,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慢慢由陆生变为水生;又由水生变为陆生。因此人类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
而在《人是太空人的实验品》一书中,作者更大胆提出:人是基因重组的产物,人是其他高级生命创造出来的一件产品,人是“上帝”的实验品。他认为,太空人用先进的遗传基因科学,从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遗传基因,将这些基因进行分离、剪切、组合、拼接后创造出一个既具有海洋生物特点,又具有陆地生物特点的新物种,那便是人类。
这么多假说,看似纷纷扬扬,结果几乎都未脱离进化论巢臼。不论杂交说、恐龙人、海洋生成说、大四季说及合成说似乎都遵循着进化的轨迹,生物列车在进化轨道上缓缓行驶到了现在,只是各自的始发站不同,但目的地是一样的。这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条条道路通罗马。
范文二:生命起源小论文
生命的起源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了解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生命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不仅是科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也是普通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它已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质,直到上世纪初,生命起源的研究才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远古的时候,人类的智力还很低下,认识能力也很有限,对世界上千姿万态、繁茂复杂的生物,特别是对人类自身是从哪里来的,充满了困惑和神秘感。因此,人们把这个大千世界中未知的神秘现象,编成了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我国古代就有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也有“白羊化石”、“腐草化茧”、“腐肉生蛆”的说法。
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人类对于生命起源的研究只是到了近代才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和方法,并确认了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它的物质基础是碳、氢、氧、氮,此外还有少量的硫、钙、磷和其它20几种微量元素,以及由这些元素在地球环境中自发产生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水和无机盐等。其中,蛋白质与核酸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别生命和非生命的基本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由几千个或百万个氨基酸分子构成,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构成生物体的骨架,催化生物化学过程,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机能。核酸同蛋白质一样,也是生物大分子化合物,基本单元是核苷酸,由磷酸和核糖分子联成长链。核酸有两大类,一种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遗传基因的化学实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特殊的双螺旋结构。另一种叫核糖核酸,简称RNA,存在于细胞质中。因此,生命科学家们力求通过深入了解生命体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的诞生是物质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这一变化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生命系统诞生之前的“化学进化”阶段,为生命的诞生准备有机材料。二是生命诞生之后,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生物进化”过程。在地球形成之初,原本没有生命,只存在无机物。通过长时间的地球演化,含有甲烷、氨、氢等小分子无机物气体在紫外光、电离辐射、雷电等能量的作用下,逐步生成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如核苷酸、氨基酸,使原始的海洋成为一种“原始生命汤”。这个过程,是生命形成漫长历史的第一步,今天已经被科学家用放电实验室重现出来。
此后,“原始生命汤”中的这些有机小分子,历经长期的相互作用,在有硫、磷、金属等土壤的适当条件下进行缩合或聚合反应,逐步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这是生命诞生历程的第二步。随着海洋中的蛋白质、核酸分子越积越多,浓度增加,在某种情况下,又被分离、凝聚成小滴,并脱离原来的海洋环境,构成可与外界进行简单物质交换的多分子体系。由多分子体系逐步演变,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最终出现了有原始新陈代谢功能,并且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原始微生物——细菌。这一阶段是生命形成过程中最关键、最复杂的一个环节,但是至今科学家们尚未通过科学实验获得验证。遗传基因的生物学原理,发现生命起源之谜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中,由各种元素和分子构成的物质实体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原因就在于原子内部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力,总是趋向于保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地球上一切宏观物体可以长久保持稳定状态的物理条件。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虽然所有的稳定元素都可以转化为巨大的能量,但是它们都不会“主
动”释放出内部的能量。天然核能的释放只存在于少量的带放射性的重元素当中,核物理学研究对此已经做出了充分的证明。
物质转化为能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太阳的演化运动中就会将一部分物质质量转化为能量。参与强相互作用的氢核,在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中转变为氦核,消耗一定的质量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地球的物理条件下,并不存在自然的核聚变反应能力,作为行星的演化运动,只包含引力作用力、电磁作用力和促使重元素产生放射性衰变的弱作用力。由于构成地球的物质大部分是稳定的元素,因此,引力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在地球范围内起着主导作用。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电磁作用关系总是趋向于保持相对平衡和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没有外加能量作用,地球表面的各种客体物质不会持续的产生化学反应。按照相同的原理,由于构成生物分子的各种物质都来自于地球表面,它们的生化反应与其它客体物质在微观或宏观上的电磁作用关系也自然具有统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任何生物体内的正、负电荷都必须保持平衡关系,否则这个生物就无法存活。
地球上一切宏观物体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元素构成的,使质子、中子结合为原子核的作用力是强核力,各种原子一旦形成就非常稳定很难被破坏。由原子结合成各类分子或固体物质的作用力是电磁力,电磁力虽然比强核力要小得多,但是分子或固体也是十分稳定的。同样的原理,生物分子的结合力也是电磁力。由于原子内部的电磁作用关系具有天然的相对稳定性,所以维持生命的运动就需要有能量的持续输入,而地球上生物活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对地球表面持续不断的光辐射和少量的地热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太阳辐射的能量,将其转化为机体内分子间的动能,使生物体始终保持活力进行生长和繁殖。动物将植物作为食物获得生长和生存所需的养分,并且通过吸收氧气在体内进行化学反应获得生命运动所需的能量。
生命产生时的这种自然状况,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地球表面的热运动是生命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灰烬在高温的海水中被反复搅拌,空气与水反复融合将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反复混合交融在一起,从而使构成生物分子的二十多种元素得以形成必要的联系。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深入地了解在这种条件下的自组织过程是怎样进行的,但是热运动与生命产生的必然联系是非常明确的。让生活在今天的人类难以想象的是,如此有序的生命现象居然产生于自然的混沌之中。自然界的神奇就在于,从表面的无序中自发地蕴藏着有序。
虽然地球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可地壳内依然是不断滚动着的炽热岩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构造运动,仍然在持续的进行当中。然而与地球不同的是,水星、金星、火星等其它类地行星,都是早在38,40亿年前,就都完成了地质的演化构造运动,固体核表面的地质状况,数十亿年来也没有多大的改变。
根据行星演化的一般原理,在地球演化的初期,较重的元素在构成原始行星气团中心的引力作用下向内收缩,由重元素放射性衰变产生的能量将气团加热,地球开始进入化合物的产生阶段,并形成高温的液态岩浆。其它一些较轻的元素在高温环境中被逐渐分离出来,它们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这些被分离出来的元素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又很快结合成一些气体化合物,生成气态水、甲烷、二氧化碳、氨等,此后这些气体构成了原始地球大气圈的主要成分。因此,当地球的温度逐步下降以后由于地表的自然冷却岩石地壳开始形成,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地质构造运动之后,地球的表面物质运
动就会相对稳定下来。但地壳下面仍然是滚动的岩浆,地震和火山喷发还在频繁发生。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地球演化的初期就产生了一种抑制地球正常演化的作用力,使地球放缓了演化的进程。那么这种作用力又从何而来呢,它是来自于地球本身还是来自于地球的外部呢,
这种作用力来自地球内部,来自水分子的物理运动与各种有机分子化合运动且对地表的降温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地球在早期的演化运动中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壳。同时也奠定了生命运动的物质基础,形成了生命运动与地球整体之间的作用关系。
随着地壳的逐步稳定、隔热能力的增强、地表温度的下降、地表水圈的形成,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有机固体物质和尘埃在降雨作用下,纷纷沉降到地球表面与海水融合在一起。一个生命的摇篮,就在各种物质有序与无序的相互作用中被自发的创造出来。地球表面的这种物理和化学状况,不仅延缓了地球的地质构造运动,同时也为生命运动的产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几十亿年来,地球的地质构造运动、太阳的光辐射和生物活动三者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形成了地球特殊的演化进程,而生命运动始终是地球演化运动的积极推动者,生物活动不仅持续地改造着地质、地貌和大气环境,同时也推动了自身的演化和进化,创建起一个又一个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人类的出现是生命运动最杰出的创造,是无数生物前赴后继的结果。发生在地球上的全部故事,都是由许多复杂条件和偶然性因素构成的,因此善待地球这个唯一的家园也是人类必须要肩负的责任。
纵观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发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惊奇的过程。在生命的起源中,每个元素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元素都发挥着着各自的作用,缺少了任何一种,地球也不会发展到现在的形态。在这些元素中,地球的地质构造运动、太阳的光辐射和生物活动又是各种元素中最关键的、重要的部分。在生命的运动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生命从开的无机物到合成有机物,再到形成简单的生物,逐渐的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经历漫长的演变过程,地球上的生物逐渐开始丰富起来才有了这绚丽的现代世界。
范文三:物种起源小论文
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
[摘要] 19世纪中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考察与研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成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本文着重讨论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产生背景,物种起源的提出过程,进化论学说提出时面临的困难,以及它产生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生物进化论产生背景发展影响
生物进化论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是生物学中最大的统一理论和最高理论,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和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然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从提出到得到认可也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很多坎坷。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尽管在工业革命后科学和技术在突飞猛进,但他们的科学研究都有一条约定俗成的底线,那就是不挑战基督教,否则很可能身败名裂。此时,英国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是信教的,都相信神力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他们叙述科学事实,总是给上帝创造世界保留充分的余地。所有的生物学文献里,都贯穿着称赞造物主的思想,牛津大学动物馆里收集了全世界的动物,也只是用作证明上帝创造了生命。然而,1859年11月24日,一本绿色封皮书否定了一切传统观念,撼动了《圣经》的基础,出版当天,该书销售一空,书名叫《物种起源》,作者查尔斯·达尔文【1】。
1836年10月2日,年轻的英国自然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结束了为期近5年的环球旅行回到了家乡。他随“贝格尔号”军舰考察了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许多地区,在东太平样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他看到相邻岛屿上的象龟之间和雀科鸣禽之间竟在外形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引发了他深深的
【2】思考,生物进化思想第一次走进达尔文的脑中。然而,就在200多年前,
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烧死在火刑柱上,他除了坚持“日心说”,还倡导自然界具有内在的创造力。如果达尔文提出了地球上的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那无疑比布鲁诺更加激进。达尔文也知道这点,因此生物进化的思想虽令达尔文激动不已,但在前期,一切有关进化的思考与研究都在秘密中进行着,即便是家人和最好的朋友他也没有透露。
达尔文的研究工作也非一帆风顺,他回国后精心整理考察记录,并尝试发表了《一个自然学家的贝格尔号舰环球之旅》,出版后供不应求。他依据所收集的一切关于动植物在家养和自然状态下变异的事实,尝试用进化理论做出解释。他还参加了英国养鸽俱乐部,详细研究鸽子品种的差异情况,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通过上述活动,他认识到了“选择”在品种的变异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选择作用”在自然界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一问题,确实使他百思不得其解,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他来说一直是个谜。然而,1838年,达尔文无意中读到了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原理》。书中介绍到,人口增长速度要比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快得多,从而导致了对生活资料的激烈竞争,胜者得到了生存的权利,而败者将被淘汰【3】。达尔文惊叹不已,成功的将《人口学原理》用于生物学界,进化原理的难题也得以解决。之后的20年,达尔文没有急于发表观点,尽力收集资料,他尝试用“自然选择理论”来验证一切生物,从人们的宠物狗到农夫贩卖的卷心菜,再从庭院里的蚯蚓到南美洲的化石。
1858年夏末,由于“华莱士”事件,达尔文终于正式开始撰写《物种起
源》一书。达尔文夫妇经过一年多许许多多个白昼和夜晚,将自己二十多年的不懈研究付诸纸上,,高强度的撰写工作,使达尔文脆弱的身体不堪重负,到1858年春天的时候,他每个二十分钟便会胃痛难忍,但他不屈的信念和妻子的关怀支撑着他没有倒下,终于在1859年11月24日,这本科学巨著问世了,全名《自然选择下的物种起源》,简称《物种起源》。
达尔文在导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物种和变种一样,是其他物种所传下来的,而不是被分别创造出来的。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变异和遗传。他指出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有利的变异可遗传给后代,变异取决于生活条件的改变。第二,自然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具有最适应环境条件的有利变异的个体,有较大的生存机会,并繁殖后代。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通过极其丰富的资料,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生物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进化过程,都不是上帝创造的特殊创造物。正因为如此,他的学说在出版初期,引起了巨大的兴趣,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最早给达尔文正确评价的人,他们在《资本论》
【4】第一卷里就引用了达尔文的文句,并且说它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许多
著名学者也支持达尔文的理论,包括动物学家赫胥黎、植物学家华生、生理学家卡本特等人。达尔文的好友英国科学家赫胥黎一口气读完科学巨著,欣喜若狂,回信道:“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因为一本书而激动了。衷心感谢您给了我观察世界的崭新视角。”
但是,像这样支持达尔文学说的科学家实在是太少了,任何对神学的挑战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通往真理的道路注定充满坎坷。《物种起源》发表不到一个星期,有人便发表了一篇批评它的文章,口气恶毒而带嘲笑,指责达尔文的书完全是无神论的内容,对社会有极大的危害性,并号召宗教界和学术界起来反对物种起源的新学说,因为它在挖掘宗教的基础。随后,许多权威科学家甚至他的朋友反对、嘲讽达尔文。剑桥大学教授亚当·赛奇威克是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本是达尔文的老师和朋友,达尔文在大学期间曾跟随他一起做过地质学考察。《物种起源》发表后,达尔文寄给他一本,他回信道谢,同时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反对新理论的意见,说它是非常错误而且是有害的,使他感到真正的痛苦。他在信末署名也是非常挖苦的:“现在是类人猿的一个后代,而过去是您的一个老友”。教会对达尔文的学说更是无法容忍。《物种起源》出版前几个月,英国首相刚刚提交了册封达尔文为勋爵提案,以表彰他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的贡献。然后该书出版后,教会立即干预册封提案,迫于教会的压力,女王最终拒绝了提案。在神学家和教士们看来,《物种起源》摧毁了《创世纪》中所宣扬的上帝创造世界的种种神话,会推翻对上帝的信仰。所以他们视达尔文的著作为异端邪说,散发信件恐吓辱骂达尔文,还与当局联系,要求立即停止出版该书,并没收已印出的部分。
终于,科学和迷信的一场斗争在一场大辩论中结束了。1860年6月30日,在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里,上演了著名的牛津论战,一方是达尔文的好友赫胥黎,一方是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人们万分期待着这场争论。争论精彩纷呈,大主教威尔伯福斯深知演讲艺术,全场听众的情绪都被他调动起来,最后他指着赫胥黎,质问道:“在做的赫胥黎先生竟然说他自己是猿猴的后代,那么我想请问这位先生,猿猴的祖先是你祖父的那一方,还是你祖母的那一方呢?”赫胥黎走上讲台,针对对手的奚落,他最后说道:“如果我必须在下面二者中选择我的祖先:一边是猿猴,一边是天资卓越、颇具影响的人物,
而这个人物却在严肃的科学讨论中混淆黑白、哗众取宠,那么我将毫不犹豫
【5】地选择猿猴做我的祖先!”在座一片掌声。取得牛津论战的胜利后,赫胥黎
奔走英伦三岛,多次再与神职人员针锋相对,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进化论迅速传遍英国和欧洲,并渐渐深入人心。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发表已有150年,它的提出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基础。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它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在生物学领域,它推动了以后遗传学的发展。在社会思想领域,它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它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它的胜利就是唯物主义的胜利。在进化论广为传播后,对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人们的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进化论所包含的发展变化、相互联系的内在思想促进了我们对生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新思索,帮助人们确立了进步的历
【6】 史观。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在今天看来虽然有很多缺陷,如量变而轻质变,过分强调生物进化的外因,没有看到内因,无法解释生物大爆炸等。但不管怎样,生物进化论从诞生起就对科学、社会乃至宗教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意义,并且这种影响还在继续。
参考文献
[1] 李秀国. 揭示物种起源的伟大科学家——达尔文.P146.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 王新建. 达尔文——自然之子. P43.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
[3](英)乔治·迈尔森. 侯静译.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P26.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8
[4](苏)维拉·柯尔松斯卡娅. 孙肇堃译. 大科学家——查·达尔文. P163.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5]张秉伦郑土生. 达尔文.P258-262.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6]王泽榔. 生物进化论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 大众科技.2008-03-10
范文四:人类起源
分子人类学与现代人的起源
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人类化石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特山谷被发现以来,古人类学由最初的对人类起源知之甚少发展到现在具有相当系统清晰的认识,其间经历了将近150年的时间。近20年时间里,现代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古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分析测试手段,使古人类学对人类进化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比较解剖学和形态测量学的单一模式,赋予了古人类学这个传统学科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的结合型边缘新学科——分子人类学(molecular anthropology)也应运而生了。通过对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分子人类学在推断人类起源和进化历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分子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关于现代人起源的“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连续演化说”。
1 分子人类学研究方法及原理
分子人类学这一概念最早于1962年由Sarich和Wilson用不同结构的生物分子研究人类进化时提出[1],指的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不同人群中同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序列分异度比对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等人类学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概念诞生之初,其含义更侧重于基于分子水平的新生物化学方法在人类学领域的应用,而对研究者有关人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特别要求,由此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人类学家对“分子人类学”概念的质疑。但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现代生化技术在传统人类学研究方法上的突破,有的作者甚至将在此之前的一些研究实例也归入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范畴。在分子人类学研究早期,由于针对核酸研究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有关数据库还处于探索和构建阶段,蛋白质是当时分子人类学研究中的主要载体;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创立,众多学者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目光投向了直接带有生物遗传信息的DNA水平。分子人类学发展到现在,经过40年的融合和渗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基于对人类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速率的分析和研究,比较不同近缘物种相同基因的分异度,从而对从古至今的人类进行分类,并由此追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因为蛋白质和DNA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性质,它们在具体研究方法及原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1.1 蛋白质研究
蛋白质是由DNA序列决定的遗传密码的直接编码产物,可以从相对宏观的尺度反映生物间的遗传相似性。分子人类学早期关于蛋白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血清蛋白免疫反应及比较近缘物种同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之间差异的基础上探索物种之间的分类谱系关系。早在20世纪初,Reichert和Brown[2]比较分析了不同纲目生物的血红蛋白序列,发现血红蛋白序列的差异与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有着直接联系;Nuttall[3]用免疫学方法对灵长类动物的血清进行免疫沉淀反应,从血清学角度阐述了人和类人猿及猴子的关系。到20世纪60年代,Goodman通过对人、非洲黑猩猩(chimpanzee)及大猩猩(gorillas)机体成份的研究,认为三者体内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程度达到了98%以上[4]。Sarich和
Wilson[5]在Goodman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更精确的蛋白质免疫学实验并引用化石证据推算了现代人和古猿由共同祖先分化形成独立物种的年代,认为现代人与非洲大型类人猿在500万年前有共同的祖先,随后灵长类中的一小支因自然选择而发生改变,进入到人的进化阶段,成为现代人的原始祖先。近年来,Goodman等一直坚持进行ε-血红蛋白等蛋白质水平的研究,并结合核酸序列分析深入探索灵长类动物系统演化及分类关系[6],为人类起源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目前,关于人类蛋白质研究工作仅局限在现代样品,尚无古人类蛋白质序列的研究工作。Nielsen-Marsh等[7]首次报道了分别采自于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冻土带两个年代分别为55.6ka和58.9ka的野牛样品的骨质蛋白的完全序列,并与该样品所获得的古DNA序列相互印证,在古蛋白质序列研究方面作出了开创性工作。相信今后获得古人类的蛋白质序列并应用于古人类研究方面将成为可能。
1.2 DNA研究
DNA是携带生物体遗传信息并可以通过半保留复制进行遗传的生物大分子。在真核生物细胞内,绝大多数DNA都集中在细胞核中,与蛋白质及少量RNA组成染色质或染色体。20世纪60年代,Nass等[8]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核外的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细丝状的DNA存在,揭示在动物细胞内存在着两套基因组。1981年,Anderson等[9]测定了人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全部序列,揭示人类mtDNA是由16,569bp构成的双链闭合环状分子,其基因中几乎不含有内含子,除与DNA复制起始有关的高变控制区D-环外,共有2个rRNA基因,22种不同的tRNA基因和13个蛋白质的编码序列。
1986年,美国化学家Millis及其合作者创立了实现DNA生物体外扩增的PCR技术,PCR扩增的高灵敏度、特异性及快捷的反应速度以及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DNA研究突破了原有的精准度、可操作界限和测试速度,也使可供研究的人类DNA数据迅猛发展,同时还吸引了大量分子人类学家利用核酸的序列差异来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在人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和包含约30亿个碱基对的23条染色体组成的核基因组中,能为分子人类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的主要是线粒体D-环控制区和Y染色体DNA[10]。除此以外,mtDNA中的细胞色素b基因、12S rDNA基因、Cox基因和核基因组中的β-球蛋白基因、性别决定基因及拷贝数较多的rRNA基因等也常被用于分子系统学研究。
1.2.1 mtDNA
作为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载体,mtDNA具有一系列特征使其在分子人类学研究中用作分子标记更显优势。首先,mtDNA在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中的垂直传递方式特殊,具母系单倍体遗传特性。由于来源于父系的mtDNA在受精过程中会被破坏掉,所以后代的mtDNA只能来源于母系,这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遗传物质在由亲代向子代传递的过程中不涉及DNA的重组,所以除非发生随机的突变,mtDNA经过许多世代都不会发生改变,这使得根据mt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很好地反映人类的母系迁移历史;另外,由于线粒体中缺乏限制性修饰酶,mtDNA比核DNA的突变率高5-10倍,而其中长1,122bp的D-环控制区是mtDNA基因组中进化速率最高的区域,被广泛用于不同地域或不同时代人群线粒体遗传多态性研究。1987年Cann等[11]即通过对居住在世界各地的147名现代人胎盘线粒体DNA序列分异度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线粒体夏娃”(Mitochondrial Eve)理论,认为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是一个28.5-14.3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女性,为人类起源中的“非洲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证据。
1.2.2 Y染色体DNA
相对于mtDNA的母系遗传特征,Y染色体遵循严格的父系遗传路线,是研究男性群体迁移历史的理想标记。虽然Y染色体的突变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越来越多的Y染色体DNA多态位点。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etic Project)的进行,人类Y染色体基因的全部序列测定工作已经取得成功,测定结果发现,人类的Y染色体包含着大量的回文结构,据科学家估算,父子之间的Y染色体碱基序列差异达到了600bp,比常规的突变机率高出了几千倍,部分研究者将这一现象与人类的进化事件联系起来[12]。通过对Y染色体的进化及Y染色体DNA多态位点的分析,可以揭示某个民族或某个特定地
理区域人群的父系历史和分化时间[13-14]。Capelli等收集了1700多个来自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及威尔斯等地男性和包括德国人及巴斯克人在内的400多个欧洲男性的DNA样品,研究发现威尔斯和爱尔兰人的Y染色体与巴斯克人十分接近,据此有人认为曾经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安格鲁萨克逊人(Anglo-Saxons)是英国人祖先的历史将要被改写,来自法国和西班牙边境的巴斯克人是最早的欧洲人,极可能是英国人的原始祖先[15]。
1.2.3 古DNA
在DNA研究中,古DNA(ancient DNA)由于其材料来源的特殊性和所反映的遗传信息的时空差异性而在分子人类学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古DNA是指从博物馆、考古材料和古生物化石标本中获取的古代生物遗传物质。1980年,中国湖南医学院的科研小组发表了从马王堆汉代古墓保存完好的2100年前的女尸肋骨中提取的古DNA[16],这是最早的古DNA提取研究。1985年,P??bo从埃及木乃伊中得到了线粒体DNA片断并成功地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17-18],该研究引起了当时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在世界上掀起了人类古DNA研究的热潮,各国学者不仅对世界多个地区发掘的古人类材料进行DNA序列的提取实验,还针对古DNA实验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19-24],为古DNA 应用于人类学领域构建了日渐成熟的知识体系。研究者通过对古代和现代人群体DNA序列的比较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反映不同群体亲缘关系远近的系统发育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古代人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构、进化过程及迁移模式,从而使人类起源等古人类学问题的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除了为人类演化提供证据外,古DNA在判断古人类的亲缘关系上也存在很大的作用。
生物死亡以后,其细胞内的DNA损伤修复机制也随之瓦解崩溃,DNA由于氧化、水解及生物酶的作用而降解,使得生物体中保存下来的古DNA大多以微量和高度片段化的形式存在,加上实验过程中易污染等特点,给古DNA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在mtDNA和Y染色体DNA二者中,前者在古DNA研究中更具优势。这是由于古代样品中Y染色体DNA含量较少,用古DNA中Y染色体DNA信息与现代人的研究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的研究受到限制;而mtDNA除了具备前述特征外,其有效群体的大小仅为核DNA的四分之一,在细胞中可以通过自我复制而存在成百上千个拷贝,对mtDNA的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古DNA研究中由于氧化和水解作用而造成的古DNA微量和高度片段化带来的困难。
2 现代人的起源
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多处人类化石的新发现以及有关人类进化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技术手段的飞速进步,使得古人类学得到了重要的发展。纵观当前世界古人类学研究,其中包含着三大热点,即人类何时何地从古猿变来、何种人类何时走出人类摇篮以及关于解剖学上现代的智人只起源于非洲抑或起源于多个地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25]。人类社会发展到目前高度文明的阶段,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自身的起源及发展情况,所以,人类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现代人的直系祖先的诞生与进化的过程更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在世界各地,自直立人以来各演化阶段的化石资料相对而言比较丰富,这也给我们研究现代人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人类自其祖先诞生后所经历的发展历程的探明是20世纪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在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中,从距今700万年前以两足直立行走的物种出现为标志的人科的起源,到其后该物种经过适应辐射在大约300 ~ 200万年间进化出大脑容积相对较大的新物种,以至后来人属动物的出现,具有语言、意识、艺术想象力和技术革新的现代人的起源,这是大多数学者
公认存在于人类史前时代的4个关键性阶段。目前关于现代人的起源时间、地点及环境背景的理论主要有两种:“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连续演化说”。
2.1 非洲起源说(Out-of-Africa Theory)
“非洲起源说”也称单一地区起源说或替代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被称作“夏娃假说”,最早由Protsch[26]和Howells[27] 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80年代以后由于Johnson等[28]和Cann等[11]对各大洲现代人mtDNA序列的研究而得以盛行,之后得到许多考古学家、遗传学家及分子生物学家研究结果的证实。支持该学说的研究者认为,现在世界各地的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不是由当地的古人类直接进化而来,而是来源于10~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共同祖先,该祖先其后向其他大洲扩散并先后替代了当地的古人类。Templeton[29] 更是通过对最近几年有代表性的几例由现代人mtDNA、Y染色体的SRY及YAP区DNA序列、X连锁基因(Xq13.3、PDHA1)及常染色体控制区基因(MX1、EDN、ECP、MC1R和MS205)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统计学分析认为,非洲人对现代人类基因组的贡献是通过至少两次向世界其他地区的领域扩张而完成的(Out of Africa again and again.)。 除了以Stringer[30]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根据在非洲和西亚地区发掘的有关体质人类学的化石记录提供的依据外,刘武等[31]通过对中国与非洲近代-现代人某些颅骨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也暗示了在一定程度上其支持东亚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总体而言,非洲起源说的大量证据都来自分子人类学。分子人类学研究结果及2000年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构建表明,尽管世界上不同人种在形态解剖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人类在基因水平上的相似程度却非常惊人,说明现代人类有共同的祖先。1987年,Cann等对147名居住在各大洲的现代妇女胎盘mtDNA的分析结果,可以提供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对mtDNA D-环区的分析发现现代非洲人群比其它大洲人群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说明现代非洲人是一个相对古老的群体,比其他人群拥有更长的积累线粒体遗传变异的时期;二是利用其mt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还显示出非洲人位于树的根部,所分析人群构成了两大分支,一支仅包括非洲人群,另一支则由非洲人和其他人群共同组成,进一步说明了世界其他大洲的现代人起源于非洲。2000年Ovchinnikov等[32]报告了对北高加索地区Mezmaiskaya山洞的尼安德特人小儿肋骨古DNA的研究结果,并与Krings等[33]在1997年所报告的德国Feldhofer洞的尼安德特人古DNA的研究做了比较,估计这两处相距2500km的尼安德特人mtDNA最近的共同祖先生活在15.1-35.2万年前,而现代人与尼安德特人mtDNA分离的时间估计在距今
36.5-85.3万年前,说明现代人的mtDNA不可能通过遗传得到尼安德特人的mtDNA序列。最近,Caramelli等[34]对24,000年前解剖学上的现代欧洲人线粒体高变控制区DNA的研究发现,其序列分异度仍处在现代人线粒体序列变异程度范围之内,但与同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的同源序列有着显著区别,也说明尼安德特人对现代人的基因组没有贡献,从另一方面为非洲起源说提供了佐证。
目前,“非洲起源说”在西方已成为现代人起源的主流观点,但是仍有不少反对意见。反对“非洲起源说”的理由主要来自以下几点:一是对Cann等用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科学性产生质疑。其二,许多人类学家认为,在研究和探讨生物起源和进化问题时,不能过分相信和依赖来自分子生物学的证据,特别是当这些证据与已经确定的化石记录相矛盾的时候,对该类证据的分析更是要谨慎。众所周知,作为生物体遗传物质存在形式的DNA链,只是由
A、T、G、C四种碱基以多种组合方式排列而成,组成成分的相对单一使得即使是在亲缘关系上毫不相干的两个物种(如人和水仙花)的遗传信息都会有超过25%的相似性;另外,由于三联体密码的简并性,在遗传信息由信使RNA翻译形成蛋白质时,会进一步缩小物种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这样就难以根据现代人不同人种之间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不超过
0.1%就简单地得出我们拥有共同祖先的结论。其三,近年来很多学者对线粒体在生物中的遗传方式及利用mtDNA研究人类起源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35-37]。非洲起源说的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对mtDNA在非洲人群中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mtDNA严格的母系遗传特征之上,将人类mtDNA的碱基变化归结为线粒体高变控制区的基因突变而非精卵细胞结合时的染色体同源重组。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哺乳动物mtDNA提取物具有同源重组活性[38]。如果父系的mtDNA在受精过程中没有被全部降解而有少量掺入到卵细胞的线粒体中,势必会增加mtDNA重组的可能性,建立在线粒体母系遗传及无重组特征上的所有理论包括分子钟假说和“线粒体夏娃”理论等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另外,随着近年来对mtDNA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在真核细胞中存在着假基因形式的mtDNA核拷贝[39-40],这些存在于核中的mtDNA相似序列,相对mtDNA序列有更多的突变位点,但在提取mtDNA后的PCR实验中,同样可以由通用引物扩增,甚至比原mtDNA序列更容易与通用引物结合而被优先扩增,如果在实验中不对所扩增的mtDNA的来源加以区分,由此序列得出的线粒体高变控制区序列分异度的分析结果就可能缺乏可靠性。
2.2 多地区连续演化说(Theory of Multiregional Evolution)
在Cann等1987年在分子水平上明确提出非洲起源说之前,于1984年美国学者Wolpoff、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吴新智等[41]就根据来自东亚地区的化石证据提出了多地区连续演化学说,并在与其他假说争论的过程中逐渐加以丰富。该学说认为,现代人种由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的早期智人以至距今100万年前的直立人连续演化而来,当今世界各人类群体DNA水平的高度一致性和体质特征的多样性是基因交流和选择性适应相互平衡的结果。连续进化使得现代四大人种保持各自的特色,易于识别;基因交流使得各地区人类在进化一百多万年后仍能保持在一个物种内,这两方面力量的矛盾和辩证统一贯穿于现代人形成的过程中,造成今天的人类分布格局。由于各地区古环境不同,各地区现代人的进化模式也是多样的,譬如在东亚是连续进化为主,杂交为辅;而欧洲则可能以杂交和替代为主,连续为辅。 提倡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说的证据主要来自对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记录的体质人类学分析及化石定年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也有少数分子人类学家从分子水平论证了该假说的合理性。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史前考古大国,现已经发现人类化石地点70处,这些已经发现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无法支持“夏娃假说”。吴新智将多地区连续演化说中涉及中国的部分扩展开来,通过研究我国古人类与境外人群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假说,即“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主张中国古人类以连续进化为主,但在更新世中国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与其他地区人群有少量的杂交[42]。从已发现的一些头骨、门牙等材料的形态特征上来看,它们覆盖了自直立人以来从北京猿人到现代华北人的各演化阶段,这些共同特征和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的镶嵌进化过程说明东亚地区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联系,中国古人类进化过程是连续的;而对于已经发现的中国少量人类化石中有个别与中国人类化石主流形态特征不融洽却与欧洲古人类大多共同具有者相符合的特征的现象,吴新智建议这是东西方基因交流的证据。Hawks等[43]用差异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古澳大利亚人和其可能的祖先的体质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否认了该地区的古人类被非洲人完全取代的假设;Adcock等[44]对澳大利亚人mtDNA的研究从分子水平证实了Hawks的结论。在人类遗址的年代研究方面,由于常规14C定年法在30ka以外有限的可信度,造成很多遗址的年代被低估。过去十余年时间里,现代物理学中的定年技术如热释光(thermolum inescence, TL)和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spine resonance, ESR)等方法有了迅速发展并在人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重新确定了一些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人类化石发掘地点的年代数据,为多地区连续演化说提供了一些强有力的证据。沈冠军、王頠等[45]在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柳江人
类遗址运用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定年,结果表明该化石距今至少6.8万年,更可能已经11.1-13.9万年甚至15.3万年,远远大于用传统的14C法定出的4万年。在6.8万年和11.1-13.9万年甚至15.3万年两个年代数据中,后者毫无疑问否定了非洲人10万年前迁入亚洲地区取代当地古人类的假设,即便是前者,也对非洲人迁入亚洲并在短期内取代当地亚洲人的速率产生了疑问。另外,Xiong等 [46]在对人类DNA的分析中发现了两种极为少见的核苷酸晶型结构,其与普通晶型分子的区别在于由少数几个碱基的差异形成了少有的遗传突变因子,由这一遗传突变因子可追溯到其1.5~2MaB.P的祖先,而研究证明该祖先显然不是非洲人而是蒙古人或高加索人。
除了大量支持单一地区起源说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证据,反对多地区连续演化说的学者还认为,长期处于地理隔离状态的早期人类生活在大不相同的生存环境中,却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平行演化而成为无论在身体解剖学特征还是智力水平都相差无几的现代人是不可能的,尽管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能够较好地解释这一问题,但该模式本身还有待得到分子方面的证据加以证实。另外,对支持多地区连续演化说的化石形态学上的连续进化特征,Lahr等[47]通过论证分析认为这些特征并没有地区特异性,不能作为地区分类的标准,而某些在多个地区有高出现率的特征是一种共祖裔特征(pleisimorphic characters),不具备种系分类价值。也就是说,对于相同的研究对象,非洲起源说的支持者对其定义标准、功能意义及形成机制等方面有着和多地区连续演化说学者完全不同的解释。
以前看的一篇文献,希望对你有帮助
范文五:人类起源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
人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进步过程。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不是单因素的发展或某一方面的进步,而是相关多因素的阶段性发展和层次性进步。总体来说,对人类发展进步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有八个:即物质、意识、时间、空间、思维、理论、需要和方法。具体来看,从人类的起源到人类的未来,其发展进步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即人类的起源过程,原始阶段,农牧阶段,工业阶段,智能阶段和人类的未来。为了使大家对人类发展进步过程有一个综合系统的认识,我以上述八个因素和六个阶段为框架绘制了“人类发展进步图”。本文就是对该图的阐述和说明。
一、人类的起源过程
人类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考古研究认为,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而地球上简单生命的产生大约在距今34亿年前。也就是说,从处于原子状态的炽热地球到形成有机小分子,再到组成有机大分子和多分子组织,直到产生简单的生命,经历了大约12亿年的漫长过程。从简单生命进化到高级生命,即人类的产生,又经历了34亿年的漫长过
程。
对人类的起源过程,这里不再做深入的探讨。想做的是,对人类起源以后的发展进步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二、原始阶段
1、原始阶段人们的物质财富
原始阶段是人类形成后发展进步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吃的是从大自然中采集到的各种野果或捕获来的各种猎物;穿的是用长草和藤条捆扎起来的兽皮和树叶;住的是自然形成的山洞或用草木搭成的草棚;人们出行完全靠的是两条腿走路。在这个阶段,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很低,而且没有储存食物的习惯。大自然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宝库。饥则求食,饱则弃余,是原始阶段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阶段,人们看到的是纯自然风光。
2、原始阶段人们的意识水平
在原始阶段,人们对事物的意识是直观表面的。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动物植物还没有种类之分,对山川江河还没有大小之别,对天空的电闪雷鸣和地上的山洪暴发,以及草木的开花结果等自然现象都只有直观表面的意识。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各种事物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也就是说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无法用语言等间接的方法将事物描述出来。认识各种物质需要亲眼去看,了解各种声音需要亲耳去听。在原始阶段,
人们几十代甚至几百代人都用几乎相同的意识生活着。由此可见,这个阶段人类的发展进步是极其缓慢的。
3、原始阶段人们的时间概念
在原始阶段,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年、月、日等时间概念,只有直观地看到一代代人的从生到死,感受到气候的由冷变暖,再由暖变冷,以及日落月出和月落日出等现象。不过,原始阶段的人们在采集和狩猎活动中,总是成年的一代人率领和保护着年幼的一代人,年幼的一代人长大后,又去率领和保护下一代人的成长。就这样,人们首先对世代这一时间概念有了模糊的认识。再就是,人们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中;亲身感受着周而复始的气候变化,亲眼目睹着草木的开花结果。久而久之,人们便对年这个时间概念也有了模糊的认识。
4、原始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
在原始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通常在住地周围步行当日能返回的范围之内。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这个阶段人们还不懂得骑马、驾车、行船,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出行只能靠两条腿走。二是人们行走的线路由于不知修整而步履艰难。三是在人们住地周围的断崖峭壁、丛林荆棘、江河湖海和泥潭沟壑等等,都是限制人们活动空间扩展的障碍。四是在这个阶段毒蛇猛兽四处出没,也限制着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展。因此,在原始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通常在住地周围很
小的范围之内。
5、原始阶段人们的思维模式
在原始阶段,人们思维的主体模式是一维线性的方式。其特点有四个:一是传统性。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被传统思维左右着,几乎所有的行为都是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二是习惯性。人们一代接一代,一年复一年,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习惯性地重复着,很少有所改变;三是单一性。人们整天奔走在山林中或原野上,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找食物求生存;四是稳定性。人们的每一种想法或做法,通常要延用几十代、几百代、甚至成千上万代人。总之,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思维发展极其缓慢。
6、原始阶段人们的理论知识
在原始阶段,人们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生存所需的基础理论。首先是人们在采集和狩猎活动中,约定俗成了一些简单的语言规则,这些规则便是人类最初的语言理论。其次是人们在采集或狩猎时,对多少人需采集多少野果或捕获多少猎物要进行简单的估计,在长期的估计过程中,便产生了人类最初的数学理论。再就是人们在采集和狩猎活动中,经常会有人摔伤、划伤或者被动物咬伤,受伤后人们要想方设法疗伤,久而久之便有了人类最初的医学理论。这些最初的语言、数学和医学理论,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基础理论。
7、原始阶段人们的基本需要
在原始阶段,人们饿了就需要寻找食物充饥,冷了就需要将长草兽皮裹在身上御寒,夜晚需要一个能避风遮雨和防止野兽侵袭的住所,这些需要都是人们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在原始阶段,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很低,通常人们只能获得够自己吃的食物,能够剩余的食物很少。因此,人们需要经常出去采集野果或捕杀猎物。还有,在原始阶段,人们抵御严寒和暴洪等自然灾害,以及防止各种野兽侵袭的能力都很弱。因当说在这个阶段,每个人的生存都在不断地经受着各种挑战和考验,求得生存是这一阶段人们最基本的需要。
8、原始阶段人们的行为方法
在原始阶段,直接获取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方法。大自然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宝库,人们在大自然中可以采集到野菜、野果,或者捕获到水生、陆生动物为食物;可以将一些动物的皮捆扎在身上御寒和防止身体划伤;也可以将自然形成的能避风遮雨和防止猛兽侵袭的山洞为栖身之所;还可以将随处可见的木棍、石头、骨头捡起来作为采集和狩猎用的工具等等。总之,在原始阶段,人们的一切行为和方法都是既简单又直接的,到大自然中去直接获取各种所需的物质,是这个阶段人们最主要的方法。
三、农牧阶段
,
人们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发现,种植果树、谷物和蔬菜可以得到比采集野果和野菜更多的食物。见于此,人们便开始了种植活动。种植活动的兴起,使采集活动逐渐变成了人们获取果菜食物的辅助和补充行为。养殖活动的兴起过程也大体相同。起初,人们将一些捕捉来的活动物圈养起来待杀,在圈养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有些动物繁殖能力很强,长期圈养可获得比狩猎还要多的食用动物。基于此,人们便开始了养殖活动。养殖活动的兴起,使狩猎活动逐渐变成了人们获取肉类食物的辅助和补充行为。种植和养殖活动的兴起,标志着人类农牧阶段的开始。
1、农牧阶段人们的物质财富
在农牧阶段,农牧产品是人们最主要的物质财富。在这个阶段,由于种植和养殖业的兴起,人们有了比原始阶段丰富很多的生活物质。在吃的方面,人们有了种植得来的水果、粮食和蔬菜,有了养殖得到的肉、蛋、奶等食物;在穿的方面,由于棉麻等作物的广泛种植和牛、羊、蚕的大规模养殖,人们有了棉布、麻布、皮革和丝绸等类型的服装;在住的方面,人们有了茅草房、石板房、木板房、土坯房和砖瓦房,以及
规模比较大的庙宇、城堡和宫殿等建筑;在行的方面,人们懂得了修路、架桥,以及乘车和坐船等以物代步的方式,有了四通八达的陆路和水路交通。在农牧阶段,人们所处的物质环境,已不是纯自然景物,而是附加了人们意识和劳动的田园或牧场风光。
2、农牧阶段人们的意识水平
在农牧阶段,人们对事物有了定性的认识,通常要把各种事物归类到大小、上下、高低、前后、曲直、正邪、吉凶、成败、好坏、善恶等相对立的概念中,并在不断思索趋利避害的有效方法和弃恶扬善的行为规范,星象占卜术就是这个阶段人们总结出来的趋利避害的方法之一,宗教礼法则是人们为弃恶扬善而制定的行为规范。为了使各种趋利避害的方法和弃恶扬善的规范更加有利于大众接受,人们有意或无意识的给其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并附加了很多与其创立本意无关的规定。由于有了很多缺乏包容性的规定,致使各种门派之间常年都在争高低,使各种学说之间一直都在辩正邪。究其主要原因,在农牧阶段产生的各种门派和学说对各种事物的意识,大多都局限在非此即彼的对立概念中。
3、农牧阶段人们的时间概念
在农牧阶段,人们最主要的时间概念是季节。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从事的是季节性很强的农牧业生产及其相关活
动。对农业生产来说,春季是各种农作物播种和树木开花的季节,夏季是农田锄草和果实成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是休养的季节。对牧业生产来说,春天是牛羊等家畜繁殖的季节,夏季是放牧的季节,秋季是宰杀的季节,冬季是圈养的季节。在农牧阶段,人们对季节这一时间概念的认识,是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也是对农作物和家畜生长规律的认识。只有认识和掌握了季节,人们才能有效地进行农牧业生产。因此,季节这一时间概念在农牧阶段显得非常重要。
4、农牧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
在农牧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主要在城乡之间。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人们吃的是自己种田放牧得来的食物;穿的是自己纺线织布缝制的衣服;住的是就地取材修建的房屋。到城镇去进行生产和生活用品的买卖,或者到四邻八乡去走亲访友,是这个阶段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活动。此外,在农牧阶段,人们在高山峻岭下,无力开凿隧洞,只能盘绕着翻越;在大江大河上,无力架设桥梁,只能在风浪中摆渡。在这种交通状况下,人们虽然有了马车和木船等交通工具,但能够远涉千山万水的人很少。在农牧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一生都只能活动在相对较小空间范围内。
5、农牧阶段人们的思维模式
在农牧阶段,人们思维的主体模式是二维平面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与人们从事的农牧业生产相一致的。在这个阶段,人们用平面思维的方式谋求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各国和各民族间为了争夺土地,经常暴发战争。同时,人们为了有效防御外敌的入侵,运用平面思维的方式在关口、要塞、渡口和桥头层层设防,并由护家的院墙想到护城的城墙,再由城墙想到修建能够抵御外敌入侵的长城。在农牧阶段,人们的各种活动绝大多数活动,都是用平面思维模式,在地面和水面上进行的。
6、农牧阶段人们的理论知识
在农牧阶段,人们为了便于交流和传播各种思想,发明了文字,有了诗歌、传说、曲艺、绘画、舞蹈、音乐、礼仪和宗教等人文理论。各种学说学派、艺术门类和宗教经典相继产生,有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音乐家,以及文学大师、绘画大师和宗教领袖等研究和应用各种理论的大家。总体来说,这个阶段各种理论主要是围绕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开展的,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可统称为人文理论。特别要说的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很多宗教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想解释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当无法解释时就对其神化,就这样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对后人的思想和认识形成了误导。
7、农牧阶段人们的基本需要
在农牧阶段,安乐是人们最普遍和最主要的需要。因为在这个阶段,国家间、民族间和宗教间战争连年不断,洪涝、干旱、瘟疫等灾害经常发生,人们深受战乱和灾害之苦,最普遍的需要就是国泰民安,能够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在这个阶段,五谷丰登和牛羊肥壮是人们最大的心愿;风调雨顺和丰衣足食是人们真心的企盼。在这个阶段,人们用吟诗、作画、唱歌、跳舞、斗牛和赛马等活动来寻求快乐。在农牧阶段,能够过上安定快乐的生活,是人们最大和最基本的需要。
8、农牧阶段人们的行为方法
在农牧阶段,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动物和人体力。人们用牛耕地,用马拉车,利用人和动物的体力及各种工具生产所需的物质。如农民用锄头、镰刀等工具种田;牧民用马车、马鞭等工具放牧;鱼民用鱼网、鱼钩等工具捕鱼;木匠用锯子和斧头等工具修房。总之,从事各个行业的人们除要有体力外,还要有专用的工具。在这个阶段,画要画家亲手画,曲要乐师亲手弹,戏要演员一遍遍演,歌要歌手一次次唱,也就是说要亲力亲为。在农牧阶段,大多数人吃的是耕种和放牧得来的食物;穿的是用针线缝制的衣服;住的是石匠、木匠和泥瓦匠用锤、斧、锯等工具建造的房屋;出行坐的是马车、木船等交通工具。总体来说,在农牧阶段,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方法,就是要利用动物和人的体力及工具。
四、工业阶段
十八世纪后期,当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纺织、运输等行业时,人类开始步入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阶段。在工业阶段,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步被机器所代替,机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物质财富急剧增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法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工业阶段人们的物质财富
在工业阶段,人们所拥有的物质主要是由机器生产的工业品。在食物方面,各种食品主要是由机器耕种、收割和加工的;在穿着方面,各种服装从纺织、印染、裁剪直到缝纫,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由机器完成的;在住房方面,钢筋、水泥和玻璃等建材的生产,以及房屋的修建,都主要是由机器及其生产的物质完成的;在交通方面,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总之,在工业阶段,机器和机器制品是人们主要的物质财富。可以说,工业阶段的人们生活在由各种机器和机器制品构成物质环境里。
2、工业阶段人们的意识水平
在工业阶段,人们对各种事物有了结构性意识。在这个阶段,人们从小到原子、分子结构,大到地球及大气层结构,还有对人类的组织结构、法制结构、经济结构、消费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等,都有了较为明确的意识。在这个阶段,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企业的管理结构,设备的机械结构,家里的住房结构和饭菜的营养结构等等。在工业阶段,人们用机械结构意识,制造出了收割机、纺织机、搅拌机和汽车等机器;用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结构意识,开创了化工和冶金等工业; 用人们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意识,开办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分段式教育等等。总之,在工业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吃饭要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结构意识;穿衣要有款式、面料和型号等服装结构意识;住房要有区位、套型和楼层等住宅结构意识;出行要有车站、线路和车次等交通结构意识。可以说,对事物的结构意识,是工业阶段人们从事各项工作和进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
3、工业阶段人们的时间概念
在工业阶段,人们最主要的时间概念是月、周、日。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的劳动和工作场所,已由露天转移到了房间里。在厂房和办公室里工作的人们,冬天有取暖设备,夏天有乘凉设施,季节的变化对人们的工作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在这个阶段,许多以前季节性很强的水果、蔬菜等食物,由于采用了温室栽培、冷藏保鲜和长途运输等方法,人们天天都可以吃到。总之,在工业阶段,季节这个时间概念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已不再重要,人们常用的时间概念已变成了:月计划、月工资、月费用,活动周、值日周、周
末,双休日、节假日、纪念日等等。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是工业阶段人们最常用的时间概念。
4、工业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
在工业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主要在各个城市之间。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城市里,城市之间有十分方便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各个城市的人们在广泛地进行着物质和意识等方面的交流。在工业阶段,人们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吃到周围许多城市生产的食物,买到许多城市生产的服装。在人们的住房里,可以看到许多城市生产的电器、家具和其它生活用品。在这个阶段,人们在车站、码头、机场看到的主要是往来于各个城市之间的人流和物流。
5、工业阶段人们的思维模式
在工业阶段,人们思维的主体模式是三维立体的方式。利用这种思维方式,人们制造出了各种机器设备,修建起了高楼大厦,并架起了公路和铁路立交桥,开凿出了地铁和海底隧道,有了往来于各个城市间的在地下和海下,地面和海面,以及在空中行驶的立体化交通。在工业阶段,人们用立体种植和养殖的方式进行食物生产;用模特展示服装的立体美感; 用立体思维的方式将建筑物向地下和高空扩展; 用立体的思维方式进行着天上、地上和地下及水下的运输。总之,在工业阶段,人们的思维已不再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而是对各
种事物有了三维立体化的认识。
6、工业阶段人们的理论知识
在工业阶段,人们主要研究和应用的,是对各种事物量化的理论。如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重量、质量、体积、速度、温度和能量等量化理论;化学研究的是各种分子、原子的大小、质量,以及金属性和非金属的强弱等量化理论;土壤学研究的是各种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土壤肥力和持水量等量化理论;气象学研究的是大气的层数、厚度和地表的温度、湿度,以及降水量、风速、风方、风力等方面的量化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用最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量化理论;法律学研究的是如何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量化定罪的理论等等。在工业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话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帐号、商品型号、资料编号以及住房号、车牌号等等,都是量化理论的产物。
7、工业阶段人们的基本需要
在工业阶段,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平等。因为在这个阶段,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需要人们平等地遵守一些规则,如按时上下班的时间规则,靠右行的交通规则,按标准生产的行业规则和按法律办事的行为规则等等。在这个阶段,任何超越规则的行为都可能给他人造成危害,所有违反规则的事情都有可能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如在交通规则中,有车辆靠右行的规定,若违反规定靠左,就有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甚至
许多无辜生命的伤亡。因此,大家平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等规则,是工业阶段人们最基本的需要。
8、工业阶段人们的行为方法
在工业阶段、人们最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各种机器。在这个阶段,繁重的体力劳动逐步被各种功能的机器所代替,如拖拉机代替耕牛,收割机代替镰刀,汽车代替马车,电锯代替手锯,电风扇代替手摇扇等等。在这个阶段,各种机器的广泛应用,使劳动生产率成倍增长。以运输货物为例,马车最多能承载几吨货物,汽车的载重量是几十吨,火车的载重量可达几百吨到几千吨,而轮船的载重量多达几万吨,甚至是几十万吨。在工业阶段,人们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机器代替手工劳动,各种机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物质财富急剧增长。
五、智能阶段
当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总体达到自动化的时候,人类就步入到了智能阶段。
1、智能阶段人们的物质财富
在智能阶段,人们普遍用的物质是有记忆、观察、分析和判断等能力的智能产品。如在食物方面,食品包装盒中会有智能化的说明,只要按照说明操作,该食品的食用方法、营养成份、注意事项和保质期限等人们所需的信息,便可以及时
得到;在穿的方面,面料中的微电脑传感器等智能物质,具有调节体温和进行身体医疗监测等多种功能,可以提示人们血压、体温、心跳和环境的异常变化,以便人们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在住的方面,智能化的住房安装有能识别房子主人的自动门,房内装有人在时能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亮度的设施;在行的方面,智能化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安装有能自动行驶的电脑,人们只要说出要去的地方,便可迅速安全的到达目的地。总之,在智能阶段,人们给许多物质都附加了人的智慧,使这些物质变成了有感知能自动的智能化物质。
2、智能阶段人们的意识水平
在智能阶段,人们对各种事物都在时刻不停地运动,这一事实有了普遍的意识。各种事物的运动如流淌的河水,生长的树木,转动的星球和飘动的云雾等等。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世界里,事物的运动都是绝对的,不运动是相对的。不运动的事物是相对静止的时空而言的,而静止的时空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运动的事物也就不存在。在智能阶段人们的意识里,从大到宇宙中的星球,小到原子中的电子,所有的事物都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在智能阶段,大多数人们都会意识到,随时随地天、地、人都在运动和变化。
3、智能阶段人们的时间概念
在智能阶段,人们最主要的时间概念是小时和分钟。因为在这个阶段,电脑等智能产品的广泛应用和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以万里之遥的信件传递为例,在农牧阶段用马车送信,需要历经春风、秋雨、盛夏和严冬几个季节的时间才能收到回信;在工业阶段,人们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传送信件,多则需要一两个月,少则需要几天的时间才能收到回信;在智能阶段,人们用电脑网络传递信件,几分钟就可以收到回信。此外,在智能阶段,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人们都可以及时地在网络上看到。在这个阶段,人们为适应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会普遍采用小时计划、小时任务、小时产量、小时费用、小时收益和小时工资等时间概念。
4、智能阶段人们的活动空间
在智能阶段,随着国际间航空运输的普及和高速公路、铁路的连通,各国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将日趋频繁,这种广泛的国际间的交流活动,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展到了整个世界。在这个阶段,人们关爱的是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关心的是地球上所有人的生活状况,关注的是世界各地的发展变化。在这个阶段,人们利用发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广泛的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思想和感情等方面的交流。在智能阶段,自动化的生产和快捷的交通
运输,为人们在全球空间范围内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5、智能阶段人们的思维模式
在智能阶段,人们思维的主体模式是四维动态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立体思维的基础上加入时间这个动态因素。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一不在时间的长河里运动和变化着,在人们的思维中有了时间这个因素,就会想到岩石在风化,冰川在融化,生物在进化,环境在变化。还会想到地球在转动,江河在流动,云雾在飘动,人心在跳动等等。总之,一切事物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只不过有些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相对较快,容易看到,而另一些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则相对较慢,不容易看到。但是,不运动和变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6、智能阶段人们的理论知识
在智能阶段,人们研究和应用的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理论知识。如大气环流理论,地壳运动理论,遥感监控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理论等等。运用这些研究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理论,人们可以预报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预测将要在某个地方发生的地震,对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监控,对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进行调控,并能够按照人们的需要选育出各种优良品种等等。在智能阶段,人们普遍认识和掌握的理论,是事物运动变化的理论,研究的是处在动态状况下的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7、智能阶段人们的基本需要
在智能阶段,实现自身价值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因为,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的体力劳动已被自动化生产设备所代替,许多程序化的脑力劳动也被电脑代替,人们有了充足的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另外,在智能阶段动态的物质和意识环境中,人们不可能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全部去认识和利用,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认识和利用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物。在这个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力去做各种有价值的工作,以实现自身价值,是人们最普遍的需要。
8、智能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
在智能阶段,利用各种功能的电脑等智能产品是人们工作和生活最主要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人们利用电脑及各种智能产品,将许多物质和设施变成了有感知、能自动,甚至会说话的智能物质。在智能阶段,人们无论进行经济、科技、文化等活动,还是从事商品生产、资金管理和信息处理等工作,都离不开利用电脑等智能产品。在智能阶段,各种智能产品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其最重要的方法和标志。
六、人类的未来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必将有一个和谐、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1、人类未来的物质财富
在人类的未来,各种用途的机器人是人们最主要的物质财富。因为,未来人类的机器人,可以生产人们所需的各种物质,提供人们想要的各种服务。例如在吃的方面,各种食物从生产运输到加工烹制,全过程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在穿的方面,从纺织裁剪到缝制成衣服,整个过程都由机器人完成;在住的方面,机器人建筑师可以设计和建造出人们所需的各种房屋;在行的方面,机器人可以利用各种交通工具,把人们送到要去的地方。总之,在人类的未来,人们生活在由各种机器人提供的物质和服务环境中。
2、人类未来的意识水平
在人类的未来,人们最主要的意识活动是创新。因为,未来人们大部分的体力劳动和程序化脑力劳动都被机器人所代替,唯有创新活动是机器人无法代替,而需要人们自己去做的工作。在人类的未来,充足的时间精力和浩瀚的宇宙空间,给人们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人类的未来,人们广泛开展的创新活动和普遍拥有的创新意识,会使人类的意识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的发展进步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3、人类未来的时间概念
在人类的未来,人们将普遍用秒的时间概念来支配和利用时间。因为,未来人们利用的各种功能机器人,会使许多工作和事情的完成变得非常容易。通常情况下,人们只需要几秒
钟的时间给机器人发出指令,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情就算完成。在人类的未来,人类在不断更新的机器人协助下,工作效率会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会越来越快,分分秒秒都有可能做许多工作或事情。因此,未来人们必将普遍用秒的时间概念来支配和利用时间。
4、人类未来的活动空间
在人类的未来,人们的活动范围将扩展到无限广阔的宇宙空间。各种类型的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空间站等太空飞行物,会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到宇宙中去遨游和探索。地球将成为人们进行各种宇宙活动的基地。在人类的未来,人们将在宇宙空间里系统研究各星球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利用很多星球的物质资源,发明创造出许多新的宇宙飞行器。总之,在人类的未来,人们的活动范围会向越来越广阔的宇宙空间延伸。
5、人类未来的思维模式
在人类的未来,人们思维的主体模式是五维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将各种运动变化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方式。在人们的思维模式中,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变化着的系统中。也就是说,每种事物都有其特定的动态系统,要认识某种事物,就要对其特定的系统进行综合思维。这种思维,既需要分析各种相关因素,还要对这些相关因素涉及的许多因素进行分析。因此,在人类的未来,人们的思维模
式是非常复杂的,只有借助机器人的记忆、运算、分析和判断等能力,才能做到对各种事物进行系统思维。
6、人类未来的理论知识
在人类的未来,人们探索和应用的是各种事物的综合理论。因为,在宇宙中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所有事物都同其它很多事物相互关联,只有运用综合理论才能认识和掌握所处在的动态系统中的各种事物。在人类的未来,机器人将随时给人们提供各方面的综合理论,人们运用这些综合理论,将会对各种事物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7、人类未来的基本需要
在人类的未来,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和谐。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人们创造和毁灭事物的能力都会增大,这种越来越大的能力,即可以创造美好的人类未来,又可以毁灭人类自己。在人类的未来,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其原因是,有了这种和谐,人类就可能生活的越来越美好,若没有这种和谐,人类的未来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和谐是未来人类最主要和最迫切的需要,
8、人类未来的行为方式
在人类的未来,利用各种功能机器人是人们最主要的方法。因为,未来人们所需各种物质和所要各种服务主要是由机器
人提供的。在人类的未来,人们只需要给机器人发出指令,各种事情就可以由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去实施或完成。如在生活方面,未来人们将利用具有家庭服务功能的机器人从事做饭、洗衣等家务劳动。在工作方面,人们会利用办公机器人的记忆功能记录各种有用的信息,利用机器人的分析和判断等功能来处理各种程序化的工作。总之,在人类的未来,人们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都离不开使用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