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的读音_1000字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出句用韵,“平仄平平仄仄O”(O为我们所要讨论的声调,暂不确定),对句用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间”该读平还仄呢?有两种可能。 先讨论第一种:假设O为平声,平声“间”为“古闲切”,平声见母山韵,也就是说此诗的第一句是入韵的,其基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只不过第一字用了平声的“京”字,这要求其对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可以的。有人可能认为平声“间”放在这里,该怎样理解呢?我们认为可以理解为“之间”,只不过因为需要压韵,“间”移到了句尾,这在古诗中也是常见的,譬如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皇枝”,句子成分就发生了移位。要说明的是,在唐宋时期,绝句中首句入韵的情况不是很多。 第二种,假设O为仄声,仄声“间”为“古苋切”,去声见母裥韵,也就是说出句基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只不过第一字用了平声的“京”,第五字用了仄声的“一”,其基式正与对句相对,也是可以的。当然,这时的“间”自然就是“间隔”的意思了。 不过,上述的推测只是就第一、第二句的平仄来说的。我们知道,格律诗邻句之间的平仄也是有关系的,那么上述两种推测都符合邻句的平仄关系吗?“春风又绿江南岸”平仄情况是,“平平仄仄平平仄”,这是符合邻句相粘的规则的。再看“明月何时照我还”,平仄情况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其基式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与第一句的第一种情况重复了,因此,第一种情况也许是不太可取的。 有人说,如果“间”读仄声,在王安石所处的宋朝,“间”没有“间断、隔开”的用法,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从文献情况来看,至少在《穆天子传》中就有“阻隔;间隔”的用法,如其卷三有这样的句子:“道里悠远,山川闲之。”到了唐代,这样的用法就更多了,譬如柳宗元的《李赤传》有这样的句子:“其友与俱游者有姻焉。间累日,乃从之馆。” 又有人说,这首诗是“格律诗”,按照格律诗的要求,“这首诗是首句入韵的七言律诗,要求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押韵,而且必须押平声韵”,这个可不一定。没人说王安石的这首律诗的首句一定要入韵,而且,目前存留的古代律诗中,首句不入韵的数量极其庞大。随便举一首杜甫的《客至》,第一句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水”,上声旨韵,“来”,平声,咍韵,一仄一平,首句并不入韵。此外,要说明的一点是,王安石的这首诗不是律诗,但是格律诗,是格律诗中的绝句。?????四年级:罗远毅
范文二:京口瓜洲一水间
西津古渡坐落在镇江的云台山麓,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古街全长虽仅五百公尺,但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明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西式小洋楼等等,都能在这里见到。
1608年春,北宋王安石应召赴京,从镇江扬舟北去,路过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年北宋王安石描述的“瓜州”就是今天的西津渡。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镇江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则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 西津渡古街全长约 1000 米 ,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规模,因此,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
英国领事馆旧址是座19世纪后半叶的拱券廊式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划为英租界。1864在这里修建了英国领事馆。1889年由于英国人无端殴打中国小贩,数千被激怒的镇江民众愤而焚烧了领事馆。现在的主楼是清政府赔款于1890年重建的。
昭关石塔这是一座元代建造的过街石塔,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主持建造。昭关石塔高约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按照佛教的解释,塔就是佛,所以人们从塔下的券门经过就是礼佛,是对佛的顶礼膜拜。
范文三:京口瓜洲一水间
2008十一行走常州、镇江、扬州、高邮之间(1)
自从开始设计镇扬之旅,“过渡”就是我唯一的选择,无论新闻如何宣传“大桥飞渡”的便利与快捷,扬州和镇江,对我来说似乎永远绑在一起,原因就是王安石的这首诗。想想看“京口瓜洲一水间”和“春风又比江南岸”搁在一起,那是一幅多么诱人的画面,尽管不得不对长假制度低头,作为一幅心理画面,也一定要有脚踏实地和真渡的感觉。
“瓜洲”是一个小地方,可以伫立凭吊,而“京口”呢,现在是镇江的一个区,当年由一支小舟串连起来的瓜洲和京口的那个点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古人告诉我了:“金陵渡”,虽说现在一说“金陵”大多会被认为是南京,但张祜那首有名的《题金陵渡》,望的却是瓜洲的两三星火,后来居上的南京抢了镇江的饭碗,从宋代开始这里改称“西津渡”了。那么体验“京口瓜洲一水间”的起点便定在“西津渡”了。
来到西津渡已经是下午了,蒙同学的热情,在江边饱食了一顿鱼宴,南方的太阳又暖暖懒懒地照着,多少有些睡眼朦胧。其实真要是踏着古人的足迹,应该从市里的一头起步,施施然踱到江边,然后渐次登舟,直抵瓜洲,但同学的汽车停在了临江的西津渡售票处跟前,权且自认是从瓜洲而来的左迁之客吧。
说实话,步入所谓西津渡的辖区,很是失望:又是新砌旧墙,而且连砖缝都对不齐!不记得多少次这么忿忿地想,但大多是一个出门,没法忿忿地说。和北京那条著名的平安大街一样,街面上全是假门,我很羡慕85年第一批来此的日本摄影师(从宣传照片中知道的),他们看到的是真实的西津渡,又不禁想起2001年去过的景德镇三闾庙,今天恐怕也要化装一番了。
不久,上了台阶,转了一层层台阶上岔出的一条条高低错落的小巷,看了玻璃盖着的由唐至清的路面标本,便不太在意街面上一家挨一家的旅游纪念品店、书画店(也是一种变相的旅游品店)了,历史开始一点点地回来,我能够感受到身边的襕衫或米虫,当然一定有贩夫和走卒,可惜他们的确总在我的视野之外。
虽说是往来交通的要津,但多少也是拱卫城市的要塞吧,或者是治安的需要,一条不长的临渡小街,竟不时地设下一道道的门券,这是中国公共建筑中非常典型的一项,我不相信只是心理安全的需要和以此推衍出来的什么中国人封闭内向之类的性格。也许是为了检查的需要,我想,比如收税的官员可以凭它有效使纷杂的人群排成一条队伍,我们上火车之前不是如此吗?还是人多而且时间少,飞机场就不用。
昭关塔,石质,喇嘛塔形式,上刻“昭关”二字。据说是南方现在唯一的跨街塔,但如今已经偏居小街一侧了。我最关心的还是为什么叫“昭关”,除了镇江人,听说“昭关”肯定与“伍子胥”联系在一起,但此处的“昭关”却与“伍子胥”毫无联系,但又不解释为什么,真是挑战人们的好奇心!我查了半天没地儿有信息,只好作罢。
很欣赏借用救生会办的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它系统地梳理了镇江渡口千年来的提倡并参与救生活动官员、士绅、组织、工具等,不流于一般城市博物馆,应景又独特,而且短小精悍,有利于浏览也有利于记忆,值得提倡。观音洞进去之间便感到乏善可陈,但花了门票,加上工作人员很热情(因为多数人都不买票,只匆匆在街上走),便抱了转一圈的心态,晃过一尊尊的观音像(多有得罪,莘萨莫怪)。走着走着便觉有趣,毕竟是南方的精致,将过去一个崖边小凹穴,变成三步一转弯,一弯一重天的集洞、室、栈、梯于一身的所在,而且连接到一个刚才经过的关了大门午休的铁柱宫(是在过去江西会馆的基础重建的,的确有一支铁柱,但不知有什么喻意),竟走出些地道战的味道来。
铁柱寺出来,等于复习了一遍西津渡的关键路段,加深了一遍印象,也是很好的导游手法。又是一道门券,西津渡街走到头了,街头是旧时的英国领事馆(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辟为通商口岸,建该馆,十九世纪末,因洋捕殴毙华人,为愤怒群众所焚,现在看到是后来重建于1890年的新馆)。后门(朝向西津渡街的)以里是不加平整的石丘,小路绕着后丘接上建筑的台阶,很不像外国人庭院的严谨气度,倒让我想起在南阳武侯祠的平远楼前的那片乱石。进入伯先路,看到的是改造英国领事馆而成的镇江博物馆,门口是有名的宜侯夨(zè,查了两次字典也没记住)簋,据郭沫若、唐兰等著名考古专家考证,宜是地名,侯是封号,夨是人名,簋是器具。这地方叫“宜”与“宜兴”啥关系?“夨”多么奇怪的名字,跟个日本字似的。“簋”圆口四耳,比盘子容易端可惜防碍从中取物,不知道为什么北京东城那有名的食街取个名字叫“簋街”,说自己有历史也犯不上找个这么难的字装扮自己呀。
没有实现真正的穿行,我的西津渡与瓜洲是分离的,而且渡船也现代多啦。走过西津渡的第二天,不算慢啊,以往的行人如果阻风,不知要等多少天,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由愁渡而迁愁于人生之诗。照着前人游记的指引,前往如今连接京口瓜洲的渡口,在金山门口的商店里,售货员指着马路边说:115,你说到汽渡。汽渡?汽车的渡口?据说过去真的不卖行人票。
115到了终点,没有进车场,而是停在一片宽阔的马路上,真的不能说是一条马路,简直像个小广场。“汽渡在那儿?”我最后一个下车,司机向前方一指,果然从汽车上下来的不多的几个人,径直向前去。我追随脚步,路过一株小树下的一块卧石,上书“镇扬汽渡”,下款“**”,远处是高速公路收费处似的建筑,上面矗着几个大字“镇江汽渡”,是江氏题词的放大。一辆辆汽车如同穿过高速公路收费处一样穿过去,停在广场上等候,行人来到收费处旁边一个小小的房子前,在窗口买票,才3元。
船来了,喇叭里一个劲地广播给汽车让路,再次给“汽渡”正名。我在徐州的旧运河上过过渡,在怀远城外的淮河上过过渡,还有在永州去萍岛渡的那条不知名但十分湍急的河,从小小的乌篷船到这应该算是什么船呢,这方面的知识很匮乏,总之大吧。
上得船去,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船就程序化地起动了,急急向四下打量,舷右顺着长江、傍着江边的堤岸,有一道长长的小岛,满是垂柳,绿得可爱。然而长江的水着实泛着黄。因为船高大浪离人远也显得平静得很,没有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二十分钟就过去了,船抵对岸。同样是广场和收费站,收费站朝着扬州的方向只写了两个字“扬州”,但再向前,一株小树下,仍是镇江汽渡所见:**题写的“镇扬汽渡”,为啥不同于中方说“中日友好”而日方说“日中友好”的外交口吻呢?据同学说,润扬大桥的修建,对扬州比对镇江意义更大,我想汽渡也是这样吧,所以必须叫“镇扬汽渡”。呵呵,扬州比镇江的名气大,但在交通方面却要仰仗着镇江。
舍船登岸是一片广场,没有做买做卖的集市,坐着三轮蹦蹦车开出老远,进了瓜洲镇,一样是安安静静,水路让位于陆路后的又一个典型的例子,瓜洲再也不会成为文人笔下鲜活的图画了。其实此瓜洲早已不是彼瓜洲了,镇江岸边的沙舟不断地长,而扬州岸边的土地却是不断地蚀,歌咏了千年的古瓜洲早已在道光年间全部坍塌进长江,不知道那慢慢逝去的瓜洲是否引起了关注,有否提出过保护的措施呢,如果今天保护濒临消失的文化一般。
今年所谓瓜洲古渡,据实说是后人的附会,就像西方人和东方人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同,我仍然愿意而且非常期待踏上这个附会的瓜洲渡的石阶,我相信那里有打开相关于此的历史之门的灵枢,就像契的母亲在巨人的足迹上有所感而诞契一样,真实的定义在这里不同寻常。
水利工程的大门,不是大门边上的小门开着,但需向传达室探进头去,才会有一位看门人告诉你:8块。不知何年印制的粗糙介绍权代了瓜洲渡的门票,周围一如普通单位那样是笔直的路和两侧的树,“一直往前走”这是看门人的导游词,往前走有水文站、有办公楼,还有荒弃的游泳池、水上餐厅,当然还有如单位壁报橱窗似的诗廊,不用过去看,你就会知道是些什么人物吟咏的什么诗作。
没有指示牌,没有游人可以相互询问,岔路口还蛮多,只好误闯误撞了。过了“沉箱亭”那是杜十娘的故事,可能确有其事,但好像历史的旁枝芽杈,更多的是戏曲和传说的爱好。树和草极盛,路窄处甚至被封,所有的建筑都是久未打理,很有些怕人。树后有橹声,不是哗啦哗啦的,而像一支棍子在很稠的液体里搅动,莫非这就是“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欸乃之声?看来我已经走近瓜洲渡头了。
果然路的尽头是一座石坊,立于石坊之下转身是塞满了青草的台阶,台阶上是写着鲜红的“瓜洲古渡”碑,没一点来历,只为供人照相。一路走来,我几乎没有几张纪念照,但千辛万苦找到瓜洲,好像不能不留张影,自拍很麻烦,我又没耐心,结果把自己挤到了相片的一角落里,大部分画面被水泥台阶所占据,很好,渡口嘛,台阶是主要的承载和表现的对象,瓜洲渡也不例外。
碑后再上台阶是观潮亭,虽然是个很粗制滥造的亭子,但我仍然上去看看,发现除了石坊处能看到水,虽不是宽阔的长江,但湾了许多渔船,比镇扬汽渡边更像传统的渡口,台阶上、石碑下、亭子里全被密实的树叶遮挡,毫无眺望的可能。亭后无路,必须下台阶至石坊,可从另一条道儿返回大门。走在这条道上,听到来时的路上有了人声,不知是如我远道访古老朽,还是当地闲逛的时髦。
穿过没有多少人气的瓜洲镇,搭上16路公共汽车,好长的一条线路啊,仅仅1元钱,访古还省钱,花的是时间,当然追求效率的几日游旅行社不屑于此。他们打出的旗号是周末就能下扬州,这让我听着困惑,看(行程表)着摇头的广告,据说还很吸引人,在清明节里很赚了一笔。没有时间,宁可不要“烟花三月下扬州”,也不能辜负白居易的瓜洲古渡头、史可法的梅花岭、普哈丁的运河码头、阮元的家庙……
范文四: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
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指停泊靠岸。 2.绿:吹绿。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5.一水:一条河。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况下称河流为“水”,如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这里的“一水”指长江。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6.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文章来源:https://www.adyunwm.com/
范文五:京口瓜洲一水间
“分切块、自主探究” 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 为响应我县教育教学“两个抓手”的号召,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巩固我校“分切块、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省级课题的研究成果,打造高效课堂、精品课堂,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分切块、自主探究”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活动方案如下:
一、 领导小组
组 长:钱俊瑞
副 组 长:黄后祥 何善文 涂家荣 陈晓虎
成 员:张宏兵 蒋树勇 胡传松 郑春安 王夕科 李文塘 陆启地 李扬 邱宏兵 阮刚
二、 时间安排
1.11月22日—12月10日校级领导、中高级教师开设示范课。
2.12月10日—12月24日中层干部、备课组长开设公开课。
3. 12月24日—1月7日初级及以下教师开设过关课。
三、活动分工及要求
1.组长负责全面监督工作。
2.副组长负责落实督查所在级部的活动开展情况。
3.具体牵头:
高中语文组:蒋树勇 高中数学组:陆启地 高中英语组:王夕科 高中政治组:胡传松 高中历史组:李文塘 高中地理组:张宏兵 高中物理组:李扬 高中化学组:邱宏兵 高中生物组:阮刚 初中组:郑春安
4.每位开课教师将自己的开课教案于开课前上交牵头人手中。
5.牵头人于本组活动结束时及时将开课人教案和听课评价表装订好上交张宏兵主任手中。
6.牵头人要及时组织本组教师对开课人的课进行评议,并真实地打出标准。
盱眙县都梁中学
2010年11月22日
关于成立我校课堂教学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响应我县教育教学“两个抓手”的号召,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巩固我校“分切块、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省级课题的研究成果,打造高效课堂、精品课堂,经研究决定,特成立课堂教学创新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机构
组 长:钱俊瑞
副 组 长:黄后祥 何善文 涂家荣 陈晓虎
成 员:张宏兵 蒋树勇 胡传松 郑春安 王夕科 李文塘 陆启地 李扬 邱宏兵 阮刚
二、分工要求
1.组长负责全面监督工作。
2.副组长负责落实督查所在级部的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活动开展情况。
3.具体牵头:
高中语文组:蒋树勇 高中数学组:陆启地 高中英语组:王夕科 高中政治组:胡传松 高中历史组:李文塘 高中地理组:张宏兵 高中物理组:李扬 高中化学组:邱宏兵 高中生物组:阮刚 初中组:郑春安
4.牵头人要发挥课堂教学工作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组织好相应学科组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创新工作的各项活动,并及时研讨总结。
盱眙县都梁中学
2010年2月22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的读音