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关于材料分析题的做法
关于材料分析题的做法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
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很重要的环节)
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罗里罗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①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②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③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政策进行客观的评价。
步骤分析
第一步:浏览材料、明确主题。
从材料中的“永乐二年”、“顺治元年”等有关时间和内容的表述,可以看出,本题所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的海外政策”——这就是本道题的主题。这时,应该马上从脑海里调出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开发南洋、戚继光抗击倭寇、葡萄牙占据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的斗争、鸦片走私和禁烟运动等知识点和“闭关锁国”这一外交政策,从而为进一步阅读材料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析问题、细读材料。
显然,本题是要求比较明清两个时期海外贸易政策的异同点,并归纳出其历史影响。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阅读材料,明白每段材料的具体意思,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如材料二的摘引“台湾”就很重要,它隐含着当时清政府制定政策时的心态和目的,即“害怕反清势力的增长,维护满清的长久统治。”
第三步:提取信息、加工整理。
先带着问题到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如第①问,材料一的“禁民下海”,材料二的“不许下水”、“不许越界”,材料三的“内外隔”等;第②问,材料一的“因以为寇”,材料三的“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等,就是本题重要的材料信息。
再根据材料意思和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第①问的“相似之处”很好概括,就是“禁海”;第②问的“不同”,应具体从材料中的意思出发,结合所学,得出“海患”、“固统”这一关键区别。第③问,应该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去理解其历史影响。
这样,已经初步形成本题的答题提纲。
第四步:审查提纲、流畅表达。
根据上述提纲,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注意要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文字进行恰当的概括说明,不要照抄材料或简单翻译材料,避免“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①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②明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清朝是为了防止居民与沿海反清势力联系,威胁其统治。
③明清的海禁政策,不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导致中国近代贫穷挨打的重要原因。
解答材料解析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解答材料题一定得紧扣材料,上述四个步骤始终没有离开材料,其中关键步骤应该放在第二、三步上,这两个步骤做好了,动笔书写答案应该是非常迅速、非常准确的。而考生们恰恰容易忽视这两个环节,不少考生害怕时间不济,往往是材料都没有读完,意思也没有完全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离题千里,答非所问,命中率低下。因此解答材料题(包括问答题),一定要养成“明题意、列提纲”的良好审题习惯。
2、下笔作答时,应该根据材料的语言环境和提取的有效信息,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不可把教材中的表述、老师授课的讲述和材料中的原话照搬照抄,同时做到语言精炼、流畅,书写清晰、规范。
由此可见,解答材料题是有其特殊规律和方法的,考生们如果能很好的落实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四步法”,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范文二:材料分析题的材料
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是政府必须提供服务,政府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立足点是政府的一切行政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加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力度,加大公共服务投入,让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涵义]: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
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基本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
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而民主愈发展,权力也就愈为公众服务。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步伐正在加速。
[五项措施]:
1. 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
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 要全面管理。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3. 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4. 要努力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
5. 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坚决执行中央关于报告个人经济
和财产,并自觉接受纪检部门的监督。要把查处违法违纪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要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不断降低行政成本。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意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仅是适应“小政府大社会”发展需要,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重视民生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信力建设
。而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并没有自已的特殊利益。党的利益从根本上是和人民群众
的利益是一致的。
作为党员干部,要真正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端正权力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共产党要真正
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
一、加强公务员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要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二、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利益表达机制。一方面政府要公开,另一方面,要为公众参与政
治提供多样化而又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如公开听证制度。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尤其需要听听弱势群体的意见和心声。
让人民批评政府
[原因]批评监督政府是现代国家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现代政府自我检视、自我完善的必要一环。
[条件]让人民真实、充分、善意地批评政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应该从以下方面创造条件:
第一,政府的工作应尽量公开透明,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
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二,要认真受理群众的批评,让群众的批评、监督、意见,能够得到认真地采纳,得到政府的尊重,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为公民的荣誉感。
第三,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更要做到违法必究,让批评者不
再担心受到报复或追究,而让报复者付出惨重代价。但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往往是“知易行难”。
2.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内涵]问责机制说到底是一个谁来问责的问题,是一个向谁负责的问题。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然是
要对人民负责。所以问责机制的内驱力就要落实在群众的监督权上。常态化的政府问责,必须以健全的问责机制为基础,通过立法确保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权力始终处于一种负责任状态,杜绝任何行使权力的行为脱离法定责任机制的监控。
[意义]第一,它是硬约束。制约、规范了领导权力,有多大的“权”就担多大的“责”。这必将大大
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第二,它是宽范围。以前行政行为出问题,主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党委负责人并没有进行问责的规定。该规定第一次把党委负责人纳入到问责范围。第三,它是民字牌。这个规定不但把依靠群众写入原则之中,而且明文点出“检举、控告”是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来源,并重视对群体性事件的问责。另外,对民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官员异地复出现象,也做了详细规定。
[对策措施]
第一,从立法上进一步细化政府和官员的权责,不仅开出官员明细的“权力清单”,更需设计出明确的失职状态下的责任后果
第二,拓宽问责路径,强化异体问责,建立多元化的问责机制。合理划分问责事项范围,界定问责标准,形成问责合力。
第三,健全问责程序,完善实施环节,明确问责对象,强化制度执行的针对性,确保问责实施效果。 第四,加快推进问责制的法制化进程,构建完善的行政问责的法律依据,深化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文化建设。
“全裸”乡政府----政务公开
[内涵]政务1公开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措施]推进政务公开,需要从各个制度层面逐步推行,目前可以重点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1完善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施行为契机,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初步形成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体系。
2依法清权确权,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政府各个部门要狠抓清权确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权力事项、工作规则、流程图等,便于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
3创新审批方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级政府要努力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改革现场审批方式,建立网上审批平台,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4把握公开重点,不断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水平。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特点,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和本部门的核心权力为重点,不断丰富政务公开的内容,争取让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总之,要创新公开形式确保公开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各级政府要根据社会服务的需要,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形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和网络技术的优势,将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的窗口、在线办事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公共服务的载体。
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2)相关表述
[措施]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部门加强作风建设。
[意义]政府公信力作用重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提高政府公信力,就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接受群众、舆论和监察机关的监督,严格履行其对社会的承诺,做到执法公正、廉明。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当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
3政府网络舆情能力
政府提高舆情能力的措施
1)要加强学习增强政治敏锐度。
只要我们政治敏感、视野开阔、鉴别力强,就能够及时捕捉舆情苗头,及早处理。要转变思想,不能狭隘地认为了解舆情、应对舆情是其他部门的事,要从维护党和国家形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出发。要加强学习,学深学透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增强政治鉴别力。要勤观察、勤思考,把握发展趋势。
2)要建设透明开放政务系统。
3)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
4)建立专门的舆情工作部门。
5)对公务员加强应对舆情的训练。
6)健全应对舆情工作制度。
4. 反腐倡廉建设
热点链接
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凸显了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地位,使干部不再眼睛只向上,将更好地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是继续推进干部制度创新、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政绩观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有着紧密联系。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的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又保证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
部政绩考核体系和机制。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总体是好的,但在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科学发展观树立不够牢固、坚持不够自觉,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发展的问题; 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问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问题; 只顾自身和眼前利益、不顾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问题; 甚至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问题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现有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还不够完善。
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大政府投资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完善干部考评体系和机制,不断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风险意识,引导他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工作观、事业观、权力观。努力把干部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谋划发展、推动发展上来,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5. 三农问题
背景链接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⑴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⑵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⑶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
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五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影响“三农”问题若不得到解决,会带来以下几点影响:
⑴影响社会稳定
⑵劳动力过剩;
⑶就业压力大
对策(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二)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三)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五)提高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意义(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二)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6. 医疗改革
看病难
【原因分析】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主要包括:
1)医疗资源人均水平较低,配置不均衡,难以满足群众需要;
2)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医疗费用上涨速度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
3)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
4)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解决措施】
一是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
二是加快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在城市,要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建立健全服务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农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关键是明确政府责任,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
四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根据国家、社会、个人承受能力和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严禁虚高定价。
五是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有资质人员依法开业,方便群众就医。
六是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
7.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出现,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一次事件过后,往往不会去思考它深层次的原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等原因,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屡现,具体说来说有以下几点:
1我国食品生产的总体水平不高;
2由于食品生产源头多、链条长,食品安全统一管理的难度很大
3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性居高不下
4我国的食品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解决措施: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1)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
3)重点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4)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5)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反应机制;
7)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范文三:关于科学技术的材料分析题与答案
7
材料1
由于人们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物质控制能力的提高,纳米科技发展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2000年10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将新材料和纳米科学的进展作为“十五”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这为中国21世纪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的纳米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使中国的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应用开发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定会为纳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推
———-——摘自:《科学》材料2
生态方面:人类的繁衍,使地球不堪重负,破坏性的开采使地球有限的资源几近枯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2001年被迫全民移居新西兰。人类的种种行为,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
———— ——摘自金鑫:《世界问题报告》
材料3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摘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材料4
克里要做美国“环保总统”。克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同布什大相径庭。去年10月20日,克里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发表演讲时公开宣称:“今天我郑重承诺,我将成为一名'真正的保护环境的总统'。我们将恢复美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贫困和疾病传播方面的领导
————————
材料5
只有实行高技术产业化,才能节省资源、能源,才能开发新资源、能源,才能以新资源和能源,以及开发出的新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代替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只有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提高劳动人口素质问题,才能解决在经济管理的效率
——
(1)阅读材料1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 (3)综合以上材料,阐述我们应该如
7
(1)材料1指出了科学技术是进步的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并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而各国都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将新材料和纳米科学的进展作为“十五”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问题”(人口问题,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土壤过分流失,土地荒漠化扩展,森林面积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等等)突出,但不能将这些问题看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全球问题”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失调以及人和自然的冲突,它体现了科学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能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
(3)要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有美国“环保总统”克里那样的意识,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问题,它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应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对话。其次,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把人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最后,要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实现科技产业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材料1:全球经济的“纽结效应”会使一个国家发生的变革很快传到其他国家。自由贸易和投资摧毁了国家之间的围墙,并将影响新世纪国际经济舞台。在这个新的全球市场的法则手册中,只有一条法则:适者生存,伴随世界范围贸易增长而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投机。结果,经济的基础将偏离实际生产,而用手指在电脑键盘上一敲,大量投资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有这些都是在一眨眼间完成的。
——————————《曼谷日报》3月12日文章《新世纪的趋势和挑战》 材料2:信息将在人、组织和国家之间以一种容易的、简单的方式传播。一个地方的人将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与此同时,这种技术的大量运用将从积极方面影响各个国家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国际社会成员,我们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维护人类在整个新世纪的安全。——————————《曼谷日报》3月12日文章《新世纪的趋势和挑战》
材料3: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会见泽廖诺勒的科技人员代表时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运转,那它就不可能有现在;如果没有富有竞争力的科学技术,那它就不会有未来。” 材料4: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前景。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政治走向多极化、经济日趋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紧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这就是我国当代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去追赶世界科技的先进潮流。如果不加快我国经济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中国在发展,世界也在发展,时不我待啊~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知识经济时代与以往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比,有何特点,结合材料1,4加以分析。
(2)根据材料1、2,分析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对哲学研究提出了什么新课题,
(3)结合材料3、4,简述我国将如何迎接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挑战,
【命题目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以及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参考答案】(1)知识经济时代与以往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相比大体有三大特征:?知识成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播速度空前加快,范围空前扩展。?社会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脑力劳动成为主流,知识阶层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人又一次获得解放。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人脑真正集中在必须依靠人脑才能解决的问题上,那就是创造、创新活动。
(2)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对哲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代世界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或将要引起生产力发生新的飞跃,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远影响,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研究和概括提供了丰富的科学内容。
?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分化、专门化和在此基础上高度一体化、综合化的双重趋势,要求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结合,强化了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哲学要保持时代精神的精华,就不能不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
(3)面对科技进步、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只有以改革为动力,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才能促进高科技发展。 科技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现科技产业化,把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才能使我国高科技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抓住科技革命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这条主线去概括回答题中所提问的问题。
下面是有关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一组材料:
材料1荷兰花卉出口占全球花卉出口的65%。但荷兰的气候并不好,土地资源也不足。荷兰人将花卉种在特殊温室的水中,水中加有可以重复使用的肥料和杀虫剂。这种温室培养技术,不但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还可以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摘自1997年10月15日《经济日报》
材料2在我国所有工业企业设备中,近1/5已经老化,国有工业中设备的老化率已达25%,超期服役率为39%。我国技术结构中,低层次技术所占比重高达80%。在钢铁行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经淘汰的平炉炼钢工业,在我国仍占有15%的比重。全国有1/4的纺织机械设备需要淘汰,居于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40%。————摘自《知识经济呼唤中国》 1996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排世界第7位,而科技国际竞争力却排世界第28位。90年代初,我国每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9倍。
发达国家均已普及了10~12年的教育,我国目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65%;发达国家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主体是博士生,我国目前仍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仅占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贡献率为60%至80%。我国近期才达到35%。———————————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3“信息经济”已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支强大的经济力量,因为它已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国际数据集团总裁麦戈文认为,中国可望在200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市场。
————摘自1998年10月11日《经济日报》
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工业化初期,有58%归功于较高的小学入学率,约35,归功于有形投资,中学入学率的作用居第三位。据国外教育学家分析,在传统工业中,小学水平的熟练工作占60%,中学水平的占4%至8%,只有1%至2%受过大学教育;而在现代工业中,中学水平要占60%,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占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0%至40%。
———————摘自1998年7月16日《中国教育报》
请回答:(1)根据材料1,说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材料1~3,说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战略。
答案要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在于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冲破种种自然条件的制约,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我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表现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研究开发能力较低,教育滞后。
(3)未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主要依靠高新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要与经济结合,为经济发展服务。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1说明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我们知道**的一个重要论断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分析材料1的前半部分,首先,荷兰人在花卉种植中采用新技术,使荷兰可以终年种花,说明新技术能突破一些自然条件的限制,提高产量;其次,采用新技术后能解决密集种植所造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问题,提高花卉的质量,说明新技术能克服传统技术的一些限制或消极影响,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分析材料1的后半部分,不论讲科技在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比重的提高,还是讲脑力劳动比例的提升,都说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2的前半部分说明了我国企业设备和运用技术的情况,显然归纳起来应该是设备陈旧,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材料2的后半部分,先是说明我国国际竞争力即科技的创新能力或研发能力不强;然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说明我国教育落后的一些具体表现。
综合三段材料,就科技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显然是科教兴国战略。
材料1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去。
材料3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甚至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
请回答:(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
(2)材料1与材料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答案要点」(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
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材料1 恩格斯指出:“自然研究家相信,他们只有不理睬哲学或羞辱哲学,才能从哲学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思维便不能前进,而且要思维就得有思维规定,而这些范畴是他们从所谓有教养者的那种受制于早已过时的哲学残渣的一般意识中盲目地取来的,或者是从大学必修的哲学课中听到的一点儿东西中取来的,或者从各种各样的哲学著作中缺乏批判的和杂乱无章的读物中取来的,正因为这样,他们同样做了哲学的奴隶”。 材料2 爱因斯坦认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可是,科学的各个领域对那些研究哲学的学者们也发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还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地哲学思想。”
请回答:(1)恩格斯的这段话批判的是何种观点,
(2)分析爱因斯坦在哲学与科学两者关系问题上的观点。
参考答案:(1)在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否认哲学对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因此要取消哲学;二是夸大哲学的作用,把哲学看成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东西。恩格斯的这段话批判的这是第一种观点。
(2)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正确揭示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他认为,哲学给科学发展以根本方法论的影响。哲学是对世界以及任何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方法论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运用哲学所提供的一般概念和范畴,按照某种一般方法论进行分析和推演;哲学能够从总体上确定科学发展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哲学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能够为科学家提供创造性的空间。同时他也强调,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时政知识和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哲学也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哲学从具体科学中不断吸取养料,才能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和原理。
范文四:关于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教学探究
关于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教学探究
顶峰助力微营销
http://help.3g.163.com/0414/16/0707/16/BRCS26FO041401H
P.html
每年的高考,历史材料题是必考的内容,而其所占的比重较大,历史材料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归纳分析和文字表述能力。然而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得分率并不高。究其原因,除学生基础外,主要是方法不当。提高学生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能力必须重视高中历史材料分析的教学。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高考逐渐增加了材料分析题的容量。历史材料分析题型是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也是文综考试的一大难度,因此历史材料解析题能否得高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文综分值。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一种主观性试题,是高考历史主要题型之一,具有信息容量大、知识面广、形式多样、灵活性高和区分度强等特点。它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但学生对于此类题型却普遍认为非常难,因此平时在训练中只注重选择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个别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缺少审题和解题的技巧,平时缺少应有的训练造成的。本文中,我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经验介绍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注重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
读是解题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基础,把握对学生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首先,应用相关阅读策略,教师
应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历史材料阅读策略,要求学生正确把握快速阅读与跳读技巧。其次是仔细阅读材料,读懂、读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应用历史意识,运用历史观点,联系相关的历史知识,站在历史知识体系的高度进行阅读,要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再次是读问题,知晓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初步确定有哪些是要作答的问题,哪些是拿不准的问题,带着问题回到材料阅读,便于制定下一步的解题计划。
二、在阅读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材料新、问题新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单元、哪一课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找材料与设问的关联。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寻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找材料与教材的关联。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设问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出自于教材,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只要判断准确,解题的方向便明确了。?找材料与材料的关联。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分析题都有一个主题,而题目中的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找出了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将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能否提取出真实有效的信息,并恰当地进行提炼整合,是学生准确解答材料分析试题的关键。因而阅读时要有目的地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
三、领会命题意图并明确解题方法
材料分析题要把握史与论的最佳结合,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历史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加强设
问与材料的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同时要读懂不同材料解析题的不同要求,把握近几年的高考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的形式:一是层层发问、逐次诱导的递进式,即围绕一个中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97以来出现的要求表述成文的材料题,如“南唐烈主”题,“巴黎和会”题,弄清设问的不同要求,能避免解答重大失误。
四、培养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答是否准确、恰当、完美,能否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与能否做到以下几点有关。
1、注意答好第一问
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分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联系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导后面的答案。
2、注意审准设问
在很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设问分值
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却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得分情况。
五、结束语
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历史材料,把兴趣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辨析史料的能力,并在史料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适当补充,精心设问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并加强解题技巧与规范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顶峰助力微营销
http://help.3g.163.com/0414/16/0707/16/BRCS26FO041401H
P.html
范文五:关于真理与价值的材料分析题与答案
一、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 材料1 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是用观念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
材料2 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而与感觉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3 波格丹洛夫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 (1)材料1、2、3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2)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和2的观点有没有根本区别?
答:(1)材料1、2中的观点主要倾向于判断真理的标准是人类已有的认知,以真观念为标准,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认识论;材料三的观点则倾向于唯心说的认识论,认为判断真理的标准是是人类的经验集合。
(2)这三种观点没有根本的区别,都是对真理标准的不准确认知。材料1与2的错误在于:①斯宾诺莎哲学的目的是证实思想的真理性并获得自由,条件是放弃世俗的东西获得思想的自由,方法是对真理标准的重新确定即真观念。他首先对知识进行了分类,把知识分为传闻的知识,经验的知识,理性的知识,直观的知识四种,并认为直观的知识是最可靠的,即真观念。 ②在于把呈现在古代的直观和经验世界中的“意见”提升到“知识”的水平。这种认识论的确是有较大的缺陷的。它把自然界,尤其是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人与物解读为一种数学符号式的东西,这种把客观对象演变为认识对象的过程,由于没有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对象被符号化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没能把认识论建立在历史观的基础之上,因而必然呈现出与人的生活世界和直观世界相脱离的特征;同时,由于它不认为解释者自身也处在它所解释的对象之中,因而的确无法面对海德格尔所说的理论的“欺瞒”和“理论的总主宰”的问题。
而材料三的错误在于:波格丹洛夫在真理观上坚持主观真理论,反对客观真理论。他说“马克思主义包括对任何真理的绝对客观性的否定,对任何永恒真理的否定”。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的一致起来的、社会的协调起来的经验。否认了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问题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问题。
材料: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八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八十年,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八十年。
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自《**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分析材料,结合真理观,请回答:
(1)试简析马克思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
(2)分析材料,从实践性出发,如何理解马哲的理论体系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3)结合绝对真理、相对真理的特点及关系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4)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分析把科学技术转化成商品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1)试简析马克思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
真理的检验不可能在理论内部得到解决,而必须通过客观的物质活动,即实践来检验。因此检验认识的标准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从而对认识的真理性作出判断。
判断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是看认识是否同客观相符合,这就要求检验认识的标准必须同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点,现有的认识和理论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只有实践才能成为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才能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不仅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人们就以通过实践把主观同客观联结起来加以对照,从而检验主观是否同客观相符合。如果理论预期的结果与实际取得的结果是符合的,就暂时证实了这一认识;否则就暂时证伪了这一认识。
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即确定性是指: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此外再无别的客观标准;实践最终也一定能够对认识的真理性作出检验;凡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都包含有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即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在实践性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表现在:它来自于实践,是对无产阶级实践运动的概括与总结;它也能反过来指导无产阶级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和使命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实践性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3)任何真理都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真理即即真理的绝对性是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
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不同,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但是它们也有密切的联系。绝对真理都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并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也是相互渗透的,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最主要的就是进行理论创新。实践始终在向前发展,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又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可变性、相对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大胆发展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继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简述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始终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深化、丰富和完善。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品质是与时俱进,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而是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发展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在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创新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的绝对主义错误;另一种错误则是夸大真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的相对主义的错误。
(4)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分析把真理转化成价值的重要性。
真理与价值还是密切联系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第一,二者相互依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离不开价值,真理最终必然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另一方面,价值也离不开真理,任何有价值的活动或过程都包含有某种真理。第二,真理和价值还是相互转化的。一方面,真理可以转化为价值。正确的认识用到实践中去,就能转化为指导我们进行实践的强大力量,转化为价值。另一方面,价值也有可能转化为真理,人们经过研究和探索就能抽象出任何有价值的过程所包含的真理,从而实现价值向真理的转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现真理并不是目的,把真理变成商品、变成生产力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因此在现实中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真理,另一方面又要及时地把科学技术真理转化成商品,转化成生产力,有效地改造世界,实现认识的目的。
三、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十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
1. 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 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的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分)
【答案要点】(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4分)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3分) 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故事亦可) ,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3分)(注:如果考生从辩证法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言之有理并举例得当,可酌情给分,不超过4分。)
材料1: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
得多。”“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是更换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
材料2:波普尔认为:“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或可检验性。”“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了,有了错误可系统力。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摘自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全世界的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他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须被抛弃。” 摘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请回答:(1)材料1,2,3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上的共同观点是(材料,1996年理)
(2)比较材料1和2,指出恩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发展的不同认识。
(3)参照材料2,简要评析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1)三者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恩格斯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的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也是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现真理的历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和不断证伪的过程。
(3)波普尔着眼于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科学的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是有启发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以致从片面真理引出错误结论。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包括牛顿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把原子看作是构成宇宙大厦的“最后之砖”,是关于物质结构的最终的、最完整的绝对真理。但198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原子论观念。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又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在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
上述关于物质结构的不断认识过程在认识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每一次理论的提出都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的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真理并不会结束。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性而言,它是绝对真理;就其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的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和新的事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关于材料分析题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