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心肺复苏的意义目的
心肺复苏的意义及目的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搏骤停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时间就是患者的生命,而黄金抢救时间只有短短的4分钟。按目前国内院前急救医疗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在大城市也很难在黄金时间的最后一刻到达。这就要求我们的住所能在现代化的医疗救助保护之下,同时我们的同事、家人、朋友具有简单、实用、有效的急救技术,才能防患于未然,达到真正的社会和谐。
古人云:“死而复生谓之苏”,复苏就是对濒临死亡患者的拯救。心搏骤停后,患者立即进入临床死亡状态,只有复苏才能起死回生。人从出生一步步走近死亡,人患病后,一种可能是加快了到达死亡的步伐,另一种可能是逐渐接近死亡,因疾病的治愈而又远离死亡。但心搏骤停是快速地到达了生死离别的生死线,大部分患者会结束生命,少部分患者在死亡线上挣扎、徘徊,最后逃离死亡。美国生命医
学科学院院长唐万春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心肺复苏是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了,希望我们将这道关把好!” 美国心搏骤停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国不到1%,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最初的目击者包括家属不懂急救方法。
2. 在呼叫救护车、等待救护人员到达之前,没有施救而耽误了急救时间。
3. 最初的目击者做出了错误的紧急处理。
严酷的现实要求全民都要学习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技能,医务人员更要成为执行的典范。人们拥有了驾驶技术就可以开车驰骋,掌握了语言工具,就可以同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人们已经拥有许多娴熟的技能,请您再学一项一辈子可能用不上,但可受益一生的、保护生命最重要的技术—心肺复苏术。这是一项能在危急关头将处在死亡线上的亲人拉回来的实用技能。
范文二:心肺复苏的意义
上海知能医学模型中心 www.zhncpr.com
心肺复苏的意义
在临床上,心跳呼吸骤停是很严重的一种状况,救治不当病人就撒手人环。心肺复苏术就是针对心博骤停病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抢救技术,通过心肺复苏术使病人立即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心搏、呼吸突然停止后,体内循环也跟着停止。脑细胞就会缺氧,一般能支撑4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就发生可逆损伤,因此实施心肺复苏要争分夺秒。
为避免病人发生不可逆脑损伤,一旦病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要马上做心肺复苏。越早实施心肺复苏,病人抢救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据大量数据表明,在4分钟内实施,有一半的病人能被抢救过来;4到6分钟内有10%能被成功抢救:超过6分钟还有4%的病人可以被抢救,超过10分钟希望就很渺茫了。
导致心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有70%死于医院外。发生冠心病猝死在15分钟内死掉的有40%,15分到2小时的有30%。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死于医院外呢:
1、病人本身不懂得急救知识,耽误了时间。
2、周围现场的人不懂急救方法。
3、在等待救护人员到达过程中耽搁了时间。
4、病人或周围的人作了错误的急救处理。
以上4点总结起来就是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如果周围的人懂急救知识,参加过心肺复苏的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猝死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就会有50%人能够被抢救过来。所以我们要倡导人人学急救,人人充当急救员。
范文三:心肺复苏的护理
心肺复苏的护理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护理
摘要:在医院的重症病房,经常发生患者晕厥,心脏骤停,作为护士我们一定要做好心肺复苏的相关护理,为医生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本文浅谈心肺复苏的护理措施。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是指病人的心脏在正常或无重大病变的情况下,受到严重的打击致使心脏突然停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血,缺氧。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终止,10s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心肺骤停者3~5min内即行心肺复苏和除颤。存活率可达49%~75%,但若每延迟lmin,患者生存率下降7%~10%,超过12min再行心肺复苏和除颤,其成功率几乎没有[1]。因此,及时的心肺复苏是抢救的第一步。当心脏骤停患者处于临床死亡期,如果心肺复苏措施及时有效,其存活率可达70%-80%。患者如能在发病后迅速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以获得急诊生命支持和除颤,极有可能避免死亡[2]。随着新技术和询证医学的发展,心搏,呼吸骤停经较长时间抢救复苏成功已成为可能。因此,复苏后密切观察与及时护理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心跳骤停患者共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36-77岁,平均62.1岁。病因:心源性心脏骤停19例,心源性心脏骤停33例。心脏骤停的类型:心室颤动24例,心脏停搏20,心电-机械分离8例。
1.2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暂抽搐。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到。心音消失。呼吸断续,呈叹息样,后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秒内。瞳孔散大,面色苍白。
1.3复苏有效指标
1.3.1血压≥90/60mmHg或平均动脉压≥60mmHg,恢复自主循环及自主呼吸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若变为灰白,则说明复苏无效。
1.3.4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心脏骤停者经CPR后:(1)瞳孔由大变小;(2)面色(口唇)由青紫转为红润;(3)颈动脉搏动可触及,意识恢复,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和对光反射出现,或手脚抽动。
2抢救措施:判断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的状态,立即开机心肺复苏,持续不间断胸外按压,开放呼吸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保持气道畅,做好人工呼吸的准备。确认患者年龄、姓名。清洁口腔,立即行面罩吸氧。为充分通气可行气管插管,最好在气管插管前插入胃管,亦可预防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2)心脏按压:根据病人情况,成人心脏按压为100次/min,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3)呼吸的管理。利用人工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低氧血症可使脑缺氧加重,需进行血气分析。由于咳嗽反射消失能造成排痰困难。气管插管后痰不能咳出易并发肺炎,因此正确地吸痰和净化气道是非常重要的。 3护理
病人复苏成功后病情尚未稳定,需继续严密监测处理和护理,如稍有疏忽或处理
不当,就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复苏成功后护理时应认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呼吸功能的维护
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呼吸道管理,经常注意呼吸道湿滑和清楚呼吸道分泌物。严格采用无菌技术操作 ,预防肺部并发症,定时翻身拍背,湿滑气道,俳痰,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对痰不能自行咳出,估计短期内不能清醒的患者行气管切开,并积极防治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和气道湿化,促进痰液的排除。 呼吸功能的监测,心肺复苏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如有呼吸功能不全,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时测动脉血气,根据PaO2,PaCO2值,血HCO3﹣浓度,血氧饱和度等数据随时调整氧浓度和呼吸机参数,加强氧疗护理
3.2神经功能的维护
积极氧疗和使用钙拮抗剂可逆转脑血管痉挛,减少脑缺氧和再灌注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常用尼莫地平。 给予冬眠和亚低温治疗,控制体温,避免高热抽搐,减少脑耗氧量。 应用脱水剂治疗脑水肿,给予自由基清除剂以减轻脑损害,常用甘露醇,Vit c,Vit E,谷胱甘肽等。 改善脑细胞代谢,增加供能,常用B族维生素,胞磷胆碱等
3.3监测心律和血压的变化
复苏后的心律是不稳定的,应予以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的变化。如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时,立即通知医生。每15min测量一次血压直至平稳。血压一般维持在90-100/60-70mmHg,脉压差小于20mmHg时,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不宜过高。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过低则影响组织供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不可突然坐起或变换体位,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3.4脑缺氧监护
脑缺氧是心跳呼吸骤停后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可造成不可恢复的脑损害,复苏后,应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的变化及肢体活动导尿管情况。应尽早应用低温疗法集脱水剂,以头部降温为主,保持在30℃左右,不宜低于30℃。降低体温可减轻和预防脑水肿。冰帽使用过程中药注意耳郭部位有无发绀,麻木及冻伤发生。严密监测血容量和电解质的变化。
3.5防止肾衰竭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每小时监测尿量一次,每8小时结算出入量1次,每24小时总计。观察尿的颜色及比重,如血尿和少尿同时存在,且尿比重大于1.010,或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升高,应警惕肾功能衰竭。保持静脉通畅,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积极控制感染,注意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护理,保持清洁,防止发生感染。
3.6心理护理
护士要亲切温和,工作认真。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说出自己护士要亲切温和,工作认真。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担忧,并针对性的给予解释。想病人耐心介绍监护室环境、监护治疗的必要性,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向病人家属宣教复苏的基本知识和要求,以取得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完成医护方案。
参考文献
[1]安莉,胡大一.急性心肌梗死与院前急救医疗服务[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594。
[2]Niemen JT,Stratton SJ,Cruz B,et a1.Outcome of out-ofhospital post counter
shock systole and pulseless electricalactivity[J].Crit Care Med。2001,29(12):2366.
范文四:心肺复苏的方法
心肺复苏的方法
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心肺复苏的方法
1、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2、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
体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更要加倍注意。
4、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5、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范文五:心肺复苏的历史
心肺复苏的历史
所有有生命的机体都面临着两个基本的问题:衰老和死亡。人类也不例外,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 也就在一步步迈向死亡,因此一个人的出生也就意味着死亡。为了延缓衰老,
从古到今人们想出了许多长生不老的方法,催生了一个个返老还童的奇思遐想。为了战胜死亡, 特别是当人濒临死亡的危急关头,使用一切手段挽留生命,延长生命成为人们一直的努力方向。 这一切手段包括的内容很多。复苏术就是当人们面临死亡时所采取的挽救措施,
目的是试图让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起死回生。经过千百年的摸索和实践,
人类终于从原始的祈求神灵庇护的巫法发展到现代的心肺复苏术。
结果也从早期的没有效果到现在的抢救成功率逐渐增高 。
(一)古代的复苏术
由于科学发展及人们医疗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使得古代复苏术千姿百态,方法各异,效果不佳。 但是人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复苏方法,直到现代心、肺、脑复苏术的诞生, 从死亡线上挽救了无数生命。
1.利用体位复苏:
约3500年前,埃及人对溺水的患者使用了倒挂法,将溺水者头朝下,双脚挂在树上,
这一方面有助于排除肺内的积水,增加肺内氧交换的面积,另一方面增加了胸腔里的压力以帮助呼气, 压力减小后有助于吸气。这一方法在欧洲盛行了很长时间。
18世纪,复苏术的发展与溺水的联系尤为密切,在没有电、没有汽车等现代文明的过去, 溺水死亡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人们在救治溺水的过程中发展了复苏术,当时有“马背复苏法”和 “酒桶复苏法”。马背复苏是将患者横向俯卧在马背上,驱马跑动,由于躯体在马背上反复颠簸, 使患者胸部周期性的受压放松,若胸内压随颠簸撞击的频率而有节律的变化,则可恢复呼吸。 “酒桶复苏法”是将患者俯卧于酒桶上,施术者或医生用手拖起患者的双下肢,将患者前后拖动, 随着酒桶的滚动,患者胸内压增加或减低而引起通气。
2.利用刺激复苏:
1000多年以前,中国的针刺人中穴位,救治突然意识丧失或实际是濒死的患者。
用羽毛刺激溺水患者的咽部诱发呕吐,以除去吞咽的水。用烟草或浓香料的烟雾熏蒸直肠。
19世纪俄国人曾将患者竖直埋入土中,头和胸部暴露,然后向其面部泼冷水刺激患者苏醒。用高声叫喊、 掌击、牵拉直肠、摩擦躯干、在患者鼻子下面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例如氨),
甚至用鞭苔等各种办法,用于复苏的尝试,目的是试图用各种刺激的方法唤醒患者。
3. 利用热能复苏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生命终止时躯体变凉,因而将生命与温暖联系起来。人们认为,为了防止死亡的出现, 身体必须保暖。于是出现了将热灰烬或热水直接放置于躯体上的方法。
16世纪人们常用风箱将壁炉里的热空气和烟吹入需要救生患者的口内,保持患者的躯体的温度。
对溺水的患者进行温暖方法治疗。在溺水患者附近点燃炉火或者将其埋入暖沙中,或为其洗热水澡。 还有让两个自愿者与其同卧一张床上用体温进行取暖。
4. 人工复苏呼吸:
公元前800年左右,先知Elisha就有口对口救活一个孩子的描述。“他伏在孩子的身上,用嘴对着孩子的嘴, 眼睛盯着孩子的眼睛,手握住孩子的手”用这一方法救活了一名濒死的儿童。
助产士成功地应用这一方法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复苏,并且沿用至今。
公元175年,希腊人Galen首次描述了风箱通气,即用风箱与一管道连接,管道置于患者口中再挤压风箱, 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引起患者肺扩张。
公元200年左右,我国外科鼻祖华佗在抢救心搏呼吸停止的患者时,应用了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 这是世界医学书籍中关于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最早的详尽记述。1744年Tossach报道第一例 口对口人工呼吸成功。1892年法国人推荐牵拉舌法即掰开患者的嘴,用力而有节律的把舌头拉出与回复 以建立人工呼吸。
(二)现代心肺复苏术
Peter Safar提出将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这两种复苏方式结合起来将会对复苏效果大大提高,并明 确地将其定义为心肺复苏(CPR)。
20世纪50~60年代,对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体系 与学说的建立,成为现代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的里程碑。现代心肺复苏建立了基本程序,即A(airway, 畅通气道)、B(breathing,正压人工通气)、C(circulation,人工维持循环)、;D(defibrillation,
电击除颤/复律)。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体表电击除颤/复律是现代复苏三要素。
1962年Pater Safar将心肺复苏的过程划分为三期: 第 I 期 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oport,BLS); 第 II期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LS); 第III期 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1955年天津医学院王源昶教授在手术室用体外心脏按压术成功复苏心搏骤停患者。1956年Zoll首次报道 应用电击除颤/复律抢救成功一例室颤患者。1958年美国Pater Safar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1960年 Kouwenhoven发明胸外心脏按压术,标志着成为现代心肺复苏时代的到来。1961年Lown等人发明了 心脏电击除颤/复律法,是心肺复苏史上的又一里程碑。1963年潘特德哥和盖得医师成功地装备了第一辆 有冠心病监护设备的救护车,监护设备来自医院的冠心病监护室,其中包括一名内科医生。世界上第一 支院前急救队伍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突出一个“早”字,认识到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抢救、及时 脑保护才是复苏成功的关键。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提高了公众的 急救能力,普及了复苏知识,同时协调了临床和基础学科对复苏技术的研究。
1992年,美国心脏学会提出了“生命链”这一心肺复苏的概念,这个概念认为,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过程 中存在着一条无形的“链”,这个链有四个环节组成,他们一环套着一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成为一条
使生命延续的链。 这里主要强调现场急救过程及时实现“四早”,这一概念很快得到了全球化的认可与普及。 2000年,现代心肺复苏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其操作步骤已经形成了国际通用的9步法,即按英文字母词 首顺序缩写而排列为:A(Airway,畅通气道)、B(Breathing,正压人工通气)、C(Circulation,人工
维持循环)、D(Drug,药物治疗或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复律)、E(ECG,心电监护)、
F(Fibrillation,电击除颤/复律)、G(Gauge,估价分析)、H(hypothermia,低温保护脑)、
I(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
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共识会议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终于面世, 该指南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改进与简化心肺复苏培训程序,在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时)能够尽快得 到准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最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它对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基本的心肺脑 复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心搏、呼吸停止后的黄金4分钟内实施及时和有效的急救,对于提高 抢救的成功率,提升和恢复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残疾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支出都具有 重大的意义。
目前心肺复苏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脑复苏无突破性进展。人脑有100亿个神经细胞,1000亿个胶质 细胞,500万亿个神经突触。脑重量为全身重量的2%,而氧耗量占全身的20%,血供占心排量的15%, 因脑代谢需大量的能量和氧;所以大脑是人体重要而又脆弱的器官。循环骤停10秒钟脑氧储备耗尽; 20~30秒钟脑电活动消失,脑电图呈一直线。濒死状态喘息可持续60秒钟,60秒钟后呼吸停止,瞳孔 散大;4分钟糖无氧代谢停止,5分钟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缺氧4~6分钟,脑神经元可发 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接下来的几十年似乎将集中于脑复苏的研究。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以后,
50%以上恢复自身循环的患者死于神经损伤,20%以上的幸存患者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复苏成功与否, 不仅体现在心搏呼吸恢复,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现代已将心肺复苏扩展为心肺 脑复苏。脑复苏被推至复苏前沿,能否脑复苏决定了患者复苏后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