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两次世界大战
1、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要求争夺世界
霸权,重新瓜分世界。
(2) 战争的主要发动者都是德国,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的核心,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
洲策源地。
(3) 两次世界大战主要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轴心国集团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之间进行。
不同点:
(1) 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 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 战争后建立国际和平机构不同:
根据《凡尔赛和约》规定,1920年成立了国际联盟。根据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建立了联合国。
2、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分别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
格局:一战后的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结束:1939年9月二战的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存在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3)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及其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该体系,确立了战后的世界秩序。
(4)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展到60万人。②1938年德吞并奥地利。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④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⑤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6)评价:①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②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7)矛盾:矛盾: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2.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1)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存在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91年。
(3)建立:①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②二战后不久,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③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国际格局由两大阵营的对峙发展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4)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5)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3.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2)存在时间:1991年至今。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②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
(4)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二)两极格局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两极格局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6)体系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三)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前两次世界格局变动的不同
(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地位变化的。
(3)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的局面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较长时间,所以,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四)推动或制约世界格局演变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
(五)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的三种类型
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
2.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国家侵略与反侵略、称霸与反称霸的矛盾与斗争。
3.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
(六)制约各国相互关系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
1.各国的国家利益。2.各国的综合实力。3.各国的意识形态。4.地缘政治的存在。5.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6.各国的国内斗争。
(七)认识
1.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国际经济关系,它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
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导致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根源,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3.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4.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国家间的竞争实际就是实力的较量。
5.冲突和合作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最鲜明的特征。
6.地缘关系也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7.在近现代史上的国际格局中,由于各国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其冲突和摩擦也就不可避免。因此,任何格局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孕育着变动的因素。因而任何一种格局,实际上是一种不稳定的、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八)20世纪中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三次变动后的国际地位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条”等,遭到无理拒绝,华盛顿会议签定《九国公约》,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2.雅尔塔体系中: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重大奉献,中国国际地位提升,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3.两极解体,多极化形成过程中: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
(九)和谐世界
1、我国为建立和谐世界所作的努力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如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等。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进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如改革开放后**提出和平与发展战略,加入APEC、WTO、创建上海经济合作组织。
(4)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9.11”后,我国与国际社会相互合作,联合反恐等。
(5)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
(6)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2、建立和谐国际秩序的举措
(1)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2)发挥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作用。
(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4)国际间应该和平共处,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求得共同发展。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参与国家: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同盟──德、意、奥。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国际联盟(国联)
成立:美国倡议,但没有参加,英法主宰。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实质: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
(三)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轴心国集团:参与国:德、意、日。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影响: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时间地点:1942年,华盛顿。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影响: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联合国
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五)欧洲联盟:时间国家:1993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性质: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影响: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范文二:两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
就在我们班短短的午自习中,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一
我班的“小胖”嘴里正津津有味嚼着泡泡糖,不料正被我班鼎鼎有名的“包公”_——张大班长瞧见了。于是张大班长使出了独门绝技——“狮子吼”.小胖竟纹丝不动,还咧着嘴呵呵笑,原来经过长年的适应过程,早已习以为常了。张大班长气急败坏,瞧,脸都被气的通红,多像一只熟透了的番茄。只见他左手叉腰右手指着小胖气喘吁吁的大叫:“你...你...哼!说罢反身拿出人见人怕的“变天帐”“刷——刷”几笔,小胖的名字“光荣”的出现在“变天帐”上。唉....下午又得陪着听老师大人的训导了。
二
咦?那边什么事这么吵?原来是小豪同志与他身后的黄某人正吵的不可开交。怎么回事呢?这事是这样的。小豪同志正在和身边的同学玩着幼儿园时就会玩的“官 打 捉 贼”黄某人就在后面哈哈大笑。说小豪同志幼稚。小豪同志可就不服气啦,反驳道:“你没玩过它。”只听见黄某人慢条斯理的说;“我是玩过,不过是小时候。你看我现在就没玩。”就这样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争吵的声音越来越大。活像两只好斗的小公鸡。最后争吵以双双“荣登”“变天帐”告终。
范文三:两次世界大战
课前预习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时间: 。
2、导火线: 。
3、交战双方: 。
4、最残酷的战役: 。
5、背景、开始、主要战线、使用的新式武器、结束、性质及影响:P38(划重点)
二、巴黎和会及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1、《凡尔赛合约》的主要内容:P48
2、巴黎和会的性质:是 的一次 会议,从 最能体现出来。
3、凡尔赛体系的确立:P48-49
三、华盛顿会议及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P49
四、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通过 和 ,列强建立了 ,建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五、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主要暴行:P49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
1、英法等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内容、表现及影响:P49-50
2、二战爆发的原因:P50
3、二战的性质: 。
4、二战的开始: 。
5、二战的扩大:P50
6、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内容及影响:P50
7、 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 的转折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是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是 。
8、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P50
9、雅尔塔会议及影响:P50-51
10、意大利投降时间: ;德国投降时间: ;日本投降时间: ;二战结束的标志: 。
11、二战的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P51
七、欧洲的联合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P52
2、欧盟形成的过程:P52
八、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表现及其对中国的影响:P53
课堂练习
1. 20世纪初形成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协约的核心是
A.德国 B.意大利 C.俄国 D.英国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萨拉热窝事件 D.宪章运动
3.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发生在
A.塞尔维亚 B.罗马尼亚
C.匈牙利 D.波斯尼亚
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
A.塞尔维亚 B.保加利亚
C.波斯尼亚 D.罗马尼亚
5.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
C.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D.凡尔登战役开始
6.一战前夕,形成的同盟国集团是
A.英法俄 B.德意奥
C.英法意 D.英俄德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B.普法战争的影响
C.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 D.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加剧
8.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马恩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9.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新兴的帝国主义要压倒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最终以哪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失败告终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轴心国集团 D、反法西斯同盟
11.不屑于与其他国家结盟,并声称要实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俄国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方面对德国作战,这反映出了
A、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正义战争 B、协约国集团一开始就稳操胜券
C、意大利不讲信用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转移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华盛顿会议上与会各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14.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分赃特点的是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B.限制德国军备
C.瓜分德国殖民地 D.占领莱茵河东岸
15.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6.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者,主要表现在
①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
②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③美国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
④获得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大量殖民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17. 下图反映的是纳粹党在希特勒授权下纵火焚烧德国国会大厦的情景,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嫁祸德国共产党
B. 为纳粹上台扫除障碍
C. 夺取国家政权
D. 迫害犹太人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 希特勒上台 B.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C. 国会纵火案 D. 轴心国集团
19. 日本法西斯的最主要特点是
A. 对内独裁 B. 军部是法西斯的核心力量
C. 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D. 对外侵略扩张
20. 参考右图,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挥舞着文件,并宣称:“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障。”请问张伯伦手中的文件是
A.《慕尼黑协定》
B.《联合国家宣言》
C.《白色方案
D.《雅尔塔协定》
21.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我”是下列哪国人
A.法国 B.英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2. “慕尼黑协定”的主要教训是
A.要警惕侵略者发动突然袭击 B.要尊重民族自决的权利
C.对战争狂人不能姑息纵容 D.恐怖手段难以制止战争
23.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这是历史无情地嘲笑20年前召开的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4. 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A. 日军偷袭珍珠港 B.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立
25. 2002年9月11日,美国世贸组织大厦遭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被偷袭,那么由于第一次偷袭引发的战争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美国内战
C. 苏联卫国战争 D.太平洋战争
26.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到最大规模、成为一场名符其实的世界大战的事件是
A. 德国闪击波兰 B. 英国对德国宣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签订《慕尼黑协定》
27. 从世界范围看,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的国家是的
A.苏联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28. 二战中,英美等国同苏联结成同盟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 苏联参加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B. 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力量
C. 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敌人
D. 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
29. 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德军突袭苏联 ②德军闪击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④③②
30. 2004年6月6日,16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纪念60年前在这里发生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因为这次战役
A.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B. 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
C.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D. 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
31.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战场来说的
A. 北非战场 B. 苏德战场 C. 太平洋战场 D. 中国战场
32. “二战”期间,盟国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中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 开罗会议 B. 德黑兰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波茨坦会议
3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曾两次与英美共同发表重要宣言或公告,这说明
A. 中国取得了与英美相同的国际地位
B. 英美为了中国领土完整而对日作战
C. 英美对日侵华态度发生根本转变
D. 中美英是对日作战的主要国家,需要互相支持
34. 右图中反映的事件是
A.苏军攻克柏林
B.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C.纳粹攻克巴黎
D.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
35.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凡尔登战役 ④诺曼底登陆
A. ③①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④②③①
36.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B.英法等国家放弃了绥靖政策
C.美苏等大国的参战
D.意大利的投降削弱了法西斯的势力
3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人类留下的启迪是
① 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 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 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①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38. 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成立后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促进西欧的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B. 新的战争策源地在欧洲形成
C. 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
D. 引发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
39. 下列有关欧洲联盟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 B.其发行的单一货币是欧元
C.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 D.其成员国包括各大洲国
40. 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于1993年 B.是欧洲国家的政治军事集团
C.是世界多极化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41.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个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2. 美国雀巢公司所属的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有8500多种产品在100多个国家销售。这一现象表明
A. 雀巢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已处于不利地位
B.世界经济被几大国所操纵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趋势
D.美国已经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潮流
43.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事件中最能表明这一点的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B.北约组织的成立
C.独联体的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44. 以下哪个事例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范畴
A.2007年2月8日,朝鲜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B.美国波音飞机,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
C.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多家,平均每家跨国公司拥有14个国外分机构
D.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美国纽约启动
45. 以下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B.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C.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 亚非拉的兴起
46. 1989年,亚太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1993年,欧共体12国宣告欧洲联盟诞生。这些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47. 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最为全面的是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 ④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8.下列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密切
B.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C.使各国经济互相排斥,孤立发展
D.使人类不再面临战争的威胁
4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他们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世界经济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了严重困难,政局动荡。并迅速涤荡全球,昭示出国际金融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风险一面。
——以上材料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P119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1分)
(2)依据以上两则材料,指出这一趋势对亚洲的影响是什么?(2分)
(3)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1分)
范文四:两次世界大战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九、两次世界大战
选择题
1.(2011河南三门峡一模)罗斯福说:“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当作全体轴心国共同的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与之抗衡。”罗斯福说得“类似的总战略”指的是
A.美英等国签署《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
B.所有对轴心国作战的国家结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C.美英等国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美国对德、日等轴心国宣战
答案:B
2.(2011九年级学业检查)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
①731部队相关遗址 ②奥斯威辛集中营遗迹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
A.①④ B.②③ C.①③D.②④
答案:C
3.(2011扬州市中考模拟)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其主要原因是
A.他是法西斯侵略的罪魁祸首 B.他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C.他是丘吉尔的政敌 D.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B
4.(2011扬州市中考模拟)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己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的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共存”。下列哪个国家的事实最终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
答案:B
5.(2011扬州市中考模拟)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热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三国协约建立 B.三国同盟形成 C.《慕尼黑协定》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答案:D
6.(2011扬州市中考模拟)2010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攻坚战
答案:C
7.(2011河南开封中考一模)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其中,二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共同敌人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世界各国都应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④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8.(2011灵宝市中考一模)图一反映的史实与下列会议中的决议有直接关系的是
[来源:Www.zk5u.com]
图一: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D
9.(2011郑州市二模)某同学在学习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其性质认识正确的是
A.都是正义战争
B.都属于非正义战争
C.前者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后者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前者是殖民侵略战争,后者是争霸战争
答案:C
10.(2011鹤壁市中考一模) 当今世界有许多重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力量携手合作,共同抵抗邪恶和暴力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三国协约建立 B.三国同盟建立
C.《慕尼黑协定》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答案:D
11.(2011合肥市中考二模)统计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12.(2011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一调)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①战争是人类的浩劫 ②两次战争引起了世界的剧烈震荡 ③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④和平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13.(2011江苏省南京市高淳一调)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
①十月革命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新经济政策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答案:A
14.(2011山东省宁阳县一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通过学习,对绥靖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归纳了以下几个观点,你认为与事实符和的有
①英法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 ②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③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④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1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建立的标志是
A、英法对德宣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雅尔塔会议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6.(安徽淮北西园中学五校联考)意大利作为德奥战前的盟友,在一战爆发后没有参加德奥集团,反而参加了协约国对原来的“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原因 B、特征 C、性质 D、结果
答案:C
17.(响水县实验初中调研)联系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请你思考一下,20世纪30年代后期,当时直接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势力是
A.法西斯势力 B.大国垄断势力 C.殖民主义势力 D.资本主义势力
答案:A
18.(响水县实验初中调研)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第一打击目标是
A.奥地利 B.捷克斯洛伐克
C.波兰 D.英国
答案:A
19.(响水县实验初中调研)把绥靖政策推向巅峰的标志是
A.德军突袭波兰 B.苏德战争爆发 C.慕尼黑阴谋 D. 太平洋战争爆发
答案:C
20.(响水县实验初中调研)美国夏威夷有座“亚利桑那号”战舰纪念馆,该纪念馆的建立和哪个事件有关
A.诺曼底登陆 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偷袭珍珠港
答案为:D
21.(响水县实验初中调研)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要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D
22.(响水县实验初中调研)将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二战全面爆发 ③第二战场的开辟 ④苏军攻克柏林
⑤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②①③⑤④⑥ B.②①⑤③④⑥ C.①②⑤③④⑥ D.②③①④⑥⑤
答案:B
23.(南开中学试题)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诺曼底登陆③莫斯科保卫战④偷袭珍珠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答案:B
非选择题
1.(2011重庆市万州区中考模拟)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雅尔塔会议召开地点
B.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点
答案:西框:A;东框:B。
2.(2011马灌中学期中)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竞争;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斗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绥靖政策纵容了德意日法西斯;法西斯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性质 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同盟胜利;法西斯轴心国失败;出现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影响 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1)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 )
(2)两次世界大战都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 )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 ( )
(4)20世纪末期苏联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 ( )
(5)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 )
答案:(1)×(2)√(3)×(4)○(5)√
3.(2011马灌中学期中)观察右面二战初期形势图,请将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个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填正确一个得l分,共3分)
A.德国 B.苏联 C.波兰
4.(2011重庆市万州区中考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波斯尼亚境内靠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组织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奥国皇太子斐迪南夫妇前去检阅并指挥演习??激起塞尔维亚爱国者的极大愤怒。??当斐迪南夫妇乘坐的汽车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被塞尔维亚爱国者普林西比开枪打死。??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开战。其他国家相继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约1000万人 20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三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中军事打击,利比亚战争拉开帏幕。??中国外交部随即声明指出:我们反对滥用武力造成更多平民伤亡和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我们呼吁有关各方立即停火,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利比亚问题。
----摘自《新华新闻》
请回答:
⑴材料一陈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事件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
⑵从材料二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2分)
⑶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答案: ⑴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
⑵第一世界大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2分)
⑶要用正确的方式反映国家或民族的诉求;要谨慎处理突发事件;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或国际争端;要牢记历史,坚决避免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任答一点即给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回答同等给分,总分不得超过2分)
5.(2011郑州市中考一模)(15分)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战争教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中,某些画线部分存在错误,请判断并予以更正(有几处写几处,4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卡片
历史背景:德、意、奥同盟国和英、美、俄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矛盾
A B
日趋势激化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C
起止时间:1914—1918年
D
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E
结果:同盟国集团胜利
F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G
(2)阅读材料:
材料一: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8个师近150万人、2800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分三路发起突然进攻。
材料二: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出动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500多辆,飞机5000多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全线进攻。规模之大,空前未有。
材料三:这次进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19世纪中期以来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请分别回答三则材料反映的战役和其产生的影响。(9分)
(3)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必须要让现代人“尽可能多的了解战争,让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文价值在全球发挥凝聚作用”。你认为二战留下的“人文价值”有哪些?请举一例说明。(2分)
答案:(1)B:应为英、法、俄协约国。(2分) F:应为协约国集团胜利。(2分)
(2)材料一: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3分)
材料二: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3分)
材料三: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3分)
(3)维护和平、拒绝战争;用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团结一致;科学合理利用科技成果等。(言之成理,体现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可,2分)
6.(2011周口市四中中考一模) 下面是某中学九年级的同学设计的一份尚未完成的调查问卷,请你在有关栏目中给予补充完整。(5分)
调查主题 ① 你根据表格内容确立一个调查主题。(1分)
调查题目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分)
③ 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性战役是:(1分)
④ 从上面的图片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1分)
⑤ 谈你的感想(或对你的启示。1分)
答案:①远离战争或者两次世界大战(1分)②萨拉热窝事件(1分)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分)④战争的残酷、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1分)⑤远离战争,拥护和平(言之成理即可。1分)
7.(2011汕头潮阳)热爱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创伤,同时引起了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参加一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付战费2084亿美元。
材料二: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抗击了70%的日本侵略军,最终以3500多万儿女捐躯为代价,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或经济的。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及性质。(2
分)
(2)材料二中,中国作为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人民英勇抗击着日本侵略军。请列举两例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并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并说说中国为什么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4分)
(3)材料三出自于哪一文献?其中“三国同盟成员国”指哪三个国家?它的发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再次联合起来斗争,请问它们是怎样加强政治上的合作?(4分)
(4)通过学习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有何感悟?(2分)
答案:(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加剧(1分)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分)
(2)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答对两个给2分)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拖住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为太平洋战争美军的行动赢得了机会,最终使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一败涂地,加速了日本战败的进程。(2分)
(3)《联合国家宣言》(1分)德意日(1分)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1分) 召开雅尔塔会议(1分)
(4)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8.(2011宜兴外国语一模)追求和平,避免战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人们至今没能解决的难题。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 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0.5分)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团结就是力量”,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事例,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1分)
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 (0.5分)
④ 图 (填序号)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最终结束。(0.5分)
A B C D
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没有再发生大规模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时有发生,请你举出一个局部战争的名称。
答案:① 帝国主义战争
② 德国闪击波兰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扭转战局,取得二战胜利。
③ 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 B
⑤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9.(江苏宜兴外国语学校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5分)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资
本的年代》
材料二:2007年4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东京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在谈到历史问题时,**指出,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是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新华网
请回答:
① 根据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用“法国模式”改革法制,你认为下列哪一部法律文件最有可能被日本借鉴?( )(填序号)(0.5分)
A《权利法案》 B《法典》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② 材料二中指出“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请列举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一项事例。(0.5分)
③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两次侵华事变的名称,并写出这一时期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一例惨案。(1.5分)
④ 列举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两次著名战役。(1分)
⑤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什么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0.5分)
⑥ 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0.5分) 答案:① B ② 鉴真东渡
③事变: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 惨案: 南京大屠杀
④ 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⑤ 科技立国 ⑥ 以史为鉴,和平友好交往(言之有理即可) 。
范文五:两次世界大战
专题十一: 两次世界大战
【教材分析】
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形势(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下启世界格局的演变(形成了苏美争霸两极格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题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民族运动蓬勃发展。
通过自学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感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感性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弄清两战对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从而获得理性认识,这是本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通过先前的学习,了解了两战爆发的原因、主要事件、大战的性质和影响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不能从历史的横向纵向联系中把握事件的内涵外延,也不能有效的使感情得以升华。在这里就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把积累的材料去粗取精,使认识产生飞跃,从而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策略】
1.两战的历史时间空间跨度大,内容繁杂,深度问题理解较为抽象,建议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
2.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全面比较,从而了解两战的进程。 3.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两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4.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在潜移默化中使感情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
2.讨论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构建两战的历史知识框架体系。
2.观看影片,搜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空前灾难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两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忧患意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2.反思二战历程,树立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呈现目标。
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损耗,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最残酷的、规模最大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并且战争的伤痛至今仍在延续!
(二)自主合作,梳理知识。
(三)通过自学,了解了两战的时间、原因、过程及危害,但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两战有更深刻的认识。
思考
1: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亚、欧洲、非洲的统治秩序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确立了苏美争霸为特点的两极格局。
2、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政府都参加了,结果怎样?
第一次参与的结果:中国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却在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宰割的对象,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次参与的结果: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收回台湾。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1)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
“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乘机独霸中国。
2)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3)、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4)、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1)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国共由对立走向合作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员之一,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四) 反馈矫正,巩固练习。
4、从原因、性质、影响等方面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相同点:
(1) 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
(2) 都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 都是德国首先挑起战争。
(4)都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
(5) 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6) 客观上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同点:
(1)性质:从总体上看一战为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2)背景:一战前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同: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即冷战格局。
(4)战争目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5)危害程度不同:“二战”的规模更大,给世界带来的人力、物力上损失更大。
5、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的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的;团结就是力量。
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5).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6、如何避免战争的爆发?
1)、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国争端。
2)、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3)、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点——引——结”,在注重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才能活跃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