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五省藏区区编版汉语第九册教案
第一课 飞机遇险的时候
一、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知道“掠、马上??”在句中的作用。
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先人后已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连词“以便”和动词“继续”的用法,能够正确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先人后已的精神。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会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
1、 训练分段。
“遇险”是什么意思,说说本课中遇到的“险”。 ——飞机遇险
这件事情中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他的什么事,——让出伞包
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如何呢,——飞机脱险
结合刚才的问题,再读分段。
2、 字词教学:
1
字音:
字形:
词义:
学习新部首:ge 鬲(融 翮。。。。。。)
3、 课堂作业 :
抄写生字、词语,p4 第三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随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先人后已的精神。 教学过程 :
1、 回顾本课各段大意。飞机遇险——让出伞包——飞机脱险
2、分段理解并随文解词。
第1段:飞机在高空中遇到什么危险,找出来读一读。哪句话最能写出当时的严重情况,
------“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 “掠”,“一座座”说明什么,
第2段:小扬眉没有伞包,**同志是怎样对待的,口头回答后,完成《课堂作业 》时填空。 “**马上解开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说“马上”在句中的作用。**又是如何对待周围的工作人员的, “用命令的口吻”说明了什么,
第3段:飞机脱险了,机舱里的人们心情怎样, 以读代讲
2
3、作业指导。
回答p4第一题;讲例句,完成p5第四题
4、 小结。
板书设计:
飞机遇险的时候
飞机遇险---十分危急
让出伞包---先人后己
飞机脱险---欢呼
教学反思:
第二课 假如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课文的5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3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
课题:马良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
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
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
《2、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课文。
3、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式读)
4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
一读。
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 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
6 、感悟句子
5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B、扩展说话:
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 B、多种形式朗读。
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板书设计:
太阳
2、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
。。。。。。
小结:
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6
”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平分生命
教学目标:
,、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9个。
,、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识生字、学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7
一、复习旧知
自读课文,谁来把课文流利、有感情地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学生独立看书,自己先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 2、指学生回答。
3、出示生字:
4、小组内谈论一下,这些生字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5、小组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6、指学生说说这几类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 7、“震”、“承”:教师范写,加以指导。 8、学生独立观察其他的生字自学写法,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9、学生独立学习完毕后,老师根据巡视的情况,指学生上黑板范写。
(出示小黑板)
三、布置作业:
认真练写生字,进行扩词。
口头回答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8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讲解本课的生词
震惊 确认 承诺 唯一 无私 诺言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四、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男孩儿一开始有点儿犹豫,经过一番思考,他终于严肃地点了点头。
(犹豫是害怕失去生命,严肃的态度是说明他经过认真的思考愿意为救妹妹而失去生命。)
(2)抽完血后,他担心的问:“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担心”从这个词中看出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惊了:男孩儿才十岁,他以为输血会失去
9
生命,当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男孩儿已经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A、理解“震惊”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惊”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就又挽起了袖子,扬起头,沉着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人每人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沉着”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D、指名读。
E、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3、抄写词语。
10
4、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题。
板书设计:
平分生命
相依为命
抽血前 犹豫 严肃 亲情的光辉
抽血后 担心 高兴 最无私的诺言
教学反思:
11
第四课 “苦味”巧克力
教学内容:
生字、词语 ,课文对话。
教学目标、要求: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掌握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会正确使用。
2、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
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 习:
(前课内容)
导入新课:
1、 生字教学
致:形声字,左右结构。“攵”旁,可组“此致、精致”等。 托:左右结构,提手旁。可组“委托、拜托”等。注意与“扎”的区别。
12
捎:左右结构,提手旁。可组“捎信”。注意与形近字“稍、消、哨、悄”的区别。
酥:左右结构,“酉”部。可组“酥油、酥油茶”等。 尝:上下结构。注意与形近字“常”的区别。可组“尝味、尝一尝”等。
调:左右结构,言字旁。可组“调皮、调整”等。此外读第四声,如:声调、强调等。注意与形近字“周”的区别。
殊:左右结构。可组“特殊”等。注意与形近字“珠”的区别。 贺:上下结构,贝部。可组“祝贺”。等。注意与形近字“货、贷”的区别。
2、词语教学
祝贺:向别人表示良好的祝愿。
精致:精巧细致。
专门:特意地。
托:这里指委托。
捎:指顺便带来。
反正:副词,含有肯定的语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
享用:在精神或物质上得到满足,本课的意思是“吃”。 中计:使人上当。
调皮:顽皮,多用于小孩或小动物。
特殊:与同类事物或平常情况不同。
13
巩固:
(1)把本课的生字、词语抄写三遍。
(2)理解词语意思。
布置作业:
(1) 写出下面字的部首。
致( ) 托( ) 捎( ) 酥( ) 尝( ) 调( ) 特( ) 贺( )
(2) 完成课本P19第二、三大题。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讲解)
教学目标、要求:
1、分角色对话。
2、结合自家的日常生活,体会家人之间爱的温馨。
3、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动词“祝”的用法,能熟练运用,掌握“非.......不可”的句式,能够模仿说话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自己付出的爱,同时自己也应该
14
懂得关心父母,尊敬父母。
教学过程:
复习(听写本课词语、生字) 导入新课: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讲解课文。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本课内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讲解例句,学生试着造一造。
反正:副词,含有肯定的语气,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结论或结果。
巩固:
布置作业:
P20第四、五大题。
板书设计:
4 苦味巧克力
巧克力
苦味, 甜味, 祝贺生日 好温馨~
设计 上当
小结:
教学反思:
15
第五课 古诗词二首
教学内容:
生字、词语 、诗意。
教学目标、要求: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要求掌握词语会写、会用,了解他们
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了解词语的意义,并能会运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 习:
(检查预习情况)
导入新课:
1、 回想我们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古诗词,背一背,接着生字教学 。
忆:左右结构,竖心旁。可组“回忆、记忆等。
旧:左右结构,竖部。本课里面指“从前、过去”的意思。
16
谙:左右结构,言字旁。注意与形近字“暗”的区别。 翠:上下结构,羽部。可组“翠绿、青翠”等。 岭:左右结构,山部。可组“山岭”等。注意与形近字“龄、铃”的
区别。
2、 词语教学
忆:回想、怀念。
旧:这里指从前、过去。
谙:熟悉的意思。
翠柳:指初春时节刚长出嫩芽的柳枝。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船停靠在岸边。
东吴:这里泛指江南。
巩固:
比一比,组词语。
忆( )谙( )杆( )旧( )鸣( )岭( ) 亿( )暗( )杜( )但( )喝( )领( ) 布置作业:
P29页第二题,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课文(讲解)
17
教学目标、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
3、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
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正确理解诗词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
(听写本课词语、生字)
导入新课: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讲解课文。
忆江南——回忆江南。
白居易,唐朝诗人。
江南好,——江南非常美好,
风景旧曾谙。—这里的风景我以前就了解。
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升起时江边的花比火还红,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到时江水绿得像蓝草一样。
能不忆江南,——怎能不叫我回忆江南的美好呢,
18
本诗描写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好春光的无限怀念之情。
绝句—美好的诗句。
杜甫,唐朝诗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只黄鹂在绿色的柳树上鸣叫,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窗外千年积雪不化的西岭就像一幅画,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前停泊着从万里外来自东吴的船只。
本诗通过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美丽景色的喜爱之情。
巩固: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两首诗。
布置作业:
练习p29-30第三、四题。
小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 藏北草原
课前准备:
(1) 通过课前十分钟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走进
语文课堂的兴趣。
19
课时安排:
两节课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课文内容,以本文描写的美丽景色来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课文内容,以本文描写的美丽景色来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名字叫《藏北草原》,一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不难想象这是一篇描写我们家乡的课文,那么在学习之前,谁能先说说你了解的家乡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呢,
20
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3、板书词语
星星点点 帐篷 清新 酥油茶 射箭 飘散 气息 客人
蓬勃 雄鹰 善良 洁白 随着 清脆 力量 勤劳
好客
提示:好是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不读破,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
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六、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
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个别读,齐读全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必做:书写词语;P35第二题
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21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从前三段中找出三个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3、八月的丰收节人们是怎么过的,
4、藏北草原的特点是什么,这里的人又有什么特点,
5、你觉得我们的藏北草原美吗,我们应不应该把这种美传承下去呢,
三、小结
本文用优美的语句描写了藏北草原的美丽,我们作为藏北草原的儿女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把我们美丽的藏北草原永远传承下去。 四、作业:
必做:课后练习第三题、第四题,完成同步练习。 五、讲解例句
六、板书设计:
藏北草原
清新碧绿
温柔
生活气息(花 蝴蝶 小河 酥油茶 青稞酒 牛肉香味)
22
丰收节庆祝仪式(各项活动 着装 )
美丽的故乡
六、课后反思:
第七课 桂林山水 【教学要求】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同学热爱祖国
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 “形态万千”、 “连绵不断”的
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学习表示桂林山水特点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3
,、导入新课。
,、 听课文录音。
,、了解课文大意。
,、初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丽意境。
,、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正音正字并解释新词。
,、自读课文。
,、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桂林山水,课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学习第一段:齐读。“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开头引用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小结:这一段写作者一行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学习第二段:
? 指名朗读。? 概括段意。? 作者荡舟漓江,为什么不先写漓江的水,而要先写大海和西湖, ? 默读第二句,用着重号标出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指出句式上的特点。? 讨论:这一句是怎样具体形象地表示漓江水的特点的,第三句为什么要写荡舟漓江的感受, ? 齐读。
11、小结
12布置作业:抄写字词 课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24
,、指名朗读。,、默读:边读边用着重号标。,、找出概括桂林山水特点的词。,、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讨论:这一句是怎样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重点理解“拔地而起”、“形态万千”、“屏障”等词语含义。),、第二、第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课文为什么先写漓江的水再写桂林的山,8、齐读。9、小结:这一段分别从山形、山色、山势三方面来表示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
二、学习第四段
,、指名。,、朗读。,、解释“画卷”的意思。,、从桂林到阳朔水路距离之长、风景之美来理解“连绵不时的画卷”这一比喻的意思。 ,、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两句诗结尾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指名,、口头描述桂林山水这一幅“连绵不时的画卷”。(联系课文、对照图画、发挥想象、突出特点),、概括中心思想。,、了解写作特点: ? 先总提。? 再分述。? 最后综合的结构。? 抓住景物特点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四、讲解例句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课后第四题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静:感觉不到在流动
25
清: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水 绿:仿佛无瑕的翡翠 奇:拔地而起 形态万千
秀: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 桂林山 险:危峰兀突 怪石嶙峋
教学反思:
第八课 迷人的张家界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认识,“斑、驳、霄、昂”四个生子。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学生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生字 (掌握、识记) 词语(识记 理解) 三. 教学难点:
词语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
课件 有关视频
26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利用几分钟时间来复习本课所学过的重点内容。
(三)新课 板书课题
1. 生字教学
(1)先让学生自己拼读音节,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汉语拼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教字形:教师可对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结构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学知识和识记生字。
2.词语教学 要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讲解,少数词语可稍加说明。
云霄:极高的天空。
遗产: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
宝库:储藏珍贵物品的地方。
3.课文教学
本课是一片对话,在教学中教师先范读一遍,于此同时让学生给不认识的汉字注音然后领读一遍,再让学生分角色对话,最后分析文内容。分析时让学生思考(1)“神鹰护金鞭”的名字是从而得来的,(2)为什么说武陵源被称为“它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通过处理问题,学生对课文内容基本掌握。
六(小结:讲解以上生字,词语,句式以及课文内容。 七(布置作业: 生字,词语 完成课后练习及同步联系
27
八(板书设计
8 迷人的张家界
神鹰护金鞭
植物的宝库 动物的乐园
令人神往 教学反思:
第九课 失物招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用“随手、禁不住”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爱护环境,
不随手乱丢垃圾的意识。
3、能读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每节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不随手乱丢垃圾的意
识。
教学时间
2课时+1练习课
28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见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环境。本单元我们将从四篇课文中知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环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课文。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三、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四、板书词语
失物 招领 全体 植物园 园艺 认领 口袋 塑料
饮料 罐儿 香蕉 餐巾纸 花生 随手 箱子 会心
禁不住
提示:会是多音字。
五、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不读破,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
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六、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
六、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29
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个别读,齐读全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作业:
必做:书写词语;课后练习一、二、三
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写的有哪些人,
2、同学们去了哪里,要去那里干什么,
3、园艺工人张爷爷给大家介绍了什么,
4、中午大家在草地上干什么,
5、在大家快回家的时候,唐老师问大家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回
答的,
6、听了同学的回答,唐老师坚持说大家丢了东西,你们知道大
家丢的是什么东西吗,
7、同学们看到这些东西脸都怎么了,他们做了什么,
8、最后唐老师和张爷爷怎么了,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30
三、讲解例句
四、小结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五、作业:
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四 同步练习 六、板书设计
9 失物招领
参观植物园
有失物,
领回“失物”
保护环境
31
第十课 燕子专列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用“几乎”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
3、能读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每节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啊,为什么你会喜欢它呢,其实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在动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他们,你们说对吗,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中人们保护了什么动物,这些动物遇到了什么危险, 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32
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3.板书词语
提示:空、调、行、长是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
子要通顺,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
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七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
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
教时要有礼貌。
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个别读,齐读全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必做:书写字、词语,课后练习一。
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33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写的是什么动物,
2、它们在哪里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
3、那里的人们听到消息后,他们是怎么做的,
4、课文中提到了一个小姑娘,她叫什么名字,她又做了些什么事情,
5、你通过学习本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小结
本文通过燕子在瑞士遇到大雪后面临死亡的危险,当地政府在了解到情况后,发动人民寻找和帮助燕子回到温暖的地方的故事,告
诉了我们人们应该保护和帮助我们的好朋友——动物~ 四、讲解例句。
五、作业:
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0 燕子专列
燕子坐火车,
燕子的困境
人们的行动
保护动物~
教学反思:
34
第十一课 两条小溪的对话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用“不由得、顿时”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3、能读懂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每节的意思。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和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几样东西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事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离开了这些东西我们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35
3.板书词语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要通顺,不太会的同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全班进行)
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两个字没有学过,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识字)
3、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查字典和向同学、老师请教,注意请教时要有礼貌。
三、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个别读,齐读全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四、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
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是谁与谁的对话,
36
2、文中告诉我们污水是被谁污染的,
3、谁能说说污水是被怎样污染的,溪水被污染前是一种什么情形,
4、听了个别同学的说法,大家认为我们以后应不应该继续做这样的事,来污染我们的水资源吗,
三、小结
本文用污水和清水的对话给我们介绍了现在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人类造成的,我们应该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让小溪回归清澈,让我们人类回归童真。
四、讲解例句
五、作业:
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1 两条小溪的对话
保一条清溪 一条浑溪
护
谁嫌弃谁,
环
污染前后的变化 境
解决办法
教学反思:
37
第十二课 长童话森林 一( 教学要求: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 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掌握副词“大约”和“更加”的用法。 4.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生字(识记,掌握)词语(掌握,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时计划:
两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利用几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
(三)新课
1.生字教学:
(1)教字音:在教师的带领下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教字形:教师可对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间架结
38
构进行分析,以便于教学知识记生字。
2.词语教学:吧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用双语举例讲解。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 惊人:令人吃惊。
覆盖:遮盖。
光临:敬词,指宾客到来。
消耗:东西因使用或损失而渐渐减少。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A、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B、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
C、小结本课时。
4.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一、二。
选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是哪几个人的对话,
2、他们在说些什么,
39
3、卓玛为什么说我们以后只能到童话中去找森林了呢,
4、没有的森林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5、根据课文内容想想我们可以怎么保护我们的森林和大自然吗,
三、小结
本文用对话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森林正在遭受着人类的破坏,森林的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人类面临着风沙和干旱的侵扰,为了使我们生存的环境得以改变,我们应该保护和恢复森林和大自然的原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讲解例句。
五、作业:
必做: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2 长通话的森林 保
森林与通话 护
环森林现状
境
我们应该干什么,
教学反思:
40
第十三课 田忌赛马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会读、会写、理解词语意思 3、了解并掌握“各自”“便”的用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生字(识记、掌握)、 词语(掌握、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词语的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课时计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赛马比赛,我们一起来看看,
看谁能最快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约定:意思是经过商量而确定。例如:我俩的约定今年放假一起回家。
扫兴:表示兴致低落。例如:事情没办成让大家喝扫兴。 垂头丧气:形容很失望的精神,没精神。
等级: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
情形:事物呈现的样子或状况。
疑惑:迷惑,不理解。
服气:切实承认自己的缺点或弱点。
41
提示:大、将、兴是多音字。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两场比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三、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2、文中一共举行了几次比赛,
3、第一场比赛,出场马匹是怎样的,第二场,在谁的提议下又
是怎样的,它们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4、你觉得这三个人中谁才是最主要的人物,
5、你觉得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
6、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的什么,
7、讲解例句。
三、小结:
本文通过两次比赛不同的结果,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仔细观
42
察,多动脑子,这样你做出来的事情可能结果就是完全不同的。 四、作业:
必做: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选做:回家后把整个故事讲给长辈听。 板书设计:
13 田忌赛马
上等对上等 中等对中等 下等对下等---输
下等对上等 上等对中等 中等对下等---赢
关键人物:孙膑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空城计
一、 教学要求: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不得不------的用法,能够正确造出句子,掌握“所以”的
用法。
4、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生字(识记,掌握)、词语(掌握,理解) 三、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 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非常厉害,他在面对15万大军的情况下,能够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厉害的人物是谁吧~ 1.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2.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3.板书词语
空城计 率领 军队 败仗 撤退 万 大军 命令 年纪 城楼 假装
老百姓 对付 弹 亲自 谨慎 可是 哈哈大笑 怀疑 打听
提示:假、弹是多音字。
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要通顺。
2、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双方力量对比如何,诸葛亮的做法是什么。
3.小结,时间发生的背景。
三、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44
一、 复习。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回忆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找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本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3、本文写了哪两个人物,
4、在敌人追到小城后诸葛亮下了什么命令,
5、司马懿看了城上的情况后为什么不敢进城,
6、你觉得诸葛亮和司马懿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7、为什么诸葛亮说空城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什么他敢于设
下空城计,
8、你从本文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9、讲解例句。
四、小结
本文通过三国时的一个战争故事,告诉了我们只要了解了别人
的性格,你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 作业:
必做: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4 空城计
大兵压境
45
设下空城计 了解对方。。。。。
中计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孙武练兵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46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科。
同学们你们在本学期观看了9.3大阅兵,士兵们整齐的步伐是不是很好看,可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训练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接着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板书词语
练兵 宫 等候 召见 进来 拜见 用兵 打仗 士兵 服从
纪律 情愿 否则 惩罚 饶命 大吃一惊 算是 领教
斩钉截铁
2.词语解释、分析结构及偏旁部首
服从:遵照听从之意。例如,我坚决服从大家的意见。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提问:课文里提到了哪些人物,映像最深的是谁,现在你觉得一支军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3、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本课的主要内容。
47
四、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3、介绍孙武。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被称为“兵家之祖”。这篇课文讲的是他刚来吴国时的一件事。通过为吴王严格训练女兵,之间事情,取得了吴王的信任。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最主要写了谁,
2、文中提到的人物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
3、吴王为两名宫女求情了吗,两个宫女队长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4、吴王最后是怎么看待孙武的,
5、你觉得孙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三、小结
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吴王请孙兵帮他训练一队女兵。 第二段写了训练时的情况,孙武前后两次宣布纪律并发出命令,但是,宫女们却把命令当儿戏根本不予理会。 第三段写吴王为两名队长求情,但孙武孙武为了严明军纪,还是把两名队长杀了。第四段写了杀了两个
48
队长以后,其他宫女们再也不敢不听从军令,在孙武的训练下成为一
支“真正的军队”也让吴王真正信服了孙武。
文本用孙武练兵公正严明的故事,从侧面告诉了我们在军队中
纪律是非常重要的。也使我们联想到在日常的生活中作为学生我们也
应该遵守纪律。
四、讲解例句。
五、作业:
必做: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选做:回家后把整个故事讲给长辈听。 板书设计
孙武练兵
吴王请孙武练兵
宣布纪律
执行纪律 杀掉两名宫女队长
真正的军队 课后反思:
第十六课 纸上谈兵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49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到只会说,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做的危害性。
4、学习并掌握“果然”“主动”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2、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了解到只会说,却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做的危害性,不能照搬教条,要能随机应变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板书课题:纸上谈兵
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纸上谈兵》,你看到这个题目想到的
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
道理呢,
二、学习生字、词语。
板书词语
纸上谈兵 战国 兵书 才能 本事 称赞 进攻 老将 战略 坚守 主动 粮草 不足 散布 谣言 果然 前线 追赶 消灭
50
提示:“将”是多音字。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散布:分散传布。
前线:作战时由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形成的一条军事线;也指与敌方接触的战线或区域。
战略: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或策略。
不足:不充足,不够用。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课文故事梗概。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本段都提到了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人们对赵括的评价是怎样的,你的评价呢。 四、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课后练习第二题及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有几段,
51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其中主要讲的是谁,
3、先开始大家对赵括看法是什么样的,他的父亲又是怎么评价他的,
4、廉颇的计划是什么样的,他的计划会成功吗,就在他的计划快成功的时候,秦国人做了什么,
5、赵王中计了吗,他派了谁去当大将,
6、赵括到了前线都做了哪些错误的决定,
7、后来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8、给课文分段,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段意。 第一段,简单地介绍赵括,父亲对他的看法为下文埋下笔。 第二段,交待赵括当大将的过程。第三段, 写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顾实际情况,照搬兵书,结果弄得兵败身死,留下千古笑谈。
9、讲解例句。
三、总结:本文告诉了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只会说,而不结 合实际情况去做事,自以为是的人下场是可悲的。 四、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6 纸上谈兵
会说的赵括
谣言致换将
兵败身亡
52
课后反思:
第十七课 太惊险了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真正”和“连续”。
3、了解草原赛马种类及如何惊险。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简直”和“尽量”。
3、读懂骑手在马上做出各种动作的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看到这个题目“太惊险了”,都会想起是什么太惊险了,你们有没有骑过马呢,是什么感受,当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后大家一起来回答一下,然后说说你还觉得还有哪些是“太惊险了”,
53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板书词语
惊险 骑手 矫健 狂风 巨浪 行船 船夫 疾驰 表现 项
目 翻飞 花样 勇气 连续 动作 佩服 需要 压低 俯首
理解
提示:“要”是多音字。
疾驰:指车,马等奔驰。
花样:泛指一切式样或种类,这里指赛马的不同种类。 惊险:十分危险,使人惊奇紧张。
矫健:健壮有力。
项目:事物按性质分成的类。
翻飞:上下飞翔,忽上忽下来回的飘动。
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
理解:懂得,了解。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2、回答问题:本课提到了赛马有什么种类,参加赛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你最向往的是什么,你能描述一下你看到过的赛马是什么样的吗。
四、作业:
必做: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三题。
选做:试写同步练习。
54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是谁与谁的对话,
2、本文中他们的对话主要讲了什么,
3、本文中把骑手比作的什么,
4、骑手们是怎样表演花样赛马的,
5、大家最喜欢的赛马项目是什么,这个项目是怎么比赛的,
6、你觉得这些骑手勇敢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吗,学习他们
什么呢,
三、小结
本文通过赛马比赛,告诉了我们骑手们在比赛中的矫健身手,
也使我们懂得了做事一定要勇敢、努力、勇往直前才能取得胜利。
四、讲解例句。
五、作业:
必做:课后练习三、四,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17 太惊险了
长途赛 花样赛马
55
技术与勇气
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 记一次乒乓球赛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至于”和“稍微”。
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至于”和“稍微”。
3、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初步了解到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本课的课题是《记一次乒乓球赛》,让我们一起来看
56
看这场乒乓球赛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如果要你写一次比赛你会怎么样去写。
二、学习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宣布 对手 决赛 争夺 维持 秩序 紧张 发慌 至于 局 不甘示弱 比分 鼓掌 放弃 稍微 领先 出界 结束
宣布:公之于众,广为宣传。
决赛:体育运动竞赛中决定名次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轮比赛。
维持:维系;保持
秩序: 是有条理地、有组织地安排各构成部分以求达到正常的运转或良好的外观的状态。
紧张:(1) (形)基本义: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兴奋不安。 (2) (形)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紧张。发慌:心里不沉着;心神不安。
局: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
至于:?副词。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试题很简单,你不至于不及格吧??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文章写得很通畅,至于生动,是进一步的要求。?到达: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不甘示弱: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出界:超出界线。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57
2、学生用两三句话讲一讲课文内容。
四、作业:
必做:书写词语,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有几段,
2、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其中主要讲的是谁,
3、本文的第一段告诉了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谁能说说是什么。
4、比赛的经过激烈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5、比赛我们看完了,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中所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么样的,分别是课文中的那些段落,
三、讲例句。
四、总结:
本文给我们讲述了一次激烈的乒乓球比赛,第一段,介绍了乒乓赛的时间(国庆节前)地点(学校)人物(我和姐姐) 第二段,简略介绍我和姐姐进入比赛的经过。 第三段,是事件的结局,比赛以“我”取胜而结束。让我们认到了写记叙文应该掌握的六要素:时
58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也可以试着写一写一片记叙文,注意运用上所学的六要素。
作业:学例句自造新句、完成同步练习,写一篇以“课外劳动”为题的记叙文。
板书设计
18记一次乒乓球赛
起因 姐妹俩报名参赛
临决赛的情景
经过 比赛-决赛 入场 试球
精彩的决赛
结果 我赢 姐姐输
教学反思:
第十九课 快乐的球赛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如何”和“好容易”。
3、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在球赛中孩子们的快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9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如何”和“好容易”。
3、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体会在球赛中孩子们的快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记一次乒乓球赛》,让我们学会了怎样去描写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篇课文,看看它与上一课有什么不同。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1、学生字:注音、组词、结构、偏旁部首,区分形近字。 2、板书词语
球赛 海报 卖 门票 场地 人数 球门 代替 界线 球艺
拍手 暂停 捧腹大笑 如何 好容易 禁区 不见 得分 失掉 起哄
提示:数、禁、哄是多音字。
海报:张贴起来或用其它办法分发出去的广告.
门票:通常是由商业活动的主办方或者旅游景点的管理方负责发行制
60
作、销售并监管使用的一种有价票证。 球艺:球技。
好容易:很不容易。
禁区:禁止随意进入或触动的地区 起哄:许多人故意胡闹;捣乱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全班进行)
2、除了刚才学习的生字,课文中还有一些字没有学过,我们怎么来
认识它们,
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讲了什么, 四、作业:
书写生字、词语,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同步练习一、二、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有几节,
2、课文中主要写的是哪些人, 3、他们在干什么,
4、这场比赛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61
5、这场比赛的地点又是在哪里,
6、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中所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么样的, 三、讲解例句,让学生试着造一造。
四、总结:
本课是一首诗描写了孩子们在河边草地上,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赛,不卖门票。没有正规的球场,但参与其中的孩子们却享受到了无尽的乐趣。课文的学习可以使孩子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童年生活的愉快。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
19 快乐的球赛
七、教学反思:
62
20(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特写镜头的描写,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3(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课文夹叙夹议,借景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在语言描述中体会人物精神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春景导入,引发阅读
1(出示古诗《村居》,朗读。
2(春天可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时节,你喜欢放风筝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春天放风筝的快乐,唤起学生放风筝的真实体验) 3(揭示课题:是啊,放风筝能带给我们快乐,可放风筝的是一位老师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理想的风筝。(齐读课题,强调风筝中“筝”的读音,在词语中读轻声,单独时是一声,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生字,词语。(板书) 你能读准它们吗,谁想来试一试,
63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
翩翩:形容(生物)动作姿态(轻盈而优美)的连贯性,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也用于书面语中形容举止洒脱,仪态大方(多指青年男子)。
翱翔: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朗朗:形容声音响亮。
充实:内容充足不虚。
追求: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
强烈:鲜明,程度很高,是建立在自己意愿的基础上表现出很强的对比性。
纯朴:纯正朴素。
2(生字词语解决了,那通过预习,你能说一说在作者的眼里,文中的刘老师是一位怎样的人,
板书:积极向上、乐观开朗
3(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位刘老师。 三、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用词语造句,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在放风筝中感受刘老师
64
1(刘老师哪些放风筝的细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他制作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豆腐块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漂亮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体会心灵手巧)
(2)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
(自然——不便于——决不肯失去——亲手——送——快乐等词体会出身体的残疾也阻挡不了刘老师的放风筝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
(3)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轴,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出示这段文字)
师:这段话写出了刘老师在追逐风筝时一连串的——(动作),(教师重复:这是动作描写),还写出了刘老师叫喊时的——(话语)(教师重复强调:这是语言描写)从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刘老师啊,(我被刘老师的自信,顽强不屈、对生活充满了爱与追求、自强不息的品质打动了)
“我自己来~”——刘老师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困难,自信,挑战自我, 师:怎么喊,你来喊(生读)“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师:还不够,你再来(生读)
师: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情景,然而对于一位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人来说是何等的不易。咱们一起来读(齐读) (相机板书:自信) 3(总结:老师的身体是残疾的,但是刘老师却用各种各样的风筝装点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不但亲手放飞,享受劳动
65
的欢乐,而且还在不断克服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所以,作者记忆中永远留着刘老师放风筝的样子
三、作业设计:
从你们迈进小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用他们的智慧与心血陪你们走过了数个春秋。趁你们还没有淡忘,那就像苏叔阳写他的老师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方面,选取不同方面的典型事例写一写自己的老师,为自己的小学时光留下一段美丽的记忆吧~
板书设计
20(理想的风筝
心灵手巧
刘老师 放、追风筝
自信 热爱生活
我们,
教学反思:
66
21 在希望的田野上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歌曲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
3、了解歌曲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首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认读生字、词语,反复记忆。
板书词语
炊烟 住房 飘荡 高粱 世代 兴旺 农民 汗水 抽穗 笛
纺 播种 打场 梳妆 未来 变样 奋斗 增光
67
提示:兴、种是多音字。
世代:好几辈;好几代。
兴旺: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抽穗:指禾谷类作物发育完全的幼穗从剑叶鞘内伸出的时期或状态。
打场:在禾场上将收割的麦子、稻子、高粱等脱粒。 奋斗:为了达到目的,克服困难或防止邪恶而作的极度的努力或尽力。
增光:增添光彩为国增光。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要连续,句子读
通顺。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你感受到的课文内容。 四、作业:
抄生字、词语,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找出本文共有几节。
2、第一节讲了什么,
3、第二节讲了什么,
68
4、第三节讲了什么,
5、本歌曲是为了体现作者的什么感情, 三、小结
本课的歌曲用简练的语言歌颂了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
感情。
四、作业:
课后练习,同步练习。
学唱这首歌曲。
板书设计:
21 在希望的田野上
家乡美景
辛勤劳作
美好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 课后反思:
22 方便极了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
69
用,能用“刚刚”“最近”造句。
3、了解课文大意。
4、体会科学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捷。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能用“刚刚”“最近”造句。
3、了解课文大意。
4、体会科学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捷。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电器,你能说出一些吗,这些电器都是干什么用的啊,你觉得有了这些电器给你和你的家人带来了什么呢,出示课题:方便极了
二、学习生字、词语。
板书词语
刚刚 手机 智能 功能 视频 聊天儿 屏幕 对方 面对面
先进 人家 购买 洗衣机 冰箱 太阳能 轿车 四通八达
拉力赛
智能: 指智力。
70
先进:首先仕进;位于前列,可为表率。
拉力赛: 拉力是英文Rally的中文译音,又称“多日赛”,是汽车道路比赛项目之一,是参赛车辆按规定的平均速度、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分站点目标并完成车辆的检验维修的一项汽车道路比赛项目。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全班进行)
2、讲一讲家乡这几年的新变化。
四、作业:
书写字、语,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第二课时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听为主,回答问题。
1、本文是谁与谁的对话,
2、本文是以什么电器引出的话题,
3、后面还说了哪些电器,
4、你觉得这些电器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
5、讲解例句,学会用“刚刚”“最近”造句。 三、小结:
本课通过扎西和旺堆的对话,告诉了我们电器给人类带了很多的
71
方便,科学的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捷。 四、作业:
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22 方便极了
手机(视频通话 看新闻 游戏 听歌 。。。)
其他电器-冰箱 洗衣机 电视 电脑 太阳能。。。
小轿车。。。
科技真发达 生活很幸福 教学反思:
23 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
用,能用“以上”“像”造句。
3、了解课文大意,加强学生热爱科学的观念。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72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能用“以上”“像”造句。
3、了解课文大意,加强学生热爱科学的观念。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总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要使我们这么多人能够吃饱、穿暖,就要发展农业技术。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国有哪些先进的农业科技。
二、学习生字、词语。
板书词语
科学 成果 展览 贡献 培育 杂交 水稻 增加 产量 耕地 养活 人口 解决 立功 棚 模型 蔬菜 栽培 茁壮 引起
提示:量、模是多音字。
成果: 指学习、工作、劳动上的成效和成绩.
贡献: ?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为祖国,自己的一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他们为国家做出了新的,。 茁壮: 形容某人或某植物成长的很结实 (年轻人、孩子、动植物)健壮;强壮.
引起: 某种事物使另一事物出现.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73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全班进行)
2、课文里提到了那些农业新技术。
3、村里有了什么农业新技术。
四、作业:
书写字语,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选做: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找出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本文中的故事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
3、本文最主要写了哪几种农业科学技术,
4、谁能说说这些农业科学技术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好处,
5、通过本课可以看出我们新时代的农民也是很了不起的,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呢,
6、讲解例句,学会用“以上”“像”造句。 三、小结
本文为我们讲述了我国的一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使我们了解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告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离不开科学的。
74
四、作业:
必做:同步练习,课后练习三、四、五。 板书设计:
23 农业的变化真大
袁爷爷 杂交水稻立功劳
大棚
无土栽培
彩色棉花
变化真大
未来会怎样, 课后反思:
24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目标: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
用,能用“甚至”“不禁”造句。
3、了解基本的互联网知识。
4、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75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能用“甚至”“不禁”造句。
3、了解基本的互联网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1练习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网络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方便。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语。
板书词语
跨 信息 情不自禁 网络 遍布 全球 甚至 进入
联系 交流 不禁 赞叹 网站 感到 电子邮件 封 秒
依依不舍 只是
提示:禁是多音字。
信息: 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甚至: 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全班进行)
2、谈谈你理解的信息高速路是什么样的,
76
四、作业:
书写字语,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复读课文
1、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2、复习生字、词语。
二、以读为主,理解课文。
1、本文共有几段,
2、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3、他们在谈论什么,
4、你通过他们的谈话了解了电脑网络是什么吗,
5、电脑网络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方便,
6、你觉得电脑网络神奇吗,你还能说出它的其他特点吗,
7、讲解例句,能用“甚至”“不禁”造句。 三、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电脑网络的一些基本知识,也使我
们看到了电脑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
习生活中能够多了解一些电脑知识。
四、作业:
课后练习四,完后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24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77
电脑网络,
神奇的体验
探索神奇的网络 课后反思
78
范文二:人音版第九册教案
第 9册 教学 进 度 表
第一单元 朝 夕
▲教学目标:
1. 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 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 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 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 (数字谱 ) 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听《晨景》。
第二课时:唱《晚风》,听《渔舟唱晚》。
第三课时:表演《清晨》,吹奏《红蜻蜓》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 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 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 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 (连续听两遍 ) 。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 “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 欣赏全曲
5. 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 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
3. 学生自学第一乐段 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 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 fa(4)音要唱准。 5. 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下,欢 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 。
6. 歌词 4段较长,建议唱第 1、 3、 4段歌词,第 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 歌曲的完整性。 省下第 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 处理好歌曲, 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 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 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 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 歌曲 《清晨》 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 《晨景》 也是对景色的描绘。 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 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 如“早 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 二 课 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 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
3. 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 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
5.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 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 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拍还是 6/8拍
1. 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
2. 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 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 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 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 《晚风》是一首俄罗斯 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 ? ——聆听范唱。
2. 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 3/4、 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晚风》的拍号是 6/8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
3. 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 6/8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 相同的 ?
4. 全体划拍 (以八分名符为一拍 ) ,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 (4小 节 ) 。
5. 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 (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 要唱准 ) 。
6. 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 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 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 均衡。 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 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 (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 )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 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 第二单元 农家乐
▲教学目标
1. 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 让我们从音乐
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 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 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 :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 :三课时 :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第三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 初听全曲。
2. 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 (快乐 ? 雄壮 ? 悲伤 ?) 。
3. 学唱主题 4小节。
4. 为这主题 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 (教师弹主题 ) 。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 (交换一次 ) 。
5. 复听全曲。
全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大部分同学拍手 (高声部 ) 、 拍腿 (低声部 ) , 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 (皮革类——低声部, 木质类——高声部 ) 。
6. 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 (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 。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 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 2分钟 自学,然后四
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 (慢速度 ) 。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 度。同样是竞
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4.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 (乐段 ) 再学第二部分 (速度先慢逐步加 快 ) 。 4. 第二乐段
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 声部的曲调;
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 (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 5. 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 声部开始的音
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 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 配上伴奏。
8. 请几个学生伴舞 (朝鲜舞基本动作 ) 。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 乐情绪,因此,
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 能表达这种感
情。
第 二 课 时
一、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1. 解题:“赶圩”,在彝族地区就是赶集,“啊哩哩”是衬词,是当地人民常用的衬词,表 示很高兴的心
情。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赶集回来很高兴。
2. 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3. 难点练习。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 宜放慢速度,
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另外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 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 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 用 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可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与小组交替唱等 方式互补互学。要唱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4. 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 4小节女领众和, 即在“啊哩哩”处众和, 后 4小节齐唱。 还可以边 唱边跳。
5. 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难点,先排练打击乐与人声,最后再加上音高乐器。
6. 完整的表演。唱、 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 合作和谐,表演好 《赶圩归来啊哩哩》 , 表现彝族同
胞的农家乐。
二、“选择合适的音组填入空白小节”练习
1. 这一练习的目的有两个:
(1)从填空活动中, 让学生获得组成流畅曲调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自己的创作活动作铺垫。
(2)这一练习,也是音乐语言的结果,感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是识谱的训练。
2. 熟练地把谱唱好,并进行试填入。
3. 在反复地唱完整曲调中,判断组合的最佳方案。
4. 交流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评价。
5. 小结:把最佳的练习展示、试唱,并进行表扬。
第 三 课 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 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 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 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名, 非常有中 国特色。中国
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 ? 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
3. 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
4. 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 赏全曲,把学
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5. 师生交流 (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 。
6. 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主题创作活动
1. 围绕着“欢庆”的主题自由命题,创作一段音响 (音乐 ) 。
2. 课前提出创作要求,如大家自带些自制的乐器等。
3. 对有乐器演奏能力的学生, 鼓励他们把家里的乐器带来自己创作旋律, 伙伴们配上打击乐 等去表现该主
题。
4. 此项创作活动旨在学生的参与, 不求规范、 正统、 只要能反映出主题的情绪就应给予鼓励。 因此创作的
过程是重要的,而创作的作品水平不是主要的评价对象,当然有好的作品更好。
第三单元 足迹
▲教学目标
1. 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 使我们不忘过去, 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 歌曲的音乐中, 牢记革命传统,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 心的好教材。
2. 到图书馆寻找资料, 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 加深对革命“足迹”的 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 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红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课时:听《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三课时:唱《我怎样长大》,交流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 聆听《红星歌》
1.课前先请个别学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 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 ? 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 ? 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 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 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 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 主要通过聆听范唱, 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 有了 基本旋律的轮廓后, 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忆, 可分为二部学习。 第一部分为前四 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
3. 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 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 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 与作用 (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 。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 用中速, 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 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 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 二 课 时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 我们都请同学讲, 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 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 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 ? 能复述一遍吗 ?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 ? 配角是谁 ? 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 分配角色。 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 (王二小、 鬼子 ) ,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聆听《红梅赞》 教学基本要求
1.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 《江姐》 的剧情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
3.再听歌曲: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第三 课 时
一、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 但却非常富有哲理, 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 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 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行。 放慢 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 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 如每句的 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 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 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 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二、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 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 CD 、 VCD 、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四单元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 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 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2. 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 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听《天黑黑》。
第二课时:听《可爱的家》、《回家》,竖笛吹奏。
第三课时:唱《牧场上的家》;复习本单元内容。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聆听《天黑黑》
1. 这是一首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家庭里所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欣赏《天黑黑》。
2. 你听懂了吗 ? 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 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
4. 师生探讨——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
5. 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答案:诙谐 )
6. 小结: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 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 在曲调的学唱中, 有些节奏通过听唱, 指导学生学唱, 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如等,能合 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 所以在演唱时, 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 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 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4. 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 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 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间的温馨之情。
第 二 课 时
一、《可爱的家》
1. 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范唱《可爱的家》,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 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
4. 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 ? 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5. 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回家》
1. 初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
在西洋乐器的分类中属哪一类 ?
2. 复听乐曲。
设问:这首乐曲与上一首《可爱的家》在内容与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 3. 请你为这首曲调配上歌词,歌词的内容与“回家”的标题是一致的,试一试,唱一唱, 奏一奏。
4. 在乐曲的伴奏中,唱自己编的词。
5. 小结:家是可爱的。
第 三 课 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 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 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 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 ) 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 8小节, 及第三乐句的 8小节, 要求学生划 3/4拍指挥图 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 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 准确地唱好全曲。 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 并随着曲调 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 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强。 二、改编练习
1. 非常熟练唱好前 8小节曲调。
2. 掌握 4/4拍或 6/8拍的特征。
3. 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 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 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单元 故 乡
▲教学目标
1. 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 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 是大的家。 让我们从 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 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 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 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 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听《谁不说俺家乡好》、《乡间的小路》、《思乡曲》,做变奏创作练习。
第二课时:唱《如今家乡山连山》;画、写故乡等综合表演。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听《乡间的小路》,“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 一 课 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 《红日》 剧情的资料, 在课上简单向大家 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 放音乐伴奏声道, 由教师或学生 (鼓励学生唱 ) 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乡间的小路》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的歌曲 ?(台湾校园歌曲 )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 ?(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
2.把歌曲 (至少是歌词 ) 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 (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 。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 (怀 ) 念;《乡间小路》——欢乐、 乐观。 )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 (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 。
第 二 课 时
一、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1.歌曲以天真而富有想像力的描述, 表达少儿对家乡的赞美。 所以演唱时要把这种欢乐的 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歌曲的学习可以用多种形式。
(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通过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2)二声部合唱 4小节,可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 绪。
(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可用衬字“啦”唱 (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 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 熟练的基础上, 分组自编表演唱 (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 指导 ) 。
(6)各组展示。
(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二、创作活动
1.拓展艺术的领域,以画、诗歌、短文等综合艺术的手段表现对故乡的眷恋。
2.“画”主要是写意,所以要求简洁,不必太复杂精细,意到即可。
3.短文有条件的可以进行采访, 一段情况下以收集为主, 到图书馆、 或家里有电脑的上网 者,可将网上资料下载即可。
4.以上两项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教师要鼓励、表扬积极参与者
第 三 课 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
(2)有几个声部组成 ?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 (详见右边 ) 。
6.学唱前 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腿 )
7.在前 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 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 分声部各学唱自己的声部曲 调。 (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 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 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 分。 )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 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 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 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 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 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 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 4/4与 3/4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 3. 完善书本上的“例”,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 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 ? 除第 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 几种类型 ?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唱准 “3、 4、 5、 #4、 6、 5、3”。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第六单元 欢乐的少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 背景, 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 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 泼欢乐的情绪。
2. 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 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 进行曲调最后 2小节的创作, 感受曲调的 结束感。
3. 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听《罗马的松树》;《雏鹰之歌》。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听《可喜的一天》。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1.教师谈话导入:20世纪 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 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江**提出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本歌就是在这样背景下而创作的歌曲。
2.教师范唱、录音范唱歌曲,多听几遍范唱,加深印象。
3.学唱这首歌曲。 分为二部分学习。
4.学唱曲调,暂不唱滑音记号,当曲调基本学会,并能流畅地按规定速度唱谱时,才把 歌词配上。
5.在唱歌词时,适时按要求加上滑音记号,歌曲的风格更浓郁,顺带讲下滑音记号、唱 法。
6.该歌曲带有新疆地区的特征, 所以打击乐器按“ ”节奏为歌曲伴奏, 使歌曲的风格性 更强烈。
二、聆听《罗马的松树》
1.设问导入:你们是否想了解欧洲南部的少年儿童们是怎样玩耍的 ?
2.视听《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树》 (不告诉曲名 )
设问:你们能从音乐声中想像这一群少年儿童在干什么 ?(学生们议论 )
3.介绍作品名称、创作背景。
这是作曲家创作的一套描绘罗马风景人物的音乐组画—— 《罗马的松树》 第一段“博尔 盖塞别野的松树”, 描写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在罗马的游览胜地博尔盖塞别墅的松林里跳舞 “打仗”、玩耍的情景。
4.聆听舞蹈的场面音乐——第一主题。
5.聆听第二主题旋律。 设问:这是描写什么?(“打仗”)
6.复听全曲:完成听音乐排序等要求。
7.小结:欧洲意大利少年儿童们欢乐的活动。
第 二 课 时
一、聆听《可喜的一天》
1.以史地知识导入:
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 在 20世纪初,著名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什么国家 ?(苏 联 )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 胜利。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2.聆听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3.朗读一遍歌词,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 ?(两部分 ) 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二、表演《叮铃铃》
1.以聆听前奏导入:
设问: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 ? ——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 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 二段歌词,两种铃声,你能说一说吗 ? 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 心情与情景 ?
3.学习歌曲曲调。
(1)歌曲的前 4小节是全曲的主题音调,学好这 4小节至关重要。可跟琴模唱加视唱, 唱好这开始 4小节。
(2)从第 5小节到第 12小节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 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3)二声部 10个小节, 可分声部让学生自学。 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 学生基本能视谱 唱出。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 技术上的处理。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 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 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 为歌曲伴奏。 里拉琴这一记号 所对应的乐曲,可以用口风琴、口琴,也可用竖笛等旋律乐器来演奏。
三。创作活动:完成曲调最后 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1.该创作活动旨在让学生创作的最后 2小节要有结束感。 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 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可。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 1应该是“do”结尾, 谱例 2应该是“la”结束。 但必需让学 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四。听辨练习
1.先用钢琴 (或其他键盘乐器 ) 分别弹奏这两段曲调。 要求听辨这两段曲调的相同与不同 之处。
2.跟着钢琴模唱一遍, 说出这两段曲调相同与不同之处。 (节奏相同, 曲调也基本相似。 不同之处是第二小节的“4”升高半音为“#4”)
3.用竖笛吹一吹,进一步巩固“#4”与“4”的音高关系。
第七单元 雨 花
▲教 学 目 标
1.“雨”是大自然中的一景。音乐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各种各样的雨景:沙沙的小雨, 哗哗的大雨, 乃至狂风暴雨??它带给人们无限遐想, 我们则从音乐中感受到各种各样的联 想与想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2.用自制乐器等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主题为“雨”。
3.进一步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踩雨》;听《踩雨》。
第二课时:听《雨滴》;唱《雨中》。
第三课时:听《暴风雨》;创作“雨”的命题音乐。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表演《踩雨》
1.夏日的雨声——沙沙沙;赤着脚丫踩在雨中——叭叭叭。这声音能构成美妙的音乐 吗?请听歌曲《踩雨》。
2.聆听范唱。
谁能模唱开始的两小节“沙里格沙”?说明他既非常认真地听,又代表他的记忆力非 常强 !
3.我相信全体同学能自学唱出前面 12小节曲调,注意轻声唱,不要影响周围同
学。
4.听钢琴弹接下去的 8小节。 尤其是这 8小节中的最后两小节曲调, 有些难度, 有一个 什么节奏 ?
5.把歌曲的 20小节曲调连起来唱一唱。
6.最后 8小节曲调很容易,但注意有两小节稍有变化,要看仔细,唱准确。
7.要带着欢乐、 活泼的心情,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 唱好这首歌。并用自制的 下雨音响为歌曲伴奏。
8.谁在夏天的雨中踩过雨 ? 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
9.我们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作为一次艺术实践活动,轻松地、甜美地唱一唱。 10.小结:“沙沙沙、叭叭叭”这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呵 !
一、听《踩雨》
1.这首歌曲与本课表演的《踩雨》是同一内容, (同一词作者 ) 但由于作曲者不一,所以
歌曲的构思、 风格也不一。 如果说前者是几个人在玩踩雨的话, 那么这首歌则是一群人在踩 雨。
2.欣赏《踩雨》。
设问:歌曲表现出怎样的情景 ? 什么地方能产生回声 ?
3.再次欣赏《踩雨》。
谈话:听了两遍 《踩雨》 , 也唱过了另一首 《踩雨》 , 能说出他们的同工异曲之奥妙吗 ?
4.选择打击乐器及自制乐器,边欣赏歌曲边轻轻为歌曲伴奏。
5.小结:不同人群的“踩雨”,不同的乐趣所在。
第 二 课 时
一、聆听《雨滴》
1.主题名称导入:我们用欢快的歌声,表现了雨花,钢琴是怎样描绘雨滴声 ?
2.初听乐曲的第一主题片断。
你能听出钢琴弹奏的雨滴声吗?
3.谁愿意到钢琴上来试试弹奏这雨滴声 !
4.欣赏乐曲第一乐段。设问:这一乐段给你什么感受 ?
5.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设问:这中间乐段在情绪上与第一乐段对比起什么变化 ?
6.介绍肖邦创作背景及生平。 (见乐曲分析 )
7.聆听全曲。如果班级中有学生能演奏此曲,请她 (他 ) 来演奏,效果更佳。
8.小结:雨滴带给人们遐想??。
二、表演《雨中》
1.这是一首带有通俗音乐风格的校园歌曲。
2.看着歌谱听一遍范唱。
3.用不同的颜色把相同的节奏与相同的曲调涂上,这样便于学唱。
4.再听一遍范唱。要求各声部的同学跟录音的范唱哼唱自己声部的曲调。
5.分声部自学曲调。
(1)把全歌分为两个部分:前 16小节为第一乐段,其余是第二乐段,分乐段自学。学 好第一乐段,巩固第一乐段。再学第二乐段。
(2)跟伴奏音带唱二声部曲调。教师可参与第二声部给予支撑。
6.因为歌曲是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 学生很容易投入。 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轻 松活泼、风趣地表现歌曲,
第 三 课 时
一、聆听《暴风雨》
1.复习四年级 (上 ) 《羊肠小道》的第一部分。
设问:这段音乐你们听到过吗 ? 它的名称是—— ? 内容是—— ?
师生回忆四年级 (上 ) 《回声》中及聆听过的《羊肠小道》。
2.出示教学标题——暴风雨。
这段欣赏曲是继四年级聆听的《大峡谷组曲》的第五乐章。
3.初听第一部分。
从乐曲的旋律中听到了你熟悉的主题吗 ?
从本乐曲的标题名称中,你认为这段音乐是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暴风雨前的宁静 )
4.初听第二部分。
从这段音乐的音响中,你想像是怎样的场景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 )
5.聆听全曲 (第五乐章 ) 。
要求:边听边用神态动作??表现你对音乐发展过程的感受。
6.小结:这与《踩雨》、《雨中》就不一样了,是暴雨了,但还是表现了雨的主题。音乐 的表现变化无穷。
二、创作活动
1.根据本课内容学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单独发挥 自己的想像,创作音乐——命题创作。
2.构思:从命题出发构思内容框架。根据框架选用素材进行创作。
3.因为是命题的自由创作,所以各种形式不限。
如:用各种音响的先后交织出现,组成一幅《狂风暴雨》;再如:用数首表现“雨”的 歌曲串联起来,加上打击乐器、串联词等。还可以小品形式、艺术造型、舞蹈等等各种艺术 形式进行创作。
第八单元 冬 雪
▲教学目标
1. 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 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 这一自然现象给音乐文化提 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曲、乐曲、 京剧的音乐声中 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 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第二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听《踏雪寻梅》、《打虎上山》。
▲教学过程 ;
第一 课 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1.解题导入:“雪花”、“梦”有关系吗 ?
这里的“梦”由谁在做 ? 是小朋友 ? 还是小动物 ? 做什么“梦”?这就是本歌要告诉你的 内容。
2.聆听范唱。 听完范唱,对歌名能理解了吗 ?
雪花 -梦 -小动物 -春风 -梦醒。
3.再听一遍范唱,在“告诉小××”的间奏处,请大家轻轻随音乐拍手 (XX)。
4.解决两处难点:“#2”的音高要 *近“3”,这样“#2”就能唱准。
注意弱起的节奏,用划拍法唱准。
5.自学歌曲的曲调。
6.歌曲表演时, 注意两个乐段的对比,第一乐段注重叙述性, 平稳而口语化, 尤其是四 个“告诉”,要体现对小动物的保护的环保意识。
第二乐段是全曲的高潮,注重抒情性,表现对小动物的亲切和热情。
7.讨论: 设问:
(1)歌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 ? (生物科普知识——冬眠 )
(2)还有哪些动物也冬眠 ? (知识的拓宽与延伸 )
8.带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意识,有感情地唱好本歌。
9.小结:冬雪带给我们的益处——生态平衡。
二、聆听《踏雪寻梅》
1.这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黄自创作于 20世纪 30年代的一首歌曲。 简介黄自的生平。
2.欣赏《踏雪寻梅》。
边听边看书上的歌词,如能将歌谱也同时展示,效果会更好。
3.讨论歌曲表现的内容。 (歌曲抒发了主人翁在冬天,踏雪寻梅、勤奋读书、追求好时 光的心情。 )
4.再次聆听。鼓励学生看着歌谱,轻轻哼唱。
5.小结:这是 20世纪 30年代以描绘雪景为题材的歌曲。
三、聆听《打虎上山》
1.初听《打虎上山》。
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剧情中的《打虎上山》唱段的背景。
2.聆听引子音乐,体验“莽莽林海、广阔雪原”的壮丽景色。
3.复听全唱段。学习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4.小结:这是京剧描绘的雪景及英雄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匪巢消灭匪徒的豪情壮志。
第 二 课 时
一.表演《堆雪人》
1. 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想像,但 歌曲《堆雪人》
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 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 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 (3小节 ) 。
4. 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 (每句 3小节 ) ,并找 出其中的规律。
(每一句的第 1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相同;每句的第 2小节的第一拍 都是弱起“ ”,
每句的 3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 )
5. 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 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迎刃而解 了。
7. 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其次是伴 奏,要吹奏好
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容易能唱好的。
8. 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可以更好 地表演歌曲的
情景。
二、创作活动
1. 在找到歌曲第一乐段的四句曲调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这就是曲调创作上的一 种模仿进行的
发展手法。
2. 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创作练习;素材是:
模仿创作的第一个音是规定的,这样很显然其创作的曲调应该是:
三、聆听《乘雪橇》
1. 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
2. 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想像其 中的情景与乐
趣。
3. 初听全曲。设问:这是什么地区 (国家 ) 的音乐风格 ? 为什么 ?
(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 )
4. 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 (或唱或奏或哼 ) 。
5. 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 ? 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 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 景 ?
6. 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三、拓展——祖国各地的冬季
1. 展开中国地图的挂图。
2. 找出课本中的“黑龙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 同样是冬季,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冬景不一样 ?
4. 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上获得的 各地冬季的风
景。
5. 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范文三:第九册思品教案
第九册思品教案
第一课 : 要团结合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团结合作就是在大家合干一件事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信任,互 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2.懂得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需要团结合作,尤其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
愿意与人团结合作。
行为:
1. 与人合作时,能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己见。
2. 与别人合作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 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教学重点:
懂得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需要团结合作,尤其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育过程 :
一、进行想想说说:
1. 说说排练节目时,同学之间是怎样全事的?
2. 思考:什么是团结合作?
(与别人合作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在 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
二、读课文,并思考:
1、在比赛场上,东风小学同学的表现和中国女排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2、第一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第二场比赛为什么会取胜?
三、组织讨论:
1、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如何才能做到团结合作的要求?
指导明白:与别人合作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 话,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
四、指导完成查查评评。
五、总结引导行为。 (略)
第二课 : 为别人的进步高兴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为别人的进步高兴,不忌妒别人。
行为
真诚赞扬同学的进步,优点,祝贺同学进步。
教学要点:
1、忌妒是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是不良的品质。
2、庞涓忌妒孙膑,最后身败名裂。
3、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虚心向别人学习,为别人的进步高兴,不忌妒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当同学有进步时,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阅读思考:
1、学习第一部分:
(1)为什么曾静突然一不理王芳了?引导总结是由于忌妒心理。
(2)议一议:什么是忌妒心理?有什么危害?
2、学习第二部分,展开讨论:
(1)庞涓是怎样陷害孙膑的?
(2)庞涓为什么要陷害孙膑的?
(3)庞涓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3、学习第三部分
(1)为什么我们要做到不忌妒别人?
(2)应当怎样去克服忌妒心理?
三、情感交流;
说说自己的收获。
第三课 : 待人诚恳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应当待人诚恳。
行为
不在别人背后说坏话。
教学要点:
1、人与人应当诚恳相待,建立真诚的友谊。
2、待人诚恳是团结的基础,它能给人温暖、鼓舞和力量。
3、同学之间要以诚相待,不传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在别人背后说坏话。
教学过程:
一、想想说说:
1、当同学有进步时,你是怎样对待的?
2、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事迹。
二、阅读思考:
1、学习第一部分:
(1)在马克思非常贫困的时候,恩格斯是怎样帮助马克思的?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业上又是怎样全作的?(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以诚相待,亲密 合作)
(3)细读分开后的又是怎样合作的,认识恩格斯的无私关怀。
2、学习第二部分,展开讨论: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2)为什么人和人之间要以诚相待?(待人诚恳是团结的基础,它能给人温暖、鼓舞和力
量。也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表现)
(3)怎样做到以诚相待?由学生结合实际交流。
三、深化交流
1、完成议议做做。
2、完成查查评评。
第四课 有事大家商量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集体的事应当大家商量,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才可能把 集体的事情办好。
2.知道商量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还要耐心听取别人 的意见。
情感:
愿意与大家一起商量事情。
行为:
1.能做到有事大家商量。
2.在商量事情的时候能充分发表意见,并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3.以多数人意见作出的决定,大家都要服从。
教学准备 国旗图案和课文故事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谚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说有关“集体的力量大”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问:你知道这句谚语的意思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2.为什么有事要大家商量,大家该怎样商量事情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
的问题。
二、学习课文,启发明理
过渡:(出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和象征,你知道五星红旗诞生 的过程吗?
1.播放课文录音。
2.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你能用几个数字表示出国旗诞生的过程吗?(2992— 38— 1)
(2) 2992、 38、 1这三个数字分别是怎样产生的?各代表什么?
(3)小结:制定国旗是一件国家大事,中央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让人民 充分作主,充分发表意见,而人民群众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心国家大事。
3. (出示课文插图) 在会上**是怎样和各方人士商量国旗图案的?大家又是怎样做 的? (当**翻到五星红旗图案时, 很多人都赞成, 但有三个同志对图案说明中关于四颗 小星的含义有些不同意见。**又耐心听取了这些意见,并当即进行了修改。 )
4. 2992-38-1这一组数字说明了什么?(国旗的确定是大家商量的过程,是体现集 中智慧的过程。 )
5.为什么确定五星红旗图案的决议宣布后,出现了“掌声雷动”的场面?(因为在确 定国旗图案的过程中, 大家充分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 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 五星红旗代表 了大家的共同意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 )
6.小结:五星红旗是在民主气氛中诞生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确定国旗图案的过 程中,**、**坚持和大家商量,充分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这种民主作风,一直被人 民称颂。
三、辨析导行,深化认识
过渡:国家大事要发扬民主,由大家商量决定。那么,集体生活中的重要事情该怎么决 定呢?以班委改选为例。
1.完成练习“议一议” 。
(1)读题后,大家评议:哪种做法好?
(2)小结:集体的大事我们也要做到“有事大家商量”决定。那么,在商量集体的事 情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完成练习“帮一帮” 。
(1)看练习“帮一帮”的录像。
(2)提问:中队长王欣在每次活动后,都有不少队员提意见,这让王欣感到吃力不讨 好。如果你是王欣的同学,打算跟王欣说些什么?
(3)小结:王欣同学的事例告诉我们,集体的事,如果一个人说了算,不和大家商量, 是得不到大家的同意和拥护的。
3.完成练习“辨一辨” 。
(1)看练习“辨一辨”的录像。 (王欣同学在与大家商量制定“与好书交朋友”活动计 划时,几位同学的不同说法。 )
(2)提问;如果你是王欣同学,作为中队长,你想对这几位同学说些什么?
(3)小结:集体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是个别班干部的事情,应该由大家来共同出 主意,想办法,依靠集体的智慧,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
4.明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看录像“李伟同学在开展‘和好书交朋友’活动时,意见与大家的决议不一致。 ”
(2)问:如果你是李伟同学,你该怎样做?
(3)小结:以多数人意见作出的决定,大家都要服从,不能固执己见,少数要服从多 数。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1.同学们谈学了这一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
第五课:个人服从集体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个人服从集体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情感:
1.敬佩那些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人。
2.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行为: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能服从集体利益。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在中华大地上曾出现了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物, 他 把温暖洒向千家万户,他就是雷锋(出示雷锋画像) 。
1.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事迹?
2.小结:雷锋叔叔热爱党,热爱人民,刻苦学习,积极工作,乐于助人。他还有一个 突出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指板书课题)个人服从集体。
二、学习课文,明理激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指板书课题) 。
1.集体是什么意思?服从又是什么意思?
2.师小结: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有组织、有纪律、有共同目标的团体。例如:一 个小组、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等都是一个集体,服从是指遵照、听从。
3.过渡:雷锋叔叔是怎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的?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4.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体现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指名 答。 )
5. “二话没说”是什么意思?
6.雷锋从汽车连调到业余演出队,他没说一个“不”字,高高兴兴地去了,这说明雷 锋服从谁的安排?
板书:服从集体安排
7.雷锋到了业余演出队又是怎样做的?
8.师小结:雷锋为集体争光,起早贪黑背台词,学动作,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这说 明他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板书:集体利益第一位
9.不仅如此,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指名答。 )
10. 师:雷锋普通话说得不好, 尽管很努力地练习, 但还不令人满意。 根据大家的意见, 领导打算把他换下来,雷锋知道以后,他很难过吗?(按多媒体出示:没想到雷锋知道后, 主动对领导说:“把我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连队的演出任务,我没有任何意见。 ” ) 11.雷锋为什么主动要求领导把他换下来?
12.师小结:雷锋担心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影响演出队的演出效果。一事当前,雷锋 想的不是个人名利得失, 而是以集体利益为重, 所以他主动要求领导把他换下来, 这说明他 遇事为集体着想。
板书:遇事为集体着想
13.雷锋没有参加演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
14.雷锋为什么这样做?
15.过渡:雷锋虽然没有在台上表演,但他在台下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不仅主动包下 全部的后勤工作,而且干得非常细致。演出结果怎么样?
16.师小结:演出队顺利完成任务, 这跟雷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就像中国乒乓球队曾 在世界乒坛上创造过许许多多辉煌的业绩一样,我们熟悉的邓亚萍、王楠、 孔令辉、刘国梁 等世界冠军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他们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 才使他们走上冠军之路。 像阅读材 料中的小余叔叔就是为冠军搭桥铺路的人。冠军来之不易,但无名英雄更难能可贵。
17.过渡:为什么要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多媒体显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指名读) , 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 以集体利益为重, 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并尽自己的力量,为集体服务。 因为集体 是一个整体, 它有统一的要求和行动, 如果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不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集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个人服从集体,才能把集体的事情办得更好。
18.为什么要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指名答)
19.师小结:就像一个足球队,有人跟前锋,有人当后卫,也有人做守门员,如果都去 跟前锋,这个足球队必定会失败。所以,个人服从集体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板书: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0.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服从集体,必须做到服从集体安排,集体 利益第一位,主动为集体着想,这样才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加大括号)
21.我们一起读读雷锋叔叔的一句名言:(多媒体显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 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雷锋
三、课外延伸,强化观点
1.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看英雄**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
2.师小结:你们看得非常认真。整个潜伏部队是一个集体,**是集体中的一员。 他想到如果自己动一下, 整个班、整个部队就会暴露目标,战斗就会失败。 他想着集体的利 益,用宝贵的生命换取整个战斗的胜利。
3.过渡:我们知道了雷锋、**是怎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的。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五 (3)班看看,看看五(3)班同学是怎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的。
4.师小结:看了五(3)班同学的表现,我们知道集体利益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 少数服从多数也是个人服从集体的表现。
四、辨析练习,巩固提高
1.请同学们看看张平应该怎么做?(多媒体显示:班上进行拔河比赛,张平一心想当 指挥,他认为指挥挥着旗,吹着哨子,特别神气,可班委会认为他劲儿大,叫他当队员。张 平怎么办呢?)
(1)我服从班委会决定。
(2)不,我一定要当指挥。
2.张平不肯当队员,而你又是张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3.过渡:你们说得真好。有个叫小立的同学,他遇到了麻烦。我们看看他遇到了什么 麻烦,帮他想想办法。 (多媒体显示课后“议一议” 。 )
4.小结:你们真聪明,为小立想出那么多好办法。
5.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呢?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明白了个人服从集体的道理,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 时,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做一个高尚的人。
六、读儿歌
雷锋是位好叔叔, 学习雷锋好榜样,
不顾个人名和利, 集体利益摆第一,
一心一意为集体, 个人服从大集体,
短暂人生多亮丽, 美好人生有意义。
第六课: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科学技术跟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 知道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情感:
体会科学进步对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便利。 从而产生热爱科学, 学习、 掌握科学的情感。 行为:
多读科技书刊,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教学要点 :
1、科学技术能为人类造福。
2、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3、为了祖国的四化建设,要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科技发民的图片、文字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磁悬浮列车(揭示课题)
问: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怎样发明的呢?
二、分组学习,讨论:
1、学习课文 1到 3节(指名读)
人们为什么对一个放牛娃鸣放礼炮呢?
表格比较体会:
马车 火车
人数(个) 10 450
货物(吨) 1 290
速度(km/h) 10 26
2、在世界领域,科学技术有什么重大发明?
默读第四节。
出示幻 2
电灯、电话、飞机、计算机
3、中国科技发展又如何?
播放 VCD 《火箭发明原理》
《火箭在中国的发展》
4、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造福了人类,人类应如何对待科学呢?
引伸
江五 ------小小发明家
班级事例 ----高腾的太空站模型。
斯迪芬逊 ----发明第一列火车的原因。
书上划 小组讨论
5、 总结
科学造福人类,我们少年儿童要热爱、学习、掌握科学。
第七课 从小爱科学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创新发明、搞科技小制作的事例。
2、知道科学创造发明能为人民造福。
情感:
1、激发学生向小发明家们学习的愿望。
2、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行为:
1、多读科技书刊,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2、能自己动手进行一次科技小制作。
二、教学过程:
[一 ]交流启发:
看师手中的剥橙器, (师演示用法)看来这个小小剥橙子器真方便。是不是?
师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不少日用品都存在着缺陷。如果我们积极动脑筋想一想, 自己动手添一添,改一改,就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二 ]感悟主教材:
1、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爱动脑筋,勤动手的小发明家,他叫陈中伟,你们看课文关于他 的故事 . 请大家思考这样三个问题:
A 他是怎么获得许多科学知道的?
B 他是怎么参加学校科技活动的?
C 后来陈中伟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听了陈中伟的故事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羡慕、敬佩、想像他一样也做出点东西来厖〉 那么我们要向她学习什么呢?小组讨论, 集思广益, 把你们小组想到的写在卡片上, 一会儿 各组派个代表说说。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小小年纪爱动脑,运用科学来创造;
留心观察勤动手,勇于实践想高招;
不怕失败搞发明,人人夸咱有一套。
3、总结:只要我们像陈中伟那样从小爱观察,爱动手,爱做小实验,做生活的有心人,科 学的种子就一定会在我们身边发芽。
[三 ]走进生活,深化感悟:
1、我们学校为了鼓励同学们从小爱科学,开展了各种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的活动,学科学, 搞小发明并不神秘,科学发明是为人们创造幸福,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 人人都要爱科学,学科学,就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参加科技活动还能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能力,不会影响学习。
[五 ]总结全课:
你们发现了生活中的不便, 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金点子, 这就是从小爱科学的表现。 老 师相信只要大家爱动脑,勤动手,就会有所创新,有所收获。 实际上我们有许多同学平时 就很爱动脑,勇于实践,他们有不少好的创意,下面请大家说一说,谈谈自己的小发明。 [六 ]课外搜集:
搜集有关从小爱科学的人物及故事。
思品课活动(一)
热爱科学 从小事做起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爱科学 , 学科学 , 创新发明和科技小制作的事例 , 了解 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并积极参加科技活动。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应从小事做起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准备课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一课中学习的故事,明确活动要求:
1、搜集从小爱科学的人物及其故事。
2、熟悉自己搜集到的人物特点,故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3、用写新闻的形式写成一个报道,准备进行新新闻发布。
二、指导学生做一个喜欢的科技小作品。
第二课时:新闻发布
教学过程:
一、展示自己的小制作,并向同学介绍。
1、叫什么名,作用是什么。
2、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件科技小作品。
3、介绍便用方法。
二、全班交流评议,选出最佳作品,对发明者进行表扬。
三、新闻发布:
1、分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撊劝蒲 В有∽銎鸬臄人和事。
2、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别人学习。
四、深化总结:
1、学科学,搞小发明并不神秘,科学发明是为人们创造幸福,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 离不开科学,人人都要爱科学,学科学,就要从小做起。
2、从现在做起,参加科技活动,积极探究身边的科学之事,大胆实践。
第八课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
2、懂得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值得尊重。 情感 1、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怀有崇敬、热爱之情。
2、对从事又脏又累的劳动的人从内心产生敬意。
行为: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他们有礼貌。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各行各业的劳动、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不轻视重体力劳动 者。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明理。
1、同学们,有人说世上有三百六十行,你知道社会上都有哪些行业吗?
2、在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哪些行业?请你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让学生感受,我们的生 活与各行各业的关系。
板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3、 试想,如果社会上缺了哪一行会怎样? (分组讨论,巩固深化社会是由各个行业组成 的,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认识。 )
小结: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工人、农民的劳动;我们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帮 助, 我们的健康离不开医生的呵护; 我们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安全离不开军人无私的奉献厖 我们的一切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4、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呢?指名提问。然后争得大家的同意。 板书:尊重
二、探究学习,提高认识。
1、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服务社会, 造福人民, 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 可社会上总是有一些人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特别是从事哪些又脏又累工作的人们。 这是为什么 呢?带着问题我们来看一看环卫工人时传祥的经历, 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同学自学教材。 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旧社会,时传祥是怎样工作的?富人是怎样对待他的?你怎么看?试想这些富 人如果离开了这些掏粪工人生活会怎样?使学生体会时传祥工作的辛苦, 与富人给与时传祥 不公平的待遇形成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
小结:旧社会富人不劳而获, 他们把劳动看成是低贱的看不起体力劳动者。 他们外表干 净,其实内心肮脏。看来把劳动分成高低贵贱的是一种剥削阶级的思想。
(2)新社会,同样劳动的时传祥受到什么样的待遇?谈谈你的感受。
读一读,谈一谈,你怎样理解**主席的话?
小结:当今社会,无论你从是哪个行业,只要为社会做出贡献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3、请同学们说一说, 当今,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受到人们尊重的事例。 (优秀 售票员李素丽 、 ***员徐虎、售货员张秉贵)
三、联系实际,落实教育。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的厕所是由一个农民叔叔负责的,请看一段录像
1:农民掏粪并清扫厕所的情景。 2:农民略显痴呆的外表,和蓬乱的头发,及不干净的 穿着。清扫完毕, 3:他默默地拉着粪车走远了。
老师:对这位叔叔,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你们了解他吗?同学们原来是怎样对 待他的呢?你怎么看?现在我们应怎样对待他?
小结:同学们, 这位叔叔用他一人赃换来了我们学校的清洁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 我相 信大家一定知道今后怎么做了老师就看你们的行动了。
2、有这样一件事:小红和小兰在路过菜市场时,小红看到妈妈在卖菜拉起小兰就从妈 妈身边跑了过去。你对这件事怎么看?请跟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教师:我们要爱我们的妈妈。 她不仅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 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 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勤劳的妈妈而骄傲。
3、讲一讲你在这方面的经历好吗?
四、辨析导行。
1、对下面这些事,你怎么看?
(1)有的同学因为家长是干部、经理总愿在别人面前炫耀,有的同学家长是普通的工 人、农民不愿提起。
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黎明见到传达室的王爷爷总要主动打招呼,王凯却说:一个看大门的理他干吗? 要尊重我们身边的劳动者。
小讨论:我们对从事下列工作的人应抱什么态度?
(1)集市上卖菜的农民(2)邻居家的保姆(3)农村来的打工者(4)马路上的清洁工 (5)修自行车的人(6)报纸投递员(7)保险宣传员
小结:正确看待各种劳动, 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理应受到尊重。 从我
做起,从尊重身边的劳动者做起。
五、交流收获和体会。
请把你的收获和体会与同学交流一下,然后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第九课: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教学目标
认知:
1. 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诚实劳动去创造。
2. 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情感:
1. 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2. 钦佩靠劳动致富的人,鄙视不劳而获的行为。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好生活与辛勤劳动的关系, 懂得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才 是光荣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育过程:
一、导入
1.师:每个人都希望过上美好的生活,你们想象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怎 样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此问题为栏目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2.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3.演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美丽的城市
师:在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有繁华清洁的都市街道,有发达 便利的交通,有设备先进的医院、学校和物品齐全的商场。
图片二:美丽的乡村
师:在乡村有一片片的农田,蔬菜大棚、 养鱼池等等,这些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 变化,很多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小楼。
图片三:美好的家庭
师:我们有可爱的家园,家中窗明几净,家具舒适美观,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生活的富 裕和美满。
4.师:这美好的生活从哪里来呢? 板书:哪里来
5.学生发言。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 教师不要强求一致, 此环节的目的是了解 学生的原认知)
6.师:同学们的想法很有道理,让我们看一看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人是怎么回答这个 问题的。
二、明理
1.演示课文第二段。提问:(1)窦店村过去是一个什么样的村?(2)为什么叫它
2.继续演示:从第三段至课文结束。提问:
(1)窦店人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窦店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上进,安于现状。窦店村人深感贫穷给自己带来的 苦难,他们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 美好的生活。
三、深入明理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事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 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汇报。 (汇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例如:演讲、 利用课件演示、 展示自己制作的小报等。 )
4.提问:听完同学们的汇报,谈谈体会。
5.演示
提问:从牛顿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劳动不仅可以使自己获得知识、食物、 还能使自己获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同 样需要靠劳动创造。
6.议一议:
(1)学生自己阅读
(2)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3)请学生列举自己了解到的一些靠投机取巧、坑害别人致富的错误事例并谈谈听了 这些错误事例的想法。 (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坑害别人致富的行为的厌恶之情。 )
三、全课总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 才能过上美好生活。 任何靠别人施舍恩 赐的想法; 靠投机取巧、 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四、课后探究活动
1.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勤劳致富的事例。
2.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一些较典型的靠勤劳致富企业或村镇进行实地教育。
思品活动 (二 )
勤劳致富光荣
活动要求: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勤劳致富的事例 , 懂得勤劳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勤劳守法致 富光荣,靠投机取巧、坑害他人致富可耻。
2、进一步懂得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的道理 , 树立勤劳致富光荣的观念。
活动过程:
一、回顾上八、九课中内容,明确活动要求:
1、搜集勤劳致富人物及其故事。
2、熟悉自己搜集到的人物特点、故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3、亲自进行调查了解有关人和事,准备好图片资料等。
二、进行交流:
1、用手抄报或图片燃料形式,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勤劳致富的人和事。
(1) 、这人是谁,有什么先进事迹。
(2) 、他是怎样勤劳致富的,访问时他怎样说的等。
(3) 、介绍有关他的故事。
三、全班交流评议,选出最佳作品,进行深入讨论。
四、深化总结:
1、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过上美好生活。任何靠别人施舍恩 赐的想法; 靠投机取巧、 坑害别人致富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从小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掌握过硬的本领,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过上美好的生活。
2、劳动不分贵贱,各行各业的劳动都是光荣的。社会生活需要各种劳动,各行各业的劳动 者都是为人民服务,都值得尊重。
第十课时:不浪费钱物
教学目标
认知:能辨析节俭和浪费的现象,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情感:愿意勤俭节约,不浪费
行为:做到生活节俭,不浪费钱物
教学重点:能辨析节俭和浪费的现象,懂得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教学难点 :能做到生活节俭,不浪费钱物
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⒈出示一分钱,问:人们通常是怎么看待这一分钱的?
⒉出示片 1(计算题:算算全国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是多少钱,以及它的用途。 )
从哪些角度还可以证明不应该浪费? (认识一分钱,积少成多,了解它的巨大作用,让学生 深刻感悟。 )
㈡学文明理
⒈弄清不浪费的原因
⑴读书 在文中划出,组内交流
⑵说说**为什么要节俭。
⒉明确应该怎样做:看看**是怎样做的?看书
⑴讲讲**感人的故事。
⑵讨论:**在使用钱物时做到了那些要求?
⑶读李向群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做的?
㈢深入明理
⒈我们身边的人有哪些不浪费的现象,学生交流课前准备内容。
⒉你有这样的情况吗?想买一件东西, 可又怕浪费或父母不让买, 心里挺矛盾的, 如果有跟 大家说说。
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深入感知,指导行为。
㈣辨析导行
你知道应该怎样不浪费钱物了吧。
⒈出示查查评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到什么?
⒊你是怎样支配你的每周、每天的零花钱的,你有什么新打算。
4、教师小结。知理悟理,认识辨析。
第十一课时:爱国人物的故事
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爱国人物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情感:愿意向千千万万的爱国人士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
行为:做到爱家乡,爱祖国,敢于反对和抵制同不良行为。
教学重点:
知道爱国人物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
了解爱国精神,懂得应该热爱祖国的道理。
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⒈出示苏步青
⒉提示课题:我们来了解几个近国人物的故事。
㈡学文明理
⒈读《林则徐虎门销烟》 ,讨论:
⑴林则徐为什么要虎门销烟?(鸦片的危害)
⑵林则徐是怎样领导人民销烟的?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⒉读《抗日英雄杨靖宇》 ,并在小组交流:
⑴杨靖宇是怎样打击敌人的?
⑵敌人发现杨靖宇时,他是怎么做的?
⑶敌人劝杨靖宇投降,他又是怎么做的?
⑷杨靖宇为什么要坚决抗日?他有什么样的精神? (朗读最后一段, 体会杨靖宇爱国的赤胆 忠心)
㈢深入明理
⒈说说你了解的爱国人物的故事。和同学们交流。
⒉教师介绍邓稼先、 李时光、袁隆平等事迹, 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千千万万的 爱国人士, 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 用自己的心血建设祖国, 为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 也是爱国者,值得我们学习。
㈣辨析导行
⒈说说自己如何向这些爱国人物学习。
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到什么?
3、师生间的交流,深入感知,指导行为。
第十二课:一位 ***员的故事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员的事迹,学习他们把人民利益 放在第一,时刻不忘关心群众的精神。
情感:学习焦裕禄一心为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
行为:关心集体乐于助人,时刻不忘党的教导。
教学重点:
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员的事迹。
教学难点 :
学习 ***员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时刻不忘关心群众的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优秀 ***员的先进事迹。
㈠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优秀 ***员的先进事迹。
2、揭题介绍焦裕禄:
焦裕禄, 1922年 8月出生于山东博山县 (现已并入淄博市 ) 一个贫农家, 只读了几年书。 1937年,被押送到辽宁抚顺大山坑煤矿做苦工。焦裕禄于 1943年逃出虎口,回到山东后又 携妻儿老小外出逃荒。在火车站,他那仅有几个月大的男孩被拥挤致死。 1945年加入解放 区的民兵组织。 1946年 1月,焦裕禄加入了中国 ***,不久又被选调为区武装部干事。解放 战争后期, 他参加到为支援和发展新解放区而成立的摶春庸ぷ鞔蠖訑, 随军南下到河南尉氏 县。 1953年,焦裕禄根据组织安排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此后还被选送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 1956年底,已是工业管理人才的焦裕禄回到洛阳,先后担任过车间 主任、 调度科科长。 1962年 6月, 焦裕禄重回农业战线, 任尉氏县县委副书记。 同年 12月, 他调任兰考县委第一书记,进入他生命的高潮、辉煌期。 他在兰考忍着肝病的折磨,带领兰 考人民战风沙、斗内涝、治盐碱,终因操劳过度,于 1964年 5月不幸病逝,时年只有 42岁。
㈡学文明理
⒈自读《一个 ***员的故事》 ,弄清共讲了焦裕禄几件事?
第一件:深入灾区了解情况,表现了他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
第二件:身患重病,顶风冒雪看望困难群众,表现了他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的好品质。 第三件:带病坚持工作, 在生命最后时刻还关心兰考人民的生活, 表现了他一心为人民群众 的崇高品质。
2、提问讨论:
⑴焦裕禄是在什么情况下接任兰考县县委书记职务的?
⑵当风雪交加、大雪封门时,焦裕禄挂念什么?他做了什么?
⑶当同志生病时,焦裕禄是怎样对待的?
⑷焦裕禄在最后时刻向组织提出了一个什么要求?
(认学生认识焦裕禄一心为人民群众的崇高品质。 )
3、小组交流:我们应该学习焦裕禄什么品质?
㈢辨析导行
⒈说说你了解的王铁人、雷锋、孔繁森、高建成等优秀 ***员的故事,和同学们交流。 ⒉学学记记:**、雷锋的话。
㈣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到什么?
2、师生交流,深入感知。
我们了解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员的事迹,他们把人民利益放在 第一, 时刻不忘关心群众,一心为人民群众的高尚品质, 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从小关心集 体、乐于助人,时刻不忘党的教导。
思品活动 (三 )
我熟悉的 ***员
活动要求:
1、 通过活动, 让学生了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员的事迹。
2、学习他们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时刻不忘关心群众的精神。
一、回顾上 11、 12课中内容,明确活动要求:
1、搜集优秀 ***员的先进事迹。
2、熟悉自己搜集到的人物特点、故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3、进行调查了解有关人和事,准备好图片资料等。
二、进行交流:
1、用手抄报或图片资料形式,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优秀 ***员人和事。
(1) 、这人是谁,有什么先进事迹。
(2) 、他是怎样关心人民群众的,说说具体的事迹。
(3) 、介绍有关他的崇高品质。
2、全班交流,进行深入讨论。
(1) 、为什么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时刻不忘关心群众?
(2) 、怎样向他们学习?
(3) 、你准备怎么做?
三、办板报:
以 《 我熟悉的 ***员》 为题办一期板报, 展示优秀 ***员的先进事迹, 号召向优秀 ***员学习, 做勤奋好学、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范文四:第九册教案新
第
教学目标: 1课 哆来咪
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2.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培养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2.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了解渐变色,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玩一玩。
教学准备:
师:课件 玻璃杯7个,颜料等
生:分小组带玻璃杯、颜料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 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 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 请学
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
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总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2.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3.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能够画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
师:课件 颜料等
生:作业纸 水彩笔 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 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六、学生作业
体验效果
1.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
3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
七、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八、赏评拓展
1.赏评作业。
2.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
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
展示学生的作业。
第三课时 总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培养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制作方法,作品制作精美。
教学准备:
师:课件 剪刀 彩色纸
生:剪刀 彩色纸 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
1.拿出几组模型
(1)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
(2)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
(3)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
2.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3
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
4.请学生再说说感受。
5.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
二、欣赏感受
1.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
2.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
三、分组讨论
1.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
2.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
3.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自带材料 四、尝试练习 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 五、学生练习
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
六、评议总结
1.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
2.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 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增强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
教学准备:
师:课件、作业纸、范作
生:水彩笔、油画棒、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和资料)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了解。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共同分享知识
揭示课题并板书:第9课家乡古建筑
二、欣赏
展示家乡古建筑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三、分析
1、教师引导: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请两名学生上台对展示的古建筑图片用几何形概括并用粉笔表现出来。
2、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师生共同讨论。
四、教师示范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五、布置作业:按古建筑照片线描一幅古建筑速写。
六、展示评价
1、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3、这一部分你还可以怎样表现
第二课时 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3.培养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教学难点:采用刻画、搓条、镂空、压板、手捏等制作方法捏造小亭。 教学准备:
师:课件 范作
生:超轻粘土 牙签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展示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二、引导分析
1. 师: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黑板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
瓦纹 搓条
亭柱 刻画
塔窗 手捏
桥面 压板
屋顶 镂空
2.指导答题: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对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进行连线。
教师揭示答案: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手捏)。
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三、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
作品“泥做小亭子”。
板书课题:家乡古建筑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
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4.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四、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 2.分组观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3课 小记者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2、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3、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2、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3、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 教学难点:小报制作精美。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等
生:作业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调查 收集信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平时喜欢看的报刊,并选择一二幅自己喜欢的新闻图片。
了解家人喜欢阅读的报刊杂志。
二、信息汇整 分享交流
1、师: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你的理由。
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并根据其内容进行介绍。
2、师:同学们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
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3、师: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留吸引民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
三、图片欣赏 认知领悟
1、优秀图片新闻赏析
(1)《舟五号成功返航,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
(2)《抗洪卫土、钢铁长城》
(3)《晨》
引导学生围绕每一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
师:我们的记者是如何拍到这些好新闻的呢?有的同学也许对新闻工作、记者的工作很好奇,让我们走进一家报社,录像:记者采访的一些工作花絮。
四、情景设置 明确任务
师: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五、策划采访活动
师: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
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
(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 人物或事件。
(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
(4)采访的程序。
六、自主表现 分工合作
学生策划采访计划书,交流采访计划书。
七、课后拓展 学习延伸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
第二课时 总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作用及基本途径、方式,能够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简要的采访。
2、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
3、在学习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关注社会、与人交往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美术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文字报道生活中所关注的人或事,选择合适的素材以个人或合作的形式制作小报。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等
生:作业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报纸的版式,收集有自己喜欢看的版式的报纸。
二、学习回顾
点评上一课时的作品,从学生作品的题材、文字、图片几方面讲评。
三、情景设置 明确学习任务
师:前面我们在课堂里了解到有关新闻的知识,同时积累了很多好的新闻素材。前几天,老师听说学校的橱窗要更换内容了,我们把前面学习中创作的新闻作品在这堂课内用集体的智慧汇编成一份份手抄报,供全校同学欣赏,共同分享我们的成果、快乐,好吗?
四、信息交流
学生将带来的报纸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这一版式的原因,初步了解版式的构成、结构。
1、个别学生将自己带来的报纸在全班进行介绍。
2、同座之间相互交流。
五、作品欣赏 初步了解手抄报的基本组成部分
展示历届优秀学生作品欣赏(包括彩色、黑白、手工、电脑绘制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了解手抄报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它们在版面的位置:刊名、标题、内容、插图等。
2、手抄报主题的确定:呈现手抄报的主要内容,如卫生保健方面、环境保护方面、科学幻想、文化艺术、综合知识等。
六、尝试设计
根据小组的素材,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每位同学尝试在纸上设计一份手抄报的版式草图,不需写文字,只要用线画出刊名、文章版块、内容、标题、插图的大致位置即可。
教师收集部分学生的草稿,师生共同发现存在的问题。
1、刊名的大小及位置。
2、文章板块的外形及组合。
3、插图的合理穿插。
七、师生互动 比较分析解决问题
加深了解手抄报版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师随机示范演示)
1、刊名:
一般在报纸的上方醒目的位置,刊名的字体样式及粗细能直接吸引读者。
2、文章版块:
(1)外形
规则形、不规则形
(2)组合
文章版块的大小穿插组合——版式和谐美观。
文章版块不同外形的组合——版式活泼有变化。
文章版块之间距离疏密得当——版式清晰明了。
3、插图
(1)内容:围绕文章的主题。(2)大小位置;不能喧宾夺主。
八、修改草图 学生再设计
1、小组合作,确定手抄报主题。
2、整理采访记录及图片,补充相关素材.编辑文字、图片。
3、选择最优版式进行设计制作表现。
(如一课时不够,可延伸到下一课时或课后完成)
九、交流评价 课堂小结
将学生作品在学校或班级的橱窗中展览
1、自评,小报的题材及版式。
2、互评,自己或他人成功、不足之处。
3、师评,学生参与的状况、任务达成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4课 搭建框架
总第9,10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
教学重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教学难点:作品巧妙,富有创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 (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子四边,
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
2.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
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三、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表扬激励,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四、深入欣赏
1.了解做法
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
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五、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六、总结
师: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 深浅变化
第一课时 总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光影变幻下明暗的处理。
教学准备:
师:课件、有关资料、图片、立方体、铅笔、纸。
生:2B铅笔,作业纸,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导入课题
1.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
二、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 板书,图片、铅笔、纸等。
三、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
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
四、赏析作品 、拓展思路
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 五、表现创作、总结评价
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想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第二课时 总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光影变幻下明暗的处理。
教学准备:
师:课件、有关资料、图片、立方体、铅笔、纸。
生:2B铅笔,作业纸,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
1.展示《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
(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
(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
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
二、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展示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三、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
四、说一说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
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
五、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 课件演示圆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变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6课 水墨动物
总第13,14课时
教材分析:
动物世界奇妙美丽,自古以来,动物就是画家喜爱的创作对象。而用中国水墨画表现的动物更是以形神兼备著称。用水墨画动物,可以充分发挥水墨浓淡干湿的特点,以墨塑形,以墨提神,笔下的动物神态各异,惟妙惟肖,韵味十足,甚至能画出动物动作快捷轻盈、毛皮柔软发亮的自然特征。教材在选择了众多知名画家的水墨动物画提供给学生欣赏的同时,还传达了一定的画意,让学生感受到画家对动物的热爱。
水墨画是国画中的一个重要画种。浓墨淡墨之间,挥洒出一片生动活泼的世界。为此教材同时还列举了如何用笔、用墨的方法,提示了水墨画和彩墨画的异别,介绍了墨分五色、调彩墨的方法等。这些国画专业知识通过图解、提示语等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学习建议分层次提出,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选择性地练习表现。
此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每一课时各有侧重,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尝试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
教学难点: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准备:师:墨汁、毛笔、宣纸、课件
生:墨汁、毛笔、宣纸、水墨颜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前几天我的画室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他们在干吗?(播放TV短
片) 问题1、他们在干吗?
问题2、她们用的什么工具呢?
用水墨画出来的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子呢?光用墨画会好看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吧!(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片断) 你们觉得水墨画小动物怎样? 总结:概括、生动、有意境。
说了这么多,我真的要来露一手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示范刺猬和蛇)边画边说如何用墨,墨色的变化,中锋用笔。
我们国家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动物,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以齐白石画的动物为原型制作的。他画过很多的小动物,其中最爱的是虾。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都是举世闻名的。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播放课件,边放边介绍。)
齐白石的动物用笔简洁概括,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生动。徐悲鸿的马,健壮有力,特别是他画得奔马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黄胄最爱画驴,他画的风格奔放,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 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师:画家们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你们有喜爱的动物吗? 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你们说得很好,我这里还藏了一些小朋友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小朋友的画)看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轮到你们来发挥喽,每人画一个小动物,也可以添加一些情节。
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三、 作业展评
把学生的画贴到黑板上,看看哪一幅画你认为不错呢?好在哪
里? 总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四、收拾整理,表扬激励。
教学反思:
第7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1、养成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5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3、养成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准备:
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针线,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试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
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
(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
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二、玩一玩,做一做
1.课件展示现代家居中的布艺制品。
2.课件展示民间布艺制品。
3.课件展示课题。
4.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 “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
(2) “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 “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5.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6.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7.课件展示:
(1)“快乐转盘”:将原材料设计成“转盘”,
在转动中不断变换观察角度。
(2)“百变魔方”:将原材料局部向左向右或
向前向后折叠、收紧或挪动一下,产生新造型。
(3)画面竞猜:一一展示学法指导提示图。
实物投影:展示小组作业时出现的纱线滑落、毛边、须边等状况。
三、评一评,说一说
1.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
(2)自评、互评。
2.学习引申:
(1)课件提示: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
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更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
(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制作。
课件展示:
(1)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品图片资料(发结子、小挂袋、笔筒等)
(2)童话剧表演:部分学
生运用布艺小品为道具表演童话剧。
第二课时 总第16课时
教学目标:
1、养成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家中废弃的衣物或布料、针线包、剪刀,以及装饰用品,如:丝带、绢花、纽扣等。
教师:实物挂袋,图片,备用布料,设计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
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二、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
(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
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 (重新展示图片)
(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
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 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
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 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多媒体展示图片或幻灯、挂图形式都可。
多媒体演示多款设计的演变。
多种布料的特性和可用的范围。
三、尝试
分发设计纸。
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
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
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播放轻松的音乐。
四、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五、学生作业
分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每2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8课 飞行梦工厂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 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4、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5、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
教学难点:作品富有创意,个性鲜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7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
教学难点:设计的飞机作品富有创意。
教学准备:
师:课件(各种飞机的图片)、水彩笔、纸张。
生:水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师:当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飘扬的一刻,“飞豹”的飞机的雄姿在祖国蓝天翱翔的时候,你心中涌现出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是啊,爱我中华,强我国防,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画一张想
象的飞机。
二、新课部分。
1、出示课题:12、飞机工厂。
2、欣赏各种的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
3、讲解直升飞机的特点、性能等。
4、讲解直升飞机的画法与步骤。
三、巡回指导。
指导学生在纸上构图,先画机身、再添画机翼等部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抽选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学习,同时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装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二课时 总第18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2、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3、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飞机的制作。
教学准备:
师:课件、飞机模型等。
生:各种蔬菜、底板、牙签、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交谈:此刻你心中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师:爱我中华、强我国防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飞机工厂》。
1.提问:大家都知道什么飞机?
2.师:按外形结构分飞机只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这种具有两个固定机翼的喷气式飞机。还有一种就是机身上装有螺旋翼的直升飞机。
3.出示问题思考,同桌互相讨论:直升飞机靠气流加速爬升,那直升飞机呢?直升飞机为什么能停在半空中,既不前进也不后退?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看直升飞机结构示意图,介绍组成给出答案。 二、观察、交流
1、欣赏世界各种有趣的直升机。
(1)老师这儿也有一款直升飞机,看看它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机身—机尾—螺旋桨—起落架—水平安定面几部分采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你能看出它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用了哪些技法?
(3)还有几款飞机模型,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运用了哪种材料、结构组成)
小结:采用的媒材蔬果、包装盒、饮料瓶罐、纸张等材料非常容易找到,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废弃材料。
师:有趣吗?象鸟一样自由飞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与追求,今天就让我们也作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飞机好吗?
注意事项:操刀技法及强调安全。操作切割硬物时要先把刀尖插进再向下按压切割。不能悬空挖、掘。
三、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可以小组合作,先讨论半分钟再分工。板书制作步骤:
1、讨论、构思
2、分工制作
3、整合修改、装饰添加。
全班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业展评,表扬激励。
举办直升飞机模型的小展览,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1、优秀作品自我介绍
2、互评
3、讲评
师:未来属于我们,让我们一起《歌唱祖国》,在歌声中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奋起、加油!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教学目标: 9课 欢乐陶吧
1、赏析陶艺作品,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增强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19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我国古今陶艺作品,能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评价。 教学准备:
师:课件
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 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 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二课时 总第20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制作精彩的陶泥作品。
教学难点:作品富有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
1
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四、教材赏析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五、尝试制作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板书:
教学反思:
第10课 水墨画风景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中国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大自然、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教学重点:
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中国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2、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教学重点:
掌握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要点,表达意境。
教学难点:
用浓淡、干湿表现画面。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学生讨论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从透视、是否真实再现等方面来考虑)《渔庄秋霁图》和《干草车》
画西方风景画 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画面) 焦点透视(看画面) 崇高气韵生动 追求光色变化(看画面) 讲究笔墨情趣(画面帮助理解) 遵循自然真实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分,忠实再现 看图黄宾虹的《山水》讲解。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气韵生动注重表观内在的精神气质,(提问学生:看到画面你有怎样的感受?)“孤舟蓑笠翁,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忍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感情,整个画面寒冷、寂静。西方风景画追求光照射到景物上的亮和暗变化。遵循自然真实,尊重客观现实。《干草车》中国山水画要求要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西方风景画是物我两分,忠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真实的再现。
二、多媒体画面出现《万山红遍》)讨论回答问题
(1)你能从这幅山水画中感受到深秋迷人的景色吗?讨论分析画面构图、墨色、空白。
(2)这幅作品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万山红
遍》用全景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两山之间,一股清泉顺流而下。山中小村充满宁静享和的气氛。他用浓重的积墨法画出山的浑厚,用朱砂层层点满画面,使全画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借**诗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构图:全景构图,画面给人饱满的感受。空白:给人感觉密不透风。墨色:墨色很浓,用积墨表现出山的浑厚,朱砂层层点满画面,使画面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本画面题目是借用**诗词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劲染”,歌颂欣欣向荣的时代。呈现出浓郁醇厚、宁静享和的气氛。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两幅古今作品的欣赏,我们了解到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对生活的感悟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画面的构图、墨色、空白是为意境设计的。
三、教师示范《望庐山瀑布》:画面有浓墨、淡墨、空白较多给人无限的遐想,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受。
四、学会表现
作业: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播放《渔歌唱晚》音乐,画一幅表现山水意境的中国画。
五、教师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画家的人生经历、对生活的感悟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等决定了画家的意境风格。笔墨技法是为意境而设计,画家可以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如李可染的“浓郁醇厚”的积墨和倪瓒的“淡雅清逸,崇尚疏简”的画法。如果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到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一下。
第二课时 总第2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初步理解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
2、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
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重点难点 :
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的审美精神,领会意境的营造在古代山水画中独特的内 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播放古琴曲,展示高山流水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高山流水》的flash动画。(声画同步,动态的开场具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从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切入课题《古代山水画》 二、第一环节:山水画和照片对比,体会区别,感受意境对比展示风光照片、画册图片与中国古代山水画。 提出问题:你觉得山水画与自然景色在感觉上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意境?为什么画家喜欢借山水画去抒情,营造意境?意境的表现在山水画中真的很重要吗? 通过对比真实的景色与艺术作品,了解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意境是照片难以达到的效果,进一步体会意境的创造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认识意境
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与西方风景画作品,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巡回
参与引导与讨论。
(1)赏析对比中国画《潇湘图》;西方油画《干草车》
提问:同样都是山水画对比观察两幅画在思想、技巧和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
(2)《千里江山图》与《佛拉富德小屋》观察这两幅作品在空间处理上有什么不同?你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吗?
三、这几个环节我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
习。 画家是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
四、课后拓展
课后让学生在相关的网站上进一步欣赏我国古代山水画,领会意境。
第11课 皮影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用线描的方法画出皮影的造型。
教学难点: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和颜色的把握。
教学准备 :
教师:课件、范作。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师:2000因为它比电影出现的早,也被认为是现代电影的鼻祖。请同学们看我们组给大家搜集的有关皮影的美丽传说。放幻灯片《皮影的美丽传说》《皮影戏的概念》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曾是人们对皮影戏的记
忆,一幅白白的纱,一盏昏黄的灯,光影间演绎者人间百态。下面请跟随我们第二组同学一同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点。
2、二组探究皮影的造型特征和图案特征 造型特征:造型平面化、艺术化、卡通画、戏剧化。
1)为什么皮影人物都用侧面像? 便于戏曲人物之间的语言动作交流等
2) 皮影身上有哪些传统图案、线条? 观察、交流回答:有牡丹、龙祥云等图案,有直线、折线、波浪线等
3、三组探究皮影的地区分布特点 欣赏各地皮影人物,了解其特点: 陕西皮影:纤巧秀丽,色彩鲜艳 北京皮影:脸谱京剧化,富有京味文化 四川皮影:简约纯朴
4、四组探究皮影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制皮 描样 镂刻 着色 熨平 上油 订缀
5、五组探究皮影的玩法 请学生给皮影人物摆造型 提问:通过你的观察,告诉大家皮影人物为什么能动? 两个学生给皮影人物摆一个造型。告诉大家,皮影人物是靠身上的关节活动的。 表演皮影情景剧《猪八戒背媳妇》
6、六组探究皮影的延伸与拓展
皮影戏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因为演出的内容丰富,老人小孩都喜欢看。可是随着电视、电影的出现,人们的欣赏习惯改变了,皮影艺术慢慢被人们遗忘了。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学着制作、表演皮影了。为了让大家关心皮影戏,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阳”老年舞蹈队的奶奶们就编了一段皮影舞蹈,我们大家来看看。一起跳跳皮影舞蹈吧! 通过各组同学对皮影的研究及资料准备我们是不是也想画一画皮影呢?
三、艺术实践:用线画一幅具有皮影人物造型特点的作品。 要求:注意设计要点,线条细致而不繁琐,简洁而不空洞 ,注意线条的刚柔、粗细、疏密变化。
四、展示评价
设计多个奖项:最美造型奖,最美线条奖,最美色彩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表演奖,引导学生从技能、情感等方面对这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对作品发表看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
第二课时 总第2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
教学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的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教学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
教学准备 :
学生:卡纸、剪刀等皮影制作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 :
1、导入课题。
从一个录像、皮影故事或者一件皮影作品引入新课。
2、交流。
(1)教师介绍皮影戏的知识。
(2)区别皮影和剪纸的异同。
(3)提问:怎样使人物动”来?
(4)师生小结:在关节处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
3、范作。
(1)出示范作让学生欣赏戏曲人物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
(2)交流作品中最令人满意的地方或值得修改的地方。
(3)出示其他范作让学生自己交流看法。
4、创作。
(1)主题:制作一件皮影作品。
(2)创作建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创作;在关节处钉上活
动节装上操纵杆;可以与伙伴合作完成;注意各类人物的造型特点 。
5、讲评。
(1)对学生作业中各种角色的不同造型创作点评,以及活动关节处理的点评。
(2)未完成的学生继续创作。
6、分小组玩皮影。
下面练习,台上正式表演。
7、全课小结,表扬激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花纹。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5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花纹。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
生:白纸、深蓝浅蓝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交流,进入课题。
2、视频播放(历史讲解员讲述青花瓷):
中国青花瓷历史悠久,渊源流传,直到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扬州发现了青花残片,这才揭开青花瓷神秘的面纱。
12课 青花瓷
10、以牡丹花纹饰为例大胆进行装饰与设计,教师示范作画,边示范边进行方法指导。
8、学生仿画自己喜爱的主题纹样。
三、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要求:
绘制青花瓷主要主体花纹。
纹样适合瓷瓶器形特征。
用笔肯定,线条流畅,颜色有深浅变化。
四、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小小鉴宝师环节,学生互评,师小结。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传统的青花花纹运用到现代生活用品的设计。
2、一种颜色,几笔花纹,成就了青花瓷的传世美名,也让我们惊叹古人这流传千年的艺术,课后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寻找青花瓷器不同朝代的图案特点,并做好记录,我们下次再来研究这美丽的青花瓷。
第二课时 总第26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花纹。
教学重点: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教学准备:
师:课件、范作
生:白纸、深蓝浅蓝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青花瓷的知识,也学习画
了一件青花瓷瓶,今天我们继续来做小画师学习如何在盘子上画青花瓷纹样。
2、你们一定要认真学哦!争当设计师,画好了之后统一放在青花瓷的店里来出售哦!
二、新课部分:
1、想要画好青花瓷盘首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欣赏一组青花瓷盘的图片。)
(1)青花瓷盘的花纹有哪些种类?
学生发现并回答:主要有人物、动物、植物、风景等。
青花纹饰题材多样,一般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许多纹样通过象征、寓意、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之意。
(2)青花瓷盘的纹样。
①主纹
主纹一般绘制在磁盘的中间,要考虑与圆盘形的适合性。
视频播放青花瓷盘绘制上釉过程,让学生了解传统工艺。绘制好的盘子经过高温颜色可能会发生深浅浓淡不一的明显变化,正是这种不可预计的效果给瓷器带来更多的魅力。
教师在素坯瓷盘上示范绘制菊花:
菊花的花朵、叶子、花茎的颜色深浅都不一样,那么如何使颜料产生深浅变化呢?我们只需要用笔尖沾水,然后在旁边调一调,颜色越浅沾水的次数越多。花朵的颜色最浅,叶子的颜色次之,花茎的颜色最深,所以画花茎时可以不用加水,直接沾颜料画花茎。那么如何使这束菊花的外形更适合盘子的形状?花茎的走向决定整束花的外形,所以花茎要随着圆形盘子进行转折。
当然有些纹样不需要变形也是可以的:人物、山水等。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尝试在纸上涂出由深至浅三个层次的颜色。
②辅纹
一般瓷盘边缘会绘制一些连续纹样。(在圆形盘子上示范一部分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
2、昨天老师还布置了在家里自学画一个青花瓷盘,那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呢?有什么体会?
3、出示范画,讲解范画画法。
这是同学们画青花瓷盘的体会,胡老师也画了一些较完整的青花瓷盘(展示)。
确定自己要画什么。
根据自己想画的纹样确定从哪里画起。
三、交流讨论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青花瓷盘的知识,接下来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我要在盘子上画什么纹样表达美好寓意,怎么来画?
四、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群青颜料在白色纸盘上学习古人添画纹样表达美好寓意。
(2)可通过控制颜料的水分来体现颜色的深浅变化下笔大胆干脆。
2、听《青花瓷》钢琴伴奏曲作画。
五、作业展示点评
1、江波瓷器盘店现在已经收集到了很多漂亮的青花瓷盘,现在开张了!
2、学生扮老外选购“青花瓷盘”。
如:这位先生你最喜欢哪个青花瓷盘?为什么?估价。(教师引导从纹样题材、造型、画工等方面评价。)
3、还有没有小画师认为自己的青花瓷盘画得不错,但是没有被老外先生挑中的?你也来做一次瓷盘推销员吧,自己来推销自己的盘子,说说你画得好的理由。(学生自评)
六、拓展延伸
刚才同学们学习的是瓷器上的青花纹样,其实青花纹样还运用到了床单上、钢笔上、手机上、衣服上等等。展示青花纹样的钢笔、u盘、T恤等实物。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去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用掌声鼓
励一下自己吧。
教学反思:
范文五:第九册美术教案
第1课:阳光下的世界
序号:1
时间:第二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尝试观察某一物体在阳光照射下发生的色彩变化或分析某一幅绘画阳光的美术作品。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画家对阳光下多彩世界的赞美:通过视、听讨论探究美术语言的表现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关注画家作品的审美情趣与画家对艺术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名家作品中感受阳光给世界万物所带来的迷人色彩。
2、难点: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1、课题:(阳光下的世界)
2、教师设问:对莫奈的几幅画欣赏后,你有什么感觉和感想?作品中的色彩,
光、与影的变化,你能用语言说出这些变化吗?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问:莫奈为什么长期迷恋于阳光与色彩的表现?
教师讲述莫奈作品的特点和色彩。欣赏有关莫奈的作品后,引导学生对在阳光万物的色彩、光与影会产生千变万化的色彩效果。学生初步感受的审美体验。
3、质疑、思考、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色彩在阳光下的变化的种种疑问,教师补充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介绍对同一景物作在不同色彩的变化。
4、有关莫奈的作品。
5、观察、收集。
作业要求:
1、能简单评述画家笔下的艺术作品,感悟画家的艺术追求。
2、个性探究:
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出表现阳光下多彩迷人效果的绘画作品。
第2课: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序号:2
时间:第三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个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同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2、通过观察、讨论、感受画家对劳动者的赞美,通过视、听、评述、体验画家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3、劳动者创造了世界,劳动最光荣、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名家作品中感受劳资者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能用简单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学习大师们对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2、难点:了解画家通过劳动者的动态、表情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1、课题:(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
2、教师设问:欣赏油画《伏尔加船夫曲》
3、导入新课:观察各个纤夫的动态、表情、衣着特点,你能发现哪位纤夫是新
手、哪位是已经习惯这种工作,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4、教师讲述列宾作品的特点和色彩。
欣赏有《伏尔加船夫曲》的作品后,引导学生劳动者的尊重和赞美。
5、质疑、思考、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对其它的作品进行讨论、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画家并激发学习大师的兴趣,并提出有有关的问题,
5、观察、收集。
动手尝试:回忆自己所经历的劳动场面,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作业要求:
1、能简单评述画家笔下的艺术作品,感悟劳动者的价值,从而产生热爱劳动的
情感。
2、个性探究: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与审美体验,画出自己对劳动的感受。
第3课:漫画刷牙
序号:3
时间:第四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漫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
2、尝试用夸张的手法绘制漫画作品。
3、从艺术视角观察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感知漫画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
(2)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刷牙的动作和神态。
(3)学会运用漫画的手法表现生活中的一件下事。
难点:运用夸张的造型手法来塑造即有个性又美观的画面形象。
教学过程:
1、课题:(漫画刷牙)
2、教师设问:对着几幅画漫画欣赏后,你对作品中的夸张的刷已表情有什么感
觉和感想?谈一谈自己生活中的刷牙的趣事,导入刷牙的课题。
3、教师讲述一个有关牙齿的小谜语,让学生猜迷底课本里表现刷牙的漫画造型
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给你什么感觉?哪些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4、质疑、思考、讨论、交流
谈一谈对刷牙的知识以及自己了解的口腔保健知识。让学生表演一下刷牙的动作和神态,激发学生创作联想。
5、教师的讲述漫画的绘画方法和教师的板述和范画。
6、观察、收集有关漫画的作品。
作业要求:
1、能简单评述画家笔下的艺术作品,感悟画家的艺术追求。
2、个性探究:
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出表现阳光下多彩迷人效果的绘画作品。
第4课:童眼看世界
序号:4
时间:第五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2、在创作中培养个性,将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4、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世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能力与审美创造的想象力。
难点:创造性地运用点、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
1、课题:(童眼看世界)
2、教师讲述:当孩子们第一次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也形
成了无数个小问号,愿意探寻是儿童的天性。欣赏作品和海报,儿童作品。
3、教师提问:你欣赏后,有什么感想?
教师讲述作品的特点和色彩。
4、质疑、思考、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想象插上翅膀,随风遨游,将自己眼中所有关美好的事物都一一展现。教师补充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
并介绍对同一景物作在不同色彩的变化。
5、观察、收集各种描绘眼中的作品
作业要求:
1、能运用线条和色彩、画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2、个性探究:
采用不同的题材和造型方法,表现“童眼看世界”的画面主题
第5课:家园小景
序号:5
时间:第六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剪纸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
2、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习色彩搭配的知识,叠色和设计制作的方法。
3、在作品的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美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感受叠色剪纸作品中缤纷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有趣的纹饰和审美情趣。
(2)学会运用剪纸与色彩搭配的方法表达创意美。
难点:感受民间剪纸意义和“家园小景”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1、课题:(家园小景)
2、教师讲述: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中国的剪纸起源于
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已经相当精熟,真正茂盛怯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3、教师讲述剪纸表达了广大群众他们的喜怒哀乐,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休闲
的制作,既可以实用,又可美化生活。
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掌握剪纸中的叠色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优秀独特的民间艺术情感的传承与交流。
4、制作方法:(1)设计草图.
(2)设计色彩。
(3)上稿。
(4)剪刻。
(5)调理。
(6)完成。
5、观察、收集。
课外收集各种民间剪纸。
作业要求:
1、能以“家园小景”为题,用各种彩色纸剪、贴出叠色剪纸作品。
2、个性探究:
能创作主题突出,富有生活情趣、色彩搭配协调的叠色剪纸作品。
第6课:美丽的瓶花
序号:6
时间:第七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学习版画艺术的情趣。
(2)在观察过程中学习色彩知识和感受不同色调。
(3)在制作过程中,创作出不同色彩效果的套色版画作品。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能用审美的眼光欣赏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了解套色版画艺术特色。
(2)初步掌握套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难点:(1)印制版画时出现的肌理效果。
(2)用同一底版印制不同色彩效果作品。
(3)在展示与交流中分享观察、评价的乐趣。
(4)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过程:
1、课题:(美丽的花瓶)
2、欣赏版画的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问:对的几幅版画欣赏后,你有什么
感觉和感想?感受形式美、色彩美、你喜欢这幅作品吗?它给你什么感觉?你能用语言说出这些感觉吗?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欣赏学生的作品。
3、教师讲述版画特点和制作方法。
4、教师版述:(1)刻出图形
(2)厚涂颜色
(3)印刷。让学生感受的制作过程中美的体验。
(4)构思起稿,
(5)上稿、
(6)制版
(7)印刷
(8)印制等方法。
5、质疑、思考、讨论、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有关版画特色和制作方法种种疑问,教师补充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介绍不同版画特点。
6、观察、收集。
有关莫奈的作品。
作业要求:
1、能以“花瓶”为题,创作一幅套色版画作品。
2、个性探究:
能根据“花瓶”造型的基础特征进行装饰性的夸张,丰富画面的细节美感效果。
第7课:动物小彩塑
序号:7
时间:第八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在欣赏感受中体验民间彩塑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
(2)在尝试探索中学会借助工具进行彩塑造型。
(3)通过欣赏,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4)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主题造型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彩塑的兴趣和对美的认识、对生活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动物小彩塑的造型特点和特征。
(2)运用夸张变形和装饰彩绘的艘法塑造小动物。
难点:(1)感受民间艺术简练夸张的创作手法。
(2)如何不同的点、线、面、色进行装饰美化。
教学过程:
1、课题:(动物小彩塑)
2、教师设问:对着这几个塑造的小动物欣赏后,你对那种栩栩如声的表情和夸
张形态你有什么感觉和感想?
3、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彩塑动物制作工艺程序与操作步骤。讲述民间彩塑是用什
么材料制作的?动物彩塑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真实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民间彩塑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给你什么感觉?哪些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4、教师讲述彩塑动物的形体(如圆拄体、球体)将几个基本形体连接,并进行
细部的加工,板述和制作方法。
(1)揉、搓、捏、接、贴、压、戳、绘。
(2)形体造型概括、头部夸张、装饰色彩鲜艳、制作手工精致。
5、观察、收集,有彩塑动物的作品。
作业要求:
1、能有像皮泥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彩塑小动物。
2、个性探究:
能用像皮泥创作一组可爱的彩塑小动物,并赋予一个短小的故事情节。
第8课:走近民间砖雕、灰雕艺术
序号:8
时间:第九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在欣赏评述中了解砖雕、灰雕的艺术特点和实用价值。
(2)在尝试创作中学会合作塑造有细节特征或情境特色和的人物小雕塑作品。
(3)欣赏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精湛作品,感受人物雕塑的审美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合适的泥料,借助塑雕工具塑造、组构不同的人物雕塑。
难点:(1)对不同塑材料的性能把握。
(2)造型细节与色彩搭配的协调。
教学过程:
1、课题:(走近民间砖雕、灰塑艺术)
2、教师设问:对着这几个塑造的几种人物欣赏后,你对那种栩栩如声的表情和
夸张形态你有什么感觉和感想?
3、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彩塑动物制作工艺程序与操作步骤。讲述民间砖雕、灰塑
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人物彩塑的外形,色彩、花纹与真实的人物有什么区别?
民间砖雕灰塑有什么特点?
你喜欢哪一件作品,为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哪些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
4、教师讲述砖雕、灰塑的特征(如圆拄体、球体)将几个基本形体连接,并进
行细部的加工,板述和制作方法。
(1)揉、搓、捏、接、贴、压、戳、绘。
(2)形体造型概括、头部夸张、装饰色彩鲜艳、制作手工精致。
5、观察、收集,有砖雕、灰塑的作品。
作业要求:
1、运用合适的像皮泥、借用工具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小彩塑。
2、个性探究:
能用像皮泥创作一组可爱的人物彩塑,并赋予一个短小的故事情节。
第9课:多面人
序号:9
时间:第十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在欣赏、交流、比较中发现意思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学习夸张的线条,大胆的色块、多角度的透视组合,反复地、多层次地拼贴等意思表现手法。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包容不艺术形式的欣赏,有学习接受及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多角度地去观察和表现一个人物形象。
难点:(1)画面构成的主次之分。
(2)画面效果“拼而不乱”。
教学过程:
1、欣赏油画(多拉,玛尔)
教师设问:作者是谁?是那个国家的人?(毕加索,西班牙)毕加索创立了什么画派?画面的女人形象是滑稽、可爱、还是怪异、丑陋?画面的人物跟我们平时表现的人物有什么不同?(多角度地去观察和表现一个人物形象)
2、画面运用了哪些点、面、线、和色彩、符号来表现人物。
3、教师讲述一个有关多面人的绘画步骤。选择自己想表现的人物形象。多角度
地观察和分析人物地像的外形、性格(是活波、文静、还是多重性格)。确定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
4、教师注意画面的主次之分、形象的大小之分以色块的对比之分和整体画面视
觉效果。
5、观察、收集,有关多面人的作品。
作业要求:
1、用绘画手法创造一和多面人头像造型。
2、个性探究:
能运用其它手法(如:图片拼贴等综合手法)来表现一个多年人。
第10课:魔幻的画面
序号:10
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学习虚实相生,图形、色块交错互衬的绘画原理。
(2)引导学生在欣赏、讨论、感受中学习画家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感受魔幻画面的不可思议,了解正形与负形的相互作用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引导学生在合作游戏中探索不规则形和规则形的互相交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图形互衬,色块互衬。
2、难点:视觉转换。
教学过程:
1、课题:(魔幻的画面)
2、教师让学生欣赏马格利特(比利时)的作品《卡特、布兰奇》(油画)问:他
是哪个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主要成员)。问:你知道什么是超现实主义吗?想想看在这幅画作品中,你觉得骑马者和马是在树前还是在树后?说说这样的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3、教师讲述设步骤。
(1)经过周密的构思,采用正形与负形相互交错。
(2)用剪刀剪出图形。
(3)正负形相互聘拼贴。
4、观察、收集,有关魔幻的画面的作品。
作业要求:
1、能学会用正形与负形相互交错的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2、个性探究:
尝试用剪纸、撕纸等手法制作一幅图形互衬的美术作品。
第11课:奇思妙想
序号:11
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
2、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3、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创意。
2、难点:有意义的主题性组合和内涵。
教学过程:
1、展示和交流小组收集的奇思妙想图片,感受奇思妙想的艺术魅力。
(1)、小组展示有不同意义的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
(2)、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发表评述与感想。
(3)、举一反三,谈谈受他人作品启发,自己有什么创新设想
(4)教师融进学生里,共同创作一幅有趣的招贴画或一个创新的造型形象……。
2、欣赏·分析·发现:组合物体外形特征上的共同点
《犀鸟与乐器》
(1)、画面是由哪几个物体组成?它的组合巧在哪里妙在哪里?
(2)、它们之间形体的共同点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组合方案吗?试试看。
(3)、作品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对你有哪些启发?
3、欣赏·交流·学习两物组合的艺术性和合理性。(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为什么和平还未实现》(海报)金特·凯泽(德国)
(1)、画面对立的两物是什么?
(2)、画中的两物是怎样组合的?(差异的双方相互借用,相互重合,在不断扩散的造型的演绎中,构成了一个严谨、和睦的视觉图形。)
(3)、画面表现了什么意思?(表现出时代强烈需要和平的同时,战争并没有结束这一主题。)
4、在合作游戏学习中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与创作思路。
(1)、对物体的联想。想象、看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具有多样图意解释(看谁说的多说得准)
(2)、找找课室里的物品,说说能把它们重新有趣的组合吗?
(3)、说说你在生活中都看到那些物品是有趣的组合。
第12课:呼唤环保的小海报
序号:12
时间:第十三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
1、认识海报的构成要素、作用以及不同风格的海报特有的表现形式;
2、了解海报的制作环节和方法。
3、学习欣赏不同的海报作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海报的特征、海报的制作过程。
2、难点:海报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画面造型、构图。
教学过程:
1、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景,播放有关环保的影像,感受环保的意义。 说一说:
① 你知道什么叫“环保”吗?
② 要是人类没有环保的意识,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怎么样呢?
③ 要让全世界人类都懂得这个道理,可以有什么途径?
2、 探究活动二:探究海报的作用。
想一想:
①为什么要用海报的形式宣传环保,它有什么优点?
②你认为一张好的海报应该有什么特点?
3、 探究活动三:探究环保海报的设计制作方法。
想一想:
① 你想宣传那方面的环保行为和批评那些破坏行为?
② 提炼你所想表达画面的主要元素。
③ 确定海报用哪种材料制作。
4、探究活动四: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5、审美和评价
评价点:①海报主题清晰;
②创意新颖有个性;
③ 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④ 制作方法独特;
第13课:环保小发明
序号:13
时间:第十四周星期五
教学目的:能恰当地利用废旧物品的造型、颜色完成一件立体的小艺术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造型组合
2、难点:合理地运用废旧物品的外形、颜色进行造型组合。
教学过程:
1.探究活动一:布置废旧物展览,培养环境意识。
分类游戏:
① 按点材、线材、面材进行分类;
② 按不同质感进行分类;
③ 按不同色彩进行分类。
想一想,说一说:
① 选一个你喜欢的废弃物,说说它美在哪里?
② 有哪些独特的地方,让你想到了什么?
2. 探究活动二:与同学交流一些科技新闻或常识,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①你准备创作一个什么小发明?
②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灵感?
③你准备用什么形式完成环保小发明?
3.探究活动三: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制作经验
① 把握废弃物的特征,选择适合的废弃物;
② 从应用方面选材或根据材料进行联想创作。
4.布置环境、科技、美术展。
5.欣赏与评价
评价点:①造型组合、装饰、审美;
②科学性;
③变废为宝
第14课:开平碉楼
序号:14
时间:第十五周星期五
教学目标:
1、 运用美术语汇欣赏评述明间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2、 学习形体组合、形体挖切、建筑花纹装饰和简单透视原理,能用画面表现建筑物的立体造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开平碉楼的造型特征、形体组合与装饰美的特征。
2、难点:表现建筑的立体感。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民间建筑图片展示。
(1) 说一说:分小组在教室里布置学生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由小组代表讲述小组是如何分工的,如寻找方法、寻找方向、寻找内容。
(2) 看一看:观察图片展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同学之间交流心得。
(3) 想一想: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开平碉楼有哪些特征?类似的建筑还有哪些?
(4) 比一比:自己家乡有类似的建筑物吗?它们相同的地方与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2、 活动二:碉楼艺术欣赏评述。
(1) 碉楼的审美价值:“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造型与材质想结合的艺术”。引导学生从碉楼独特的造型美、纹饰美等进行评述,
(2)碉楼的实用功能:开平碉楼形成的背景,把碉楼建立成直立式的特殊意义。
3、 活动三:运用造型手段表现碉楼。
(1)画一画:根据课本提供的资料或自己寻找的照片资料,用线条画出碉楼的形体并进行装饰。
(2)做一做:尝试用废旧纸盒等物品制作一个类似碉楼的建筑模型。
(3)评一评;教学过程中出示评价标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评述。
序号:15
时间:第十六周星期五
教学目标:
①了解“门画”的由来,在不同时代的风格和作用。
②门画的对称性、色彩、造型夸张性
③运用夸张创作出一幅现代门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门画的作用和含义
门画的特有表现手法:对称、夸张、喜庆、吉祥。
2、难点
能对门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有关门画的文化。
① 收集有关门画的传说,故事,感受“门画”文化。如:讲讲门画的来历,传统门画上的二位人物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贴在门上?有什么作用?
② 收集有关“门画”的美术作品,感受不同表现形式的门画的艺术美。
2. 活动二:欣赏评析教材上的门画。
① 请说出每幅门画作品的艺术特点。(造型、色彩……形象夸张、威武、可爱、丰满……)
② 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③ 比较传统版、卡通版、现代版门画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对表现形象的选择运用与造型表现的创作欲望。
3. 活动三:观察联想与创作表现。
①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一幅门画,就其表现形式、人物特征、色彩搭配进行观察、联想。
② 选择自己喜欢的作画工具、材料、表现方式,进行门画的创作。
4. 活动四:分享与评价。
提供评价要点:
① 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② 造型美观、喜庆热闹。
③ 分享成功、过程愉快。
序号:16
时间:第十七周星期五
教学目标:
1、石狮文化、立体造型、装饰花纹。
2、绘画临摹石狮作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2、难点: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
表象石狮的立体感
教学过程:
1、欣赏与评析
通过赏析、比较、评价,让学生感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石狮艺 术美;
欣赏唐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 受。
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石狮的艺术美。
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皇家气势。
2、观察与发现;
看一看:本课的石狮中,哪些雄伟威武?哪些活泼可爱?为什么?
说一说:从嘴、眼、、鼻、 毛、躯干、腿、爪等方面分析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
评一评:你最喜欢那幅石狮作品,为什么?
3、想象与创作
选择你喜欢石狮,进行临摹作业。(基本要求)
发挥想象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较高要求)
4、互评与自评。
第17课:家乡的桥
序号:17
时间:第十八周星期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
2、能用语言描述桥的造型特点与线条美。
3、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桥,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桥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2、难点:对桥进行联想,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桥。
教学过程:
1、收集与探索
(1)通过调查了解家乡桥的造型特征、桥名及家乡的桥文化。
(2)调查有关桥的历史传说或故事。
(3)收集有关桥知识的资料。
(4)收集桥的图片。
2、 欣赏与交流
(1)欣赏各种桥梁建筑,了解桥的桥的外观、形态、建桥工艺和技术水平。
(2)桥梁是历史的见证。
(3)桥梁是经济发展的纽带。
(4)桥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的保护。
(5)欣赏大师笔下的桥和同龄朋友的制作的桥。
3、创作与想象
(1) 基本结构
起支撑作用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
交通部分:桥面
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栏
(2)设计桥梁模型草图
(3)制作过程:
剪、刻、挖操作时,注意用刀安全;绘画设计时,注意颜色搭配;为你设计的桥起个名字并说说象征的意义。
第18课:家乡的节日
序号:18
时间:第十九周星期五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或访问,了解家乡节日的习俗。
(2)能用语言描述节日用品的造型特色、装饰特色和色彩特点。
(3)能运用色彩表现节日的喜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了解家乡的节日习俗,培养学生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
(2)能用美术形似表现家乡节日气氛。
2、难点:能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或图片去表现节日的气氛,制作节日用品。 教学过程:
活动一:确立研究与活动的内容。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所研究的节日,确定活动的内容。
2、 确立用何种形式,如何表现家乡的节日的喜庆活动。
活动二:根据研究的目标搜集资料。
1、 查阅书籍,收集有关节日的文献资料。
2、 请教老师、父母及其他人,获取感性资料。
3、 网上查询,筛选与所选节日相关的信息。
4、 实地参观传统节日用品的制作过程,感受节日的气息。
5、 观看音像制品,感受节日的氛围。
活动三:交流整理资料与创作
1、 用表格归纳整理资料的方法。
(1)用多种材料制作节日用品,或者用绘画形式表现节日活动,注意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和色彩特点。
(2)用各种节日用品装饰教室。
活动四:成果展示、评议
举行发表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展示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同时交流心得。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五省藏区区编版汉语第九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