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自然名词解释
第一单元运动和力 名词解释: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参照物:在描述运动时,这个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质点:把物体看作一个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
4、质点的位移:指向末位置B
作有向线段,用它就可以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即质点位。置坐标的大小和有向线段的方向的变更,我们把它叫做质点的位移
5、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6、标量:位移跟路程是不同的,路程只表示物体经过的轨迹长度,而 不管运动的方向。因此,两个M 动物体(质点)的路程相同,并不一定位移也相同;相反的,两个 运动物体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也不一定相同。像路程这样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7、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傲匀速直线运动,简称为匀速运动。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9、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时的实际荜度,就叫做运动物体在这一时刻或通过这 一位置
时的瞬时速度。
体的重心。
10、加速度:物体速度18、弹力:发生形变的的改变量跟所经历时 物体因为要恢复其原来间的比值,叫做运动物的形状,会对跟它接触体的加速度。
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11、匀变速直线运动:这种力叫做弹力。 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显,直 接可以看得见; 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用仪器才能显示出来。 线运动,简称匀变速运19、胡克定律:实验表动。匀变速运动的加速明,弹簧发生形变时,度是一个恒量。
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12、自由落体运动:物(或缩短)的长度成正体只在重力作用下在真比。这个规律是 英国科空中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胡克定律。
动。
弹簧秤就是根据胡克定13、重力加速度:初速律制成的。每个弹簧秤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都有一定的称量范围,动,而且加速度又相同。不能用来称量过重的 这个加速度又叫做重力物体,就是为了防止超加速度,用g 表示。它过弹簧的承受限度,以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免它不能恢复原状。 的,它的大小可以用实20、摩擦力:人们把互验的方法来测定。g 的相接触的物体在接触面大小一般取9.8 m/s2。 上发生阻碍相对运动或14、牛顿第一定律:一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做摩擦力。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21、静摩擦力:阻碍物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牛顿第一定律。
力的最大值叫做最大静15、惯性:物体具有保摩擦力。
持原来的勻速直线运动22、滑动摩擦力:由于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一个物体沿另一个物体种性质叫做惯性。因此接触面滑动时,在接触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面上就产丰了阻碍物体性定律。
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16、重力:地球上所有滑动摩擦力。在相同条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件(接触面和压力)下, 力作用。我们把物体由滑动摩擦力要比最大静于地球引力,叫做重力。摩擦力略小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23、滚动摩擦力:作用下的。
在滚动物体上的摩擦17、重心:物体的各个力,叫做滚动摩擦力。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用,其总效果相当于地力小得多。
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集24. 力的合成:求几个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
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1
1
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5、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由此可见,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6、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7、牛顿第三定律:所有的实验都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8、冲量:在物理学中,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9、动量:在物理学中,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v 叫做动量。动量的符号用p 表示,即 p = mv
30、定理: 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31、缓冲:在动量一定的 情况下,为了减小力的作用,就要延长力的作用时间,这种方式叫做缓冲。
32、超重现象:当物体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它. 对竖直悬线的 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现象。 33、失重现象:当物体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它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
2 现象,叫做失重现象。 34、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 零的这种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状态。 35、抛体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把物体拋出,物体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
36、平抛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把物体拋出,物体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37、斜抛运动:用一定的初速度向斜上方把物体拋出,物体的运动叫做斜抛运动。
38、 射程,射高:在斜拋运动中,从物体被拋出的地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叫做射程。物体到达的最大高度,叫做射高。
39、匀速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 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40、 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方向始终是指向圆心的,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也必然指向圆心,我们把这个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41、离心运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42、转动:物体在运动中它的各点都绕转轴做圆周运动,叫做转动。 43、转动惯性:物体具有保持转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转动惯性。 44、 力臂、力矩:人们把转动轴到力的作用
线的距离,称为力臂。因此,质子所带电荷叫我们把力和力臂的乘积做“元电荷”。电子带负叫做力矩。用F 表示力,电,其电荷量与质子相L 表示力臂,M 表示力同,所以电子电荷记为矩,则有M = FL。力矩“-e ”
的国际单位是Nm 。 6. 库仑定律:由法国物45、稳定平衡:重心升理学家库仑在1785年高,重力和支持力不再通过实验总结出点电荷保持平衡,重力和支持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力的合力将使小球重新库仑的实验结果是:两回到原来的拉置,恢复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平衡,这种平衡叫做稳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定平衡。
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46、不稳平衡:重力和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支持力的合力将使小球方向在它们之间的连线远离平衡位置,不能恢上。这一规律被称为库复平衡,这种平衡叫做仑定律。
不稳平衡。
7. 电场力:电荷周围存47、随遇平衡:重力和在着一种叫做电场的物支持力在新的位置上仍质。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然平衡,这种平衡叫做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随遇平衡。
力叫做电场力。 48、稳度:物体稳定的8. 电场线:为了形象地程度叫做稳度。
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场强第二单元电与磁的初步
度的分布情况,英国物知识 理学家法拉第首先提出
可以在电场中用从正电名词解释
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的1. 电荷:两种不同质地一系列曲线把各处的电的物体,经过互相摩檫场表示出来。规定曲线后, 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体的能力,这时我们说与这一点的电场方向一这些物体处于带静电状致,这样的曲线叫做电态,或说它们带有电荷。 场线。
2. 摩擦起电:用摩檫的9. 自由电子:导体内部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擦起电。
子,我们称之为自由电3. 点电荷:物理学中把子。
这种形状大小与距离相10. 静电感应:于是在靠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近带电体C 的一端出现带电体叫做点电荷,点异种电荷(即负电荷),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在远离带电体C 的一端型。
出现同种电荷(即正电4. 质子:氢的原子核是荷)。这种现象叫做静最小的原子核,氢原子电感应。
核也叫质子,它带有e
11. 感应起电:利用静电=1.60 xlO-49
C(库仑)感应使导体带电的方法的正电 荷。
叫做感应起电。
5. 元电荷:实验证明,物12. 尖端放电现象:由于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只能导体尖端部位电荷密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
集,所以导体尖端附近2
的电场特别强,强到能把周围空气电离,从而向周围空间释放电荷。这种现象叫做尖端放电现象。
13. 火花放电:当高压带电体与导体距离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它们之间的空气迅速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非常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热,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 象叫做“火花放电”。 14. 电流 电流强度:我们把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 表示。
15. 直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做直流。 16. 恒定电流:方向和电流强度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叫做恒定电流。 17. 导体:电荷能够从 出现的地方迅速转移或传导到其他部分的那些物体,叫做导体。 18. 绝缘体:电荷几乎只能停留在出现的地方的那些物体,叫做绝缘体。 19. 半导体:有些物体转移或传导电 荷的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些物体叫做半导体。
20. 电阻:导体在电路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就是对电流有阻碍的作用,这种阻碍作用叫做电阻。
21. 电阻定律:实验证明,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 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就是电阻定律。如果用R 表示导体的电阻,L 表示它的长度,S 表 示它的横截面
积,电阻定律可表示为:
。其中p 叫做电阻率,它只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对同种材料的导体,P 是一个常数,对不同材料的导体,p 的数值不同。
22. 欧姆定律: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导体中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可表示为 23. 超导现象, 超导材料: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用液态氦把汞冷却到零下268丈时, 发现汞的电 阻变为零;后来又发现,铝和锡也具有这种在极低温度下电阻消失的特性。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叫做超导材料 24. 临界温度:使非超导材料转变为超导材料的温度叫做临界温度。 25. 电流做功: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时电场力做功叫做电流做功。
26. 电功率:电流通过不同的用电器时,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一般不同。我们把电流所做的功跟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用P 表示,即 27. 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8. 焦耳定律: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实验总结出电流热效应所遵循的规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就是
著名的焦耳定律。其表
线远近不同的位置上,达式为Q = I 2
R t 两脚之间就存在电压,29. 电源:要使导体中有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持续稳定的电流,必须触电,这种触电叫做跨使导体两端保持稳定的步电压触电。
电压,能起这种作用的37.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装置叫做电源。
住螺线管,让弯曲的四30. 路端电压:外电路指所指的方向跟电流方两端的电压叫做“路端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电压”
的方向就是螺线管内部31. 内电压:内电路两磁感线的方向,即大拇端的电压叫做“内电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北压”
极。
32.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38. 磁化:这种使原来没律: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跟电源电动势成正比,的过程叫做磁化。 跟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39. 感应电流:在一定的比。这就是闭合电路的各件下,磁场可以引起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这就是33. 串联电池组:所谓串电磁感应现象,所引起联电池组,是把第一个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电池的负极和第二个电40. 交流电:大小和方向池的正极相连接,再把不断变化的电流叫做交第二个电池的负极和第流电
三个电池的正极相连41. 自感现象:当导体中接,依次连接后,第一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个电池的正极和最后一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动个电池的负极就是该串势,该感应电动势总是联电池组的正极和负阻碍 导体中电流的变极。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化。像这种由于导体自势等于各个电池电动势身电流变化而引起的电之和,串联电池组 的内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电阻等于各个电池内电象。 阻之和。 42.变压器:人们利用电34.并联电池组:如果把磁感应现象制成了能够电动势相同的电池,正改变交流电压的设备极和正极相连接,负极——变压器。变压器是和负极相连接,就构成由铁心、原线圈和副线并联电池组,则连 在一圈组成的,变压器的作起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是用是改变交流电的电并联电池组的正极和负压。
极。
43. 涡流:把整块的金属35.安全电压:实践证放在变化的磁场中,金明,在电压为36 V 以内属块内会产生感应电时可以安全用电生产,流。这种感应电流在金这个电压称为安全电属块内成闭合的螺旋压。
状,所以叫做涡电流,36. 跨步电压触电:如果简称涡流.
髙压输电线路落到地面44. 电磁场:在电磁场理上,当人们走近断头时,论的研究中,英国物理两脚站在离落地高压电
学家麦克斯韦在19世
3
3
纪60年代指出:在变化的电场周围 会产生磁场,在变化的磁场周围会产生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周围会激发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周围又会激发周期性变化的电场。这样就形成了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叫做电磁场。
45. 电磁波: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的交替产生,并从发生区域向周围空间传播,就形成电磁波。 46. 开放电路:振荡电路,由于的L 、C 值很小,振荡频率很大,具有较大的向外辐射能量的本领,因而叫做开放电路。 第三单元 物质结构能
量守恒
名词解释
1. 功:在物理学中,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3. 重力势能:地球上的物体由于被举髙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4.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即没有摩擦和其他阻力),物体发生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时,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
6. 分子热运动:所以通常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7. 布朗运动:19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花
4 粉,发现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叫做布朗运动。
8. 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9.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简称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0. 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11.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因而被互称为(同位素)。 12. 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就变成新的原子核,这种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13. 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 14. 质量亏损:这表明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氚核后质量减少了,这种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15.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物体的能量E 和质量m 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关系是:E = me2 这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这个方程告诉我们,物体具有的能量跟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 16. 临界体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的最小体积叫做临界体积。
17. 核聚变:某些轻核黑子。太阳黑子是一个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巨大的涡旋气 团,它是时,能释放出更多的能太阳大气激烈运动的结量,轻核结合成质量较果。
大核的过程叫核聚变。 5. 日珥:太阳色球层第四单元天文知识初
内,有一股从光球层上步
射出来的一个个火舌,名词解释
被称做“日珥”。 1. 地心说:古希腊哲学6. 月相变化:当月球绕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着地球公转时,它和太了“地心说”。这一学阳、地球的相对位置不说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断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位于宇宙的中心,太阳、看到月亮的明亮部分就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旋会发生有规律的圆缺改转。由于这一学说恰好变,这种改变称为月相符合基督教的教义,所变化。
以在神学占统治地位的7. 朔:当我们看到月亮中世纪的欧洲流行了一和太阳在同一方向的时千多年。
候,也就是太阳黄经与2. 日心说:波兰天文学月球黄经相等时,这种家哥白尼经过40年的相对位置一般称为“朔” 天文观察,提出了“日8. 望:当我们看到太阳心说”。哥白尼的基本和月球在相反方向的时观点是:太阳是宇宙的候,也就是太阳和月球中心,水星、金星、地的黄径相差180°时,球、火星、木星和土星这种相对位置称为都在各自轨道上绕太阳“望”。
公转;月球是地球的一9. 日食:当太阳、月球、颗卫星,沿轨道每天绕地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地球旋转一周;地球每一条直线上时,月球的天自转一周;由于地球影子落在地球的表面自转的结果,使日、月、上,在影子里的观测者星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就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的现象; 所有恒星的距蔽的现象,这就是日食。 离都要比日地距离远得10. 月食:月球在绕地多。
球运行的过程中,有时3. 万有引力定律:宇宙会进入地影,在背着太间任何两个质点,都彼阳一边的观测者就会看此互相吸引,引力的大到地影遮蔽月球的现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象,即形成月食。 正比,而与它们之间距11. 星座:古代人为了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观察方便,把天上的星是著名的万有引力定星分类编组,以明亮的律。
星星为主,用想像的线4. 太阳黑子:在太阳光条连结起来,把天空划球层上有一些较暗的斑分成为许多区 域,叫做点,它的温度比光球表星座。
面的温度约低1500 o C 12. 北极星:沿北斗勺(大约 4 500 o C) ,在头的两颗星向前引一条明亮的光球衬托下,显大约5倍于这两星之间得暗一些,这就是太阳
的距离处有一颗星,这4
便是北极星。
第五单元有关碱、酸、
盐和常见元素 名词解释 1. 指示剂
像石蕊和酚酞能使酸或碱的溶液改变颜色的这类化合物,通常称为指示剂
2. 两性氢氧化物。 某些氢氧化物(如A1(0H)3或Zn(OH)2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起反应, 都生成盐和水,这种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 3. 钝化
这是由于硫酸的强氧化性使这些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金属不再受到酸腐蚀的缘故。这种 现象称为“钝化”。 4. 强电解质
我们把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的物质叫做强电解质。
5. 盐类的水解
这种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 +或H -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第六单元有趣的有机
化学
名词解释 1. 烃
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 2. 链烃(烷烃)
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的烃叫做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3. 甲烷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它是烃(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叫做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中烷烃(碳原子跟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的烃叫做饱和链
烃,或称烷烃,其通式是 (Cn H 2n+2) 的代表物。 4.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做取代反应。 5. 皂化反应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6. 油脂的酸败
油脂因储存不当或放置时间过久会逐渐产生一种陈油味,俗称变“哈喇”,这叫做油脂的酸败。
7. 食品添加剂
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性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有效保存期,把能直接或间接变为食品的一种成分或影响食品特征的一类物质称为食品添加剂。 8. 涂料
通常,把涂布并粘附于物体表面后形成薄膜,起保护作用的物料统称为涂料。
5
5
范文二:无功补偿名词解释
无功补偿名词解释
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 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
力率电费
是指电力用户感性负载无功消耗量过大,造成功率因数低于国家标准,从而按电费额的百分比追收的电费(详细了解力率电费调整办法)。
过零模块
采样及触发可控硅(晶闸管)。是通过过零模块对可控硅两端进行采样,当可控硅两端电压为零时,触发可控硅,使电容器投入或切除。投入时无涌流,切除时无过电压。
涌流及过电压
涌流是将电容器投入时瞬间产生的电流( 如接触器投入电容器时采用不了过零点,所以当电容器投入时瞬间相当于短路,产生的电流会比电容器额定电流大几十倍或上百倍(同 时会将电容器的极板的许多耐压薄弱点击穿,造成电容器无法储存能量,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接触器式电容柜不可以频繁投切。
电压是将电容器切除时瞬间产生的电压(切除时由于电网 电压与电容器的端电压产生迭加,从而产生过电压。
投切振荡
当投入电容器时出现过补偿,切除后又欠补偿,造成电容器来回频繁投切,产生振荡。 过补和欠补
欠补是指用电系统中感性无功大于容性无功。
过补是指用电系统中容性无功大于感性无功。
编码式投切
是指控制器投入电容器时采取的一种方式,如1—2—2
例:现做一台100KVAR的电容柜。
1、无编码:可做10路,每路10KVAR,以10KVAR等级投切。
2、有编码:可做6路,前两路每路为10KVAR,后4路每路20KVAR,投切等级也为10KVAR。
两种方法比较起来都以10KVAR等级进行投切,无编码用了10路,而有编码的只用了6路就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减少了4回路。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响应速度
接触器动作时间为几百毫秒。(机械)可控硅(采样和触发)20毫秒就能将电容器投入。(电子) 谐 波
是由于非线性负载所引起电压及电流的畸变,污染电网,是电气设备的一种公害。 反送无功的害处
反送无功与无功欠补偿同样会使电压电流产生电位差,造成功率因数过低。如果长期向电网反送大量的无功,将会引起电网电压升高造成对电网的污染,严重时会造成电网崩溃耗((电业局不允许长期向电网反送无功)。
投切信号的比较
功率因数,无功电流,无功功率三种方式。
1. 功率因数:用功率因数作为电容器投切信号的一种方式。如果系统功率因较低,无功功率又比较小,投入电容器 又过补,过补后在切,就容易产生投切振荡(
2. 无功电流及无功功率:用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作为电容器投切信号的一种方式,采系统中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当系统中无功功率小于控制器所设置的参数,控制器不发出投入电容器的信号,避免了投切振荡。减少了动作次数
就地补偿
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
就地补偿是指针对于某一台设备进行补偿,安装在设备附近,具有投资少、体积小、安装方便,补偿效果好等特点(
就地补偿适用于单台设备容量较大,电力用户输电线路较长。就地平衡无功电流。使电压质量得到保证,减少线路损耗。
灯力分算
是指用户的照明用电量与动力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有些用户照明和动力是用一块计量表计量,其中照明用电不收取力率电费,所以电业局在计算力率电费时将用户的照明与动力用电的多少按比例将总电量中的照明部分划分出去后再计算。也就是说计算力率是按动力用电量的多少来计算。
范文三:自然之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之名词解释
A
B
冰斗P281
是一种三面环以陡峭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冰蚀洼地。
冰碛物P283
指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的总称.
波浪3P186
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 崩塌(崩落)
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的现象。
C
沉积建造P55
彼此有共同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
沉积岩2P50
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潮汐3P185
由月球和太阳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
D
大陆岛P39
因大陆的某些部分发生破裂或沉陷而被海水所淹没,使原属于大陆的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在大陆附近形成的在地质构造上与相邻大陆有密切关系的岛屿。
大洋水团P193
大洋中具有特别温度和盐度值的、性质相同的大团水体。
冻融作用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断裂P60
岩石因所受压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对流层P88
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特点的大气最底层。
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规律(空间地理规律)4P464
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地质构造P56
岩层和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地壳P44
是地球表面一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平均厚度为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5km。
丹霞地貌P57
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顶级群落P410
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若没有重大外界因素的干扰破坏,通过进展演替,最后会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保持协调、种类组成与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这种演替到所谓最终阶段的群落即为顶级群落。
E
厄尔尼诺现象P148
指在圣诞节前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的现象。
F
锋3 P135
温度或密度差异很大的两个气团相遇形成的狭窄过渡区域称为锋。
锋面
风化作用(风化过程)3P253与风化壳(残积物)P255
风化作用指的是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风化壳指的是风化产物中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 富铝化过程/脱硅富铁铝化作用P338
指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与铝铁富集的过程。
副热带高压
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
G
钙化过程P338
至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沉淀的过程。
锢囚锋
指锋面相遇、合并后的锋。
H
灰化过程P338
是指土体中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及沉淀的过程。
黄壤
是指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富含水合氧化铁(针铁矿)的黄色土壤。 滑坡4P257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
河流2P203
降水或由地下涌出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河流袭夺/河流劫夺P272
一条河流溯源侵蚀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
河流阶地/阶地P271
指谷地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形成的一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形。
河槽集流P211
指坡面漫流的水进入河道后沿河网向下游游动,是河流流量增加的过程。
河口三角洲P269
对入海河流而言,指的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的路上和水下形成的、平面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
洪积扇P269
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I
J
季风(海陆间季风环流)3
指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 季风环流
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
基座阶地P272
多分布于河流中下游,全部由冲积物组成,是在谷地展宽并发生堆积,后期下切深度超过冲击层而进入基岩。
径流量
在一定时段内流过河流测流断面的总水量。
径流系数
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与同期降水量之比。
径流模数
单位时间、单位流域面积上产出的水量。
K
喀斯特地貌P275
在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L
冷锋
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流域2P203
每一个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即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流量P211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道过水断面的水量。
M
N
南方涛动P149
是指热带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之间气压变化呈反相关的震荡现象。
泥石流P262
是山区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 暖锋
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
O
P
坡立谷P276
即喀斯特盆地,是一种大型喀斯特洼地,面积10-100km2以上,边缘略陡并发育峰林,底部平坦且覆盖残留红土。
Q
侵蚀基准面/侵蚀基面
具有某一特定高程,控制某一河段或全河的纵向侵蚀过程的水平面。河流下切到该水平面以后将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下切到该平面以下。
潜水P236
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气团3
是指在广大区域内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铅直稳定度等物质属性较均匀的大块空气团。
气压P86
即大气压强,指的是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1cm2)垂直空气柱的质量。
气旋P138
是由封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有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
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直减率)P98
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用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气温变化值表示,即℃/100m。
群落演替
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活动、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及因本群落自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吗,或由于人类活动,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代替的过程。 R
S
萨瓦那(热带稀树草原)P432
指分布于干湿季对比明显的一些热带地区,以高达1米以上的旱生禾草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草被层占优势,在草被层的背景上散生着一些旱生矮乔木的植物群落。 山麓面2P274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山麓剥蚀面(准平面)
是在风化、重力、流水等外力作用下,山坡不断后退,在坡麓形成基岩上覆盖薄层松散堆积物的缓倾斜(3~5°)剥蚀平面。
生物群落(群落)P402
是生物经过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间相互适应而形成的比种群更复杂更高一级的生命组建层次。
生物多样性5
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生物的适用与指示作用2
水循环P177
指地球上的水不断通过运动和相变从一个地圈转向另一个地圈,或从一种空间转向另一种空间的复杂过程。 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
气。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水系2P203
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
生态系统2 P413
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成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物理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生态平衡P426
是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平等,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身调节或人为控制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P439
指的是以人为核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进行着频繁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并彼此紧密结合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P440
是指在人类生产活动的干预下,一定区域的农业生物群体与其周围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建立的固定、转换太阳能,获取一系列农副产品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P441
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而建立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城市生态系统P443
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
食物链P414
生态系统中以生产者植物为起点,一些生物有机体通过食物的关系彼此联接而形成的一个能量与物质流通的系列。
T
天气与气候P140
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时段内各种气象要素所确定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
土地P493
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土壤2P311
是发育于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疏松表层。 土壤胶体P326
指土壤中高度分散,粒径在1~100nm之间的固相物质。
土壤肥力P312
指土壤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生育所需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诊断层P340
指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
土地评价(土地分等)
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
太阳高度角P145
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U
V
W
雾凇P107
是在寒冷而湿度高的天气条件下,由过冷雾滴附着于地面物体或树枝迅速冻结而成的一种白色固体凝结物。
温室效应2
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温度降低,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效应。
沃克环流P148
在赤道太平洋垂直剖面图上,出现的一种大气低层为偏东风,上层为偏西风的东西向热成闭合环流。
X
雪线2
某地某一海拔高度上,可能存在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高度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通称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叫雪线。
Y
演替P408
由于气候变迁、洪水、火烧、山崩、动物活动、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及因本群落自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等自然原因吗,或由于人类活动,使群落发生根本性质变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代替的过程。 洋流2
是大洋中任一持续不断并主要呈水平流动的海水。
岩相
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细分。
岩溶作用
Z
准平原5
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准平面(山麓剥蚀面)5
准静止锋P135
指很少移动或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
自然环境2
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和资源的总和。 自然综合体
自然地理各种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而成,具有相对一致性的
自然区划2P482
以地域分异规律学说为理论依据划分自然区,并力求反映客观实际的方法. 植物群落2P402
在一定地段上共同生活的植物种群彼此发生作用,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组合。
范文四:无功补偿名词解释(doc X页)
无功补偿相关名词注释
无功功率补偿
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负荷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负荷却在吸收能量,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互相交换。这样,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这就是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原理。
力率电费
是指电力用户感性负载无功消耗量过大,造成功率因数低于国家标准,从而按电费额的百分比追收的电费(详细了解力率电费调整办法)。
过零模块
采样及触发可控硅(晶闸管)。是通过过零模块对可控硅两端进行采样,当可控硅两端电压为零时,触发可控硅,使电容器投入或切除。投入时无涌流,切除时无过电压。
涌流及过电压
?涌流是将电容器投入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如接触器投入电容器时采用不了过零点,所以当电容器投入时瞬间相当于短路,产生的电流会比电容器额定电流大几十倍或上百倍(同时会将电容器的极板的许多耐压薄弱点击穿,造成电容器无法储存能量,影响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接触器式电容柜不可以频繁投切。
?电压是将电容器切除时瞬间产生的电压(切除时由于电网电压与电容器的端电压产生迭加,从而产生过电压。
投切振荡
当投入电容器时出现过补偿,切除后又欠补偿,造成电容器来回频繁投切,产生振荡。
过补和欠补
欠补是指用电系统中感性无功大于容性无功。
过补是指用电系统中容性无功大于感性无功。
编码式投切
是指控制器投入电容器时采取的一种方式,如1—2—2
例:现做一台100KVAR的电容柜。
1、无编码:可做10路,每路10KVAR,以10KVAR等级投切。
2、有编码:可做6路,前两路每路为10KVAR,后4路每路20KVAR,投切等级也为10KVAR。
两种方法比较起来都以10KVAR等级进行投切,无编码用了10路,而有编码的只用了6路就可达到同样的效果,减少了4回路。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响应速度
接触器动作时间为几百毫秒。(机械)可控硅(采样和触发)20毫秒就能将电容器投入。(电子)
谐 波
是由于非线性负载所引起电压及电流的畸变,污染电网,是电气设备的一种公害。
反送无功的害处
反送无功与无功欠补偿同样会使电压电流产生电位差,造成功率因数过低。如果长期向电网反送大量的无功,将会引起电网电压升高造成对电网的污染,严重时会造成电网崩溃耗((电业局不允许长期向电网反送无功)。
投切信号的比较
功率因数,无功电流,无功功率三种方式。
1. 功率因数:用功率因数作为电容器投切信号的一种方式。如果系统功率因较低,无功功率又比较小,投入电容器又过补,过补后在切,就容易产生投切振荡(
2. 无功电流及无功功率:用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作为电容器投切信号的一种方式,采系统中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当系统中无功功率小于控制器所设置的参数,控制器不发出投入电容器的信号,避免了投切振荡。减少了动作次数。
就地补偿
全国供用电规则规定:无功电力应就地平衡。
就地补偿是指针对于某一台设备进行补偿,安装在设备附近,具有投资少、体积小、安装方便,补偿效果好等特点(
就地补偿适用于单台设备容量较大,电力用户输电线路较长。就地平衡无功电流。使电压质量得到保证,减少线路损耗。
灯力分算
是指用户的照明用电量与动力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有些用户照明和动力是用一块计量表计量,其中照明用电不收取力率电费,所以电业局在计算力率电费时将用户的照明与动力用电的多少按比例将总电量中的照明部分划分出去后再计算。也就是说计算力率是按动力用电量的多少来计算。
范文五:综合自然地理名词解释
综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1、地域分异规律:自然环境的各组成成分及地理综合体沿确定方向发生水平分化的普遍的必然的现象。
2、全大陆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四种形式:大陆纬度地带性、干湿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巨型构造体系引起的分异。
3、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有三种形式:热力分带、海陆分异、地表形态的起伏分化。
4、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的一般特性主要有:分层性,渗透性,地域性。
5、地理环境整体性:地理环境个组成部分和组成要素相互联系作用形成的总体。
6、大陆水平地带性地理综合特性。主要表现形式:经向式、纬向式、斜交式。
7、大陆干湿地带性:大陆上随海陆格局而产生的干湿分异。
8、地带性区划单位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
9、非地带性区划单位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小区(州)。
10、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现代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种属性转变的过程。
11、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理论作指导,以及相似的程度进行逐级划分或合并,发生统一性,相对顺序划分和逐级合并。
12、带段性:13、省性:
14、土地类型:并的产物。
15、土地类型结构:比关系。
16、中国: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
17土地潜力级—土地潜力亚级—土地潜力单元。
18土地相—土地限区—土地地方。
(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20、:在一定条件下,土地类型对某种经济利用的适宜程度,或持续利用土地资源而不导致其退化。
21、土地限制性:在一定条件下,土地类型对某种经济利用的适宜程度,或持续利用土地资源而不导致其退化。
22、土地评价: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适用性和生产潜力作的等级评价。遵循的原则有:生产性原则、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原则、永续利用原则、综合性原则。
23、土地利用:人们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功能和一定的社会经济目的,采取一定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造。
24、土地覆被:指地球陆地表面及近地面层的自然状态,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25、土地潜力评价: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的等级划分或数量评定。
26、怎样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答: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各要素层层有序、井井有条的联系在一起,具有整体结构和特有的整体功能。
特点:(1)太阳辐射能和地球内能共同作用于此;(2)内外营力交锋于此;(3)物质的三相共同存在于此;(4)各圈层存在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5)是所有生命物质集中的区域;(6)可形成独特的衍生物;(7)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
27、引起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全大陆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表现形式有四种:(1地理综合体沿纬度作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单位的基础。(2差异分异。大陆上随海陆格局而产生的干湿分异.(3理分界线(4
28、试述大陆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关系。
答:垂直地带性是指随地势高度的变化、水平地带性是指由赤道向两极,是纬度地带
差异性:(1)水热对比关系不同;(2(3)节律变化不同;(4)带谱联系性不同;(5
29
答:等级序 。
特点:(1(2)土壤及自然综合体划分,在地带性单位内,除了代表地(3)由于非地带性因素的破坏,(4)地带性单(5)界限不具有截然的鲜明性。
30
等级序列:自。
1非地带性因素起主2是不完全的综合单位;(3)不是呈带状按纬线延伸,而是“切断”按纬线延伸的自然带或自然地带呈“块状“分布;(4)在高纬度和低纬度不具有明显的更替规律,而在中纬度的更替规律有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趋势;(5)常常具有明显的界限。
31、试比较土地分级系统和分类系统,并说明两者的关系。
答:土地分级是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即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区分出一些综合自然特征一致性和内部复杂性的程度有差别、级别不同的和大小不等的个体土地地段。
土地分类: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即按土地个体单位质的相似性进行概括,形成不同级别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的过程。
分级系统单位的特点:(1)较高级单位,是由不同的低级单位合并而来;(2)不同的低一级
单位必须在地域上相邻才能合并;(3)等级越高所包含的低级单位层次越多,内部结构越复杂;(4)低级单位合并成高级单位的依据是各单位间的联系,主要是地球化学联系和地球物理联系。
分类系统单位的特点:(1)分类系统的较高级单位是由较低级单位的属性中归纳出来的;(2)这种归纳不要求地域相邻,它不是区域合并,而是同类概括;(3)分类系统等级越高,所包括的属性越简单;(4)分类系统由低级归纳为高级的根据是特征的相似性,级次的名称与植物分类相同。
32、怎样理解土地的适宜性和土地的限制性?土地限制性评价包括哪些方面?
土地适宜性: 在一定条件下,土地类型对某种经济利用的适宜程度,或持续利用土地资源而不导致其退化。按土地适宜性,可分为四种情况:单宜性、双宜性、多宜性、不宜性:土地适宜性等级用适宜程度表示,
土地的限制性是指土地类型对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程度。33、怎样理解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利用:技术手段,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改造。
土地覆被:指地球陆地表面及近地面层的自然状态, 两个方面:
Land use,发生在地球表面的过程。Land cover土地利用(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34
包括一定垂直厚度地 自然属性:的固定资产都是不可移动的,土地质量的差异性,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有差异,光温气候生产潜力不同,土地其它自然要素不同所形成性。
土地的可垄断性;土地利用的多宜性;土地利用的制约
35汉书·地理志》 是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公元前《各有草谷”。沈括的《梦溪笔谈》被史学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最早使用“地理学”为书名,尊称为地理学之父。18世纪至19世纪,俄国土壤学家、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提出自然地带,著《论自然地带学说》;德国自然科学家,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洪堡,创立自然地理学,其巨著《宇宙》,提出“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