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 .生产工具的进步 (1)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 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 曹魏马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关键提示
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跟踪思考
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关键提示
农书是农学理论著作,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它既属于农业的范畴,也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占区大量土地被日军使用,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满地。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跟踪思考
中国近代农业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19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关键提示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5.“**”时期
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关键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2.均田制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跟踪思考
井田制与均田制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3.更名田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的分田方案从本质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绝对平均主义。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931年春,**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关键提示
减租减息并没有改变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通过这次土改,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提出过哪些土地方案?
五、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
1.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内容
(1)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跟踪思考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及无爵位的地主、小官吏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朝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关键提示
编户制度既是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又是一种赋役制度。
(3)租庸调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4)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
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的作用:①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跟踪思考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6)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关键提示
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
(7)摊丁入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六、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1.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的配套措施。
2.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目前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目前出现的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不是一个长期现象,而是一个阶段性问题。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应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以适应“人世”的新形势。
3.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减负和增收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农民收入问题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的突出焦点。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费群体比重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土地兼并的影响:政治上,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3)封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两者的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代王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虽能暂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阶级通过起义的方式,进行均田免粮,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拓展2: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使地力长期保持而不必休耕,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如棉纺、丝织、制茶等也得到发展。
拓展3: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拓展4: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②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③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拓展5:建国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1)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入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在当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本专题的内容在专题复习阶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农业和农民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都是很高的。2000年广东卷出了一道材料解析题;2001年全国文综卷出了一道综合大题,同年广东、河南卷出了一道问答题;2003年,全国卷及江苏、上海卷中共有10余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2004年高考中,全国卷和上海、江苏、广东等卷中,涉及到“三农”问题的选择题有10余道,非选择题有3道。2005年高考有多题属于农业内容。全国文综卷二从水利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
农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复习时应以历史学
科为主线,附带将我国当代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等现实问题进行联系。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
(1)历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对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政策。
(2)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掌握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采取的是何种土地政策。可适当联系世界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采取的土地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和学科内综合。
(3)农民的负担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又一主要内容。要注意纵向把握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负担(在古代主要是赋役负担)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和调整情况。
(4)重农政策是中国历代经济政策的重心。要注意理解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
(5)要注意从中外联系的角度全方位聚焦“三农”问题。2004年高考就指向苏联的农业政策这一内容。要关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内容。
释疑解惑
1.如何掌握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1)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和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往往只具备其中的某些条件。在分析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①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和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产量的提高等。②手工业方面;手工业部门的扩展,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冶铁业、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等;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花色品种增多等。③商业方面:商品种类的增多;集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货币的发展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在归纳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时,可从上述诸方面去思考。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1)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3)五代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几种赋税制度的比较
(1)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比较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征收标准是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是以实物为主。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虽然也以征收实物为主,但却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主要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且征税时间也固定为两次。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征税标准的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编户制度和摊丁入亩比较
编户制度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府把农民编人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
和征发徭役、兵役。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摊丁人亩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府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税收征收的是实物。摊丁入亩实行后,不仅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而且税收也不再征收实物,而是征收银两。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4.封建统治者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出现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和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莽的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制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被统治阶级农民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范文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本专题的地位和中考预测
2006—2010年济南市中考试题,该部分的考查为空白处。应作为2011年的重要备考点之一。三农问题也历来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尤其是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该部分也成为时政热点。
◆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也称重本抑末。该政策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
(一)该政策的表现
1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奖励耕织
2 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理念,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压制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二)对该政策的全面认识
在封建社会前期,这种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 历代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 春秋时期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2 战国时期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兴修(功能、修筑者 作用)
3秦朝的经济
(1)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为开发东南和岭南地区,秦始皇派兵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交流;
(2)影响: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重要的影响 4三国经济的发展
(1)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6 唐朝 农业发展的原因:①统治者的重视如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具体重农政策;②兴修水利工程③改进或发明新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7宋朝: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大量推广
8 元朝:元世祖的重农措施:禁止?? 治理 ?? 推广?? 开通运河和海运 9 明朝:从国外引进的5种农作物
◆概括历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1 一般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条件
2 统治者的重视,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发展
3 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注意古代史上的四大水利工程
4 改革生产工具 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5引进和推广 物种
6广大劳动人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和辛勤劳动
◆对今天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和启示
围绕:安定的环境政府对从此经济的重视和加大扶持力度、重视科技在农村的应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方面谈即可。
★典型题目练习
1、下列关于3世纪到6世纪晚期我国历史发展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2、明朝“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这直接反映了( )
A、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 D、农业生产发达
3、商鞅变法在社会经济方面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c )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战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2010河南.
)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共。这是一项规模浩人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都江堰 图二:隋朝大运河
(1)简述图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2分)
(2)两人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范文三: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 (生产工具的进步 (1)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 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 曹魏马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
通起来。
关键提示
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跟踪思考
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关键提示
农书是农学理论著作,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它既属于农业的范畴,也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占区大量土地被日军使用,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满地。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跟踪思考
中国近代农业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19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关键提示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5(“**”时期
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 关键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2(均田制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跟踪思考
井田制与均田制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3(更名田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
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的分田方案从本质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绝对平均主义。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931年春,**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关键提示
减租减息并没有改变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通过这次土改,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提出过哪些土地方案?
五、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
1(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内容
(1)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
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跟踪思考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及无爵位的地主、小官吏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朝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关键提示
编户制度既是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又是一种赋役制度。
(3)租庸调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
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4)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的作用:
跟踪思考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6)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
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关键提示
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
(7)摊丁入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六、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1(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
2(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目前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目前出现的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不是一个长期现象,而是一个阶段性问题。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应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以适应“人世”的新形势。
3(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减负和增收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农民收入问题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的突出焦点。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费群体比重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土地兼并的影响:政治上,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
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3)封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两者的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代王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虽能暂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阶级通过起义的方式,进行均田免粮,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拓展2: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使地力长期保持而不必休耕,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
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如棉纺、丝织、制茶等也得到发展。
拓展3: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
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拓展4: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农业的发展,也
拓展5:建国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1)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入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
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在当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本专题的内容在专题复习阶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农业和农民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都是很高的。2000年广东卷出了一道材料解析题;2001年全国文综卷出了一道综合大题,同年广东、河南卷出了一道问答题;2003年,全国卷及江苏、上海卷中共有10余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2004年高考中,全国卷和上海、江苏、广东等卷中,涉及到“三农”问题的选择题有10余道,非选择题有3道。2005年高考有多题属于农业内容。全国文综卷二从水利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
农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
题。复习时应以历史学科为主线,附带将我国当代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等现实问题进行联系。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
(1)历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对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政策。
(2)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掌握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采取的是何种土地政策。可适当联系世界史上
(3)农民的负担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又一主要内容。要注意纵向把握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负担(在古代主要是赋役负担)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和调整情况。
(4)重农政策是中国历代经济政策的重心。要注意理解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
(5)要注意从中外联系的角度全方位聚焦“三农”问题。2004年高考就指向苏联的农业政策这一内容。要关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内容。
释疑解惑
1(如何掌握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1)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和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往往只具备其中的某些条件。在分析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和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产量的提高等。?手工业方面;手工业部门的扩展,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冶铁业、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等;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花色品种增多等。?商业方面:商品种类的
增多;集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货币的发展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在归纳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时,可从上述诸方面去思考。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1)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
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3)五代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几种赋税制度的比较
(1)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比较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征收标准是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是以实物为主。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
机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虽然也以征收实物为主,但却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主要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且征税时间也固定为两次。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征税标准的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编户制度和摊丁入亩比较
编户制度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府把农民编人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摊丁人亩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府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税收征收的是实物。摊丁入亩实行后,不仅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而且税收也不再征收实物,而是征收银两。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4(封建统治者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出现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
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和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莽的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制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土地,又是由于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去争取延
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被统治阶级农民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范文四:古代史 历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历代农业发展的表现
夏、商、西周
农作物品种、耕作技术和农田水利,都有较大发展,后来习称的“五谷”(稻、黍、稷、麦、豆),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甲骨文和《诗经》也有记载
商和西周时期,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商朝的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饲养的家畜很多。有些牲畜除食用外,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春秋战国
春秋:铁农具开始出现
战国: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并逐渐推广。犁耕的出现,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
中原地区已普遍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芍陂
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秦郑国修郑国渠 这些工程大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
江南农业的开发:
概况: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表现: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
产量提高。但各地发展还很不平衡,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
意义:江南经济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原因:1 北方大量人口南迁,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 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
政策
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概况:中原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发展,两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
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北方农业虽屡遭破坏,但总体上还是在恢复和发展
表现:1 研制了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
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用于农业灌溉。
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
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后来还传播到南方
2 兴修了水利。
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
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3 开发了边疆地区。十六国北朝是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都取得可喜成就
隋唐
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表现
1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圩田更加普遍,适于种植高产水稻;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安史之乱以后,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2 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那时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
3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在唐代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著名茶园规模大、产量多。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明清
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 不断推广种植,使不适应生产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于养 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
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 产领域
范文五:谈一谈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谈一谈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回顾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史是两部发展史的插曲:战争史与农业史。而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重农抑商的政策和中国人民安守本分的思想,可以说古代的农民是一头“耕牛”,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他们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脊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教材中对农业发展史介绍的最为详细,如重农抑商政策、农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的工程、荒地的开垦、农作物品种的增多、粮食产量的提高、经济中心的转移等等。农业史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点,“三农”问题始终是关注的热点。但要注意一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汉唐时期中国的农业发展最为繁盛,而此时的中国在古代历史上也最具影响力。
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珠江流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壁和犁耕法,赵过发明耧车。唐朝:发明曲辕犁和筒车。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引进,两汉:稻麦种植推广,北主方要农作物是冬小麦,也开始种稻;南方普遍种稻,东汉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出现稻麦轮作种植方法,一年两熟。而唐朝时中国的农业也已经基本达到了鼎盛时期。 历该时期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重农抑商政策:士兵复员,免除若干年徭役;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的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东汉:多次下达释奴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复员军队。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唐太宗轻徭薄赋,戒奢从
简;武则天重视农业,唐玄宗大力发展生产。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等措施。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再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重农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奉行的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它产生于战国时代,最早在魏国的改革内容中有所体现,随后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典范。“民义食为天”,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在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式财富的最后归宿。
古代的农民在封建政策的压迫下,他们安于天命,忍气吞声,习惯了与土地为伴的生活,他们别无他求,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能知足。一旦那个王朝连他们这点需求都不能满足,他们只能揭竿而起,发动起义,而汉唐的农业能得以发展,概括起来无非是:内部条件是耕者有其田,外部环境是社会稳定,无繁重的苛捐杂税。
农学院
01108012 秦绍龙
中国古代农业历史文化
论文
学院:农学院 学号:01108012 姓名:秦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