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智慧医疗的新趋势-移动医疗
智慧医疗的新趋势---移动医疗
摘要:随着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许多医院建立了功能强大的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如HIS 、PACS 等),但传统的固定部署计算机的方式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移动医疗医疗信息化
移动终端为消费者带来了科技的乐趣,那么在专业人士的领域上是否也有可以发展与改进的空间?根据美国Knowledge Networks针对医学领域的调查报告内容,在5,400位受访医生中,有27%拥有平板电脑。同时,美国QuantiaMD 网站调查报告也显示,在 4000名受访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医师使用平板电脑做为药物查询、存取病患治疗记录以及与病患进行沟通的工具。显见平板电脑已成为医护专业领域中的必要工具。再看国内,据中国目前医疗卫生领域的从业者约为650万人,虽然大众消费者的手机、平板市场不可小觑,但是竞争者层出不穷,还走上拼硬件、比价格的不归之路,这一待开垦的专业医疗电子市场,是否也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开发一款专为医护人员设计的平板?让我们先从“专业的移动医疗”发展说起。
移动医疗是医疗信息化发展大势所趋
随着医院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医疗信息系统的完善,许多医院建立了功能强大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如HIS 、PACS 等)
,但传统的固定部署计算机的方式存在局限性,制约了医院
信息化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无线网络具有终端可移动性、接入灵活方便等特点,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得到了规模部署。打破了传统有线部署的局限性。
2012年1月,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在此规划中,智能医疗行业成为未来给予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智能移动终端在以下诸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医嘱、诊疗体征录入、移动药物管理、移动体检标本管理、移动病案管理等。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政府自筹和社会资本的参与都将促使智能医疗快速发展,IDC 发布的报告《中国医疗行业IT 解决方案市场2012-2016预测与分析》,2011年医疗行业IT 花费是 146.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8.9%。IDC 预测2016年医疗行业IT 花费市场规模将达339.9亿元。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增长幅度至少达到30%。
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硬件终端的设计到软件开发,专业化趋势明显。
移动技术在医院内使用的场景
移动护理
患者从就诊到得到治疗需要经过三个步骤:1. 医生检查患者得出初步诊断后开具医嘱;
2. 护士将医嘱转抄到输液或治疗卡上并准备执行;3. 护士实施治疗方案。这三个环节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由于技术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医院采取各种手段并没能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和识别技术的发展,患者身份、药品、血袋等信息等实现了数据化,医嘱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检查和确认,这对保证患者安全、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移动查房
医生在查房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随时调取患者的电子病历,并根据患者当时的具体病情
随时下医嘱。无线网络的应用,可以使医生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PDA 等,随时查询患者相关信息。免除了以往总要拿着已大堆病例记录本的麻烦,病情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的病史详情和治疗过程。医生的查房工作变得简单轻松,而患者也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移动输液
很多医疗事故都是由于输液过程出现差错而导致的,对大多数医院来说,如何有效对病人尤其是门诊病人的输液进行管理是一个难题。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可以解决在门诊这样场地有限、人员流动性大的复杂环境里病人输液的难题。病人输液过程中所有的核对工作都通过护士手持带扫描功能的无线PDA 来实现,取药、配药、输液等所有流程都有专业系统支持。系统自动生成的相应条码中内含了患者、药品和座位等信息,使医护人员一目了然,有效杜绝以往人工操作的隐患,真正实现了正确的病人、正确的药品、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用法。
移动分诊
医生可以通过配备的平板电脑或PDA ,将接诊或等待的患者数量信息登记传输到前台负责分诊人员的计算机上,方便分诊人员了解每个门诊医生当前的接诊情况,及时调配资源。
范文二:移动医疗的机遇分析
一、医疗行业供需不平衡和资源分布不均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目前, 我国步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 且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节奏快, 患有 健康问题的人群基数越来越大, 对医疗行业的需求急剧上升, 传统医疗行业服务 供不应求; 而且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少数优秀医院中, 医 疗资源分布不均,使得偏远及贫困地区的患者就医难、看病贵的现象普遍存在, 而“互联网 +医疗”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破解这一难题,极大地改善医疗服务 的提供模式和患者接受医疗健康服务的模式。 “移动医疗”应用为民众带来的就 医便捷以及为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力拓展是推动现行医疗服务模 式升级、转型的动力。
以下介绍几种互联网医疗模式:
二、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引发商业模式的创新机遇
当前, 我国通过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以解决医疗服务存在的诸多痛 点,促进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自 2014年 8月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在远程医疗、 医师多点执业、 “互联网 +”行动等方面推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一方面, 明确远程医疗服务范围, 包括一方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 运
用信息化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 也包括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 技术, 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 另一方面, 提出推进医师合理 流动, 鼓励医师到基层、 边远地区、 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 多点执业,并简化注册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
另外,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互联网 +”行动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广在线医 疗卫生新模式,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 提供在线预约诊疗、 诊疗报告 查询、 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 同时还提出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 电子处方等 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 鼓励有资质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 发展疾病 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 并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这些重要政策举措的密集 发布代表了国家深化医疗改革的决心,也为移动医疗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三、各路资本强势介入为创业者带来创业机遇
2015年,移动医疗行业继续着近几年来持续的繁荣。根据易观智库监测数 据显示, 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 48.8亿元人民币,较 2014年增 长 62%。预计 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接近 300亿元人民币, 2016年至 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60%。
移动医疗的未来市场规模可观, 且经过数年的发展,
已经给医疗行业带来了
重大变化, 用户习惯已逐步形成, 商业模式也逐步清晰, 各路资本大佬自然不会 放弃这块越来越大的蛋糕。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 的高速发展, BAT 巨头也纷纷入场布局,融资规模越来越大 , 腾讯和百度分别通 过投资挂号网、 医护网进入该领域, 阿里主要在医疗服务和药物分销领域加大布 局。 (以下举例说明 BAT 模式在移动医疗方面的应用:)
2016年,移动医疗行业前景依然光明,资本仍会持续进入,新产品、新应 用也会继续层出不穷, 移动医疗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市场前景和盈利想象空间 巨大,有望成为资本热捧的下一座金矿 。
四、技术革新为移动医疗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互联网、 大数据、 可穿戴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推动医疗变革的进展, 移 动健康应用功能日渐强大。咨询公司普华永道(PwC )预测,到 2017年,这类应 用的下载次数将达到
17亿次。随着应用和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用处越 来越大,以及智能手机继续雄霸天下,移动健康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BCC 研究 (BCC Research )专注于基于技术的市场的分析,它预测,全球移动健康的收入 将在 2018年达到 215亿美元,而欧洲将成为最大市场。
目前, 我国已有 5.19 亿人在使用智能手机, 这些设备功能强大, 能够承载 复杂的应用,包括各类移动医疗应用;其次,低功耗、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迅速兴 起, 可以随时随地采集医疗健康数据, 为各项医疗和健康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健
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疾病状况的改善。通过可穿戴设备结合大数据的分析模型, 我们有机会在形成疾病之前发现体征节律的异常并及时介入调整, 避免疾病的形 成。 (Eg:慢性病患者, 其治疗费用远高于其他病患。 移动健康为他们提供了一种 连续而长期的监控手段, 并有可能改善心血管疾病、 癫痫、 哮喘和糖尿病等病症 的治疗 )
其次, 无处不在的无线高速网络、 家庭光纤接入为海量数据传输和用户、 平 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通道, 打破了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限制, 激发了新 的医疗服务形态;最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崛起为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筛查、 精准医疗奠定了技术基础。 由于现有医疗体系的不足为移动医疗健康服务产业的 发展带来了机遇, 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 更使得这个领域呈现出惊人的发展 潜力。
范文三:医疗建设的意义
新医疗改革基本内容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制度创新,就是把过去福利型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为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障制度。机制转换,就是要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支出制约机制和医疗保险基金监督机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合理负担的共同缴费机制;二是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制度;三是建立经帐分开、范围明确的支付机制;四是建立有效制约的医疗服务管理机制;五是建立统一的社会化管理服务体制;六是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效率统一,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与解决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总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大体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五大重点: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思路反映了我国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但是当前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现状并非是立法缺失导致的。此前偏重于“市场化”的医疗体制改革忽视了“疾病”的基本特性,但法律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修订后的药品管理法更加明确了医疗机构从事药品经营时的义务,“三级十等”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确立了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行为规则及管理标准与目标等等。然而,这些法律与政策的先后出台并没有防止和控制医疗行为失范、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等等引起社会公众强烈不满情形的产生和发展。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说与淡化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价值取向有关。
总之,在当前,政府和社会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在反思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医疗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定位等问题。
范文四:远程医疗的意义
(1) 社会与病人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教授是有限的而且多集中在大城市他们不可能经常离开岗位到各地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更高的需求远程医疗服务的开展满足了异地边远地区的广大病人的医疗服务需求解决了疑难危重病患者尤其是急诊危重患者到外地看病难的矛盾。
(2) 有效地节约了卫生资源和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远程医疗系统是参加会诊的专家对异地病人的医学图像和各种检查资料与异地医师就初步诊断进行交互式讨论其目的是给远地医生提供诊断与医疗指导帮助异地医生得出正确的诊断减少了疑难危重患者的不必要检查及治疗免除患者的往返奔波并为及时准确的抢救与治疗患者赢得了时间也使少数高水平医学专家的技术更多地为社会服务充分利用了卫生资源又为患者节省费用开支远程医疗的实施可以使病人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在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费用的同时可以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一方面病人无需旅途奔波另一方面病情也不会延误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可以改善医疗资源的配置远程医疗的开展不仅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
远程医疗可降低医疗费用。到异地就诊交通费、家属陪同费、住院医疗费等给病人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远程医疗系统可以使病人不出远门即可得到专家的医疗服务,一方面病人无须旅途奔波,另一方面病情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治。节约了医生和病人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真正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1. 避免延迟诊断和误诊,以及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咨询机会。
2. 减少患者等待就诊和长途转院耽搁的时间,使病情在未发展前就得到有效控
制和治疗。
3. 减少患者家属长途转诊的差旅费用。
4. 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重症监护,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至患者病床边,
使患者不离开病床就能24小时得到远端城市大医院专家教授的持续监护;而远端专家可同时对多名危重急症患者进行远程持续监护,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5. 实现大医院病床的跨地区延伸,使专家突破地域、时间限制,为更多危重病
患者服务,提供了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看病难问题。
6. 建立能够由网络保持同步联系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固定临床研究平台,通过网
络完成患者入组和资料收集,从而进行连续的质控管理,提升重症医学科研效率和水平。
范文五: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下一个爆发点
目录一、背景分析
二、概述
三、市场分析
四、运营模式
五、发展趋势
背景分析
(一)我国医疗资源供给严重短缺和严重浪费。
中国医疗行业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看病难”和“看病贵”。“看病难”背后深层次问题是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看病贵”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是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
中国医疗行业,一方面存在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存在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使整个医疗行业逐步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背景分析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带来的慢性病人群增长,造成医疗需
求的急剧增长 。
我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表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增至近4.4亿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3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是15~45岁人口的3~7倍,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短缺。对老龄人口进行慢性病监测、降低长期医疗费用尤为重要。
背景分析
(四)政策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
? 我国政府对于移动医疗持明确的支持态度。相关的国家部委出台了系列文件和政策来鼓励、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
? 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等分别将个人医疗监护、远程诊断等列入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并且提供相应的资金资助。卫生部也发起和赞助了一些合作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内的移动医疗示范项目,包括病例记录、疾病数据和健康质量监控等移动医疗解决方案。
移动医疗概述
定义:
移动医疗(mHealth)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包括远程医疗、预约平台、医院信息移动化解决方案等。
移动医疗概述移动医疗的特点及优势:
与传统的医疗相比,移动医
疗在便携性、方便性、医生资
源分配效率和疾病预防性大大
提高了。??
?1、医疗服务与移动通信的结合,将节省之前大量用于挂号、排队等候乃至搭乘交通工具前往的时间和成本。2、高清、移动、无线的技术优
势,可以帮助救护车上的医护
人员,通过移动高清视频获得
清晰、快速的远程指导,不错
过治疗的“黄金半小时”;
移动医疗概述?移动医疗的特点及优势
3、社区医生带上移动医疗
诊断设备,可以随时请大医
院、大医生进行远程会诊;
4、社区医疗信息平台,可
以用短信、彩信、WAP、呼
叫中心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掌
上医讯、预约挂号等服务。??
移动医疗概述
移动医疗的特点及优势:
5、远程监护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 由于慢性病远程监护可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优势(如美国糖尿病患者研究表明,远程监护和以使医疗费用降低40%以上),可以让现有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我国医疗资源浪费占医疗费用比重超过30%),解决偏远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
市场分析
?
?
? 移动医疗的发展,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不仅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包括远程监测、远程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可穿戴式给药在内的整体的疾病管理方案。 全球范围,Epocrates、CardioNet、WellDoc、ZocDoc、Vocera等公司已在移动医疗领域做出了成功的典范。 在国内,春雨天下、丁香园、白天使、杏树林等公司也开始了移动医疗行业的探索。而随着可穿戴式技术的崛起,移动医疗的软件和硬件结合将带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市场分析
移动医疗市场正处于启动前夜,未来5年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
市场分析
预测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 。
运营模式移动医疗服务:软件篇
? 国内的移动医疗应用并未形成较为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面向医院医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
目前来看,移动APP终端主要有四大类:??
? 一是远程医疗,比如“春雨掌上医生”,可以查询自己或他人有可能患的疾病,并通过该App向医生提问; 二是疾病管理,如“好大夫”,进行心脏瓣膜支架等疾病手术后管理,同时管理自己的疾病数据;
运营模式? 三是药物管理,如“丁香园”的用药助手医生可用来查询药品说明书,查看用药指南摘要及全文,使用常用医学计算工具;
四是通过医学文献向野生医院介绍新产品,杏树林的产品“医学文献”在去年三月底上线,已覆盖国内10%左右的医护人员,目前杏树林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医生使用杏树林的工具,来为药企产品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同时向医护人员营销,最终向药企收费。?
运营模式
?
?
? 从目前国内的APP终端盈利模式上来看,除了杏树林则可能向药企收费之外,主要还是向消费者收费的模式。 比如春雨掌上医生通过患者在终端提问,对快速解答的需求进行几元到几十元的不同收费。医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确定是否愿意接诊,这部分费用全部打给医生,春雨还没有和医生分成,未来随着医生和消费者的数量增加,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之后,通过广告或与医生分成的形式获得收入。好大夫在线比春雨掌上医生做得更早,同时,好大夫网站的品牌知名度已经形成,建立了一定的消费者信赖度,医生群体相对稳定和可靠。目前已收录3228家医院的30万名医生,主要服务包括找医生、预约门诊、咨询专家等。咨询专家还包括在线咨询和电话咨询。医生电话咨询的费用较高,专家问诊的费用在几百元/次。
市场分析
??
?移动医疗服务:硬件篇 九安医疗(上市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提供移动医疗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公司一直在持续丰富自有品牌iHealth移动健康管理系列的产品线,主要面向消费者。 在2012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CES 大会,公司推出了无线血压测试仪、无线血糖测试仪和无线脂肪秤三款移动医疗新产品,前2者是升级产品,无线血糖测试仪是全新产品,三者都通过无线或蓝牙将数据传输到苹果设备上,可以通过应用上传到云端进行数据分析。在2013年的CES消费电子展上又推出了新型血氧仪和血糖仪。
同时在2011年,首款血压计产品就已经在苹果公司的直营店全面覆盖,与药店/商超类合作也顺利开展。目前公司营收来源仍以外贸出口为主,但内销占比正在迅速提升,其中电子血压计占全球市场份额15%左右,位列第三,占公司收入的70%,公司2013全年收入约4.06亿。
? 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到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将带来230亿美元的收入,主要的动力来自于降低医疗保健成本,以及加强医疗服务范围。
根据Cube Labs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50%的医生会将平板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达到一定的普及。 ?
思考
商业模式
移动医疗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最在意的无非是商业模式。虽然医疗健康行业市场大,但因为体系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并不显而易见。 在国外,一些移动医疗产品已经有商业模式,主要是向医院、医生、药企、保险公司和消费者进行收费。
例如全球第一家上市的移动医疗公司Evocates为医生提供手机上的临床信息参考,2012年营收约为1.2亿美金,其中75%来自于药企,主要是为其提供的精准的广告和问卷调查服务。
中国移动医疗暂时没有很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与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投入,人们对医疗上面的观念意识方面都有关系。
据调查,美国目前在医疗上的投入占到GDP16%左右,而我们是5%左右,但中国的人口众多,分配到个人则更少。
思考
?
?
?
?医疗资源共享 移动医疗不是做一个App就能做得起来的,需要行业支撑和行业资源,来进行深度合作。将医疗行业与移动应用进行深度整合将是一个门槛。 在政策方面,目前国家规定医生的执照只在医院内部是合法的,并不允许院外行医。这使得一些进行远程医疗的App有打擦边球的嫌疑。 中国在保险上的付费、政府来付费的产品还比较少,在美国只要这个产品可以降低疾病风险,提高患者安全或满意度,提高医院效率,得到保险公司的强力支持并无问题。而我国医疗价格未呈市场化,商业医疗保险赚钱少,因而即便市场很大,但可行的商业模式还得继续进行摸索。
谢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智慧医疗的新趋势-移动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